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紫外光处理的双孢蘑菇中维生素D2和麦角甾醇的含量——以HPLC及液

合集下载

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废菌丝体中麦角甾醇的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废菌丝体中麦角甾醇的含量

剧烈震荡 15 min,再将提取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静
置 2 h。待提取液分层后吸取上层萃取液用 0.45 μm
滤膜过滤,即得供试品溶液。
1.3.3 废菌丝体中麦角甾醇含量的计算
根据标准曲线和稀释倍数按下式计算出废菌
丝体中麦角甾醇含量[8]。
C(%)=K
æ è
W·V M
ö ø
×100
式中:C——废菌丝体中麦角甾醇含量,%;
第 57 卷(总第 223 期)
李南臻等: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废菌丝体中麦角甾醇的含量
159
吸光度(Abs)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005
0.010 0.015 0.020 麦角甾醇浓度(mg/mL)
0.025
图 2 麦角甾醇标准曲线
Fig.2 Standard curve of ergosterol
Fig.1 Ergosterol standard absorption of UV scan
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精密吸取“1.3.1”项配置的各浓度标准溶
液于比色皿中,在波长 282 nm 下分别测定各标准溶 液的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麦角甾醇浓度为 横坐标,绘制麦角甾醇标准曲线如图 2,计算回归方 程 Y=37.68X+0.035 8,相关系数 R2=0.999 79,麦
参考谢宗良[8]的方法并优化,取少量废菌丝体, 用去离子水洗涤三遍,洗去表面残留发酵液后放入 烘干皿,60 ℃烘干至恒重后准确称取 0.100 0 g 转移 到 250 mL 的圆底烧瓶中,加入 2 mL 50%的 NaOH 和 1.5 mL 无水乙醇轻轻混匀。将圆底烧瓶放在调温电 热套上 85 ℃皂化冷凝回流 3 h。回流结束待温度冷 却至室温后,加入 25 mL 二氯甲烷,塞紧圆底烧瓶并

维生素D2产品开发

维生素D2产品开发

维生素D2产品开发V D2是VD的一种活化形式,由存在植物、真菌体内的VD2前体-麦角固醇(又称麦角甾醇)经紫外线照射转变而来,它的化学名称为9,10- 开环麦角甾-5,7,10(19),22- 四烯-3β- 醇。

分子式C28H44O,分子量396.66,其分子结构式为:图1 维生素D2的分子结构式维生素D2促进小肠黏膜刷状缘对钙的吸收及肾小管重吸收磷,提高血钙、血磷浓度,协同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促进旧骨释放磷酸钙,维持及调节血浆钙、磷正常浓度。

维生素D2促使钙沉着于新骨形成部位,使枸橼酸盐在骨中沉积,促进骨钙化及成骨细胞功能和骨样组织成熟。

维生素D2摄入后,在细胞微粒体中受25-羟化酶系统催化生成骨化二醇(25-OHD3),经肾近曲小管细胞1-羟化酶系统催化,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骨化三醇〔1-25-(OH)2D3〕。

VD2是一种具有广泛效应的激素载体,与人体钙、磷的吸收有关,具有明显的抗癌功效[1]。

此外有研究认为VD2可刺激某些植物根系的生成。

1.1 维生素D2的传统生产工艺维生素D2传统的工业生产方法是以麦角甾醇为原料,在加温的特定条件下,于乙醇溶液中在波长为280nm左右的紫外线照射,然后除去溶剂,残留物中的麦角骨化醇经过马来酐,柠糠酐处理后转变为二烯化合物,使其形成碱金属盐,转移至水溶液内分离,再用有机溶剂提取维生素D2,制成3,5-二硝基苯甲酸酯,反复结晶,皂化后用丙酮使维生素D2再结晶,即可得到维生素D2成品,其生产工艺中的主要副产物是速甾醇,它经光照射可转化为光甾醇。

1.2 我国维生素D2生产工艺研究的新进展目前,中国的维生素D2生产水平低,成本高,得率只有20%-22%,与发达国家生产水平(得率30%-33%)相差很大,因此提高麦角固醇的发酵水平,已成为中国维生素D2发展的迫切要求。

合成VD的原料麦角固醇,主要来自酵母发酵、2从生产青霉素等药物的废菌丝或植物油、香菇等产品中提取。

蘑菇中总甾体含量的测定

蘑菇中总甾体含量的测定

显色剂为参比ꎬ扫描结果见图 1.由图 1 可知ꎬ在 670 nm 处麦
角甾醇对照品和蘑菇样品均出现最大吸收峰ꎬ故以 670 nm
为最佳测定波长.以麦角甾醇对照品溶液浓度( Cꎬmg / mL) 为
横坐标ꎬ吸光度 (A) 为纵坐标ꎬ绘制标准曲线ꎬ得回归方程 为: A = 4.116 7C - 0.017 9ꎬ相关系数 r = 0.999 1ꎬ 表明麦角
热回流提取 40 minꎬ提取液回收乙醇后ꎬ冷却至室温ꎬ用等体积的石油醚( 30 ~ 60 ℃ ) 萃取 3 次ꎬ合并石
油醚的萃取液ꎬ蒸干ꎬ加 10 mL 显色剂溶解ꎬ摇匀备用.
2.4 测定波长的确定和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将配制好的标准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在 40 ℃ 水浴中
加热 20 minꎬ冷却至室温后ꎬ于 20 ~ 25 min 内进行光谱扫描ꎬ
郭 华ꎬ刁全平ꎬ孙婷婷ꎬ侯冬岩
( 鞍山师范学院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ꎬ辽宁 鞍山 114007)
摘 要 建立蘑菇中总甾体含量的测定方法.以麦角甾醇为对照品ꎬ经 Liebermann ̄Burchard 反应显色后ꎬ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 加入显色剂后ꎬ对照品和样品在 40 ℃ 水浴中加热 20 minꎬ冷却至室 温ꎬ在 20 ~ 25 min 内为显色反应稳定区间ꎬ检测波长为 670 nmꎬ线性范围 0.04 ~ 0.24 mg / mLꎬr = 0.999 1ꎬ平 均回收率为 101.78%( RSD = 1.79%) .本法简单、准确ꎬ重复性好ꎬ适用于蘑菇中总甾体定量分析. 关键词 蘑菇ꎻ总甾体ꎻ紫外分光光度法ꎻLiebermann ̄Burchard 反应 中图分类号 R9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篇号 1008 ̄2441(2018)02 ̄0057 ̄03

双孢蘑菇与生物化学

双孢蘑菇与生物化学

双孢蘑菇与生物化学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 (Lange) Sing) , 简称蘑菇, 英文名通常为Button Mushroom或Common Cultivated Mushroom , 因担子上通常仅着生2个担孢子而得名。

双孢蘑菇在分类上隶属真菌门, 担子菌纲, 无隔担子菌亚纲, 伞菌目, 蘑菇科, 蘑菇属, 是唯一确定了染色体组型(含13条染色体) 的食用菌栽培种。

[1 ]双孢蘑菇的栽培源于16世纪的法国, 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 在20世纪30年代初被引入我国, 现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较大规模的栽培。

1 双孢蘑菇子实体中的营养成分1.1双孢蘑菇子实体营养成分的测定方法目前测定食用菌子实体中氨基酸含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

与传统方法相比, 这两种方法快速、精确、操作简便。

有报道指出, HPLC法的准确性要高于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法。

而且, 氨基酸分析仪无法一次全部测出18种氨基酸的含量。

其中色氨酸由于在酸中会分解, 因此必须采用碱水解, 进行再次测量。

[2]采用HPLC法还可以测定双孢蘑菇的多糖、维生素和脂肪酸等物质。

1.2双孢蘑菇子实体中的营养成分双孢蘑菇子实体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根据吴素玲等的测定结果, 双孢蘑菇子实体干粉中粗蛋白含量为37.86 % , 粗脂肪含量仅为 1.5 %; 还原糖和多糖含量分别为0.1 % , 3.38 %; 含有K、Na、Ca、Mg、Fe、Zn、Mn、Cu、P和Se 等多种人体必需矿质元素; 8 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2.30 %; 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 EP N) 为0.73 ; 此外, 还含有丰富的多糖、纤维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和核苷酸类物质。

Vetter 测定了9 种双孢蘑菇菌株培养物中几丁质占菌丝干重的含量, 结果在6.17 %~8.88 %之间。

[3]2 双孢蘑菇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条件2.1双孢蘑菇不同菌株菌丝的最适生长条件双孢蘑菇有多种菌株。

麦角甾醇

麦角甾醇
性质
分子式C4H10O4
分子量122.12 g mol
密度1.45 g/cm3
熔点121°C, 394 K, 250°F
沸点329-331°C, 602-604 K, 624-628°F
十四醇
1-Tetradecanol
Cas号【112-72-1】
Beilstein 1742652
分子式C14H30O
豆甾醇
英文名称:Stigmasterol
分子式:C29H48O
分子量:412.69
熔点:161-170℃
总甾醇(%):>=95
豆甾醇(%):>=70
其他甾醇含量(%):<=25
旋光度::<=-30゜
纯度>98%时。熔点167~169℃(通常165~167℃)。纯度90%时熔点164~167℃,旋光度-51℃(c=2,氯仿)。
C14醇含量≥95%
色泽(Hazen)≤20
酸值Acid value,mgkoh/g≤0.3
皂化值Acid value,mgkoh/g≤1.0
碘值Iodine value,mg/g≤1.0
羟值Hydroxy value,mgkoH/g 250-266
烷烃含量≤2.0%
项目分析纯
(AR)
外观Appearanc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色低熔点固体或薄片
编辑本段
化学性质
化学名
(2R,3S)-butane-1,2,3,4-tetraol
标识
CAS号10030-58-7, [149-32-6], [188346-77-2]
ChemSpider192963
KEGGD08915
ChEMBLCHEMBL349605

维生素D2、维生素D2油、水溶性维生素D2关键技术

维生素D2、维生素D2油、水溶性维生素D2关键技术

维生素 D 2 、 维 生素 D 2油 、 水 溶性 维 生 素 D 2关 键 技术
项 目简 述 :
4 ) 麦 角 甾醇 。关 键 技术 : 利用酵母 、 碱、 氯化钠 、
甲苯 、 活性 炭 、 乙 醇 等 常用 化 工 原 料 辅 料 和 一 般 化 工 设备 , 将 酵母 、 碱、 氯化 钠溶 液按 比例混 合 后在 一 定 的
工 艺条 件下 进行 皂化 、 抽提 、 洗涤 、 浓缩 、 精制 、 真 空 干
1 ) 维生素 D 2 。关 键 技 术 : 用 麦 角 甾醇 与 乙 醇 配 制成 光反 应 溶液 , 用低 压 汞灯 发 出 的紫 外 线进 行 照射 使9 、 1 0位 键 断 裂 得 维 生 素 D 2粗 品转 化 油 , 再 经 层
中, 比如 在 “ 钙 尔奇 ”、 深 海鱼 油 、 奶油 、 奶茶 、 牲 畜 预混
2 ) 维生素 D 2油 。关 键 技 术 : 维生素 D 2油产 品
项 目技术 是 采用 酯 类 含 有 亲油 基 团 性 剂 作 为 维生 素 D 2的增 溶 、 增 稠 剂, 经过 工 艺 技 术处 理 , 改 变维 生 素 D 2的物理 性 能 , 使维 生素 D 2在 植 物油 中溶解 , 衡 释 为任 意 比例 。
析、 酯化 、 精酯 、 水解 等 工艺 干燥 后得 维 生素 D 2成 品 。 主要 技术 指标 : 产 品含 C 2 8 H 4 4 O标 示 量 9 7 % ~
燥 得麦 角 甾醇 成 品 , 从 而 实 现 了麦 角 甾 醇 的 工 业 化
生产 。
主要 技术 质量 指标 : 外观 : 白色 片状 或 针 状 晶体 ; 熔点 : 1 5 7—1 6 4度 ; 沸点 : 2 5 0度 ; 比旋 光度 : 一1 2 0度 ;

HPLC测定真菌及其制品中麦角甾醇含量

HPLC测定真菌及其制品中麦角甾醇含量

HPLC测定真菌及其制品中麦角甾醇含量作者:王晓琴黄秀丽陈月景罗旋胡嘉珊翁嘉来源:《农学学报》2021年第04期摘要:本研究旨在找出真菌及其制品的特征指标,用于其质量评价、掺伪鉴别等。

建立了真菌及其制品中麦角甾醇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并利用建立的HPLC法对冬虫夏草、破壁灵芝孢子粉等真菌及其制品以及螺旋藻、大豆油等6种植物油样品进行麦角甾醇含量的测定。

结果显示,麦角甾醇在5~160μg/mL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检出限为0.1μg/mL,平均回收率为86.32%~105.24%。

螺旋藻以及大豆油等6种植物油中均未检出麦角甾醇,真菌类及其制品中均含有麦角甾醇,麦角甾醇具有专属性。

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应用于真菌及其制品中麦角甾醇含量的定量分析。

关键词:真菌及其制品;麦角甾醇;专属性,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中图分类号:S567.3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cjas20191000244Determination of Ergosterol in Fungi and Its Products by HPLCWang Xiaoqin, Huang Xiuli, Chen Yuejing, Luo Xuan, Hu Jiashan, Weng Jia(Huizhou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Huizhou 516000, Guangdong, China)Abstract: The aim is to find out the characteristic indexes of fungi and its products for quality evaluation and adulteration identification. The HPLC method was established for determining ergosterol in fungi and its products. With the established HPLC method, the contents of ergosterol were determined in fungi and its products (Cordyceps sinensis and Ganoderma lucidum spores powder), spirulina and six kinds of plant oil, such as soybean oi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was a good linearity in the range of 5-160μg/mL of ergosterol,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more than 0.999,the detection limit was 0.1μg/mL, and 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from 86.32% to 105.24%. Ergosterol was not determined in spirulina and six kinds of plant oil (such as soybean oil), while it was detected in fungi and its products. Ergosterol had specificity in fungi and its products.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sensitive, and has good repeatability and stability, thus it can be adopted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ergosterol in fungi and its products.Keywords: Fungi and Its Products; Ergostero; Specificit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0引言目前,真菌在保健方面的作用漸渐被大家所认识,如冬虫夏草、灵芝孢子系列等产品已经广为大家所接受,另外在筛选新药及寻找抗癌药物方面,食药用真菌也已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1-3]。

HPLC_法检测双孢蘑菇中的4_种嘌呤

HPLC_法检测双孢蘑菇中的4_种嘌呤

分析检测HPLC法检测双孢蘑菇中的4种嘌呤赵祖云,高亚军(扬州大学,江苏扬州 225002)摘 要:目的:建立同时检测双孢蘑菇中4种嘌呤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方法:取0.25 g冷冻干燥后的双孢蘑菇粉,加入5%的乙醇溶液25 mL超声提取30 min,冷却至室温,用无水乙醇定容至25 mL,用中性滤纸过滤后再经0.45 μm膜过滤去除沉淀,滤液上机测定,分析双孢蘑菇中4种嘌呤含量。

结果:4种嘌呤能够完全分离,且在质量浓度0.1~20.0 mg·L-1时,4种嘌呤的响应峰面积与其浓度呈线性关系,r2>0.995,相对标准偏差<3%,回收率98.86%~103.25%。

结论:该分析方法简便、准确,可同时检测双孢蘑菇中4种嘌呤的含量。

关键词:嘌呤;双孢蘑菇;高效液相色谱法Determination of Four Purines in Agaricus bisporus by HPLCZHAO Zuyun, GAO Yajun(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2,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metho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four purines in Agaricus bisporus. Method: Take 0.25 g of freeze-dried Agaricus bisporus powder, add 25 mL of 5% ethanol solution and extract it by ultrasound for 30 min. Cool to room temperature, dilute to 25 mL with anhydrous ethanol, filter with neutral filter paper, and then pass through 0.45 μm membrane filtration, removal of sediment, determination of the filtrate on the machine, and analysis of the content of four purines in Agaricus bisporus. Result: Four purines can be completely separated, and in the mass concentration range of 0.1~20.0 mg·L-1, the response peak area of four purines is linear with their concentration, r2>0.995, precision RSD<3%, recovery rate 98.86%~103.25%. 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accurate, and can be used to simultaneously detect the contents of four purines in Agaricus bisporus.Keywords: purine; Agaricus bisporu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也发生着变化,痛风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疾病,且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也逐渐年轻化[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6 •嘉兴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J i a x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第29卷第6期2017年11月Vol.29 No.62017.1110. 3969/i.issn. 1671-3079. 2017. 06. 011经紫外光处理的双孢蘑菇中维生素D2和麦角甾醇的含量—以HPIC及液-质联用法分析童梦楠,徐紫玉,陆梦梦,伍娇凤,屠婕红(嘉兴学院医学院,浙江嘉兴314001)摘要:通过建立一种食用菌中维生素D£和麦角甾醇的提取及检测方法,来定量测定经UV-B照射后 栽培的双孢蘑菇中维生素1)£和麦角甾醇的含量.经检测,双孢蘑菇中维生素1)£的含量随着UV-B照射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照射3min、5min、10 min、20 m in和30 m in时,维生素D2的含量分别为2.28即-呂—1、6.22叫-呂—1、14.40叫-呂—1、18.98叫-呂—1和23.35叫-呂—1(干重).该方法稳定、操作简便,适用于同时测定食用菌中维生素仏和麦角甾醇的含量.该研究为综合评估食用菌中维生素1)2活性化合物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为探讨将UV-B照射后的双孢蘑菇作为维生素D£食物来源补充剂的可能性提供了科学依据.关键词:双孢蘑菇;含量测定;维生素1)2;麦角甾醇;HPLC中图分类号:S64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3079(2017)06-0056-06HPLC and UPLC-MS/MS Analysis of the Contents of Vitamin D2 and Ergosterol in Agaricus Bisporus After UV TreatmentTong M cngnan,Xu Ziyu,Lu M cngmcng,W u Jiaofcng,Tu Jichong(C ollege of M edicine,Jiaxing University,Jiaxing,Zhejiang314001 )Abstract:A m eth od for extraction an d detection of vitam in D2an d ergosterol in ed ible fun gi is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quantitatively determ ine th e contents of them in cultivated Agaricus bisporus after UV-B irradi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w ith th e prolong of thcUV-B irradiation,th e con ten t of vitaminD2inAgaricus bisporus rises significantly.After UV-B treat­m en t of3m in, 5m in,10m in,20 m in an d30m in,th e vitaminD2contents inAgaricus bisporus arc2.28 /乂g•g—1,6.22 pg•g—1,11. 10/ig•g—1,18.98pg•g—1an d23.35pg•g—1respectively.This m eth od is stable an d easy to b e carried ou t sothat it is s uitable for th e con ten t determ ination of both vitam in D2 a n d ergosterol at th e sam e tim e.This study provides an ef­fective tech n iq ue for th e com 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 e active com poun ds of vitam in D2in ed ible fungi,ic basis for probing in to th e possibility of using UV-B irradiated Agaricus bisporus as a supplem ent of dietary vitaminl)2.Key word s:Agaricus bispous;con ten t determ ination;vitaminl)2;ergosterol;HPLC维生素D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缺乏维生素D除了能够导致小儿徇偻病及成人软骨病外,还与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自身免疫疾病、感染和癌症等相关联.3]阳光诱导表皮7-去氢胆甾醇转化为维生素D3是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由于户外活动日趋减少的生活方式,以及增加使用防晒霜和冬季低紫外线照射等原因,全球超过十亿人患有维生素D缺乏症.[4]食物是维生素D的另一重要来源,但富含)3的食物仅限于海鱼、黄油和其他个别动物产品,食用菌被认为是极少的非动物性收稿日期:2016-06-24基金项目:浙江省分析测试科技计划项目(2015C37048);嘉兴学院重点S R T项目(851715068)作者简介:童梦楠(993—),女,浙江宁波人,嘉兴学院医学院药学系121班学生.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4 13: 35: 04 网络出版地址:http://:k cm s/detail/33.m3.Z.20m024.1335.022.htm l童梦楠,徐紫玉,陆梦梦,等:经紫外光处理的双孢蘑菇中维生素1)2和麦角甾醇的含量•57 •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但其存在形式麦角甾醇本身很难被人体吸收利用,只有接受紫外线照射后,才能合成大量维生素.因此,探究栽培食用菌采摘后或在生长后期采用紫外线处理以增加食用菌产品的营养价值,对于寻找除了海鱼外,维生素D的其他食物来源具有重要的意义.[57]本文通过建立双孢蘑菇中维生素和麦角甾醇的H P L C、液-质联用分离分析方法,鉴定和定量分析经U V-B照 射后栽培的双孢蘑菇中维生素)2和麦角甾醇的含量变化,筛选紫外光照射条件,为研究高维生素的食用菌功能性食品奠定基础.1仪器与材料Agilent 12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公司)W a t e r s I C T P r e m ie r X E液-质联用仪(美国 W aters公司)C R YO D O S-50型冷冻干燥机(西班牙艾提艾斯科学医药公司)3-30K型低温高速离心机(德国S IG M A公司)R E52-99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K Q-500D E数控超声波清洗仪(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灵巧粉碎机(D J-04B,上海淀久中药机械有限公司).维生素D2对照品(100155-201207,纯度99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麦角甾醇对照品(111845-201403,纯度99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双孢蘑菇(嘉兴“天天农展会”蘑菇种植基地新鲜采摘)甲醇、乙腈(色谱纯,M e rc k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水(用作H P L C或 U P L C-M S/M S流动相的水均由饮用水经超纯水机处理而得).2方法与结果2.1 U V-B照射处理新鲜采摘的双孢蘑菇,切成约5 m m厚的切片,置于托盘上单层排列.U V光源以固定的光谱输出(为285〜350 nm)安装在离双孢蘑菇片10〜11 c m处,给予设定剂量的辐照度(16 W/m2),在室温下分别照射0 m in、3 m in、5 m in、10 m in、20 m in和30 m in,以上处理的每份样品为400 g.粉碎成糊状,立即在一 70 °C冷冻干燥,所有的制备步骤避光操作.样品粉末置于棕色瓶中,一20 °C 下密封保存.2. 2对照品溶液精密称取麦角甾醇和维生素D2对照品各25 m g,分别置于100 m l棕色量瓶中,加80 m l甲醇 超声助溶1m in后,再用甲醇定容,制成质量浓度为250 •m l1的对照品储备溶液.2.3超声辅助提取制备供试品溶液取双孢蘑菇冻干粉末4 g,精密称定,置于250 m l棕色圆底烧瓶中,分别用正戊烷80 m L、80 m L、50 m l超声提取三次,15 C下超声处理10 m in,4 C下4000 r.min1离心分离15 m in,合并 有机层置另一 250 m L棕色圆底烧瓶中,用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残渣加甲醇3.0 m L复溶,超声辅助溶解1m in,4 C下3(00 r •min1离心10 m in,分取上清液,经微孔滤膜过滤后进行色谱质谱分析.2. 4液质联用鉴定化合物双孢蘑菇中维生素D2和麦角甾醇通过与对照品比较进行鉴定,选择的样本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见表1.液-质条件: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 P LC B E H-C18柱(100 m m X2.1 m m,1. 7;_im)流动相为甲醇:2 mmol •L1乙酸铵(90 :10)流速0. 2 m L •mim1 ;柱温为25 C;进样量5 p L;电喷雾离子化源(E S I)毛细管电压4000 V;脱溶剂气温度350 C,脱溶剂气流量9. 00L*m i m S雾化器(氮气)压力为275.8 k p a;数据采集模式Centroid;扫描时间0.2 s.•58 •嘉兴学院学报第29卷第6期表1维生素1)2和麦角甾醇的鉴别组分保留时间/min定性离子实测质量数/I)a洗脱方式维生素I)22.95[2M+NH,]+810. 7265等度麦角甾醇4.61[M+CH3COONH,]+474.3473等度根据维生素D2和麦角甾醇的保留时间以及它们各自的[2M+N H J或[M+C H^O O N H,] 进行定性确定,结果见图1和图2.咖]*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 600 ' 650 700 750 800 850 900 950 ' 1000 '图1维生素I)2的ESI+质谱图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600 650 700 750 800 850 900 950 1000 ^图2麦角甾醇的ESI+质谱图童梦楠,徐紫玉,陆梦梦,等:经紫外光处理的双孢蘑菇中维生素1)2和麦角甾醇的含量•59 •2. 5定量分析色谱条件[9]色谱柱:八忍丨1^乂)?){18(4.6爪爪乂150爪爪,5,仰);流动相:乙腈:甲醇=50:50;检测波长:265 n m和282 nm(265 n m项下主要检测维生素D2,282 n m项下主要检测麦角甾醇);柱温:30 °C;流速:1m L.mim S进样量:10 ;_i L;洗脱方式:等度洗脱.2.6 H P L C定量方法学考察2.6.1 线性范围和检测限(LO D)依次精密量取对照品储备液1m L、3 m L、5 m L、7 m L、11m L、13m L、15m L分别置于50m 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按“2. 5”色谱条件,进样10pL 进行测定.[10]以峰面积Y为纵坐标,浓度X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按信噪比(S/N = 3)、(S/N = 10)分别确定检测限浓度和定量限浓度.2. 6. 2重复性试验取经U V-B照射5 m in的双孢蘑菇样品,按“2. 3”方法处理,平行制备6份同 一浓度的样品溶液,分别进样10丨丄,记录峰面积,计算含量平均值和R SD.2. 6. 3稳定性试验取样品测定项下溶液,按“2. 5”色谱条件,分别在时间为0h、2 h、4 h、6 h、8 h、10 h、12 h和24 h进样测定(=3),期间样品室温避光下放置,记录峰面积,计算R SD.2. 6. 4加样回收试验精密称取6份U V-B照射5 m in的冻干样品粉末2 g,分别置于100 m L棕色 容量瓶中,分别精密加人对照品溶液1m L(维生素D2浓度为45;g •m L、麦角甾醇浓度为65 fg*m L1),另取3份测定本底值.按“2. 3”项下制备供试品溶液,进行色谱分析,测得峰面积代人回归方程,计算结果U =6)见表2.表2维生素1)2和麦角甾醇的线性方程、相关系数、回收率及检测限等组分维生素I)2麦角甾醇线性回归方程Y = 24.35X+ 5.8921Y = 12.88 X+ 17.496r0.99990.9997线性范围/g•mL—13〜755〜75LO D/g•mL—10.4 1.LOQ々g•mL—11.346回收率/%99.1〜100.288.20—102.3RSD/%重复性1.30.87稳定性0.690.862.7经U V-B处理后双孢蘑菇中维生素D2和麦角甾醇的含量分析根据标准曲线分别测定经U V-B照射0 m in、3 m in、5 m in、10 m in、20 m in和30m in后,双抱 蘑菇中维生素D2和麦角甾醇的含量.按“2.3”项下配制供试品溶液,“2.5”项下色谱条件测定经U V-B照射不同时间后各样品中维生素D2和麦角甾醇的含量,结果见表3和图3,其中麦角甾醇和维生素D2含量与紫外辐射时间关系见图4.表3UV-B照射不同时间样品中维生素1)2与麦角甾醇含量测定结果(=3)编号123456照射时间/m in035102030维生素1)2浓度/g• m L-10 2.94159.6512.6515.57维生素D2含量//_ig • g-1 (干重)0 2.28 6.22144 018.9823.35麦角甾醇浓度/g• m L-1344133.6132.2732.3128.041 6.46麦角甾醇/g• g—1(干重)51.6350.4248.4248.4 742.072470• 60 •嘉兴学院学报第29卷第6期由上可知,新鲜采摘的双孢蘑菇,未经U V -B 照射时,没有检测到维生素D 2,经U V - B 照射3〜 30 m in 内,维生素02的含量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 而增加;而在照射20 m in 以上时,麦角甾醇的含量 则显著降低.3讨论3.1紫外照射光源的选择试验中比较了 U V -B (280〜315nm )、U V -A (315〜400 nm )、U V -C (200〜280 nm )作为照 射光源时,对维生素D 2含量的影响,发现双孢蘑 菇暴露于U V -B 下更有利于形成维生素02.但若长 时间(>60min )暴露于U V -B 下,会产生光甾醇 2 (Lum isterol 2)和速甾醇 2 (Tachysterol 2)等 光解产物,反而使维生素D 2含量下降,因此, U V -B 照射时间最长设计为30 min .5l '〇15时间/min图3双孢蘑菇提取物及对照品的HPLC 图谱a . 未经紫外处理的双孢蘑菇超声辅助提取物;b . 经紫外处理5 m in 的双孢蘑菇超声辅助提取物;c . 维生素D 2对照溶液;d .麦角留醇对照溶液;------------------------------- e .空白溶液''''15 ' ' ' 'i''注:1-维生素D 2 ;2-麦角甾醇时间/min5050505 2075207521i 1«1^11習5 0 57 5 2n y l u /l f j -^'f f 0 50 5201715121005050505201715121075. 2nw i s t r 语i/迴雪童梦楠,徐紫玉,陆梦梦,等:经紫外光处理的双孢蘑菇中维生素1)2和麦角甾醇的含量•61•3.2色谱条件的优化定量分析时,比较了甲醇-乙腈、甲醇-水、乙腈-水不同比例组成的流动相体系对目标物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乙腈对维生素)2的洗脱能力小于甲醇,如乙腈:甲醇分别为50 :50和80 :20时,维生素的保留时间分别为9. 48 m in和12. 06 min.根据分离情况和保留时间合适程度,同时对柱 温、进样量、检测波长等其他色谱分离条件进行优化,最后确定“2. 5”项下所述色谱条件,使被分析成分之间得到很好的分离,获得较满意的检测结果.4结论本实验建立的RP—H P L C法结合液-质联用方法鉴定并定量检测双孢蘑菇中维生素D2及麦角甾 醇的含量,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特点,为评估紫外光诱导双孢蘑菇中维生素前体物质的转化过程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分析手段,采用的样品前处理和分析方法,不仅适用于双孢蘑菇,也适用于 其他食用菌中维生素D2原光解产物的准确检测.经检测,在本实验设定的U V-B照射条件下可以使双孢蘑菇中维生素D2的含量显著提高,照射30 m in时维生素D2的含量达到23. 35丨g •g1(干 重)按照人体400丨g*day1的需求量,每日只要服用约15g该双孢蘑菇粉,可基本满足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求,为食用菌作为维生素D2食物来源的补充剂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参考文献:[丄]CALVO M S,W HITING S J. Proceedings f rom the Expermiental Biology 2004. Symposium:Vitamin D insufficiency:A Significant Risk Factor in C'hronic Diseases and Potential Disease-Specific Biomarkers of Vitamin D 2005,丄35 (3): 30丄一303.[2] HOUCK M F. Vitam inD Deficiency [].N Engl J M ed,2007,357 (3):266-28丄.[]姚骥如,孙莹,罗顺葵,等.维生素D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0,29 ():484 — 489.[4] ANTONY R. Some Light on the Photobiology of Vitamin D [J].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2010,130 (10):346一348.[5] TEICHMANN A,DUTTA PC,STAFFAS A,et al. Sterol and Vitamin Ds Concentrations inCultivated and Wild GrownM ushrooms:Effects o f UV Irradiation [J]. LW T,2007,40:815 — 822.[6] M ATTILA P H,PIR O N EN V I,UUSI-RAUVA E J,et al. Vitamin D Contents in Edible Mushrooms [].Agric FoodChem,1994,42:2449 —2453.[7] HANNE L,KRISTENSEN,EVA ROSENQVIST,et al. Increase of Vitamin D2by UV-B Exposure During the Growth ofButton Mushroom [J]. Food & Nutrition Research,2012,56 (11):1 —7.[]黄芳,吴惠勤,杭义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中维生素巧和维生素D:3[].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1,(5):316 — 331.[]宋斌斌,秦嘉倩,彭颖斐,等.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的方法建立和性能评价[].检验医学,2015,5 (10):416 — 421.[0]曾义.HPLC-M S法检测血清中维生素D含量[].中国药业,2013,20 (8):17 —18.(责任编辑张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