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作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山药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山药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山药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摘要:山药为薯蓣科,具有补肾易肺生津之功效,作为中国传统中医药中一味常用的药材,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且价格低廉,适于各种人群食用。

山药功效极多其主要成分包括:多糖、皂苷、山药素、粗纤维、果胶、糖蛋白、黏液质等。

具有美容养颜、增强体质、促进消化等功效关键词:山药;多糖;药理作用有效成分:1.多糖山药多糖可用于预防癌症,同时对免疫调节具有很理想的疗效。

山药多糖由多种糖类组成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山药具有较大的分子质量,且分子质量大小不等。

组成山药的多糖主要有:杂多糖、均多糖、蛋白复合多糖等。

蛋白质构成了山药黏液质的主要成分,甘露醇次之,甘露聚糖和植酸构成了山药黏液质B的复合物。

研究人员先后从山药中提取出山药多糖RDPS—1、山药多糖RP等,研究表明,多糖在山药中含量丰富,含量较高,应该为山药主要药理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

1.微量元素多位研究人员实验证实山药内含有较为丰富的微量元素,其机制可能为山药对微量元素的富集。

研究表明山药含有29种元素,其中磷的含量最高。

不同的发射光谱得到的结果不同,通过离子发射光谱检测到Cu、Co、Zn、Fe等含量仅次于磷。

而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得到的结果是K、Ca的含量最高,而Zn、Cu的含量较之离子发射光谱得到的结果则相对较低。

研究还发现不同地域土壤和不同品种的山药对各种无机元素的富集量和能力也有很大不同。

1.蛋白质与氨基酸各国研究数据表明山药中氨基酸的含量约达到了1/10,种类在15种以上,各类氨基酸的含量也不尽相同。

丝氨酸、精氨酸在绝大多数山药的游离氨基酸中含量排名第一。

不同品种的山药中所含氨基酸种类都很丰富,约在15-17种以上。

其总含量为2.86%~6.64%,平均含量为4.95%。

1.尿囊素山药中含有尿囊素,尿囊素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消炎杀菌、缓解疼痛的作用,此外还可用于麻醉。

尿囊素对治疗皮肤性疾病有较好的作用,其使细胞生长增殖的作用也可用于损伤皮肤的修复。

山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医药应用等

山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医药应用等
山药——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山药
制药0702 制药0702 李想 龚援 徐杰 邹维波 2009.10
1
主要内容
科属 种类和分布 山药的形态特征 山药种质的鉴别和鉴定 山药的加工 化学成分研究 山药的药理作用 山药的开发利用研究
2
科属
域: 真核域 Eukarya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单子叶植物纲 Liliopsida 目: 薯蓣目 Dioscoreales 科: 薯蓣科 Dioscoreaceae
18
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测定 皂苷元的含量测定
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测定方法有多种:重量法,比色法,薄层扫描法, 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测定方法有多种:重量法,比色法,薄层扫描法, 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在现代的分析方法中, 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在现代的分析方法中,普遍采用的 是高效液相色谱法( ),其中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其中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其中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为多。赵景婵等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穿龙薯蓣中薯 )为多。 蓣皂苷元的含量, 色谱柱, 蓣皂苷元的含量,Shim-pack CLC-Sil色谱柱,石油醚:异丙醇(98: 色谱柱 石油醚:异丙醇( : 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 线性关系较好。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6nm,线性关系较好。都述虎等用 线性关系较好 都述虎等用RPHPLC测定穿龙薯蓣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uBOndapak C18 柱,甲 测定穿龙薯蓣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 测定穿龙薯蓣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 醇为流动相, 检测器, 醇为流动相,DAD检测器,检测波长 检测器 检测波长208nm,外标法测定。在反相 ,外标法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流动相多为乙晴-水系统 可用C8 C18柱,DAD 水系统,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流动相多为乙晴 水系统,可用 柱 检测器。由于薯蓣皂苷元为甾烯醇,结构中没有共轭, 检测器。由于薯蓣皂苷元为甾烯醇,结构中没有共轭,只有紫外末端 吸收, 检测器的检测波长多在203到210nm之间,所以检测灵敏 之间, 吸收,DAD检测器的检测波长多在 检测器的检测波长多在 到 之间 度偏低,且基线易漂移,尤其是在梯度洗脱时。 度偏低,且基线易漂移,尤其是在梯度洗脱时。蒸发光散热检测器 (ELSD)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其响应值只与样品品质有关而与 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紫外吸收无关。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其简单易行,精确度高, 紫外吸收无关。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其简单易行,精确度高,分离 度好,专属性强等优点被分析人员广泛采用。 度好,专属性强等优点被分析人员广泛采用。

山药的研究进展及其抗衰老的网络药理学山药 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抗衰老 网络药理学

山药的研究进展及其抗衰老的网络药理学山药 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抗衰老 网络药理学

山药(Rhizoma Dioscoreae)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初名薯蓣,后改称为山药,常以其块茎入药,是人类最早食用的药物之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药食同源药[1]。

我国自夏、商就开始种植山药,明清以来逐渐应用为药材,山药在我国分布广泛,其中河南焦作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了山药道地产区[2]。

《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中均将山药列为上品[3],有益气养阴,补益脾肺,补肾固精之功效,现代研究也表明山药具用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等诸多的药理作用,是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药食同源药。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正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

截止2017 年,欧洲、亚洲、北美洲和非洲的60 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分别已达到25%、24%、28%、9%,且均呈上升趋势[4]。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截至2018 年年末,我国60 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4949 万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7.9%[5]。

老龄化已成为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抗衰老的研究也成为了世界级的研究热点与难点。

研究表明山药及其复方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降血糖等作用,可通过多种途径拮抗致老因素对机体的损伤,降低机体生理衰老而达到抗衰延年的目的[6]。

本课题组依托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201603D3112002)先后对包含山药在内的12 种晋产优质中药饮片品种进行饮片规范化炮制加工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现对山药研究进展及运用了网络药理学对山药抗衰老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和分析,为后续药效机制研究奠定基础的同时,也为山药进一步的利用和开发提供参考。

1 山药的成分国内外对山药的成分研究报道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淀粉、氨基酸、多糖、微量元素、脂肪酸、皂苷、多酚等,现将各类成分综述如下。

1.1 淀粉李静静等[7]研究不同品种山药淀粉的含量,发现不同种山药淀粉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普遍占山药总重量的11% -14%,此外,还发现不同种山药中支链淀粉含量均高于直链淀粉,为直链淀粉的2-3倍。

山药的研究进展

山药的研究进展

山药的研究进展1、引言山药又称薯蓣,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健脾益肺、补肾固精、益气养阴等功效。

此外,山药还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是药食同源的典型代表。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山药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2、山药的研究现状山药的研究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分类、种植、加工、药用价值等。

在分类方面,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山药属共有27种,其中最常见的为薯蓣和褐苞薯蓣。

在种植方面,山药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中,土壤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

此外,山药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优化,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在加工方面,山药可加工成多种食品和药品,如山药粉、山药片、山药粥等食品,以及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等中药。

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外市场上拥有广泛的需求,也为山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

在药用价值方面,山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等。

研究表明,山药中的多种成分具有药理活性,如多糖、皂苷、黏液质等。

这些成分在调节免疫功能、改善消化系统、抗疲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3、山药研究中的问题与挑战尽管山药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山药的基因组研究相对滞后,目前尚未完成全基因组测序。

此外,山药中的一些特定成分如皂苷和多糖的生物合成途径和调控机制尚不明确。

这给山药品种的选育、改良和利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此外,在山药种植过程中,常常面临病虫害问题,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

因此,需要加强山药抗性品种的选育和种植技术的推广。

同时,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山药的加工工艺和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4、山药研究的成功案例分析尽管山药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仍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值得我们借鉴和探讨。

例如,某公司成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山药粉加工工艺,该工艺采用超微粉碎技术,使山药粉的颗粒更细、更均匀。

中药山药的成分及药理学研究

中药山药的成分及药理学研究

118山药是传统的保健食品之一,也是药食同源的植物,在我国很多地方都可种植。

山药味甘平,入肺、归脾、益肾,具有益气养阴之功效,可以治疗慢性肠炎、脾虚久泻、肺虚咳喘等症。

一、中药山药的成分1.脂肪酸。

经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山药中共含有27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18种,在脂肪酸总量中约占51%,主要成分为软脂酸;不饱和脂肪酸9种,在脂肪酸总量中约占49%,主要成分为油酸、亚油酸及亚麻酸。

在所有山药中,怀山药的脂肪酸含量最多,这也是怀山药具有营养保健作用的原因之所在。

2.蛋白质和氨基酸。

山药中富含的蛋白质具有抗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活性的功效,还具有碳酸酐酶活性,可以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调节人体的酸碱平衡,并对呼吸系统起到保护作用。

山药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其中包括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并且山药中的总氨基酸含量越丰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就越高。

例如,新鲜怀山药中的粗蛋白含量为3.59%,总氨基酸含量为2.71%,其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为1.05%,氨基酸种类高达17种之多。

在山药所含的游离氨基酸中,精氨酸和丝氨酸的含量最多,对新鲜山药进行水解氨基酸检测,发现谷氨酸的含量最高,天冬氨酸及精氨酸次之。

另外,部分山药还含有抗突变物质,长期食用有助于预防各类肿瘤疾病。

3.酯类。

山药中含有棕榈酸、-胡萝卜苷、柠檬酸双甲酯、壬二酸、油酸等12种酯类化合物。

4.多糖类。

多糖是山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山药多糖的结构及组成较为复杂,不同的实验分离方式可以提取出不同的多糖成分,如均多糖、杂多糖、糖蛋白等,这些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也各不相同,从几千到几百万都有。

5.尿囊素。

尿囊素是一种乙内酰脲衍生物,在医药、农业、化妆品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山药中的尿囊素具有麻醉、消炎等功效,有望在鱼鳞病、表皮角化等疾病中药山药的成分及药理学研究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近年来,科学家陆续发现了尿囊素的多种药用功能,比如对糖尿病、肝硬化、骨髓炎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山药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山药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山药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山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

本文将介绍山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山药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地区。

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山药被广泛应用于传统医学中,具有补肾、健脾、润肺、解毒等功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山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相关研究也得到了广泛。

山药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其中,糖类和蛋白质是山药的主要成分,约占总量的80%以上。

除此之外,山药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多酚类物质、甾体皂苷、黏液质等成分。

近年来,随着分离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化学成分被分离和鉴定出来,为山药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山药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方面。

研究表明,山药中的多种成分具有药理活性,如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甾体皂苷具有抗肿瘤作用,黏液质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等。

山药还具有改善消化系统、增强免疫力、降血糖、降血压等多种药理作用,为临床治疗和预防疾病提供了有效手段。

山药是一种具有丰富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中药材。

随着研究的深入,山药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未来,针对山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仍需深入开展,以便更好地发掘和利用这一重要的中药资源。

桂枝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辛温解表、散寒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脘腹冷痛、痛经等疾病。

随着人们对中药材研究的深入,桂枝中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成为了研究热点。

本文将介绍桂枝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的新进展,为进一步开发桂枝的药用价值提供参考。

桂枝中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黄酮、苯丙素类化合物、甾体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等。

其中,挥发油是桂枝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包含了多种有机化合物,如肉桂醇、肉桂醛、肉桂酸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活性。

山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山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山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山药,作为中医药学中的重要药材,自古以来就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山药的研究逐渐深入,尤其是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的研究更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山药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山药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在化学成分方面,山药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多糖、皂苷、黄酮等。

这些成分的存在使得山药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

在药理作用方面,山药具有健脾益胃、补肾益精、养肺止咳等功效,对多种疾病具有治疗效果。

在临床应用方面,山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肾虚腰痛、肺虚咳嗽等症状,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然而,尽管山药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例如,山药中各种化学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山药对特定疾病的疗效机制等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因此,本文希望通过概述山药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推动山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二、山药的化学成分山药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和食补食材,其丰富的化学成分是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的基础。

经过众多研究者的深入研究,发现山药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包括多糖、皂苷、黄酮类化合物、尿囊素、黏液质、胆碱、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

山药多糖是山药中最主要的化学成分之一,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等药理作用。

山药中还含有多种皂苷成分,如薯蓣皂苷、薯蓣皂苷元等,这些成分具有抗炎、抗疲劳、抗氧化、抗心血管疾病等多种药理活性。

黄酮类化合物是山药中的另一类重要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心血管疾病、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同时,山药中还含有尿囊素、黏液质等特有成分,这些成分对于改善消化、促进伤口愈合、调节免疫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药理作用。

除了上述成分外,山药中还含有胆碱、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这些成分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促进健康等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

山药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山药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山药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进展摘要:山药主要化学成分有多糖、尿囊素、皂甙、色素等,具有抗氧化、抗衰老、调节免疫、抗肿瘤、降血糖等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山药的化学成分、现代药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对相关研究成果作综述,为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支撑。

关键词:山药;化学成分;现代药理山药,别名怀山药、淮山药、土薯、山薯、玉延等,主要产于中国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的江西、湖南等地。

山药其主要化学成分有多糖、尿囊素、皂甙、色素等,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等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氧化、抗衰老、调节免疫、抗肿瘤、降血糖等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山药化学成分、现代药理进行深入研究,现将其综述如下。

一、山药化学成分研究白氏等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薄层色谱及波谱等手段从山药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油酸、β-谷甾醇醋酸酯、棕榈酸、5-羟甲基-糠醛、β-胡萝卜苷、壬二酸、环(酪氨酸-酪氨酸)、环(苯丙氨酸-酪氨酸)、柠檬酸单甲酯、柠檬酸双甲酯、柠檬酸三甲酯、柠檬酸双甲酯。

白氏等又采用硅胶柱层析方法从怀山药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了3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7-羰基-谷甾醇(Ⅰ)、尿嘧啶(Ⅱ)、腺苷(Ⅲ),均首次从薯蓣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腺苷应为怀山药中的有效成份之一。

刘氏等采用硅胶柱色谱,从山药中分离得到2个脂肪酸类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二十一碳二烯酸与硬脂酸,均为首次从山药中分离得到。

王氏等研究山药中尿囊素含量的HPLC的测定方法。

采用ODS-C(200mm×4.6mm,dp5μm);流动相:甲醇-水(1∶9);流18速:0.5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24nm。

结果尿囊素在0.05~0.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尿囊素的平均回收率为101.8%,RSD=2.0%(n=5)。

李氏等研究发现,山药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3.0h,料液比为1∶8,pH值为8,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山药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15.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odE gn e n p r n,in s o dS in eC l g, aa 2 0 3 J n s , hn ) F o n ier gDe at tJ guF o ce c ol e Hu i 2 3 0 , i gu C ia i me a e n a
A b ta t T en ti o a n h mia o o iin u ha rt is a ioa is mir ee ns p l s c h — sr c : h urt n la dc e c c mp st ss c sp oen , m n cd , c o lme t, oy a c a i l o
作者简介 : 书林 (9 7 ) ( )副教授 , 袁 17 一 , 汉 , 男 博士 , 主要从事 营养保 健与功能性食 品方面的教学 、 科研工作。
◆ ◆ I ¨ ◆ H◆ ◆ ◆ I ◆ ◆ l ・◆ ・◆ l I I◆ l 一◆ 1 I -◆ I , 1◆ Ⅲ◆ i◆ ¨ I ◆ ¨◆பைடு நூலகம்1◆ ◆ I◆ l ◆ ◆ ◆
酸 的组成 , 表明 , 山药中含有 苏氨酸 , 结果 淮 缬氨酸 , 蛋
氨酸, 苯丙氨酸 , 异亮氨酸 , 亮氨酸和赖氨酸等 1 种氨 7
j◆ ● ◆ I◆ l ◆ ◆ I◆ ◆ l I


要 : 绍了山药蛋 白质、 介 氨基酸 、 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以及 多糖、 囊素 、 尿 淀粉酶、 皂甙等活性成 分, 同时综述 了
山药在免疫调 节、 抗氧化、 降血糖、 降血脂、 抗肿瘤、 抗突变、 节脾 胃功能等方面的生物活性作用。 调 关键词 : 山药; 学成分; 化 生物活性
i s al ti, myaea ds p isi o c rao p s aT u b (. . hn s a r e, l non a ls n a nn nDisoe p o i h n . ie C ieey m)w r nrd c d te d a o t eeit u e ,h o
bo ciiiso o c r ao po i u b.s c si ia tvt fDis o e p st Th n , u h a mmu o d lt n, n ixd t n b o d s g ra d b o d ft e a n mo ua i a t i ai , lo u a n lo a o o o rd cn , ni t mo r a t mu ain a dt emo u aino s i i t nwe ea l u e u ig a t— u u , ni — tto , n h d lt fa sm l i r sos mma z d. o ao i re Ke r s: o c rao po iaTh n .c e ia o o i o s bo ci ie ywo d Dis oe p st u b ; h m c l mp st n ; ia tvt s c i i
山 药 为 薯 蓣属 ( i cra 植 物 薯 蓣 ( op sa Do o ) s e p oi t T u b) hn . 地下块茎 的 习称 , 既是一 味重要 中药 , 是一 又 种常见蔬菜。我 国山药栽培历史悠久 , 自夏 、 商起就开 始种植 , 明清以来逐渐形成道地药材 。 江苏淮安地 区是
维普资讯
-= =
第 卷 3 黧 第期 Jl 『6 7
2 9
。 。
食 研 与 发 瓦岍 开 明 究 丌 品 叼 矾
综 述
山药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作用研究进展
袁 书林 ( 江苏食 品职业技术学 院 食品工程 系 , 江苏 淮安 23 0 ) 2 0 3
我 国山药主要 产区之一 , 所产 的山药俗称 “ 山药” 淮 或 “ 山药” 怀 。
成 分 以及 多糖 ( 包括 黏液质 及糖蛋 白)尿 囊素 、 粉 、 淀 酶、 胆碱 、,一 3 二羟基 苯 乙胺 、 甾醇 、 4 胆 麦角 甾醇 、 菜 油 甾醇 、 一 甾醇 、 B谷 多酚氧化 酶等多种活性成分 , 这些化 学 成分是 山药营养价值 和活性作用 的物质基础 。
KES EAKLH : ADVANCESON CHEM I CAL COMPOS U SA D UAClVn- O5 l n Bl l - l OF ES CO

0 P S T U B ( H N S A D, H N . C I E EY M)
YUAN h — i Sul n
山药是卫生部公布 的药食兼 用植物 之一 ,也是我
国保健食品重要原料之一 ,其营养价值 和药用价值 已
逐步被人们发现和认可 。本文主要就山药的活性化学
成分及其生物活性作用作一简要论述 ,旨在为开发山 药类保健食 品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
1 山药 的营养物质 与活性成分 山药块茎 主要含淀粉 、 白质 、 蛋 游离氨基酸等营养
11 蛋白质 与氨基酸 .
M rn和 T o pot ai t h m sn1 , 的测定结果表 明山药 的粗 蛋 白含量平均 为 81 %; . 9 王飞等翻 的测 定结果表 明新鲜淮 山药含 3 9%的粗蛋 白和 2 1 . 5 . %的总氨基 酸 ,其 中必 7 须氨基酸的含量达 1 5 唐世蓉等同 . %; 0 的研究则表明山
药含 8 3 . %的蛋 白质及 3 9 9 . %糖 , 3 氨基酸种类在 1 7种 以上 , 氨基 酸以丝氨酸 、 游离 精氨 酸含量最高 ; 杭悦 宇 等嗍 曾分别 对新鲜 山药和 山药药 材进行 了水解氨 基酸
测定 ,发现谷氨酸含量最高 ,其次是天冬氨酸和精氢 酸。 陈艳等嘲 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 了淮山药中各种氨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