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集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一、 积累与运用 (2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寒噤(jìn) 绥靖 拂晓 (fú) 张惶失措B.瓦砾(lì) 赃物 荒谬(niù) 锐不可当(dāng)C.仄歪(zè) 健忘 箱箧(qiè) 转弯抹角(mò)D.阻遏(è) 治裁 地窖(jiào) 月明风清2、下面表述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B.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C.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D.曾子曰:“慎中追远,民德归厚矣。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B.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自暴自弃。

C.他们俩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D.小陆真是别有用心,制作的飞机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2分)A.通过大家的帮助,使他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B.我们青少年,一定要肩负起建设伟大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

C.为了防止震后疫情发生,玉树灾区领导要求行政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D.能否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5、下面情境中,用语符合生活实际,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 (2分)A.联想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联想电脑”,并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精心设计了一则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B.小王得知丢失的文件有着落了,高兴地对电话那边的报信人说:“非常感谢,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取回并当面致谢,请您恭候!”C.他见老朋友的气消了,还答应留下来吃饭,高兴极了,连忙对外屋喊道:“母亲,先把饭煮了,然后去买些酒菜来!”D.目不识丁的奶奶坐在孙子床头,边缝衣服边唠唠叨叨说个不停:“你学习这样无恒心,一暴十寒,到时候三好学生评不上,多丢人现眼……”6.用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段,句序排列通顺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①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万山纵横,莽莽苍苍,一直延伸到青海中部。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一、积累涵养文化底蕴(22 分)1.活动会主持人为迎接此次活动,拟写了一篇演讲稿,以下是演讲稿首段,部分汉字主持人无法确定2.根据活动内容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1)◎诗文中有情曹操在《龟虽寿》中一句“①,志在千里”深刻地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王绩在《野望》中写下“②,徙倚欲何依”,自然地引出了几分彷徨和苦闷;《庭中有奇树》中以花寄情,③,路远莫致之”表达对远行人的思念;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以花草的美景“④,⑤”来渲染轻松愉悦的心境。

(2)◎诗文中有趣。

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以生花妙笔“晓雾将歇,猿鸟乱鸣;⑥,⑦”记录了山川早晚景色迥乎不同的情趣。

(3)◎诗文中有志。

刘桢用“⑧,⑨”赠予堂弟,以松柏在霜雪中傲立的姿态劝勉堂弟;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⑩”之句表达了自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在读完《红星照耀中国》后,崇德八年级同学就新闻“用事实说话”这一话题,模拟开展了一场“斯诺专访”。

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相应任务。

3.根据采访记录,在①②③处选择对应的问题。

A.对于新闻应该“用事实说话”这一观点,请问您有何看法呢?B.有人认为新闻“是经过记者筛选的事实,它与真正的事实难免有偏差”,您的《红星照耀中国》是如何避免这一问题的呢?C. 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您是如何确保自己获取“事实”的呢?4.结合书中具体内容,补全横线④处斯诺的回答。

二、阅读感悟生命意义(45 分)文学类作品阅读罗素说:“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平“淡”的生活,也可以有滋有“味”。

冬天汪曾祺天冷了,堂屋里上了槅子。

槅子,是春暖时卸下来的,一直在厢屋里放着。

现在,搬出来,刷洗干净了,换了新的粉连纸,雪白的纸。

上了槅子,显得严紧、安适,好像生活中多了一层保护。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床上拆了帐子,铺了稻草。

洗帐子要挑一个晴明的好天,当天就晒干。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doc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doc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总分120分)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1-4每小题2分,5-11每小题3分,共计29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溃退(gui)舀水(yaO)白洋淀(ding)B.绥靖(sui)脂粉(zhi)蹿一蹿(cuan)C.寒噤(jin)拂晓(忙)颤巍巍(chan)D.提防(⑴惊骇(hdi)迫击炮(p6)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眼花瞭乱晨血闪烁B.臭名昭著荒谬憧憬珍琅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揣摩D.精疲力竭纳粹鞠恭铁锈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恰当的是()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江阴要塞,长江。

A.占有牵制封锁B.占领控制封锁C.占领控制封闭D.占有牵制封锁4.为下列一段文字所添标点,正确的一项是()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①没有仇恨②没有愤怒③只有悲哀④只有记忆⑤只有警告⑥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夏天的凤凰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B.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土家民族精诚团结、共谋发展的精神。

C.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D.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阅读语段,回答6——8题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

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

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

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两个孩子全没有答言,老头子觉得受了轻视。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月考(一、五单元)班级姓名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屋舍.(shě)阡陌..qiān mò)便要.还家(yào)诣.太守(yì)B、案牍.(dú)濯.清涟(zhuó)亵.玩(xiâ)鲜.有闻(xiān)C、轩.敞(xuān)箬.篷(ruò)钩画了了..(liǎo)选贤与.能(jǔ)D、决眦.入归鸟(zì)老妪.(yù)幽咽.(yān)垂髫.(tiáo)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B、左手倚一横木C、选贤与能D、初极狭,才通人。

3、下列加横线词语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不足为外人道也道渴而死 B:便舍船,从口入屋舍俨然C:神情与苏黄不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落英缤纷4、下列词语跟现代汉语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e:珠可历历数也f:不足为外人道也A abB de C:cf D:df5、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②渔人甚异之③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⑤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⑥箬篷覆之⑦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⑧送孟浩然之广陵A ①⑤\②③\⑦④⑧\⑥B ③④⑤\②①\⑦⑥\⑧C ①④②\⑤③\⑦⑧\⑥D ①⑤\②⑥⑦\③④\⑧6、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陶渊明,东晋,诗人。

一名潜,字元亮,其《桃花源记》是诗《桃花源诗》的序。

石集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石集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安徽海棠书院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温馨提示:1.本试卷满分120分(含卷面分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上书写答案。

2.请在答题卷密封区内规定的地方填写班级和姓名。

3、考试时你可以使用新华字典。

一、积累与应用(35分)1下面是两句吟诵“海棠”的诗句,请你在横线上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句子。

(2分)自今意思和谁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2、按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

(2分)zè()歪寒jìn ()歼_____灭提_____防3、消息通常不可少的三部分是()(2分)A. 标题导语主体B. 标题主体背景C. 导语主体结语D. 标题主体结语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眼花瞭乱晨曦血腥闪烁B 臭名昭著荒谬憧憬珐琅C 响彻云宵杀戮箱箧蹒珊D 精疲力竭纳萃鞠躬铁锈5、下列句子有歧义的一项是()(2分)A、3个报社的记者昨天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

B、长期以来,沙漠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

C、当时诸侯混战,生灵涂炭。

D、这约上并没有允许你取他一滴血,只是写明着“一磅肉”;所以你可以照约拿一磅肉去,可是在割肉的时候,要是流下一滴基督徒的血,你的土地财产,按照威尼斯的法律,就要全部充公。

6、八年级各班开展“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担任本班此次活动的负责人,你需要完成这些事情。

(5分)(1)写一两句话作为主次此次活动的开始语,话中要运用一句关于战争的古今名言。

(1分)————————————————————————————-————-——-——(2)在此次活动的“文艺作品与战争”的主题班会上,你带头吟诵了两首描写战争的诗词,请写出其中最精彩的诗词名句各两个。

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积累和运用(1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A.咆哮(páo) 歼灭(qiān) 旌旗飘扬(jīng) 一丝不苟(gǒu)B.桅杆(wéi) 澎湃(pài) 深恶痛绝(wù) 引吭高歌(háng)C.刹那(shà) 镌刻(juān) 翘首而望(qiào) 屏声敛气(pǐng)D.仲裁(zhōng) 溃退(kuì) 抑扬顿挫(chuò) 沃野平畴(chóu)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笼罩摧枯拉朽笔耕不啜震撼人心B.荟萃世事苍桑风华正茂色彩斑澜C.缅怀天翻地覆恢宏壮丽殚精竭虑D.由衷从容不迫眼花瞭乱震耳欲聋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站在左宗棠故居前,我不禁浮想联翩,时空转换,似乎看见了这位伟人驰骋疆场的英姿。

B.恒大队锐不可当,尤其是那几位年轻中国小将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足球的未来。

C.长沙以“湘江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为契机,提质大河西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

D.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只要你善于发掘快乐,再平凡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

4.古诗文默写填空。

(8分)(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4)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王维诗歌的高度评价,请你默写《使至塞上》一诗中被誉为“独绝千古”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八年级语文月考考试马上来了,愿你们月考考试考出好。

以下是店铺给你推荐的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斯是陋室,。

,草色入帘青。

(2分)(2)崔颢《黄鹤楼》中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

”(2分)(3)《长歌行》以百川归海,一去不回喻光阴易逝,以诗句“ ,”劝世人要光阴,有所作为。

(2分)(4) 把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默写完整。

(4分)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

, 。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2、请根据语境和拼音,在下列语段括号处填上合适的汉字。

(4分)(1)在过去一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suí jìng ( ) 区。

(2)他们头发斑白,脸色sù mù( ),定定望着笼罩山谷的V形石碑。

(3) 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dàng rán wú cún( )。

(4)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zhāng huáng shī cuò( ),船却走不动。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哀牢山是一个美的世界,美的景,美的人,美的物,美的情,无不令人触目伤怀。

B.小亮和王明是一对黄金搭档,在工作中两人相映成趣,都取得了喜人的业绩。

C.为了改变这个班学风不正的局面,李老师服从了领导的安排,粉墨登场担任了该班的班主任。

D.遨游于艺术的海洋时,美虽然有时在印象中稍纵即逝,但仍能使人感怀。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C.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中学语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吴承恩C. 施耐庵D. 曹雪芹3.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诗句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A.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4.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出自《史记》?A. 负荆请罪B. 指鹿为马C. 破釜沉舟D. 退避三舍5. 下列哪个字是会意字?A. 休B. 林C. 早D. 明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2.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

()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杜甫的诗句。

()4. “望梅止渴”这个成语典故与曹操有关。

()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李清照的诗句。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___。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_______》。

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_______》中的名句。

4.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渔人发现桃花源的原因是_______。

5. “洛阳纸贵”这个成语典故与王羲之有关,他创作的作品是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水浒传》的主要故事情节。

2. 请解释“精卫填海”这个成语的意思。

3. 请列举出三个唐代著名的诗人及其代表作。

4. 请解释“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含义。

5. 请简述《庐山谣》的主题思想。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以“春游”为题,写一段描写春天景色的文字。

2. 请解释“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3. 请简述《诗经》的特点和影响。

4. 请解释“一箭双雕”这个成语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海棠书院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温馨提示:1.本试卷满分120分(含卷面分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上书写答案。

2.请在答题卷密封区内规定的地方填写班级和姓名。

3、考试时你可以使用新华字典。

一、积累与应用(35分)1下面是两句吟诵“海棠”的诗句,请你在横线上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句子。

(2分)自今意思和谁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2、按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

(2分)zè()歪寒jìn ()歼_____灭提_____防3、消息通常不可少的三部分是()(2分)A. 标题导语主体B. 标题主体背景C. 导语主体结语D. 标题主体结语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眼花瞭乱晨曦血腥闪烁B 臭名昭著荒谬憧憬珐琅C 响彻云宵杀戮箱箧蹒珊D 精疲力竭纳萃鞠躬铁锈5、下列句子有歧义的一项是()(2分)A、3个报社的记者昨天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

B、长期以来,沙漠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

C、当时诸侯混战,生灵涂炭。

D、这约上并没有允许你取他一滴血,只是写明着“一磅肉”;所以你可以照约拿一磅肉去,可是在割肉的时候,要是流下一滴基督徒的血,你的土地财产,按照威尼斯的法律,就要全部充公。

6、八年级各班开展“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担任本班此次活动的负责人,你需要完成这些事情。

(5分)(1)写一两句话作为主次此次活动的开始语,话中要运用一句关于战争的古今名言。

(1分)————————————————————————————-————-——-——(2)在此次活动的“文艺作品与战争”的主题班会上,你带头吟诵了两首描写战争的诗词,请写出其中最精彩的诗词名句各两个。

a (2分)b (2分)7.根据下面新闻内容,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

(2分)新华网武汉9月27日电(记者杨希伟) 27日11时,三峡工程蓄水水位达到140.09米。

长江水文局实时监测表明,三峡水库26日8时至27日8时,水位上涨了0.23米,蓄水量增加1.1亿立方米。

三峡水库入库流量消退至10400立方米/秒,出库流量维持在8630立方米/秒左右波动。

三峡水库从20日22时实施156米蓄水以来,为统筹兼顾长江中下游的航运、取水、生态以及用电等要求,下泄流量基本保持在8000立方米/秒以上。

在此情况下,三峡水库的日蓄水量和水位上涨幅度主要受入库流量变化的影响。

答:8、仿照下面的例句,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和句式造句。

3分例句:爱心是春风,它能够播撒盎然的生机;爱心是甘霖,它可以滋润久旱的心田;爱心是清泉,它为你抚平心头的伤口。

仿句(可仍用“爱心”作为陈述对象,也可用其他名词作为陈述对象):——-————————————————————————————-——————9.下表是部分国家在二战中死亡人数的统计,根据表内提供的资料,按要求回答。

(4分)国家军人死亡数平民死亡数国家军人死亡数平民死亡数中国28,000,000 30,000,000 日本1,850,000 672,000苏联13,700,000 13,000,000 德国3,500,000 1,600,000南斯拉夫300,000 1,200,000 意大利77,500 153,000⑴、从上表中,你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

(2分)①②⑵、看了上表,你想说些什么,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2分)10、名著填空(5分)●“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

”这一肖像描写写的是哪部小说中的哪个人物?他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作者是谁?(2分)(1)作品:________ (2)人物:________●他来自农村,到北京后选择了城市底层老百姓很普通的行业——拉洋车,但他虽历经奋斗,却仍摆脱不了悲剧的命运。

请问他是谁?出自哪部小说?作者是谁?(3分)(1)他是:(2)作品:(3)作者:1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

(6分)(1)《长歌行》中具有珍惜时间哲理的一句是:(2分)(2)《野望》中表现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的一句是:(2分)(3)迷津欲有问,。

(1分)(4),波撼岳阳城。

(1分)二.阅读理解。

(40分)(一)赎回灵魂14分她睡到半夜,感觉到屋里进了人,很显然,不是丈夫,因为他去值班了。

因为长期失眠,睡觉对她来说是件困难的事。

显然,那个人以为她睡着了。

然后,她看到一个身影,手里拿着刀,在四处找东西。

那一刻,她睁大着眼,内心出奇的镇定,因为绝对不能喊,隔壁就是儿子的房间,一喊,她和儿子就会有生命危险。

她看到那个贼把手伸向她的首饰盒,那里面有一对玉镯,是外婆出嫁时的陪嫁,一直传下来,传给了她,是最好的鸡血玉。

但她一直沉默,直到贼离开。

然后,她冲到儿子的房间,看到还在睡的儿子,眼泪就下来了,她知道,没有比自己儿子更珍贵的了。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那个贼却被看门的保安逮住了-----在他翻墙逃跑的时候。

所以,他和两个保安又出现在她的客厅里。

灯光下,她看到了贼的脸。

一张十分年轻的脸,脸上还有小小的绒毛,大概只有十五六岁的样子,眼神里全是恐惧。

保安问,这是你的镯子吗?她答,是。

是这个贼偷走的,就在刚才。

保安说。

她是知道的,她抬起头看了那个小偷一眼,那一眼让她呆住了,少年的眼里全是乞求的眼神,甚至是恳求,甚至是绝望。

那一刻,她的心忽然柔软起来。

她有了新的决定。

她说,你们放了他吧,他不是贼,那一对玉镯,是我给他的。

保安大吃一惊,而少年的眼里也全是惊讶。

是我给他的。

她坚持说。

这时,她看到少年的眼里全是泪水了。

保安刚走,那个少年扑通就跪下了:阿姨,您为什么救我?她笑了,淡淡地说:孩子,因为你的青春比那两只镯子值钱,我想用那两只镯子赎回你找不到方向的灵魂。

何况,刚才我并不曾睡着。

因为你手里拿着刀,所以,我没有喊,也是为了我自己的儿子。

那个少年,泪如雨下。

1、文中“她”看见贼时,为什么不叫喊?(3分)2、文中“她的心忽然柔软起来”是什么意思?(3分)3、文章题目叫“赎回灵魂”。

“赎”,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文中的“她”用什么赎回了少年的灵魂?(3分)4、文中小偷偷了东西,女主人公反而救他,这种行为可用一个成语来说:______(2分)5、、通过“她”的行为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11分)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

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老头子叹了一口气,停了半天才说:“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

”小女孩子睁大眼睛问:“为什么呀?”老头子直直地望着前面说:“我没脸见人。

”……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

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

谁知到了这里,反到……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

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他叫着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两个孩子全没有答言,老头子觉得受了轻视。

他说:“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

谁叫我丢人现眼,打牙跌嘴呢!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小女孩子说:“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

愿意看,明天来看吧!二菱,明天你跟我来看吧,有热闹哩!”12.选文突出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样的性格特点?(2分)13.老头子的性格特点主要通过什么描写方法表现出来的?试举例说明。

(2分)14.“一声声像连珠箭,刺穿老头子的心。

”这句话有什么作用?(2分)15.设想:老头子说出要叫鬼子十个人流血的话时,二菱心里是怎样想的,请把她当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

(3分)16.当二菱看到老头子的英勇战斗过程时,她又会怎样想?(2分)(三)文言文阅读(15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

(3分)(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悉.如外人(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2.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仿佛..,鸡犬相闻..若有光 B.阡陌交通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魏、晋.. D.乃不知有汉,无论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文: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3分)5.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3分)答:。

三.写作(40分)在我们的生活与学习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目光,如:在你取得成功的时候,会有鼓励、赞美、支持、羡慕的目光,但也会有忌妒、嘲讽的目光;在你失败的时候,会有理解、信任、同情、关爱的目光,也会有轻视、冷漠的目光,面对这些目光时,你会想到什么呢?或者会做些什么呢?请以“目光”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不少于55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

③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1 略2略3 A 4 B 5 A 6 略7、27日11时,三峡工程蓄水水位达到140.09米。

8、略9参考示例:⑴①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死亡人数是全世界最多的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军民死亡人数均以十万、百万,甚至千万计算。

③战争给交战国双方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④在战争中,大多数被侵略国家平民死亡人数多于军人死亡人数。

⑤侵略国军人死亡人数多于平民死亡人数。

(2分,只要答到两点即可)⑵①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②让和平永驻人间。

③让战争远离人类。

④以史为鉴,珍惜和平。

⑤让世界充满爱。

(2分,只要答到一点即可)10.《三国演义》关羽祥子骆驼祥子老舍11.(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3)平海夕漫漫(4)气蒸云梦泽二、(一)1、一喊,她和儿子就会有生命危险,而没有什么比儿子更珍贵的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