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风湿的方法
针灸中药治疗风湿关节炎80例临床观察

疱 疹 患 者 ,炎 症 控 制 及 疱 疹 治 愈 用 时 4 5周 ,虽 经 多 疗 . 程综 合 治 疗 ,但 面 神 经 功 能 始 终 不 能 恢 复 。从 本 组 治 疗
均 经 实 验 室 检查 和 临 床 检 查 确 诊 。
2 治 疗 方 法
疗 程 。对 风 寒 湿 痹 及 气 虚 血 亏 者 可 灸 2~3壮 ;对 风 热 型 , 据 灸 法 “ 热 引 热 ,使 热 邪 外 出 ” 理 论 ,灸 1 根 以 的 ~2
壮 为宜。 2 3 中 药 :羌 活 1 g . 5 、独 活 1 g 5 、桑 寄 生 3 g 木 瓜 1 g 0 、 2、
促 进 肌 肉及 神经 代 谢 ,加 强 肌 肉 张 力 ,故 地 塞 米 松 和 维
生 素 B 2 用 ,可 阻 滞 病 情 发 展 并 促 进 面 瘫 及 时恢 复 。 合 4 3 激 光 是 新 近 发 展 起 来 的 无 创 性 组 织 治 疗 技 术 ,有 . 许 多 用 于 治疗 面 神 经 麻 痹 的报 道 _ j 4 。MDC一5 0型 半 0
减 少 局 部 组 织 充 血 和 水 肿 ,解 除 组 织 压 迫 ;③ 可 激 活 吞
噬细 胞 功 能 ,提 高 人 体 全 身 及 局 部 免 疫 力 ;④ 可 提 高 组
织 D NA/ RNA 比值 ,促 进 组 织 细 胞 再 生 及 修 复 。激 光 穴 位 照 射 ,可 起 到 光 针 作 用 ,通 过 其 综 合 生 物 效 应 改 善 局 部症状 并循经络治疗面神经麻 痹 。 4 4 笔 者 应 用 早 期 面 神 经 干 药 物 封 闭 结 合 穴 位 激 光 治 . 疗 面 神 经 麻 痹 , 果 满 意 。 效 7 8例 患 者 , 愈 77例 占 治 9 . % ;无 效 1例 ,系 严 重 茎 乳 孑 骨 内膜 炎 伴 耳 后 带 状 87 L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治疗方案介绍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治疗方案介绍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关节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功能障碍。
作为一种慢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因、病程和患者的整体情况。
中医学中有许多治疗方案可以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包括草药、针灸、拔罐和推拿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案。
1.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
根据病情的不同,医生会开具不同的中药方剂。
常用的中药包括红花、当归、川芎、白芍、鸡血藤等,这些中药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可以缓解关节疼痛和肿胀。
此外,中药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关节的修复和再生。
2.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学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针灸可以通过调节气血和经络的运行来缓解关节疼痛和僵硬。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合谷、阳关、曲池等,这些穴位位于关节周围,刺激这些穴位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
此外,针灸还可以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3.拔罐疗法:拔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也有一定效果。
拔罐可以通过在患者的背部或关节周围刺激穴位,促进经络和气血的畅通,加速炎症物质的排除。
拔罐还可以通过增加组织的新陈代谢来促进关节的修复和再生。
在拔罐疗法中,常用的拔罐材料包括玻璃罐、竹罐和铜罐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拔罐方法。
4.推拿疗法:推拿是一种通过按摩和揉捏来调节气血和经络的治疗方法。
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也有一定效果。
推拿可以通过在关节周围施加适当的力量和摩擦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肿胀。
推拿还可以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促进关节的修复和再生。
推拿疗法一般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进行,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症状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针灸疗法的方法及作用

针灸疗法的方法及作用针灸疗法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用针刺入人体特定的穴位,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针灸疗法的方法及作用。
一、针灸的方法:1.穴位选择:根据疾病的症状和人体的脉络气血运行规律,选择相应的穴位。
人体有365个主要的穴位和数百个次要穴位,每个穴位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2.刺激方法:在选择的穴位上,用细尖的针插入穴位,然后进行刺激。
主要有以下几种刺激方法:(1) 刺入法:将针尖垂直插入皮肤,达到适当的深度后,轻柔旋转针头,以促进气血的运行。
(2) 点刺法:用针尖快速刺入皮肤,然后快速拔出。
适用于一些局部痛、肌肉紧张等情况。
(3) 电针法:在针灸针上接通微弱的电流,通过电流的刺激,增加针灸的疗效。
(4) 灸法:将艾草燃烧为烟雾或火热的艾柱,在穴位上进行灼烧。
(5) 其他方法:还有一些特殊的刺激方法,如温针法、悬针法等,针灸师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3.治疗过程:针灸治疗一般需要多次进行,每次治疗的间隔时间根据疾病的情况而定。
每次治疗的时间一般在20-30分钟左右,根据病情可以调整。
二、针灸的作用:1.调节阴阳平衡: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健康与阴阳平衡息息相关。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整脏腑器官的功能,平衡阴阳,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2.促进气血流通:针灸可以刺激经络,促进气血的运行。
中医理论认为,气血畅通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气血不畅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3.缓解疼痛:针灸可以刺激神经末梢,释放内啡肽等物质,达到镇痛的效果。
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疼痛,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4.调整免疫功能:针灸疗法可以调整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对于一些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疾病等,针灸有良好的疗效。
5.调节神经系统功能:针灸刺激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某些神经系统性疾病的症状,如神经衰弱、焦虑症等。
中医治疗风湿病的方法

中医治疗风湿病的方法生活中我们身边总会遇到一些风湿病的患者,风湿病给人带来巨大的痛苦,是我们常人无法想像的,风湿会让我们的健康受到严重的损害,有很多风湿病病人在治疗的道路上更是费劲心机,寻找着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中医的神奇,中医治疗风湿病可以弥补一些西医的不足,同时对身体能有个彻底的调节,下面一起了解下中医治疗风湿病的方法有哪些。
风湿病是一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对于这个疾病的治疗,目前还是比较困难的,中医治疗风湿病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可能很多朋友都不是很了解,下面我们就对中医治疗风湿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总结,以下是五种风湿的中医治疗方法介绍:1、推拿疗法推拿疗法即按摩疗法,是采用按摩法刺激患者体表的一定部位,运动患者的肢体进行治病的一种疗法。
这种风湿的中医治疗方法的适应范围相对广泛,既可外用于肌肉、筋骨、关节之损伤和痹、痞、瘫、痉、痛、麻木诸证,又可内调脏腑、气血、阴阳之虚实,进而治疗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各种病证。
2、风湿的中医治疗方法之熏洗疗法熏蒸洗浴疗法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依据疾病的需要,选配一定的中药组成熏蒸洗浴方剂,利用中药煎液趁热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淋洗、浸泡,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作用于机体,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祖国医学传统治疗方法。
3、中药水浴中药水浴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依据疾病治疗的需要,这个风湿的中医治疗方法是选配一定的中药制成水煎液,趁热进行全身熏洗、沐浴,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
中药水浴疗法集药物疗法和水浴疗法于一体,通过本身的机械刺激作用和温热作用以及药物作用而发挥治疗效应。
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痛(包括腰肌劳损、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等。
4、针灸疗法针灸治疗风湿性疾病,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早在我国最古老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针灸治痹的记载。
至《内经》成书年代,有关针灸治痹的具体方法,取穴处方及治疗原则均已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备的理论。
中医针灸治疗风湿病

中医针灸治疗风湿病风湿病是一种以关节和周围组织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中医针灸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疗法,在风湿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针灸治疗风湿病的原理和方法。
一、中医理论对风湿病的认识中医学认为,风湿病是由于风邪侵袭体内,导致经络阻滞不通所致。
风湿病的发病与气候湿热、脾胃虚弱、气血运行不畅、关节受伤等因素有关。
中医针灸治疗风湿病的原理是通过调节人体气血的运行,促进经络畅通,改善局部炎症反应,达到治疗的目的。
二、中医针灸治疗风湿病的方法1. 针灸手法中医针灸治疗风湿病的主要手法有温针、冷针、刺血等。
温针适用于寒湿病证,可通过温热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
冷针适用于热湿病证,可通过冷疗作用降低组织温度,减轻炎症反应。
刺血则可以通过放血疗法调节体内湿热病邪,改善体内环境。
2. 穴位选择中医针灸治疗风湿病的常用穴位包括巨阙、足三里、阳陵泉、太溪等。
巨阙穴位于腿部内侧,是调节气血的要穴,可舒筋活络,缓解关节疼痛。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具有补气、健脾的作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
阳陵泉位于足部,是通经活络的重要穴位,可缓解关节肿胀和僵硬。
太溪穴位于脚背,是调节气血的关键穴位,能够舒筋活络,促进血液流通。
3. 辅助疗法中医针灸治疗风湿病还可以结合其他辅助疗法,如艾灸、拔罐等。
艾灸是利用艾叶燃烧产生的热力刺激穴位,具有温通经络、温肾祛湿的作用,可以缓解肌肉疼痛。
拔罐则是通过负压效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僵硬和疼痛。
三、中医针灸治疗风湿病的疗效多项研究表明,中医针灸治疗风湿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针灸可以缓解疼痛、减轻关节肿胀,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针灸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预防风湿病复发。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针灸治疗风湿病属于个体化治疗,疗效因人而异。
在接受治疗前,患者应咨询专业的中医师,并告知病情、病史等相关信息,以便医师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针灸综合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20例

针 3 mn 0 i。
2 2 艾 灸 法 .
笔者选 取关 元 、 海 、 气 足三 里、 肝俞 、 脾俞 、 肾俞 为 主 穴 , 关 元、 气海为任脉经穴 , 足三 里为强壮要穴 , 取其 补益气血 之功效 ; 肝俞 、 脾俞 、 肾俞 为肝脾 肾之 背俞穴 , 以补肝 温 肾 , 脾祛 湿 ; 健 再 配合关节病变 的局部穴位 , 以运行气 血 , 经活络 , 通 诸穴 合用 , 达 到标本 同治 的效 果 。本 临床观 察应用 针灸 综合 疗法 治疗 本病 ,
因子 阳性 , 作 期 血沉 增 快 。X线 片 可 见 骨 质 疏 松 改 变 , 关 节 发 或
骨面侵蚀成半脱位或脱位 , 以及骨强直 , 节面融合等 。 关
1 3 纳入 标 准 .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 自身免疫疾病 , 因 目前 尚未 明确 , 病 西 医治疗多采 用抗炎镇痛药物 , 激素类药物 配合免疫 抑制剂 , 往往 有较大的副作用 ; 手术治疗术后 复发率 较高 J 。该 病属 中医“ 痹 症” 范畴 , 由于肝肾亏虚 , 血不 足 , 多 气 外感 风寒湿 注 于经络 , 流 于关节 , 使气血痹阻所致 。《 问 - 素 痹症 》 : 风寒湿三气杂 至 , 云 “ 合而为痹 。 治 以补 益肝 肾, 风 除湿 , 阳散寒 为 治疗 本病 之 ” 祛 温
陈某 , ,6岁 。20 女 6 0 7年 3月初诊 , 主诉 : 身关节游走性疼 全
痛1 , 年 加重 2月。入 院时四肢关 节疼痛 剧烈 , 肿胀 , 能屈伸 , 不
遇寒加重 , 伴晨 僵。患者 面色 淡 白, 体瘦 , 纳少 , 食 心烦 易 怒 , 小
针灸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风湿关节痛40例临床观察

【 关键词】 针灸 ;身痛逐瘀汤 ;风湿关节痛 【 中图分类号】1 1 2 4 6 . 9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7— 8 5 1 7( 2 0 1 5 )2 2 — 0 l l 2 — 0 2
风湿性关节 痛是 一种慢性 疾病 ,症状 较为 严重 ,长期
年 ,平均病程 ( 9 . 4 4 - 2 . 8 ) 年 ;对 照组 中男 2 7例 ,女 1 3 例 ,年龄在 1 9— 6 0岁 ,平均年龄 ( 3 9 . 1 - 4 6 . 7 )岁 ,病程 2
~
疼 痛基本 消失 ,或 者 有 明显 改 善 ,E S R恢 复 至正 常 ;有 效 :受 累 的关 节 疼 痛 有 改 善 ;无 效 :不 符 合 上 述 情 况 ; 总有 效 率 = ( 近 期 痊 愈 +显 效 + 有 效 )/ 总 列 数
・
1 1 2‘ 中国民族 民间医药
2 0 1 5年 l 1 月第 2 4 卷第 2 2 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E t h n o m 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 a c y , 2 0 1 5 , V o 1 . 2 4 , N n 2 2
2 .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观察组 近期痊 愈 1 3例 ,显效 1 9
例 ,有效 5例 ,无效 3例 ,总有效率 9 2 . 5 0 % ,对照组 近期
痊愈 6例 ,显效 l 3 例 ,有效 1 0例 ,无 效 1 1例 ,总有效率
部选择夹脊 穴 ;采取 针刺及 温针灸 ,先 泄后补 ,留针 时间
×1 00% 。
1 . 4 统计学 方法
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13例

效: 和治疗前相 比, 各方面均无进步。
3 . 2 治 疗 结 果
准 …判定 。①关节及其周 围晨僵 至少 l h ( ≥6周 ) 。② 至 少 3 个 以上关节部位关节 炎 ( t6周 ) > 。③ 腕、 掌指 关节 或近端关节 肿( >6周 ) 1 。④对称性关节炎 ( ≥6周 ) 。⑤类风湿结节 。⑥类 风 湿因子( R F ) 阳性 ( 滴度 >1 : 3 2 ) 。⑦手 和腕有典 型类风湿性
墟、 三阴交 、 悬钟 、 阳陵泉 、 阴陵泉、 足三里、 双膝眼 、 血海 。
2 . 1 . 2 操 作 方 法
先 针刺四肢 穴位 , 皮肤 常规消毒 后 , 选取 1 . 5寸毫 针 , 内外
膝眼沿膝关 节间隙 向髁 间隆起 方 向呈 8 0 。 夹角 斜刺 1 . 2寸 , 余 穴 直刺 0 . 5寸 ~1 . 2寸 , 得气后留针 3 0m i n , 内外 膝眼和阳陵泉 、 足 三里 、 外关 、 曲池 、 肩髑 得 气后 , 取 1 . 2 e l n长艾 条 各灸 两段 。 后针刺华佗 夹脊 穴 , 皮肤常规 消毒后 , 选取 1 . 5寸毫针 , 沿脊 柱 方 向斜刺 1寸 一1 . 2寸 , 得气后 留针 3 0 a r i n , 每日1 次, 1 0次 为 1 疗程 。疗程 间休 息 3 d一 5 d后进行下一疗程 。
1 临床 资料
1 . 1 一 般 资 料
1 1 3例均为我院 2 0 0 8年 1 月 一 2 0 1 2年 5月 门诊 患者 , 其 中
状消除 , 关 节功能基本恢复 , 能参 加正 常工 作 , 实 验室检查 结果
基本正常 ; 好转 : 主要症状基本 消失 , 主要关节功 能基本恢 复或 明显进步 , 生活不 能 自理转 为能够 自理 , 或者失去工作 和劳动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风湿的方法
针灸治疗风湿病早在医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针灸治痹的具体方法是用不同的针具、艾灸和现代的光、电、磁、药物等对一定脑穴的刺激,通过经络的传输传导作用,调整脏腑气血的功能,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针灸治疗风湿病1——泻法
泻法是用针灸祛除邪气,恢复正气的一种治法,放血也属于泻法,运用于实证。
(1)泻热通里取大肠俞、天枢、丰隆、足三里,针用泻法。
(2)发汗解表取风池、大椎、身柱、风门、合谷,针用泻法。
(3)活血祛癖,消肿散结取隔俞、血海,针用泻法,局部选择数处,用三棱针刺出血,以泻其恶血。
针灸治疗风湿病2——补法
(1)补肾固本取肾俞、关元俞、膀胧俞、关元、三阴交,针用补法,或针后加灸,以补肾气,固本扶正。
(2)补益气血取足三里、三阴交、气海、腼俞、脾俞、肝俞,针用补法或针后加灸,以益气生血。
(3)补中益气取中院、天枢、气海、足三里,针用补法或针后加灸以补中焦脾胃之气。
(4)补益肾阴取志室、太溪、照海,针用补法,留针,以益肾补阴
针灸治疗风湿病3——清法
清法是用针灸疏风散寒、清热解毒开窍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热证。
(1)疏风清热风府、风池、身柱、肺俞,用三棱针刺出血,合谷、列缺针用泻法,主治风热、表热证。
(2)清热解毒取大椎、颊车、暑风、合谷,针用补法,取少商、商阳点刺出血,以治疗湿毒热等症。
(3)清利湿热根据热在何脏何腑,取本经之井穴或荣穴,用毫针点刺出血,以治疗脏腑热症。
(4)清热开窍取百会、人中、承浆、十宣、点刺法出血,用泻法以治疗热盛窍闭之症。
针灸治疗风湿病4——温法
(1)回阳固脱取关元、神胭,用灸法,时间宜长,用以治疗目合口张、手撒遗尿、四肢厥冷、脉弱之元阳欲脱之症。
(2)温经通络根据寒邪所在部位,循经取穴,针用补法,留针,或用温针,针后加灸,使其产生热感,主治风湿痹痛等症。
(3)温中散寒取上院、中院、下院、梁门、建里、足三里,针用补法,留针,或用温针,针后加使其产生热感,以治疗虚寒之症。
风湿病患者通过上述四种针灸疗法,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缓解了风湿疼痛。
但是单纯针灸治疗风湿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必须配合药物治疗才是最理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