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针灸中药治疗风湿关节炎80例临床观察

针灸中药治疗风湿关节炎80例临床观察
光 医 学 杂 志 ,1 9 5( ) 2 1 7 9 6, 3 :1 5 2 5 梁 永茂 临 床激光 医学 长 沙 :湖 南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 ,1 9 9 3:3 9
疱 疹 患 者 ,炎 症 控 制 及 疱 疹 治 愈 用 时 4 5周 ,虽 经 多 疗 . 程综 合 治 疗 ,但 面 神 经 功 能 始 终 不 能 恢 复 。从 本 组 治 疗
均 经 实 验 室 检查 和 临 床 检 查 确 诊 。
2 治 疗 方 法
疗 程 。对 风 寒 湿 痹 及 气 虚 血 亏 者 可 灸 2~3壮 ;对 风 热 型 , 据 灸 法 “ 热 引 热 ,使 热 邪 外 出 ” 理 论 ,灸 1 根 以 的 ~2
壮 为宜。 2 3 中 药 :羌 活 1 g . 5 、独 活 1 g 5 、桑 寄 生 3 g 木 瓜 1 g 0 、 2、
促 进 肌 肉及 神经 代 谢 ,加 强 肌 肉 张 力 ,故 地 塞 米 松 和 维
生 素 B 2 用 ,可 阻 滞 病 情 发 展 并 促 进 面 瘫 及 时恢 复 。 合 4 3 激 光 是 新 近 发 展 起 来 的 无 创 性 组 织 治 疗 技 术 ,有 . 许 多 用 于 治疗 面 神 经 麻 痹 的报 道 _ j 4 。MDC一5 0型 半 0
减 少 局 部 组 织 充 血 和 水 肿 ,解 除 组 织 压 迫 ;③ 可 激 活 吞
噬细 胞 功 能 ,提 高 人 体 全 身 及 局 部 免 疫 力 ;④ 可 提 高 组
织 D NA/ RNA 比值 ,促 进 组 织 细 胞 再 生 及 修 复 。激 光 穴 位 照 射 ,可 起 到 光 针 作 用 ,通 过 其 综 合 生 物 效 应 改 善 局 部症状 并循经络治疗面神经麻 痹 。 4 4 笔 者 应 用 早 期 面 神 经 干 药 物 封 闭 结 合 穴 位 激 光 治 . 疗 面 神 经 麻 痹 , 果 满 意 。 效 7 8例 患 者 , 愈 77例 占 治 9 . % ;无 效 1例 ,系 严 重 茎 乳 孑 骨 内膜 炎 伴 耳 后 带 状 87 L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有 效 地 促 进 T细 胞 凋 亡 是 维 持 机 体 免 疫 稳 态 的 一 个 重 要
因 素 之 一 。 余 氏 等 【 发 现 电针 R 5 A大 鼠的 足 三 里 能 够 增 加 外 周
血 T淋 巴细 胞 的 凋 亡 率 , 示 电针 可 以有 效 地 促 进 T细 胞 凋 提 亡 , 而维持机体免疫稳态 , 进 R 从 促 A患 者 的 机 体 自我 修 复 。
针 能 够 提 高 从 大 鼠细 胞 因 子 I l和 I- 活 性 。唐 氏等 【艾 L2的 8 灸 肾俞 穴 能 恢 复 和促 进 大 鼠 松 果 腺 褪 黑 素 ( T 的 分 泌 , I- M ) 使 L6
降低 、 I L2升 高 。
侵蚀性为 R A滑 膜 炎 的特 点 。 这种 滑膜 炎 在 进 行 性 病 人 终 身 反 复 不 断 。高 氏等 [采 用 灸 刺 治疗 佐 剂 性 关 节 炎 模 型 ( ) 结 果 1 从 ,织 炎 症 显 著 , 明 显 的 充 血 、 有
维普资讯
光明 中医20 07年 2月 第 2 2卷 第 2期
CG T M Fbur 07 V l 2 2 J M C er y20 .o 2 . a
‘ 51 ‘
针 灸 治 疗 类 风 湿 性 关 节 炎 动 物 实 验研 究 进 展
孙云廷 山 东滨 州 医学院 中西 医结 合教研 室(5 6 0 周 建新 山 东临淄 中医院针 灸科 (5 3 o 26 0 ) 25o ) 摘 要: 从针灸对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对皮质醇的分泌、 免疫功能、 神经递质、 神经肽、 自由基、 因子等的影响以及镇痛机理 细胞 等方面综述 了20 年以来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关动物实验研究情况, 0O 并认为今后的研究应重视动物模型选择, 在实验设

针灸治疗配合中药熏洗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针灸治疗配合中药熏洗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疗程 ,共 4个疗程。
①新疆库尔勒市维吾尔医医院 新疆 库尔勒 8 10 400
23 两组不良反应 比较 .
两组无任何晕针现象 。观察组治疗
通讯作者 : 阿孜古力 ・ 胡达拜地
M e ia n o a i n o ia V . . .2 Ap 。 0 2 dc l n v t fChn o1 No 1 r 1 I o 9 2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病程 6~4 - j 平均 f6 2) 8 ̄ q, - 2 ± 1个月。 对照组男 1 例 , 2 例; 4 女 7
年龄 1 7 岁,平均 f .± 95 岁 ; 6 5 4 5 2. 5 ) 病程 6~5 0个月,平 均 (8 2 ) " 。两组 患者均表现关节疼痛 、 2 ±25 W 晨起僵硬、 肿胀、
组治疗期间有 2 例局部皮肤 出现轻度瘙痒 ,可忍受 ,未中途退 出治疗, 停药后皮肤过敏症状消失。 结论 : 中医内治外敷 法治疗活 动期 R A有效 、
安全 。
【 关键词 】 类风湿关节炎 ; 活动期 ; 针灸治疗 ; 中药熏洗治疗
d i 1.9 9 .s . 7 — 9 52 1 . .1 o : 03 6 ̄i n1 4 4 8 .021 0 9 s 6 2
1 . 对照组 .1 2
胱 经穴,肝 俞、脾俞 、肾俞、命 门,手足 阳明经 穴曲池、足 j里 、阳陵泉,足少阴肾经太溪穴 ; 部取穴 : 局 肩关节取肩俞、
肩贞、阿是穴,肘关节取 曲泽 , 腕关节取阳池 、阳谷、阳溪穴,
膝 关节取 膝眼、曲泉穴,踝关节取 解溪 、昆仑、丘墟穴 ,指 关节取八 邪穴 ,趾关节取八风穴 ,1 ,,3 n 0d为一 次 d 0mi,1
有改善 ; 无效 : 症状 、体征无 明显好转,实验室指标无变化。 1 统计 学处 理 . 4

针灸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针灸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中国疗养医学2021年第30卷第2期Chin J C onval es cent M ed ,Feb.2021,V ol .30,N o.2针灸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张政蒙兴文张世俊郑武燕【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 heum atoi cl ar t hr i t i s ,R A )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全身性疾病。

临床针对R A 不局限传统的药物治疗,常配合外科手术、中医汤剂、针灸、传统藏药等综合治疗。

其中,针灸治疗属于传统中医疗法,临床结合患者的中医体质,选择合适针灸方式和配穴,可缓解R A 患者的临床症状。

本文就目前研究浅谈针灸疗法治疗R A 的应用价值及相关作用机制。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针灸;温针;艾灸类风湿关节炎(r heum atoi cl ar t hr i t i s ,R A )属于难治性的慢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造成以滑膜炎为基础的关节病变,甚至关节肿痛,晚期可引起关节强直、畸形和功能严重受损。

临床治疗常采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植物药制剂等药物治疗,或包括关节置换和滑膜切除手术等外科手术治疗。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临床症状,但长期使用药物治疗会引起部分患者严重的肝肾损伤、肠胃反应等,造成患者依从性下降,难以坚持长期规律治疗。

针灸属于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调理气血和脏腑的功能,可有效治愈功能性疾病,配合治疗呼吸系统、胃肠系统、颈椎、腰椎、肩周炎、骨关节炎等疾病,可以缓解疼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目前,针灸治疗已逐步应用于R A 的治疗,临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将浅谈针灸治疗R A 的相关作用机制及应用价值。

1R A 病因及治疗现状现代医学至今无法明确R A 病因,但一般认为是感染后引起的自体免疫反应,造成以滑膜炎为基础的关节强直、畸形和功能严重受损等[1-2]。

西医治疗原则以抗炎镇痛为主,首选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结合外科手术等治疗方式,在疾病发作期间可快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的临床症状,但长期服用药物常会造成患者严重的胃肠道反应或肝肾损伤,导致患者无法长期坚持规律服药,疾病反复发作[3]。

中药内服配合温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76例临床观察

中药内服配合温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76例临床观察

人 仰卧 ,患膝 关节下 方 垫 高 ,使 膝关 节 屈 曲 ,常 规 消
毒 ,选取 3 0号 2 5寸 毫 针针 刺 内 、外 膝 眼及 阳陵 泉 , .
得气 后在 针柄 上各加 一段 2m 长 的艾 条 ,从 艾条 的下 c 端 点燃施 灸 ,每穴灸 2壮 ,第 2壮施 灸 完 毕后 片 刻起
逝’中医杂志 20 年 1 月第 4 卷第 1 期 江 08 o 3 o
中药 内服配合温针 灸治疗风 湿性关 节炎 7 临床观察 6例
徐 晶萍 刘 长征 邹 佑云
江西省 宜春 学院 江 西 宜 春 3 6 0 30 0
关 键 词 风 湿 性 关 节 炎 中 药 温 针 灸
风湿性 关 节炎是 中老年 人 常 见 的骨 关节 病 ,但 迄 今仍 无特 效 疗 法 。笔 者 自 2 0 0 2年 6月 至 2 0 0 6年 1 o 月 ,采用 中药 内 服 配 合 温 针 灸 治疗 风 湿 性关 节 炎 7 6 例 ,取得满 意疗 效 ,现总结 如 下 。
使 经络 得通 ,气 血得 畅 ,而 获 “ 则 不 痛 ”之 效 。同 通 时 配 合 温 针 灸 ,既 发 挥 针 刺 疏 通 经 络 、利 湿 止 痛 之 功 ,又 发挥 艾灸 疏风散 寒 、温 阳胜 湿 、宣 痹 止 痛 的作 用 。所 取穴 位 阳陵泉 为八 会 穴 之筋 会 ,能祛 风 散寒 除
收 稿 日 期 2 0 — 4l 0 80 一 6
中美史 克天 津 制药 有 限公 司生 产 ) 口服 ,3 0 / , 0 mg 次
每 日 2次 ,连 续 服 用 3 日。 0 3 治 疗 结 果
3 1 疗效标 准 :参 考 《 医病 证诊 断疗 效标 准 》1 . 中 【 中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12例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12例疗效观察
adt n teprme r o e m t datri,sc st d ro t o n, e it on , onn in s d io , aa t f h u a i r is u ha n e i u t slj n u t m ri s f es i h e s r o ht e jn c lo c g tf d rtn mengi s e g n o t A crs eema e l i poe f rt a e t ntet a e t ua o , a r t nt a dji S soe,w r r dy m r d a e r t n i h r t n i p r h nV k v t e m em
2 C e guU i r t o T M, i unC egu 6 0 7 , hn ) . h nd nv sy f C Sc a hnd 10 5 C i e i h a
[ bt c] bet e T be e t l i lt r et fc o auuc r A s at O jcv : o os v h cn a h a u c eet f cpnt e& m x utn i r i r e ic e p i f u oi so n b i
[ 中图分 类号] 5 3 2 R 9 .2
[ 文献标志码 ] A来自针 灸 治 疗 类 风 湿 性 关 节 炎 l2例 疗 效 观 察 1
钟 祖健 任 玉 兰 ,
(. 1成都 市 中西 医结合 医院 , 四川 成 都
60 1 ;. 10 72 成都 中医药大学 , 四川 成都
60 7 ) 105
g o p. Th o m e s gv n a u un t r & mo iu to h r p n hel t rwa ie r ly Chie e p tnt ru ef r rwa i e c p cu e xb sin t e a y a d t a t sg v n o al e n s ae

中医治疗风湿痹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风湿痹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风湿痹症的研究进展摘要:风湿痹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炎,常导致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

中医作为一种传统医学体系,在治疗风湿痹症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本论文旨在综述中医治疗风湿痹症的研究进展,包括中医病因学和中医治疗原理、中药治疗风湿痹症的方剂和药理作用、针灸与艾灸在治疗风湿痹症中的应用、中医康复技术的综合治疗策略等方面。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综述和总结,本文旨在为中医治疗风湿痹症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风湿痹症,中医,中药,针灸,康复引言:风湿痹症是一种以慢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疼痛加重休息后反而加重、活动受限和关节僵硬等。

虽然现代医学在治疗风湿痹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限制了其长期应用。

相比之下,中医作为一种传统医学体系,具有治疗疾病的独特优势,已经在治疗风湿痹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从中医病因学和中医治疗原理、中药治疗方剂和药理作用、针灸与艾灸在治疗风湿痹症中的应用以及中医康复技术的综合治疗策略等方面综述中医治疗风湿痹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病因学和中医治疗原理中医病因学认为,风湿痹症的发生是由于外在环境因素(如寒湿、风邪等)与内在因素(如遗传、体质、情志等)相互作用所致。

根据中医理论,风湿痹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湿邪、寒邪、风邪侵袭人体,使机体正气受损,阻滞了经络气血的流通,导致气滞、血瘀,局部关节和组织受阻,从而引起炎症、疼痛、肿胀等症状。

根据中医治疗原理,针对风湿痹症的病因与病机,中医采取多种治疗手段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质。

首先,中医通过祛风湿的方法,以驱散体内的湿邪为主要治疗手段,如采用温通方法,通过温热灸法、艾灸等温通手段来驱散湿邪,改善湿重的病理状态。

其次,中医注重活血化瘀的治疗原理,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排除局部血瘀,改善局部炎症、疼痛等症状。

采用中药活血化瘀的方法,通过药物的疏通作用,激活气血循环,改善关节和组织的供血和营养,有助于疏通经络,消除瘀血,进而缓解风湿痹症。

风湿病临床研究新进展

风湿病临床研究新进展

风湿病临床研究新进展风湿病是一类以关节炎和自身免疫反应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具有慢性和进行性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于风湿病的认识不断增加,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

本文将从风湿病的病理机制、临床研究方法以及新的治疗手段等方面展开论述。

Ⅰ. 风湿病的病理机制风湿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遗传因素在风湿病的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某些特定的基因变异与风湿病的易感性密切相关。

其次,免疫系统异常与风湿病的发展密切相关。

自身免疫反应失调导致的炎症反应是风湿病的主要病理特征,细胞因子的释放和免疫细胞的异常活化都参与其中。

此外,环境因素如感染和药物等也与风湿病的发展密切相关。

Ⅱ. 风湿病的临床研究方法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治疗风湿病,研究者们采用了多种临床研究方法。

其中,流行病学研究是了解风湿病发病率和相关因素的首要手段。

通过调查和观察,可以掌握人群中风湿病的流行状况,并探寻可能的风险因素。

此外,临床试验也是研究风湿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临床试验可以评估新治疗手段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Ⅲ. 风湿病的新治疗手段基于对风湿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研究者们不断探索和开发新的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是目前风湿病管理的主要方法之一,而在药物治疗中,生物制剂扮演着重要角色。

生物制剂是以生物技术手段获得的药物,可以通过干扰免疫系统的异常活性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此外,免疫调节剂也是治疗风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免疫调节剂可以调整免疫系统的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和疾病症状。

除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也是风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理治疗可以通过温热疗法、按摩和物理疗法等手段来改善症状和促进康复。

此外,针灸、艾灸等中医治疗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风湿病患者的治疗中。

总结:风湿病作为一类免疫相关的慢性疾病,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于风湿病的认识不断加深,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 述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进展苗芙蕊1,朱 英2△(11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南宁530001;21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530011)摘 要:分析了采用针灸治疗的方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单纯灸法、其他疗法、综合疗法等。

提示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已从单纯的临床观察进入到实验研究阶段,今后应进一步开展针灸治疗的机理研究工作。

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前景广阔。

关键词:风湿性关节炎;针灸疗法;综述中图分类号:R 2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779(2010)01-0065-03作者简介苗芙蕊(5),女,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针灸治疗痛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通讯作者朱英(66),女,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治疗痛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Advan ces of C li n ica l S tud ies of A cupuncture an d M oxibu st ion for Trea t m en t of Rheuma r it isM I A O Fu -rui 1,Z HU Ying2(1.Guangxi College of ChineseM edicine,N a nning 530001,China;2.Ruik a ng H o spita l Affilia ted to Guangxi College of Chines e M edicine,N anning 530011,China)Ab stra ct:To ana lyse recent development of studies on acupunc tur e and moxibusti on f or treat ment of r heum ari 2tiswhich adop ted by moxibusti on,other therapy and comprehensive ther apy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for trea t m ent of rheu m aritis ha s alr eady gone into the phrases of experi m enta l study fr om clinical obse r vati on only .I n the futur e,we should do further m echanis m r e sear ch on acumox f or trea t m ent of rheum aritis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have vast vistas f or treat ment of rheum aritis .Key words:Rheu m arthritis ;Acupunc tur e and Moxibusti on the r apy;Summ ary 风湿性关节炎(ARA )[1]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常呈游走性多关节炎的表现,累及膝、踝、肩、腕、肘、髋等大关节。

在急性期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血沉(ES R )与抗链球菌溶血素“0”(AS O )增高,在恢复期则多表现为局部关节疼痛、肿胀、怕冷、沉重以及关节活动障碍等,血沉可增高。

中医把此病归属于“痹症”。

中医认为[2],本病多由卫气不固,腠理空疏,或劳累后汗出当风,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流注关节产生痛证,临床可分为“行痹”、“着痹”、“痛痹”;或因阳盛之体,复感风寒湿邪,郁而化热,发为“热痹”。

风湿性关节炎疼痛有如下特点[3]:①疼痛持续时间短,一般为12~72h,最长也不过3周,而且多以大关节为主;②游走性疼痛,即一个关节的疼痛好转后或还未明显好转,另一关节又受到侵袭,发生疼痛;③关节疼痛时伴有发红、肿胀、关节周围有压痛、拒按;④对称性疼痛,病变可同时侵及双侧肢体的相同关节,例如双膝、双肘关节可同时发生疼痛;⑤疼痛的同时,皮肤可伴有环形红斑或皮下结节;⑥疼痛可在多个关节同时发生;⑦疼痛消退后,不遗留关节强直或畸形,关节功能可恢复。

针灸治疗该病有一定的疗效。

现就近年来有关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报道综述如下。

1 灸法1.1 温针灸 何巍[1]用温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40例。

风痹取膈俞、血海、大椎;寒痹取肾俞、关元、大椎、风门;湿痹取足三里、大椎、膈俞、脾俞,再结合关节病变的部位局部选穴。

针刺得气后,在每个部位任选取2~3个穴位施温针灸,留针30m in,艾绒更换2~3次。

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两疗程之间间隔3~5天。

治疗结果:治愈率为30.0%,好转率为65.0%,总有效率为95.0%。

与单纯针刺对照组相比,温针灸组疗效明显为优(P <0.05)。

吴丽君[4]用温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46例。

治疗方法同上。

疗程之间间隔1~2天。

治疗结果:治愈率为39.13%,好转率为54.35%,总有效率为3%。

呼婵玉[5]用温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6例。

行痹加风市、血海;痛痹加阿是穴、腕踝针;着痹加阴陵泉、丰隆;热痹加曲池、三阴交;56针灸临床杂志2010年第26卷第01期:198-2008::19-:9.4812久病体弱加肾俞、命门;另外无论哪一型,都可加用合谷、足三里、关元以提高患者的自体免疫力。

行痹、热痹用泻法,痛痹、着痹用平补平泻,有瘀血、寒凝者针后加刺络拔罐法。

针刺得气后,选适当的穴位温针灸,留针30m in,灸两壮。

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休息6天后,若不愈者再行第2个疗程。

治疗结果:治愈率为62.7%,好转率为37.3%,总有效率为100.0%。

1.2 单纯灸法 何继红等[6]用长蛇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37例,在三伏天施灸,取督脉经大椎至腰俞,撒上麝香,铺大蒜泥,在蒜泥上再铺长蛇形艾炷1条,灸2~3壮。

治疗结果:治愈率35.1%,总有效率81.1%, RF转阴率41.7%。

张针[7]用衬垫灸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500例,局部配循经取穴,如肩关节炎:肩三针、外关;膝关节炎:膝眼、鹤顶、悬钟等。

局部加取阿是穴。

整体选穴:大椎、膈俞、血海、足三里等。

取适量干姜、草乌煎汁与面粉调成浆糊涂在数层白棉布上,粘好晒干剪成小衬垫。

施灸时将衬垫放在穴位上,再将艾条点燃按在衬垫上,约4~8s,待局部感到灼热即提起艾条为1壮,如此反复施灸4~8穴,每日1~2次,连治7日休息3日为1疗程,连续治疗1~3个疗程。

治疗结果:痊愈265例,占53.0%;显效128例,占25.6%;有效69例,占13.8%;无效38例,占7.6%;总有效率为92.4%。

2 针刺段祥余[8]用飞针为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128例。

局部取穴,右手拇、食两指紧捏26号粗毫针针根部,将针飞速刺入其穴应至的深度,留针30m in,每5m in捻转行针1次,缓慢出针。

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2日。

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治疗结果:治愈率为89.0%,显效率为7.0%,总有效率为96.0%。

高扬[9]用针刺治疗风湿性关节炎76例。

针刺时以近部与循经取穴为主,辅以阿是穴。

行痹取风门、膈俞、血海;痛痹取肾俞、关元;着痹取脾俞、足三里、阴陵泉;热痹取大椎、曲池。

对风、寒、湿痹宜针灸并用,热痹不灸可放血。

每次30m in,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

休息3天行第2个疗程。

治疗结果:76例患者中,痊愈47例,占61.84%;好转28例,占36.84%;未愈1例,占1.32%;总有效率为98.70%。

3 穴位注射3.1 蜂毒穴位注射 鲍庆祥[10]用蜂毒穴位注射治疗风湿性关节炎112例。

急性期:取局部压痛点;病情稳定期:选用阳明经穴或相关经穴足三里、曲池、支沟等。

药物取注射用蜂毒(由安徽巢湖制药厂生产)0.5m g,溶入2m l氯化钠注射液再加盐酸利多卡因2m l,注入选定穴位,2天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1~5个疗程。

治疗结果近期控制率为665%,显效率为5%,有效率为%,总有效率为515%。

董中国等[]用蜂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以足三里、阳陵泉、曲池、外关为主穴,配合血海、三阴交、丰隆、太溪。

用精制蜂毒注射液,每支2m l(含0.5 m g蜂毒多肽),每穴0.25~0.5m l,根据病情和病人体质逐渐增加剂量,可增至4m l/次。

每日1次,每次4~5穴,10天为1疗程,疗程间隔5天。

治疗结果:68例患者,治愈15例,占22.06%;好转47例,占69.12%;无效6例,占8.82%;总有效率为91118%。

3.2 其他药液穴位注射 房晓宇等[12]用穴位注射治疗风湿性关节炎165例。

治疗方法:主穴取肩髃、曲池、足三里,配穴取外关、昆仑。

常规消毒后用黄瑞香注射液2m l、天麻注射液2m l、祖师麻注射液2m l、骨肽注射液2m l、2%利多卡因2m l混合,将药液缓慢注入穴位0.8~1.2m l。

隔天注射1次,15次为1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

治疗结果:治愈率为25.8%,显效率为59.5%,有效率为12.6%,总有效率为9719%。

管遵惠等[13]用正清风痛宁穴位注射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正清风痛宁2~4m l,局部取穴。

每次2~4穴,每穴0.5~1m l,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

部分患者配合热针(G ZH型热针电针综合治疗仪),每日或隔日1次。

治疗结果:69例患者,近期控制12例,占17.0%;显效35例,占51.0%;有效16例,占2310%;无效6例,占9.0%;总有效率为91.0%。

4 综合疗法4.1 针刺加拔火罐疗法 王俊英等[14]用针刺、温针及局部闪罐法治疗风湿性膝关节炎82例。

主穴为血海、鹤顶、足三里,配合局部和循经取穴。

选定穴位,针尖均向膝关节方向刺入,留针20~30m in,施温针灸5~10m in后膝部有灼热感取之。

起针后闪罐待局部皮肤潮红,留罐10~15m in即可。

根据病情,一般急性期每日1次,慢性者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3天。

治疗结果:近期痊愈率为48.78%,显效率为24.39%,好转率为20.73%,总有效率为93.90%。

经治疗有60例血沉下降至正常,占73.17%。

刘康平[15]用针刺加拔火罐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70例。

主穴用大椎(拔罐不针刺)配合局部取穴,针刺得气后采用闪火法,将针扣留在火罐内,留罐15~20 m in,每周3次,10次为1疗程。

治疗结果:70例患者中,显效35例,占50.0%;有效25例,占35.7%;无效10例,占14.3%;总有效率为85.7%。

4.2 电针加穴位注射疗法 谭慧等[16]用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风湿性关节炎50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