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理解
中考英语听力细节题理解练习题50题(带答案)

中考英语听力细节题理解练习题50题(带答案)1. In the dialogue, the boy says he has to be at school at 8:30. What time does he need to be at school?A. 8:00B. 8:15C. 8:30D. 8:45答案:C解析:对话中明确提到男孩需要8:30到学校,所以答案是C。
2. The girl tells her mother she put her book on the desk in her bedroom. Where did the girl put her book?A. On the sofa in the living roomB. On the table in the kitchenC. On the desk in her bedroomD. On the shelf in the study答案:C解析:女孩告诉她妈妈把书放在卧室的桌子上了,所以答案是C。
3. A boy asks his friend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his family. His friend says there are five.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his friend's family?A. ThreeB. FourC. FiveD. Six答案:C解析:朋友说他家有五口人,所以答案是C。
4. In the conversation, a girl says she goes to the library every Tuesday. When does the girl go to the library?A. Every MondayB. Every TuesdayC. Every WednesdayD. Every Thursday答案:B解析:女孩说她每周二去图书馆,所以答案是B。
英语听力试题及参考答案

英语听力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听力理解(共20分)根据所听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一)短对话理解(每题1分,共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问题。
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1.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A) Go to the cinema.B) Stay at home.C) Go to the library.[录音内容] Woman: Do you want to go to the cinema tonight? Man: No, I'd rather stay at home.答案:B2. When is the meeting?A) At 2:00 pm.B) At 3:00 pm.C) At 4:00 pm.[录音内容] Man: What time is the meeting?Woman: It's scheduled for 3:00 pm.答案:B3.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A) Sunny.B) Rainy.C) Cloudy.[录音内容] Man: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Woman: It's cloudy and a bit chilly.答案:C4. 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A) Taking a taxi.B) Walking.C) Waiting for the bus.[录音内容] Man: I'm late for work.Woman: Why don't you take a taxi?答案:A5. What is the man's opinion about the book?A) It's too difficult.B) It's interesting.C) It's too long.[录音内容] Woman: How do you find the book?Man: It's quite interesting.答案:B(二)长对话理解(每题2分,共10分)听下面一段较长的对话,对话后有5个问题。
中考英语听力细节题理解练习题50题(答案解析)

中考英语听力细节题理解练习题50题(答案解析)1. W: What did you buy in the supermarket?A. Some apples.B. Some oranges.C. Some bananas.答案解析:A。
听力中提到在超市买了一些苹果,B 选项oranges 和C 选项bananas 在听力中未提及。
在做听力细节题时,要仔细听提到的具体物品。
2. M: When do you usually get up in the morning?A. At 6:00.B. At 6:30.C. At 7:00.答案解析:B。
听力中明确说出通常早上六点半起床,A 选项六点和 C 选项七点在听力中未被提及。
注意听清问题中的关键词usually 和时间表达。
3. W: 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A. Math.B. English.C. Chinese.答案解析:B。
听力中表明最喜欢的科目是英语,A 选项数学和C 选项语文在听力中未被提及。
抓住关键词favorite subject 来确定正确答案。
4. M: Where is your pencil case?A. On the desk.B. In the bag.C. Under the chair.答案解析:A。
听力中说铅笔盒在桌子上,B 选项在包里和C 选项在椅子下不符合听力内容。
听清问题中的where 和具体物品的位置描述。
5. W: 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A. Five.B. Six.C. Seven.答案解析:B。
听力中提到有六本书,A 选项五本和 C 选项七本错误。
注意数字的准确听取。
6. M: What color is your shirt?A. Red.B. Blue.C. Green.答案解析:C。
听力中表明衬衫是绿色的,A 选项红色和 B 选项蓝色不符合。
英语听力短文理解答题技巧

英语听力短文理解答题技巧技巧一:学会取舍,理解内容听力考试中最忌讳的就是词词计较,力求听懂所有词。
其实,听懂所有词首先没必要,其次也不可能。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听中文时,无论听什么,注意力都不会在每一个字或词上面,而是对文段或对话内容的整体的理解上。
何况我们听的是英文,在英文句子中,对不同的词本身就有弱读和重读。
技巧二:仔细观察材料,预测内容当广播中朗读听力要求时,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时间,迅速扫视书面文字中的题干及选项,通过扫视联系上下文,有根据地预测文段发生的时间、场所、人物,并预测出谈话的大致内容。
并且,在扫视中我们对提出的问题尤其要注意。
这样做的结果是听录音时我们可以有的放矢,做到有备而来,心中有数。
技巧三:著重首句,把握住主旨在听长文段时,由于信息多,而且听力不同于阅读,朗读速度非常快,需要我们快速做出反应,所以在听的时候就更应当注意主旨大意。
在阅读中我们知道作者一般会在首句或首段道出文段的中心大意、或对所阐述内容进行概括,有些作者也会在结尾时再一次点题。
文段中间部分主要是细节,或是作者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进一步举出例证,这一部分基本上是事实或是细节。
了解了这个特点后,我们在听录音材料时就可以有目的地听。
如果为了解答主旨问题就要着眼于首句,如果为了回答细节问题就要注意中间部分。
技巧四:直观记录,易于辨识长文段听力中细节很多,所以只靠脑子记忆确实有困难。
我们在做长文段听力时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记录。
这种记录要非常简练,要记重要环节。
如文中提及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方式、程度、数字、选择等信息都非常重要。
笔记要提纲挈领,达到帮助记忆、推断和答题的目的即可。
记录的方法多种多样。
可以使用符号、画图、缩写形式等,只要自己能辨认就可以了。
技巧五:连贯记忆,精确推理小说听录音时,既要不断输入、理解、存贮信息,又要不打断听的过程;既要集中精力听,又要用心记;紧扣话题,把握说话者的思路,捕捉信号词,连贯记忆主要信息。
听力方言考试题及答案

听力方言考试题及答案一、听力理解(共20分)1. 请听以下对话,选择正确的方言表达。
A. 你吃了吗?B. 你去哪儿?C. 你好吗?(对话内容:甲:你吃了吗?乙:吃了,你呢?)答案:A2. 根据所听的方言歌曲,判断下列哪项是歌曲中提到的特色小吃。
A. 煎饼果子B. 麻辣烫C. 肉夹馍(歌曲内容:歌词中提到了“煎饼果子”)答案:A3. 听以下方言故事,选择故事中主人公的职业。
A. 教师B. 医生C. 司机(故事内容:主人公每天开着车穿梭在城市中,帮助人们到达目的地)答案:C4. 根据所听方言天气预报,判断明天的天气情况。
A. 晴B. 雨C. 多云(天气预报:明天有小雨)答案:B5. 听以下方言对话,选择对话中提到的交通方式。
A. 步行B. 骑自行车C. 坐公交(对话内容:甲:我今天坐公交去的超市,人好多啊)答案:C二、方言词汇翻译(共30分)6. 将下列方言词汇翻译成普通话。
方言:好不热闹普通话:非常热闹答案:非常热闹7. 将下列方言词汇翻译成普通话。
方言:摆龙门阵普通话:聊天答案:聊天8. 将下列方言词汇翻译成普通话。
方言:嘚瑟普通话:炫耀答案:炫耀9. 将下列方言词汇翻译成普通话。
方言:麻溜普通话:快点答案:快点10. 将下列方言词汇翻译成普通话。
方言:稀罕普通话:喜欢答案:喜欢三、方言句子理解(共50分)11. 请根据所听方言句子,选择正确的普通话翻译。
方言句子:你咋这么磨叽呢?A. 你怎么这么多话?B. 你怎么这么多事?C. 你怎么这么慢?答案:C12. 请根据所听方言句子,选择正确的普通话翻译。
方言句子:这事儿包在我身上。
A. 这件事我来做。
B. 这件事我负责。
C. 这件事我不管。
答案:B13. 请根据所听方言句子,选择正确的普通话翻译。
方言句子:你别跟我耍心眼儿。
A. 你别跟我开玩笑。
B. 你别跟我耍小聪明。
C. 你别跟我玩。
答案:B14. 请根据所听方言句子,选择正确的普通话翻译。
方言句子:他这个人挺靠谱的。
学生听力理解期末评语

学生听力理解期末评语学生听力理解是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这个期末评语中,我将会对同学们的听力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价和总结。
下面是我对每个学生的听力表现的评价:学生A:学生A在听力方面表现出色。
他/她经常能够准确地理解听力材料并正确回答问题。
他/她的词汇量丰富,能够轻松理解较复杂的听力内容。
在课堂上,学生A积极参与听力练习,对于生词和不熟悉的语法结构能够迅速理解和掌握。
他/她的听力技巧和技巧对于提高整体听力能力非常有帮助。
学生B:学生B在听力方面表现一般。
他/她在理解听力材料时经常出现一些困难。
有时他/她会漏掉关键信息或者对句子的意思理解错误。
建议他/她加强练习,尤其是在听力材料的理解和笔记的整理方面。
通过重复听、积极参与听力训练以及构建良好的听力策略,学生B的听力水平将会有所提高。
学生C:学生C在听力方面表现较差。
他/她在理解听力材料时遇到较大的困难,经常无法获取关键信息并将其正确运用到问题回答中。
学生C 的词汇量相对较少,这在理解较复杂语言的听力材料时成为了障碍。
建议学生C多进行听力训练并扩大词汇量,同时也需要学习一些常见的听力技巧和策略。
通过努力和持续地练习,学生C一定能够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学生D:学生D在听力方面表现令人担忧。
他/她经常出现较大的困难,无法理解听力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并且回答问题时也经常失误。
学生D 的词汇量有待加强,同时也需要提高对语音和语调的敏感度。
建议学生D参加更多的听力练习,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同时,多增加与英语的接触,例如观看英语电影或者听英语广播,以提高自己的听力能力。
总结:听力是学习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整体语言能力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听力水平,但无论如何,通过积极参与听力训练,掌握一些听力技巧和策略,每个学生都有能力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希望同学们可以认真对待听力训练,提高自己的听力能力,从而在英语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关于听力理解与母语思维的认知过程

关于听力理解与母语思维的认知过程论文关键词:听力教学理解过程母语思维论文摘要:本文从认知理论的视角,探讨了听力理解与母语恩维的认知过程,从而使人们意识到更有效的听力教学方法。
根据Cooper(1988)在美国的一项调查,正常人在醒着的时候,70%的时间用于各种形式的交际活动,其中11%用于写。
l5%用于读,32%用于说。
而至少42%的时间用于听。
”可见,在日常交际中,听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而在二语习得领域里,Krashen(1985)认为习得第二语言,听力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他的颇有影响的可理解输入假设(Comprehensible Input Hypothesis)就是一个明证。
他认为,人们习得第二语言的唯一方法是理解信息,或接收可理解输入。
在外语教学领域早就指出:“讲话自身不能构成交际,除非讲话内容被另一个人所理解”,“因此,如果要达到交际这一(教学)目的。
教授口语的理解就是头等重要的事情”。
自然法、全身反应法等主张:“在教会话之前,应拿出一段时间训练听力……在学生的输入性 (理解 )技能得到充分提高之后,输出性(表达 )技能自然随之而来”。
以上主张虽有偏激之处,但却能反映听力教学的重要性。
我们认为,语言习得主要通过获得大量的可理解输入来实现,而听是获得可理解语言输入的最重要的渠道。
因此,我们从认知理论的视角,着重讨论听力理解与母语思维的认知过程,从而使人们意识到更有效的听力教学方法。
一、听力理解的认知过程Kenneth(1976)认为听力理解由五个成分构成,并且在顺序上,后一个成分总是依赖于前一个成分,即辨音(discrimination)、信息感知(perception of message)、听觉记忆(auditory memory)、信息解码(decoding message)、运用所学语言使用或储存信息(use or store message)。
辨音包括辨别各种语音、语调和音质等。
高二英语听力理解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英语听力理解练习题及答案Section 1Questions 1-10You will hear a conversation between a student, Jane, and her teacher, Mr. Thompson, about her upcoming presentation. For Questions 1-10, choose the best answer (A, B, or C).1. What is Jane's presentation about?A. Her favorite book.B. The importance of exercise.C. Different types of animals.2. When is Jane's presentation due?A. Next week.B. In two days.C. Tomorrow.3. How long should Jane's presentation be?A. 2-3 minutes.B. 5-6 minutes.C. 10 minutes.4. Why did Jane choose this topic?A. She finds it interesting.B. Her teacher recommended it.C. It's an easy topic to research.5. What problem does Jane mention?A. She can't find any information.B. She doesn't know how to start the presentation.C. She doesn't have enough time to prepare.6. What does Mr. Thompson advise Jane to do?A. Start with a personal anecdote.B. Use visuals to enhance the presentation.C. Practice the presentation with a friend.7. What does Mr. Thompson suggest Jane include in her conclusion?A. A summary of the main points.B.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C. Her own opinion on the topic.8. How does Mr. Thompson describe a good presentation?A. Informative and engaging.B. Long and detailed.C. Simple and easy to understand.9. What additional material does Mr. Thompson recommend Jane use?A. Charts and graphs.B. Pictures and videos.C. Statistics and quotes.10. What does Mr. Thompson promise to do?A. Help Jane find more sources.B. Provide feedback on her draft.C. Attend her presentation.Section 2Questions 11-20You will hear a conversation between two friends, Mark and Sarah, discussing their plans for the weekend. For Questions 11-20, choose the best answer (A, B, or C).11. Where does Mark suggest going on Saturday morning?A. The farmer's market.B. The shopping mall.C. The movie theater.12. Why does Sarah hesitate to visit the farmer's market?A. She doesn't like vegetables.B. She has already been there.C. She prefers indoor activities.13. What does Mark remember about the farmer's market?A. There are free samples.B. The prices are reasonable.C. It has live music performances.14. What do Mark and Sarah decide to do on Sunday?A. Go hiking.B. Have a picnic.C. Attend a concert.15. What is the weather forecast for Sunday?A. Sunny with mild temperatures.B. Cloudy with a chance of rain.C. Cold and windy.16. Why does Mark suggest having a picnic?A. He wants to try new recipes.B. It's a cheaper option than eating out.C. They can enjoy nature together.17. What does Sarah suggest taking on the picnic?A. Sandwiches and fruit.B. Barbecue equipment.C. Board games.18. Where does Sarah recommend going for the concert?A. The park.B. The local theater.C. The city center.19. How does Sarah feel about going to the concert?A. Excited.B. Indifferent.C. Disappointed.20. What is Sarah's plan for Saturday evening?A. Going to the movies with Mark.B. Visiting a new art exhibition.C. Staying home and reading.Section 3Questions 21-30You will hear a radio interview with Sandra Rodriguez, a professional photographer. For Questions 21-30, choose the best answer (A, B, or C).21. How did Sandra become interested in photography?A. She was inspired by her parents' hobby.B. She took a photography class in college.C. She started experimenting with a camera as a child.22. What kind of photography does Sandra enjoy the most?A. Landscape.B. Portraits.C. Wildlife.23. How does Sandra define a successful photograph?A. One that tells a story.B. One that receives awards.C. One that is technically perfect.24. What does Sandra mention as a common challenge for photographers?A. Finding the right subjects.B. Capturing action shots.C. Dealing with bad weather.25. What is the main difference Sandra notices between film and digital photography?A. Digital photos can be edited more easily.B. Film photos have a warmer tone.C. Digital cameras are more affordable.26. How does Sandra feel about smartphone photography?A. She thinks it's a convenience but lacks quality.B. She believes it has revolutionized photography.C. She sees it as a threat to professional photographers.27. According to Sandra,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composition?A. Rule of thirds.B. Lighting.C. Color balance.28. What does Sandra recommend for aspiring photographers?A. Taking photography courses.B. Buying expensive equipment.C. Traveling to different locations.29. How does Sandra suggest photographers improve their skills?A. Experimenting with different techniques.B. Only working with professional models.C. Taking photos in familiar surroundings.30. What does Sandra enjoy most about being a photographer?A. The freedom to express creativity.B. The opportunity to travel.C. The chance to meet interesting people.答案:Section 11. B2. C3. A4. A5. C6. B7. A8. A9. B10. BSection 211. A12. B13. A14. B15. A16. C17. A18. C19. B20. C Section 321. C22. B23. A24. C25. A26. B27. A28. A29. A30.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力理解一、听力理解听力理解这部分,主要考查学生能不能听懂正常语速的句子、对话和一般性题材的讲话。
具体要求是:1、能够明白所听到的内容的主要意思。
2、能从听到的内容中抓住关键信息或某些重要细节,跳过障碍。
3、能对听到的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理解说话人的目的、态度和语气等。
二、听力理解形式介绍听力理解部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这部分内容都是一个人说一句话,第二个人根据这句话提一个问题,你在录音中听到这句话后,根据说话的内容,在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一、题型特点这部分内容的句子通常很短,但却有很丰富的信息量。
题目及选项中出现的听力内容、词汇基本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密切相关。
主要考查学生能不能听懂句子的意思,并做出判断和推测。
二、解题方法与技巧1、提前分析选项,预测主要内容和问题2、有目的地听,及时做记录,排除无用选项,缩小答案范围3、抓住关键数字以及与数字相关的词,考虑是否要进行选择或计算4、抓住句中出现的关联词语5、掌握惯用语、固定词组和词语的感情色彩在句中的具体意义,结合上下文语境选择答案第二部分这部分内容是一男一女两个人的简短对话,第三人根据对话提出一个问题,你在录音中听到这段对话后,根据对话的内容,在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与这段对话意思最相符的答案。
2、题型特点这部分对话的内容主要围绕日常生活、学校生活,特别是社交生活展开。
要求学生理解对话的内容。
如:了解对话中的某人的职业、年龄、计划、行为、态度、目的、情感等情况;推测出两人之间最可能是什么关系;理解对话中出现的时间、地点、谈论的事清、原因、结果等。
二、解题方法与技巧1、提前分析选项,预测主要内容和问题。
2、要更加重视第二个人的谈话,及时做记录,推测答案。
3、注意反问句式的含义、间接回答等表达方式。
4、注意否定式提问,做好做记号的准备。
第三部分这部分内容是几篇较长的对话和讲话,你在听完对话或讲话后,请根据对话讲话的内容,在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一、题型特点这部分内容中的长对话和讲话信息量大,材料来源丰富。
其中长对话主要来自人们的目常生活和社交活动;讲话主要包括社会文化问题以及政治、经济、历史、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文体通常是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或这三者的综合。
这部分要求学生能够从大量的信息中排除无用信息,跳跃语言障碍,抓住关键信息,如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结黠;理解内容大意,说明的道理或可加的题目;根据所听的材料进行推理,判断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的观点和态度等。
听力中所提的问题通常会按照对话或讲话的顺序,但也有例外。
解题方法与技巧1、注意听力提示,如“28—30”题是根据下面一段对话,了解这段内容包括几个问题,快速预测类型、主题等。
2、有目的地听,及时做记录,排除无用选项,跳跃语言障碍,缩小答案范围。
3、听短文时要注意听懂开头和结尾的话,全文的意义,事件的影响和结果。
【难点解析】【例1】题目:A.滑冰 B.洗车 C.开车 D.走路一、听力理解第一部分1、提前分析选项,预测主要内容和问题。
录音文本:这雪刚下不久就化了,路上都是薄冰,我怎么也刹不住车。
问:女的在做什么事情?解析:正确答案是C,分析选项发现四个选项都是行为动作,可预测问题可能和″做什么”有关;选项B和C都与车有关,所以在听力时要注意关键词″车″。
通过关键词,找到这道题的关键句:″我怎么也刹不住车″,即可确定正确答案为C开车。
做题时要注意句子中出现的关键词,比如人名、地名、时间词、表示行为的词等。
2、有目的地听,及时做记录,排除无用选项,缩小答案范围。
【例2】题目:A,做饭B.洗车 C.洗澡 D.浇花录音文本:老王今天中午给全家做了午饭,饭后花了一个多小时在楼下洗车,回到家后又把鱼缸的水换了,刚刚还用换下来的水浇了花,干完后觉得一身臭汗,他准备临睡前洗个热水澡。
问:老王刚才干什么了?解析:正确答案是D。
选项中的四个行为动作在句子中都出现了,因此在听时应注意不同事物、行为动作出现的先后顺序,及时在选项旁做好记录,缩小答案范围,确定正确答案。
【例3】题目:A 刘老师 B. 小明 C. 我D田芳录音文本:刘老师让我告诉小明,下午代替田芳去学校开会。
问:下午谁去开会?解析:正确答案是B。
这句话问了几个人的关系,以及几个人与做事的关系,问题较为复杂。
学生在做题时要将人物的名称大致记在心里,尽快搞清各种关系。
这类题往往与汉语中的兼语句、连谓旬、双宾语句有关,学生在平时学习、使用这类特殊语句时,要多注意人物关系以及人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
3、抓住关键数字以及与数字相关的词,考虑是否要进行选择或计算。
【例4】题目:A 10块 B 8块3 C11块7 D 1块7录音文本:我今天买菜时,给小贩10块钱,他找了我1块7。
问:说话人今天买菜花了多少钱?解析:正确答案是B。
这句话要求学生不仅听懂汉语意思,还要进行简单的运算,这种比较运算题一般都是生活中遇到的、最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
这些内容包括时间、价钱、年龄、房间号码、电话号码等的选择、基本计算表达和比较。
4、抓住句中出现的关联词语。
【例5】题目:A. 我们要去找田芳 B 只有田芳不会出问题C 田芳能解决这些问题 D.除了田芳,别人都解决不了录音文本:只要田芳来了我们就不会出问题了。
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解析:正确答案是C。
这句话用了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只要……就……“分析前后两个分句之间的内在关系,可知:″田芳能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掌握常用的关联词,只有抓住句中出现的关联词,才能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5、掌握惯用语、固定词组和词语的感情色彩在句中的具体意义,结合上下文语境选择答案。
【例6】题目:A.缺现钱 B.手太小 C.时间紧D学习忙录音文本:我最近手头儿有点紧,你能帮我一把吗?问:说话人最近怎么了?解析:正确答案是B。
句中出现的惯用语″手头儿紧″指缺钱。
这类题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一些常用的惯用语、固定词组在句中的具体意义。
【例7】题目:A 失望B.询问 C.赞扬 D.关心录音文本:没有想到你也学会上网聊天啦,还真不简单啊!问:说话人是什么语气?解析:正确答案是C。
“还真不简单啊!”这句话表达的是赞扬的语气。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旬子中的词语或句式判断或推测语气和态度的能力。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一些词语的感情色彩在句中的具体意义,以及一些表示语气和态度的句式等。
二、听力理解第二部分1、提前分析选项,预测主要内容和问题。
【例8】题目::A 商店B银行 C.饭店 D.宾馆录音文本:男:我想把卡里的钱都取出来,存到这张折子里。
女:请输入密码。
问:这段对话最有可能发生在哪儿?解析:正确答案是B。
通过提前分析选项可以推测问题应该为对话发生的地点。
在听力中可以听到关键词″卡″、″取钱″、″存″、″折子″、″密码″,这表明这段对话发生在银行。
在做听力理解时通过提前分析选项、预测主要内容和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缩小范围,有针对性地找到关键词。
2、要更加重视第二个人的谈话,及时做记录,推测答案。
【例9】题目:A.师生B夫妻 C 同学 D 同事录音文本:男:你这样的论文我看是通不过的。
女:那麻烦你带孩子,我就能写一篇质量好的出来。
问:这两个人最有可能是什么关系?解析:正确答案是B。
这类题考查的是学生能否通过关键词语和句子推测出某人的职业、身份或者两个人之间的关系。
而关键词语和句子的选择也尤为重要。
这类题的关键信息往往出现在第二个人的谈话中, 因此做题时一定要将对话全部听完再确定关键词语和句子。
通过句中关键句“你带孩子”即可确定说话人最有可能是夫妻关系。
【例10】题目:A 在开车B在休息 C.在睡觉D把音乐关掉录音文本:女:你把音乐开那么大声干什么?男:开了两个小时了,我不听点摇滚,睡着了多危险啊!问:男的最有可能在做什么?解析:正确答案是A。
这类题考查的是学生能否通过关键词语和句子推测出某人打算做什么,正在做什么或者已经做了什么。
关键句“开了两个小时了”、“睡着了多危险啊”说明男的现在最有可能在开车。
3、注意反问句式的含义、间接回答等表达方式。
【例11】题目:A答应明天陪女的去逛街B有时间就陪女的去逛街C没有时间也要陪女的去逛街D不陪女的去逛街录音文本:女:明天放假,陪我―起去逛街吧!男:你看我这么忙,哪有时间?问:男的是什么意思?解析:正确答案是D。
这类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反问句式含义的理解与推理、判断能力。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注意积累一些反问句式以及具有反问意义的词语,要学会通过上下文语境判断出该问句属于疑问句还是反问句,并能推测出正确答案。
本题中反问句”哪有时间.”的意思是没有时间陪女的逛街,即可确定正确答案为男的“不陪女的去逛街”。
【例12】题目:A 同意B反对 C.没有表态D反对抽烟录音文本:男:你问小李有什么意见时,他怎么说的?女: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抽烟。
问:小李是什么意见?解析:正确答案是B。
有些听力中,说话人往往没有正面回答提出的问题,学生需要通过一些表示间接回答的表达中推测出说话人的意思、哪种理解正确等。
本题出现的“他什么也没说”这句话表明小李既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
注意否定式提问,做好做记号的准备。
【例13】题目:A 纸B墨水 C 胶水 D 剪刀录音文本:女:阿里木在干嘛呢?男:他呀,拿了一支笔、一瓶墨水、一把剪刀、几张纸就开始忙起来了,中午饭都没吃!问:阿里木没拿什么?解析:正确答案是C。
做这类题,分析选项时,如果四个选项都较短,并且都属同一词性或都是同一结构,则问题很有可能是否定式提问,要做好在选项旁做记号的准备。
本题中当听到“一支笔、一瓶墨水……”时,就要马上在听到的选项旁做好记号,这样没有提到的那个选项就能很容易地被选出来了。
三、听力理解第三部分1.注意听力提示,如“25—27”题是根据下面一段对话。
了解这段内容包括几个问题,快速预测类型、主题等。
【例14】题目:25、 A 泽普B巴楚 C 莎车D叶城26、A斗羊 B.斗鸡 C 赛马 D 叼羊27、A当导师B当导演C当导游D当导购录音文本::25——27题是根据下面的一段对话:男:两天前,我参加了泽普县维吾尔族农民在胡杨林间进行的叼羊比赛。
女:那场面一定很热闹吧?男:那当然,叼羊比赛一般分成两队,哪队在马上抓起地面的羊,或者从对方手里夺得羊,抢先将羊投放到指定的位置上,就算蠃了。
女:除了叼羊比赛外,还有别的比赛活动吗?男:那可多了。
还有斗鸡、斗狗、斗羊、赛马等精彩的比赛,可有趣啦!女:听你这么一说,我都想去看一看了。
男:没问题,你想去的话,我当你的导游好啦。
女:太好了! ―言为定。
25、问:男的去了哪里?26、问:男的参加了什么比赛?27、问:男的答应给女的当什么?解析:长对话的内容主要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