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科Ericaceae

合集下载

杜鹃花科

杜鹃花科

四、代表植物
1. 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木本。单叶互生。花冠合瓣,辐状至漏斗 形,5基数,常稍不整齐。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 或为其倍数,花药无附属物。蒴果,室间开裂, 成5-10瓣。
代表植物:
杜鹃 (映山红)(R. simsii Plamch.)
羊踯躅(闹羊花)( R.molle )
其它观赏种
2.南烛属(Lyonia)
叶互生,全缘或有浅牙齿或细锯齿。 花萼裂片镊合状排列;宿存; 花冠壶形, 或圆筒状钟形;花丝近先端有2芒状附属物, 或无。蒴果室背开裂,缝线肥厚,稍木质。 代表植物:
南烛 (L. ovalifolia (Wall.) Drude)
3.吊钟花属(Enkianthus)
花成顶生伞形花序或总状花序,常下倾;萼裂 片小,镊合状排列;花冠钟形或壶形,雄蕊10,花药 顶端具2芒状附属物。蒴果,室背开裂。
杜鹃花属—青海杜鹃 R.przewalskii
鹃 杜鹃
杜鹃

杜鹃
粉红杜鹃
比利时杜鹃
杜鹃花属
羊踯躅
羊食其叶, 踯躅而死
闹 洋 花 的 果 实
灯笼花 (E. chinensis
Franch.)
岩须属-扫帚岩须Cassiope fastigiata D. Don
杜鹃花科 Ericaceae
一、重点特征
灌木。单叶互生。花整齐或稍不整齐, 雄蕊常为花瓣倍数,常逆二轮,分离,花 药常孔裂,心皮4-5,中轴胎座,胚珠多 数。
二、花程式
* ↑ K5-4 C5-4,(5-4) A10-8,5-4 G,G(2-5:2-5)
三、种类与分布
本科约有75属,1350种,广布全 球,主产温带和亚寒带,也产热带高 山。 我国有20属,700余种,南北均 产以西南山区种类最为丰富。

30杜鹃花目

30杜鹃花目
杜鹃花目Ericales
杜鹃花目包含8个科,即山柳科,鹿蹄草科,杜鹃花 科,尖苞树科,岩梅科,水晶兰科,盖裂寄生科和乌饭树 科。
哈钦松系统和柯朗奎斯特系统认为,杜鹃花目来自山 茶目。杜鹃花目雄蕊定数,比山茶目进化。塔赫他间系统 认为杜鹃花目不直接来源于山茶目,而是与山茶目有共同 祖先,共同祖先来自五桠果目。但杜鹃花目仍比山茶目更 进化。
杜鹃花科Ericaceae
特征: 冬芽有芽鳞,花两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
花萼4-5裂,宿存,花冠4-5裂;雄蕊为花冠裂片的2倍,花 药常有尾状附属物;中轴胎座,花柱1。
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Linn.
特征:叶全缘,常革质;伞形总状花序顶生,少数
腋生,稀花单生;花萼5裂、花冠轮状,钟状或漏斗状。
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
越橘 Vaccinium vitis-idaea
Vaccinium angustifolium
Vaccinium macrocarpon
第九次作业:
1.山茶科植物有何主要特征及用途? 2.编检索表区别下列树木:油桐、乌桕、余甘子、茶树、 油茶、银木荷 、贵州毛柃、秋枫、柄翅果、木棉。
越桔属Vaccinium Linn.(乌饭树属)
特征:常绿或落叶灌木,稀半灌木,单叶互生,无托
叶,花单生或为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辐射对称,萼 管与子房贴生,顶部4-5裂,花冠坛状、圆柱状或钟状,先 端4-5浅裂,花药具芒状附属物(距),子房下位,中轴胎 座,浆果或浆果状核果,顶端冠以宿存的萼裂片。
白雪杜鹃 Rhododendron aganniphum
怒江杜鹃rhododendron saluenense forest

温州园林植物物种名称索引表

温州园林植物物种名称索引表

温州园林植物物种名称索引表是温州市园林植物资源的重要参考工具。

这个索引表按照植物的科属分类,并详细列出每个分类下的物种名称及其相关信息。

以下是一个温州园林植物物种名称索引表的参考内容,详细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植物物种。

科:杜鹃花科 (Ericaceae) 杜鹃花科常见的园林植物物种有:1.杜鹃花 (Rhododendron simsii)–拉丁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生长习性:常绿小灌木,喜阳光,耐寒,喜湿润的土壤–花期:春季至夏季开花,花色丰富,花朵单瓣或重瓣,颜色有红、白、粉、黄等。

2.杜鹃树 (Rhododendron arboreum)–拉丁学名:Rhododendron arboreum–生长习性: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喜湿润的土壤,喜阳光或半阴环境。

–花期:春季至夏季开花,花色艳丽,颜色有红、粉、白等。

科:玫瑰科 (Rosaceae) 玫瑰科常见的园林植物物种有:1.玫瑰花 (Rosa)–拉丁学名:Rosa–生长习性:落叶灌木,喜阳光,耐寒,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花期:夏季至秋季开花,花色丰富,颜色有红、粉、黄、白等。

2.观赏苹果 (Malus spectabilis)–拉丁学名:Malus spectabilis–生长习性:落叶乔木,喜阳光,耐寒,喜肥沃、湿润的土壤。

–花期:春季开花,花色艳丽,颜色有红、粉红等。

科:槐科 (Fabaceae) 槐科常见的园林植物物种有:1.皂荚树 (Koelreuteria paniculata)–拉丁学名:Koelreuteria paniculata–生长习性:落叶小乔木,喜阳光,耐旱,适应性强。

–花期:夏季开花,花色黄色,花序呈锥形。

2.洋槐 (Robinia pseudoacacia)–拉丁学名:Robinia pseudoacacia–生长习性:落叶乔木,喜阳光,耐旱,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花期:春季开花,花色白色,花朵呈匐散状。

蓝莓品种品种介绍及图片

蓝莓品种品种介绍及图片

蓝莓品种介绍及图片蓝莓(Blueberry),意为蓝色的浆果之意,学名越桔,属于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 spp)植物。

一种是低灌木,矮脚野生,颗粒小,但花青素的含量很高;第二种是人工培育蓝莓,能成长至240公分高,果实较大,水分较多,花青素含量相对偏低。

全世界分布的越橘属植物可达400余种,原产和主产于美国又被称为美国蓝莓。

我国主要产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林区尤其是大兴安岭中部,而且都是纯野生的。

蓝莓的栽培种类有三大类,即高丛蓝莓、矮丛蓝莓和兔眼蓝莓。

其中高丛蓝莓又分为北高丛蓝莓、南高丛蓝莓和半高丛蓝莓三类。

矮丛蓝莓和半高丛蓝莓适宜在温带寒冷地区种植,北高丛蓝莓和一些半高丛蓝莓适宜在暖温带地区种植,兔眼蓝莓和南高丛蓝莓适宜在亚热带地区种植。

一、北高丛蓝莓北方高从蓝浆果分布区域年平均气温要在10-12℃,生长期150-250天,冬季月平均气温可达0℃以下,绝对最低气温常在-20℃以下,但不低于-30℃。

株高1.5-3米,最大的优点是果实较大,品质好。

1、布里吉塔(Brigitta)1979年澳大利亚发表的品种,晚熟种。

树势强,树高中等。

果粒大,甜度BX14.0%,酸度pH3.30,香味浓,果味酸甜适度,是同一时期品种中果味最好的品种。

果蒂痕小而干。

土壤适应性强,已经普及各国。

是作为鲜果专用的培养种2、蓝丰(Bluecrop):重点推荐高丛蓝莓品种。

适宜华北地区种植。

推荐级别:☆☆☆☆☆1952年由美国美国新泽西州发表的品种,是由(Jersey×Pioneer) ×(Stanley×June)杂交育成,中熟品种,是美国密执安州主栽品种。

树体生长健壮,树冠开张,幼树时枝条较软,抗寒力强,其抗旱能力是北高丛蓝莓中最强的一个。

丰产,并且连续丰产能力强。

果实大、淡蓝色,果粉厚,肉质硬,果蒂痕干,具清淡芳香味,未完全成熟时略偏酸,风味佳,甜度为BX14.0%,酸度为pH3.29,属鲜果销售优良品种。

8 被子植物9(杜鹃花科-紫草科)

8 被子植物9(杜鹃花科-紫草科)

园林造景材料和春节盆花、切花材料。
越橘属Vaccinium


概况 – 有时成立越橘科。 – 与杜鹃花科 的区别:子房下位,浆果。 – 300种以上,产北温带(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 我国60多种,东北和南方高山多。 – 果实可食用,欧洲和东北重要野果。园林中作为观果 植物栽培。 常见种类 – 越橘V. vitis-idaea 匍匐性,产东北。 – 乌饭树V. bracteatum 灌木,产江南。供作乌饭。

黄吊钟花E. campanulatus 花乳黄色,秋叶变红。花期5月。 白花吊钟花E. perulatus 叶密集,先叶开,花纯白。产日本。


分布
– 灯笼花产江南各地;吊钟花产华南-西南-喜马拉雅山南坡。
【繁殖栽培】播种或扦插繁殖。也可分株繁殖。 【观赏价值与园林配植】
– 吊钟花—花期正值少花的冬季和早春,持续时间长,是华南重要的
白蜡属Fraxinus

概况
– 花杂性或雌雄异株。约70种,产北温带。我、国20种。广布。
种类
– 花序生于当年生枝,叶后开花
白蜡Fraxinus chinensis 小叶5~9(7)片。 – 花序侧生于二年生枝上,先叶开花 绒毛白蜡F. velutina 小叶3~7(5)片。幼枝-冬芽有绒毛。 洋白蜡F. pennsylvanica 小叶通常7。 水曲柳F. mandshurica 小叶7-13。
– 落叶灌木。小枝细长,四棱形。单叶,披针形或卵披,
全缘。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生叶腋和枝顶;花白色或 略带绿白色,微香,花冠4深裂。翅果扁平。花期5~6 月。 – 雪柳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河流域至长江流域,各地园林 中普遍栽培。 – 性喜光,稍耐荫;喜温暖,也耐寒,喜肥沃而排水良 好的土壤。 – 播种或扦插繁殖。 – 叶片细小如柳,晚春满树白花,宛如积雪。 – 丛植于庭园、群植或散植于风景区观赏,以其枝叶密 生,适于隐蔽,也是优良的自然式绿篱材料。

杜鹃花科——木犀科

杜鹃花科——木犀科

分属检索表
A1果为不规则3瓣裂,宿存萼与果分离,子房上 位……………………………..野茉莉属 Styrax A2果不裂,宿存萼与果不分离,子房上位或半上位 B1伞房状圆锥花序,果有 翅……………………………白辛树属 Pterostyrax B2聚伞花序,果平滑无 翅………………………………秤锤树属Sinojackia
2、按其树木性状可分为:
(1)落叶杜鹃类 (2) 常绿杜鹃类
3、按其花期及来源可分为:
(1) 春鹃:花期3-4月。均为展前开花(纯式花 相)。 (2) 夏鹃;花期5-6月。均为展叶后开花。 (3) 春夏鹃:春季至夏季。花期最长。是春鹃和 夏鹃的杂交种。 (4) 西洋鹃:特指从欧洲引入品种。
4、按其花冠形状可分为:漏斗形、筒形、钟形
秤锤树 Sinojackia xylocarpa
木犀科
Oleaceae
木犀科 Oleaceae
主要形态特征:灌木或乔木,稀藤本,叶对
生,单叶,三小叶或羽状复叶。花两性,稀 单性,辐射对称,组成圆锥、总状或聚伞花 序,有时簇生或单生,花萼常4裂,花冠合瓣。 果为核果,蒴果,浆果或翅果。 约29属600余种,广布温带、亚热带及热带地 区;中国有12属200种左右,南北各省均有分 布。
君迁子 Diospyros lotus
君迁子 Diospyros lotus
野茉莉科(安息香科) Styracaceae
野茉莉科(安息香科)Styracaceae
主要形态特征:乔木或灌木,植物体通常具
星状毛或鳞片。单叶互生,花辐射对称,两 性,稀杂性,总状或圆锥花序,有时呈聚伞 状排列,花冠4-5(8)裂,基部常合生,雄 蕊为花冠裂片的2倍,稀同数,花丝常合成筒。 核果或蒴果。 共20属,约130多种,多分布于美洲和亚洲的 热带地区。中国有9属,约60种,大部分产于 长江以南地区。

杜鹃花的介绍资料

杜鹃花的介绍资料
2. 生长环境:杜鹃花喜欢生长在酸性土壤的环境中,对土壤要求较高,需要保持湿润但排 水良好。一些品种适应不同的气候和海拔,可以生长在高山地区或温带地区。
杜鹃花的介绍资料
3. 品种分类:杜鹃花的品种繁多,包括落叶杜鹃和常绿杜鹃两大类。落叶杜鹃在秋季会落 叶,而常绿杜鹃则保持常绿状态。不同品种的杜鹃花在花朵形状、颜色和生长习性上有所不 同。
杜鹃花的介绍资料
杜鹃花(Rhododendron)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属于杜鹃花科(Ericaceae)的植物 ,包括多个品种和种类。以下是一些关于杜鹃花的介绍资料:
1. 外观特征:杜鹃花的花朵多为大型,形状各异,颜色鲜艳多样,有红、粉、白、黄等多 种颜色。花期一般在春季或夏季,花朵绚丽美丽,有些品种还具有香气。
杜鹃花的介绍资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总的来说,杜鹃花以其美丽的花朵和丰富的品种受到人们的喜爱,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养护 和管理。对于喜欢花卉观赏的人来说,杜鹃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 观赏价值:杜鹃花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观赏植物,花朵美丽丰满,色彩鲜艳,给人以视 觉上的享受。它们常被用于花坛、庭院和公园的装饰,也可以作为盆栽植物放置在室内。
5. 养护要点:杜鹃花的养护相对较为复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选择合适的土壤和养分供 应,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条件,定期修剪和疏枝,防治病虫害的侵害。

藏药烈香杜鹃研究概况

藏药烈香杜鹃研究概况

藏药烈香杜鹃研究概况标签:烈香杜鹃;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综述烈香杜鹃(Rhododendron anthopogonoides Maxim)为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L.)植物,野生常绿灌木,是藏药达里的一种植物来源[1-2],藏语称其为“大勒嘎布”,俗称小叶枇杷、白香柴、鬼枇杷、野枇杷(甘肃)、黄花杜鹃、香柴(青海)。

生长于海拔2 700~4 900 m的高山地区,常见于山腰阴坡、灌木丛或林中,主要分布在青海门源、海东、黄南、玉树藏族自治州,以及四川北部、甘肃、陕西、山西、云南等地,资源极其丰富[3]。

藏医以烈香杜鹃的花、叶和嫩枝入药。

研究表明,烈香杜鹃根茎部、叶、花都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作用,极具潜在的开发价值。

笔者现就烈香杜鹃的植物形态、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希冀为烈香杜鹃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植物形态烈香杜鹃为野生常绿灌木,高1~2 m;枝直或呈弯曲状,老枝灰黑色,树皮片状剥落后呈灰黄色或灰白色;叶互生,软革质;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2~4 cm,宽12~20 mm,下面有棕色疏鳞片,中脉隆起,全缘;叶柄长2~5 mm,有疏鳞片;顶生头状花序,有花约10~19朵,花淡黄绿色,有强烈香气;花萼大,长4~5 mm,不整齐5深裂,裂片宽矩圆形,边缘略带半透明膜质有长睫毛,淡绿色;花冠筒状,先端5浅裂,裂片半圆形,有深灰绿色斑纹,外面无鳞片,稍有毛,内面密生长柔毛;5个雄蕊,长5~7 mm,内藏,花丝基部有毛;1个雌蕊,长约4 mm,子房近球形,有鳞片,花柱短,宿存,蒴果。

每年的花期为6-7月,果期为8-9月[4]。

2 化学成分2.1 挥发油烈香杜鹃具有独特的香味,这与其含有大量的挥发油有关。

随着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学者对其挥发油成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

张氏等[5]对甘肃产烈香杜鹃鲜叶和嫩枝进行了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同时以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离并鉴定了烈香杜鹃挥发性化学成分,并用气相色谱(GC)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分离到94个化学成分,鉴定出88个化合物,化合物类型以烃、酮、醇、芳香和芳香杂环化合物为主,这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其挥发油成分奠定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叶或半常绿灌木,高达2~3m。分枝多,枝细 而直,枝叶及花梗均密被黄褐色粗状毛。
叶长椭圆状卵形、倒卵形或倒卵形至披针形, 叶被毛较密。
花深红色有紫斑,2~6朵簇生于枝端。 花期4~5月,果熟期6~8月。
栽培变种
(1)白花杜鹃var. eriocarpum Hort,花白色或 粉红色。
蒴果圆柱形密被毛,果梗直立。 花期4~5月,果期6~11月。
生态习性
中性树种,喜半阴;稍耐干旱,常生于稀疏灌 丛中,强酸性土指示植物。
繁殖方法
扦插或播种繁殖。
观赏与应用
园林中最宜在林缘、溪边、池畔及岩石旁成丛 成片种植,也可于疏林下散植,颇具自然野趣。
适用于盆景制作,花带,广场植物配置,插花, 乔灌木垂直配置等。
(2)紫斑杜鹃var. mesembrinum Hort,花较小, 白色,有紫色斑点。
(3)彩纹杜鹃var. vittatum Wils,花有白色或 紫色条纹。
生态习性
中性树种,喜半阴,忌烈日暴晒,喜凉爽湿润 气候,忌干燥,有一定耐寒性,喜土质疏松肥 沃酸性土壤,为中南或西南地区典型的酸性土 指示植物。
产地与分布 产长江 流域、华南、西南等 地区,生于海拔 600 ~ 1500m 的 山 地 稀疏灌丛。
识别要点
落叶灌木,高1~2m。幼枝和嫩叶的被黄褐色毛,脱落, 枝假轮生。
叶片革质或厚纸质,通常每3片聚生于枝端,椭圆形或宽 卵形,先端短尖,基部宽楔形,边缘外卷。
花序通常有花2朵,先叶开放,花萼小,有5裂片,花冠 淡紫红色,裂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枚,上部裂片有紫色班,雄蕊10枚。
约70属1350种,主产于全球的温带和寒带,少数分布于热带 高山。我国约20属约800种,多分布于西南部高山地区。
1.杜鹃
学 名 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别名 映山红 产地与分布北起河
南、山东,南至珠 江流域,东及福建、 台湾,西达四川、 云南、贵州。
识别要点
同属种类
(1)云锦杜鹃(天目杜鹃) Rhododendron fortunei Lindl.
常绿灌木,高3 ~4m。枝粗壮, 无毛。叶厚革质,簇生枝顶, 长椭圆形,叶端圆尖,叶基圆 形或近心形,全缘,叶背略有 白粉。花大而芳香,浅粉红色, 6~12朵排成顶生伞形总状花序, 花冠7裂;蒴果长圆形。花期5 月。浙江、江西、安徽、湖南 等地。
(3)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Lindl)Planch.
常绿灌木,高2~4m。枝叶 光滑无毛。叶革质,卵形, 端急尖或钝,有明显的凸头, 基部圆形。花单生枝顶叶腋, 花冠宽漏斗状,花浅紫色, 有粉红色斑点,深裂近基部; 花梗有短柄腺体和白粉;萼 筒外面有白粉和腺体;雄蕊 5;子房有短硬毛。蒴果宽 卵形。花期5月。分布我国 江苏、浙江、安徽、江西、 湖南、湖北、广东、广西、 四川、贵州等省区。
思考练习
1.杜鹃花科主要特征是什么? 2.杜鹃花和满山红有何区别?在园林中 如何运用?
(2)锦绣杜鹃Rhododendron pulchrum Sweet.
常绿灌木,高达2 m,分枝稀疏,幼枝密生淡棕 色扁平伏毛。叶纸质,二型,椭圆形至椭圆状 披针形或矩圆状倒披针形,顶端急尖,有凸尖 头,基部楔形,初有散生黄色疏伏毛,以后上 面近无毛;叶柄,有和枝上同样的毛。花1~3 朵顶生枝端;花萼大,5深裂,边缘有细锯齿和 银丝毛,外面密生同样的毛;花冠宽漏斗状裂 片5,宽卵形,蔷薇紫色,有深紫色点;雄蕊10。 产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及两 广。
五十八、杜鹃花科 Ericaceae
常绿或落叶灌木,稀小乔木。单叶互生,稀假轮生,全缘或 有锯齿;无托叶。花两性,整齐,稀两侧对称,通常组成顶生或 少为腋生的伞形花序、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少有单生或成对着 生;花萼宿存, 4~5裂;花冠合瓣4~5裂;雄蕊为2倍花冠裂片, 花药2室,除杜鹃花属外,常具尾状延伸的附属体,子房上位, 中轴胎座,胚珠通常多数,花柱不分枝。蒴果,少数浆果或核果; 种子微小,无翅或有翅。
对SO2、N02、N0的抗性强。
繁殖方法
以扦插繁殖为主。
观赏与应用
杜鹃花为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 在绿化中常作基础种植,布置于花坛和花境中,
也可修剪成花篱。 还常配植在疏林下,或傍依假山、石逢之间构
成图景。也可盆栽观赏。
2.满山红
学名 Rhododendron mariesii Hemsl.et Wil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