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区中微量元素含量状况
陕西关中地区野生荠菜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病 。现 代 医学研 究证 明 : 微 量 元 素 与人 体 正 常 的新 陈 代谢、 健 康 发育 有着 密 切 的关 系 , 在 防病 治病 、 延 缓 机
深圳 泰 立 仪器 公 司 ; 1 k W 单 联 型
万用 电炉 , S X - 4 - 1 0型箱 式 电 阻炉 北 京科 伟 永 兴 仪
器有 限公 司 ; WF X - 1 2 0型原子 吸收分 光光 度计 , KY— I I 型铁 、 铜、 锌、 镁、 锰空 心 阴极 灯 北 京 瑞利 分 析 公 司 } WM- 2 B型压缩 机 天 津医疗 器械 厂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摘要: 采 用原子 吸收 分光 光度 法测 定 了陕 西关 中地 区荠 莱 中 F e , Mn , Z n , Mg , C u 5种微 量 元 素 的含 量 。 结果表 明 : 该地 产 荠莱 中 Mg , F e , Z n的含 量 较 高 , 具有很 好 的 药用 和食 用价值 。该 方 法测 定 的精 密度 高( R S D<3 ) , 样 品 的加标 回收 率在 9 8 %~1 O 1 之间, 测 定结果 准确 、 可靠, 为 当地荠 菜 的开发 、 推 介
2 0 1 3年 第 6期 总第 3 8卷
CHI NA C ONDI M ENT
中 国 调 味 品
分 析 检 测
陕 西关 中地 区野 生荠 菜 中微 量元 素 含量 的测 定
王 征 帆
( 渭 南师 范学 院 化学 与生命 科学 学 院 , 陕西 渭南 7 1 4 0 0 0 )
a n d r e l i a b l e ,wh i c h p r o v i d e s e v i d e n c e f o r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l o c a l c a p s e l l a r e s o u r c e s . Ke y wo r d s:e a p s e l l a ;f l a me a t o mi c a b s o r p t i o n s p e c t r o me t r y!F e ;Cu!Z n!M g I Mn
冀东地区饲草中微量元素含量研究

维普资讯
安徽农 业科 学 , unlf nu A r Si20 .6 1 )76— 2 5 J ra o A h i gi c.0 83 (7 :24 76 o .
责任 编 辑 理 雪莲 责任校 对 卢 瑶
冀 东地 区饲 草 中微 量 元素 含 量研 究
WUW e e a ( e a m n o L e c ne , a ghn e cesC l g , agh n H b i 0 3 0 ) i t l D pr e t i i csT ns a T ah r o ee T nsa , e e 6 0 0 t f fS e l
a d rgo a i ee c si a tr b i o i c . n e in df r n e ne sel He e vn e l l Pr Ke r s y wo d Eatr b i o ic ; o a eg as Miree ns Co tn se He e vn e F r g r s ; c o lme t; ne t n Pr
武炜, 连忠, 成会, 张 李 朱莲英, 赵鸣飞 (山 范 院 命 学 , 唐 60 唐 师 学 生 科 系河 山00) 北 30
摘要 通过 火焰原 子吸 收光 谱 法对冀 东地 区常见 的 2 2种饲 草 中铁 、 、 、 4种 微 量元 素含 量进 行 了测定 和 分析 。 铜 锰 锌 结果 表 明 , 草 饲 中 4 微 量元素 的含 量 范围分 别为 : 2 . ~ 2. g g铜 3 37 . g g锰 3 82 1 2 g g 锌 2 0 145 g s4 元 种 铁 78 l 0 3m , , . ~ 3 9m , , . -3 . / , . - 0 . r / , 种 7 1 3 k 5 6 k 5 0m k 2 0 k a 素 的平 均含 量为 : 124 g g铜 1. g g锰 11 0 g g锌 7 . g g冀 东地 区饲草 中微 量 元 素 的含 量存 在 明显 的品 种 铁 5. m / , 2 0m / , 0 . / , 6 4m / , 9 k 7 k 7m k 2 k
长白山不同植被带土壤的微量元素

镍N i 锶s r 表2
5 5
2 O 2 0
2 —0 0 4 8 9 0
3 . OO
5 7 O 1 .6 .9
挑除植物根和大于 1 m 的砂砾, m 混匀、 研细, 室内经粉碎并
用玛瑙钵研细 , 通过 10目 0 尼龙筛 。以硝酸 、 高碌 酸消解 , 经
氢氟酸消解 , 经氢氟 酸脱 硅后 溶于 稀盐 酸 , 用火 焰原子 吸收 法测定铜 、 、 、 、 、 、 、 , 石 墨炉 原子 吸收 法测 锌 铅 铬 锰 钴 镍 锶 用 定镉 , 回收率均在 8 % 以上 , 0 用催化波极普法测定 钼 , 标准误
个主要土类十种化学元素的含量 ( 见表 1一 4 。 表 )
收稿 日期 :0 1— 5— 3 2 1 0 1
表3 山地生草森林土的土壤元素( P P M)
元 素含量
兀系 剖面数 品数 样 铜 c u 3 1 0 范围 8 2 ~5
变异
作者简介 : 清江 (91一 , 黑龙 江人 , 雷 17 ) 男, 工程 师 。研
2
4 4
l O
1 7 1 7
22 . 3—44 .4
1 0~2 9 1 5 4~ 4
34 .8
1 . 87
O 9 O 2 .9 .8
57 O 3 .6 .1
3 . 1.3 0 4 01 46 . 9
将土壤样品测定值进行汇总和计算之后 , 得出长白山四
1
4 2
l 8
1 7 9
2 长白山不 同植被带 土壤微 量元素
1 14 5 .8 0 4 3 . 2 1 . 0
在对长 白山垂 直带各 种植被 类型 下的 土壤性质及 分布 规律等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 , 土壤类 型和成土母 质的差 按
地壳中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分布

地壳中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分布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坚硬的壳体,由不同类型的岩石和矿物组成。
地壳中的元素主要由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
主量元素是指地壳中含量较高的元素,占地壳总质量的大部分,而微量元素则含量较低,占地壳总质量的少部分。
地壳中的主量元素主要包括氧、硅、铝、铁、钙、钠、钾和镁等。
其中氧是最主要的元素,占地壳总质量的约46.6%。
氧主要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如二氧化硅(石英、硅石等)、氧化铝(矾土、长石等)等。
氧还以氧化物形式与其他元素形成各种矿物,如云母、石英、长石等。
硅是地壳中的第二主量元素,占地壳总质量的约27.7%。
硅主要以二氧化硅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如石英、石英砂等。
铝是地壳中的第三主量元素,占地壳总质量的约8.1%。
铝主要以氧化铝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如矾土、长石等。
铁是地壳中的第四主量元素,占地壳总质量的约5.0%。
铁主要以氧化铁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如铁矿石等。
钙、钠、钾和镁等元素也是地壳中的主量元素,它们分别占地壳总质量的约 3.6%、2.8%、2.6%和2.1%。
钙主要以碳酸钙(方解石、大理石等)和硅酸钙(长石等)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
钠主要以氯化钠(岩盐)、硫酸钠(然花碱矿)等形式存在于地壳中。
钾主要以长石、云母矿等的形式存在。
镁主要以镁铁质矿物(辉石等)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
除了主量元素外,地壳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相对主量元素而言,地壳中含量较低的元素。
微量元素包括锰、锌、铜、铍、锶、钴等。
这些微量元素的含量相对主量元素较小,但它们在地壳中具有重要的地质、生物和环境意义。
微量元素不仅参与到地球的地质内循环过程中,还对生物活动和环境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
微量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它们通常以矿石或矿物的形式存在。
不同地质环境下,微量元素的富集程度会有所差异。
有些地方是富集其中一种微量元素的矿床,而其他地方则缺乏这种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的分布还受到地球内部过程(如火山活动、构造运动等)和外部过程(如风化、侵蚀等)的影响。
新疆南疆四个县部分地区牧草和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20 年 9 1 月 在 新 疆南 疆 地 区 的 库 尔 勒 市 普 惠 05 —0
牧 场 、 雅县 塔 里木 第 一牧 场 和 新和 县 牧场 、 犁 县 礅 沙 尉
阔坦乡进行 采样 。
平 衡 性 和 区域 性 ,特别 是 新 疆舍 饲 草食 家 畜 普遍 缺 乏
C 、 u Z 、 e 以及钙 、 比例 , 、 、 比例 等严 重 失 aC 、nS 磷 钼 铜 铁
1 9 16 m /g . - .5 gk ,明显低 于正 常 水平 (- r ,k ) 4 3 5 g g ;土壤 和 牧 草 中锌 含 量分 别 为 8 - 87 mgk 、 6 .5 a' 6 8 .6 /g 3 72 - 3 95 mgk 、57 - 76 m /g 7 .6 7 .2 /g 均 在 正 常 值 (O mgk ) 围 内 , 明上 述 地 区不 缺 乏 9 .5 /g8 .2 8 .8 gk 、6 - 86 mgk , 5 1 O /g 范 表 锌; 土壤 中的锰 、 草 中的硒含 量 分 别为 3 1 8 3 70 m /g4 97 - 8 . mg g 5 5 6 5 67 r /k 、 牧 9 . - 9 . gk 、6 . 4 3 8 /k 、 1. - 2 .4 g g 2 8 2 4 6 a
布 尔汉 ・ 买提 。吾 西坤 ・ 艾 。 叶仁 别 克 。艾 合 买提 ・ 巴 司 ,吐 尔洪 ・ 买提 , 阿 买
(. 1 新疆农业大学 动物 医学学院 , 新疆 乌鲁木齐
805 ; 30 2
2新疆沙雅县动物防疫监督站 , . 新疆 沙雅 8 2 0 ; 4 2 0 3 . 新疆尉犁县动物防疫监督站 , 新疆 尉犁 8 10 ; 4 5 0
物链 , 在这 一 生物 链 中 , 牧草 和饮 水 放 牧动 物 体 内微 量
全国土壤酸化、污染等系列问题调查

我国土壤问题现状调查一、我国土壤酸化现状从世界范围来看,酸性土壤主要分布在两大地区,一是热带、亚热带地区,二是温带地区。
北欧和北美的酸化问题主要发生在灰化土上,而我国的酸性土壤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广大热带、亚热带地区和云贵川等地,面积约为2.04×108hm2,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广东、广西、海南,大部分土壤的pH值小于5.5,其中很大一部分小于5.0,甚至是4.5,而且面积还在扩大,土壤酸度还在升高。
目前我国南方黄红壤地区已成为世界上除北美和欧洲之外的第3大酸雨区。
我国耕地总面积18.26亿亩,其中中低产田13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0%以上。
耕地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区域性耕地退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由于酸雨、施肥不合理、耕种不科学等原因,南方、东北以及东部地区耕地土壤酸化加剧。
且酸化面积有逐渐增大、酸化程度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严重影响了耕地质量提升和粮食稳产高产,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主要农田土壤显著酸化,pH平均下降了约0.5个单位,相当于土壤酸量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2.2倍。
经济作物体系土壤酸化比粮食作物体系更为严重,北方的石灰性土壤同样出现了酸化,南方大部分地区、胶东半岛和东北部分地区土壤酸化尤为严重,直接影响农业生产。
根据2005—2011年测土配方施肥902万个土壤样品测试数据统计分析显示,与30年前的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全国耕地土壤酸碱性(pH)下降0.13~1.3,平均下降0.8个单位。
我国40%的耕地土壤处于pH 6.5以下,其中pH 4.5以下有1.8%,pH 4.5~5.5之间有15.85%,pH 5.5~6.5之间有22.7%。
全国查明pH4.5以下的耕地面积2285万亩,前10 位的省份有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江西省、重庆市、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徽省。
全国查明pH5.5以下的面积2.26亿亩,前10 位的省份依次为湖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广东省、四川省、湖北省、重庆市、福建省、山东省。
麟游县土壤及部分牧草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畜 牧兽 医 杂志
第 3 4卷
第 2期
2 0 1 5 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3
麟 游 县 土 壤 及 部 分 牧 草 微 量 元 素 含 量 分 析
张 锁 良 , 邢 金 锁
( 1 . 陕西 省布 尔羊 良种 繁育 中心 , 陕西 麟游 7 2 1 5 9 9 ; 2 . 陕 西省 麟游 县畜 牧兽 医技 术推 广站 ) 摘 要 : 为 了对 麟 游县 肉羊 饲料进 行 合理 的调 制 并进行 更 科 学的饲 养 管理 , 在该 县 5个 乡镇分 点采
关 键词 : 麟 游县 ; 土壤 ; 植物 ; 微 量 元 素
[ 中图分 类 号] S 8 1 6 . 7 2 [ 文 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1 0 0 4 6 7 0 4 ( 2 0 1 5 ) 0 2 — 0 0 2 3 — 0 4
An a l y s i s o f Tr a c e El e me nt s Co nt e n t o f S o i l a n d Fo r a g e Gr a s s i n Li ny o u Co u nt y
1 . 1 0 1 6 a n d 1 .0 5 8 7/ * g / g .Ho we v e r ,a s c o n t e n t wa s h i g h e r ,a v e r a g e c o n t e n t wa s 2 8 . 9 3 1 2# g / g .Ar t e mi s i a p l a n t s e n r i c h e s
中国缺硒状况的调查

硒背景从我国的缺硒面积庞大、人们对补硒认识上存在较大盲区的现象来分析,可以用一个老套的成语概括:触目惊心。
中国无疑是一个贫硒大国,翻开中国硒分布图——在地表面硒分布极不均衡,特别是从东北到西南的45个省市自治区的部分构成了“贫硒地带”,东北、东部沿海、华北、华南、华中、西北、西南是广大的缺硒带。
还有苏、皖、鲁、宁、甘、新等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也相对贫硒。
大部分地区食物中硒含量在0.22ppm以下,东南沿海是我国富硒地区,也只有0.1ppm,是联合国卫生组织规定的最低限。
全世界有40多个国家缺硒,中国是“重灾区”之一,上个世纪60年代,我国政府和营养学及微量元素研究专家对10多个省区310个病区进行补硒,使流行于缺硒地区的克山病得到控制,可见我国缺硒范围之广和程度之深。
数字统计数字往往最能说明问题:1.一些数据估计,我国的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AsC)可能超过1.2亿人现患乙型肝炎病人为2800万人,现患率约为2770/10万,年发病率约为230/10万。
我国已约有一半以上人口经受HBV感染。
医学专家于树玉历经16年调查发现,肝癌高发区的居民血液中的硒含量均低于肝癌低发区,肝癌的发生率与硒水平呈负相关。
补硒可使肝癌发生率下降35%;使有肝癌家庭史者发病率下降50%;2.我国平均每年死于恶性肿瘤的人数为130万人,占全国平均每年总死亡人数的18.63%,有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硒水平呈负相关,低硒地区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肿瘤患者体内硒水平较正常人低。
3.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40岁以上为20.44%,日本国立健康营养研究所发现:缺硒是患糖尿病的诱因之一。
4.1982年在我国“营养学报”上首次公开披露:我国有72%地区属于缺硒或低硒地区,2/3的人口存在不同程度的硒摄入不足。
原因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我国缺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其一,环境缺硒,环境土壤缺硒,导致低硒植物的产生,造成低硒水平食品链,从而引发人体缺硒;其二,环境污染,由于工业污染、酸雨等原因,大量的二氧化硫会与硒化合物反应,形成不利于植物吸收的元素硒,外加某些现代化种植方式,使食品链中硒在不断下降,造成人体缺硒;其三,饮食习惯影响人体对硒的吸收,并且高脂肪食物可造成人体硒吸收量下降并降低硒的抗癌作用,人类不能从正常饮食中得到足够的硒,这是中因为地壳中硒的含量十分稀微,大气及工业污染进一步破坏植物对硒的吸收利用,使得人类缺硒状态日益严重;其四,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人体缺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大连地区樱桃园微量元素含量情况:
土壤有效钙含量变幅为132.6~~917.8mg/kg;其适宜低限为440 mg/kg。
此限以上的地区占41.9%;此限以下的地区占58.1%。
总的看有效钙含量不足,这是树体钙素营养水平低的直接原因。
土壤有效镁含量变幅为43.6~~101.0 mg/kg;其适宜低限为100mg/kg。
此限以上的地区仅占3.2%;这是树体镁素营养水平普遍较低的直接原因。
土壤有效铁含量变幅为7.0~~55.8 mg/kg。
其适宜低限为10 mg/kg。
在此限以下的地区占32.3%,其中6个地区接近此限,远离此限的地区仅有4个,占12.9%。
说明多数土壤不缺铁。
土壤有效硼含量变幅为0.12~~1.2 mg/kg;其适宜低限为0.5 mg/kg。
在此界限以下的有13个地区,占41.9%;说明有40%的地区土壤缺硼。
土壤有效锌含量变幅为0.6~~5.1mg/kg;其适宜低限为2 mg/kg。
在此限以下的有19个地区占61.3%。
说明超过50% 的地区土壤缺锌。
土壤有效锰含量变幅为5.8~~48.7 mg/kg;其适宜低限为5 mg/kg;所有取点地区有效锰均在此限以上,说明土壤有效锰含量较高。
土壤有效铜含量变幅为0.52~~10.8 mg/kg;其适宜低限为1 mg/kg;在此限以下的仅有5个地区,且有4地区接近此限,说明土壤基本上不缺铜。
二、沈阳苏家屯区梨园微量元素含量情况一览表:
有效Ca 有效Mg 有效Fe 有效Zn 有效B 有效Mn 有效Cu
(mg/Kg) (mg/Kg) (mg/Kg) (mg/Kg) (mg/Kg) (mg/Kg) (mg/Kg)
测定值 3068.5 1125 65 13.5 0.062 27.8 22
适宜值 400 60 2.5 0.2 0.5 3 0.2
诊断 极高 极高 极高 极高 极低 极高 极高
三、辽宁省耕地有效态锌硼含量评价
对辽宁省主要土壤类型耕地有效态微量元素进行化验;结果表明,若按低于临界值上限统计,38.9% 的土壤缺锌,73.4% 的土壤缺硼;
1、 有效锌和有效硼含量 .
从监测结果看,有效锌总平均(指l1县404块总算术平均,)为1.68µg·g-1 ,标准差为2.95,说明不同地块含量差异较大。
中位数是1.16µg·g-1,比平均数小30.9%,偏态系数为12.0。
说明分布曲线是右偏分布,即多数样点有效锌含量在平均值以下。
分布曲线峰态系数是184.2.为狭峰分布。
各县区情况为:彰武和营口平均含量晟少,都没有超过临界值.康平、盘山、本溪含量较高.平均值都在2µg·g-1以上。
以土壤类型分类统计看,风沙土、褐土和水稻土含量较低,都在lµg·g-1左右,草甸土和棕壤相对较高。
各县土壤类型平均含量水平为:低于临
界值上限的有风城水稻土0.98µg·g-1 、金州草甸土0.98µg·g-1、营口草甸土、水稻土和棕壤分别为0.80、0.55和0.96µg·g-1,彰武风沙土、褐土和棕壤分别为0.59,0.51µg·g-1和0.72µg·g-1;平均值在1.0~1.2µg·g-1的有风城草甸土、康平风沙土、彰武草甸土。
有效锌缺乏地块分布为 按区划分彰武、康平、营口、朝阳所占比重较大.都超过了10%,其中彰武达24.4%;按土壤类型分风沙土、褐土和水稻土缺乏地块较多,
分别占34.8% ,23.8% 和15.4%。
低于临界值上限地块所占比重总平均为
3.89%,说明辽宁省近40% 的土壤可能缺锌。
朝阳、康平、营口、彰武临界值以下地块都在50% 以上,缺锌较重;在各土壤类型中,风沙土、褐土、水稻土缺锌地块超过50%,说明这些土壤缺锌面积较大(表1)。
从以上结果看出,辽宁省耕作土壤有教锌缺乏的面积较大,是高产地区粮食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
区划部门在清原等地的施锌肥试验,使粮食增产10% 左右,据辽宁省农牧厅、中科院生态所、辽宁省农科院等部门的试验.也证明在缺锌地块施用锌肥有明显增产作用。
化验结果有效硼总平均为0.42µg·g-1,低于临界值上限,标准差为0.24,说明总体差异相对较小。
中位数含量是0.38µg·g-1,略小于平均值.偏态系数是2.1,分布曲线也是右偏分布,但较锌分布曲线偏度要小。
分布曲线蜂态系数是9.8,也为峰态分布。
从各县有效硼含量看,风城、兴城、苏家屯、本溪、彰武、清原、营口的平均含量都低于临界值上限;在各土壤类型中有效硼平均值相差不大.
都在0.38~0.49µg·g-1之间,均低于临界值上限,说明各类土壤都存在较严重
的缺硼问题;在各县土壤类型中硼缺乏的有本溪棕壤、风城草甸土和水稻土、苏家屯草甸土、兴城棕壤、彰武揭土和棕壤,硼含量适度的有朝阳草甸土和揭
土、金州棕壤、康平草甸土、风沙土和棕壤、盘山草甸土、苏家屯风沙土、营口水稻土,各县其它类型土壤有效硼含量平均值都在监界值以内。
按地块划分,总平均中有30.7% 的地块硼缺乏,低于临界值上限的地块占73.4%.硼含量低于临界值上限地块比重较大的有本溪86.8% 、风城97.5%、清原85%、兴城91.7%、彰武82.2%,从各类土壤看,有效硼含量低于监界值上限的类型主要有棕壤83.7、草甸土72.5% (表1)。
辽宁省耕地缺硼地块多于缺锌地块且分布比较广泛.全省耕地土壤的75%
左右缺硼,据有关部门田间试验,果树和蔬菜的病害及玉米等大田作物秃尖现
象可能与缺硼有关.这应引起我们极大的注意。
四、烟台地区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1、硼
烟台地区土壤有效硼平均含量为0.316mg/kg,缺硼土壤占耕地总面积的
87.6%。
在所测试的39个果园有效硼平均含量0.259mg/kg,100%都低于有效硼含量临界值0.50mg/kg。
2、锌
烟台地区土壤有效锌平均含量1.23mg/kg, 高于临界值0.50mg/kg,缺锌土
壤仅占1O.2%。
但由于果树对锌较为敏感和近年果树产量水平的提高,锌也成为比较缺乏的元素之一。
3、铁
烟台地区土壤有效铁平均含量为24.7mg/kg,远大于临界值5.00mg/kg 。
全区有效铁含量较丰富,仅在部分PH值较高的揭土和砂姜黑土上有缺铁现象。
4、锰
烟台地区土壤有效锰平均含量26.2mg/kg,高于临界值7.0mg/kg,锰和铁一样,仅在部分PH值较高(大于8.0)的土壤上有缺乏现象。
5、铜
烟台地区土壤有效铜平均含量1.00mg/kg, 含量下限为0.25 mg/kg, 高于临界值0.20 mg/kg。
五、广东省柑桔园土壤养分析:
(目前柑桔园土壤主要障碍因素是低镁缺硼及钾、钙、镁养分不平衡)
表2为柑桔园土壤中量元素含量情况。
有效钙含量在67.0~4312.0mg/kg 之间,平均为798.4mg/kg;有效镁含量范围为9.8~478.2mg/kg,平均为77.9mg/kg;有效硫含量为9.0~156.5mg/kg,平均为46.3mg/kg。
这三种养分波动都较大,变异系数分别达到97.6%、87.0%和71.7%。
柑桔园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情况显示(表3):有效铁、锰含量平均为92.5mg/kg 和40.6mg/kg,有效硼、锌分别为0.3和5.4mg/kg。
微量元素含量变化较大,其中有效硼的变异系数最大,达到119.8%,有效锌为102.8%,有效铁、锰分别为80.8%和94.3%。
整体上来看,柑桔园土壤有效硫、有效铁和有效锌较高,有效锰为中上水平,有效钙中等,有效镁低,而有效硼缺乏。
六、平和琯溪蜜柚果园中微量元素含量情况
中量元素钙镁是作物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
但酸性土壤一般交换性钙、镁较为缺乏。
土样测试结果表明,①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平均为(341.9士
263.9)mg/kg,CV=0.77,含量不高。
蜜柚是喜钙作物,施用石灰不仅补充作物钙养分,同时中和酸性改良土壤;② 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平均为(66.5士
41.3)mg/kg,CV=0.62,变幅大。
蜜柚果园土壤交换性镁含量虽然高于福建一般稻田土壤,但目前也只达到中等水平,仍然须注意镁肥的施用。
在微量元素试项目中,铜、铁、锌是指有效微量元素含量,锰为代换性和易还原性二种形态的含量,硼则为水溶态。
表5的测试结果表明,蜜柚果园土壤有效铁含量都在适宜水平以上;有效锰含量低于7mg/kg的低量级样品占样品总数高达44% ,丰富级水平样品占39% ,说明贫瘠和丰富悬殊很大,及时对缺乏级的果园补充有效锰养分也是提高柚子产量的技术措施;有效锌含量高于
1.0mg/kg 的样品数占95%,有效铜含量高于1.0mg/kg 样品数占62%,0.2~1.0mg/kg 样品数占38%;有效硼含量在中量级以上的土样占77%。
因此,果园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大都在适宜水平及其以上,今后应注意对含量在缺乏级果园因土补充微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