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八年级科学阿基米德原理

合集下载

华师版八年级科学上册3.3 阿基米德原理ppt课件

华师版八年级科学上册3.3  阿基米德原理ppt课件

夯实基础·巩固练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1. 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 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小爱因斯坦。 3. 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4. 哎呀. 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四、提醒类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整合方法·提升练
(2)细线的拉力大小? 解:G 木=mg=ρVg=0.6×103 kg/m3×1×10-3m3×10 N/kg=6 N。 F 浮=F 拉+G,所以细线对木块的拉力:F 拉=F 浮-G=10 N-6 N =4 N。
整合方法·提升练
(3)细线剪断后,木块静止时,木块下方所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 解:木块漂浮在水面上 F 浮′=G 木=6 N; 浮力是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所以下表面的压力 F=F 浮=6 N,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p=FS=(10×610N-2m)2=600 Pa。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3.3 阿基米德原理 教案1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3.3 阿基米德原理  教案1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目标】1.知道浸在液体里的物体会排开一定体积的液体。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排开的体积等于该物体的体积。

2.掌握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排开的液体的所受的重力的关系。

3.通过猜想、设计实验、动手验证自己的猜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物理探究的能力。

4.通过边学边实验的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同时也培养起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1.阿基米德原理。

2.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3.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如何去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教学准备】弹簧秤、细线系好的小石块、清水、盐水、水槽、体积相等的铜块、铝块、量筒、大量杯、溢水杯、小桶、物块。

【教学过程】一、实验演示,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演示:同学们请看,这乒乓球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而不沉下去呢?学生:乒乓球受到水对它的浮力的作用。

师:那浮力是什么样的一种力呢?生:我们已经知道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物体受到流体对他竖直向上的力的作用。

师:浮力它是如何产生的呢?生:浮力的产生是上下表面的压力差,给予球浮力,公式表示为。

师:其实在此之前我们还学过一个公式:称重法测量浮力:公式表示为。

师:但是这两个公式都有着自己的局限性,第一个公式不能适用于不规则的物体,第二个公式不能适用于质量太大的物体。

师:过渡:那对于任何一个物体浸在流体中,我们能不能准确的知道其所受的浮力的大小呢?或者我们能不能知道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呢?板书: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那好,今天就来研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师:(引导启发)在小学科学里你们可能接触到这样一个实验,鸡蛋在清水中下沉,但是当我不断地向清水中加盐的时候,鸡蛋就会慢慢的浮上来了。

鸡蛋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是不是比在清水中的受到的浮力要大一些呢?那我就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系。

师:这是我的猜想。

根据你们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你觉得浮力的大小还和哪些我们所学习的物理量有关系呢?说说看,你们的猜想。

2019秋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科学习题课件:3.3 阿基米德原理 %28共28张PPT%29

2019秋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科学习题课件:3.3  阿基米德原理 %28共28张PPT%29

(2)细线的拉力大小? 解:G 木=mg=ρVg=0.6×103 kg/m3×1×10-3m3×10 N/kg=6 N。 F 浮=F 拉+G,所以细线对木块的拉力:F 拉=F 浮-G=10 N-6 N =4 N。
(3)细线剪断后,木块静止时,木块下方所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
解:木块漂浮在水面上 F 浮′=G 木=6 N; 浮力是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所以下表面的压力 F=F 浮=6 N,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p=FS=(10×610N-2m)2=600 Pa。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3 见习题
14 B
15 见习题
答案显示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 _等__于_____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F 浮=_G__排_____=_ρ_液__g_V_排__。 (1)“浸入”包括“全部浸入”,此时 V 排___=___V 物和“部分浸入”,
此时 V 排___<___V 物。 (2)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__体__的__密___度_和_物__体__排__开__液__体__的__体__积__有关,
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__无__关____。
3.潜水员逐渐从深水里到即将露出水面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
力( C )
A.逐渐增大
B.FA<FB<FC D.FA>FB=FC
【点拨】根据三球状态:A 球漂浮,B 球悬浮,C 球下沉,因 B、 C 球浸没在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相等,所受的浮力相等,A 球 排开的水体积小,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A 球所受的浮力最小, FA<FB=FC,故 C 正确。
【答案】C
8.圆柱体先后放入密度为 ρ1 和 ρ2 的两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 态,如图所示。圆柱体在两液体中所受浮力依次是 F1 和 F2, 则( D ) A.ρ1>ρ2,F1>F2 B.ρ1<ρ2,F1<F2 C.ρ1<ρ2,F1=F2 D.ρ1>ρ2,F1=F2

初中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3.3阿基米德原理 学案

初中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3.3阿基米德原理 学案

【课前自学】1.查阅资料,了解古代科学巨匠阿基米德。

2.现有提出的问题: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做出一些假设。

3.趣味故事:死海不死在二千多年前,罗马的统帅狄杜进攻耶路撒冷。

当他们来到死海边上的时候,狄杜下令把俘虏的奴隶扔进死海淹死,但是奴隶不但没有沉下去,反而被海浪冲回到岸上来。

狄杜大怒,再次下令把奴隶扔下海,但是奴隶再一次被海水冲回来。

狄杜大惊,以为这些奴隶受到神的庇佑,屡淹不死,就下令把他们放了。

大家想一想:是否真的是神的庇佑呢?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课堂探讨】1、公元前245年,叙拉古国王赫农王命令阿基米德鉴定金匠给他做的皇冠是不是纯金的,但是不允许破坏皇冠。

在公共浴室内,阿基米德注意到他的胳膊浮到水面。

他的大脑中闪现出模糊不清的想法。

经过研究,阿基米德找到了解决国王问题的方法,并发现了浮力原理,即水对物体的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开水的重量。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理解:当液体密度不变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当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不变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当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体积的乘积越大,浮力越大。

反之,就越小.3、浮力的大小只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体积及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的密度无关,与物体的体积无关,〔物体漂浮时一局部在水面上,另一局部在水下,只有浸没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才等于物体的体积〕与物体所在的深度无关。

4、阿基米德定律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

物体在气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气体的重量。

5、计算浮力的方法:a.称量法:该法适用于各种浮力探究题计算,常常和弹簧测力计连在一起出题目,分值较大,需要牢牢掌握,但计算公式十分简单 F浮=G物-F拉〔拉力〕拓展:将两种力的大小分别测出来,再联立分析……b.成因法:该法只需掌握其原理,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其公式为F浮=F向上-F向下〔其中向上向下的力是相对浸没在水中的物体而言〕或F浮=F向上〔这是指漂浮物体〕,但在这条上需注意,假设题目注明物体下端与容器底部严密接触,这是不存在浮力的。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3.3 阿基米德原理 教案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3.3 阿基米德原理  教案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2.进一步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定浮力。

3.理解阿基米德原理,会进行简单计算,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科学探究,培养探究意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加对物理学的亲近感,保持对物理和生活的兴趣。

2.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3.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勇于、乐于参与科学探究。

【教学重难点】1.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2.实验探究阿基米德原理;3.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应用。

【教学过程】1.回顾浮力的概念,及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浮力的测量。

小组实验:浮力的测量。

用弹簧测力计测定物体所受的浮力:先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G。

再将物体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则物体所受浮力为F浮=G-F′。

结论:各小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尽相同。

2.引出问题: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根据不同组测量的物体不同着手,先进行猜想,情况可能有多种:物体密度、物体质量、体积、物体形状、液体密度、所处深度等等,教师均先予以积极肯定。

教师先不急于对每一猜想进行验证。

(稍作悬念)由于时间的限制,课堂中只探究物体的密度及物体的形状这两个因素。

分两大组分别探究,学生利用已给的器材设计实验。

其中一大组利用橡皮泥捏成不同的形状分别测出浮力。

另外一大组利用体积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分别测出浮力。

发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和形状均无关,教师马上设问浮力究竟与什么有关呢?接着讲故事:阿基米德称皇冠的故事。

教师:让我们一同回到阿基米德时代,重温当时的实验。

器材:大烧杯(装满水,为使学生看的清楚,将水染成红色)、木偶。

步骤:将木偶(阿基米德)慢慢的浸入大烧杯(浴盆)时,同学们观察有水溢出,引导同学们猜想此时受到发浮力与自身排开的液体的重力是否存在的某种关系。

初中的阿基米德原理

初中的阿基米德原理

初中的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最早由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提出。

阿基米德原理表明,当一个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浸没或悬挂时,它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被浸没或悬挂的体积所对应的水或气体的位移的重量。

这个原理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沉没的物体会浮出水面,以及为什么热气球能够悬浮在空中等现象。

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为:浮力= 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浮力= 液体或气体密度×浸没或悬挂体积×重力加速度根据这个原理,如果一个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那么它会浮起来。

如果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那么物体会下沉。

阿基米德原理非常直观地解释了为什么船只能浮在水面上。

水的密度相对较大,当船只下沉一部分进入水中时,船体所占据的水的体积就会向外排挤,形成一个向上的浮力,这个浮力与船只受到的重力相抵消,从而维持了船只的平衡状态。

只有当船只载货过多时,使得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船只才会沉没。

同样的道理,热气球能够悬浮在空中也可以用阿基米德原理来解释。

热气球中充满了比空气密度小的氢气或煤气,和周围的空气相比,它的密度更小。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热气球所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所以它能够悬浮在空中。

除了解释日常经验中的现象,阿基米德原理还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和科学研究中。

例如,在设计船只和潜水艇时,需要确保其体积与质量的平衡,以保证浮力与重力之间的关系。

此外,阿基米德原理也是水下天平和浮子式液压测压装置的原理基础。

总之,阿基米德原理是物理学中的一条基本定律,它通过浮力的概念解释了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浮沉现象。

它的应用领域涉及船只设计、潜水艇、热气球等。

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对于我们理解自然现象和进行工程建设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19秋华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3.3阿基米德原理

2019秋华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3.3阿基米德原理

_3.3__阿基米德原理__[学生用书A28]1.关于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漂浮的物体比沉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B.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C.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D.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有关【解析】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物体浸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两个因素有关,而与其他因素都无关;当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将质量相等的一个空心铁球和一个实心铁球放入足够深的水中,则(A) A.空心铁球受到的浮力大些B.实心铁球受到的浮力大些C.两铁球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无法比较两铁球受到的浮力大小【解析】两个铁球的质量相等,空心铁球体积较大,放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也较大,所以空心铁球受到的浮力大一些。

3.2018年3月14日,我国自主投资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2”在大连正式交付。

巨大的金属钻头从没入海水到接触海底的过程中(假设海水密度均匀),受到海水的(C)A.浮力变小,压强变大B.浮力变大,压强不变C.浮力不变,压强变大D.浮力变小,压强变小4.将重为4N的金属小球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若排出水重1N,则小球所受到浮力的大小(A)A.一定为1N B.可能为3NC.一定为4N D.可能为4N【解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5.如图所示,甲、乙两台秤上各有一个溢水杯,一个装满水而另一个未满,现各将一手指浸入水中,手指与容器壁、底均不接触。

则在手指浸入水中之后,两台秤的示数变化情况是(C)图3-3-1A.甲变小,乙不变B.甲变大,乙不变C.甲不变,乙变大D.甲变小,乙变大【解析】手指浸入水中后甲的液面不变而乙的液面会升高,故甲的示数不变,乙的示数变大,故应选C。

初中物理-八年级《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和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概念和内容;
2.掌握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3.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和实验精神。

二、教学内容
1.阿基米德原理的概念和内容;
2.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实验演示法;
3.问答法。

四、教学流程
1.引入(3分钟)
询问学生是否听说过阿基米德原理,引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2.讲解阶段(10分钟)
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概念和内容,并配合实验演示。

3.实验演示(10分钟)
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体验阿基米德原理的作用力。

4.应用阶段(10分钟)
练习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题。

5.归纳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阿基米德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6.课后作业(2分钟)
布置相应练习,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阿基米德原理。

五、教学评估
在讲解与演示环节中,学生能否听懂并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概念和作用;在实验演示中,学生能否熟练操作,并清晰地感受到作用力的变化;在应用阶段中,学生能否独立解决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