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公共区域清洁标准作业规程物业服务中心
物业室内公共区域清洁作业规程

物业室内公共区域清洁作业规程一、目的与范围为了保障小区内的室内公共区域环境清洁、舒适,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本规程制定。
本规程适用于小区内所有的室内公共区域(如楼道、门厅、电梯轿厢、通道等)的清洁工作。
二、方法与时机(1)清扫每天清晨和晚上,物业服务公司应该安排工作人员进行清扫,保证地面、楼梯、扶手、门框、窗户等地方的卫生清洁和干净。
具体的清扫作业如下:1、清扫地面和地毯:对全楼地面进行干拖和湿拖,根据污垢不同选择适当的清洁剂。
对于属于楼道的地毯,首先用吸尘器清除毛发或尘垢。
然后选择适当清洁剂,用湿拖清理。
2、清洁电梯轿厢:每月对电梯轿厢进行深度清洁。
先从轿厢内卫生隐患的大致摸底,然后进行局部处理,如擦洗门窗、拆卸清洗轿厢灯罩、梳理地毯等。
再配合机器清洗地面,以达到清洁。
3、清理垃圾桶:每天进入公共区域清理垃圾和其他无用的物品(如空瓶子和纸张等),站在理顺垃圾分类的角度,不将有害废物混入其他垃圾桶中。
(2)消毒作业物业公司应该每周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以保证交通通道内的消毒,减少细菌的滋生。
具体的消毒作业如下:1、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如流动的消毒液,有效杀灭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
2、消毒区域:对于不同面积和不同部位进行消毒处理。
如消毒厕所地面和马桶,清洁污渍,保持公共区域整洁。
(3)其他物业公司还应该提高服务质量和满意度,为住户和居民提供良好的服务。
如增加洁具和洗衣设备,更换公共区域的照明设备,与居民积极沟通了解情况,不断优化管理模式。
三、责任与权利(1)物业公司的职责与权利1、组织与管理公共区域的清洁工作,确保环境整洁等。
2、有权要求楼层业主合理使用以上物业服务,如不适时向上级物业咨询。
3、对于违反管理规定的住户板,物业服务人员应提出指责,防止以后再犯。
(2)业主的责任与权利1、根据小区规定使用小区服务,保持公共区域清洁。
2、对于公共区域的管理建议,应及时向物业服务公司提出。
四、管理标准根据以上规定,本系统应严格按以下标准执行:1、明确开展公共区域的清洁工作。
室内公共区域清洁作业规程(详细版)

室内公共区域清洁作业规程1.0目的规范保洁员作业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2.0适用范围适用于管理处各服务中心保洁员进行单元楼道地面、墙壁、电梯及电梯间的清洁3.0职责3.1管理处保洁员负责日常保洁工作的实施;3.2管理处保洁领班负责保洁日常清洁物品、工具的发放管理;3.3管理处客服代表负责日常保洁质量的检查监督;3.4管理处主任负责日常保洁质量的抽查。
4.0管理内容4.1单元内的清洁4.1.1工作准备:扫帚、撮箕、干湿抹布、拖把、水桶、小铲刀、小毛刷、不锈钢清洁剂等。
4.1.1.1清洁程序4.1.1.1.1收集各楼层的垃圾包,放至单元下的垃圾桶内;4.1.1.1.2清扫并保洁楼梯间地面,擦拭楼梯护手、公共设施、窗台等;4.1.1.1.3小高层电梯楼清洁和保洁电梯大堂,擦拭电梯门,并保洁电梯的轿厢;4.1.1.1.4小高层电梯楼清扫过道、楼梯间,拖地(将洗净的拖把置放一个于楼梯间的合适楼层,拖地使用后,洗净再用)和擦拭扶手;4.1.1.1.5对楼梯的边角、缝隙、电梯门的滑槽,用小刷子清除尘渣,地面涂料、油漆斑点、水泥垢、顽渍等,用小铲刀除掉,若有必要,可辅以洁厕精或草酸溶液处理(但草酸不得用于大理石地面),注意不得损伤地表面;4.1.1.1.6擦拭楼梯间内的各种表箱、按钮、管道表面(消火栓外部每日擦拭一次,内部每周擦拭一次);4.1.1.1.7擦拭楼梯扶手,每日二次;擦拭窗台、窗框每一两次;4.1.1.1.8擦拭玻璃门窗(每周一至二次),擦拭电梯门和电梯轿厢的内壁(每日一次);4.1.1.1.9挥打天花蜘蛛网(出现蛛网即作处理)4.1.1.1.10清扫楼顶露台(每周一次);擦拭单元门禁(每日一次);4.1.1.1.11保洁楼宇周边区域与草坪(每天二次);4.1.1.1.12擦拭外墙面1.5米以下部分墙面(每周一次)。
4.1.2清洁标准4.1.2.1楼梯间地面洁净,无纸屑无泥沙无污物;4.1.2.2门窗洁净无尘、无斑点,墙面洁净无尘;4.1.2.3栏杆洁净,用手擦拭或用白色纸巾擦拭无尘、无污迹;4.1.2.4天花无蛛网无吊灰,灯罩内无蚊虫尸骸;4.1.2.5管道、按钮、消火栓内外无尘,消火栓内无杂物;4.1.2.6电梯门和电梯的轿厢内壁无尘、无手印、无污迹;4.1.2.7楼顶露台无杂物,排水沟无泥沙无堵塞。
物业公共区域室内保洁工作流程规范

物业公共区域室内保洁工作流程规范一、前期准备工作1.成立专业保洁队伍,保洁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经验,并进行定期培训;2.保洁队伍必须严格遵守物业保洁工作流程规范,执行现场勤务监控和调度。
二、清洁工具和清洁剂的准备1.准备全套清洁工具,包括扫帚、拖把、吸尘器、清洁布、清洁桶等,并保持工具的卫生干净;2.保洁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和保养清洁工具;3.准备常用的清洁剂,并根据不同场所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清洁剂。
三、工作流程1.开门进场:保洁人员进入保洁现场前,必须亮明身份,并报备物业相关人员;2.清理垃圾:清洁人员首先清理公共区域的垃圾,包括倒垃圾桶和更换垃圾袋,确保公共区域的整洁;3.扫地除尘:清洁人员对公共区域的地面进行彻底的扫地和除尘工作,清除地上的杂物和灰尘;4.洗刷清洁:对公共区域的墙壁、门窗、楼梯等进行洗刷清洁,并及时处理墙角和角落的污渍;5.拖地保洁:保洁人员使用拖把和清洁剂对公共区域的地面进行拖洗清洁,并仔细清理地上的污渍;6.擦拭清洁:清洁人员使用清洁布对公共区域的桌面、椅子、电梯按钮等进行擦拭清洁;7.窗户玻璃清洁:定期对公共区域的窗户玻璃进行清洁,确保光线透明通畅;8.卫生间清洁:对公共区域的卫生间进行定期清扫、洗刷和消毒工作,保证卫生间的整洁和卫生;9.消毒处理:根据需要,定期在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公共区域的卫生安全;10.管理保养:定期检查和保养清洁工具和设备,及时更换损坏的工具和设备;11.日志记录:清洁人员必须记录每日的保洁工作情况,并报备物业相关人员。
四、安全注意事项1.清洁人员在进行保洁工作时,必须正确使用和保养清洁工具和设备,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2.清洁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并注意清洁剂的有害性;3.清洁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注意防止滑倒和碰撞,严禁使用损坏的工具和设备。
五、巡查和考核1.物业管理人员必须定期巡查公共区域的保洁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物业管理人员可以进行对保洁工作的抽查和考核,并及时反馈给保洁队伍,以提高保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公区卫生清洁标准

公区卫生清洁标准
一、目的
本标准旨在明确公区卫生的清洁要求,确保公区环境整洁、卫生,为员工的健康和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公共区域的卫生清洁工作。
三、清洁标准
1.地面:保持地面无垃圾、污渍、积水,定期拖地,保持地面光亮整洁。
2.墙面:墙面无污渍、乱贴乱画,定期清洁,保持墙面干净。
3.门窗:门窗洁净无尘,玻璃明亮,无破损、松动现象。
4.卫生间:卫生间清洁无异味,洗手盆、马桶等设施干净无污渍。
5.绿化带:绿化带植物生长良好,无杂草,定期修剪,保持美观。
6.公共设施:公共设施(如桌椅、文件柜等)干净整洁,无灰尘、污渍。
7.垃圾处理:垃圾分类处理,及时清理,保持垃圾桶清洁。
8.消毒工作:定期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尤其在疫情等特殊时期要增加消毒
频次。
9.节约用水用电:在保障清洁的前提下,合理用水用电,减少浪费。
四、清洁频次
1.日常清洁:每日进行一次,确保公区卫生日常维护。
2.定期清洁: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对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清洁。
3.不定期清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不定期清洁。
五、责任人及监督检查
1.公区卫生清洁工作由保洁人员负责。
2.各部门负责人应对本部门负责的公区卫生进行日常监督检查。
3.公司办公室应定期对公区卫生进行抽查,确保清洁质量。
4.对于不合格的卫生情况,应及时通知保洁人员或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物业管理 清洁工作规程

5)摆放的盆花盆景叶面无灰尘,地盘无积水积尘,长势良好。
4.4电梯
工具
清洁剂
1)工具:抹布、镜布、拖布(干湿各1把)、水桶;
2)清洁剂:绿水、消毒水、不锈钢光亮剂。
清洁方式
1)每天全面清洁一次;
2)办公时间每60分钟巡视保洁一次;上下班高峰期、阴雨天30分钟巡视保洁一次;
2)高位角落、灯具、以及其他设施设备除尘1次;
3)墙面局部除污1次;
4)天花除尘除网1次。
注意事项
开关消防门时动作要轻,降低噪音干扰,并避免碰到人。
作业标准
1)地面、墙面、设施、天花、风口、灯饰无蜘蛛网、无灰尘、无污迹、无指印;
2)防火门无灰尘、无污渍、无贴迹;
3)楼梯台阶无明显灰尘、无杂物、无污渍、无水迹;
每日全面
清洁
1)清理通道、清收垃圾、更换垃圾袋,清洁垃圾桶表面污渍;
2)从最高层开始,用扫把将地面清扫一遍,注意清理边角碎物垃圾,清除地面脚印和污垢;
3)将绿水和清水按1:100的比例稀释,清洗抹布并保持润湿,从上向下依次擦拭楼梯扶手、消防门把手;顽固污渍配合使用洁而亮;
4)在稀释绿水中淘洗拖布并尽可能拧干,从上往下拖净地面,留意地垫下方、边角位置和垃圾桶四周地面;必要时重复拖一遍,局部污渍配合使用去污粉;
5)禁止在洗手盆或便池内清洗拖把;
6)对异味严重的卫生间,查找产生异味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降低
异味;
7)使用洁厕剂、漂白水、刷洗马桶便斗时,应戴手套操作。
作业标准
1)地面无痰迹、杂物,墙面无污渍、天花、灯具无灰尘;
2)卫生洁具清洁,无水迹、无头发、无异味;
3)镜子明净,无灰尘、无手印、无水迹、无刮痕;
公寓物业清洁服务作业流程

公寓物业清洁服务作业流程1.确定清洁时间和频率清洁服务的时间和频率应根据公寓的特点和居民的需求进行确定。
通常情况下,公共区域每天至少进行一次清洁,而私人住宅的清洁可以根据居民的要求进行安排。
2.制定清洁计划根据公寓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清洁计划。
清洁计划应包括各个清洁区域、清洁频率、清洁内容以及清洁人员的任务分配等。
3.保洁用品和设备准备清洁人员需要准备好相关的保洁用品和设备,如扫把、拖把、吸尘器、清洁剂、拖布等。
同时需要确保这些保洁用品和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可以正常使用。
4.清洁公共区域公共区域的常见清洁包括大堂、楼梯、电梯、走廊、垃圾处理区等。
清洁人员需要按照清洁计划,进行地面扫除、擦拭门窗、清洁电梯等工作。
此外,还需要定期清理垃圾桶、更换垃圾袋,并对公共区域进行卫生消毒。
5.清洁私人住宅清洁私人住宅的内容应由居民自行决定,清洁人员需要按照居民的指示进行工作。
一般包括地面清洁、家具擦拭、厨房清洁、卫生间清洁等。
清洁人员应确保在屋主不在家的时候进行作业,避免干扰居民生活。
6.检查和维修清洁人员应定期检查各个区域的设施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如灯具的更换、水龙头的维修等。
此外,还需对公寓楼内部和周边的环境进行检查,确保环境整洁、安全。
7.整理记录和报告清洁人员应每天对清洁工作进行整理记录,并及时报告给物业管理部门。
这些记录可以帮助物业管理部门了解清洁工作的进展和问题,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8.居民投诉处理若居民对清洁服务有任何投诉或建议,清洁人员应认真倾听并尽力解决问题。
如居民对清洁质量不满意,可以进行补救清洁工作;如居民对清洁时间不满意,可以协商调整清洁计划。
9.不断改进清洁服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清洁人员和物业管理部门应通过不断的总结和改进,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可以定期进行评估和培训,引进新的清洁技术和设备,以提供更好的清洁服务。
总之,公寓物业清洁服务作业流程需要进行全面的规划和组织,确保清洁工作按时、规范地进行。
物业管理公司室内公共区域清洁作业规程

物业管理公司室内公共区域清洁作业规程一、概述物业管理公司负责管理楼宇、小区等室内公共区域,为保证业主、租户的生活环境卫生和美观,所以定期进行清洁作业。
本规程为物业管理公司室内公共区域清洁作业的标准规程,是保证清洁作业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保障。
二、清洁作业人员的管理为保证清洁作业质量,清洁作业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后才能上岗。
物业管理公司应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员工加强考核和明确岗位职责,在执行过程中要求员工严格按要求执行规定的工作内容,确保清洁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三、清洁器具的管理清洁器具是清洁作业不可缺少的物品,为保持清洁器具整洁、有效,物业管理公司要建立清洁器具管理制度,对所使用的各种清洁器具要定期检查、清洗、消毒和更换。
同时,对清洁器具的使用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保养方法,以免因错误使用产生损坏和事故。
四、清洁作业内容物业管理公司应提供严格的清洁作业规程,明确清洁作业的内容和标准。
清洁作业内容一般包括室内公共区域的地面、墙面、隔断、天花板、窗户、门、电梯、楼梯、垃圾桶、公共设施、厕所等的清洁工作。
清洁作业的具体内容应根据清洁作业时间、区域以及不同场合进行相应的调整。
五、清洁作业频次清洁作业频次是指清洁作业的时间间隔,应根据室内公共区域的使用量和使用情况来制定不同区域的清洁作业频次。
一般来说,公共交通区域、入口、电梯间和楼梯间等区域的清洁频次要比其他区域要高。
同时,节假日和特殊情况下,清洁作业的频次也应相应增加。
六、清洁作业记录清洁作业记录是评价清洁作业质量的重要依据,物业管理公司应建立清洁作业记录制度,记录清洁员工的工作内容、清洁器具的使用情况、清洁剂的使用情况、清洁作业频次等。
清洁作业记录可以为管理者提供参考,为业主提供了解清洁作业质量的途径。
七、常见问题的处理在清洁作业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如发现尘土过多、清洁不彻底或清洁液残留等问题时,应及时进行整改。
室内公共区域清洁标准作业规程

室内公共区域清洁标准作业规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确立室内公共区域清洁的标准作业规程,以确保清洁工作高效、有条理、可追溯,并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与安全。
2. 适用范围本标准作业规程适用于各类室内公共区域,包括但不限于:•住宅小区的公共区域•学校的教室、洗手间、走廊等公共区域•商场、酒店、办公楼、医院、地铁等公共场所3.清洁流程3.1 收集垃圾室内公共区域每日定时进行垃圾收集,保证垃圾桶及时清空。
对于垃圾件数较多的公共区域,应增加垃圾清运的频次。
清运过程中,不得将垃圾遗撒在过道或通道上,保持清洁卫生。
3.2 扫地、拖地对于不同材质的地面,采用不同的清洁工具和方法。
扫地时应先将废纸、烟头等大块垃圾清除掉,再进行扫地,确保无遗漏。
拖地时,应先用干抹布除去污渍,再用湿抹布对地面进行清洁。
清洁时要按照逆时针方向进行拖地,保证清洁效果。
3.3 拭抹表面对于常见家具表面、电梯门及门把手,应每天进行拭抹清洁。
用清水和中性洗涤剂清洗表面,再用干净的抹布擦干。
特殊材质的表面(如大理石等),需要用专业家具清洁剂和对应清洁工具进行清洁。
3.4 清洁厕所室内公共区域的厕所每日均需进行清洁。
清洗时应当先清除污垢,再进行消毒和冲洗。
重点关注厕所、马桶座、便池壁、地面等部位的清洁。
应当采用带手套的方式进行清理,保障清洁工作人员个人安全及卫生。
3.5 清洁设施对于常见的公共设施,如电话机、电梯按钮、饮水机等等,应每日进行清洁消毒。
消毒方法包括使用消毒水、紫外线消毒灯等。
消毒过程中需要注意个人保护及设施保护。
4. 检查流程每日检查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每个清洁工人员对自己负责区域进行检查•监督人员对全局进行抽查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清洁工作是否彻底、无遗漏;清洁工具是否干净、完好;公共设施是否工作正常、用途清晰等。
检查结果记录在统一的检查表上,并按月份进行归档,以备日后需要查证之用。
5.室内公共区域清洁标准作业规程,提出了一套有条理的清洁流程,明确了工作标准、流程及各类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检查流程,从而提高了清洁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内公共区域清洁标准作业规程1.0 目的规范室内清洁作业程序,确保室内卫生清洁效果。
2.0 适用范围适用于物业辖区内室内卫生的清洁、保洁工作。
3.0 职责3.1 保洁主管负责室内清洁计划的制定、组织实施和质量监控。
3.2 保洁领班负责协助主管检查、组织实施保洁工作。
3.3 保洁员负责依照本规程进行室内保洁工作.4.0 程序要点4.1 室内公共区域清洁计划的制定.4.1.1 保洁部主管应根据节假日客流量、气候等规律制定出每月工作计划。
4.1.2 室内公共区域计划应包含以下内容:一般情况下的清洁频率及人手配备;节假日、下雨天清洁频率及人员组织。
4.2 大堂的保洁.4.2.1 操作要领:每天旱上用地拖把大堂门口拖洗干净;用尘推将地板推尘,每天数次视客流量而定;擦拭茶几、台面及摆设、沙发、灯座及指示牌等公共设施;及时更换有烟头的烟灰缸并清洗干净;下雨天门口要放防滑告示牌和增加拖擦次数;下班前应把垃圾清倒干净;每周擦墙面1次。
每周用地拖将地板拖洗1次;每季度将地板的旧蜡起掉,重新上蜡;每月两次对大堂进行消杀工作。
4.2.2 保洁标准:大堂内摆放的烟灰缸内烟头存放量不得超过去3个;垃圾桶内垃圾不能超过一半;保持大理右地板无污渍、无垃圾,每平方米地板的脚印不得超过2个;玻璃大门无手印和灰尘,保持光亮、干净;大堂的墙面、台、沙发、下锈钢等保持光亮整洁、无灰尘;保持空气清新无异味。
4.3 楼梯间通道的保洁.4.3.1 操作要领:每天清扫1次各楼层通道和楼梯台阶并拖洗干净;将垃圾收集运到楼下垃圾房;用干净的毛巾擦抹各层和通道的防火门、电梯门、消防栓柜、玻璃窗内侧、灯具、楼梯扶手、护栏、墙面、墙根部分地脚线、指示牌等公共设施,应保证每周循环保洁1次;清理电梯口和通道摆放的烟灰缸内的垃圾和烟头。
4.3.2 各梯间、通道的壁面、天花板应每周进行1次除尘。
4.3.3 水磨石地面和水泥地面应每月刷洗1次.4.3.4 大理石地面应每季保养抛光1次.4.3.5 注意事项:洗刷楼道时,注意防止水流入电梯门和住户门内;清洁工具不能放在梯间通道。
4.3.6 清洁作业标准:地面、梯级洁净、无污渍、水渍、灰尘;楼梯扶手护栏干净,用干净纸巾擦拭100CM后,纸巾没有明显脏污;铁栏油漆完好无脱皮;梯间顶面无蜘蛛网、灰尘;地脚线干净地无灰尘;大理石地面和水泥地面目视干净无杂物、污迹。
4.4 电梯.电梯的清洁和保洁工作主要包括电梯门、轿厢内壁、轿门内槽、轿厢地面的清洁等,一般为每日清洁一次,并进行每日的巡回保洁,每日巡回保洁次数可根据人流量的大小和具体标准要求而定。
4.4.1 操作要领:准备工作+清洁轿厢内壁→清洁轿门内槽、轿厢地面→清洁电梯轿厢门+检查、整理。
在电梯轿厢的清洁过程中,一般应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依次进行。
4.4.2清洁方法电梯轿厢的清洁工作应安排在晚间或人流量较少的时间内进行,一般应在相连的楼层清洁前进行,操作方法如下:4.4.2.1准备工作a)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用具,如抹布、干毛巾、水桶、清洁剂、扫把、拖把、吸尘机和按要求需要更换的地毯等。
b)协调电梯工停止电梯运行,切断电源。
c)将“正在清洁”告示牌放在电梯门前4.4.2.1清洁轿厢内壁a)将抹布浸入配制好清洁剂的水桶中,拿起后拧干,沿着轿厢内壁从上往下用力抹擦。
b)若壁上沾有较顽固的污垢或污迹,可用铲轻刮或直接喷上清洁剂后用抹布用力来回抹擦。
c)用另一块抹布浸透清水后,拧干抹擦。
将抹布过清永后用力拧干,再彻底清抹一遍。
d)用半干湿毛巾抹净电梯按钮及显示屏。
e)轿厢天花板可每周清洁一次,除照明灯饰镜面和摄像探头要用半干湿毛巾轻轻清抹外,其他部位的清洁方法与轿厢内壁清洁方法相同。
4.4.2.3清洁轿门内槽、轿厢地面a)用铁钩将轿门内槽的杂物勾起,亦可用吸尘机吸净轿门内槽的沙粒。
b)若轿厢地面铺有每天更换的地毯,则只需将旧地毯掀起,用半干湿拖把将轿厢地面拖净,待湿气挥发后再铺上干净的地毯。
c)若轿厢地面为固定地毯,则可用吸尘机吸干净地面的沙粒、杂物,每周一次用洗地机 (地毯机)配合清洁剂清洁一遍。
d)若轿厢地面为木质或合成塑料,则可先用湿地拖配合清洁剂拖抹,再用清水拖抹,最后用干地拖将水迹抹干。
4.4.2.4清洁电梯轿厢门a)电梯轿门材料一般是不锈钢,清洁时先喷上少许不锈钢喷剂,然后用棉质软布由上而下抹净,使电梯轿门洁净光亮。
b)清洁作业完毕,应环视整个电梯轿厢一遍,检查是否有遗漏和清洁不彻底之处,如有应立即补做,最后通知电梯工重新启动电梯。
4.4.2.5巡回保洁方法在电梯正常运转的情况下,用夹子夹起电梯间地面上的垃圾或杂物,用于毛巾抹擦按钮、显示屏及脏污印迹。
4.4.3 每日对电梯进行日常清洁维护:保持电梯轿箱地面清洁,每天要用吸尘机吸尘;每天早上更换1次地毯,必要时增加更换次数;对电梯门、轿箱的不锈钢、镜面装饰物进行循环保洁;大堂、会所的电梯每天应巡回保洁;住宅楼电梯每天保洁1次。
4.4.4每周对电梯内的墙面和地面进行全面的擦拭拖抹:打开电梯控制箱,按动指定按钮使电梯停止动作;把“暂停使用”的告示牌摆放于电梯门前以示工作;用吸尘机吸边角位和电梯门轨的沙、灰尘;清洁玻璃镜面;用微湿的抹布抹电梯门的塑料和胶条部分、门轨及电梯按钮;关上电梯门,用不锈钢擦亮剂清洁电梯门及不锈钢部分;对地毯吸尘;收拾好作业工具及“暂停使用”的告示牌;把控制按钮恢复原位,关上控制箱,恢复电梯正常运行。
4.4.5 注意事项:日间保洁吸尘时应先按动指定的电梯按钮,待电梯停止运行后再进行吸尘。
应避免客人多的时侯保洁电梯,如有乘客搭电梯应暂时停止保洁工作。
清洁轿箱的顶部及灯饰每周1次,清洁应夜班进行。
4.4.6 清洁标准:玻璃镜面光亮无手印、污迹;地毯干净无污迹;不锈钢表面无灰尘、污迹;灯具天花无灰尘、蜘蛛网;塑料胶条门轨无灰尘、砂土;轿箱四壁干净无灰尘,用纸巾擦拭50CM无明显污尘。
4.5 卫生间的保洁.4.5.1卫生间的每日常规清洁卫生间每日常规清洁的主要内容是按清洁质量标准进行地面的清扫、卫生洁具的清洁、用具的擦洗等。
4.5.1.1清洁程序:准备工作→放水冲刷大、小便器(槽) →收集废弃物+清洁大、小便器 (槽) →清洁盥洗器具及其他设施→清扫地面→检查及整理。
卫生间的清洁一般应“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依次进行,对于单个器具的清洁,应按先内后外再对各附件进行清洁的顺序进行。
4.5.1.2清洁方法:卫生间的清洁工作一般应安排在人流量小的晚间或清晨进行,并在物业室内其他公共区域卫生清洁工作完毕后开始。
操作程序和方法如下:a)准备工作: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用具。
如:扫把、地拖、带柄尼龙刷、抹布、干毛巾、工作服、橡胶鞋、橡胶手套和口罩等。
准备和配制好清洁剂和用品。
如:洁厕水、全能清洁剂、皂液、厕纸、手纸等。
打开门窗,启动排气扇通风换气,在门口放置清洁工作标志牌。
b)放水冲刷坐便器、小便器开启冲水阀将坐便器、小偷便器(槽)内的粪尿冲净,用夹子将小便器内的烟头等杂物夹出。
在坐便器内倒人规定数量的洁厕水(小便器无法存水,故不必倒人洁厕水浸泡),浸泡一定时间,以利发挥其最佳的效用。
c)收集废弃物、清扫地面垃圾,清倒垃圾篓,换新垃圾袋后放回原位。
d)清洗座便器、小便器(槽)。
依次逐个彻底清洗,包括各配件、附件。
清洁蹲式坐便器(槽)先用带柄尼龙刷沾洁厕水刷洗坐便器内壁和蹲位台面,并注意入水口和出水口的清刷,然后用清水冲净。
最后用干地拖将蹲位台面的水迹擦干。
清洁座式坐便器先用带柄尼龙刷沾洁厕水刷洗坐便器内壁,洗净后用清水冲净,然后用湿抹布沾万能清洁剂擦洗水箱,坐便器的座沿、盖子外侧、底座,再用清水抹布擦洗干净,最后用干抹布擦干水迹。
清洁小便器(槽)先用带柄尼龙刷沾洁厕水刷洗小便器(槽)·内壁、十注意凹槽及出水口的清刷,并放水冲洗干净。
然后用湿抹布擦洗冲水阀和外壁;必要时沾少许万能清洁剂擦冼,最后用干抹布擦干水迹。
e)清洁盥洗器具及其他设施清洁盥洗台先用湿抹布沾万能清洁剂擦洗台面二洗手盆、水龙头,再用清水抹布:擦洗干净,最后用干毛巾擦干水迹。
清洁梳妆镜’先均匀喷上清洁玻璃水,然后用湿抹布擦洗干净,最后用干毛巾擦净。
清洁毛巾架、厕纸架、皂液缸、烘手器、空气清新剂架等:一般采用湿抹布擦拭,清除灰尘、污迹,最后用干毛巾擦净水迹。
f)清扫地面:先清扫地面,然后用湿地拖擦净地面,必要时可使用万能清洁剂,最后从里到外,用干地拖将地面拖干。
g)检查及整理:清洁作业完毕,应环视整个卫生间一遍,看是否有遗漏和不彻底之处,如有应及时补做。
然后喷洒适量的空气清新剂,在小便器内放入卫生球,检查是否需要补充皂液、厕纸和手纸。
废物筐放在固定的地方,清倒垃圾,更换新的垃圾袋,最后收拾好工具和用具,关好门窗等。
每日早、午、晚对公用卫生间进行保洁3次:4.5.2卫生间的周期性大清洁卫生间的周期性大清洁是指在每日常规清洁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定期对卫生间的墙面、门窗、天花板、隔板(隔墙)、灯具及通风设备等进行清洁。
4.5.2.1清洁程序:一般而言,应遵循从上至下的原则,即从天花板开始。
4.5.2.2清洁方法:清洁的操作方法与室内公共卫生相关部位的清洁方法相同,这里主要介绍隔板(隔墙)及通风设备的清洁。
a)清洁隔板(隔墙)先装好两桶水,其中一桶放人适量的万能清洁剂。
用铲刀、刀片轻轻刮掉隔板(隔墙)表面的污垢、脏渍。
用抹布浸入放有清洁剂的水桶:拿起后用中等力度拧干,沿着板(墙)面从上往下擦抹。
仍有污迹的地方,再用短柄刷刷洗。
用另一条抹布浸透清水后,用中等力度拧干,彻底清抹一次。
换清水后,将抹布浸透,用力拧干,再清抹一遍。
用干地拖拖干地面。
b)清洁通风设备:主要是指清洁排气扇。
清洁时应先关闭电源。
如有擦拭不掉的污垢可用万能清洁剂擦拭干净,然后用干毛巾擦干水迹。
4.5.3 发现墙壁有字应即时清洁。
4.5.4 保洁标准:天花、墙角、灯具目视无灰尘、蜘蛛网;目视墙壁干净、便器洁净无黄渍;室内无异味、臭味;地面无烟头、纸屑、污渍、积水。
4.5.5 注意事项:禁止使用强酸、强碱清洁剂,以免损伤瓷面;一旦发现卫生洁具或排水管道堵塞,应立即疏通。
疏通时,应根据堵塞的严重程度和堵塞的部位采用相应的办法:如果堵塞不严重,堵塞部分在排水人口处,可用夹钳式铁丝钩取出堵塞物;如果堵塞物已进入排水的存水弯管,可将排通器胶皮碗口竖压排水口,手持把柄,反复下压上抽,将其疏通,疏通时,应用湿布盖住地漏,以便形成真空而利于疏通。
如堵塞严重,应及时通知管道工疏通。
用洁厕水和其他刺激性清洁剂时,应戴胶手套,防止损伤皮肤。
卫生洁具容易破碎,清洁时不能用工具的坚硬部分撞击,也不能让重物落下因冲击而致使卫生器具破损。
如果发现卫生洁具损坏,管道、阀门、龙头漏水,应及时通知管道工修理或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