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含氧化合物
大学有机化学第八章《醛酮醌》

第八章 醛 酮 醌【目的要求】1、掌握醛酮的分类和命名;羰基化合物的结构特征;醛酮的主要化学性质。
2、熟悉醛酮的物理性质;α ,β-不饱和醛酮的分类和性质;醌的化学性质。
3、了解醛酮的制备;醌的分类。
【教学内容】第一节 醛、酮的结构、分类和命名一、羰基的结构 二、分类三、命名 (一)、 普通命名法 (二)、系统命名法对于结构较复杂的醛酮,可选择含羰基碳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醛的编号从羰基的碳原子开始,酮则从离羰基最近一端的碳原子开始编号,表示羰基位置的数字写在名称之前;并补充与主链相连的支链的名称与位置。
第二节 醛、酮的物理性质 第三节 醛、酮化学性质一、亲核加成(一)、与含碳亲核试剂加成1、与氢氰酸加成:(CH 3)HCOR(CH 3)HCRCN2、与炔化物加成R C O COH 2Na+Na+R C OHCNaOHR C3、与格氏试剂的加成格氏试剂RMgX 与醛、酮的反应是制备各种醇类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ROMgXC MgX+—ROHMg(OH)X(二)、与含硫亲核试剂的加成大多数醛和甲基酮都能和亚硫酸氢钠加成。
OC C NaHSO 3SO 3Na(三)、与含氧亲核试剂加成 1、与水的加成醛、酮与水形成的水合物,称之偕二醇(或胞二醇)。
OOHC OH H 2OC2、与醇加成在干燥氯化氢作用下,醛与等克分子的醇亲核加成,其生成物半缩醛可继续与另一克分子醇反应,生成缩醛。
R H COHClC'R''H OR OHHCl'CR'H OR OR H 2O(四)、与含氮亲核试剂的加成含氮的亲核试剂例如氨NH3和取代氨NH 2—Y 都能和醛、酮的羰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OC H+YOH2Y +OHNH Y ∶H+最后产物含有C=N 双键,总的反应式可表示为:H+H 2OYYNN C二、α-活泼氢引起的反应 (一)、 卤代反应醛、酮在碱催化下,其α-碳上的氢可以被卤素取代,生成卤代醛(酮)。
生物化学第八章习题

生物化学第八章习题第八章习题一、名词释义1、生物氧化2、氧化磷酸化3、呼吸链4、高能化合物二、填空题1.生物氧化可分为两个氧化系统。
2.生物氧化的方式有、和。
3、与生物氧化有关的酶类有,、。
4、体内co2生成方式有和。
5、体内atp生成的方式有和。
6、写出纳德氧化呼吸链中递氢体和递电子体的排列顺命令,,,和。
7、写出琥珀酸氧化呼吸链中递氢体和递电子体的排列顺序、、和。
8.细胞色素是一种作为辅助组的染色蛋白。
呼吸链中的两个电子在细胞色素系统中按顺序转移到氧气中。
9、在肌肉、脑等组织中atp可将~p转移给,生成而贮存。
10、几乎是生物组织细胞能够直接利用的唯一能源。
11、除atp外,可参与糖原合成,它可以参与磷脂合成和蛋白质合成。
3、单选题1、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不是高能化合物()a.乙酰coab.琥珀酰coac.ampd.磷酸肌酸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线粒体外NADH进入线粒体的途径是()携带肉碱的B载体c.丙酮酸羧化支路d.柠檬酸-丙酮酸循环e.苹果酸穿梭或α-磷酸甘油穿梭3.以下哪种蛋白质不含血红素()A.血红蛋白B.肌红蛋白C.细胞色素氧化酶D.铁硫蛋白E.过氧化氢酶4、线粒体外nadh经α-磷酸甘油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内,进行氧化磷酸化的p/o为a.1b.$2c.3d.4e.55.呼吸链的位置是()A.细胞质B.线粒体内膜C.线粒体内膜D.线粒体外膜E.细胞膜6、在线粒体内nadh进行氧化磷酸化的p/o为()a.1b.$27.细胞色素氧化酶含有下列哪种金属元素(A.铜B.铁C.锌D.钼E.镍)8、完整的线粒体当存在以下情况之一时,传递电子的速度才能达到最高值a.adp浓度低,pi高b.atp浓度低,pi高c、高浓度ADP、高pI、高浓度d.atp、高浓度ADP、高浓度e.ADP、低浓度atp9、2,4-二硝基苯酚是氧化磷酸化的()a.激活剂b.抑制剂c.解偶联剂d.调节剂e.催化剂-,CO是呼吸链的(),A.活化剂,B.抑制剂,C.解偶联剂,D.调节剂,e.催化剂11、人体内生成atp的主要途径是()a.三羧酸循环b.β-氧化c、氧化磷酸化D.底物水平磷酸化E.厌氧发酵12、各种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的排列顺序是()a、c1→C→B→aa3→o2b。
第八章 萜类化合物

酮类:万寿菊酮、二氢万寿菊酮等。
【用途】 香料,万寿菊精油代用品,调制化 妆品用香精及烟用香精。
二氢万 寿菊酮
24
2、环状单萜
单环单萜 (monocyclic monoterpenoid)
单环单萜是由链状单萜环合作用衍变而来,由于环合方 式不同,产生不同的结构类型,
萜烯类 柠烯、松油烯、异松油烯、水芹烯等。 醇类 薄荷醇(脑)、松油醇、香芹醇、紫苏醇、胡薄荷醇等。 醛、酮类 水芹醛、紫苏醛、薄荷酮、香芹酮、二氢香芹酮等。
15
香叶醇(牻牛儿醇 ) 【用 途】 广泛用于花香型日用香精,可用于苹果、草
莓等果香型、肉桂、生姜等香型的食用香精,也可制成 酯类香料。 牻牛儿醇为玫瑰系香精的主剂,又是各种花香香精 中不可缺少的调香原料,也可看作增甜剂,还可用于配 制食品,香皂,日用化妆品香精。从天然精油中制取的 产品,配制食品,日用化妆香精用时,含牻牛儿醇大于 90%,配制香皂香精用时,含牻牛儿醇大于80%。工 业品牻牛儿醇和橙花醇是制造香草醇,香草醛、柠檬醛、 羟基香草醛、紫罗兰酮和维生素A的原料,用牻牛儿醇 合成的各种酯,也是很好的香料。 入药用于抗菌和驱虫;临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 较好,不仅有改善肺通气功能和降低气道阻力的作用, 而且对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也颇有裨益,且有起效快,副 作用小的优点。 【药理作用】 1. 抗菌: 有抗细菌和真菌作用 2. 驱虫: 有驱豚鼠蛔虫作用。 3. 其它: 小剂量能抑制大鼠的自发活动。大鼠口服, 能抑制胃肠运动 (食糜的通过速度减慢),对大肠运 动影响不大。接近致死量时有泻下作用。 小量口服, 对大鼠有轻度利尿作用。 16 【毒 性】 具有一定的毒性。
薄荷醇,有机化合物,无色针状结晶或粒状。 为薄荷和欧薄荷精油中的主要成分,以游离 和酯的状态存在。薄荷醇有 8种异构体,它 们的呈香性质各不相同,左旋薄荷醇具有薄 荷香气并有清凉的作用,消旋薄荷醇也有清 凉作用,其他的异构体无清凉作用。可用作 牙膏;香水;饮料和糖果等的赋香剂。在医 药上用作刺激药,作用于皮肤或粘膜,有清
高分子化学-第八章开环聚合

高 分 子 化 学
21
8.2 环醚的开环聚合
醇的影响
一些金属烷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引发的聚合反应体系中, 常加入适量的醇:溶解引发剂,形成均相聚合体系;促进 增长链阴离子与抗衡阳离子的离解,增加自由离子浓度, 加快聚合反应速度。 在醇的存在下,增长链可和醇之间发生如下交换反应:
开环聚合中,对环醚的研究比较详细,尤其是对三节 环和五节环环醚研究得最多。
高 分 子 化 学
9
8.1 开环聚合概述
按环的大小,环醚单体主要有下列几种:
CH2 CH2 O
CH2 CH CH3 O
CH2 CH2 O
CH2 O CH2 C
CH2Cl CH2Cl
环氧乙烷
8.1 开环聚合概述
环状单体的种类
环中含一个杂原子的环状单体有环醚、环硫化合物和 环亚胺等,含有两个杂原子的有环缩醛,含有一个杂原子 和一个羰基的有环酯,环酰胺等。
环醚
环中含有醚键-O-的环状化合物称为环醚;
三节环醚又称为环氧化合物或氧化烯,如环氧乙烷又 称为氧化乙烯,环氧丙烷又称为氧化丙烯;
高 分 子 化 学
17
8.2 环醚的开环聚合
环氧化合物的开环聚合
环氧化合物的阳离子开环聚合仅生成低相对分子质量的 产物,且副反应很多。 环氧化合物可以用醇盐、氢氧化物和负碳离子来引发聚 合,用碱引发聚合可制得端羟基聚醚,目前工业上采用。 环氧化合物的阴离子开环聚合是在二元醇或三元醇存在 下用醇盐和氢氧化物作引发剂来进行的。 醇(作为起始剂)通常用来溶解引发剂形成均相聚合体 系,同时能明显的提高聚合反应的速率,这可能是因为 均相体系增加了自由离子的浓度以及使紧密离子对转变 为松对的缘故。
(人教版)宁波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化学在生活、生产、科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沿海人民利用海水晒盐得到粗盐,其主要成分为NaClB.蒸制面食时使用的纯碱属于酸式盐C.“新冠抗疫”中,用于消毒的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氯的含氧酸盐D.制造“后母戊鼎”的青铜和举世轰动的“超级钢”均属于合金2.下列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质的是()A.CO B.苯C.重金属D.甲醛3.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关于能源与生活的说法错误..的是A.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B.发展非燃油型新能源汽车,有利于减少污染气体排放,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C.充分利用太阳能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4.利用海水提取溴和镁的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常利用电解熔融MgCl2冶炼金属镁B.工业溴中含少量Cl2,可用NaOH溶液除去C.富集溴元素过程中,空气吹出法利用了溴易挥发的性质D.若提取1mol工业溴,至少需要标准状况下44.8L的Cl2及泥沙,得到纯净的NaCl,可将粗盐溶于水,然5.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24后在下列操作中选取必要的步骤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加适量盐酸;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过滤;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A.④②⑤B.②⑤④③①C.④③②⑤①D.③④②⑤①6.“ 能源分类相关图”如下图所示,下列选项中的能源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是A.煤、石油、潮汐能B.氢能、生物质能、天然气C.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D.地热能、沼气、核能7.化学与人类生活、环境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推广“2020新版限塑令”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B.人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C.生活中常用盐酸来清洁卫生洁具或去除水垢D.2019年南阳青年汽车公司推出“水制氢”汽车,并不利于节约能源8.感冒发烧造成身体不适,可选用的解热镇痛药为A.阿司匹林B.青霉素C.碳酸氢钠D.维生素C9.金属材料的制造与使用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
第八章醛和酮

CN C OH
还原
CH3 CH3—C—CH2—NH2 OH
β-羟基胺
CH3 CH3OH CH2=C—COOCH3 H2SO4
α-甲基丙烯酸甲酯
例如:
O C H3C HCN CH3 NaOH OH H3C C CN CH3
水解
脱水 H2C C COOH H3C C COOH CH3 CH3
OH
适应范围:
溶解度:与醇相似。低级醛、酮可溶于水;高级醛、酮 不溶于水。 因为醇、醛、酮都可与水形成氢键:
H R-O H H-O R H C=O H H-O R R' C=O H H-O
第三节 醛、酮的化学性质 一、羰基的结构
羰基中C和O均采取Sp2杂化成键。O上有两对孤 电子未参与成键。
甲醛的结构
键 H C H p轨道 甲醛的结构与羰基的极性 O H 键 孤对电子 O C
二、亲核加成反应
δ -O δ C
+
Nu 慢 + Nu A C (1) O A (2)快
Nu C OA
负氧离子中间体
注意与烯烃的 C=C 的亲电加成反应区别。
影响亲核加成的因素:
一般来说,醛比酮活泼些。这是因为一方面酮的羰基碳连有 两个烷基,而烷基具有给电子的诱导效应,这样使羰基碳所 带正电荷比只连有一个烷基的醛少;另一方面,两个烷基的 空间位阻也比一个烷基大。例如:脂肪族醛酮的活性顺序为:
H C O > H H R C O > H3C R C O > R' R C O
对于芳香醛、酮而言,苯环上有吸电子基团使羰基碳的正电 性增强,有利于亲核加成;反之,活性降低:
O O2N C H O O
>
第八章-皂苷和强心苷 (1)

29 20 19
30
H
21
22
H
H
H
羽扇豆烷型 A/B、B/C、C/D、 D/E 环均为反式稠合
27
HH
H
28
25
26
24 23
木栓烷型 A/B、B/C、C/D、 D/E 环均为反式稠合
二、皂苷的理化性质
1、性状 皂苷大多为无色或乳白色无定形粉末(低聚糖
苷,极性大,分子量大); 皂苷元(极性小)大多有完好结晶; 皂苷多数具有苦而辛辣味,对粘膜有强烈刺激
皂苷
呋甾烷型 :F环裂环,C26-OH多与葡萄糖相 连成苷
四环三萜皂苷 达玛甾烷型 羊毛脂甾烷型
三萜皂苷
β-香树脂烷型(齐墩果烷型 ) 五环三萜皂苷 -香树脂烷型(乌苏烷型 )
羽扇豆烷型
(一)甾体皂苷
1、甾体皂苷的结构特征 :
甾体皂苷由 甾体皂苷元与糖(-羟基糖)缩合而
成。甾体皂苷元由27个碳原子、六个环组成,其基本
其中A带最强,C带较B带强 3~4倍
25L(S)系: 980 cm-1 (A) 、920 cm-1 (B) 、 9900 cm-1 (C) 、 860 cm-1 (D); 其中A带最强, B带较C带强2倍
可用于C- 25构型的鉴别(两种皂苷元的鉴别)
当F环开裂,无螺缩酮结构,无此特征。
当甾环11或12位有羰基时,则在1751~1705cm-1处只有一 个吸收峰;且11位羰基的吸收频率比12位羰基的高。 若12位羰基形成,β-共轭体系,则在1605~1600cm-1 (双键)及1697~1673cm-1 (羰基)处各有一个吸收峰
7、皂苷的颜色反应
皂苷在无水条件下可与强酸、中等强酸、Lewis酸 等作用下发生颜色反应: 醋酐-浓硫酸反应(Liebermann-Burchard反应)
生物化学第八章 生物氧化

1 O2 2
H2O
实测得FADH2呼吸链: P/O~ 2
FADH2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的一种细胞器,是生物氧化和能 量转换的主要场所。是组织细胞的“发电厂”。 线粒体内,外膜的化学组成有显著的区别; 外膜:磷脂,胆固醇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低 内外膜间隙:腺苷酸激酶,核苷酸激酶等 内膜:有些脱氢酶,氧化呼吸链有关的酶, ATP 合成酶 基质: 催化糖有氧分解,脂肪酸氧化,氨基酸分 解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酶
3
二、生物氧化的一般过程
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1.代谢物中C如何在酶催化下生成CO2;
2.细胞如何利用O2将代谢物中的H氧化成H2O;
3.氧化产生的自由能怎样被收集、转换和储存。
4
生物氧化的三个阶段
脂肪 多糖 蛋白质
大分子降解 成基本结构 单位
脂肪酸、甘油
葡萄糖、 其它单糖
氨基酸
乙酰CoA
小分子化合物 分解成共同的 中间产物(如 丙酮酸、乙酰 CoA等)
31
2. 高能化合物
生化反应中,在水解时或基团转移反应中可释
放出大量自由能( >20 千焦 / 摩尔)的化合物称为 高能化合物。
32
高 能 化 合 物 类 型
33
3. ATP的特点
在 pH=7 环 境 中 , ATP 分子中的三个磷 酸基团完全解离成带 4个负电荷的离子形 式 ( ATP4-), 具 有 较大势能,加之水解 产物稳定,因而水解 自由能很大( ΔG°′= -30.5千焦/摩尔)。
34
4.ATP的特殊作用
在机体的能量代谢中, ATP 就好像能量通币, 高能化合物虽有多种,只有 ATP 可为一切生 理机能与生物合成反应提供能量; ATP是细胞内磷酸基团转移的中间载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R谱:
游离O-H伸缩振动吸收峰在3650~3590cm-1(尖峰) 分子间缔合O-H吸收峰在3400~3200cm-1(强,宽峰) O-H键的其它弯曲振动吸收峰出现在指纹区 (1500~650cm-1),可以判断伯、仲、叔醇。
NMR谱:
羟基质子受分子间氢键的影响,其化学位移在 1~5.5之间;羟基所连碳原子上的质子化学位移一 般在3.4~4.0之间。
ONa
K2CO3 DMF
NO2 O
Cl Cl
酚能与酰卤或酸酐反应形成,而不与羧酸生成酯。
O OCCH3 O CH3C Cl
OH O OCCH3
AlCl3
NaOH
165℃
COCH3
OH
可利用水蒸气 蒸馏方法分离
25℃
Fries重排
COCH3
(3)酚的氧化
酚很不稳定,容易被氧化,氧化产物主要为对 苯醌。
3、醇的化学性质
R
δ+
δ-
δ+
O H
(1)醇的酸性、醇盐的生成
醇的酸性较水为弱(Pka水=15.7,Pka乙醇=15.9)
它能与活泼金属如钾、钠、镁、铝等反应生成相
应的醇金属化合物。但反应比水缓和。
C 2H 5OH Na C 2H 5ONa H2
CH3 CH3 CH OH Al CH3
CH3 CH O 3 Al H2
H3C
若采用Al2O3为催化剂,醇在高温气相条件下脱水,
通常不发生重排。
CH3 CH3C CHCH3 CH3 OH
Al2O3
CH3 CH3CCH H CH3 H2O
b.生成醚
伯醇在酸催化下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醚,以SN2 历程进行;仲醇和叔醇难以按SN2进行,主要发生E1 消除。
H
CH3CH2OH CH3CH2OCH2CH3 H
O H O N O NO2 OH
酚与三氯化铁显色反应演示:
3、酚的化学性质
O
(1)酸性
H
苯酚的酸性比醇强,Ka=1.28×10-10,而环己醇 的Ka=10-18;比碳酸的酸性弱( Ka=4.27×10-7)
OH O O O O H
OH NaOH
H2O
ONa H 2O
ONa CO2 H 2O
OH NaHCO3
R.T
CH3 CH3C CH3 H2O Cl H2O
(立即混浊)
叔醇
CH3CHCH2CH3 HCl,ZnCl2 CH CHCH CH 3 2 3 OH Cl
(片刻后混浊)
仲醇
CH3CH2CH2CH2OH
HCl,ZnCl2
(加热后反应)
CH3CH2CH2CH2Cl H2O
伯醇
Lucas实验演示:
为避免醇与卤化氢反应生成重排产物,可以利用
伯醇氧化主 要生成羧酸
RCHCH3 K2Cr2O7 OH R3COH
(dil) H2SO4 [O]
不反应
C2H5OH
K2Cr2O7/H
CH3C
O H
(b.p21℃)
由高级伯醇氧化为醛,可以采用CrO3-吡啶或 Oppenaner氧化法。
CH3CH2CH2CH2CH2OH
CH3 CH3 CH CHCHCH3 OH CH3
CH2CH CH2 CH2CHCH2 25~30℃ Cl Cl OHCl CH2 Cl
Na 2CO3 H2O
Cl2/H2O
Ca(OH)2
CH2 O
CH
CH2CHCH2 OH OHOH
丙三醇
80~90℃
100~150℃
(3)多元醇的性质(二元醇的性质)
(a)高碘酸氧化——定量反应
R R C R C R 2 R2C O OH OH IO4 R R C O R C R O O IO3 H2O O I OH OH
CH3CH2CHCH2CH3 Br
TsONa
85%
Ts=
H3C
SO2
(3)生成烯烃和醚
醇在质子酸(H2SO4、H3PO4等)或Lewis酸 (Al2O3等)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可发生分子内或 分子间脱水得到烯烃或醚。 a.生成烯烃 酸催化下,醇分子内脱水得到烯烃,按E1历程
进
行,脱水反应取向符合Saytzeff规则。 脱水反应活性为:叔醇〉仲醇〉伯醇
OH
KI,H3PO4
I
反应活性:HI〉HBr 〉HCl 〉 烯丙型醇〉叔醇〉仲醇〉伯醇
仲醇、叔醇按SN1历程进行;
伯醇按SN2历程进行,有时也可按SN1历程进行。
CH3CH2CHCH3 OH
con.HI
CH3CH3CHCH3 I
CH3CH2CH2CH2OH
NaBr H2SO4
CH3CH2CH2CH2Br
H
CH3 CH3 CH3 C C CH3 OH2 OH
H2O
H
例如:
CH3
OH CH 3 C OH CH 3
H2SO4
C O O
CH3
CH3 CH3
二、酚
羟基直接与芳环连接的化合物称为酚。
1、酚的结构
酚的结构可以用下列共振结构式表示:
OH OH OH OH
共振结构说明了什么?
2、酚的物理性质
苯酚微溶于水;多元酚溶解度增大;酚可以形成 分子间氢键而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此外,邻硝 基苯酚因形成分子内氢键而导致其熔点、沸点比对 基苯酚低,溶解度也有所降低,并且它的蒸气压较 大。
CrO3
N
CH3(CH2)3C
O
O H
(i-pro-)3Al
CH3CCH3
紫罗醇
CH3
CH3 CH CHCCH3 O CH3
OH CH3CHCH3
脱氢反应:
RCH2OH
Cu
O RC H H2
200~300℃
O RCHR' OH
Cu
200~300℃
RCR'
H2
4、多元醇
(1)多元醇的命名
CH3CHCH2 OHOH CH2CHCH3 OH OHOH HOCH2 CH2OH C CH2OH CH2OH
CH3CH2OH
con.H2SO4, 170℃
or Al2O3, 360℃
75%H2SO4
CH2
CH2
H2O
CH3CH2CHCH3 OH
150℃
CH3CH CHCH3
CH3CH2CH CH2
主要产物
CH3 CH3
CH3
H3PO4
OH
(84%)
(16%)
CHCH2CH2CH3 OH CH2CHCH2CH3 OH
H2SO4
CH CHCH2CH3
π~π共轭
E1历程,中间体为碳正离子,有可能发生重排(稳
定性许可)。
CH3 CH3C CHCH3 CH3 CH3CCHCH3 CH 3
H H
CH 3 CH3C CHCH3 CH 3 OH2 H3C
H2O
CH3 CH3CCHCH3 CH3
CH3 OH
重排
CH3 C C CH3
OH
Br
OH
NaOH
CH2CH2OH
ONa
CH3I
OCH3
Br
Mg Et2O
OCH3 Br
OCH3 Br
con.H2SO4
OH
① ②
MgBr
O
H3O
CH2CH2OH
CH2CH2OH
二芳基醚的制备比较困难,但当卤原子的邻位
或对位有强吸电子基时,反应则比较容易。
OK Br
Cu
O
KBr
220℃
Cl NO2
α-二元醇或三元醇的化合物很不稳定容易脱水。
OH CH3C H OH O CH3C H H2O
2、醇的物理性质
直链饱和一元醇中,C1~C3 为具有酒味的无色 液体, C4~C11 为具有不愉快气味的油状液体, C12 以上为无臭无味的蜡状固体。 醇具有反常的沸点、溶解度与它能形成分子间 氢键有关。
AgNO3
AgIO3
(b)四乙酸铅氧化 (α-二醇)
H R C H C R
HOAc
Pb(OAc)4
2 RCHO
Pb(OAc)2 HOAc
OH OH
β-二醇和γ-二醇均不 发生上述氧化反应
(c)频哪醇重排
CH3 CH3 CH3 C C CH3 OH OH CH3 CH3 CH3 C C OH CH3 CH3 C C CH3 CH3 CH3 OH CH3 CH3 C C CH3 CH3 O CH3 C C CH3 CH3 OH CH3
各类醇与活泼金属反应的活性顺序为:
甲醇〉伯醇〉仲醇〉叔醇
原因:
R
OH
RO
H
活性与酸性有
关。由于烃基是供电子基团,RO-随R供电性的增强 而越不稳定,则酸性较差,反应活性弱。此外,醇 的酸性还与溶剂化效应有关,叔醇空间位阻较大, 溶剂化作用差,酸性弱。
醇钠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为避免使用
危险性极高的金属钠,而运用下列化学平衡来制取
醇与卤化磷(SN2)或氯化亚砜作用。
OH
PBr3
Br
CH2OH
SOCl2
CH2Cl
α-碳原子构型保持
CH2CH3
CH2CH3 C H CH3 OH SOCl2
CH2CH3 C H CH3 O O S Cl
C H CH3
Cl
CH3CH2CHCH2CH3 OH
NaBr DMSO
TsCl Py
CH3CH2CHCH2CH3 OTs
1,2-丙二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