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的四价化合物

合集下载

常见氧化剂及氧化性排序

常见氧化剂及氧化性排序

氧化剂概述英文名:strong oxidant具有强烈的物质。

在标准顺序中的位置越靠后,标准电位值越正,在中越易获得,则这类物质(如、或)就是越强的。

如三价、过硫酸盐、、、、氧酸盐、等,都是强氧化剂。

常见的氧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被还原的物质。

(1)典型的非金属单质如F、O、Cl、Br、I、S等(其氧化性强弱与基本一致)。

(2)含有变价元素的高价化合物,如KMnO4 KClO H2SO HNO MnO 等。

(3)金属阳离子如:Fe+、Cu+、(H+)(在金属与酸、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如反应Fe+CuSO=FeSO+Cu中,实质上是Cu+离子氧化Fe原子,Cu+作氧化剂,Fe是还原剂)常见氧化剂:1.氟气(F)是淡黄色的气体,强氧化性,有特殊难闻的臭味,剧毒。

-188℃以下,凝成黄色的液体。

在-223℃变成黄色结晶体。

在常温下,氟几乎能和所有的元素化合:大多数金属都会被氟腐蚀,碱金属在氟气中会燃烧,甚至连黄金在受热后,也能在氟气中燃烧。

许多非金属,如硅、磷、硫等同样也会在氟气中燃烧。

2.臭氧(分子式O)是氧的同素异形体,有强氧化性。

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蓝色气体。

臭氧主要存在于距地球表面20公里的同温层下部的臭氧层中。

它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短波紫外线,防止其到达地球。

气态臭氧厚层带蓝色,有特殊臭味,浓度高时与氯气气味相像;液态臭氧深蓝色,固态臭氧紫黑色。

3.氯气氯单质为黄绿色气体,有窒息性臭味;熔点°C,沸点°C,气体密度克/升,20°C时1体积水可溶解体积氯气。

氯相当活泼,湿的氯气比干的还活泼,具有强氧化性。

除了氟、氧、氮、碳和惰性气体外,氯能与所有元素直接化合生成氯化物;氯还能与许多化合物反应,例如与许多有机化合物进行取代反应或加成反应。

4.硝酸(nitric acid)分子式HNO,是一种有强氧化性、强腐蚀性的无机酸,酸酐为五氧化二氮。

硝酸的酸性较硫酸和盐酸小(PKa=),易溶于水,在水中完全电离,常温下其稀溶液无色透明,浓溶液显棕色。

初中化学化合价知识点归纳通用4篇

初中化学化合价知识点归纳通用4篇

初中化学化合价知识点归纳通用4篇初中化学化合价知识点归纳 1化合价口诀:+1价钾钠银铵氢,+2价钡钙镁铜汞锌二三铁、二四碳,三铝四硅五价磷,氟、氯、溴、碘-1价氧硫-2要记清。

氢氧根、硝酸根(OH、NO3 )-1价,硫酸根、碳酸根(SO4 、CO3 )-2价,化合物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元素化合价是零。

注:铵是NH4原子团;+2价的铁叫“亚铁”;+1价的铜叫“亚铜”无氧时S为-2价,跟氧结合时+4或+6价。

SO32-原子团叫“亚硫酸根”无氧时Cl为-1价,跟氧结合时+1、+3、+5或+7价上面对化合价口诀知识点的总结内容,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希望同学们考试成功。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同学们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知识还熟悉吧,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哦。

初中化学化合价知识点归纳 21、化学方程式左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写对化学式,系数来配平; 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生成沉淀气,箭头来标明。

一找元素见面多,二将奇数变成偶;三按连锁先配平,四用观察配其它;有氢找氢无氢找氧,奇数配偶变单成双;出现分数去掉分母,调整系数使支配平。

2、离子方程式客观事实要遵从,书写形式分异同;生成符号要写对,质量电荷要守恒。

3、干燥气体酸干酸,碱干碱,氧化不能干还原,中性干燥剂,使用较普遍,只有不反应,干燥就能成。

4、空气组成空气组成别忘记,主要成分氮氧气;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零点三,二氧化碳和杂气;体积分数要记清,莫要当成质量比;还要注意防污染,环保意识要树立。

5、碳硫磷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红热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温度很高;燃硫入氧燃烧变旺,火焰紫色美丽漂亮,生成气体气味够“呛”;燃磷入氧现象难忘,浓厚白烟冷却粉状;铁丝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熔物固态黑色。

6、氧中燃烧的特点氧中余烬能复烯,磷燃白色烟子漫,铁烯火星四放射,硫蓝紫光真灿烂。

7、氯中燃烧的特点磷燃氯中烟雾茫,铜燃有烟呈棕黄,氢燃火焰苍白色,钠燃剧烈产白霜。

氧及其化合物

氧及其化合物

氧及其化合物㈠、氧和臭氧O2和O3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O2在大气中约占20.95%(体积);O3则主要分布在大气圈25公里高空处,是由O2吸收太阳光中紫外线(λ<185nm)形成,起着阻止紫外辐射的作用。

一、氧的性质1、O2分子结构:O2[KK(σ2s)2(σ*2s)2(σ2p)2(π2py)2(π2pz)2(π*2py)1(π*2pz)1],形成一个σ键,两个三电子π键即一个π键。

为顺磁性。

O2分子结构式中表示由3个电子构成的π键,称为3电子π键。

简式表明O2分子中存在叁键,即一个σ键和两个3电子π键。

每个3电子π键中有1个未成对电子,2个π键则有2个未成对电子,并且自旋平行,致使O2表现出顺磁性。

氧的单键离解能为142kJ·mol-1,而硫的单键离解能为268kJ·mol-1。

O2分子中有1个σ键、2个三电子π键;O2分子为直线型,是非极性分子。

解释:(1)、氧的原子半径小,孤对电子对之间有较大的排斥作用;(2)、氧原子没有空的d 轨道,不能形成d-pπ键,所以O-O单键较弱。

对于O2分子而言,除了σ键外,还有二个三电子π键,D(O2)=494kJ·mol-1,所以O2→2O比较困难,要求加热到2000℃,且要求紫外光照射。

2、成键特征O2分子结合1个电子,形成超氧离子O2-(例如,超氧化钾KO2);结合2个电子,形成过氧离子O22-(例如,过氧化钠Na2O2,过氧化钡BaO2)或共价的过氧链—O—O—(例如H2O2);逐个结合电子,最终形成氧离子O2-(例如离子型氧化物Na2O);失去1个电子,形成二氧基阳离子O2+(例如,O2+[AsF6]-)。

3、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

20℃时O2溶解度:3.08cm3/100cm3水。

0℃时O2在水中的溶解度,1L水溶解约49mL。

在溶有O2的水中存在氧的水合物O2·H2O和O2·2H2O。

高中化学-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殊性

高中化学-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殊性

10. 浓H2SO4是一种酸性干燥剂,一般可用于干燥中性和酸性气体,但不能干燥H2S、HBr、HI等具有还原性的酸性气体。

这是因为浓H2SO4能将其氧化。

H2SO4(浓)+ H2S === S↓ + SO2 + 2H2O、H2SO4(浓)+ 2HBr === Br2 + SO2↑ + 2H2O、H2SO4(浓)+ 2HI === I2 + SO2↑ + 2H2O11. 酸与酸之间一般不反应,但浓H2SO4和亚硫酸能分别和氢硫酸反应。

H2SO4(浓)+ H2S === S↓ + SO2↑+ 2H2O、H2SO3 + 2H2S === 3S↓ + 3H2O。

12. 酸性氧化物与酸一般不反应,但SO2与氢硫酸能够反应。

SO2 + 2H2S === 3S↓ + 2H2O13. 强酸与弱酸盐反应可以制弱酸,弱酸一般不能与强酸盐反应制强酸。

但有氢硫酸与CuSO4溶液反应可制的强酸。

CuSO4+ H2S === H2SO4 + CuS↓。

14. 在实验室用浓H2SO4与NaCl反应制取HCl,可以在强热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Na2SO4;但用浓H2SO4与NaNO3反应制取HNO3时,却不能强热,只能微热生成NaHSO4。

H2SO4(浓)+ 2NaCl Na2SO4 + 2HCl↑H2SO4(浓)+ NaNO3NaHSO4 + HNO3↑。

15. 钡盐一般有毒,但BaSO4却无毒,可做“钡餐”。

16.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一般属于化学变化,如O2和O3、白磷与红磷、金刚石与石墨之间的转化等均属于化学变化;但斜方硫与单斜硫之间的转化(S8的组成及硫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均未变化,只是S8分子大晶体里的排列方式不同)却属于物理变化。

、17. 活泼金属与稀H2SO4反应,一般速率很快;但活泼金属Ca、Ba与稀H2SO4反应时,由于生成CaSO4、BaSO4沉淀物附于金属表面,致使反应速率很慢。

18.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氢后面的金属与非氧化性酸一般不反应,但Cu与氢硫酸可以反应。

氧族元素

氧族元素

第十二章 氧族元素Chapter 12 The Oxygen Family ElementsOxygen (O) Sulfur (S) Selenium (Se) Tellurium (Te) Polonium (Po)也称为成矿元素 (ore-forming elements),because many metal ores are oxides and sulfides. Electron configuration: n s 2 n p 4§12-1 氧及其化合物 Oxygen and its Compounds一、The Simple Substance1.除了He 、Ne 、Ar 以外,氧与所有元素化合,只有与氟化合时,才呈还原性,在与化合物PtF 6反应时,也呈还原性。

2.最常见的氧化数为-2,还有+2 (OF 2),+4 [O (O 2)],+1 (O 2F 2),1 (H 2O 2)3.氧的单键离解能为142kJ·mol -1,而硫的单键离解能为268kJ·mol -1。

解释:(1) 氧的原子半径小,孤对电子对之间有较大的排斥作用;(2) 氧原子没有空的d 轨道,不能形成d -p π键,所以O -O 单键较弱。

对于O 2分子而言,除了σ键外,还有二个三电子π键,)(O 2D = 494 kJ·mol -1所以O 2→2O 比较困难,要求加热到2000℃ ,且要求紫外光照射。

4.氧元素在地球上的丰度最高,达58% (以mol 计),16O (993759%),17O (0.037%),18O(0.204%);14O ,15O ,19O 为人工合成的同位素,t 1/2为数十秒。

二、The Compounds :1.[-2] O.S.最重要的化合物是水。

水在任何生命体中占50~90%。

水在人体血液中占80%,在肌肉中占35%,若一个人活到 七十岁,那么他一生饮水约为25吨。

氧原子的价电子构型

氧原子的价电子构型

氧原子的价电子构型氧原子的价电子构型是指氧原子吸收电子后能够形成的电子结构,也就是原子核正电荷与绕原子核共同运动的外围电子结构。

一般来说,氧原子的价电子构型可分为如下几种:(一)单价构型O它是氧原子在受吸收电子后形成的价电子构型,它由6个电子构成,即6个Valence电子(2s2 2p4)构成2个值能等级,即2s和2p。

以氧原子为例,可分为2s22p2和2s22p3两类。

以2s22p2构型为例,此构型可以看作是由2s轨道中2个电子,以及由2p轨道中2个电子构成,占据各自的半轨道组成。

2s22p2这种构型中,原子电荷为6,因此符号为[O]2s22p2,又称O一价,氧原子的总电子数为8,外层电子数为6,配位数为8。

(二)二价构型O2-它是氧原子吸收2个电子后形成的构型,也可以看作是内层电子数为8,外层电子数为6,配位数为8的O一价的原子核加入2个电子而形成的构型。

这种构型中,原子电荷为8,因此符号为[O]2s22p4,又称O二价,是具有负电荷的氧原子,它是极性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三价构型O3它是氧原子吸收3个电子后形成的构型,也可以看作是内层电子数为8,外层电子数为6,配位数为8的O一价的原子核加入3个电子而形成的构型。

这种构型中,原子电荷为10,因此符号为[O]2s22p6,又称O三价,是一种非常稳定的价态,也是参加极性分子的重要组件。

(四)四价构型O4-它是氧原子吸收4个电子后形成的构型,内层电子数为8,外层电子数为6,配位数为8的O一价的电子结构加入4个电子而形成的构型。

这种构型中,原子电荷为12,因此符号为[O]2s22p-8,又称O四价,是具有负电荷的氧原子,它能够参与多种化学反应,用来组成化合物。

以上就是氧原子的价电子构型,它拥有单价构型O、二价构型O2-、三价构型O3、四价构型O4-等几类。

这些价电子构型之间的变化具有定律性,是氧原子结构和特性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对于氧原子的价电子构型和特性分析,可以有助我们从更深入的角度探究和解释生命现象,更好地满足日益复杂的科学研究要求。

氧的四价化合物

氧的四价化合物

氧的四价化合物人们通常认为,氧元素在H 2O 、O 2、OF 2分子中的价数分别是-2价、0价、+2价。

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在O 2分子中,氧不是0价,不是没有化合价。

本文认为,氧原子生成单质和化合物时,不但有正、负价,还有中价;不但有+2价,还有+4价,甚至+6价。

氧原子在生成H 2O 或OF 2时,首先进行不等性sp 3杂化,得到四个不等性杂化轨道,即两个(sp 3)2和两个(sp 3)1。

其中的两个孤单电子(sp 3)1杂化轨道若与氢原子的孤单电子(1s)1基态轨道重叠时,形成两条H –O σ共价键;若与氟原子的孤单电子(sp 3)1不等性杂化轨道重叠时,形成两条O –F σ共价键。

根据元素电负性的大小,判断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2和+2价。

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至于“O 2”分子则当别论。

它俗称氧气,学名一氧化氧“OO ”,是由两个氧原子“O ”发生化学反应后结合(化合)而成的单质分子。

近代量子力学计算和现代物质结构实验发现,O 2分子的结构式不是O O 而是O O 。

其键型如右图所示:在化合成O 2(OO )分子时,每个氧原子都进行不等性sp x 轨道杂化,都得到两个不等性杂化轨道,即(sp x )2和 (sp x )1。

它们都用孤单电子(sp x )1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进行电子配对,形成σ共价键。

另外,每个氧原子还剩下没有参加杂化的两个基态2p 轨道,其中一个氧原子的(2p y )2和 (2p z )1与另一个氧原子的(2p y )1和 (2p z )2,以肩并肩方式重叠,形成两个三电子П共价键,即3y ∏和3z ∏。

这样,每个氧原子都提供4个价电子成键,所以化合价为四价,又因为同是氧元素,电负性相等,显示电中性,所以在O 2(即OO )分子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中四价,拟用 4价表示。

具有中价的其它例子还有:在F 2分子中,氟的化合价是中一±价,即1价;在N 2中,氮是中三价, 3价;在金刚石和石墨分子中,碳是中四价, 4价等。

常见化合价

常见化合价

躺常见化合价+1H,Li,Na,K,Rb,Cs,Cu,Ag,Au,Hg,In,Tl,N+2Be,Mg,Ca,Sr,Ba,Ra,Zn,Cd,Hg,Cr,Mn,Fe,Co,Ni,Cu,C,Sn,Pb,N,S+3B,Al,Ga,In,Tl ,Sc,Y,La-Lu,N,P,As,Sb,Bi,Cr,Fe,Co,Ni,Au;Ce:化合价+4C,Si,Ge,Sn,Pb,Ti,Zr, Hf,Ce,Th,Mn,Tb,N,S+5N,P,As,Sb,Bi,V,Nb,TaS,Se,Te,Cr,Mo,W,U,Mn,Fe +7`Cl,Br,I,Mn,Tc,Re+8Xe,Ru,Os-1F,Cl,Br,I,O,H,Rh-2O,S,Se,Te-3!N,P,As,Sb特殊原子团化合价硝酸根NO3-:-1价亚硫酸根SO3^2-:-2价亚硫酸氢根HSO3-:-1价硫酸根SO4^2-:-2价 O -2,S +6碳酸根CO3^2-:-2价 O -2,C +4.氯酸根ClO3 -:-1 价 O -2,Cl +5. (氢氧根OH-:-1价 O -2,H +1.铵根NH4+:+1 价 H +1,N -3.磷酸根PO4^3-:-3 价 O -2,P +5碳酸氢根HCO3-:-1价锰酸根MnO4^2-: -2价高锰酸根MnO4-:-1价超氧根O2^2-:-2价(注意:化学式相同,但不是同一个根,锰酸根中锰呈+6价,高锰酸根中锰呈+7价)/氟、氯、溴、碘:-1(氢氟酸,盐酸,氢溴酸和氢碘酸的酸根)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由于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多都少于4个,故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表现出正价,即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正(极少数金属能显示负化合价,如锑,在锑化铟InSb中为-3化合价)。

非金属元素跟金属元素相化合时,通常得电子,化合价为负。

但是,当几种非金属元素化合时,电负性较低的就会表现出正化合价。

比如氧是电负性第二高的元素,通常显示-2化合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氧元素的化合价钟海民(广西贺州学院542800 )摘要:人们通常认为,氧元素在H2O、O2、OF2分子中的价数分别是-2价、0价、+2价。

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在O2分子中,氧不是0价,不是没有化合价。

本文认为,氧原子生成单质和化合物时,不但有正、负价,还有中价;不但有+2价,还有+4价,甚至+6价。

关键词:一氧化氧,二氧化氧,中价,混合价,半极性键氧原子在生成H2O或OF2时,首先进行不等性sp3杂化,得到四个不等性杂化轨道,即两个(sp3)2和两个(sp3)1。

其中的两个孤单电子(sp3)1杂化轨道若与氢原子的孤单电子(1s)1基态轨道重叠时,形成两条H–O σ共价键;若与氟原子的孤单电子(sp3)1不等性杂化轨道重叠时,形成两条O–F σ共价键。

根据元素电负性的大小,判断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2和+2价。

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至于“O2”分子则当别论。

它俗称氧气,学名一氧化氧“OO”,是由两个氧原子“O”发生化学反应后结合(化合)而成的单质分子。

近代量子力学计算和现代物质结构实验发现,O2分子的结构式不是O O而是O O。

其键型如右图所示:在化合成O2(OO)分子时,每个氧原子都进行不等性sp x轨道杂化,都得到两个不等性杂化轨道,即(sp x )2和 (sp x )1。

它们都用孤单电子(sp x )1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进行电子配对,形成σ共价键。

另外,每个氧原子还剩下没有参加杂化的两个基态2p 轨道,其中一个氧原子的(2p y )2和 (2p z )1与另一个氧原子的(2p y )1和 (2p z )2,以肩并肩方式重叠,形成两个三电子П共价键,即3y ∏和3z ∏。

这样,每个氧原子都提供4个价电子成键,所以化合价为四价,又因为同是氧元素,电负性相等,显示电中性,所以在O 2(即OO )分子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中四价,拟用 4价表示。

具有中价的其它例子还有:在F 2分子中,氟的化合价是中一价,即 1价;在N 2中,氮是中三价, 3价;在金刚石和石墨分子中,碳是中四价, 4价等。

氧原子也能自身化合成O 3分子,它俗称臭氧,学名二氧化氧OO 2[1],结构式是:OO 2分子是V 形结构,每个氧原子都进行2xy sp 杂化,都得到三个不等性杂化轨道,处于角顶的中心氧原子的杂化轨道是(sp 2)2、(sp 2)1、(sp 2)1,角底的每个氧原子都是(sp 2)2、(sp 2)2、(sp 2)1。

杂化轨道上的孤单电子进行配对,生成两条O –O σ共价键(组成两条角边)。

另外,每个氧原子尚有一个没有参加杂化的基态2p z 轨道:角顶氧原子的是(2p z )2;角底两原子的都是(2p z )1。

这三个基态2p z 轨道肩并肩重叠,生成一个大П键()43∏。

由此可见: 1. 角顶的中心氧原子使用四个价电子成键(两个生成σ键,两个生成43∏键),所以化合价是四价。

2. 角底的每个氧原子都是提供两个价电子成键(一个生成σ键,一个生成43∏键),所以化合价是两价。

3. 由于生成43∏键时,角顶氧原子独自提供50%的电荷密度,比角底氧原子平均只提供25%的电荷密度多,所以带正电荷,就用+4价表示,角底的两个氧原子都是负电荷,就用-2价表示。

由此可见,臭氧O 3分子(即二氧化氧OO 2分子)是极性分子,角顶氧原子是正端,角底氧原子是负端,这与实验事实相符。

氧原子还能和碳原子化合,生成一氧化碳分子CO 。

根据量子力学计算和结构测定,CO 的结构式不是C O ,而是。

如下图:结构式指出,C 与O 化合时都进行不等性sp x 杂化,得到两个不等性(sp x )2和 (sp x )1杂化轨道,它们的孤单电子(sp x )1杂化轨道头碰头重叠,生成σ共价键;另外,C 和O 各都尚有两个没有参加杂化的2p 轨道——C 是(2p y )1和(2p z )0;O 是(2p y )1和(2p z )2。

这样C 和O 的两个孤单电子(2p y )1轨道肩并肩重叠生成Пy 共价键。

与此同时,C 的空(2p z )0轨道和O 的孤对电子(2p z )2轨道肩并肩重叠生成Пz 配价键C O ←。

由量子化学计算结果知道,生成C O ←键时,C 从O 得到的电荷密度很大,足够补偿在生成σ共价键和Пy 共价键时损失给O 的电荷密度的总和,并且有余。

所以,C 是极性分子CO 的负端,O 是正端。

这与现代物质结构测定结果相符合[2]。

事实上,配价键A B ←兼具共价键和电价键的若干性质,可看成由一共价键和一电价键组成的混合双键。

这样,配价键A B ←也可以用A B -+表示,称为半极性键[3]。

所以CO 分子的结构式可恰当地写成C – +O 。

它表明,氧原子的化学键总数有四条:一条σ共价键,一条Пy 共价键,一条Пz 共价键,一个正电价键。

因为氧原子带正电荷,所以是正四价,是混合价,亦用+4价表示。

除上述O 2、O 3、CO 外,还有NO +、H 3O +和络合水分子等,都有四价氧原子存在。

最后,本文猜想,氧元素亦能生成正六价化合物,例如氟代氧酸钾(F O O K 36+)等。

我们知道,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氧周围的一些主族元素如碳、氮、磷、硫、氯等,其含氧酸的稳定性随其氧化数的升高而增大:⎪⎪⎭⎫⎝⎛+亚碳酸222O C H <碳酸342O C H +, 亚硝酸23N O H +<硝酸35N O H +, 亚磷酸333P O H +<磷酸453P O H +亚硫酸342S O H +<硫酸462S O H +, 氯酸35O Cl H +<高氯酸47lO C H +, ⎪⎪⎭⎫⎝⎛++氧酸亚氧酸 < 462342O O H O O H由此可以看出,亚碳酸⎪⎭⎫ ⎝⎛+222O C H 如能生成也不及碳酸⎪⎭⎫ ⎝⎛+342O C H 稳定;氧元素如能生成亚氧酸⎪⎭⎫ ⎝⎛+342O O H 和氧酸⎪⎭⎫ ⎝⎛+462O O H ,那么,亚氧酸将不及氧酸稳定。

另外知道,盐类较其游离酸稳定;共价键的牢固性(键能),O -S 不及F -S 大,O -O 不及F -O 大。

这就说明了,硫元素含氧酸(盐)稳定性的实验事实正好符合上述规律,如下图所示(箭头表示稳定性增大的方向):同理,氧元素如能生成含氧酸(盐),其稳定性将如下图所示:上图表明,物质稳定性的大小是:亚氧酸最小,亚氧酸钾和氟代亚氧酸较大,氟代亚氧酸钾更大,而氟代氧酸钾则为最大。

如果能从理论和实验事实上推断亚氧酸(钾)、氟代亚氧酸(钾)等能够生成和稳定地存在,那么氟代氧酸钾更可以生成和稳定地存在。

如前所述,分子式3O 俗称臭氧,学名二氧化氧()2OO ,分子构型和键型与二氧化硫()2SO 相同:所以具有类似2SO 的酸酐性质,能跟O H 2和HF 分别化合生成酸: (1) (2) (3)∙∙2∙∙23SP ∙∙OF-OH 3∙∙43∏2SP OO∙∙O因为p s -型杂化轨道的成键能力为]4[32spsp sp <<,所以 具有生成与 的倾向。

由于F O -键可被水解,所以氟代亚氧酸(钾)的生成反应需在非水溶剂中进行。

如反应式(3)。

据测定,于通常情况下,在100体积水中,3O 能溶解45体积,2O 仅为3体积。

由此可见,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分子个数比),3O 是2O 的15倍。

另据实验报导[]5,臭氧在强碱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大,稳定性增加,半衰期随强碱浓度的增大而增长。

可以认为,上面两个实验事实可由平衡方程式(2)给出满意的解释,因而可以推断有亚氧酸(钾)生成,并能稳定地存在。

由平衡方程式(3)可以推断,在溶解有2KHF 的非水溶剂中,2OO 的溶解度将较在纯的非水溶剂中大,稳定性增加,半衰期将随2KHF 浓度的增大而增长。

同时推断,氟代亚氧酸(钾)可以生成,且比亚氧酸(钾)还要稳定。

最稳定的氟代氧酸钾(F KOO 3)更可以生成和稳定地存在。

根据理论推断氟代氧酸钾⎪⎭⎫ ⎝⎛F O O K 3*的分子结构式将会是:或记作中心氧原子(*O )进行不等性3SP 轨道杂化,生成四个不等性3SP 杂化轨道。

22sp oo F O O H sp 23F O OK sp 233+-K O 3SP +-K O F+O +—O —O其中的两个杂化轨道(3SP )2各有一孤对电子,分别跟两个配位氧原子的(3SP )0空杂化轨道形成配价键O O →*(或记作O O -+—)。

余下的另两个杂化轨道(3SP )1各有一孤单电子,分别跟另两个配位原子()F O ,的(3SP )1杂化轨道的一孤单电子形成共价键。

中心氧原子(*O )总共使用六个价电子成键(四个共价健,两个正电价健),显示正六价(即 +6 价),为畸变四面体构型。

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明确地指出,氧元素可以生成正六价的化合物。

这一科学预言至今仍为理论空白。

如能合成氟代氧酸钾()F KOO 3即可验证元素周期律这一科学预言,填补国内外化学界一百多年来这项理论空白。

氟代氧酸钾也将在教学科研和生产建设中为人类作出贡献。

作者诚请国内外有兴趣的实验家进行制取。

附言:“氟代氧酸钾”猜想现在尚属纸上谈兵,尚处理论研究阶段。

大家知道,数学中的哥德巴赫猜想、物理学中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宇称不守恒定律等,开始时也是先有理论猜测、先有纸上谈兵,若干年月以后才被他人实验证明。

“氟代氧酸钾”现在祈望有哪位实验家验证其是否正确。

参考资料[1]王箴,《化学汇解》.165页.商务印书馆。

[2]苏显云等,大学化学. 1989年第五期,54页。

[3]张式之编译,《现代化学键理论浅说》,34、88页,江苏人民出版社。

[4]徐光宪,《物质结构》,309页,人民教育出版社。

[5]《化学通报》,1964[12],6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