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练习语文版

合集下载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后练习答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后练习答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后练习答案下面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别了,不列颠尼亚》课后练习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答案仅供参考哦。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世人瞩目( ) 冉冉升起( ) 凝重( ) 掩映( )解析:本题考查文中生字的读音。

答案:zhǔrǎn níng yǎn2.辨字组词。

解析:本题考查形近字和同音字的辨析。

答案示例:3.根据语言环境解释词语。

(1)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陈迹——(2)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告终——解析:结合语言环境解释词语,要注意是否发生了感情色彩的变化。

参考答案:(1)过去的事情,历史的遗迹。

(2)结束,完结。

4.在横线上填写相关的事件。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在1997年6月30日开始的。

4点30分,________,4点40分,__________,6点15分,__________,7点45分,__________,子夜十分,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__________,新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__________。

零点40分,“不列颠尼亚”号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解析:本题需要学生依据时间的顺序将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

参考答案:港督旗帜降落港督离开了港督府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开始在“威尔士亲王”军营英国国旗降落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下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的作用是什么?(1)别了,“不列颠尼亚”。

( )(2)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 )(3)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即将告终。

”( )解析:引号的作用有:①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②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③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参考答案:(1)用于特殊含义的词语(2)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3)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掩映( ) 易帜( )解析:本题是书下出现的注释,要求掌握。

【高中语文】《+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练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含答案)

【高中语文】《+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练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含答案)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3 别了,“不列颠尼亚” 同步练习1.给加点字注音。

(1) 世人瞩.()目(2) 冉冉..()()升起(3) 凝.()重(4) 掩.()映(5) 洼.()窝(6) 逞.()英雄(7) 撵.()2.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词语、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1) 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2) 即使硬干,也要犯毛主席早已批评过的“闭塞眼睛捉麻雀....”的错误。

.......”“盲人摸鱼3.阅读《别了,“不列颠尼亚”》,回答问题。

(1) 本文是新闻报道中的新闻速写,着重于对某些精彩的场景做生动形象的描写,本文由几个场景构成?在描述场景中,侧重了什么?有何深意?(概括结构特点,梳理行文思路。

)(2) 最后一段写到“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理解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3) 香港回归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的庄严肃穆,也没有写人们庆祝回归的激动,更没有对其意义等进行分析,作者的写作视角有何独特之处?(评价文章所运用的材料、方法的逻辑性。

)4.阅读《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的语段,回答问题。

送走了风沙滚滚的春天,又送走了雨水集中的夏季,调查队在风里、雨里、沙窝里、激流里度过了一个月又一个月,方圆跋涉了五千余里,终于使县委抓到了兰考“三害”的第一手资料。

全县有大小风口84 个,经调查队一个个查清,编了号、绘了图;全县有大小沙丘1600 个,也一个个经过丈量,编了号,绘了图。

全县的千河万流,淤塞的河渠,阻水的路基、涵闸……也调查得清清楚楚,绘成了详细的排涝泄洪图。

(1) 语段中画线句有重复的地方,能否改成“全县大小风口和大小沙丘,成百上千,调查队一一查清,一一丈量,编了号,绘了图”?(2)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是一篇通讯稿,很重视“以言见人”,请分析以下语言在人物塑造上的作用。

i 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WORD完美格式.《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练习(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0分)1. 在横线上填写相关的事件。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在1997年6月30日开始的。

4点30分,________,4点40分,__________,6点15分,__________,7点45分,__________,子夜十分,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__________,新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__________。

零点40分,“不列颠尼亚”号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2. 文中第8段中的“子夜”就是“半夜”的意思,作者为什么用“子夜”而不用“半夜”3. “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的深刻含意是什么?语言特点是什么?4.①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

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再有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了。

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②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③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

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④此时,雨越下越大。

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

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1) 第④段中的“此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将“装修”“改建”“扩建”填入文中空缺处。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别了,不列颠尼亚习题课件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别了,不列颠尼亚习题课件语文版

12.下面的诗句应读出怎样的语气呢?请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满怀激情,殷切企盼 B.亲切舒缓,充满深情 C.扬眉吐气,欢欣鼓舞 D.热情奔放,深深祝福 (1)我看见,/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 尽。( C ) (2)午夜。香港,/让我拉住你的手,/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A ) (3)然后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 地上的/第一朵紫荆……( D ) (4)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香港,香港,我们的 心!( B )
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 都穿过这一滴泪珠, 使大海沸腾! 此刻, 是午夜,又是清晨, 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 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然后去奔跑,去拥抱, 去迎接那新鲜的 含露的、芳香的 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 第一朵紫荆……
阅读课文“7点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到结束,回答问题。 8.选段部分主要描写了哪些场面?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第一个场面是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第二个场面是子夜时分举行的中 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第三个场面是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 尼亚”号离开香港。
9.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刚刚”可否删去,为什么? 零 点 40 分 , 刚 刚 参 加 了 交 接 仪 式 的 查 尔 斯 王 子 和 第 28 任 港 督 彭 定 康 登 上 “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 不能。因为“刚刚”一词表现了没有停留,“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 定康”前一分钟还是香港的统治者,但现在已经成为历史了。
4.请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阿凡题 1069319) (1)谁也不能否认,中国收回香港不是国家强盛的体现。 去掉第二个“不”。 (2)香港不仅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而且地理位置优越。 将“地理位置优越”与“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调换位置。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10课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练习.doc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10课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练习.doc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10课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练习一、基础攻坚1. 下列句子,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 . 它们飞起来,迅若流星,在密密的树枝树叶里忽隐忽现。

B . 它们好像喜爱这里的林木深密幽静,也好像是要在这里产卵孵雏。

C . 展翅腾飞的黄鹂跟高空中的大雁似的,不时发出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的啼叫。

D . 老头儿手里玩弄的那只黄鹂跟炮火洗礼中见到的那只黄鹂一样,可它们的神态却有天壤之别。

2.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但是,无论春末,夏初在麦苗地或油菜地里追逐红靛儿,还是天高气爽的秋季,奔跑在柳树下面网罗虎不拉儿,都好像没有见过这种鸟儿。

B . “打黄鹂!”老史兴致勃勃地说:“你看看我的枪法。

”C . 从楼上可以看见它们互相追逐;互相逗闹;有时候看得淋漓尽致,对我来说,这真是饱享眼福了。

D . 他玩猎枪,也是为了养病,能在兴头上照顾旁人,这种品质不是很难得吗?3.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消声匿迹销魂勾魄积毁销骨B . 顺理成章自找烦恼融汇贯通C . 标新立异迥然不同不落窠臼D . 娇生惯养娇枉过正精美绝伦4. 下列词语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烘托(hōnɡ)发掘(jué)矫揉造作(jiáo)B . 臂膊(bó)脊背(jǐ)毋庸赘言(zhuì)C . 驰骋(chěn)讥讽(fěnɡ)豁然开朗(huò)D . 噩梦(è)凋谢(diāo)婆娑起舞(shuō)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科学研究的成果显示,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基因组中包含一种原自伯尔纳病毒插入的DNA,这种伯尔纳病毒是一种RNA病毒,能够在细胞内复制和转录。

B . 从人们在把土豆皮转化成太阳镜、或把蔗糖转化成汽车保险杠的过程中,以前所遇到的技术难题目前已经得到解决。

C . 据报道,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今年3月22日第十八个世界水日发布一份报告称,全球半数以上住院患者与污水大量产生有关,每年致病致死数以百万人计。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第10课 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练习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第10课 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练习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知识积累 (共4题;共12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池沼(zhāo)嶙峋(xún)砌砖(qì)着眼(zhuó)B . 琢磨(zhuó)丘壑(hè)雕镂(lóu)蔷薇(qiáng)C . 轩榭(xuān)庸俗(yōng)模样(mú)松柏(bǎi)D . 斟酌(zhēn)依傍(bāng)对称(chèn)广漆(qī)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光辉点范不乏先例流里流气强词夺理B . 论资排辈不以为然学术权威风险投资C . 招摇撞骗狗皮高药多多益善马马虎虎D . 豁然开朗跌打滚爬激光照排难已估量3. (3分)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引________据典 ________名思义左右逢________4. (5分)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6个字,包括标点)人民网5月28日电,2016“数博会”(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登中国电于商务创断发展峰会)于5月25日在贵阳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演讲,他对贵州发展大数据给予肯定:贵州在这里把“无”生了“有”,在信息产业里。

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所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发展趋势的背景下,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只要经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落后的地方甚至可以抢占先机。

二、课内阅读 (共1题;共17分)5. (17分)阅读课文《巴东三峡》第7~9段(“船过了秭归和巴东”至“大概就是在这种境界里产生的”),回答下列各题。

(1)选文中作者的游踪如下,请在空白处填上相应的地名。

秭归→巴东→________→巫山→________(2)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巫峡山水的特点。

语文版八上语文《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练习

语文版八上语文《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练习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练习维度A基础知识1 为下列加点的词注音:接载.()凝.()重掩映.()瞩.()目2 下列词语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凝重:严重 B子夜:午夜C易帜:变换旗帜。

D瞩目:注目,把视线集中到一点上3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定义的作者是。

4 香港回归祖国,本课文主要选取了以下这几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景来报道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请根据要求填写时间或事件。

时间事件4点30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的告别仪式7点45分子夜时分升五星红旗,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恢复主权。

7月1日0点40分“不列颠尼亚号”驶离香港5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6 仔细阅读以下句子,结合课后的附文,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包含着怎样的感情?①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落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

②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维度B阅读能力训练阅读下列新闻,回答问题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将在北京召开本报北京4月8日电国家工商总局今天宣布,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将于今年9月7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

届时,来自五大洲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广告界代表将云集北京。

大会邀请全球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和学者,围绕大会主题“突破——从现在到未来”进行三天的论坛演讲,结合世界经济走势及科技。

发展情况就世界广告传播业的发展方向进行研讨。

会间还将举行小型的企业商务交流会、广告经营单位形象展览、中国广告作品和广告历史文化展览、广告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展览等。

据39届世界广告大会组委会秘书长兼大会新闻发言人时学志介绍,世界广告大会是国际广告协会举办的世界广告界最大规模的活动,每两年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举行,至今已举办了38届。

中国曾派代表团参加过十届世界广告大会。

2001年11月,经国家工商总局报请国务院批准,中国向国际广告协会积极申请并取得了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主办权。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0课《别了,“不列颠尼亚”》阅读练习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0课《别了,“不列颠尼亚”》阅读练习

《别了,“不列颠尼亚”》阅读练习一、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第1段中点明事件时间,在最后说“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如此点出时间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全文,说说在这则新闻稿件中,为什么要插入一段关于港督府的叙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第7段中“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一句交代了有关的背景材料,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在交代每一事件的时间上有什么特点?试结合具体例子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假设你参加了当时的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的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回答1~5题刘镇武上将向驻港部队赠新著《亲历香港回归祖国》中新网深圳11月29日电 (田利阳郑威)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驻香港部队首任司令员刘镇武上将29日专程前往驻香港部队深圳基地,向驻军官兵赠送其新著《亲历香港回归祖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别了,“不列颠尼亚”五种表达方式的作用【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表达方式的作用】(1)叙述的作用:①介绍人物的经历、事迹、交代人物的关系;②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发展过程;③概括事实事例,为文章的议论提供依据;④联系故事情节、过滤转换上下文的意思。

(2)描写的作用:①展现自然景色的风貌;②展现人物的形态、举止、言谈及内心世界,③展现人物活动的背景或具体环境。

④唤起人们的审美情绪,影响人们的感情,加深人们对客观事物美的感受,使作品具有吸引人的魅力。

(3)抒情的作用:①以情动人,增强文章感染力;②开拓意境,表现和深化主题思想;③渲染气氛,显示行文格调,贯通文章意脉。

(4)议论的作用:①增强文章表达效果;②明确文章主题,揭示蕴含的思想意义;③贯通文脉紧凑篇章结构。

(5)说明的作用:①在议论文中用它交代论据;②在记叙文中起注释作用;③在新闻中,用它介绍背景材料,加强内容表达;④在科学报告或教科书中,用它表述科学知识或事物。

01积累运用1.字词积累——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1)4点30分,面色níng zhòng(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qí zhì(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2)停泊.(bó)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xuán guà(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3)当然,最为世人瞩.(zhǔ)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2.词语积累——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1)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撤离离开驶离)(2)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

(改建建成装修)3.文化积累——常识填空。

(1)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了《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

(2)本文的形式属于新闻中的特写,报道的中心事件是香港回归祖国。

4.语言运用——在下列各句的方框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中国政府再次发出“钓鱼岛自古以来是我国神圣的领土,不容任何人侵犯”的警告。

(2)水果之乡的市场上,到处都摆着水果,甜瓜啊,西瓜啊,苹果啊,香梨啊……走到哪里都闻得到诱人的香味。

5.语言运用——修改病句。

(1)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大力支持下,香港特别行政区各项事业全面提高,彰显出“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

将“提高”改为“发展”。

(2如果能将“一带一路”倡议和大湾区建设结合起来,那么香港企业就抓住了一个非常巨大的商机。

删去“非常”或“巨大”。

6.语言运用——写出下面语句使用的表达方式。

(1)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描写)(2)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议论)(3)零点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

(叙述)7.语言运用——请给下面这则新闻写标题。

(不超过20个字)贵州遵义与法国两省签订友好合作协议中新网仁怀5月9日电(杨茜黄蕾瑾)5月9日,贵州省遵义市与法国塞纳马恩省、法国约讷省在仁怀签订友好合作框架协议,协议双方将在旅游、文化、经贸等领域开展交流和合作。

应遵义市市长魏树旺邀请,法兰西共和国塞纳马恩省代表团于2016年5月8日至16日访问遵义市。

为促进合作、加深了解、增进友谊,经友好协商,双方达成友好合作框架协议。

依据协议,未来三年,旅游、文化、经贸为遵义市与塞纳马恩省交流合作的重点领域;双方将努力推进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合作交流;双方将建立完善双方政府间互访交流机制,适时派团或派员进行互访考察,互通信息,扩大合作成果;双方所辖各市区、单位,可遵循上述原则发展对口友好合作关系。

8.诵读下面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香港》,回答问题。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1)歌词中的“我”是谁?“海狮”又指谁?“我”指香港。

“海狮”指英国殖民者。

(2)这首诗歌运用第一人称有什么好处?以孩子的口吻进行叙述,有利于直接抒发情感,表达自己受到伤害,想要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迫切心情,更容易打动人。

02课内精读阅读课文选段“4点30分,……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完成下面的题目。

9.从记叙顺序上看,选文第二段属于插叙,作用是表明港督府是殖民统治的标志,随着香港的回归,中国人民那段屈辱的历史已经永远地成为过去。

10.“雨越下越大”属于什么描写?试分析它的表达作用。

环境描写。

作用有:①照应前文“蒙蒙细雨”;②暗示殖民统治者倒行逆施,人神共愤;③衬托殖民统治者糟糕的心情;④雨过必将天晴,暗示香港灿烂的明天。

11.选文第五段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对比。

抒发了对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的欣喜之情。

12.“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一句中加点的“日落仪式”有哪两重深意?一是指当时时间是晚6点15分,正值日落西山之时;二是指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永远结束了对香港的殖民统治,如日落西山。

03拓展阅读“嫦娥”携“玉兔”飞奔月球——目击“嫦娥”三号发射升空12月2日凌晨,苍茫的大凉山腹地,今夜无眠。

夜幕笼罩着大凉山山坳里的火箭发射场。

山腰处的观测台附近,来观看发射的媒体记者、游客和当地居民已等候多时。

发射场地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携带“嫦娥”三号探测器严阵以待。

“1分钟准备!”1时29分,静寂山谷中传来“零号指挥员”鄢利清响亮的声音。

这名“80”后科技人员,已是第二次担任嫦娥发射任务“零号指挥员”。

塔架徐徐打开。

乳白色的火箭箭体上,“中国航天”4个鲜红的大字在灯光下分外醒目。

火箭顶部的整流罩上,中国探月工程的标志清晰可见。

1时30分,“10、9……3、2、1,点火!”火箭底部一束强烈的橘黄色火焰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和大地震颤向四周投射出来,火箭开始缓慢地离开地面。

近些年,随着中国航天战略逐步实施过程中一个个目标节点的实现,对于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射场面,中国人早不陌生,但航天器拔地而起的情景,还是让前来观看的人群爆发出欢呼声。

火箭按程序渐渐向东南转弯,渐行渐远,肉眼观察到的影像越来越小,只剩下尾部的火焰形成一个亮点,最终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但距离发射场60公里外的指挥控制大厅里“跟踪正常”“飞行正常”的口令信息告诉人们,这个大家伙仍然在被掌控着飞向预定目标。

从西昌到北京、西安,从厦门、喀什测控站到大洋上的远望号测量船,测控数据的接力实时传来。

一二级分离、抛整流罩、二三级分离、三级发动机关机……西昌指控大厅内,显示屏正以动画的形式实时显示飞行的每一个关节点。

1时48分许,器箭分离。

火箭将探测器成功送入近地点高度210公里、远地点约36.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

2时18分许,“嫦娥”三号探测器太阳能帆板展开。

指控大厅内掌声四起。

随即,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张振中宣布:“嫦娥”三号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悉,“嫦娥”三号卫星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由着陆器和巡视探测器组成,她将获取月球内部的物质成分并进行分析,将探月一期工程的“表面探测”引申至“内部探测”。

13.文章的标题有什么特点?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借古老神话传说来说明中国人的奔月梦想在今天得以实现。

14.作者叙述发射的时间以及描写发射场地的环境有什么作用?叙述发射的时间说明这是一个特别的时间,举世瞩目;描写环境是为了渲染现场气氛和烘托人们的心情。

15.文中描写火箭箭体时为什么要突出“中国航天”4个鲜红的大字?表现“中国航天”的工作人员为国家航天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也包含着一种民族自豪感。

16.请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携带“嫦娥”三号探测器严阵以待....。

表明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正在等待发射的命令,随时可以升空。

(2)但航天器拔地而起....的情景,还是让前来观看的人群爆发出欢呼声。

表现了航天器升空的巨大成功,令人激动振奋。

17.选文与《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相比,在写作手法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同:都运用特写的手法,再现一个特定的历史时刻;都有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心情;都在最后做了补叙,让读者了解到更多的信息。

异:选文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进行表现;课文则穿插了许多议论。

04写作创新18.文章按照时间顺序主要描写了四个场景,作者对这些重大场景的生动描写,使主题集中而鲜明,不仅让人犹如身临其境,而且使读者从场景的气氛中感受到深刻的历史内涵。

请运用场景描写写一段200字左右的场景。

【课文片段在线】零点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

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写法分析】选段描写了“不列颠尼亚”号离港的场景,流露出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喜悦,抒发扬眉吐气的豪情。

场景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描写。

描绘好场景,首先要交代活动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为后面的场景描写做铺垫;其次要注意与全文的整体感情基调吻合,视气氛来描写场景;再次通过次要人物作陪衬以突出中心人物,让整个场面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协调完整。

【例文】教室中有十几位同学,还在争分夺秒地学习,眼不离书,手不离笔,写写画画,沉浸在其中,根本不为外界所动。

突然传来一声狂笑,某女生大叫道:“哇!终于解出来了,终于解出来了!”她急不可待地将作业本塞到同桌手上,两个人你讲我听,别提多么兴奋啦!有的同学听着音乐,随着节拍摇头晃脑,哼哼唧唧,陶醉其中;有的同学轻声细语,讲着悄悄话,分享彼此的小秘密;有的同学桌上垫着几本书,头枕着胳膊,闭目养神,正所谓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一番风味……教室里洋溢着欢声笑语,流淌着人间温情之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