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合集下载

2019届高三古代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中的形象(意象)含答案

2019届高三古代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中的形象(意象)含答案

2018届高三古代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中的形象(意象)班级:姓名:成绩:学习目标:1.能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并分析它的含义和作用。

2.掌握解答意象类题目的一般步骤。

学习重点:学会分析意象的含义和作用课时安排: 四课时第一、二课时学习目标:熟悉考点,梳理整合形象鉴赏考点知识学习过程:自学交流一、考点样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送人归京师①陈与义②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

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答: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

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答:命题探讨品读诗歌形象是诗歌鉴赏的开始。

诗歌形象主要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高考考查重点放在景物形象(即意象)上。

对意象的考查是从三个角度进行的:一是辨析所用的意象,二是把握形象特征及思想感情,三是兼及意境的把握。

意境分析是诗歌鉴赏中的难点。

不过从近两年的命题看,考得很浅,多是要求分析景象(画面)特征或气氛特点。

二、知识整合一、意象类意象是诗歌鉴赏中最常见的术语,也是一个重点。

什么是意象?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

象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含诗中所写的景和物;意就是作者的情思。

诗歌意象因物象而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

具有意象的作品往往更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一)鉴赏人物形象1.知识梳理诗歌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和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前者即诗中的诗人形象“我”,如《登幽州台歌》中抒情主人公——陈子昂的形象;后者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形象。

鉴赏人物形象的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人物形象特点的把握。

首先需要知人论世,准确记忆诗人的有关资料,包括生平经历、政治主张、所处时代特征、具体的创作背景等,只有如此,才能对人物形象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其次要对所描写的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所处的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概括形象特点,理解形象意义;再次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关注反映心情的词语,揭示作者情感。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古诗鉴赏之诗歌人物形象优质课件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古诗鉴赏之诗歌人物形象优质课件
区别 (1)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
全篇对应。 (2)意象是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些事
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意象组合起来,就构 成了意境。所谓意境,简单地说就是诗人强烈的感 情与生动的客观事物契合交融。
4.意象可以分成哪些类别? 从内容上分,意象可以分为景、物、人、
事四大类。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诗中所咏 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 生活场景,所铺陈的社会生活情节和史实,也 是用来寄托情思的意象。
(36)秦晋:春秋时,秦晋两国联姻,后因 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37)彭祖:传说他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 八百余岁,被当作长寿的象征。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
(38)鸡肋: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
可惜”。比喻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
的事情。
(《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
(39)献芹: 《列子·杨朱》记录:从前有
(45)英雄:寄寓追慕之情。 (46)美人:象征明君眉兮。”
(47)香草:屈原《离骚》曾用香草美人来象征
美好的品格。有杜若,馨,兰,蕙,芷若等。 (48)掣肘:chè zhǒu 典出《吕氏春秋·具备》, 比喻办事受牵制、阻碍,不顺利。
(49)梨园:唐玄宗开元年间,将梨园作为教习
谷。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
(12)蟋蟀:古人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 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 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 “促织”。又叫蛐蛐。
(13)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 悲伤的感情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
(4)舟:象征漂泊、自由。 (5)西楼、小楼:寄寓闺怨之情。

2024届高考古诗鉴赏之“人物形象”

2024届高考古诗鉴赏之“人物形象”

高中语文高考古诗鉴赏之“人物形象”一、考情探究1.含义: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形象,《登幽州台歌》中抒情主人公陈子昂的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傲清高者的形象,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又是折射自己,渔翁即作者,作者即渔翁,两种形象具有统一性的一面。

2.常见的命题方式(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2)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3)请简要概括诗(词)中诗人(作者)的形象特点?(4)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二、考题引路(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审题要点】诗人性格【读懂大意】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

你不辞劳苦充当信使去冒风雪,为的是要让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

你将在沙漠留恋地回望京都夜月,梦魂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

辽国国主若是问起你的家世,可别说朝中第一等人物只在苏家门庭。

【考题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

首联巧妙化用王勃的名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写兄弟二人虽相隔千里,但“我”不会因兄弟出使远方而落泪,体现了其豁达的一面。

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1)看标题、注释,初步揣摩形象。

2019版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诗歌形象课件

2019版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诗歌形象课件

积累微汇 景物形象描写常见手法 1.各种修辞手法。 比喻的作用为更形象生动;比拟的作用是把事物人格化;反问为了强 调;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练, 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 2.动静结合。 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 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
【注】 ①乱后:唐末黄巢起义平定之后。
诗中的“村叟”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6分) 答:_①__饱__经__战__乱__,__身__心_俱__疲__的__老__者__形__象__。__②__亲__人__离_散__,__孤__苦__无__依__的_ __形__象__。__③__不__堪__赋__税_之__苦__,__愤__愤__不__平__的__形__象__。_(_共__6_分__。__每__点__2_分__,_意__思_ _对___ __即__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运用描写手法。各种直接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细 节描写)和间接的(侧面烘托)描写手法,都可以用来表现形象。
4.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都是诗歌中表现形 象所常见常用的。
小题微练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积累微汇 人物形象描写常见手法 1.通过事件来表现。这种方法多用于刻画人物形象。例如《木兰 诗》中木兰的形象,就是通过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这件事来表现女英雄善 良、纯朴、果敢、英勇的品质。 2.用环境来烘托。例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人运用“千山鸟飞 绝,万径人踪灭” 和寒江、冰雪这样孤寂、寒冷的环境,烘托出了渔翁的 鲜明形象。

全国卷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专题九 第一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Word版含解析

全国卷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专题九 第一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Word版含解析

第2部分/专题九古代诗歌阅读考纲展示命题探究第一讲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基础点: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

因此鉴赏古诗词,首先必须把握古诗词的形象。

所谓形象是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可分为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类。

(1)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形象和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2)景物形象是指诗歌和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指的是情中景,包括景物描写、场面描写和色彩描写等。

(3)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所谓物象,即被诗人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或称为“情中象”。

这些物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

重难点:1.景物形象的概括分析。

2.意象的含义和作用。

[考法综述]鉴赏古诗词中的形象,就是把握诗歌中所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

鉴赏艺术形象的内涵,就是要分析、判断诗歌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鉴赏古诗词形象题目要求考生概括诗歌中人物、景物、事物的特征,提示主旨所刻画的某一具体形象的意义。

从近几年高考命题形式来看,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命题:人物形象概括分析、景物形象概括分析、事物形象概括分析。

命题法1人物形象典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注][唐]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①清正廉洁。

②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

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

③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2019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专题13诗歌的形象考点__人物形象鉴赏课件20190220213

2019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专题13诗歌的形象考点__人物形象鉴赏课件20190220213
形象:爱恨情长的形象。
2019年4月20日
翠宇专享9Fra bibliotek典例九: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019年4月20日
翠宇专享
15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形象:归隐田园的隐士。
2019年4月20日
翠宇专享
7
典例七: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 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专题13 诗歌的形象考点—— 人物形象鉴赏
2019年4月20日
翠宇专享
1
高考对古诗中人物形象的考查,就形象内容而言,有辨识形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概括形象作用三方面内容。
高考重点是把握形象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 象的典型意义。
形象: 飘泊 天涯, 老弱 多病, 孤独 无依 的诗 人。
形象:怀才不遇的诗人。
2019年4月20日
翠宇专享
3
典例三: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形象:
思念游
子的怨
妇或者
思念闺
妇的游

专题01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分析-2019年高考语文必考题型之古代诗歌鉴赏Word版含解析

专题01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分析-2019年高考语文必考题型之古代诗歌鉴赏Word版含解析

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诗人的形象和诗人之外的特定人物形象。

我们常见的人物形象包含以下几类:1.心忧天下、忧国忧民;2.报国无门、壮志难酬;3.傲岸不羁、豪放洒脱;4。

归隐田园、寄情山水;5.献身边塞、渴望强盛;6.友人送别,思念故土;7.思妇游子,互传情愫等。

分析人物形象需要掌握以下方法:1.要对诗人的生活经历、写作风格、理想抱负等有所了解。

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

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

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诗歌也不例外。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

诗歌可以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3.分析诗中词句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人物思想感情;借助意象、重要词语,运用典故、想象、比喻等技巧,感知人物形象。

阅读以下诗篇,完成问题。

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解析】(1)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沧州时所写。

诗人是否独享这一份清闲?愤。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的诗人形象最爱东山晴后雪[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人 A、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

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 物 自己;(偏重抒情的诗歌)
切 景
诗 歌 形 象
形 B、作品中其他人物。

象 (偏重叙事的诗歌)

景 物 诗人借以表 形 达主观感情
意象(山川草木等客 观物象)-------诗歌中
情 语
象 的载体 事
形 象
夜》 在自叙我事形诗象中的,塑造。 2、作品刻诗画人的人是物通形过象笔:
分 类 别
(偏重叙下事的的诗人歌物)形象 如《江雪》,《委孔婉雀东含南蓄飞地》《琵琶
, 明 特
行》《木兰表辞达》自《氓己》的性 格、志气、情
征 。
二、了解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试概括这首诗中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 分析。 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 的情感?
3.烘托渲染
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用落叶纷纷来渲染一 种清冷肃杀的悲秋气氛,从而衬托诗人 穷困潦倒、飘泊无依的形象。又如柳宗 元《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 灭”为塑造老渔翁的不怕严寒、不怕孤独 的高傲品性而进行了环境气氛的烘托。
4.对比衬托
如《氓》中,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的不同态 度形成鲜明的对比,男主人公婚前忠厚与婚后 变节也形成对比。通过对比,刻画了女主人公 的善良刚强,反衬出男主人公的无情无义、“ 二三其德”。
概括特点
分析依据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高洁不俗、洒脱放达 的高人隐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 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 。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 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 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指出意义(情感
例5 试赏析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邯郸冬至夜思家
例2
沧浪亭怀贯之 苏舜钦
沧浪独步亦无悰,聊上危台四望中。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请简要赏析。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孤独寂寞的诗人形象。诗 人在园中独步觉得无聊,这是因为友人离去产 生了一种若有所失的空虚之感。继而登高四望 ,则属于寻觅怅望,自我排遣。
1、了解了诗歌的形象含义及分类 2、掌握人物形象鉴赏题规范答题的技巧
答题三步骤: (1)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性格+身份); (2)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 (3)总结指出形象的意义(或作者的情感)。
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 西。(偏重写景的诗歌)

咏物诗中描绘的形象或带有诗人

主观色彩的物象,或以物曲折表现诗人 的品格情操和思想(感偏情重。咏物的诗歌)
一、诗歌人物形象分类
1、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的
形象): 在抒情诗中,诗人是
人 (偏重抒情通的过诗直歌)接抒写自己的
物 如李清照《主声观声情慢》绪,杜甫来《完月成对
鉴赏人物形象常用到的重要词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 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 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 衰等。
诗歌塑造人物形象常用的方法
1.比兴手法 如《氓》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类型及特点
一、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 形二、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三、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四、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五、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六、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七、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八、爱恨情长、感时伤别的形象 九、孤寂、落寞(惆怅),愁苦幽怨的形象 十、积极乐观,笑傲人生的形象 十一、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 十二、辛苦劳作、淳朴善良的形象
象的身份; 2、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细节描
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3、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 景物等。 4、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 其经历、注释、题目等;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 会意义,但不能任意拔高。在此基础上明确人物形 象及其特征、典型意义。 5、人物描写的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6、归纳积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步骤1)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客栈中度节而思 念家人 的形象. (步骤2)一二句写冬至佳节,诗人远在邯郸的 客店 里,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自己相伴。 三四句落笔对方,推想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
鉴赏指导
方法点拨: 1、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
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1、解读描写手段(叙事性强 2、借助诗中意象)(抒情性强)
3、分析关键词句(议论抒情处) 4、学会知人论世()作者、注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例1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的这个
(形象1)的?从这形个神形两象有个哪方些面特(点,或试从作外分貌析。、动 作、心理等方面)刻画的。
若。于嗟鸠兮,无食桑甚。”诗句以桑树 、斑鸠起兴,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 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第四章用“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来比喻女主人公由年轻貌美 到人老珠黄的变化。这些比兴手法的运 用,有助于诗歌形象的塑造,也有助于 读者走进主人公的生活世界去体味他们 的真情实感。
2.细节刻画
塑造人物形象大多着力于人物的语言、 行动等细节的描写。《孔雀东南飞》中 描写兰芝“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的细 节,刻画了一个爱憎分明、不忍离去但 又无可奈何的女性形象。
六、人 物 形 象 鉴 赏 题
如何规范作答?
四、分析形象的技巧
答 案
(1)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

(性格+身份);
般 (2)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 有 三 (3)总结指出形象的意义

(或作者的情感)。



例3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请简要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