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舱倒臂式降落救生艇(兼救助艇)及其释放设施现场试验流程-船厂

合集下载

救生艇释放操作说明

救生艇释放操作说明

救生艇释放操作说明一、背景介绍救生艇是一种重要的安全设备,常见于船舶、油井平台等海上工作场所。

在船舶遇险时,救生艇能够起到保护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作用。

因此,熟悉救生艇的释放操作是每一个船员都必备的技能。

二、救生艇的类型及功能救生艇根据其结构和用途的不同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手动救生艇、自动充气救生艇、开放型救生艇和闭合型救生艇等。

不同类型的救生艇在设计上有所差异,但其基本功能都是为了逃生和救援。

三、救生艇的准备工作1. 检查救生艇的完整性:确保救生艇的外壳、气密舱、船体和附属设备没有破损或缺陷。

2. 确保救生艇的装备完备:检查救生艇内的安全设备包括救生衣、急救药品、口粮、饮用水等是否齐全。

3. 确定救生艇的释放位置:了解救生艇的放置位置和释放装置,掌握相应的操作方式。

4. 做好救生艇的定期维护:定期检查救生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四、救生艇的释放操作步骤1. 拆卸救生艇的保护装置:解开救生艇的固定绳索、布带和安全锁等保护装置,确保救生艇能够自由释放。

2. 手动释放方式:如果是手动救生艇,则通过拉动释放装置上的手柄或绳索来释放救生艇。

在操作过程中,要确保释放装置的畅通和准确性。

3. 自动释放方式:如果是自动充气救生艇,一般有机械、电气或气体等方式进行自动释放。

根据救生艇的设计和操作手册的要求,按照相应的步骤进行自动释放操作。

4. 救生艇的下水:救生艇释放之后,要迅速将其下水。

在下水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艇体平衡和稳定,确保救生艇不受损。

五、救生艇的应急操作1. 登艇:逃生时,尽量选择适当的时机登上救生艇,避免被大浪冲倒。

2. 系好安全带:在救生艇内,船员应该始终系好安全带,防止意外滑倒或被摔出艇外。

3. 锚泊或漂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救生艇的功能决定是进行锚泊还是漂流等操作,尽量减少对生存和救援的不利影响。

六、救生艇的维修与保养1. 定期维护:按照救生艇的使用手册和相关规定进行定期维护,包括清洁、防锈、润滑和更换易损件等。

船舶救生设备操作规程

船舶救生设备操作规程

船舶救生设备操作规程1.救生(助)艇及其降落设备操作规程本船左右舷各配备一艘救生艇,救生艇生产厂家为船艇制造有限公司,型号为22TECB。

定员28人,尺寸为L6.5m X B 2.3m X D 1.2m.其中左舷的2号救生艇兼做救助艇。

1.1救生艇释放操作方法如下(正常释放):1)拔出充电插头。

2)拔出索紧销(刹车销)。

3)带好艇艏缆。

4)松开艇架夹箍。

5)人员登艇。

6)拉遥控拉索,下降艇身至水面(注意在旋出本艇时,不可以做细微调整。

)7)启动艇机(在落水之前启动艇机)。

8)拉下自动脱钩装置脱钩。

9)脱掉艇艏缆,驶离大船。

1.2救生艇自动脱钩操作方法:1)救生艇降至水面后通过防护罩“A”观察,确认旋纽“C”处于打开位置;2)从释放手柄上拔出安全销“B”;3)将释放手柄从“D”位置向后拉至位置“E”,吊钩被自动释放。

1.3如果救生艇不能到达水面,驾驶员可以进行应急操作,操作方法如下:1)驾驶员下发进行释放指示;2)警告乘员必须扶好和抓牢;3)从释放手柄上拔出安全销“B”;4)除去防护罩“A”,在紧急状态下打破玻璃罩;5)用左手将旋纽“C”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开启,右手将释放手柄从“D”位置向后拉至位置“E”,吊钩被释放。

1.4救生艇吊钩复位方法如下:1)将前后钩头转动至关闭位置,可通过前后挂钩锁紧指示指针观察确认锁紧;2)将旋纽“C”顺时针方向旋转只关闭位置;3)将释放手柄从“E”位置向后拉至“D”位置;4)插上安全销“B”;5)前后艇员用力拨动钩头确认已吊钩已复位。

1.5救生艇回收方法如下;1)乘员转动吊钩钩头到完全关闭的位置,使钩头完全复位2)驾驶员根据“吊钩复位说明”进行复位。

3)驾驶员检查释放手柄在锁紧位置并且安全销已经插好。

4)驾驶员发出信号,缓慢提升救生艇。

5)当救生艇被刚好离开水面时,驾驶员发出信号停止提升。

6)驾驶员检查确认拉杆已经复位,乘员检查确认每个吊钩尾端与半圆柱销正确贴和。

7)如果一切正常,驾驶员发出信号将救生艇提升至安放位置绑牢。

救生艇筏和救助艇操作和管理

救生艇筏和救助艇操作和管理
救生艇的编号顺序是右舷单,左舷双;自前到后,自上 到下。
救生艇应设有反光带,长度为300mm、宽度为50mm,晴朗 夜空时,反光距离不少于500m。
第四节 救生艇的配备和属具
一、救生艇的配备 船舶救生艇的配备数量是根据船舶所载人数的定额、航行
区域、船舶种类、船舶长度决定的。 <一> 客船救生艇的配备: 非短程国际航行的客船每舷配备的救生艇应能容纳全船总
在载重额定重量能经受碰撞速度至少3.5m/s的船 舷冲击力;并能经受至少3m高度投落入水;
<四> 耐火性能:
艇体及刚性顶盖应是阻燃或不燃的。
<五> 座位:
能支承一个相当于乘员人数的静负荷。
至少3m高度投放入水时,每一座位承受100kg的 负荷。
自由降落救生艇从至少相当于其核准高度1.3倍 处降落时,每一座位承受100kg的负荷;
二、救生艇的配员与监督
船上应配有足够数量的船员,来操作救生艇筏及降放装 置;
每艘机动艇应指派一名能操作发动机和小调整的人员。
三、救生艇的属具备品 可浮浆1套(自由降落艇除外); 带钩艇篙2支; 可浮水瓢1只,水桶2只; 救生手册一本; 具有发光剂或适当照明装置的操舵罗经1只; 海锚1只; 艏缆绳2根(长度为所在位置到水面且船舶向任何一舷横
第二节 救生艇的种类及性能
救生艇的种类
<一> 按结构形式分类:
开敞式:没有固定顶蓬装置的救生艇。
优点:① 比较宽阔人员登乘无障碍;

② 艇内活动方便;

③ 操作简便。
缺点:因没有支架和顶蓬,

① 人员受到曝晒容易中暑;

② 遇到风浪艇内进水。

吊降式救助艇的释放操作程序

吊降式救助艇的释放操作程序

吊降式救助艇的释放和回收操作程序一.下降救助艇(电能驱动时)
1.被指派到救助艇的乘员须站在救助艇附近等待救助艇操作船员
的指示。

当被告知可以登艇时,乘员须穿上救生衣并快速且有序地进入救助艇。

2.在解开救助艇的固定索,打开控制箱电源和启动泵站按钮后,打
开控制箱拿出遥控装置,按起升按钮,并确定钢丝绳正确绕在卷筒内,确认直到救助艇离开其艇架不会有任何障碍物阻碍救助艇的转动。

3.所有分派的吊钩操作员上船并进入相应的位置。

4.接着按转向按钮(向右或向左)使救助艇下降至舷外的艇甲板,
乘员快速且有序地进入救助艇(先进来的坐在最里面)。

5.当完成登乘后,操作者拉动遥控索使救助艇依靠其自重而下降。

6.当下降到离水面的一定高度时暂停,驾驶员启动救助艇的发动机
后根据固定在艇内的指示牌操作吊钩的释放手柄,自动打开释放钩。

7.驾驶员合上离合器并操纵救助艇驶离母船。

二.回收救助艇(电能驱动时)
救助艇释放回收之前,救助艇船员应确保吊钩复位,释放手柄在锁定位置及安全插销应急插好。

1.操作者在甲板上抬起绞车的重锤,取下手动柄,插入手动柄孔,
逆时针方向摇动使释放钩下降到在救助艇上的人员刚好能拿到释放钩。

2.在确认救助艇吊钩被放入释放钩后,操作者转换按钮使救助艇慢
慢起升,直到救助艇升到艇甲板。

3.接着,按动转向按钮操纵使救助艇到其存放位置上方,在艇内的
操作者拉动手动遥控装置或在艇甲板上的操作者抬起重锤,使救助艇慢慢下降在存放架上,在乘员离开救助艇后,把救助艇固定妥。

编制:审核:。

救助艇操作规程+救生艇架施放规程+救生艇属具

救助艇操作规程+救生艇架施放规程+救生艇属具

救助艇释放操纵规程一、放艇1、准备工作1)两人登入艇内,松开救生索,塞上船底塞,检查首尾缆的固定状况和止荡索的固定状况。

2)传下缆绳,检查其它属具与物品固定状况,清洁艇内。

3)艇长命令其他放艇人员放下登艇绳梯,解开所有稳索,松开艇架上的安全栓。

2、放艇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艇长检查各处清爽后,下令放艇,操纵吊艇机人员抬起吊艇机的刹车柄,艇靠自身的重量下降滑至船舷外,直到止荡索完全受力拉向舷边艇的位置,停止放艇。

3、人员登艇两人将收紧索两端分别收紧固定好,人员依次坐在艇座标志上。

4、继续放艇艇长命令操纵吊艇机人员放艇,抬起刹车板,使艇降落,同时尽快检查机器状况,在入水前发动起来。

5、脱钩将艇放止水面后,尽快同时解开首尾吊艇钩,驶离大船。

二、救助艇回收1、准备凋艇船艇降低船速,将救助艇置于大船下风舷,停车把定船向,重新带好首尾缆,并将艇首缆调整好,艇钩位于吊艇索正下方。

2、挂钩艇首尾艇钩同时挂好,除留两名艇员外,其余人员分别由登船艇上船。

3、吊艇检查一切正常后,操纵吊艇机将艇吊起,并使艇归复原位。

(限位开关离原位大约300MM时停机)这时应用手摇柄将艇收回到原来的存放位置。

4、归位将艇上所有属具归位,系收止荡索、插上安全栓、卸开船底塞,一切恢复原来存放状态,吊艇索不要受力,也不要太松。

(须制作1块)OPERATING INSTRUCTIONS OF BOAT DA VIT救生艇架施放规程LOWERING(放艇)1)Release the slip hook of lashing line ①and remove arm stopper②.脱开系索的伸缩钩并拔掉艇臂插销2)Turn out the davit arm by lift up brake lever ⑤or by remote control lever ④orby remote control rope③from boat inside.通过抬起制动器操作杆或遥控杆或通过艇内遥控绳控制放出吊艇臂3)Release the lifting hooks after lowering the boat.在降下艇后脱开吊钩HOISTING(收艇)1)Hang the sling block on the hook of the boat.在艇钩上悬挂吊索滑车2)Set the clutch lever of winch up high speed position.调整绞艇机离合器操作杆到高速位置3)The hoist the boat by motor or manual handle to deck lever.通过电动机或手动摇柄吊起艇到甲板4)Set the clutch lever of winch to low speed position.调整绞艇机离合器操作杆到低速位置5)To hoist the boat by motor or manual handle up to the boat stowage position.通过电动机或手动摇柄吊起艇到安放位置6)Secured the boat with lashing lines.用系索系牢艇救生艇属具LIFEBOAT EQUIPMENT。

船舶救生艇拆装和试验安全操作规程

船舶救生艇拆装和试验安全操作规程

船舶救生艇拆装和试验安全操作规程
1.作业前应首先向船方了解救生艇的重量,确信起吊重量符合门机的安全负荷,同时,准备好相匹配的钢丝绳、卡环等起重工具。

2.作业前必须认真检查艇架各部位、制动开关、保险插销等是否完好,特别具有自动脱钩装置性能的救生艇,拆装时更要注意一定要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

3.将艇内贵重的救生设施交由船方妥善保管,断开蓄电池的电源。

4.施工人员上艇捆绑钢丝绳、装卸卡环及安装救生艇备件时,必须系扣好安全带,安全带不能系扣在救生艇上,应系扣在吊架固定码或挂在门机吊钩等安全处。

5.起吊的钢丝绳必须保持较小的锐角夹角,避免艇身受力变形。

6.拆装救生艇都必须在其两端系上牵引绳索,避免艇身在吊运过程中发生碰撞。

7.救生艇在吊离艇架及地面时,施工人员严禁站立在艇的顶部或滞留在艇内随艇起落。

8.救生艇摆放必须使用专用木架,艇底要到位,不能两边摇晃。

9.救生艇装复完后,施工人员要配合船方完成所有加
固装置,征得船方同意后,方可松解钢丝绳。

10.救生艇需下水收放时,必须通知船方装好海底塞,施工人员穿戴好救生衣方可作业。

11.拆装救生艇或作各种试验时,需门机配合的,特别是在门机司机不能直视的情况下,必须使用专用频道对讲机作指挥,以策安全。

12.救生艇拆装、试验的整个过程中,施工单位的安全员必须在现场负责安全管理,救生艇底下严禁任何人员站立或通行。

救生艇试验及吊运标准作业法

救生艇试验及吊运标准作业法

救生艇试验及吊运标准作业法1.目的:保证救生艇试验及吊运正常进行。

保证施工人员及救生艇的安全。

2.适用范围:适用于敞开式和封闭式救生艇(不含抛落式救生艇)3.标准作业法内容和工作程序:3.1 救生艇试验及吊运前的准备。

3.1.1通知船方吊艇的具体时间,以便船方将艇内救生设备及用品搬离出艇。

3.1.2向厂内单船质检员获取试验重量数据,填写报验申请单,并确定试验时间。

3.1.3按要求准备好垫艇、捆艇及吊艇等用物品、工具。

3.1.4试验重量的确定:救生艇额定乘员×75Κɡ〔人均重量〕+救生艇自重×1.1〔安全系数〕-救生艇自重=脱钩试验重量3.2 救生艇的吊运。

3.2.1选择合适且同一长度的钢索、卡环和两根引绳。

3.2.2通过门机配合将救生艇吊落在拖车上,并用沙袋将艇垫平。

此时应注意垫艇时不宜过高,不使艇舵落地为宜。

后端垫块与导流管保持距离。

3.2.3救生艇放稳垫妥后,应用捆扎带前后将救生艇捆牢,并前后挂上警示旗,保证运输安全到达试验地。

3.3 救生艇脱钩试验前的准备工作3.3.1将救生艇吊入池中,特别要检查尾轴,船底塞中是否有漏水现象,救生艇脱钩装置是否灵活、可靠。

3.3.2将试验沙袋运到位,并有验船师和单船质检员在场的情况下,清点入艇。

3.3.3沙袋装艇时,应将艇的艏艉用绳子捆牢,并将警示旗挂在试验区域,以保证试验人员安全。

3.3.4登艇施工人员必须穿戴救生衣,并将沙袋有序的摆放在乘员座上。

其中摆放数量一定符合试验规定,摆放时一定要使救生艇在自然状态下保持平衡。

3.4 救生艇脱钩试验3.4.1在各项准备工作到位后,经得验船师同意后开始试验。

3.4.2试验一般分二次,第一次为预试,第二次为正式试验。

3.4.3第一次试验主要试验负载后脱钩装置的灵活程度,将艇吊至不露艇底为宜,视试验情况决定第二次试验。

3.4.4第二次试验,将艇吊至离水面30~50cm,在接到验船师脱钩口令后,艇内人员扳动脱钩装置,使救生艇脱钩。

救生艇与救助艇操作管理指导手册

救生艇与救助艇操作管理指导手册

救生艇与救助艇操作管理实验指导书周文烈 编写船艺实验室1救生艇筏操纵工作程序1.1救生艇的吊放和固定(重力式艇架)1)艇长站在艇舷边指挥,先取下艇罩;接着两人登艇,解开救生索,塞牢艇底塞,检查稳艇索是否解开,带好首尾缆绳,送出止荡索,拔去安全销,解脱安全钩,检查短拉索是否系牢,卸下梁木。

2)听到艇长口气后,副艇长提起艇机制动杆,将艇降至登艇甲板,艇员登艇。

3)人员登艇完毕后,松掉止荡索和短拉索,将艇继续降至水面,保持吊艇索有一定的受力,艇上人员向上拉起联动脱钩操纵环,使艇脱钩。

4)放艇人员利用绳梯或救生索下艇。

5)装上舵柄,解脱首尾缆,撑开并迅速划离大船约1/4里处待援。

6)机动艇降落水面之前即应把艇机发动好,以便艇落水后即可动车驶离。

1.2吊艇及固定1)吊艇前,艇上除留2名技术熟练的挂钩艇员外,其余人员从舷锑或绳梯登上大船。

2)由大船调整好艇首尾缆使艇处于吊艇滑车的下方,尽量做到既易于挂钩又勿使吊艇索挂钩过于松驰。

3)前后吊艇钩一旦挂上后,应立即将艇吊离水面。

横摇时应选择大船自另一舷回变到正浮位置时迅速挂钩,然后尽可能在大船向另一舷横倾时将艇吊离水面。

4)将艇吊至艇甲板时暂停,装上短拉索,收进艇的首尾缆绳并盘好,打开艇底塞放净积水,将止荡索滑车组收进艇内,最后两名挂钩艇员离艇。

5)继续吊艇至存放位置,然后将稳艇索系牢。

插好安全销,切断艇机电源,艇长检查确认妥当后宣布解散艇员。

2气胀式救生筏的投放2.1检查充气拉索是否牢固系结于筏架上,解去存放筒上系绳。

2.2拔去筏架上的保险插销,板动投放手柄,气胀式筏存放筒则靠自重滚出舷外。

2.3气胀筏充气后将其拉靠大船舷边。

2.4人员从绳梯或舷梯处登筏,如高度不超过4.5米,可直接从船上跳人筏内,如筏倾覆,应先予以扶正。

;3救生艇艇机操纵工作程序3.1操作规程1)检查燃油箱燃油是否足够,检查机油量。

2)将调速操纵杆手柄放在 "慢"与"快"的中间,离合器操纵杆应处于"停车" 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舱倒臂式降落救生艇(兼救助艇)及其释放设施现场试验流程
一,试验开始前准备工作
1,根据审批图纸及审图意见核查救生艇/救助艇实船布置与配置。

2,根据产品证书核查艇、艇架、绞车、钢丝绳的匹配情况:艇架的安全工作负荷应至少等于满载人员和属具的救生艇总重量;而救生艇绞车回收的的安全工作负荷为将载有属具及 3 人的救生艇重量;救生艇兼救助艇绞车回收的的安全工作负荷为将载有属具及 6 人的救生艇重量。

注意,2010年9月19日以后签发的艇架绞车的产品证书应能反映降落设备2.2倍的工厂超负荷试验及绞车制动系统的1.5倍静负荷试验已在产品检验时完成。

3,核对绞车、艇架、救生艇/救助艇产品证书与铭牌。

4,钢丝绳直径、型式及破断负荷应符合绞车及艇架要求,吊艇索应是防旋转及耐腐蚀的钢丝索,估算钢丝绳长度:从舷边登乘位置至尾部轻载水线距离L*2/cos20°,加上艇架上缠绕钢丝绳长度,并考虑绞车滚筒上适当钢丝绳储存裕度。

钢丝绳应均匀地盘在绞车滚筒上。

5,检查艇架与船体焊接情况及反面加强状况。

6,核查绞车、艇架状况:绞车系统润滑及运转情况正常,艇架各滑轮及钢丝绳滑油情况正常,艇架安装距舷边距离满足20°横倾放艇要求(参见艇架安装说明书)。

7,舷边释放已设。

二,检查救生艇/救助艇属具
根据设备商提供的属具清单核对属具种类、数量及存放位置是否满足要求。

(该项目可作为单独报验项目)
三,安全与通话设备
1,艇内操作人员应穿着工作救生衣,佩戴安全帽。

不建议使用普通船用救生衣,其体积较大不便于操作人员活动。

2,对讲机两步,其中一部放于救生艇内。

四,试验
一),绞车1.1倍满载负荷刹车试验
1,试验替代重量为沙袋,试验替代重量=1.1*小艇满载总重量-空艇含属具重量。

空艇含属具重量=小艇满足总重量-乘员定额*82.5Kg。

每袋重Kg,共袋。

2,试验前淋湿绞车。

3,提升重锤让小艇下降至最快速度,刹车两次,每次下降距离不小于3m。

钢丝绳应无明显打滑现象,刹车试验结束后钢丝绳及绞车均正常。

二),满载放艇试验
1,试验替代重量为沙袋,替代重量=(乘员定额-艇内操作人员数)*82.5Kg。

每袋重Kg,共袋。

2,将小艇降至舷边,开启艇机,艇机运转、螺旋桨正车倒车及转向系统均正常。

(注意:艇机最多允许离水运转5分钟,但螺旋桨轴只允许啮合几秒钟的时间已检查是否能正常操作)
3,测量舷边距水面距离H= m。

4,试验提升重锤释放,舷边释放及艇内释放与刹车均正常。

5,测量小艇以最快速度下降至水面的时间T= s,释放速度V1=H/T,为m/s,大于
0.4+0.02H= m/s,且小于1.3m/s。

6,降落至接触水面,满载脱钩正常。

7,降落入水后轻载脱钩正常。

8,利用潮水模拟5kn放艇,正常。

三),小艇效用试验
1,首缆脱钩装置动作正常。

2,小艇入水后启动,正车,倒车及转向均正常。

4,洒水系统工作正常。

(耐火救生艇)
四),小艇回收试验
1,艇架绞车具备收回载有艇员(一般为2P,如果降落设备注明其起升负荷有明确限制,则为防止起升过载负荷损坏绞车,应在降落设备附近张贴相应告示牌)的救生艇的能力。

2,救助艇回收用时s,回收速度为m/s,大于0.3m/s。

3,验证艇架回收限位器动作正常。

4,验证手动回收装置正常,手动回收装置动作时电动回收装置自动切断。

五,试验结束后收尾工作
1,回收限位器动作后,用手动回收装置将小艇放入固定位置。

小艇完全固定后,轻抬绞车重锤,使钢丝绳处于松弛状态,此时小艇直接悬挂于艇架处。

2,用淡水冲洗洒水系统,并完全排清积水。

去除盐分沉积是非常重要的。

(耐火救生艇)3,试验结束后要求船厂将小艇油箱加注燃油至规定液位以上或加满,要求船厂将小艇两组蓄电池充满(单臂吊降放装置需将液压回转储能器压力充至规定刻度)。

六,救生艇(兼救助艇)艇外标示
1,CSAD船参见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8年修改通报)P95
5.2.6 救生艇的标记:
(1 ) 救生艇的主要尺度和乘员定额, 应写在艇首左右舷护舷材的附近, 其字迹高度应不小于38mm 。

救生艇应在艇首左右舷用黑漆写明该艇的所属船名及编号, 在艇尾左右舷应写明船籍港, 宇迹均应显明耐久, 其高度不得小于76mm , 并在船名、船籍港下加注汉语拼音;救生艇存放在右舷者, 编号为单数;存放在左舷者, 编号为双数;编号应由船首至船尾顺序排列。

2,CSA船参见国际救生设备规则P22
4.4.9 救生艇标记
4.4.9.1 救生艇上应以经久的明显字迹标明所批准的救生艇的乘员定额;
4.4.9.2 救生艇所从属的船舶名称及船籍港应以粗体罗马字母标明于艇首两侧。

4.4.9.3 识别救生艇所从属船舶和救生艇号码的标志, 应能从空中看清。

3,注意救助艇额定乘员也应标注。

七,其他注意事项
1,救生艇(兼救助艇)登乘位置布置和回收装置应允许安全而有效地搬运担架病人,货船救生艇筏的登乘布置的设计应使救生艇可从其存放位置直接登乘和降落。

2,救生艇/救助艇配置舷边应急照明。

3,降落装置操作位置有应急照明,相关操作须知已张贴,且其在应急照明下可见。

4,全封闭式小艇释放重锤应装入艇内。

5,救生艇附近应有42V充电插座,另外该该插座附近尽量避免安装不需要的其他电压等级的插座。

42V充电插座旁边张贴“救生艇专用充电插座”铭牌。

6,救生艇相关试验建议有设备厂家代表指导或参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