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铁屏蔽门的介绍文档

合集下载

地铁屏蔽门简介介绍

地铁屏蔽门简介介绍
地铁屏蔽门简介介绍
$number {01}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地铁屏蔽门概述 • 地铁屏蔽门的系统组成 • 地铁屏蔽门的性能特点 • 地铁屏蔽门的应用场景与案例 • 地铁屏蔽门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01
地铁屏蔽门概述
定义与作用
定义
地铁屏蔽门是地铁系统中的一种安全设备,旨在防止乘客进入地铁轨道,确保 乘客安全。
该系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地铁站台的 安全性,也有效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为地铁运营带来了更加环保和节能的 效果。
05
地铁屏蔽门的发展趋势与前 景
地铁屏蔽门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 地铁屏蔽门是一项现代化、科技化的城市轨道交通 设施,其设计灵感来源于早期的安全门。地铁屏蔽 门的出现,不仅提升了地铁运营的安全性,也极大 地改善了地铁乘客的乘车体验。
THANKS
04
地铁屏蔽门的应用场景与案 例
应用场景
1 3
地铁站台安全防护
地铁屏蔽门是安装在地铁站台边缘的一种防护设备,旨在提 高地铁站台的安全性。
人群控制与疏导
2
地铁屏蔽门可以控制地铁站台与轨道之间的间隙,确保乘客
安全上下车,并有效疏导人群。

节能与环保
地铁屏蔽门可以有效减少冷热空气的对流,节约能源,降低 地铁系统的运营成本。
作用
地铁屏蔽门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地铁系统的安全性能,防止乘客跌入轨道或发生 其他意外。同时,地铁屏蔽门还可以提高地铁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列车停靠 时间。
组成与结构
组成
地铁屏蔽门主要由门体、控制系统、传感器等组成。
结构
地铁屏蔽门的门体采用高强度材料制成,具有防撞、防火、防水等功能。门体上 部设有透明玻璃窗,方便乘客观察列车情况。门体下部设有滑动门板,用于开关 门。

地铁屏蔽门系统[1](完整版)

地铁屏蔽门系统[1](完整版)

地铁站台门分类
2、全高安全门系统
与屏蔽门系统相比较,两者的结构型式基本相同,只是全高安 全门系统的上部不封闭,门体的下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通风口。其 主要的功能和特点: 除不能实现站台与轨道区间的密封隔离以外,全高式安全门系统和 屏蔽式安全门系统具有相同的优点; 可比较容易地升级为屏蔽门系统。
地铁站台门分类
地铁站台门分类
地铁站台门分类
4、电动栏杆系统
电动栏杆的高度一般为1.2~1.5m,安装在站台边缘,将站台区域 与轨道区域分隔开来,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安全性。与前几种型式相 比,其主要的功能和特点: 结构简单,造价低; 安装简单快捷,与土建接口较少; 建设周期短; 整体重量轻; 适用于老线改造;
地铁站台门分类
中国站台门发展史
国内第一条安装地铁屏蔽门的是2002年12月广州地铁二号线, 国内第一条安装地铁安全门2005年上海5号线春申路站,随后上 海、深圳、天津、北京等城市。随着地铁屏蔽门的普及,国内多 家屏蔽门生产企业也逐渐打破了其核心技术被国外几家企业垄断 的局面,深圳方大集团于2006年4月率先研发出国产化屏蔽门系 统,并且于2007年3月与深圳地铁签订了一号线续建工程地铁屏 蔽门系统的总承包合同,标志着我国的地铁屏蔽门产业已经进入 世界先进行列.嘉成屏蔽门——上海11号线一期(2008年9月 ~2009年12月),嘉成第一条完整线路。
制两侧站台的屏蔽门 。
2)两岛式站台的屏蔽门 控制系统分别与上下行信号系统及事故线接发
车作业配合,分别控制四侧屏蔽门。
侧式站台屏蔽门
两岛式站台屏蔽门
屏蔽门故障处理
屏蔽门三级控制 系统级 站台级 就地级
系统级控制
系统级(自动控制) 1. 在正常运行模式下,列车到站并停在允许的误差范

站台屏蔽门系统简介)

站台屏蔽门系统简介)

站台屏蔽门系统简介)站台屏蔽门系统简介摘要:本⽂从屏蔽门的概念⼊⼿,然后从屏蔽门的系统构成、控制⽅式、分类、基本设计原则、屏蔽门在轨道交通站台中的基本功能等⽅⾯对屏蔽门系统做了⼀个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屏蔽门构成控制⼀、屏蔽门的概念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即Platform Screen Doors,简称PSD 系统,也称站台门或⽉台幕门)是上世纪80 年代出现的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应⽤的⼀种安全节能装置。

它是⼀项集建筑、机械、材料、电⼦和信息等学科于⼀体的⾼科技产品,设置于地铁站台边缘,将列车与地铁站台候车区域隔离开来,在列车到达和出发时可⾃动开启和关闭,为乘客营造了⼀个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

站台屏蔽门系统作为保障乘客在站台候车时的屏障现今在国内外已有了⼴泛的应⽤,运⾏效果良好。

⼆、屏蔽门的系统构成屏蔽门系统主要由门体、门机、电源与控制等4个部分组成。

门体结构⼀般由滑动门、固定门、应急门、端头门及门机顶箱、踏步板、上下部连接结构等构成。

门机是由驱动机构、传动机构、悬挂机构、锁定解锁机构组成。

电源是屏蔽门系统运⾏的动⼒能源,为了保证屏蔽门系统在地铁运营中的⾼可靠性,必须采⽤⼀级负荷与双路互为备⽤的电源。

控制系统设备由中央控制盘、远程监视设备、就地控制盘、紧急控制盘、门机控制器、就地控制盒组成。

控制系统具有控制和检测 2 项基本功能。

控制模式按操作的⽅式和地点不同分为4 种:系统级控制、车站级控制、站台级控制和就地级控制。

此4种控制⽅式可分别实现屏蔽门系统的3 种运⾏模式,即正常运⾏模式(系统级控制)、⾮正常运⾏模式(车站级控制和站台级控制)、紧急运⾏模式(站台级控制和就地级控制)。

屏蔽门单元中所有设备的状态信息均通过现场总线传达到每个屏蔽门控制⼦系统的主控单元上,可以查询到所监视设备的状态,主要包括:屏蔽门的运⾏及系统状态;障碍物探测;故障信息采集和报警。

三、屏蔽门的控制⽅式屏蔽门控制系统具有3 级控制⽅式:系统级控制(⾃动控制)、站台级控制和⼿动操作。

地铁屏蔽门系统

地铁屏蔽门系统
,在站台侧可用专用钥匙开门,在轨道侧乘客可拉动开门把手开门。开门把手 嵌入在滑动门的竖框内,把手上设有简单醒目的操作标识。紧急情况下站台侧 站务员可用专门锁匙手动解锁,也可由车上的乘客利用门把手开门逃生。屏蔽 门滑动门及门解锁机构如下图所示。
23
门体结构
24
门体结构
2、 屏蔽门固定门(FIX) 固定门为不可开启的门体,位于滑动门与应急门之间,是站台与区间隧道
矩、过载能力强、响应快、特性线性度好等特点。 安全门驱动装置与屏蔽门驱动装置相同。
42
门机系统
项目 电机型号 额定功率 额定输入功率 额定电压 最小电压 最大电压 电机额定电流 最大启动电流 额定转速 电机额定扭矩 电机转动惯量(GD2) 电机绕线电阻 功率因数(cosφ) 额定转差率(%)
电压常数(Ke)
34
门体结构
8、 安全门固定门 安全门固定门为不可开启的门体,位于滑动门与应急门之间,是站台与区间
隧道隔离的屏障。固定门不存在作为运营操作的人机界面。
35
门体结构
9、 安全门应急门(EED) 应急门一般当作固定门使用,在列车进站无法停靠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位置
时,必有一道列车门对准应急门,若需要由应急门紧急疏散时,可由乘客在轨 道侧列车上打开相对应的列车门后推动应急门的解锁装置,或由站台侧站台工 作人员用专用钥匙打开应急门进行紧急疏散。
Page 7
7
杭州地铁1号线屏蔽门
巴黎地铁屏蔽门
广州地铁1号线屏蔽门
8
相关术语及省略语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术语
描述
ASD(Automatic Sliding Door)

地铁屏蔽门系统

地铁屏蔽门系统

地铁屏蔽门系统地铁屏蔽门系统是现代城市轨道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乘客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快捷的乘车环境。

本文将从定义、结构、工作原理、优点等方面对地铁屏蔽门系统进行介绍。

地铁屏蔽门系统是指在地铁站台上设置的一种安全装置,用于隔离列车和站台之间的空隙,保障乘客安全。

它包括一系列的门扇和框架结构,安装在站台边缘与列车轨道之间。

地铁屏蔽门系统主要由门扇、框架结构、控制系统和电源系统等组成。

门扇采用玻璃或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透明度。

框架结构由铝合金或钢材制成,用于支撑和固定门扇。

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操作面板等,用于实现门的开关和监控。

电源系统则为整个系统提供电力。

地铁屏蔽门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传感器和控制系统。

当列车进站停稳后,控制系统会通过传感器检测到列车的位置,然后自动打开屏蔽门,使乘客能够方便快捷地上下车。

同时,控制系统还可以实时监控屏蔽门的开关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安全:屏蔽门可以有效地隔离列车和站台之间的空隙,防止乘客跌入轨道或触电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舒适:屏蔽门可以减少列车进站时产生的噪音和气流对乘客的影响,使乘客在地铁站内感受到更加舒适的环境。

节能:屏蔽门可以减少地铁站内的空调能耗,降低能源消耗。

美观:屏蔽门的外观设计简洁大方,可以为地铁站增添现代化的气息。

地铁屏蔽门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在现代城市轨道交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的出现为乘客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快捷的乘车环境,也成为了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一大趋势。

清代门襟闭合系统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形态和精美的工艺,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更在艺术价值上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本文将从清代门襟闭合系统的背景、构成、使用方法、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文化、经济高度集权的时期,其服饰文化也呈现出独特的形态。

门襟闭合系统作为清代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出现在清代中期,并在后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地铁屏蔽门是如何保障乘客安全的?

地铁屏蔽门是如何保障乘客安全的?

地铁屏蔽门是如何保障乘客安全的?
说起地铁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但你了解地铁的屏蔽门吗?你知道它是如何避免失效保证乘客的人身安全吗?今天将带大家走进这个经常在我们身边出现,但有不了解的地铁屏蔽门内部世界。

一、地铁屏蔽门简介
地铁屏蔽门是安装于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车站站台边缘,将轨道与站台候车区隔离,设有与列车门相对应、可多级控制开启与关闭滑动门的连续屏障。

其具体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PSC:中央接口盘,PSC 是屏蔽门/安全门控制系统的核心,每个车站的屏蔽门/安全门设备室设置一套PSC;
PSD:地铁屏蔽门,分为三大部分:滑动门、固定门、应急门;
PSA:远方报警盘,用于监视屏蔽门状态、诊断屏蔽门故障、运行状态记录等;
PSL:就地控制盘,站台侧控制该侧屏蔽门运行的电气开关组合,可以让站务人员,列车司机在列车信号系统控制失效时操作屏蔽门;
DCU:门控单元是滑动门电机的控制装置,屏蔽门每对滑动门单元配置一个门控单元,安装在顶箱内。

图1 地铁屏蔽门
二、基于CAN 总线的地铁屏蔽门系统工作框图
基于CAN 总线的地铁屏蔽门系统是指系统中PSC(中央接口盘)、PSA(远方报警盘)以及每个DCU(门控单元)都是挂接在CAN 总线上的一个网络结点,CAN 总线分布式结构可以保证网络上任何一个结点发生故障都不会影响整个网。

(完整版)屏蔽门系统

(完整版)屏蔽门系统

第一章绪论随着近几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乘客乘车的安全问题一直是所有地铁建设中的首要着眼点。

站台屏蔽门设备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一种先进的安全环控设备。

站台屏蔽门系统是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并使用到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系统中的新兴安全机电设备。

随着屏蔽门系统设备技术的日益成熟,屏蔽门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及其他系统中应用的优越性更加明显。

屏蔽门系统给地铁带来了显著的节能效果和车站内良好的候车环境及空气质量,给乘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站台屏蔽门系统是应用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一种安全装置,屏蔽门系统设置在车站站台边缘,将站台的区域和列车运动区域之间隔开的设备。

安装站台屏蔽门系统的重要目的是为了防止乘客或工作人员跌落轨道而产生意外事故,列车在没有进站时,站台屏蔽门是处于关闭的状态,以此保证乘客候车的安全,防止可能发生的种种意外;而当列车进站后,列车车门和站台屏蔽门门要求严格对准,并且要求列车车门与站台屏蔽门同时联动开启,以供乘客上下车,待乘客乘降结束后,站台屏蔽门和列车车门同步关闭。

站台屏蔽门未乘客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比并且大大提高了地铁的服务水平。

列车车门与站台屏蔽门作为乘客上下车的通道,两者的不同步问题会直接危害到乘客的乘车安全,会影响到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服务质量。

车门、屏蔽门的开/关门问题由于牵涉车辆本身、信号系统和站台屏蔽门系统3个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一直以来都是城市轨道交通所关注的问题,为了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的乘客服务,解决城市轨道交通车门、屏蔽门开/关不同步的问题,有必要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车门及站台屏蔽门的开/关时序进行研究。

为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的乘客服务,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车门和站台屏蔽门开/关不同步问题,有必要对城市轨道交通中站台屏蔽门和列车车门开/关门时序进行研究。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及要求,在研究开/关门同步性的基础上,着重的研究列车车门和站台屏蔽门开关同步性的信息传输流程时间。

城市轨道交通毕业论文—屏蔽门

城市轨道交通毕业论文—屏蔽门

城市轨道交通毕业论文—屏蔽门一、引言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高效、便捷、安全的服务。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屏蔽门是一项重要的设备,它不仅能够提高乘客的乘车安全性,还能改善车站的环境和节能效果。

本文将对城市轨道交通屏蔽门进行深入探讨。

二、屏蔽门的分类城市轨道交通屏蔽门主要分为全高屏蔽门和半高屏蔽门两种类型。

全高屏蔽门是指从地面一直延伸到天花板的屏蔽门,能够完全隔离轨道区域和站台区域。

这种类型的屏蔽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够有效防止乘客意外跌落轨道,同时也能减少站台区域的空气对流,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

半高屏蔽门则高度相对较低,一般在 12 米至 15 米之间。

它不能完全隔离轨道区域和站台区域,但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乘客的安全,防止乘客故意或意外进入轨道,并减少站台的空气对流。

三、屏蔽门的功能(一)保障乘客安全屏蔽门的首要功能是保障乘客的安全。

它能够防止乘客在候车时意外跌落轨道,避免列车进出站时产生的气流和噪音对乘客造成伤害,还能防止乘客在站台边缘滑倒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二)改善车站环境屏蔽门能够有效地将站台区域与轨道区域隔离开来,减少轨道区域的灰尘、噪音和热量进入站台,从而改善站台的空气质量和温度环境,提高乘客的候车舒适度。

(三)节能通过隔离站台和轨道区域,屏蔽门可以减少站台空调系统的负荷,降低能源消耗。

在夏季,屏蔽门可以阻止轨道区域的热量进入站台,减少空调制冷的需求;在冬季,屏蔽门可以减少站台热量的散失,降低供暖的能耗。

四、屏蔽门的工作原理屏蔽门系统通常由门体、控制系统、电源系统和机械传动系统等组成。

当列车进站停稳后,列车上的车载信号系统会向屏蔽门控制系统发送开门信号,控制系统接收到信号后,驱动机械传动系统打开屏蔽门。

乘客上下车完毕后,控制系统再根据列车的发车信号关闭屏蔽门。

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屏蔽门的控制系统会实时监测门体的状态,如是否完全打开或关闭、是否有障碍物等,以确保屏蔽门的安全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屏蔽门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目前,世界上已有8个国家和地区共21条轨道交通线路正在使用或加装屏蔽门系统。

有关屏蔽门的供货商也在逐渐发展起来,英国westinghouse、法国Faiveley、瑞士KABA和日本Nabco4家公司成为最主要的屏蔽门生产厂家,都已经承担过一些地铁线路的屏蔽门工程,到目前为止,它们提供了世界上约90%的屏蔽门系统。

它们也是当今世界上安装、设计、制造屏蔽门最有经验的几家公司。

在国内地铁屏蔽门市场,国外公司大多采取在国内寻找合作伙伴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如广州地铁二号线屏蔽门工程中标方就是广州澳的斯电梯有限公司与英国西屋公司;深圳方大集团于2000年与法维莱公司开始合作之后,双方共同成功承建了泰国曼谷地铁等屏蔽门工程项目;瑞士卡巴公司也与江苏金创集团合作在国内承接屏蔽门工程项目;日本那博克公司与重庆川仪集团也就屏蔽门项目进行着合作。

国内最早开始从事屏蔽门研究的是广州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和深圳方大集团,之后逐渐增加了广州广日集团、上海通用冷气机有限公司、重庆川仪总厂有限公司等。

到目前为止,屏蔽门系统的国产化程度还相当低,目前国内有10家以上的公司正加大对屏蔽门系统的研发力度,以加快屏蔽门系统国产化的步伐。

二、两款最新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一)、贝加莱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贝加莱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在上海九号线(徐家汇—松江)的一期项目中,共9个站,共安装贝加莱22个控制器PCC2003,20个15”触摸屏4PP120。

在此第一期项目中贝加莱公司和瑞士KABA公司合作。

1、贝加莱控制系统解决方案贝加莱的PCC控制系统提供CAN总成冗余,使用双CAN总线和门控制器联接,与显示器采用Ethernet 联接,B&R2003灵活的通信能力确保了以上通信要求都能实现,CPU模块CP570管理所有的门控制器,离散I/O和网络连接。

B&R PP120作为中央显示单元,每个控制室的操作终端采用15’’显示屏,操作员和维护人员从而可以在现场进行监测工作。

2、信息处理Kaba Ghgen的自动门专家们为每一扇门写了高达104条不同的事件信息,每一个站48扇门,再加上120条左右系统信息,这样中央采集的可能事件数量将超过5000条。

触发事件的动作必须清晰直观地被显示。

典型的事件包括门口堵塞、电机过热、手动撤消故障等。

由图2、图3可以看出,贝加莱的PCC控制系统所具备的定性分时多任务的运行模式可以帮助优化客户软件,大大降低系统的轮询时间,并帮助软件工程师精确控制每个任务进程的循环时间。

3、 Automation Studio软件特点Automation Studio是一个集成了项目中所有组件工具的软件开发环境,因此可应用于任何规模任何范围的项目。

无论在项目的哪个阶段,规划、执行、测试、生产或调试过程中,统一的开发环境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保证了产品质量。

在屏蔽门控制器的开发设计过程中。

Automation Studio提供了一个优化的编程环境,采用C语言来开发系统,保证一个系统长时期使用。

还可以设置用户输入密码以进入系统。

每扇单独的门都配备一个门控制单元(DCU),根据接收的指令。

控制单元专门控制电机和开关门机械装置,确保在安全范围内门的作用力和速度都处于最优化的状态。

同时,对门上的传感器和执行器的状态进行监测。

并不断发送相关数据至站台屏蔽门控制器(PSC)。

地铁屏蔽门触发事件的动作必须清晰直观地被显示。

典型的事件包括门口堵塞、电机过热、手动手动撤消故障等。

所有这些事件触发都通过PCC控制系统先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Automation Studio软件进行软件开发,对所有的触发事件进行响应和处理。

(二)、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2010年由尹盼春受南京熊猫机电仪技术有限公司委托设计的“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目的是研制出一种可以面向市场的、低成本的、国产化的屏蔽门设备。

主要研究集屏蔽门电机驱动控制与屏蔽门逻辑控制于一体的屏蔽门控制系统。

这种高度集成并一体化的控制方案主要采用了一个ARM7微控制器实现,节省了制造成本,实现了资源的优化利用。

软件系统设计:软件的设计是以硬件为基础,依据系统的具体功能要求进行设计。

主要包括屏蔽门各种逻辑控制功能的设计、数字PID控制算法的设计以及网络系统通信的设计等。

基本思想: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的基本思想是,采用巡检的方式,不断对各个输入端口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相应的状态信号时一进行相应的处理。

对一些重要信号的检测,要采用定时中断方式,定时检测这些信号的状态。

屏蔽门控制系统软件的主程序流程图如图4.1所示。

系统上电复位后,首先进行初始化,接着执行门宽参数的自学习程序。

此后的程序是一个循环操作过程,包括开始正常运行、障碍物检测、采样电流信号、UART串口通信、CAN总线通信、PID控制以及检测输入信号,再结合当前系统状态做出相关处理,执行相应子程序,完成对屏蔽门的控制。

软件系统主要包括系统初始化程序、门宽参数自学习程序、屏蔽门控制任务程序、开关门过程控制程序、CAN总线通信程序、不完全微分增量式PID算法六个部分。

1、系统初始化程序系统上电后,ARM7微控制器LPC2129复位,系统开始执行初始化程序,配置控制系统运行的参数,包括对一LPC2129、系统变量、屏蔽门运行参数、电机驱动控制程序的初始化:1.LPC2129初始化程序用于设置LPC2129内核时钟运行模式,使能片内和片外设备,包括设置各个1/0端口的方向,设置ADC模块的转换条件、转换通道等。

2.系统变量初始化,用于定义并初始化系统程序在运算过程中使用到的变量,如电机驱动控制程序变量、门速曲线变量、串口通信及CAN总线通信变量等。

3.屏蔽门运行参数初始化程序,用于读取屏蔽门运行参数,包括屏蔽门开关门曲线参数,防挤压力信号产生的阂值参数等。

4.电打L 马区动控制初始化程序,如设置电机控制功能模块相关的寄存器,包括设置PWM…信号的开关频率、初始化AD转换模块工作方式等。

2、门宽参数自学习程序在屏蔽门控制系统中,设计了门宽参数自学习功能。

门宽参数自学习的工作过程为:在屏蔽门控制系统初始化完成后,屏蔽门将以均匀慢速关门一次,第一次关门的过程为初始化关门过程,这是为了让屏蔽门运行到完全关闭的位置保证计数位置的准确性;然后屏蔽门再以均匀慢速开门一次,这个过程中,单片机将记录门在打开过程中各点的位置,门在开关的过程中,与无刷直流电机同轴连接的霍尔位置传感器产生脉冲,一个脉冲就对应着门体一段固定的位移;当门开到最大位置时,门停止移动,此时没有新脉冲输入到单片机,则脉冲计数器就记录了门宽参数。

这一门宽参数的自动识别过程叫门宽参数自学习功能,这一程序执行的过程称为自检。

自学习过程中,定义了五个工作状态:初始化关门状态、关门到位状态、等待、初始化开门状态和开门到位状态。

在顺序执行完这五个过程后,控制系统就将门的位置参数存放到微控制器的存储器中,每次初始化时一该参数都需重置。

识别到的门宽参数是开、关门运行的关键参数,主要用来确定门运行的过程中加速和减速的转折点,以及一些特殊功能的识别点,比如门宽刚好允许人通过的最小位置。

系统可以存储的门的位置参数不止一组,所以在门宽参数自学习运行之后系统也可以选择是否按照本次获得的参数运行,还是调用外部存储器中已经存储的己往的门宽参数。

自学习程序流程图如图4.2所示。

3、屏蔽门控制程序屏蔽门的控制过程如下所述。

控制系统启动后,首先执进行自检,自检不能完成时,系统报错。

自检完成后,系统处于等待状态,控制系统查询中断信号,对屏蔽门进行相应的控制。

3.1正常操作地铁每隔几分钟就有一个班次到达地铁站台,所以地铁屏蔽门每隔几分钟就要开关一次,正常情况下控制系统分为四个工作状态,分别是开门状态、开门结束状态、关门状态、关门结束状态。

控制系统完成自检后就会等待来自列车系统或者站台的就地控制盘发出的开关门信号,进行一次开关门操作并将事件记录下来存入外部存储器。

系统正常运行程序流程图如图4.3所示。

另外,系统还要不断检测手动开门信号和手动关门信号,它们属于屏蔽门的手动操作控制。

由于手动操作控制具有最高优先级,因此在正常运行时一旦发现手动开门信号与手动开门信号产生,就会立刻从上图的状态循环中脱离,保持开门到位或者关门到位状态不变,直至信号消失为止。

3.2防挤压功能如上所述,本屏蔽门控制系统对于系统防挤压功能的实现采取了两种模式:被动安全模式:在关门的过程中,如果电机在低速时电枢电流突然增大到微控制器设定的闭值并持续一小段时间时一(为了排除关门到位时所产生的过流信号),系统就认为遇到了障碍物或人,立即使门停下,然后控制电机反转,使门后退至容许人通过的最小门宽位置处(可编程值)停止,然后将在大约5秒钟(可编程值)后,门再自动关闭,该关闭周期将会重复3次(可编程值)。

如果门仍然不能关闭,系统被设置为故障并且停止操作,屏蔽门完全打一开,LED显示闪烁和蜂鸣器报警,等待工作人员进行维修或者故障处理。

主动安全模式:在关门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人或障碍物靠近时红外传感器动作,发出红外信号一,微控制器发出停止关门命令,直至红外信号消失且电机速度降至很低、没有过流信号时系统才可以执行关门操作。

防挤压程序的流程图如图4.4所示。

防挤压程序代码见附录B。

4、开关门过程控制程序屏蔽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是不同的,门开始运动时,要求电机启动力矩大,所以电机要以较低的初速度启动,然后加速至最大。

门运动将要结束时,为避免机械冲击,在车门运行至全行程85%的位置时开始减速,到全行程95%的位置时保持低速直至门完全闭合。

控制系统以门速曲线为依据,计算开门、关门时不同位置处的给定速度,进而设置不同的PWM信号.井空比。

为了减少程序的计算量,事先将涉及到的各个速度对应的相关数据写入存储器中,系统程序只需以查表的方式,就可以读出它们。

设计时,在RAM中开辟一个单元,用来存贮电机运动的状态。

系统主程序采用分时操作的方式,根据开关门信号和电机的土一状态,发出本次操作指令,并更新电机状态,开关门过程控制程序流程如图4.6所示。

5、CAN总线通信程序屏蔽门控制系统采用CAN总线技术,按照控制系统向分散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要求,把挂接在总线上作为网络节点的各设备,连接成网络集成式的全分布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屏蔽门的基本控制、参数修改、报警、显示、监视等综合自动化功能。

在一个屏蔽门控制子系统中,PSC、PSL和DCU组通过CAN总线构成开放的通信网络系统。

这两路现场总线应互为热备用,它们可同时传送网络数据。

如果工作中的一路现场总线发生故障,则另一路备用的现场总线自动进入工作状态。

整个切换过程无扰动,并不影响屏蔽门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