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九寨沟》课堂教学设计_九寨沟_语文_小学_李沙_
《九寨沟》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九寨沟》教学设计本文是关于《九寨沟》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设计理念:1、九寨沟这篇课文不仅仅写得风景美,而且文字也美。
领略课文中的风景美是这节课显现的一个教学目标,但同时不能疏忽领略课文中的文字美,这两者应当是融为一体的,整个教学要紧紧扣住一个“美”字。
2、课文不过是个“例子”,听说读写才是语文的根,训练才是语文的本。
说到底,语文教学就是要牢牢地抓住这个“根本”,借助“例子”这个平台,通过适时、反复而富有创造性的训练,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了解生活在那里的异兽珍禽。
3、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过程:一、首尾呼应,形成美的概念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九寨沟,去感受那里的迷人风光,快看——(伴随优美的轻音乐,大屏幕出示九寨沟风光,把学生引入景区。
生欣赏九寨沟美景,不时发出赞叹声。
)师:一进入景区,就有什么样的感受?生:一进入景区,就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
生:一进入景区,就仿佛到了人间仙境。
生: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童话世界。
师板书:童话世界【课件出示】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师:在我们的心目中“童话世界”应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生:我觉得充满奇幻的是童话世界。
生:是个美丽的地方。
生:我觉得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
生:我觉得是一个充满了幻想的、想象中的世界。
(师补充:可能和现实生活不太一样)生:在那什么都能成真。
生:我觉得是一个美好的世界,那里非常美丽。
人在那里生活会感到很幸福。
师:说世界上真有仙境,那就是九寨沟。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板书:人间仙境【课件出示】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师:读一读,想一想:这两句话有什么共同点?生:这两句话都是写九寨沟。
小学语文《九寨沟》教案

小学语文《九寨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九寨沟的自然风景和人文历史。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欣赏自然美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材:《九寨沟》。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3. 班级环境:可以贴有九寨沟风景图片的墙壁,带来自然的氛围。
4. 教学辅助材料:以九寨沟为主题的图片、视频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九寨沟风景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了解九寨沟(10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九寨沟的地理位置、景点等基本信息。
- 学生观看以九寨沟为背景的短视频,引起对九寨沟的兴趣。
3. 阅读《九寨沟》(20分钟)- 学生阅读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
-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描述九寨沟美景的方式。
4. 分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九寨沟的自然风景和人文历史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 鼓励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表达方式进行交流。
5. 撰写读后感(15分钟)- 要求学生根据阅读的内容和讨论的结果,撰写一份关于九寨沟的读后感。
- 鼓励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词汇和句式进行写作。
6. 分享读后感(10分钟)- 随机选择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读后感,展示并讨论他们的观点。
- 教师适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7. 欣赏九寨沟音乐(5分钟)- 播放九寨沟的音乐,让学生欣赏其中的美妙旋律。
-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身处在九寨沟的美景之中。
8. 总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和体会。
- 提醒学生多关注身边的自然美景,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
四、课后作业1. 完成九寨沟读后感的写作,并交到课堂上。
2. 课外自主阅读九寨沟相关的文章或书籍,了解更多关于九寨沟的信息。
以上是小学语文《九寨沟》教案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九寨沟》教学设计-word文档

《九寨沟》教学设计知识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3、4、5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1个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所起的作用。
能力目标: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感悟九寨沟的神奇美丽。
情感目标: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感悟九寨沟的神奇美丽。
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知识目标:认识生字新词语,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学生质疑:“九寨沟”在什么地方?那儿什么样?同学们,我们曾经跟着我们的语文课本浏览了许多名胜风光,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吗?出示:我在课文中游览过(欣赏过)什么样的哪里。
(如:宁静幽雅的西湖)今天,老师再和大家去畅游一处人间仙境,好不好?(板书课题:九寨沟)齐读课题,质疑。
看了这个课题,你觉得要到课文中去弄懂些什么问题?(九寨沟在哪里?为什么称为“九寨沟”?它是怎样的一条沟?……)二、初读课文1.听范读全文,边听边思考前面质疑的问题。
2.自由读课文,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同时读顺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生字词,正音。
(2)读课文中的四字词语。
(3)指读长句,提醒学生注意句子停顿。
三、再读课文1、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并概括出每段的意思。
2、读后讨论,逐步归纳出:一、二段主要写九寨沟的地理位置。
三、四自然段主要写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和珍稀动物。
最后一段总结,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
3、了解课文总分总的结构。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了解了课文住要内容。
)四、细读课文第一段1、九寨沟在什么地方?自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了解九寨沟位置。
九寨沟教学设计(15篇)

九寨沟教学设计(15篇)九寨沟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九寨沟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寨沟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重点赏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体会九寨沟的自然风光之美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九寨沟。
(学生齐读课题)2、通过上节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九寨沟的地理位置和名字的由来,请用书上的原句回答。
(学生齐声回答,引读第一自然段)3、我们初读了课文,九寨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美,神奇,迷人,让我留恋往返,充满诗情画意……)师:是呀,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板书:童话世界)4、师:童话总是那么神奇、美丽,那么引人遐想。
那九寨沟为什么也会让人产生童话世界般的感受呢?你们想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进这个现实中的童话世界,去细细品味一番。
二、回忆复习,整体感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写九寨沟是个童话世界?(自然风光,珍稀动物,并相机板书)三、品读第三自然段,感悟自然风光之美1、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我们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同学们边读边划出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
2、交流:雪峰、湖泊、森林、彩池、飞瀑,并相机板书3、师:雪峰,湖泊,森林,彩池,飞瀑……这般童话世界中的美妙景象,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处?赶紧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圈圈划划,写写你的感受,并试着用朗读展现这动人的画面。
4、交流:a、雪峰:“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
”能说说为什么喜欢吗?(1)“一座座” (雪峰很多,重重叠叠,连绵不绝);“插入云霄” (雪峰非常高,高耸入云);“银光闪闪” (雪峰非常美,峰顶上白雪覆盖着,皑皑白雪在阳光下银光闪烁。
)(2)你读得不错,体会得也很深刻。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小学语文《九寨沟》》教学设计

《九寨沟》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九寨沟》是一篇介绍旅游胜地的优美散文。
文章以生动的笔触,饱蘸着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绘了九寨沟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
文章描写形象、生动,辞藻华美,语句清新,层次清楚,重墨浓情。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身临其境的走进九寨沟,感受九寨沟如诗如画的美景,观赏九寨沟的各种珍稀的野生动物。
二、设计理念:1、九寨沟这篇课文不仅仅写得风景美,而且文字也美。
领略课文中的风景美是这节课显现的一个教学目标,但同时不能疏忽领略课文中的文字美,这两者应当是融为一体的,整个教学要紧紧扣住一个“美”字。
2、课文是“例子”,听说读写才是语文的根,训练才是语文的本。
语文教学就是要牢牢地抓住这个“根本”,借助“例子”这个平台,通过适时、反复而富有创造性的训练,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3.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所起的作用。
4、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感悟九寨沟的神奇美丽,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品读课文中优美的词句,积累语言文字。
2.学习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九寨沟美景所采用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祖国的思想感情。
难点:1.朗读课文,背诵三、四、五自然段,理解九寨沟的雪峰、森林、湖泊、瀑布等自然风光时,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等因素的缺乏,所以感性体会九寨沟自然风光的神奇与独特有一定的障碍,因而要加强这方面的有效积累。
2、要学会运用不同方法介绍九寨沟的神奇与独特,从而达到学与用的有机结合。
五、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虽然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语言积淀,初步具备了独立阅读和理解的能力。
《九寨沟》文质兼美,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感,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又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好材料。
但是要想让学生充分地体会九寨沟的神奇与独特以及珍稀动物的特点,更深层次地受到美的熏陶,激起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还要运用简笔画和多媒体课件,以丰富学习语文资源,帮助学生充分地感知、感悟课文内容,从而达到情感的感染与熏陶。
《九寨沟》教学设计

《九寨沟》教学设计《九寨沟》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九寨沟》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寨沟》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体会本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写有“读书时做记号的方法”的4张卡片;3. 画有”动物名称、主要特点、动作”的表格。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九寨沟的地理位置,九寨沟名字的由来。
那么九寨沟到底是个怎样美丽的仙境呢,今天就请同学们当一回小小摄影师,老师带领你们到九寨沟去取景拍照,一起去领略一下九寨沟那神奇瑰丽、蔚为壮观的迷人风光!2、(板书课题:9、九寨沟(ɡōu))齐读课题。
二、品词析句,学习课文:1、学习第3自然段(读中感悟):(1)导入:同学们带好你的照相机,让我们一起进入这童话世界看一看。
(多媒体配乐播放九寨沟的美景及课文内容。
)这一段主要写了九寨沟的什么呢?(2)学习第3自然段:①回忆学过的阅读时做记号的方法。
②用做记号的方法自由阅读第3自然段。
(3)学生交流,跟随着学生的“镜头”,教师相机指导:①“雪峰”:(板书)A、(出示雪峰图片及相关语句: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
)你为什么喜欢雪峰,作者用的哪些词吸引了你?在这句话中你是怎样做记号的?B、指导读。
②“湖泊”:(板书)A.(出示湖泊图片)说说你为什么想把湖泊拍下来?(多媒体出示湖泊的相关句子。
)B.同位互读,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出湖泊的美的?你在这段中又是怎样做记号的?C.学生交流,体会湖泊的美:③“森林”、“瀑布”方法同上小结:九寨沟真是水的世界,到处都是湖泊和瀑布,怪不得人们说“平湖飞瀑石上流”啊。
小学语文九寨沟教案(3篇)

第1篇教学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写作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表达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描绘的九寨沟美景,感受作者的情感。
2. 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教学准备:1. 课文《九寨沟》2. 九寨沟风景图片3. 小组讨论表格4. 写作练习纸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九寨沟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简要介绍九寨沟的地理位置和特色。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九寨沟吗?你们想了解九寨沟的哪些美景?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课文《九寨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检查学生阅读情况,解答学生疑问。
三、合作探究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1)课文描绘了九寨沟哪些美景?(2)作者在描写美景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作者对九寨沟有何情感?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九寨沟风景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2. 学生完成写作练习,教师批改并给予点评。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关注九寨沟,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六、布置作业1. 搜集九寨沟的图片和资料,制作一份关于九寨沟的PPT。
2. 课后阅读与九寨沟相关的书籍或文章,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写作练习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九寨沟》教学设计

《九寨沟》教学设计第一篇:《九寨沟》教学设计《九寨沟》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学语文七册第53至56页内容简析:课文以生动的笔触,饱蘸着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绘了九寨沟的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
层次清楚,语句清新,用词精美,易于朗读。
教学目标:1.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句,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了解生活在那里的异兽珍禽。
2.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课文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感受九寨沟神奇的自然风光,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知道美丽和谐的自然是建立在人们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感受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了解生活在那里的异兽珍禽,渗透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质疑。
1、板书课题。
2、谈话。
九寨沟是中国唯一荣获“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绿色环球二十一世纪成员”等三项桂冠的旅游胜地。
它以原始的生态环境、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和雪山、森林、湖泊、瀑布组成神秘、奇妙的自然风光,被人们称为“童话世界” “人间仙境”。
齐读课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九寨沟在哪儿?它的名字是怎样来的?为什么会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呢?)这些问题,课文《九寨沟》向我们作了详细的介绍。
(设计意图:教师用介绍和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步感知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一边听一边思考上述问题。
2、读后交流。
(1)九寨沟在哪儿?1(2)它的名字是怎样来的?解释“九寨”、“沟”。
(3)它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三、教学生字、词。
过渡:刚才大家通过听读、自读,解释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为了更好地阅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地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1、学生自学。
2、检查交流。
九寨沟三县图画恰似继续逃窜敏捷若无其事异兽珍禽四字词语:清澈见底色彩斑斓银花四溅高低错落蔚为壮观林深叶茂憨态可掬古木参天诗情画意3、钢笔描红,指导书写:县窜捷禽四、播放课文录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寨沟》教学设计
《九寨沟》是鲁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组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以生动的笔触,饱蘸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绘了九寨沟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
课文一、二自然段交代了九寨沟的位置及名字的来历。
然后如导游般地带领读者启程进入景区。
从第三到第四自然段,如数家珍似的描写了九寨沟奇丽原始的自然风光和那里的珍禽异兽。
第五自然段回味总结,赞叹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
读后令人有一种实地浏览的酣畅。
课文层次清楚,词句清新,词藻华丽,重墨浓情,易于朗读和背诵。
学习《九寨沟》应完成如下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九寨沟美丽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下面具体谈一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课前欣赏九寨沟旅游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去了美丽神奇的九寨沟,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四字词语,知道了九寨沟的位置和得名原因,了解了作者是从奇丽的自然风光,珍惜的异兽珍禽两个方面介绍了九寨沟的神奇,感受到九寨沟是个童话世界,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
(播放幻灯片)师过渡:那么,课文是怎样具体写出九寨沟是童话世界,人间仙境的呢?今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的脚步再次走进九寨沟。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朗读,整体感悟
今天老师来给大家当导游好不好?(好)下面我将朗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并欣赏九寨沟的景色图,听完请你告诉我九寨沟的哪处景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朗读课文,播放图片)
谁来说一说?(两生答)
过渡:是呀,九寨沟这美丽的人间仙境无处不让人喜欢。
特别是课文第三自然段所描写的自然风光,真是美不胜收啊!
三.合作探究
师:下面请大家轻声朗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九寨沟的哪些美景,用一个词概括并用笔把相应的句子划出来。
(同桌可以合作)
谁来向同学们汇报
2.选择你最喜欢的自然风光,把相关的句子朗读给大家听。
同学们找的很准确,朗读流利,如果分析下这些相应的句子,你会把握的更准确。
重点理解下列句子:
(1)雪峰:“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
”
我喜欢这一句,因为这里的雪峰不只有一座,而是“一座座”——雪峰多);“插入云霄”(雪峰高);峰顶是“银光闪闪”的。
(因为雪峰很高,积雪终年不化,很亮,所以银光闪闪。
)简单的一句话写出了多么美丽的雪峰啊,看,这就是雪峰的样子,美吗?让我们读出它的美。
A. “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
”
我的体会是这儿的,从(“大大小小”“颗颗”——湖泊多)。
这么多的湖泊像宝石,沟谷五颜六色像彩带,是比喻。
B. “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
”
湖水清,湖底石块色彩多。
你感觉这样的湖泊怎么样?指导朗读
C. “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
”
师指导朗读:(指图)蓝天白云绿树红花的倒影加上色彩斑斓的湖石,使湖泊变得格外美丽。
大家看,这就是五彩池,五花海的美丽景色,怎么样,美吗?谁愿意把这番美景读出来呢?
D师过渡:跟随作者的脚步我们来到了森林。
夏天,这里是绿色的海洋,秋天到了,树叶像蝴蝶一样随风飘落下来,原始森林增添了九寨沟的无限生机啊!
E、瀑布:“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
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
这是一个比喻句,师配瀑布图播放声音。
③假如此时,你就站在这瀑布前,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师指导朗读:(适当煽情)同学们,那瀑布冲进谷底,瀑声如雷,卷起千层浪花,向东奔去,蔚为壮观。
你能读出它的壮观吗?(生齐读)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水平如镜的湖泊、雄伟壮观的瀑布,这一动一静就可以用一个成语来表示――(平湖飞瀑)。
下面请同学把第三自然段完整地读一读,再一次体会下九寨沟自然风光的美丽。
三、自学第四自然段
参考第三自然段的分析方法,自学第四自然段,选择你喜欢的一种动物,说出你喜欢的原因。
在此过程中解决如下问题:
(1)金丝猴:(重点理解“窥视”)
(2大熊猫:重点理解“憨态可掬”大熊猫只有我们国家有,它可是我们的国宝呢!你看看她虽然笨笨的,没有金丝猴的机灵,但是也十分可爱,所以作者说它是憨态可掬。
(3)小熊猫:(重点理解“美滋滋”)体会小熊猫的可爱,体会动物在山清水秀的九寨沟生活得无忧无虑。
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深化理解
师:刚才我们分别读了自己最喜欢的一段,下面请同学把第四自然段完整地读一读,再一次体会这四种动物的特点。
3.第四段中,作者用连用四个“也许”连句成段,使课文更加通顺。
它们构成了(排比句)师:九寨沟除了以上四种动物以外,肯定还有其他的动物?
用“也许,你还可能发现。
”的句式说一说。
四.总结课文,体验情感
1.教师总结:课文学到这儿,我你有什么收获?
如果你来做九寨沟的导游,你想为游客们介绍九寨沟的什么呢?选择课文内容或者你所搜集的课外资料,设计一段导游词,写在读书笔记上。
第二课时板书设计:
9.九寨沟
雪峰插云
童话世界古木参天人间仙境
平湖飞瀑
人间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