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品质检验验证标准
煤标准物质验收评价标准

煤标准物质验收评价标准煤标准物质验收评价标准是对煤炭产品进行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其准确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煤炭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本文将从煤标准物质验收评价标准的制定、内容要点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煤标准物质验收评价标准的制定。
煤标准物质验收评价标准的制定需要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结合煤炭产品的特点和市场需求,经过专家论证和实验验证,最终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
在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煤炭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燃烧特性等因素,确保标准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二、煤标准物质验收评价标准的内容要点。
煤标准物质验收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要点:1. 外观质量,包括煤炭的颜色、光泽、杂质等外观特征的评价。
2. 热值,煤炭的热值是衡量其燃烧性能的重要指标,需要通过实验测定来进行评价。
3. 灰分,煤炭中的灰分含量直接影响其燃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情况,需要进行准确评价。
4. 挥发分,煤炭的挥发分含量与其燃烧特性密切相关,也是评价煤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5. 硫分,煤炭中的硫分含量对环境和设备造成的腐蚀等问题有重要影响,需要进行准确评价。
三、煤标准物质验收评价标准的应用。
煤标准物质验收评价标准的应用范围包括煤炭生产、运输、贸易和利用等环节。
生产企业可以根据标准对原料煤进行质量评价,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原料质量稳定可靠;贸易企业可以依据标准对煤炭产品进行验收评价,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合同要求;利用企业可以根据标准对煤炭产品进行燃烧性能评价,确保煤炭的有效利用。
总之,煤标准物质验收评价标准是煤炭产品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其科学性和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煤炭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效益。
各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应当充分重视标准的制定和应用,不断完善和提升煤炭产品的质量水平,为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煤炭和石油制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煤炭和石油制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煤炭和石油制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因此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对于确保其安全和可靠的使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煤炭和石油制品的质量标准和常用的检验方法。
煤炭是一种主要的化石能源,其质量标准主要包括热值、水分、灰分、硫含量、插接量和粒度大小等指标。
热值是衡量煤炭能量含量的指标,通常以兆焦耳/千克(MJ/Kg)为单位。
煤炭水分的含量必须小于一定的值,高水分含量会影响燃烧效率。
灰分是指煤炭中的无机物质含量,高灰分会增加煤炭的灰渣产量。
硫含量是指煤炭中的硫元素含量,高硫含量会导致燃烧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插接量是指煤炭的可燃部分的含量,可燃部分少会影响燃烧效果。
粒度大小是指煤炭颗粒的大小分布,一般要求煤炭颗粒均匀、大小适中。
煤炭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取样、试验和分析。
取样是指从煤炭堆中取出一部分样品进行检验。
取样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是采用分级取样的方式,在不同位置和深度取样,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试验是指使用试验设备对煤炭样品进行各项指标的测定。
常见的试验设备包括热值测定仪、煤质分析仪器和粒度分析仪等。
分析是指对试验得到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确定煤炭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石油制品是一类主要由石油提炼或加工而来的燃料和化工产品,其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因产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汽油为例,其主要质量指标包括辛烷值、硫含量、密度、燃烧性质和挥发份等。
辛烷值是衡量汽油抗爆发性能的指标,一般要求辛烷值在一定范围内。
硫含量是指汽油中的硫元素含量,高硫含量会导致排放有害气体的增加。
密度是指汽油的密度,一般要求密度在一定范围内。
燃烧性质是指汽油的燃烧特性,包括燃烧速率和燃烧产物等。
挥发份是指汽油中易挥发的成分的含量,一般要求挥发份在一定范围内。
石油制品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取样、试验和分析。
取样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所要检验的具体产品,常用的取样方法包括手工取样、自动取样机和流量控制器等。
试验是指使用试验设备对石油制品样品进行各项指标的测定。
煤炭质量的基本指标及检验标准

煤炭质量的基本指标及检验标准1.一、水分(M )煤的水分分为两种,一是内在水分(Minh ),是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二是外水(Mf ),是在开采、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总和。
一般来讲,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内在水分越低。
褐煤、长焰煤内在水分普通较高,贫煤、无烟煤内在水分较低。
水分的存在对煤的利用极其不利,它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运输资源,而且当煤作为燃料时,煤中水分会成为蒸汽,在蒸发时消耗热量;另外,精煤的水分对炼焦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般水分每增加2 % ,发热量降低100kcal/kg(大卡/千克);冶炼精煤中水分每增加1 % ,结焦时间延长5 一10min .1.二、灰分(A )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称为灰分,灰分分外在灰分和内在灰分。
外在灰分是来自顶板和夹研中的岩石碎块,它与采煤方法的合理与否有很大关系。
外在灰分通过分选大部分能去掉。
内在灰分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无机物,内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选性越差。
灰是有害物质.动力煤中灰分增加,发热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结渣;一般灰分每增加2% ?发热量降低10okcal / kg 左右。
冶炼精煤中灰分增加,高炉利用系数降低,焦炭强度下降,石灰石用量增加;灰分每增加1 % ,焦炭强度下降2 % ,高炉生产能九下降3 % ,石灰石用量增加4 % .1.三、挥发分(V )煤在高温和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时,所排出的气体和液体状态的产物称为挥发分。
挥发分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氢及其他碳氢化合物等。
它是鉴别煤炭类别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讲,随着煤炭变质程度的增加,煤炭挥发分降低。
褐煤、气煤挥发分较高,瘦煤、无烟煤挥发分较低。
1.四、固定碳含量(FC )固定碳含量是指除去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残留物,它是确定煤炭用途的重要指标。
从100减去煤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后的差值即煤的固定碳含量。
根据使用的计算挥发分的基准,可以计算出干基、干燥无灰基等不同基准的固定碳含量。
煤质量标准

煤质量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的质量指标和检验方法,适用于本公司锅炉用煤的进货检验。
2、质量要求灰外观:燃烧后略呈焦状细度(Φ0-3mm)≤20%灰分≤26%挥发份≥24%水份≤8%低位发热量≥20934KJ/Kg3、取样方法从运输煤车或者煤堆的不同部位取有代表性试样,一般每吨煤中采取试样500g左右。
将采取的试样混合均匀后,利用四分法缩分至3000g左右。
将风干试样(测外部水份后试样)研碎至全部通过600目筛,取50-60g,贮于清洁、干燥、具塞磨口瓶中,备用。
4、检验方法煤湿份(外部水分)的测定测定步骤将试样充分混均后,准确称取50g放入铁盘中铺开,在70℃以下的温度下烘至煤样不粘器具为止,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重。
结果计算试样在70℃以下干燥后失去重量(g)湿份=-----------------------------------×100试样重量(g)固有水份的测定测定步骤准确称取1±烘去湿份试样于已知重量的称量瓶中,置于105℃的烘箱中烘干1小时,加盖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后称重,然后进行每小时一次的检查性干燥,直至试样的减量或增量小于为止。
所失重量即为水份。
结果计算所失水份重(g)水份=---------------------------------------×100试样重(g)全水份的测定原理全水份是湿份和分析试样固有水份换算成工作基(或称工作质)的水份之和,也就是以工作基重量作为计算基准,湿份的计算基准当然是工作基,因分析的固有水份必须换算成工作基,方可与湿份相加。
以W分析%代表固有水份换算成工作基时100-湿份W工作(应用)= W分析×---------------------------100结果计算100-湿份全水份=湿份%+W工作=湿份%+W分析×---------------------------100灰份的测定准确称取烘去湿份试样1g于已知恒重的坩埚内,先用高温炉加热到850℃,然后将盛放试样的坩埚以每隔10分钟移入1cm的速度,由炉门移入炉中心,并在850℃左右温度下灼烧至完全灰化。
煤炭质量检测常用标准汇编

煤炭质量检测常用标准汇编煤炭质量检测是煤炭行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结果直接关系到煤炭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为了保证煤炭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和标准化,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煤炭质量检测标准。
本文将对煤炭质量检测常用的标准进行汇编,以便相关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进行煤炭质量检测。
1. GB/T 5751-2006《煤质分析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煤质分析的一般方法和分析项目,包括了煤的基本性质、元素分析、物理性质等内容。
这些内容是煤炭质量检测中必不可少的,通过对煤炭样品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煤炭的热值、灰分、挥发分等指标,为煤炭的使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 GB/T 212-2008《煤质分析样品制备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煤样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了煤样的采集、制备、保存等内容。
在进行煤炭质量检测时,样品的制备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经过严格的样品制备,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GB/T 474-2008《煤的分类》。
该标准对煤的分类进行了规定,包括了煤的类型、品种、名称等内容。
在进行煤炭质量检测时,需要根据煤的分类来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4. GB/T 212-2008《煤质分析样品制备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煤样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了煤样的采集、制备、保存等内容。
在进行煤炭质量检测时,样品的制备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经过严格的样品制备,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5. GB/T 5752-2006《煤的质量分级》。
该标准规定了煤的质量分级方法,包括了煤的质量分级标准、分级依据等内容。
通过对煤炭进行质量分级,可以更好地指导煤炭的开采、利用和管理,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和降低环境污染。
6. GB/T 212-2008《煤质分析样品制备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煤样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了煤样的采集、制备、保存等内容。
在进行煤炭质量检测时,样品的制备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经过严格的样品制备,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煤炭检验标准对照表

煤炭检验标准对照表煤炭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为了保证煤炭质量的稳定和可靠,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煤炭检验标准。
本文将介绍煤炭检验标准对照表,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对煤炭质量的要求和检验方法。
1. 煤炭基本性质检验标准。
煤炭的基本性质包括灰分、挥发分、固定碳、水分等指标。
不同国家对于煤炭基本性质的检验标准有所不同。
例如,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煤炭挥发分的检验方法为GB/T 212-2008,而美国则采用ASTM D3175-17进行挥发分的检验。
这些标准的制定旨在保证煤炭基本性质的准确检测,为煤炭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2. 煤质化验方法标准。
煤炭的质量化验是评价煤炭质量的重要手段。
各国对于煤炭的化验方法也有相应的标准规定。
例如,煤炭的元素分析采用的标准有ISO 1171:2003(E)、GB/T 476-2008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煤炭中各种元素的化验方法和分析要求,保证了煤炭质量的准确评价。
3. 煤炭灰熔点检验标准。
煤炭灰分的熔点是评价煤炭燃烧特性的重要指标。
不同国家对于煤炭灰熔点的检验方法也有相应的标准规定。
例如,欧洲标准EN 15370:2007规定了煤炭灰分的熔点检验方法,而中国国家标准GB/T 214-2007也对灰分的熔点进行了详细规定。
这些标准的制定有助于保证煤炭燃烧特性的准确评价。
4. 煤炭硫分检验标准。
煤炭中的硫分是影响大气环境的重要因素。
各国对于煤炭硫分的检验方法也有相应的标准规定。
例如,美国采用的ASTM D4239-19对煤炭中的硫分进行了详细规定,而中国国家标准GB/T 214-2007也对硫分的检验方法进行了规定。
这些标准的制定有助于保证煤炭硫分的准确检测,为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5. 煤炭水分检验标准。
煤炭中的水分是影响煤炭燃烧特性和运输过程的重要因素。
各国对于煤炭水分的检验方法也有相应的标准规定。
例如,澳大利亚采用的AS 1038.5-2008对煤炭中的水分进行了详细规定,而中国国家标准GB/T 212-2008也对水分的检验方法进行了规定。
煤炭检测项目及标准

煤炭检测项目及标准煤炭是目前全球主要的燃料之一,其质量对于保障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煤炭的检测是确保煤炭质量符合相应标准的重要步骤。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煤炭检测项目及相关标准。
1. 煤质分析项目:煤质分析是通过对煤炭的物理、化学、热学等性质进行测试,以评价其可利用性和适用性。
常见的煤质分析项目包括煤质元素含量测定、灰分测定、挥发分测定、固定碳测定、硫含量测定等。
国际上常用的煤炭质量分析标准包括ISO 1987、ASTM D 3176、GB/T 212等。
2. 煤炭灰熔融性分析项目:煤炭灰熔融性是指在燃烧过程中,煤炭所产生的灰分在高温下的熔化性能。
该指标对于煤炭的燃烧特性和锅炉操作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煤炭灰熔融性分析项目包括煤炭的初熔温度、软化温度、流动温度等。
国际上常用的煤炭灰熔融性测试标准包括ISO 540、ASTM D 1857、GB/T 219等。
3. 煤炭燃烧性能分析项目:煤炭燃烧性能是煤炭在燃烧过程中的燃烧特性。
煤炭的燃烧性能 directly影响其热效率和环境排放。
常见的煤炭燃烧性能分析项目包括发热量测定、燃烧速率测定、灭爆性分析等。
国际上常用的煤炭燃烧性能测试标准包括ISO 11341、ASTM D 5865、GB/T 213等。
4. 煤炭粒度分析项目:粒度是指煤炭颗粒的大小及其分布情况。
煤炭的粒度对于煤炭的燃烧效率和利用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煤炭粒度分析项目包括颗粒大小分布测定、颗粒形状测定等。
国际上常用的煤炭粒度分析标准包括ISO 17892、ASTM D 4749、GB/T 6974 等。
5. 煤炭中工业矿物分析项目:工业矿物是指煤中与燃烧过程无关的矿物质含量。
工业矿物对于煤炭的装船、洗煤、病煤等工艺环节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煤炭工业矿物分析项目包括二氧化硅含量测定、铁含量测定、钒含量测定等。
国际上常用的煤炭矿物分析标准包括ISO 7404、ASTM D 2796、GB/T 4820等。
煤检验标准

煤检验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煤的检验规定标准操作规程。
2、范围:适用于质量检验部原始组对煤的检验。
3、职责:质量检验部编制煤验标准操作规程,并报有关领导批准。
质量检验部理化组严格按该程序对煤进行检验,确保其准确度,检验原始记录按《记录控制管理规定》执行。
4、内容4.1煤的分类、分子式、分子量及说明无烟煤分子式:C13H44.2、煤的工业分析项目外观、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全硫、发热量4.3、参考标准GB212—914.4、检验方法4.4.1、外观4.4.1.1. 颜色是指新鲜煤表面的自然色彩,是煤对不同波长的光波吸收的结果。
呈褐色—黑色,一般随煤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加深。
4.4.1.2.光泽是指煤的表面在普通光下的反光能力。
一般呈沥青、玻璃和金刚光泽。
煤化程度越高,光泽越强;矿物质含量越多,光泽越暗;风、氧化程度越深,光泽越暗,直到完全消失。
4.4.1.3. 粉色指将煤研成粉末的颜色或煤在抹上釉的瓷板上刻划时留下的痕迹,所以又称为条痕色。
呈浅棕色—黑色。
一般是煤化程度越高,粉色越深。
4.4.1.4. 比重和容重煤的比重又称煤的密度,它是不包括孔隙在内的一定体积的煤的重量与同温度、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
煤的容重又称煤的体重或假比重,它是包括孔隙在内的一定体积的煤的重量与同温度、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
煤的容重是计算煤层储量的重要指标。
褐煤的容重一般为1.05~1.2,烟煤为1.2~1.4,无烟煤变化范围较大,可由1.35~1.8。
煤岩组成、煤化程度、煤中矿物质的成分和含量是影响比重和容重的主要因素。
在矿物质含量相同的情况下,煤的比重随煤化程度的加深而增大。
4.4.1.5. 硬度是指煤抵抗外来机械作用的能力。
根据外来机械力作用方式的不同,可进一步将煤的硬度分为刻划硬度、压痕硬度和抗磨硬度三类。
煤的硬度与煤化程度有关,褐煤和焦煤的硬度最小,约2~2.5;无烟煤的硬度最大,接近4。
4.4.1.6. 脆度是煤受外力作用而破碎的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应用基低位发热量标准≥6300千卡/公斤,当应用基低位发热量<6300千卡/公斤≥6100千卡/公斤每吨扣罚30元,当应用基低位发热量<6100千卡/公斤≥6000千卡/公斤每吨扣罚40元。当应用基低位发热量<6000千卡/公斤每吨扣罚50元。
算出煤的应用基水份:
My1
My= ×100%
my
式中:My——指应用基煤样的水分,%;
my——指烘干前应用基煤样的称取量,g;
My1——指烘干后应用基煤样减少的重量,g。
(2)制样:
将取样测试煤的应用基水份测定后的剩余煤敲碎至粒度≥13mm,混合均匀,采用“四分法”
逐步缩分至150g(称准至0.01g),倒入制样粉碎机中粉碎至全部能通过60目筛(若制样粉
(4)同一到货日期、同一供应商、同一车次的煤做为一份试样,用带盖的塑料桶或二至三层塑料袋盛,并将塑料盖盖严(袋口扎紧)以避免水份蒸发。
5.2.2试验步骤:
(1)煤的应用基水份测定:
将煤样进行混合均匀,准确称取100g(或50g)有代表性的煤样(称准至0.01g),置于105~
1100C的干燥箱中烘干,待烘干至恒重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再称重,并按下式计
(6)粒度≤2mm粉煤含量标准≤25%,测试超过标准时,每增加1%,每吨扣罚5元;增加2%每吨扣化10元,以此类推。
5.4.2烟煤
(1)应用基水分标准≤17%,部分不达标时按百分比扣重量处理,整批不达标时按总吨数扣重。
(2)灰分标准≤25%,每增加1%每吨扣罚5元;增加2%每吨扣罚10元,以此类推
(3)挥发分≤25%,当挥发分低于标准时按百分比扣重处理
(称准至0.001g),(若煤样较湿难以筛入,则应先略加烘干冷却后再筛分筛分称重)。粉
煤含量按公式计算:
m1+m2
粒度≤2mm的粉煤含水量量(%)=×100
m1+m2+m3
m1
其中粒度≤0.5mm的粉煤含量(%)=×100
m1+m2+m3
式中:m1——指粒度≤0.5mm煤样的重量,g
M2——指粒度>0.5mm,≤2mm煤样的重量,g
Vf——指分析用煤样的挥发份,%
MY——指应用基煤样的水份,%
Mf——指分析用煤样的水份,%
(8)定碳的计算:
Cy(%)=100-(My+Ay+Vy)
式中:Cy——指固定碳,%
My——指应用基煤样的水份,%
Ay——指应用基煤样的灰份,%
Vy——指应用基煤样的挥发份,%
(9)应用基低位发热量的计算:
(4)应用基低位发热量≥5000千卡/公斤
5.4质量未达标处理办法:
5.4.1白煤
(1)应用基水分标准≤8%,部分不达标时按百分比扣重量处理,整批不达标时按总吨数扣重。
(2)灰分标准≤18%,每增加1%每吨扣罚5元;增加2%每吨扣罚10元,以此类推。,
(3)挥发分≤4.5%,当挥发分低于标准时按百分比扣重处理
5.0内容:
5.1煤的进料检验流程及不合格时的处理流程依《进料检验控制程序》、《不合格管理控制程序》执行。
5.2煤的取样和试验方法
5.2.1取样要求:
(1)每车次的煤都必需取样,且需在每四的上、中、下各部取等量的试样。
(2)在取样时,应将大块、粗粒、细粒、粉末、煤杆石及夹杂物等都均匀取到,过大块者应敲小。取样必须公允、具有代表性。稍微大块的煤杆应先敲碎后再按比例适当取样,不能故意多取、少取或不取煤杆石的份量。
QyDW=82Cy+aVy
式中:QyDW——指应用基煤样的低位发热量,千卡/公斤
Cy——指应用基煤样的固定碳,%
Vy——指应用基煤样的挥发份,%
a——系数
(10)分析用煤样灰份的测定:
若需加测煤的粉量及经破碎后煤的粉煤含量,则取经混合均匀的来煤及锅炉加煤口或经
破碎后煤堆的煤样约200~300g,用孔径为0.5mm、2mm的分样筛进行筛分,筛分后称量
M3——指粒度>2mm煤样的重量,g
5.3验收标准:
5.3.1白煤:
(1)应用基水分:≤8%
(2)灰分:≤18%
(3)挥发分≤4.5%。
(4)固定碳≥70%
(5)应用基低位发热量≥6300千卡/公斤
(6)粒度≤2mm粉煤含量≤25%
5.3.2烟煤:
(1)应用基水分:≤17%
(2)灰分:≤25%
(3)挥发分≤25%
按以下公式计算:
100- MY
Ay(%)= Af×
100-Mf
式中:Ay——指应用基煤样的灰份,%
Af——指分析用煤样的灰份,%
MY——指应用基煤样的水份,%
Mf——指分析用煤样的水份,%
(6)分析用煤样的挥发份的测定:
用预先称重的挥发份坩锅称取分析煤的试样(1±0.1)g(称准至0.0002g),置于900±10℃的箱式电阻炉中,准确加热7min,取出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再称重,并按下式计算出分析用煤样的挥发份:
煤的品质检验验证标准
1.0目的;
1.1为了使提供的煤符合规定要求及为了更好的对煤的管控。
2.0适用范围:
2.1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煤的进料检验之管制。
3.0定义:
3.1供方:所有煤供应单位的统称。
4.0职责:
4.1五金仓库:负责煤的进料数量的验收及通知品管检验。
4.2品管部:负责对煤的检验、异常反馈及异常的追踪。
mf1
Vf(%)=×100-Mf
mf
式中:Vf——指分析用煤样的挥发份,%
mf——指加热前分析用煤样的称取量,g
mf1——指加热后分析用煤样减少的重量,g
Mf——指分析用煤样的水份,%
(7)将分析用煤样的挥发份换算为应用基挥发份;
100- MY
Vy(%)=Vf×
100-Mf
式中:Vy——指应用基煤样的挥发份,%
℃的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重后,再称重,并按工式计算出分析用煤样的水份:
mf1
Ay= ×100
mf
式中:Af——指分析用煤样的水份,%;
mf——指烘干前分析用煤样的称取量,g;
mf1——指烘干后分析用煤样减少的重量,g;
(4)分析用煤样灰份的测定:
用预先称重的瓷坩锅称取分析用煤的试样(1±0.1)g(称准至0.0002g),置于箱式电阻炉
中,在度(810±10)℃的温度下灼烧完全至灰烬且不含黑色的碳素时,取了放入干燥器中
冷却至室温再称重,并按下式计算出分析用煤样的灰份:
mf1
Ay(%)=×100
Mf
式中:Ay——指分析用煤样的灰份,%
mf——指灼烧前分析用煤样的称取量,%
mf1——指灼烧后残留物的重量,g
(5)将分析用煤样的灰份换算为应用基灰份:
碎机不能使用,则以手工敲至粒度小于0.2mm)作为分析用煤的试样。
※“四分法”定义:即从物料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样本,通过分析一个或数个样本,对整批物料的质量进行估计。根据样本的性质可分为原始样本和平均样本。原始样本通常数量较大,需要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取舍,即四分法。
(3)分析用煤样水份的测定:
用预先称重的船型坩锅称取分析用煤的试样(1±0.1g)(称准至0.0002g),置于105~110
(4)应用基低位发热量≥5000千卡/公斤,当应用基低位发热量<5000千卡/公斤≥4800千卡/公斤每吨扣罚30元,当应用基低位发热量<4800千卡/公斤≥4650千卡/公斤每吨扣罚40元。当应用基低位发热量<4650千卡/公斤每吨扣罚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