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标埋设交底
沉降标埋设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
单位工程名称
天津特大桥4(DK156+899~DK190+107.05)
分部工程名称
桥墩(台)
分项工程名称
沉降观测标埋设
施工单位
中铁十七局十三工区
里程
DK190+104.05(沪方台)
交底日期
2008.6.20
交底地点
工地现场
交底内容:
一、编制依据:
2008年5月,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
二、交底内容:
1.埋设的位置:
观测点原则上应设置在台顶(台帽及背墙顶),数量不少于4处,分别设在台帽两侧及背墙两侧(横桥向)。
2.埋设方法:
(1)台帽两侧采用φ14mm不锈钢螺栓。见下图所示:单位(mm)
交底接受人
交底人
审核人
注:驻地监理抽查。
工程名称:新建京沪高速铁路工程施工合同段:土建一标编号:
京沪高速铁路工程
技术交底书
单位工程名称
天津特大桥4(DK156+899~DK190+107.05)
分部工程名称
桥墩(台)
分项工程名称
沉降观测标埋设
施工单位
中铁十七局十三工区
里程
DK190+104.05(沪方台)
交底日期
2008.6.20
交底地点
工地现场
交底内容:
埋设分成两部分完成,先把带螺纹套筒部分预埋进混凝土中,螺栓口用塑料布等物品保护好顶在模板上,后部如图所示焊接钢板。墩台身拆模后取出塑料布拧上螺栓。
(2)台背墙顶两侧可用箱梁观测标,φ20mm的不锈钢棒,钢棒露出外面部分需要磨圆处理。见下图所示:
线路中心沉降观测标埋设技术交底

路基沉降观测标埋设
技术交底
根据“细则”要求,现将路基段沉降观测标埋设进行技术交底:
1、对应路基原有沉降观测断面在线路中心线上埋设观测标;
2、有沉降板的位置,在线路中心线左侧埋设,如图示;
3、观测标埋设位置从支承层底开始用混凝土回填至封闭层顶面,混凝土回填断面尺寸如图所示;
4、观测标埋设:观测标直杆部分外露2mm(不含半球部分),观测标周围混凝土面抹平。
5、若沉降板没有在线路中心线上,偏离线路中心线左右侧20cm以上的,将观测标埋设在相应的右左侧位置。
即:沉降板偏左侧,将观测标埋在右侧;沉降板偏右侧,将观测标埋在左侧。
交底人:王治山接收人:日期:2014-12-9。
沉降观测标埋设技术交底

第页共页工程名称西北联络线跨京广铁路特大桥接受队组桥涵施工班组交底项目沉降观测标埋设技术交底交底日期2009-11-15交底内容:每个桥墩台均设置承台观测标、墩身观测标。
墩台沉降观测点可在墩顶、墩身或承台上布置。
1.承台观测标:承台设置两个观测标,观测标-1设置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观测标-2设置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
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
2.墩身观测标:1.观测点数量每墩不少于1处。
2.墩身观测标埋设,当墩全高大于14m时(指承台顶至墩台垫石顶),需要埋设两个墩身观测标;当墩全高小于等于14m时,埋设一个墩身观测标。
墩身观测标一般设置在墩底部高出地面或常水位0.5m左右的位置;当墩身较矮,梁底距离地面净空较低不便于立尺观测时,墩身观测标可设置在对应墩身埋标位置的顶帽上。
桥墩上观测标的具体设置位置见图。
3.桥台观测标:原则上应设置在台顶(台帽及背墙顶),测点数量不少于2处,桥台观测标的具体设置位置见图。
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1. 承台观测标接受人: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交底人:第 页共 页工程名称 西北联络线跨京广铁路特大桥接受队组 桥涵施工班组 交底项目沉降观测标埋设技术交底交底日期2009-11-15沉降观测桩:选择Φ20mm 钢筋,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线,埋置深度不小于0.1m ,高出埋设表面3mm ,表面做好防锈处理。
完成埋设后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
承台观测标设置2.墩身观测标:采用φ14mm 不锈钢螺栓。
见下图所示:204010020120202101014墩身观测标设置3. 桥台观测标、参考下图设置。
接受人: 施工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第 页共 页工程名称 西北联络线跨京广铁路特大桥接受队组 桥涵施工班组 交底项目沉降观测标埋设技术交底交底日期2009-11-15交底内容:墩身大于14米沉降观测标布置图墩身观测标-1墩身观测标-1承台观测标-1承台观测标-2基础平面图石家庄太原承台观测标-1承台观测标-2原地面基 础墩身侧面图石家庄太原太原石家庄墩身侧面图基 础墩身观测标-2原地面承台观测标-2承台观测标-1太原石家庄基础平面图墩身观测标-2墩身观测标-1承台观测标-2承台观测标-1墩身小于14米沉降观测标布置图单位:厘米单位:厘米接受人: 施工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第 页共 页工程名称 西北联络线跨京广铁路特大桥接受队组 桥涵施工班组 交底项目沉降观测标埋设技术交底交底日期2009-11-15交底内容:桥台观测标-1桥台观测标-2顶 帽顶 帽承 台垫 石垫 石垫石垫石桥台观测标-1桥台观测标-2接受人: 施工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沉降观测点位埋设技术交底1

交底单位名称:宝兰客专甘肃段BLTJ-11标一工区编号:
工程名称
南二十里铺隧道、石羊岭隧道进口
设计文件图号
施工部位
沉降观测点位埋设
交底日期
技术交底内容:
附后:
附件及附图:
接收人:
隧道沉降观测标(S):隧道沉降观测标在隧道二衬工程完成后,每个观测断面在相应于两侧边墙处设一对沉降观测点,设于高于水沟盖板0.3m处。
图1隧道观测标S1、S2埋设位置示意图
图2隧道观测标S1、S2示意图
图3隧道观测标S1、S2仰拱临时埋设位置
图4临时埋设隧道观测标S1、S2示意图
现场要求在仰拱施工完成至底板施工期间,因观测标位置较高,难以实施观测,需要将观测标转移至下部仰拱便于观测处,待仰拱充填混凝土后,应及时将观测标转移至原测点位置,转移的观测标必须设置在原断面里程上,采用相同编号,不另行编号。
仰拱上的辅助观测标采用上端为球形或半球形的不锈钢,外露5mm,侧墙上的水平隧道观测标外端为球形,外露20~30 mm,以保证铟钢尺的观测精度。
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中铁X局成绵乐客运专线乐山二项目部部沉降观测标埋设交底(一)路基观测标(1)沉降观测内容一)路基面的沉降变形观测二)路基基底沉降观测三)过渡段沉降观测四)涵洞沉降观测一路基1.1 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原则(1)路基沉降观测应以路基面沉降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
沉降变形观测断面应根据不同的地基条件,不同的结构部位等具体情况设置;测点的设置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还应针对施工掌握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调整或增设。
(2)路基面和地基沉降观测点应设在同一横断面上,便于测点看护,集中观测。
(3)路基面观测断面沿线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 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观测断面。
(4)一般路基填筑至路基基床表层顶面后,在路基面设观测桩,进行路基面沉降观测,时间不少于6个月。
(5)监测断面的布设应先定好路基两端过渡段的监测断面,再根据相应原则布设非过渡段路基的监测断面。
(6)测点及元器件的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标设准确、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应对观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机械的碰撞及人为因素的破坏。
1.2 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及元件布设1、观测断面的设置及观测断面的观测内容、元件的布设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压缩层厚度、路堤高度、地基处理方法、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结合沉降预测方法和工期要求具体确定。
2、Ⅰ型监测断面:沉降监测桩每断面设置2个,施工完基床底层后,预压土填筑前,距左右线中心3.2m 处于基床底层顶面埋设2个沉降监测桩,其余三个于基床表层施工完成后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及距两侧路肩1m 处的基床表层顶面上,沉降板位于路堤中心,路基面宽Ⅰ线Ⅱ线线间距沉降观测桩3.23.2沉降观测桩沉降观测桩基床表层基床底层沉降板Ⅰ类观测横断面设计示意图-路堤路基本体50%的Ⅰ类断面设置可压缩层硬层(2)土质路堑代表性监测断面土质路堑(含基岩全风化层)一般地段只设路基面沉降观测桩2个/断面,断面间距50m,地势平坦、地基条件良好地段间距100m,每间隔一个断面在线路中心设置一个观测板。
沉降观测交底内容

表C2-1编 号 工 程 名 称渤海玉园住宅小区工程 交底日期 2012.6.6 施工单位秦皇岛市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分项工程名称 沉降观测 交底提要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第1页(共3页)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交底内容:一、施工准备:水准仪一台,型号:DZS3-1 ;50米钢尺一把;5米塔尺一根。
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均经过法定测量部门的鉴定,有鉴定证书二、观测点的设置按照规范规定,沉降观测点要均匀设置,在荷载部位、平面形状改变处,根据施工图各楼沉降观测点的具体位置见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设置标高+0.50米处。
三、水准点的埋设部位1、水准点根据现场情况在技术负责人的指导下,自由埋设9个,具体位置详见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
四、沉降观测方法1、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根据《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及设计要求与规定设置沉降观测点,具体位置见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
沉降观测点设置方法按照图纸设计要求进行埋设。
2、沉降观测采用DZS3-1水准仪及5米塔尺,设专人观测,详细记录原始数据。
3、 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可以正常使用。
4、 根据工程特点,采用四等变形测量等级,观测方法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四等测量方法,单位权中数误差µ =0.7。
环线闭合差≤1.40√ n (n 为测段的测站数)。
5、每站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
6、每测站变仪器高,测两次,变仪器高前后高差之差不大于2mm ,然后取平均值。
7、要闭和往返测。
往返测的闭和差均应满足要求,否则重测。
8、沉降观测的各项纪录必须注明观测时的气象情况,荷载变化及施工情况。
9、第一次观测在观测点稳定后及时观测,每一层观测一次。
10、 第一次观测是计算沉降的起始值,为保证成果的精确可靠,要连续观测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初始值。
沉降观测桩埋设技术交底

观测断面布置图
四、沉降观测桩埋设技术要求
沉降观测桩:选择Φ20mm钢筋,顶部磨圆,底部焊接弯钩,在观测断面通过测量埋置在设计位置,坑深30cm,边长15cm,采用C15混凝土浇筑固定,钢筋顶外露5mm-1cm,完成埋设后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
二、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原则
(1)沿线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
(2)对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加密断面,一般间距不大于25m,在变化点附近应设观测断面,以确保能够反映真实差异沉降。
(3)一个沉降观测区应不少于2个观测断面。
三、观测点一般按以下原则设置;
(1)为有利于测点看护,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各部位观测点须设在同一横断面上。
中铁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龙浦高速公路三合同段
技术交底
编号:LJ-
工程名称
路基沉降观测
交底类别
技术交底
工程地点
路基
交底项目
路基工程
交底单位
工程部
交底人
审核人
接收单位
接收人
日期
一、工程概况
K16+400-K16+560,BK0+250-BK0+448段路基,已填筑至路床底,且填高大于10m,需埋设沉降观测桩,进行沉降测量。
沉降观测桩埋设图
5、具体需埋设沉降观测桩的里程
1、K16+400-K16+560段路基:
K16+450 K16+450 K16+500三个断面
2、BK0+250-BK0+448段路基:
BK0+250 BK0+300 BK0+350 BK0+400四个断面
沉降观测桩埋设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ZT1502CX15-单位:中铁十五局集团沪昆客专江西段HKJX-1标项目经理部二分部编号:工程名称路基工程编制交底项目沉降观测桩复核工程范围沉降观测桩的埋设和数据采集交底内容一.施工准备1.对设有沉降观测桩的断面提前做好埋设准备,待基床表层施工完成后(有堆载预压地段在基床底层施工完成后)通过测量埋置在监测断面设计位置;2.准备好观测桩用的桩体原件,桩体选择Φ20mm 不锈钢棒,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线,底部焊接弯钩,由项目部统一购买,各架子队根据实际需要提前申请。
二.沉降观测桩的埋设1.埋置深度0.3m,桩周0.15m 用M30 水泥砂浆锚固,高出埋设表面5mm。
2.桩周用M30水泥砂浆锚固,确保沉降观测桩埋置稳定,表面做好防锈处理完成埋设后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标准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
其余观测按照实施细则执行。
三.沉降观测桩结构及图片沉降观测桩结构设计见下图现场沉降观测桩照片交底地点:交底时间:交底单位:交底人:(签字)接收单位:接收人:(签字)新建杭州至长沙铁路客运专线HKJX-1标路基沉降变形监测工点监测剖面及埋设元件信息统计表序号观测断面里程观测元件种类、数量埋设类型备注①沉降观测桩②沉降板③单点沉降计④位移观测桩数量(个)数量(个)数量(个) 数量(个)1 DK311+794.000 3 A-32 DK311+809.0003 E-13 DK311+829.000 3 E-14 DK311+853.000 3 E-15 DK311+868.000 3 A-36 DK316+316.000 3 1 2 2 B-27 DK316+332.000 3 2 2 B-18 DK316+352.000 3 1 1 2 A-29 DK316+384.000 3 1 E-210 DK316+430.000 3 1 E-211 DK316+480.000 3 1 2 2 B-212 DK316+497.000 3 1 2 A-113 DK316+507.000 3 1 1 2 A-214 DK316+510.000 3 A-315 DK316+513.000 3 1 2 A-116 DK316+523.000 3 1 1 2 A-217 DK316+540.000 3 1 2 A-118 DK316+555.000 3 1 1 2 A-219 DK317+887.000 3 E-120 DK317+902.000 3 E-121 DK317+922.000 3 E-122 DK317+929.000 3 1 1 2 A-223 DK317+931.000 3 1 2 A-124 DK317+933.000 3 1 1 2 A-225 DK317+938.000 3 1 2 A-126 DK318+235.000 3 E-127 DK318+248.000 3 E-129 DK318+301.800 3 2 2 B-130 DK318+320.000 3 1 2 2 B-231 DK318+330.000 3 2 2 B-132 DK318+447.000 3 1 1 2 A-233 DK318+462.000 3 1 2 A-134 DK318+482.000 3 1 1 2 A-235 DK318+513.000 3 1 2 A-136 DK318+560.000 3 1 1 2 A-237 DK318+610.000 3 1 E-238 DK318+660.000 3 E-139 DK318+660.580 6 I40 DK318+710.000 3 E-141 DK318+759.000 3 1 1 2 A-242 DK318+771.000 3 1 2 A-143 DK318+773.000 3 A-344 DK318+775.000 3 1 1 2 A-245 DK318+787.000 3 1 2 A-146 DK318+810.000 7 I47 DK318+837.000 3 E-148 DK318+860.000 6 I49 DK318+886.000 3 1 1 2 A-250 DK318+898.000 3 1 2 A-151 DK318+900.000 3 A-352 DK318+902.000 3 1 1 2 A-253 DK318+914.000 3 1 2 A-154 DK318+932.000 3 1 1 2 A-255 DK318+952.000 3 1 2 A-156 DK318+969.000 3 1 1 2 A-257 DK321+145.000 3 1 1 2 A-258 DK321+160.000 3 1 2 A-159 DK321+180.000 3 A-360 DK321+200.000 3 A-361 DK321+208.000 3 A-363 DK321+220.000 3 A-364 DK321+255.000 3 A-365 DK321+275.000 3 A-366 DK321+290.000 3 A-367 DK321+315.000 3 A-368 DK321+330.000 3 E-169 DK321+350.000 3 E-170 DK322+774.000 3 E-171 DK322+789.000 3 E-172 DK322+809.000 3 E-173 DK322+820.000 12 I74 DK322+845.000 12 I75 DK322+847.000 3 E-176 DK323+867.000 3 E-177 DK322+882.000 3 1 E-278 DK323+055.000 3 A-379 DK323+070.000 3 E-180 DK323+090.000 3 E-181 DK323+120.000 3 E-182 DK323+140.000 3 E-183 DK323+175.000 3 E-184 DK323+213.000 3 E-185 DK323+243.000 3 E-186 DK323+263.000 3 E-187 DK323+278.000 3 A-388 DK324+096.000 3 E-189 DK324+111.000 3 E-190 DK324+131.000 3 E-191 DK324+155.000 3 E-192 DK324+175.000 3 E-193 DK324+190.000 3 E-194 DK325+402.640 6 I95 DK325+408.000 3 E-197 DK325+443.000 3 1 1 2 A-298 DK325+475.000 3 1 2 A-199 DK325+507.000 3 1 1 2 A-2 100 DK325+532.500 3 1 2 A-1 101 DK325+537.500 3 1 1 2 A-2 102 DK325+540.000 3 A-3 103 DK325+542.500 3 1 2 A-1 104 DK325+547.500 3 1 1 2 A-2 105 DK325+580.000 3 E-1 106 DK325+620.000 3 E-1 107 DK325+642.000 3 A-3 108 DK325+662.000 3 1 2 A-1 109 DK325+677.000 3 1 1 2 A-2 110 DK325+832.000 3 A-3 111 DK325+847.000 3 E-1 112 DK325+867.000 3 E-1 113 DK325+895.000 3 E-1 114 DK325+927.000 3 E-1 115 DK325+967.000 3 E-1 116 DK326+017.000 3 E-1 117 DK326+067.000 3 E-1 118 DK326+117.000 3 1 1 2 A-2 119 DK326+167.000 3 1 2 A-1 120 DK326+185.000 3 1 1 2 A-2 121 DK326+188.000 3 1 2 A-1 122 DK326+191.000 3 1 1 2 A-2 123 DK326+209.000 3 1 2 A-1 124 DK326+216.000 3 1 1 2 A-2 125 DK326+236.000 3 1 2 A-1 126 DK326+251.000 3 1 1 2 A-2 127 DK326+505.000 3 1 1 2 A-2 128 DK326+520.000 3 E-1 129 DK326+540.000 3 E-1130 DK326+570.000 3 E-1 131 DK326+615.000 3 E-1 132 DK326+660.000 3 E-1 133 DK326+710.000 3 1 1 2 A-2 134 DK326+745.000 3 1 2 A-1 135 DK326+771.100 3 1 1 2 A-2 136 DK326+781.500 3 1 2 A-1 137 DK326+785.000 3 A-3 138 DK326+788.500 3 1 2 A-1 139 DK326+798.900 3 1 1 2 A-2 140 DK326+820.000 3 A-3 141 DK326+840.000 3 1 1 2 A-2 142 DK326+855.000 3 A-3 143 DK327+075.000 3 1 1 2 A-2 144 DK327+090.000 3 1 2 A-1 145 DK327+125.000 3 A-3 146 DK327+170.000 3 E-1 147 DK327+220.000 3 E-1 148 DK327+270.000 3 E-1 149 DK327+320.000 3 E-1 150 DK327+370.000 3 E-1 151 DK327+420.000 3 E-1 152 DK327+470.000 3 E-1 153 DK327+520.000 3 1 2 A-1 154 DK327+559.000 3 1 1 2 A-2 155 DK327+594.000 3 1 2 A-1 156 DK327+609.000 3 1 1 2 A-2 157 DK328+885.600 3 1 E-2 158 DK328+890.200 3 E-1 159 DK328+910.000 3 E-1 160 DK328+924.000 3 E-1 161 DK328+944.000 3 E-1 162 DK328+958.800 3 E-1 163 DK329+162.700 3 A-3164 DK329+177.700 3 E-1 165 DK329+197.700 3 E-1 166 DK329+227.800 3 E-1 167 DK329+283.780 3 1 1 2 A-2 168 DK329+296.500 3 1 2 A-1 169 DK329+300.000 3 A-3 170 DK329+303.500 3 1 1 2 A-2 171 DK329+316.720 3 1 2 A-1 172 DK329+341.600 3 A-3 173 DK329+361.600 3 A-3 174 DK329+376.600 3 A-3 175 DK330+152.500 3 A-3 176 DK330+167.500 3 A-3 177 DK330+187.500 3 A-3 178 DK330+227.500 3 A-3 179 DK330+266.300 3 1 2 A-1 180 DK330+286.300 3 1 1 2 A-2 181 DK330+301.300 3 1 2 A-1 182 DK332+052.500 3 A-3 183 DK332+067.500 3 E-1 184 DK332+087.500 3 E-1 185 DK332+109.000 3 E-1 186 DK332+129.000 3 E-1 187 DK332+144.000 3 E-1 188 DK332+485.000 3 E-1 189 DK334+677.500 3 A-3 190 DK334+680.000 3 A-3 191 DK334+682.500 3 A-3 192 DK334+694.000 3 E-1 193 DK334+857.000 3 E-1 194 DK334+875.000 3 A-3 195 DK334+890.000 3 A-3 196 DK336+788.000 3 A-3 197 DK336+820.000 3 A-3198 DK336+973.000 3 1 A-4199 DK336+988.000 3 1 A-4200 DK337+008.000 3 E-1201 DK337+050.000 3 E-1202 DK337+070.000 3 1 A-4203 DK337+085.000 3 1 A-4 合计591 44 85 197说明:1.根据各段路基设图中纵断面的表上标示的位置统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中铁十局石济客专济南枢纽I标
沉降观测标埋设交底
一、路基沉降观测
1.1路基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原则
(1)路基沉降观测应以路基面沉降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
沉降变形观测断面应根据不同的地基条件,不同的结构部位等具体情况设置;测点的设置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还应针对施工掌握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调整或增设。
(2)路基面和地基沉降观测点应设在同一横断面上,便于测点看护,集中观测。
(3)路基面观测断面沿线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 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观测断面。
(4)一般路基填筑至路基基床表层顶面后,在路基面设观测桩,进行路基面沉降观测,时间不少于6个月。
(5)监测断面的布设应先定好路基两端过渡段的监测断面,再根据相应原则布设非过渡段路基的监测断面。
(6)测点及元器件的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标设准确、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应对观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机械的碰撞及人为因素的破坏。
1.2 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及元件布设
1、观测断面的设置及观测断面的观测内容、元件的布设应根据
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压缩层厚度、路堤高度、地基处理方法、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结合沉降预测方法和工期要求具体确定。
2、B1型监测断面:沉降监测桩每断面设置3个,施工完基床底层后,预压土填筑前,距左右线中心3.1m处于基床底层顶面埋设2个沉降监测桩,其余1个于基床表层施工完成后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的基床表层顶面上,沉降板位于路堤中心,沉降板每断面设置1个,布置于双路线路基中心,位移观测桩分别位于两侧坡脚各2米、10米处,并与沉降观测桩、沉降板位于同一断面。
3、B2型观测断面:除包括沉降观测桩、沉降板和位移观测桩,还应当布设剖面沉降管位于基底。
1.3观测板设置及元件布设
1、观测板由钢筋混凝土底板(50cm×50cm,厚3cm)、金属测杆(φ20mm镀锌铁管)及保护套管(直径φ50mmPVC管)组成。
2、沉降板埋设位置应按试验设计测量确定,采用10cm中粗
砂回填找平,埋设时确保测杆与地面垂直。
再套上保护套管,保
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围填筑
相应填料稳定保护套管,完成沉降板的埋设工作。
随着路基填筑
施工逐渐接高沉降板测杆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长高度以1m为宜,
接长前后测量杆顶标高变化量确定接高量。
金属测杆用内接头连接,保护套管用PVC管外接头连接。
3、沉降板埋设后,制作相应的标示旗或保护架插在上方,凡沉降板附近一米范围内土方应采用人工摊平及小型机具碾压,不得采用
大型机械推土及碾压,并配备专人负责指导,以确保沉降板不受损坏。
1.4、剖面沉降管、沉降观测桩与位移观测桩的设置及元件布设
1、剖面沉降管
剖面沉降管:路基基底剖面沉降管在地基加固施工完毕后,填土至0.3-0.6m高度碾压密实后开槽埋设,开槽宽度20~30cm,开槽深度至地基加固垫层顶面,槽底回填0.2m厚的中粗砂,在槽内敷设沉降管(沉降管内穿入用于拉动测头的镀锌钢丝绳),其上夯填中粗砂至与碾压面平齐。
沉降管埋设位置挡土墙处应预留孔洞。
沉降管敷设完成后,在两侧设置0.5×0.5×0.95mC20素混凝土保护墩。
并于一侧管口设置观测桩(当剖面沉降管长度大于50时,应在两端分别设置观测桩),监测桩采用C20素混凝土灌注,断面采用0.5 m×0.5 m×1.6m,并在桩顶预埋半圆形不锈钢耐磨测头,监测桩用钢筋混凝土保护盒保护。
2、位移观测桩
在软土,松软土地段,路基填筑前在坡脚外1~2m处、10~12m处各埋设一个位移观测桩,位移观测桩采用C15钢筋混凝土预制,断面采用15cm*15cm的正方形,长度不小于1.5m,并在桩顶预埋半圆形不锈钢测头,位移观测桩埋设深度在地表下不小于1.4m,桩顶露出地面不大于10cm,桩周围采用C15混凝土浇注固定。
3、路肩沉降观测桩
路肩沉降观测桩采用φ20mm底端带弯头的钢筋,钢筋原长不小于40cm,底部做成带弯钩状。
一般路基填筑至基床表层顶面,加载预压路堤填筑到基床底层顶面后,挖坑埋置于设计位置,坑深30cm,边长15cm,采用砂浆浇筑固定。
路基面观测桩一般设在距左右线路中心3.2m处。
埋设形式见下图,观测点钢筋头为半球形,高出埋设表面5mm,表面作好防锈处理。
采用水准仪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方法测量沉降监测桩标高变化。
路基沉降观测桩埋设布置图以(mm)计
3、元件保护
测试元件是否完好直接关系测量成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应加
强保护。
(1) 各工程项目部应成立专门监测测试小组,进行元器件的埋设、观测和保护工作,小组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 元件埋设前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编号,有导线的元件应将导线引出至路基坡脚观测箱内,并做好观测箱的保护。
(3) 所有监测元件埋设时或监测过程中损坏应及时补埋或经设计、监理确认采取其它替代措施。
(4) 各监测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稳妥的保护措施并认真执行,确保元器件不因人为、自然等因素而破坏。
下图为几种简单实用的元器件保护措施。
1.5、涵洞观测标
涵洞变形观测包括涵洞自身及涵顶填土沉降观测两部分组成。
每座洞均要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标原则上应设在涵洞两侧的边墙上,在涵洞进出口及涵洞中心分别设置,每座涵洞测点数量为6个。
具体布点设置参照图纸设计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视定。
1.6过渡段观测标
过渡段应考虑线路纵向平顺性和不同结构物差异沉降的观测和评估,桥涵两端的过渡段、路隧过渡段及堑堤过渡段均需进行沉降观测。
(1) 过渡段沉降观测应以路基面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观测为主,观测期与路基相同,不少于6个月。
(2)桥路过渡段距桥台尾1m处、10m处、30m处各设一个观测断面。
(3)涵路过渡段,在横向构筑物中心、边墙外1m,级配碎石外5m
各设一个观测断面
(4) 路堤和路堑过渡段在分界处设路基面观测断面,每个观测断面设3个观测桩。
剖面沉降管基层表层基层底层
路堤本体级配碎石
掺3%~5%水泥桥台桥头搭板
1:2
纵断面示意图
桥头搭板路堤
剖面沉降管
平面示意图
二、桥梁墩台沉降观测
1、观测标布设原则
(1)每个墩台均需设置承台观测标、墩台观测标;
(2)承台设置两个观测标,观测标-1设置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观测标-2设置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
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
(2)墩身观测标:
1)桥墩标埋设,一般设置在墩底高出地面或水位0.5m左右。
当墩身较矮立尺困难时,桥墩观测标位置可以降低或设置在对应墩身埋标位置,桥墩观测标位置可以降低或设置在对应墩身埋标位置的顶帽上。
特殊情况下可按照确保观测精度、测量精度、便于保护的原则,确定相应位置。
2)桥台观测标:原则上应设置在台顶(台帽及靠近锥体顶翼缘板底部台身),测点数量不少于4处,分别设在台帽两侧及距离锥体50cm 翼缘板底部台身(横桥向)。
2、观测标埋设技术要求
(1)承台观测标沉降观测桩:观测标-1设置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观测标-2设置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分别距承台各边50cm,高出埋设表面3mm,
(2)墩身观测标:当墩身全高大于14m时(指承台顶至墩台垫石顶),需要埋设两个观测标,当墩身全高小于等于14m时,埋设一个墩身观测标,具体埋设步骤如下:预埋件口盖上防尘盖→利用墩身钢筋和锚固钢筋孔定位观测标预埋件→浇筑墩身混凝土→拆除模板→安装连接接头→利用接头锁和连接接头销钉固定连接接头→墩身观测标安装完成。
5)、元件保护要求
1)在测量组人员的监督下各工区技术人员及各施工队进行元器件的埋设、保护工作。
2)元件埋设时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编号,有导线的元件应将导线引出至路基坡脚观测箱内。
3)凡沉降板附近一米范围内土方应采用人工摊平及小型机具碾压,不得采用大型机械推土及碾压,并配备专人负责指导,以确保元器件不受损坏。
4)各施工队应制定稳妥的保护措施并认真执行,确保元器件不因人为、自然等因素而破坏,元器件埋设后,制作相应的标识旗或保护架插在上方。
路堤填筑过程中,派专人负责监督观测断面的填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