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字家园(一)(3)》优秀学案(精品)

合集下载

长春版《汉字家园(一)3》教学设计

长春版《汉字家园(一)3》教学设计

长春版《汉字家园(一)3》教学设计长春版《汉字家园(一)3》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_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读懂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了解句子的意思。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汉字家园(一)的第3小课。

二、多媒体演示,学习生字词,理解句子的意思。

1、多媒体出示本课的10个基础字。

2、引导学生学习杰、传、著、浅及其词语、句子。

(1)学生认读汉字。

相机学习杰这个字并指导书写。

(2)由学生为这几个字组词。

多媒体出示本课词语。

相机学习显字,指导书写。

(3)多媒体出示本课句子。

由学生认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巩固上节课所学生字。

认读词语卡片。

二、学生自学生词、小组合作理解句意。

1、多媒体出示滑、靠、强、服四个字。

2、学生认读这几个字。

3、打开书,找到这几个字的词语及句子。

4、小组合作学习。

(1)读词语及句子,不认识的字问一问其他人。

(2)在熟读的基础上,做接力游戏。

三、学习依、坚两个生字,书写两个生字。

第三课时。

长春小学语文一上《2汉字家园一》word教案 (4)

长春小学语文一上《2汉字家园一》word教案 (4)

汉字家园(5)教学目标:1.学会写6个一类字,会认10个二类字,会背韵语歌2.使学生学会汉字的书写规律3.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汉字笔画书写规律教学难点:汉字笔画书写规律教具准备:1.汉字挂图2.汉字卡片3.向家长了解各种瓜类食物的名称和形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背韵语歌2.了解各种瓜类水果3.会认二类生字教学流程备注一、汇报学习结果上节课,同学们和我一起讨论了一些节日,那么你们又从家长那里了解了哪些节日,说一说,看谁说得又对又好。

二,学习新知韵语歌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和劳动人民有很大的联系。

不信,咱们看看吧!出示图片,学生在其中找词语,然后拼凑成小韵文。

1.诵读韵语歌。

2.下面跟老师一起读读。

再读一遍,能读下来吗?我们试着再读读。

3.小组读。

4.老师再次诵读,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我们的小儿歌中都讲了什么?5.揭示这些无论是水果还是粮食等等都有劳动人民的功劳。

劳动是最光荣的,劳动的成果应该珍惜。

6.你想对劳动者说些什么吗?7.让我们再读一下儿歌,体会一下劳动者的辛苦吧!8.老师在此时此刻想到了一首古诗,你们猜猜是什么? (《锄禾》师生齐读)三、课后知识1.同学们,记得老师布置的作业吗?你都见过哪些瓜类,下面我们就比一比,看谁是小瓜王,你可以说出它的全部你知道的情况,看谁说得又对又好。

2.书中的比一比,填一填,你都见过他们吗?把你知道的用笔圈上,并且说一说。

它们的特点3.观察书上的图片,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它们的名称中都含有瓜字,而且都是瓜类)。

四、二类字的学习1.读韵语歌,熟悉一下我们学过的小韵文2.再次读韵语歌,然后请学生们在课本中画出你所读的生、游戏,在劳动树上采下老师所读到的词语(词语贴在果实上面)摘对一个奖励一朵小红花。

五、布置作业背诵韵语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插图运用各种形式会写6个一类字2.学会书写汉字的规律3.初步感知合体字的组成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词语接龙游戏(检查韵语歌的背诵情况)找同学或是按照小组的顺序,每个人按照顺序说一个韵语歌的词语。

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字家园1(画)》优秀学案第2课时(精品)

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字家园1(画)》优秀学案第2课时(精品)

《汉字家园1(画)》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古诗,培养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

4.背诵课文。

二、重点难点1.重点:背诵课文。

2.难点:通过朗读古诗,培养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

三、导学问题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找出诗中两对意思相反的词。

2.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开什么花?3.山是什么颜色?说一说,画一画。

四、参考资料中国山水画较之西方风景画,起码早了1000余年。

它所呈相的图义,实际上是一部中国思想史。

早在7000多年以前,先古的觉醒便以图案方式纪录下来。

新石器的河姆渡文化,已用线刻表达着观念性文化的内涵,定居的农耕文明起源,不仅让人认知了工具美,亦让人于器之上认知了形上美。

艺术不但是一种征服自然的想象,还是一种征服自然想象的象征。

先古与自然一开始便用艺术的方式对活,逻辑的发现与艺术的鉴赏推演着人们的双眼,让一个天人合一的中国图式由混沌而至清晰。

自仰韶文化起,人与自然的关系便具有了象征性。

在几何装饰的手法中,对称、运动等构成概念己明显地运用于时空的表现之中。

特别让人感动的是《稷神崇拜图》。

在以农立国的背景上,祭祀稷神一直成风。

而这幅图中的禾、田、人的关系传达了先祖对生命意义的一种素朴理解。

在沉淀了人与动物、植物的自然关系认知的基础上,社会意识又成为最为关键的文明起源。

沧源文化的《村落图》,用岩画形式记述了人类对农耕定居的“家”的理解。

这幅画最有视觉趣味的是以村落为中心的道路关联,以及押俘、赶畜、祭天、跳神等场面围绕正面中心的梯度延深,平面中的深度己在这幅画中得到有力的体现。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就这样伴随着艺术的看,不断地深化与发展。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汉字家园(一)》长春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汉字家园(一)》长春版

《汉字家园(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了解表示事物名称或地名的词语构成方式,进行词语的积累。

3、情感与价值观:感受汉字的魅力,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在比较词语构成方式的过程中学习汉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教学难点
在比较词语构成方式的过程中学习汉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地名图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练习说出更多这样的词语,扩展延伸。

二、巩固练习。

1、你们都到过哪里游玩过?能结合书中的词语说说这些地名的由来吗?在交流地名的过程中,感受该地方的景观文化历史等特色。

2、引导学生将课后列举的地名分类研究,感受其中的乐趣。

将词语按照颜色、人物、动物、水果的类别分类。

继续引导学生分类研究学习。

将同学们上述交流的地名分类,并读准词语。

3、先结合书后练习“读一读,比一比”,然后运用上述相关的一组词语造句。

边比较,边区别,边运用,加深对字词的理解。

指导练习个别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根据自己掌握情况有重点练习。

三、课后作业。

1、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和课后词语。

2、将积累的词语分类整理到日记本上。

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字家园(一)(3)》优秀教案(精品)

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字家园(一)(3)》优秀教案(精品)

《汉字家园3》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9个二类生字,会写6个一类生字。

2.认识4种笔画,能正确美观的书写汉字。

3.培养热爱汉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

教学难点了解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掌握字理识字的方法。

教学方法点拨教学法、讲授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 游戏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火眼金睛”的游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看看你能从中找到哪些汉字?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课件出示“搭乘汉字快车游览汉字家园”的小情境师:“聪明的孩子们,快看看图上都有什么?你们能说出图和字有什么联系吗?”生:图上有一座大山,大山的形状就象“山”字. 生:图上的火苗燃烧的形状就象“火”字. ……(二)字理识字,培养兴趣1.出示“山”师:谁认识这个字?读一读吧。

让我们看看“山”是怎么来的?(课件演示“山”的演变过程)师:人们就是根据山的形状写成了这个字。

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山?(结合学生的问答,相机通过图片向学生介绍风景优美的长白山,利用课件介绍景色怡人的黄山等)2.出示“石”师:谁愿意读一读?想看看“石”是怎么来的吗?(课件演示“石”的演变过程)师:你们都见过哪些石?3.出示“田”师:谁想读一读?来看看“田”的演变过程吧!(课件演示“田”的演变过程)师:同学们,这还是哪个“田”?生:“田野”的田。

生:“田地”的田。

生:“水田”的田……4.师:农民伯伯都希望庄稼长得茂盛,要想长得好,需有两个宝,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水和土。

师:对,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字是怎么来的吧!(课件演示“水、土”的演变过程)师:“土”字你们还能组哪些词呢?生:土地、土壤、泥土、水土……师:水与人类息息相关,但是如果发了洪水会怎么样呢?生:如果发了洪水就会把房子淹了,人们就没地方住了。

生:如果发了洪水我们就不能上学了。

……师:可是如果缺水又会怎么样呢?生:如果缺水人们就会没水喝,就会渴死的。

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字家园1(画)》优秀学案第1课时(精品)

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字家园1(画)》优秀学案第1课时(精品)

《汉字家园1(画)》学案一、学习目标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分别是凶字框、口字旁、春字头。

2.会认3个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并猜出谜底。

2、重点难点1.重点: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分别是凶字框、口字旁、春字头。

2.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并猜出谜底。

三、导学问题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2.这首诗是怎么写山、水、花、鸟的呢?3.说一个你知道的字谜。

四、参考资料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后人亦称王维为诗佛,此称谓不仅是言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更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善书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王维诗在其生前以及后世,都享有盛名。

史称其“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新唐书》本传)。

唐代宗曾誉之为“天下文宗”(《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

杜甫也称他“最传秀句寰区满”(《解闷》十二首之八)。

唐末司空图则赞其“趣味澄复,若清沈之贯达”(《与王驾评诗书》)。

昔人曾誉王维为“诗佛”,并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并提。

以思想内容而言,王维诗远不能与李、杜相提并论;而在艺术方面,王维确有其独特的成就与贡献。

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字家园1(画)》优秀教案第2课时(精品)

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字家园1(画)》优秀教案第2课时(精品)

《汉字家园1(画)》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大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对课文插图和相关图片的欣赏,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朗读古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

教学重点知道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

课前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1.以前我们学过谜语吗?背背看,对,背的是谜面,那谜底是什么?2.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谜语诗,诗的名字叫“画”(板书)。

3.出示画。

二、新课学习(一)猜画揭题。

1.师:老师这儿也有一张画,是一张我们中国传统的山水画。

2.指导观察画、理解诗的前两句。

(1)山是什么颜色?(先请前排一位学生说,再请后排一位学生说。

)远看也看得清楚,我们户外活动时,很远的大山的颜色是不是也看得很清楚呢?(2)为什么这儿山的颜色站得很远都看得清呢?(因为这是“画”)(3)听山上流水的声音,仔细听。

(4)如果到九溪去玩,水的声音听得到吗?水声音是怎么样的,学学看。

(5)看,这儿的水从那么高的山上流下来,声音是很大的,可我们都听不见,为什么呢?(因为那是画!)(二)朗读指导。

1.这两句诗里,有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请每一个小朋友都找一找,用笔把它们圈出来,指名回答。

2.看,听,都是可以做出动作来的。

山和水,都在大自然中找得到。

3.古代的诗人很讲究用词的,看上下句,有一对反义词,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多整齐。

4.看手势,朗读。

(手势打高,语调升高,手势打低,语调放轻,把诗的美念出来。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三)指导观察、理解诗后两句。

1.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开什么花?2.春天来了,桃花还开吗?秋天,桃花、迎春花还在不在?冬天呢?3.那为什么这儿春天过去了,桃花还是开着呢?(是画!)4.出示小鸟。

一年级语文上册 汉字家园(一)③ 1教案 长春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 汉字家园(一)③ 1教案 长春版
三、课后知识
讲故事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几个汉字,你们想听老师给你们讲个汉字的故事吗?下面,老师就给大家讲个“火”字的故事。在很久很久的远古时代,森林中会出现火灾,愚昧的动物们认为是火妖在作怪,他们在每次发生火灾时都惊恐万分,都四处逃窜。好可怕的怪物啊!这是小动物们对火的看法。好多的小动物在火中丧生了。于是火妖这个称呼就被小动物们使用了。那么各位同学,你们同意小动物的看法,认为有火妖吗?谈谈你们的看法。大家说得好,也很对。其实,森林中所引发的火灾是由于森林中长年累月的树叶经过发酵后,产生一种易燃气体,在烈日的照耀下,各种易燃物便自燃,于是引起了森林大火;并不象小动物们所想象的那样,故事听到这,你们想对小动物说些什么呢?原始人类最开始是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吃生肉,吃野果,无意中,他们捡到被烧死的动物肉。发现,熟肉比生肉好吃,于是人类开始吃用火烤的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开始有文字的产生,用文字表述自己的意思。于是根据火燃烧时的样子,产生了象形字,再经过演变,就形成了今天我们所学的汉字。
汉字家园(3)
教学内容:汉字家园(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会认10个所学汉字,会写山,读本课儿歌。
2.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使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按照笔顺规则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掌握所学汉字。
教学准备:
1.出示汉字的卡片和小黑板
2.查找资料,找汉字的故事
手离笔尖一寸远。
7.笔画不准的字可以在老师的知道下,拿出手指在空中书写,然后在落实到笔头。
(二)二类字的讲解
l、老师领读,可以反复进行,以求达到学生熟悉的效果
2.在课文中找到含有此字的语句,然后带领学生读一读那句话,然后在读生字,也可以用谜语的形式让学生对这个字有印象。如:小草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就是一个风字。二人一一天,一个大一一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家园(3)》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

二、学习过程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学生自主朗读,读准读通。

2.指名读,纠正字音,指导“山、石、田、土”,读写。

3. 在文中找到“风、青、红”三个字吗?大声读一读。

4. 农民伯伯都希望庄稼长得茂盛,要想长得好,需有两个宝,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5. 如果缺水又会怎么样呢?
6. 我们的生活中,除了水还有一样东西离不了?
7.用“青”组词或说句话?
8. 写“火、山”两个字的笔顺。

9. 如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