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培养成本的核算和分析——以普通高校A大学为例
高校本科生培养成本测算及分析

当代经济·月刊
2019 年第 9 期
银 行 的 政 策 支 持 力 度 ,同 时 小 额 贷 款 公 司 和 村 镇 银 行 应 实 施 有 效 的 信 用 风 险 管 理 ,进 一 步 提 高 农 村 金 融风险防范能力。
(3)推 动 农 村 合 作 金 融 发 展 。 农 村 合 作 金 融 机 构 实 行 社 员 制 ,具 有 封 闭 性 ,只 在 机 构 内 部 吸 储 放 贷 ,并 且 不 支 付 固 定 回 报 ,这 可 以 有 效 化 解 农 村 金 融 风 险 。 为 了 促 进 农 村 合 作 金 融 的 发 展 ,政 府 应 积 极 出 台 相 应 的 法 律 法 规 ,引 导 农 村 合 作 金 融 规 范 化 运 营 ,并 给 予 相 关 的 政 策 优 惠 ,帮 助 完 善 农 村 合 作 金 融 的 内 部 风 控 机 制 ,发 挥 其 在 农 村 金 融 风 险 防 范 中 的 积 极 作 用 ,更 大 程 度 满 足 农 民 的 贷 款 需 求 。
大学生培养成本浅析

通过三年的真抓实干,全县已建成10个南江黄羊纯繁场和10个南江黄羊基地乡,同时,在全县各地全面推广桔秆氨化肉牛育肥新技术。
由于牛、羊肉具有广阔的销售市场,在具有养殖规模效益的纯繁场和基地乡及肉牛育肥场的辐射作用下,全县各地已形成养殖牛、羊的热潮,涌现出了一大批养殖牛、羊的专业户,走出了“公司+农户”的新路。
截止1996年底,全县牛存栏15万头,出栏4万头,羊存栏11万只,出栏8万只。
养殖业的全面发展,改变了过去单一以养猪为主的不成规模的低效益养殖模式。
据统计,1996年畜牧业的生产总值达4301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为国家创税1500万元。
畜牧业已发展成为通江财政增收,农民致富的强有力的支柱产业。
三、农业投入的效益回报,促进了通江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通江对农业的大投入收到了较高的回报。
广大农户利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经济林开发创造的良好环境,大力调整生产结构,发展商品经济。
据6年统计年报公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3元,比上年增加111元,比1990年增长90%;全县70%的农户用上了水电,50%的农户购置了电视机等家用电器,80%的农户住房得到了改造、更新;全县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分别由1995年的52140户、240587人,减少到目前的44387户、184497人。
农民手头宽裕后,踊跃筹集资金大办公益事业,近几年,通过农民集资办教育、建公路的资金总额达5000多万元,全县农村学校校舍较过去有较大的改观,县内公路网络密布,四通八达。
农村经济快速增长,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粮、猪型财政”格局,为财政提供了稳定的税源。
1996年,县地方财政收入4807万元,较上年增收872万元,增长22.2%,当年结余131万元。
通江财政收入已由1989年的全省189位上升到1995年的104位。
近年来,新铺设的水泥、柏油路,开通的光纤程控通信设施、加密电视,改善后的旅游环境,都给外地客人和各级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普通高校学生培养成本计算例解

生均成本 = 总成本 ÷ 在校标准学生总人数
用率在 20%以下 , 许多高档设备长期闲置不用。因此 , 高校重视应 加强管理 , 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 二是压缩不必要的成本开支。 近年来 , 学费增长过快的重要原 因就是学生培养成本增长过快 , 压缩不必要的成本开支是广大群 众的强烈要求。“惜物”本身就是人类文明的表现 , 而高校是全社 会高文明层次之所在 , 理应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成为表率。高 校要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否则 , 按 生 均 成 本 25% 收 取 学 费 就 失 去 了合理的依据 , 进行学生培养成本计算的意义也会大打折扣。 —— —— —— —— —— —— —— — 参考文献 : [ 1 ] 陈敬良:《高等学校成本管理论》 , 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1 版。 [ 2 ] 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 ,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版。 [ 3 ] 万楚军 :《高校成本的性态分析与管理》 ,《荆州师范学院 学报》 2001 年第 2 期。 [ 4 ] 梅强、 吴婧、 陆玉梅 :《关于高校成本计算的会计学思考》 , 《教育与经济》 2005 年第 2 期。 [ 5 ] 谢玉玺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成本计算初探》 ,《安康师专 学报》 2002 年第 2 期。
2%、 12.5%、 20%、 10% 。 第四步 : 计算 2005 年学生培养总成本和生均成本。 总成本 = 人员支出 + 公共支出 + 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 +
固定资产折旧
=4207.6+5216.2+2539.7+2546.5 ( 万元 ) =14510
・ 理财版 2007 年第 11 期
69
教育事业支出归集表 事业 修正后可计入 支出 学生培养成本数 单位 : 万元 修正情况说明
4313.8 5342.2
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计量方法探讨

旧费用
四
总成本
100%
其中: 人员经费 53.30%
公用经费 46.70%
总成本
本科生
硕士生
85.30%
83%
8.50%
8.70%
6.20%
8.30%
100% 49% 51%
100% 55% 45%
博士生 82.40% 9% 8.60% 100% 57% 43%
18
生均成本(元/人)
本科生 硕士生 博士生 23471 49286 79736
二
养老和住 0.99 0.33
0.37 0.29 2372 5191 8313
房补贴费
用
三
固定资产 0.90 0.24
0.36 0.30 1706 4999 8498
折旧费用
四
总成本 11.55 3.87
4.27 3.41 27548 59476 96547
4
三、计量方法
3、成本核算法 成本核算法是根据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和
基本技术,利用会计系统,通过设置、登 记帐簿,记录教育资源的耗费,计算培养 成本的方法。 优点:规范、准确 缺点:在现有的制度条件下缺乏可行性
5
四、利用会计调整法计量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
1、剥离与学生培养无关的费用。 现行高等学校支出项目中应剥离的费用包
13
四、利用会计调整法计量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
3、补充经费支出中未反映出来的学生培养成本 (1)在职教职工的养老保障费用
可以参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规定,模拟计算在 职教职工的养老保险费用。在XX大学案例中,我 们以在职教职工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 三项工资为基数,按基数工资的19%(北京市企 业的负担标准)计算学校应该负担的养老费用, 然后按前述做法确定应计入学生培养成本的比例, 最后分摊到各层次学生。
高校生均培养基本成本测算体系的构建

一、科学测算高校生均培养成本的意义高校学费收入和财政拨款是我国高校办学的主要收入来源,而高校生均培养成本是我国政府核定高校学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水平的主要依据,能否科学合理地测算高校生均培养成本关系到高校能否正常办学,也影响财政资金投入绩效高低,更涉及我国3000多万大学生家庭的实际承受经济压力是否合理。
考虑到我国为数众多的农村居民2016年人均可支配实际收入中位数为11149元及2016年我国农村尚有4335万人的贫困人口的现状[1],每次高校学费标准的调整都会引起大学生家长及媒体的强烈关注和质疑,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公布合理的高校生均培养成本的呼声越来越高[2],因此,科学地测算高校生均培养成本更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
二、高校生均培养成本测算方法现状目前我国行政主管部门测算高校生均培养成本的依据是《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发改价格〔2005〕1008号)。
以该高校实际支出数———经过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准的《年度财务决算报表》和审核无误、手续齐备的原始凭证及账册为基础,核减办法中有上限规定项目(如行政人员比例、超编人员、生师比、招待费、福利费等)的超过上限规定部分的费用,全部费用未设置低限标准。
上述测算办法,虽对招待、福利等部分开支项目费用做出了上限规定,避免了上述原因引起的生均培养成本费用的不合理虚高现象,但却难以避免因投入远远超过教育教学实际需要、办法中没有规定上限的支出费用项目(如实验材料、教育设施、教学设备、差旅费等)而引起的生均培养成本的过高,同时办法不设置最低投入限额的测算方法,显然存在明显不合理性,很难想象生师比为1001的高校能培养出合格毕业生,故用上述方法测算而得的生均培养成本作为核定高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的主要依据,尤其是核定学费标准的主要依据,必定会引起社会公众尤其是大学生家长的强烈质疑和反对,而且将会持续。
三、生均培养基本成本测算体系构建(一)生均培养基本成本的含义基于以上原因,用于核定高校学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水平的高校生均培养成本,需要撇开具体高校实际支出数,以国家对高校办学要求为基础,根据国家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的政策规定及高校所在区域的价格水平,计算得出国家办学要求对应的生均培养成本[3],由于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质量要求无止境(对卓越人才的追求无极限),只要财力充足,高校生均培养成本投入再多也不为过,而本研究中的国家对高校的办学要求,是基于“国家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教育教学基本需要”的“底线”要求,为与高校实际发生或需要的生均培养成本区别,本研究将基于该“底线”要求测算获得生均培养成本叫生均培养基本成本。
四川省全日制高校学生培养成本核算方法研究——以某师范学院为例

实务园地四川省全日制高校学生培养成本核算方法研究——以某师范学院为例◎文/蒋雪敏摘 要:高等教育是自主上学、自主择业的非义务教育,根据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确定学费标准是国家的政策要求。
文章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讨论如何在厘清学生培养成本的内涵和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准确合理测算学生培养成本,以期建立与四川省高校相符、切实可行的学生培养成本核算体系。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高校;生均培养成本核算1 高校成本核算的意义国内高等教育学费收费始于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实行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在非义务教育阶段,要适当增加学费在培养成本中的比例,逐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政府公共财政体制的财政教育拨款政策和成本分担机制。
由此可以看出,学费收入是高校筹资的重要来源,而高等教育的培养成本是高等教育学费定价的重要依据。
目前,高校学费定价主要采用政府定价为主的方式,就四川省而言,2004年发布《四川省物价局、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在我省高等院校实行学分制收费改革试点的通知》,该通知中对学费的核算依据为学分制学费标准,对学分标准定价为理工类86~103元/学分,文史类78~93元/学分,再根据学校规定的最低学分要求(160~190学分)来订立正常毕业所需交纳的最高学费标准。
以此折算出四川省属高校学费收费标准为理工类每生4100元/年,文史类每生3700元/年,艺术类按专业方向不同大致为5000~8000元/年。
学分制收费对学生而言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则有可能需要交纳更多的学费,体现了对教育资源占用的公平性,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物价指数的上升及办学成本的增加,该学费定价方式逐渐显现出滞后性。
浅谈当代高校生培养成本

浅谈当代高校生培养成本1. 引言1.1 背景介绍当代高校生培养成本是指高校为培养一名学生所产生的费用总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投入的增加,高校生培养成本也逐渐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高校生培养成本的增长不仅意味着高校承受更大的财政压力,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认可程度。
对于高校来说,如何有效管理和控制好培养成本,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效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随着教育投入的增加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高校面临的培养成本逐年增加。
高校生培养成本的主要构成包括教学设施建设、教师工资福利、学生生活补贴等多个方面。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高校需要在确保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控制好培养成本,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培养质量。
探讨当代高校生培养成本的内涵和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控制方法,寻找优化途径成为高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1.2 问题意义当代高校生培养成本问题意义:高校生培养成本是一个与高等教育体制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校生培养成本直接关系到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高校生培养成本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如何有效控制和管理高校生培养成本,合理配置资源,成为了高等教育管理者们面临的重要挑战。
高校生培养成本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而高校生培养成本的提高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探讨高校生培养成本的问题,对于实现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生培养成本问题涉及到社会公平与教育均衡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资源的不断扩大和教育投入的增加,如何保障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确保各地区、各类院校和各个群体都能够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探讨高校生培养成本,对于实现教育公平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高校生培养成本的内涵高校生培养成本包括学生的学费、住宿费、教材费等直接花费。
新时期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分析

新时期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分析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
高等教育是国家培养人才的主要渠道,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撑。
对于高校教育成本的合理核算,不仅关系到高校的经济效益,更关系到国家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本文将对新时期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教育成本核算背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高等教育规模大幅扩张,教育资源不断增加,科研水平得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高等教育成本也在快速增长,学校的财政支出压力也在增加。
由于高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的不断更新,教育成本的核算方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1. 教育成本的含义和结构教育成本是指高校为实施教学、科研和学生服务等活动所发生的费用支出。
它包括人员费、设备费、材料费、水电费、校地费用等各个方面的支出。
教育成本的结构相对复杂,不同的高校、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学生群体都会有所不同。
2. 教育成本核算方式的问题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方式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科研成果与教学成本的分摊问题。
由于科研成果难以直接与教学成本挂钩,导致部分高校在教育成本核算中存在不合理分摊的现象。
二是管理费用的核算问题。
由于高校管理体制的多样性,管理费用的核算方式也不一致,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
三是学生服务等非教学性支出的核算问题。
这些支出通常很难量化,也不容易与教学成本挂钩,因此在核算中往往存在较大的模糊性。
教育成本核算的管理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成本核算方法的不确定性。
目前针对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方法没有统一标准,不同高校采用的核算方法也各有不同,因此教育管理者在核算过程中难以进行科学准确的测算。
二是信息化水平的不足。
很多高校对于教育成本的信息收集和管理都存在一定的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导致管理者在成本控制和分析方面受到限制。
三是成本分摊的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学生培养成本的核算和分析——以普通高校A大学为例
作者:课题组, Studying group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刊名: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9,10(2)
1.Mun C Tsang,Cost Analysis in Education 2005
2.张友棠;陈媛媛文科研究生生均学生培养成本的构成分析[期刊论文]-理工高教研究 2006(04)
3.廖楚晖教育财政学 2006
4.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 1994
5.王卫兵利用会计调整法计算高校学生培养成本 2006(05)
6.曾满超;魏新;萧今教育政策的经济分析 2000
7.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 1996
8.阎达五;王耕学生培养成本研究 1989
9.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 1998
10.刘成霞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核算探析[期刊论文]-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7(02)
11.Theodore W Schulte The Economic Value Of Education 1963
12.Adam Smith The Wealth Of Nations 2002
1.夏中雷生均培养成本与高校适度办学规模——以江西省本科院校为例[期刊论文]-江西社会科学2009(12)
2.朱家位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成本研究[期刊论文]-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1)
3.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计量分析[期刊论文]-现代商贸工业2009(20)
4.刘贤仕.史进保.Liu Xianshi.Shi Jinbao普通高校学生培养成本核算思路分析[期刊论文]-生产力研究2007(7)
5.史进保.刘贤仕.Shi Jinbao.Liu Xianshi普通高校学生培养成本的测算与分析[期刊论文]-生产力研究
2007(14)
6.雷芳.Lei Fang会计法对高校生均培养成本的实证研究[期刊论文]-科技广场2009(8)
7.谢家平.孔令丞.田亚明.李莹油气生产成本系统分析及对策研究[期刊论文]-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2,24(1)
8.王爱华.武玉洁.段治平高校生均标准成本测算初探[期刊论文]-财会月刊(综合版)2008(1)
9.白冰基于生均成本的高校办学思路探析[期刊论文]-经济师2010(6)
10.明平智浅谈高校学生培养成本的核算[期刊论文]-甘肃农业2006(9)
本文链接:/Periodical_nhdxxb-shkxb20090201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