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基本办学指标的高校生均培养成本研究

合集下载

复旦大学各类学生人均培养成本研究

复旦大学各类学生人均培养成本研究

复旦大学各类学生年度人均培养成本研究1林荣日2摘要:定量测算人均教育成本,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大难点。

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有关方法,初步测算了复旦大学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年度人均培养成本,并根据某些经验系数,对所得结果进行了校正,校正后的各类学生年度人均培养成本分别为:博士生42756.95元;硕士生35630.79元;本科生23170.02元到23753.86元;专科生19003.09元到19107.40元;网络学院学生7126.16元。

关键词:教育培养成本教学成本科研成本根据前期研究结果“我国研究生教育成本内涵和估算方法初探”(以下简称“初探”)和实证调查数据,我们已对复旦大学等7所高校的固定资产总值、固定资产折旧成本、固定资产潜在租金总损失、研究生社会机会成本、研究生人均培养成本、人均教学成本、人均科研成本、个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等,进行了实证测算。

由于本次课题只是针对研究生教育成本的实证研究,因而未对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实际数据进行调查。

但是,在“初探”一文中,我们已在理论上,对本科生和专科生人均培养成本的估算方法,进行了说明和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学校的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是按某种系数加以分摊的,因此,研究生和其他层次的学生,在成本构成上,应该具有一定的关系。

下面我们试着运用有关方法,对复旦大学各类学生的人均培养成本等数据,进行定量测算,并根据两种经验系数,对所得结果加以校正。

一、各类学生在“学习阶段”培养成本的测算根据“初探”一文的说明可知,我国高等教育各层次学生的培养,大体可区分为课程学习阶段和学位论文研究阶段,在此,我们假设:(1)本科生的平均培养年限为4年,其中,“学习阶段”的时间为3.5年,“研究阶段”的时间为0.5年。

在具体计算时,可视为一年中,本科生用于“学习阶段”的时间为3.5/4 =0.875年,而用于“研究阶段”的时间为0.5/4 =0.125年;(2)专科生没有“研究阶段”,其平均培养年限2.5年均为“学习阶段”。

浅谈当代高校生培养成本

浅谈当代高校生培养成本

浅谈当代高校生培养成本当代高校生的培养成本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不断进步,高校生的培养成本也逐渐增加。

在当代社会,高校教育已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平台之一,对于高校生的培养成本,也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一、高校生培养成本的构成高校生培养成本主要包括教学成本和生活成本两部分。

教学成本主要包括教学人员工资、教学设备、实验材料、实习实训等方面的费用。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高校教育的基础,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也需要高额的薪酬来吸引和留住。

教学设备和实验材料的更新换代也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

实习实训是高校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也需要大量的投入。

生活成本主要包括食宿费、伙食费、交通费、学习用品费等方面的费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尤其是一线城市的高校生生活成本更是居高不下。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大和提高,高校生培养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教学设备的更新换代、教学人员工资的提高、学生生活费用的增加等,都导致了高校生培养成本的上升。

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平均培养成本已经达到每年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

在教学成本方面,高校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在生活成本方面,高校生的生活费用也在不断上升,不少家庭因负担不起高昂的高校生培养成本而放弃了高等教育的机会。

高校生培养成本的增加,直接导致了高等教育的成本上升,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会成为一道负担。

很多家庭为了供孩子接受高等教育,需要背负沉重的债务,甚至影响到家庭的正常生活。

高校生培养成本的上升,也会对高校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些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由于生活压力较大,可能会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因为生活拮据而放弃学业。

这对于国家的人才培养和国家的发展都是一种损失。

高校生培养成本的上升,也会增加家庭和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而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可能因为无法承担高昂的培养成本而无法接受高等教育。

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计量方法探讨

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计量方法探讨

旧费用

总成本
100%
其中: 人员经费 53.30%
公用经费 46.70%
总成本
本科生
硕士生
85.30%
83%
8.50%
8.70%
6.20%
8.30%
100% 49% 51%
100% 55% 45%
博士生 82.40% 9% 8.60% 100% 57% 43%
18
生均成本(元/人)
本科生 硕士生 博士生 23471 49286 79736

养老和住 0.99 0.33
0.37 0.29 2372 5191 8313
房补贴费


固定资产 0.90 0.24
0.36 0.30 1706 4999 8498
折旧费用

总成本 11.55 3.87
4.27 3.41 27548 59476 96547
4
三、计量方法
3、成本核算法 成本核算法是根据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和
基本技术,利用会计系统,通过设置、登 记帐簿,记录教育资源的耗费,计算培养 成本的方法。 优点:规范、准确 缺点:在现有的制度条件下缺乏可行性
5
四、利用会计调整法计量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
1、剥离与学生培养无关的费用。 现行高等学校支出项目中应剥离的费用包
13
四、利用会计调整法计量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
3、补充经费支出中未反映出来的学生培养成本 (1)在职教职工的养老保障费用
可以参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规定,模拟计算在 职教职工的养老保险费用。在XX大学案例中,我 们以在职教职工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 三项工资为基数,按基数工资的19%(北京市企 业的负担标准)计算学校应该负担的养老费用, 然后按前述做法确定应计入学生培养成本的比例, 最后分摊到各层次学生。

高校生均成本核算分析

高校生均成本核算分析

高校生均成本核算分析我国自2013年开始,各个省、地区相继调整了高校入学的费用,主要是因为高校生均成本费用上涨,所以必须上调高校入学的收费标准。

培养一名大学生的费用是没有固定标准的,教育成本核算是一项非常困难的问题,高校生均成本核算时也只是依靠一些标准和实际情况,这样确保高校生均成本的合理性。

高校生均成本核算中要充分考虑国家标准和高校的实际情况,仔细核算高校生均成本,保证高校学费的合理性。

1高校生均成本核算的目的高校生均成本专门用在高校的教育服务工作中,属于一类已经发生价值转移的成本,这部分成本的主体不是教育投资机构、不是政府也不是学生,而是一类服务成本,高校生均成本中实行核算的目的就是根据高校中的专业、培养方式等归集高校中培养学生的成本,生均成本核算有助于教育活动费用的分配,准确地为高校培养学生分配成本费用。

[1]高校生均成本核算时基本是选择一个学期为核算周期,也就是当年9月1号到次年的8月31号,生成高校生均成本核算的报表,管理高校中服务活动的成本。

2高校生均成本核算的内容本文汇总了高校生均成本核算的内容,具体有:一是高校内所有与教学活动、辅助教学活动有关的成本费用;二是高校科研活动的资金费用;三是教学及科研以外与教学相关的费用[2];四是高校行政管理费用;五是高校后勤管理费用;六是资产折耗,包括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七是高校拓展业主、组织活动产生的成本费用;八是高校活动作业中不能归类到上述类目中的费用,如缴费费用、募捐费用等类型的其他费用。

高校中明确生均成本核算的内容,才能排除无关的成本费用,确保高校生均成本核算的准确度。

3高校生均成本核算的方法高校生均成本核算时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结合高校生均成本核算列举具体方法的应用,如下所示。

3.1汇总教育成本中的资源费用。

高校生均成本核算时最先就要汇总可以计入教育成本的资金,以高校的教育活动为依据,教育成本中的资源费用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作业活动产生的成本以及支持作业活动的成本,作业活动产生的成本集中在高校中的学院、系、教育教学部等范畴中,而支持作业活动的成本包括各个系统,如教育教学管理系统、行政管理系统等,汇总教育成本资源费用时,要核算与培养学生有关的成本,剔除无关的成本支出,经过汇总后计入到核算体系中。

高等学校生均标准成本核算研究

高等学校生均标准成本核算研究

高等学校生均标准成本核算研究摘要:目前,我国公办高校主要经费来源是国家财政拨款和学生缴纳学费。

理论上,财政拨款和学生学费应该依据生均标准成本确定,但实际上很多高等学校并没有严格计算生均标准成本。

本文以生均标准成本的测算方法为核心,首先研究了生均标准成本的测算基础;然后,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各生均标准成本项目的测算方法;最后,运用上述方法核算内蒙古科技大学的生均标准成本。

关键词:高等学校;生均标准成本;成本核算1 生均标准成本的测算基础高等教育生均成本是指高等学校为实现教育的基本职能,并达到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在一定的会计期间所必须发生的,平均用于每个学生的直接支出和间接支出的总和。

从计量和运用上它可以分为两类:生均实际成本和生均标准成本。

生均实际成本是指教育的财务成本,它是教育投资效益评价、教育机构办学效益考核的重要依据。

生均标准成本是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基础,以培养一个合乎一定教学质量的学生为前提,通过研究、分析而测算出来的生均成本。

目前生均标准成本被教育界认为是一种合理的高等教育定价依据,既能为政府确定财政拨款和制定收费标准提供重要参考,又能促进高校树立成本意识,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本文研究的是标准生均成本,测算在当前的经济水平下,以现行国家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为基本依据,培养一个合格的学生所需的年成本。

1.1 测算依据测算公立高校生均标准成本,就必须依据国家颁布的关于办学条件的法律法规文件,这样测算出的生均标准成本才有说服力。

本文所依据的相关文件包括:《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改价格[2005]1008号)、《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发[2004]2号)、《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育部办公厅,教高厅[2004]21号)。

1.2 生均标准成本的项目构成本文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将生均标准成本项目划分为人员成本、公用成本、土地成本、固定资产折旧成本。

高校学生培养成本研究

高校学生培养成本研究

算方法不变 , 即僦 己‘ ‘ 阻定资产 ”贷记 “ , 固定基金”再根据固定资产 , 的性质 、 消耗方式合理确定 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 , 并选
( 高校 学生培养成本核 算项 目 高校教育培养成本 由人员 四)
支出、 公用支 出、 对个人和家庭 的补助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四部分
择合理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 “ 借记 固定基金”贷记 “ , 累计折 旧”那 , 么“ 固定基金” 目余额即为固定资产净值。 科 固定资产报废或转让时 , 借记“ 固定基金” 累计折旧”贷记“ 和“ ,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维修和 。
( ) 固定资产折 旧制度。 2 实行 按现行高校会计制度, 高校 固定资 产不计提折旧 , 随着时间推移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之间的 差异越来越大 , 造成高校资产虚增 , 直接影 响培养成本准确性 。 对现
有制度进行改进 , 增设“ 累计折旧” 目, 科 固定资产增加时 , 原来的核
二 、 校 学 生培 养 成 本 核 算模 型 研 究 高

高 校 学 生培 养成 本 概 述
( ) 一 高校 学生培养成本概念 学生培养成本不能等同于教 育
成本。袁连生认为教育成本是为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服务而耗 费 的资源价值 , 它既包括以货 币支 出的教育 资源价值 , 也包括因资源 用于教育所造成的价值损失 , 前者为教育 的实支成本, 后者为教育

目,基建投 资” “ 按项 目投资主体设 置明细科 目, 核算各投 资主体包 括 由学校 自有资金转人的基建投资款 ,在建工程”按项 目基建支 “ 出类别设置 明细科 目, 核算所有基建支 出和费用 。 对发生 的基建利
息支出, 不能按收付实现制来确定 , 而应该考虑该支出项 目 的实际

应用型本科院校生均培养成本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生均培养成本研究
教学研究经费 资料 费、 教研项 目实验经 费、 教研

成 果 鉴 定
设 备 购 置
房屋 建 筑物 、 学 设 备 、 教 图书 、 动 场 运
固定资产折 旧
贷款 利 息 长 短期 贷款 利 息
资金缺 口很大。但拨款金额和 比例 究竟应该为多少 , 还有赖于学校生均 培养成本构成的准确分析和核算。
德 育 T 作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的“ 四个创新”
( 接 第7 页 ) 上 4
( ) 高设备 利 用率 三 提
转化力度 ,扩展学校资金的来源渠
道 ,同时 采取 灵 活的 方式 鼓励 社 会 捐 赠 办学 或赞 助学 校 各类 活动 。
应建 立 以政 府拨 款 为 主 ,多元
招生宣传费 、 实习费、 就业指导费 、 实验 器材 消耗 费、 学科建设费、 专业建设费、 资料印刷费
应 用 型本 科 院校 多属 于地 方 院 校 , 方 经济 影 响较 大 , 教 育经 受地 在 费 总额 中财政 拨 款一 般少 于 部 属院 校或 研究 型 大学 ,科 研经 费 获 取渠 道 有限 , 而在 教学 方 面 , 特别 是 实践 教 学 的投 入 比 例 却 高 于 研 究 型 大 学 。 目前 , 府财 政 资金 投入 不 足 , 政
本 科 院校 应 建 立政 府 拨 款 为 主 , 多元 筹 资 渠道 相 结合 的教 育投 资 体 制 。 同

外聘

返 聘教 师 薪酬
学术交流费用, 包括 学术会议 费用、 考察访问 、 培 养进修
奖 学金
时, 学校 内部 应 精 减 行 政 机 构 , 强 经 加

高校生均标准成本测算初探

高校生均标准成本测算初探
校 教 育 培 养 成 本 只包 括 学 校 耗 费 的 教学 成 本 。本 文 即是 从 狭
() 1 相关性原则 。 该原则可理解 为生均标准成本 的测算范 围与培养受教育者发生的费用 密切相关 。 那么 , 与高校教育活
义 的角度来探讨高校教育培养成本的。高 校教育培养成本核
算是指高校将一定时期 内为培养每名学生所发生的费用按成 本埘象进行归集 和分配 ,然后计算出该成本对象所耗费的教 育资源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2 高校教 育培 养监审成本 。 . 它是 比高校教育培养成 本更 严格的一种成本 。它要 求在教学 活动 中发生的费用不仅要符
【 关键词】 生均标准成本 测算基础
测算方法
本规定的范围 , 在此基础上 , 测算 出培养一名符合一定 质量 的 学生 所必须耗 费的教育资源的价值 ,这个价值就是 同类别 的
现行的高校 收费标准是按照每名学生培养成本的 2 % 5 收 取的, 且从 20 ( 0年以来从未调整过 , ) 它的合理性越 来越受到 质疑。 国家 发改委于 2 0 0 5年发 了《 高等学校教育 培养成本 监审办法》 简称《 ( 成本监市办法》 , )教育部拟 台《 高等学校 生均成本核定办法》 以重新核定大学学费标准。 , 但问题足 , 学 生培养标准成本 涉及 因素 太多 , 实践 中很难精确测定 与计算 ,
维普资讯
高 校 生 均 标 准 成 本 测 算 初 探
王爱 华( 教授) 武 玉洁 段治 平 ( 教授)
( 山东 科 技 大 学 经 济 管理 学 院 青 岛 2 6 1 ) 6 5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摘要】 目前 , 我国高校 的教 育收 费受到 了越 来越 多的质疑 , 高校生均标准成本成 了社会 各界 十分关注的问题 。 本文在 界定几个相关概念 的基础上 , 重点探讨 了高校生均标 准成本测算基础 、 测算方法及成本 测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基本办学指标的高校生均培养成本研究作者:宣杰王静许楠杜美澄来源:《会计之友》2014年第19期【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教育成本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但我国高校尚未普遍进行生均培养成本计量。

文章基于普通高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构建了我国高校生均培养成本计量模式,介绍了各项成本的具体要素和计算方法,并结合一所具体的高校进行案例分析,得出标准和实际生均培养成本进行比较,进而分析该校对资金的使用效益情况,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生均培养成本;基本办学条件指标;高校成本计量中图分类号:G4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9-0022-06一、引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扩大,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迅速步入了大众教育的轨道。

1997年我国高校招生正式施行“并轨”,这意味着我国高校开始实施全面收费制度。

各类高校教育成本信息日益成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我国在建立高等学校学费制度后,政府选择了将学费与高校生均培养成本挂钩的政策,对于高校的管理者来说,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关注高校生均培养成本。

生均培养成本的计量为高校学费收取标准和财政拨款数额提供了重要参照依据,其研究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高校生均培养成本核算尚未普遍开展,只是处在探讨阶段,缺少计量生均培养成本的标准和依据,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我国高校生均培养成本计量模式。

二、Y高校的基本概况Y高校位于河北省,是全国重点工科高校之一,始建于1920年。

Y高校现设20个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材料科学工程学院、信息科学工程学院、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车辆能源学院、环境化学工程学院等。

学校拥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国防重点学科以及13个省级重点学科;现设有11个博士后流动站点、11个博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27个硕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18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等,还有62个本科专业。

学校整体已呈现出以工为主,文理、经管、法教等多学科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我国高校生均培养成本计算——以Y高校为例(一)我国高校生均培养成本的人数计量高校一般将一个本科生作为计量标准,其他各类型的学生折算为以本科生为基准的权数。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2004)(后文中简称为《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规定,高校学生折合人数=普通本科生数+硕士生数×1.5+博士生数×2+留学生数×3+(普通专科生数+第二学位生数+成人脱产本科生数)×0.8+(预科生数+成人脱产专科生数+进修生数)×0.6+夜大、函授等学生生数×0.3+网络教育生数×0.1。

在本研究中用T表示高校学生数量,在实际计量中T是个变量,以我国高校实际学生人数为准,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整。

表1的数据是计量Y高校学生标准人数的依据。

2010年学生标准人数=16 196+4 983×1.5+530×2+231×3=25 424(人)2011年学生标准人数=16 486+5 317×1.5+576×2+132×3=26 010(人)2012年学生标准人数=16 766+5 550×1.5+602×2+160×3=26 775 (人)(二)我国高校生均培养成本计量模型构建结合《高等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2005)中的规定,本文将我国高校培养成本的支出分为五大类:(1)生均人员支出;(2)生均公共支出;(3)生均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4)生均学生补助支出;(5)生均科研支出。

五大类包括的具体要素,见表2。

标准生均培养成本计算以国家或地方教育政策文件及其相关规定为依据,各要素按照标准规定计量,通过标准计算得出的结果是准确而合理的;而实际生均培养成本计算则是在该校的财务资料基础上,使用各种数据,结合实地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得出大致的实际培养成本。

本文各项实际费用数据来源为Y高校财务处、基建处以及固定资产管理处,见表3。

1.生均人员支出我国高校生均人员支出(Staff Expenditure per Student)是指高校为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提供服务的各类人员发放的各项工资性支出的总和平均分配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S表示。

(1)在职人员收入总和高校实行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分别由岗位工资、绩效工资、薪级工资和津贴补贴四个部分构成。

在职人员收入S1包括专任教师和其他人员的收入总和,生师比表示的是标准学生数与专任教师的比例,需要通过一定的比例进行转换,以体现全体教职工的年薪收入水平。

在职人员收入总和=标准学生数量/(生师比× 60%)×教师年薪收入标准,即S1=T/(η60%)S'。

依据《我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2004)“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中的师生比和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本文生师比η以18:1作为参考标准。

教师年薪收入标准S'参照各高校实际情况而定,本文计算标准成本时选取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教职工平均工资,2010年为38 968元,2011年为43 194元,2012年为47 878元。

2010年Y高校标准在职人员收入总计=25 424/18/60%×38 968=91 733 559 (元)2011年Y高校标准在职人员收入总计=26 010/18/60%×43 194=104 025 550 (元)2012年Y高校标准在职人员收入总计=26 775/18/60%×47 878=118 697 541.67 (元)(2)教职工社会保障扣缴费我国高校教职工的社会保障扣缴费是指高校为教职工缴纳的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等社会保险费用。

社会保障扣缴费=在职人员收入总和×四费的缴纳比率和,即:S2=S1·(I1+I2+I3+I4)。

四费的缴纳比率按照《五险办理指引(社保、医保、失业保、工伤生育险)》(2007)规定为:养老保险10%;医疗保险(含生育)6.5%,失业保险1%,工伤保险1.5%,合计为应缴工资的19%。

综上,生均人员支出=(在职人员收入总和+社会保障缴费)/标准学生人数,即:S=(S1+S2)/T,根据上述计量模型计算:2010年Y高校标准生均人员支出=(91 733 559+91 733 559×19%)/25 424=4 293.70 (元)2011年Y高校标准生均人员支出=(104 025 550+104 025 550×19%)/26 010=4 759.34 (元)2012年Y高校标准生均人员支出=(118697541.67+118 697 541.67×19%)/26 775=5 275.45(元)根据实际费用数据计算2010年Y高校实际生均人员支出=(154 881 200+13 178 100)/25 424=6 610.26 (元),同理得2011年和2012年实际生均人员支出6 738.07元和9 956.83元。

2.生均公共支出生均公共支出(Public Expenditure per Student)是高校为保证教学计划正常进行而产生的公共费用支出总和平均分摊到每一名学生身上,用P表示。

(1)日常教学维持支出日常教学维持支出是指我国高校在能源、物业、绿化费用及其他经费的支出总额。

每一名我国高校生均所耗费的能源都是均等的。

水费=标准学生数量×生均年耗水量×当地水费标准,即:P1=T·A·μ;电费=标准学生数量×生均年耗电量×当地电费标准,即:P2=T·C·β;取暖费=标准学生数量×(生均行政用房面积+生均教室面积+生均宿舍面积)×当地供暖费标准,即:P3=T·M·δ根据《关于学校水电气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2007)可知各地高校水电费标准和民居水电费一致,Y高校当地电费每度0.52元,水费3.2元/m3。

Y高校每个学生年均用水量约为20m3,用电量约为500度。

Y高校当地取暖费按照每平米每月6.97元,Y高校有4个月取暖期。

标准数据采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中的数据核算,见表4和表5。

根据上述模型计算2010年Y高校标准日常教学维持支出总额=25 424×3.2×20+25424×0.52×500+25 424×6.97×4×(9+6.5+2.9)=21 279 685(元),同理得2011年和2012年标准日常教学维持支出总额为21 770 162元和22 410 461元。

(2)九项经费支出我国高校九项基本经费包括六项基本经费:办公费、教学差旅费、培训费、会议费、专用材料费、邮电交通费;以及本校支出的福利费、招待费和工会经费,其中:生均六项基本经费=年学费收入×特定经费系数,即:P4=Z·ε;另三项经费=教职工工资总额×(2%+3%+2%),即:P5=S1·7%年学费收入Z以各高校实际收入为准,特定经费系数ε一般参照20%~23%;福利费、招待费、工会经费分别按工资总额的3%、2%、2%提取。

Y高校的学生学费为5 000元/年。

根据上述模型计算2010年Y高校标准九项经费支出总额=5 000×0.22×25 424+91 733559×0.07=34 387 749 (元),同理得2011年和2012年标准九项经费支出总额为35 892 788.5元和37 761 327.92(元)。

(3)物业费物业项目包括:综合管理、物业公用部分和公共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卫生清洁、水泵维护等项目。

物业费=生均综合用房面积×机械生人数×当地物业标准,即:P6=H·T·■标准生均综合用房面积H依据表4中的数据可知,物业费按照《Y高校当地物业服务收费分等定级管理试行办法》(2011),综合管理费为0.3元/建筑平方米/月,物业公用部位和公共设施日常维护费为0.35,卫生清洁费为0.09元/建筑平方米/月,三项合计为0.74元/建筑平方米/月。

根据上述模型计算2010年Y高校标准物业费总额=0.74×12×26.66×25 424=6 018 898.1(元),同理得2011年和2012年标准物业费总额为6 157 628.21元和6 338 734.92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