专题16 外交事业的发展(测)-2016-2017学年八年级历史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下册)(原卷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17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课件)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一)背景
为什么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中国是创始会 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国民政府代表中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 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是,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 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台湾国民党当局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就中国方面来说,要着重对付苏联当时对我国安全所构成的直接和严 重的威胁,要解决台湾问题以实现国家统一大业,要恢复和扩大国际交往、积极参 与国际事务,也需要缓和同美国的关系。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依据材料分析: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是什么?
(二)概况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 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 中驱逐出去。
1971年10月25日,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提
出的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的提案,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进行表决。当76票赞成、二、中美、中日建交源自(一)中美建交1.原因
材料一 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 二战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 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 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 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 利环境,所以,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课件(27张PPT)+随堂练习

主题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 世纪教育网 -
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
除此之外还有哪 些外交成就?
澳门回归 (2) 2001年中国还成功加入 了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3)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北京 奥运会 (4)2010年举办上海世博会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 世纪教育网 -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 世说一说
恢复联合国合 法席位的经过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 世纪教育网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看课本小字部分回答
为什么要用“恢
复”一词?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 世纪教育网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议一议
恢复联合国合 法席位的意义?
尼 克 松 访 华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 世纪教育网 -
《中美联合公报》1972年2月28日
中方声明 美方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 唯一合法政府;坚决反对任何 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 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 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 “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台湾问题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 世纪教育网 -
朝鲜
美国继续敌视中国,暗中支 持台独势力,还发动侵越战 争,威胁南中国的安全。
越南
台 湾
美 国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 世纪教育网 -
中美关系正常化
阅读课本回答:
美国乒乓球运动员游览长城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 世纪教育网 -
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1年7月美国总统特使、总统国 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 世纪教育网 -
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在联合国 合法席位的恢复,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 织会议
历史八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学案.

历史八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美关系改善、中国外交事业重大发展的过程及其原因和表现,掌握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探索归纳指导学生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总结中国外交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理解其原因,并与现实比对,以史鉴今3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个世纪70年代,出现了许多国家争取与我国建交的热潮,证明美国原先“遏制中国”而进行外交封锁的僵局已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值得炎黄子孙引以为荣,开放观念重视外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加入WTO等外交成果,直接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统一大业的进展,同时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学习重点】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改善,两过逐渐走向“双嬴”【学习难点】中美关系改善和中国外交成就辉煌的原因【知识链接】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指的是1972年2月28日签订的《上海公报》、1979年1月1日签订的《中美建交公报》和由于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的问题在两国谈判建交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解决。
双方认识到这一问题将会严重妨碍中美关系的发展,因此在1982年8月17日签订的《八一七公报》。
美国在三个联合公报中均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中美两国关于两国关系以及我国台湾问题的重要历史文件。
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政治基础。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复习旧课,讨论回答:周恩来在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有哪些主要贡献?(承上启下:周恩来当时就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后来继续作出很多贡献,不仅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且有助于联合国处理国际关系中的棘手问题。
1976年1月9日,周恩来的逝世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损失,也是世界人民的损失,所以联合国大厦在那一天破天荒地降了半旗。
2017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课件123

中美关系正常化 外 交 事 业 的 发 展 70年代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日建交
改革 开放 以来 2001年上海APEC会议
பைடு நூலகம்
2001年中国加入WTO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
70年代以前的中美关系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在军事上实行威胁,政治上 进行孤立,经济上加以封锁,中美敌对状态长达二十多年。
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会晤,是为了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并就双方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任何国家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朋友,而不致成为任何其他国 家的敌人。我之所以采取这个行动,是因为我深信所有国家都 将从缓和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改善美国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关系中得到好处。
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在机场握手
周恩来:“总统先生,你把 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 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尼克松:“我感到很荣幸, 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
1972年2月,周恩来在机场迎接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出访未建交 国家的总统尼克松。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资料: 双方声明:——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 的;——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的危险;——任何一方都不应 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 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双方都认为,任何大国与另一大国进行勾结反对其他国家,或者大 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那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 --摘自《中美联合公报》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签定,并非意味两国建交,而是实现两国 关系的正常化。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乔冠华(中国外交副部长)开怀大笑。
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的历史意义: 1、是中国外交的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有利于我国统一大业的进行; 3、有利于增强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力量,打破超级大国控制联 合国及控制国际事务的局面。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让学生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3.让学生以我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以“乒乓外交”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让学生辩证地看待新时期的中美关系。
2.通过前后历史的对比和新中国外交成果的归纳,引导学生认识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上进心。
2.通过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教学,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材分析本课承接上课内容,讲述在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成就。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美国改变对中国外交政策。
1972年尼克松访华,并与1979年与中国正式建立起外交关系。
日本也在尼克松访华后也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1971年在第26届联大上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也得到了恢复,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2001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充分显示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所起到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尼克松访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四.教学难点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五.教学准备:1.熟悉“乒乓外交”和握手事件的历史故事。
2.收集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并制成幻灯片。
3.收集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新闻。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上一节课我们所学内容回答建国初期我国的外交情况如何?【学生回答】新中国建立初期,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支持的态度,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
面对当时对中国不利的国际形势,中国领导人积极开展外交,积极、主动,走向世界交朋友,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积极了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使中国国际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新版八年级历史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ppt.ppt

..
22
4..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规模最 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的地 点是在( ) A.北京 B.南京 C.上海 D.天津
..
23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
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建交公报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
8
三、共同研讨
想一想,中美关系为什么会在 20世纪70年代得到改善?
请你分别从美国、中国两个方面去考虑这 个问题?
..
9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从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到尼克松 主动与周恩来握手,这仅仅是礼貌问题
吗?
..
8 联1大2
•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美国 的阻挠,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席位长期被蒋介石的代 表窃据。第26届联合国大会经过激烈辩论,10月25日, 联合国第二十六届大会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
1.这一材料发表于哪一年?
2.建国初期的中美关系怎么样?
3.20世纪70年代,促使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因素有哪些?
4.中美建交对于双方和世界来说有哪些积极作用?
5.目前,中美主要在哪些领域进行合作?
..
24
课后提升
请你再想一想:中国在20世纪 90年代又有哪些重大外交成就?
..
25
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 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2758号决议进行表决。
•
表决的结果是,决议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
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当电子计票牌显示出表决结果后,
会议大厅迅雷般的掌声轰鸣,持续达两分钟之久。不少国家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年级八年级科目历史授课人课型新授课题名称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课时1节课学习目标1.掌握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得以恢复的原因和意义。
2.知道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的史实。
3.了解新时期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重难点内容重点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的史实。
难点新时期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学活动及设计思路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一、导入新课有人问我520是什么意思,我笑了。
5自然是和平共处5项原则;2是2个不:中国不愿打,但也不怕打;0是对中美贸易非法侵犯我国零容忍!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来二、课堂互动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图片展示:联合国总部前飘扬的中国国旗2.教师提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什么时候、什么会议上得到恢复?提示: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来源:学。
科。
网Z。
X。
X。
K][来源:网ZXXK]三、传授新知3.教师讲述:为什么要用“恢复”一词。
“二战”后期,同盟国在克里米亚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其中一项内容就是战后成立联合国,美、苏、英、法、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所以,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由于美国的蓄意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国民党集团长期窃据。
直到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终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中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图片展示:外交部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5.引导学生回答:它记录了新中国外交史上的精彩瞬间和辉煌成就!历史被定格在这张笑脸上。
你从乔冠华的开怀大笑中感受到了什么?提示:自信的笑、胜利的笑;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进一步表明美国的孤立政策失败;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更大的进展。
二:中美、中日建交(一)中美建交:1.播放课件素材—影音资料:中美建交的背景。
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课件3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从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到 尼克松主动与周恩来握手,这仅 仅是礼貌问题吗?
不是的。这不仅是礼貌问题,他们 的行为都代表着美国。这种由拒绝握手 到主动握手是因为:第一、新中国国际地 位的提高;第二、国际形势的变化。
读材料,想问题
材料一:1972年的《中美联合公报》
(A ) 3、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①恢复
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③周恩来提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中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D )4、以“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为主题的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APEC会议
三角镇沙栏中学 李飞燕
学习目标
1、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建交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中日建交 4、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一 中美关系正常化
知识回顾:请说出20世纪70年代之前中美关系 的发展状况,举例说明美国干涉中国内政。
20世纪70年代是什么原因让中美 走在一起,建立外交关系呢?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
20世纪 70年代
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美建交 中日建交
港澳回归
改革开放 中国承办APEC会议
以来
中国加入WTO
截止2009年,中国已
经与174个国家建交
走出去
朋
友
遍
迎进来
天
下
全方位外交
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到新中国外交事业 取得的辉煌成就,你认为发生这种变化 原因有哪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分60分,测试时间30分钟)
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
1.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的是()A.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B.承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
C.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下图是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图。
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是大势所趋
B.第三世界力量崛起
C.西方国家消除对华的敌视政策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3.2014年11月5日至11日APEC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继2001年APEC会议在上海举办后,时隔13年后重回中国。
APEC的全称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洲联盟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4.2014年3月20日至26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应邀对中国进行为期一周的友好访问,架起了中美民间交流桥梁。
我们不禁忆起30多年前尼克松的中国之旅,尼克松访华意味着()
A.中美正式建交
B.中美关系得到改善
C.中美两国的分歧从此消失
D.美国开始放弃干涉中国内政
5.尼克松在回忆1972年访华时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另一个时代”开启了()
A.中苏关系正常化
B.中日关系正常化
C.中法关系正常化
D.中美关系正常化
6.1972年,有人对尼克松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B.苏联干涉新中国外交
C.中美之间没有共同利益
D.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
7.以“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为宗旨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是()
A.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 B.上海合作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8.1971年10月26日,基辛格博士离开北京时说道,“光是中美接近就会使国际形势产生革命性的变化——连我自己对此也认识不足。
”让基辛格惊诧的国际性事件是( )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美建交
C.中日建交
D.万隆会议召开
9.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TheChineseAreComing(中国人来了)”。
这是基于( )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APEC会议的召开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0.下图是“中美建交纪念磁盘”。
磁盘正面标有“1979年”字样,该时间是( )
A.尼克松访华时间
B.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时间
C.中美正式建交的时间
D.该磁盘的制作时间
11.20世纪70年代初,某报纸登出一幅名为《Highlob(吊高球)》的漫画。
下面对这幅漫画解析正确的是( )
A.中美对抗,苏联中立
B.中苏合作,对抗美国
C.中美缓和,苏联孤立
D.美苏泠战,中国孤立
12.1971年10月25日,历史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庄严时刻。
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意义有( )
①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扩大了第三世界的影响
③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④第三世界国家和支持正义的国家的有力支持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12分×1题=12分)
13. (12分)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维护世界和平,创造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国际环境,中国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
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积极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
中国政府积极回应。
……中美两国在建交问题上进行了多次谈判,到1978年12月发表建交公报,后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奉行的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
(2)20世纪50年代,在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的过程中,中国政府提出了怎样的外交原则?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又提出了哪一外交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扩大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4
分 )
(3)“70年代,美国……积极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的重要表现是什么?目前影响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是什么?(4分 )
(4)除此之外,请你再列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
(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