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圈套扎技术在消化内镜的应用及护理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的临床护理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的临床护理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一种常见急症,出血量大且病死率高。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是目前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及破裂的有效方法之一[1]。
它是以内痔弹性橡皮圈结扎原理为基础,应用套扎器将弹性橡皮圈套扎在曲张静脉上,使局部组织缺血、坏死、脱落、形成浅溃疡,14~21d溃疡愈合,曲张静脉消失,达到治疗和预防出血的目的[2]。
我科自2007年8月~2009年8月间对57例食管静脉曲张并破裂出血的患者采用内镜下皮圈套扎治疗,除1例因饮食不当致再次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56例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7例,其中男42例,女15例,年龄33~67岁,平均42.6岁,其中呕血28例,便血11例,呕血+便血18例;乙肝肝硬化45例,丙肝肝硬化7例,酒精性肝硬化5例;肝功能按Child–Pugh分级A级26例,B级29例,C级2例。
内镜诊断标准按中华内镜学会2004年修订的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分级标准分级[3],食管静脉曲张轻度18例,重度39例,其中红色征阳性27例。
1.2器械与设备采用OlympusGIF–XQ260电子内镜以及美国Wilson–Cook公司的六连发套扎器。
1.3方法常规行内镜检查,观察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范围及红色征或出血情况,然后退镜、安装套扎器、再次进境,将带套扎器的内镜送达胃食管交界处,从食管齿状线上方开始,自上而下对食管曲张静脉充分吸引,待所吸静脉占满视野后,立即旋钮套扎。
每条曲张静脉的相邻套扎点距离2~3cm,呈螺旋形套扎,直至所有曲张静脉套扎后无活动性出血为止,然后退镜。
1.4结果手术过程顺利,57例患者都套扎成功。
1例套扎后第5d因饮食不当再次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其余56例患者术后早期均无出血表现,安全度过康复期,术后2个月无再出血表现,复查胃镜套扎创面愈合。
18例患者主诉有不同程度的胸痛,给予对症处理后缓解。
套扎器在消化内镜治疗中的应用

势 凶猛 , 可危及患者生命 。 近年来 , 随着对肝硬化 门 降低 出血率 和 提 高生存 率 。 国外 Me t a分析 l 3个 随 脉 高压 的研究 深人 ,初 步 明确 了 门脉 高压 的产生 机 机研 究 1 0 0 0例 病例 对 比得 出 , E V L相 比 E I S ,再 出
套 扎 器
上海 2 0 0 4 3 7
消化 道疾 病
消化 内镜
反而增加术后并发症 , 穿孔 、 出血 、 狭窄等并发 随着 各 种 内镜 治疗 配件 的应用 , 内镜 下 止血 、 息 优势 ,
肉摘 除 、食 管静 脉 曲 张套 扎等 内镜 治 疗 技术 日趋成 症 高 达 1 3 . 4 % 3 5 %t z , 3 1 。 国 内外 也有 相 关 研 究证 明 , a r i n等 [ 4 1 报道 7 2例 患 者 使 用 结 扎 术 一 级 预 防食 管 熟。而套扎器作为治疗配件在 内镜治疗 中的应用广 S 泛 ,包 括 食 管 静 脉 曲 张 套 扎 ( e n d o s c o p i c v a r i c e a l 静 脉 曲张 出血 , 平 均 随访 2 O个 月 , 出血 率 1 l %, 死 亡 l i g a t i o n , E V L ) 、配合 电凝 电切 治疗 广 基消 化道 息 肉 、 率 1 1 . 1 %, 无 并 发症 发 生 。 L 0等【 5 _ 报道 7 0例 患 者 , 随 消 化道 黏膜 下 良性 肿瘤 的切 除 、负 压下 内痔套 扎 术 访 2 6个 月 , 出 血率 1 4 %, 死亡率 2 2 . 9 %, 未 发 现严 重 ( e n d o s c o p i c h e m o r r h o i d l i g a t i o n , E H L ) 等。 现 将 套 扎 并 发症 。 器在 消化 内镜 治疗 中的作 用做 一综 述 。 1 胃镜 下食 管静 脉 曲张及 破 裂 出血 的治 疗 内镜 下食 管静 脉 曲张 预 防再 出血 的治疗 已取得
橡皮圈套扎治疗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临床应用

摘
要 目的 : 探 讨 上 消化 道 隆起 性 病 变
内镜 下 橡 皮 圈套 扎 治 疗 的 疗 效 和 安 全 性 。
等 并 发 症 。故 笔 者 认 为 , < 2 c m t消化道
肪瘤等 ) , 消化 道息 肉是一 种 癌前 病 变 ,
部分病变恶变的可能大 , 不及时处理可发 展成恶性肿瘤而危及生命 , 早期治疗对 患
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目前 , 镜下套扎治疗
上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道隆起性 病变 为一种 比较安 全 的 治疗方法。2 0 0 7—2 0 1 0年 内镜 下食 道静 脉套扎治疗上消化道 隆起 性病变 患者 1 7
—
方法 : 上 消化 道 准备 同普 通 胃镜 检 查, 术前 1 O一1 5分钟 口服达克 罗宁胶浆 , 根据个体差 异应 用静脉 全麻 。隆 起性 病
变套扎治疗方 法类似 于套 扎食管 静脉 曲
张: 首 先在镜 前端 安置透 明 帽, 插 胃镜 至
6周后 溃 疡 愈 合 。 随 访 3 、 6 、 1 2个 月 术
l 王学群 , 等. 内镜下橡皮 圈套扎 术治疗 上消 化道黏膜下肿瘤疗效 观察 一附 4 6例报 告.
新 医学 , 2 0 1 0, 4 1 ( 8 ) . 2 张 阳德 . 内镜学 . 北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 丰 十,
2 0 0】. I 7 O.
周病变 完全 脱落 1 4例 , 2周脱 落 2例 , 3
消化内镜套扎器的发展与套扎术的应用研究

消化内镜套扎器的发展与套扎术的应用研究消化内镜套扎术(EL)是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技术,近年来,其应用范围获得进一步拓展,安全性与有效性也获得进一步提高。
本文就消化内镜套扎器以及套扎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标签:套扎术;消化内镜;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近年来,随着各种内镜配件的开发与应用,内镜下止血以及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等内镜技术获得了显著进步。
套扎器作为一种重要的配件,被广泛应用于内镜治疗。
目前,消化内镜套扎术(EL)以其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以及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在国外被广泛应用于食管静脉曲张(EV)结扎治疗,但在国内尚未得到普及[1]。
本研究就消化内镜套扎器以及套扎术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推广和普及这种简便易行且高效可靠的治疗技术。
1消化内镜套扎器的发展与应用1.1套扎器的发展史内镜下套扎器是临床治疗各种上、下消化道病变切除以及止血的重要器械,同时也用于治疗肛门、直肠部位痔疮等。
上世纪50年代末,西方国家即已开始应用胶圈套扎进行内痔的治疗,并且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2]。
Stiegmann等推出的EV套扎器前端套扎管材质为不透明材料,操作时严重影响视野,产生隧道效应,操作难度增加。
此后,在此基础上改进,以透明材料制作套扎管,大大改善了视野条件,即便在有活动性出血的情况下仍具有较好的视野效果[3]。
由于Stiegmann式套扎器主要是利用牵引线进行套扎器的牵拉,使内套管回缩至外套管的内侧,从而释放套扎圈,在应用过程中不便于翻转内镜操作,容易出现释放错误或者不能释放。
此外,Stiegmann式套扎器属于单发式套扎器,操作时需要将专用通道管或者外套管插入至食管上段,操作较为繁琐[4]。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研发了连发式套扎器。
近年来,随着器械的改进与完善,连发式套扎器经过诸多改良措施,例如减少牵引线数,将既往三条牵引线减少为两条牵引线,即应用双线释放,或者将双线减少为单线释放,可克服操作繁琐的问题。
内镜下橡皮圈套扎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良性肿瘤47例

消化内镜中心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护理配合操作流程

8、负压测试,测试吸引。
9、协助医生套扎结束后,将用后的•次性套扎器丢入黄色医疗垃圾袋中,更换手套。
10、检查结束后,立即取下患者口垫,并将患者口腔周围黏液擦干净。
11、使用后的胃镜按床旁预处理后放入内镜转运车。
12、更换手套,协助患者下床,整理床单作流程
流程
操作内容
一、操作目的
静脉套扎术(EV1)是用橡皮圈套扎(结扎)曲张静脉,从而使血液凝固断流。
二、评估要点
1、询问病史,了解是否做过胃镜检查,判断食管静脉曲张的程度。
2、了解患者身体情况、有无出血。
3、评估患者禁食、禁水、配合情况,查看患者患者口腔及口腔粘膜情况,有无活动性义齿。
4、查看患者血常规、凝血功能及相关检查报告。
5、询问患者有无既往病史,如高血压、心脏病、有无服用抗凝药物。
三、操作准备
1)仪器设备:主机、胃镜1条、影像工作站、打印机、检查床、内镜转运车、电动吸引器、急救车、急救设备。
2)常规用物:床侧预处理用物、注水注气瓶、治疗巾、口垫、灭菌注射用水、一次性治疗碗2个、50M1注射器、无菌纱块、无菌手套。
五、指导要点
1)遵医嘱合理安排膳食,忌进食过快,以无渣饮食为主,勿进硬、热、油炸、粗纤维及酸辣刺激性食物,禁饮酒,以免损伤食管粘膜,适当增加营养,促进康复。
2)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一切用力动作,避免做增加腹压的动作,如大笑、剧烈咳嗽、用力屏气、用力排便等。
3)指导患者如有吞咽不适、哽咽感或胸骨后不适、腹痛、黑便、呕血等情况,及时告知医生。
3)三固定:将搭扣包在内窥镜周围,固定内窥镜的维克罗尼龙搭扣,使内窥镜和手柄部件之间紧密相连。
不开刀治痔疮——经内镜痔静脉套扎治疗术

不开刀治痔疮——经内镜痔静脉套扎治疗术俗话说“十人九痔”,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有这种感受:痔疮感觉不是什么大病,但其发作时,出现出血、脱垂肿胀、疼痛、瘙痒、排便异常、感染,让人苦不堪言,难以忍受。
而想想外科手术后痛苦的恢复过程,又对治疗望而却步,抹点痔疮膏就拖了下去,而症状却越来越重。
经内镜痔静脉硬化治疗术及经内镜痔静脉套扎治疗术已在临床应用,均可以在无痛苦的情况下治疗痔疮,改善患者的症状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工作、生活。
我们来了解一下经内镜痔静脉套扎治疗术。
痔的分类及症状痔分为内痔、外痔及混合痔,肛垫的支持结构、静脉丛及动静脉吻合支发生病理性改变或移位为内痔;齿状线远侧皮下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为外痔;内痔通过丰富的静脉丛吻合支和相应部位的外痔相互融合为混合痔。
痔有便血、肛门疼痛及肿物脱出甚至嵌顿等症状。
内痔分级2018年,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痔管理临床实践指南把内痔分为以下4个级别:内痔套扎治疗机理消化内镜下内痔套扎治疗是应用橡皮圈对内痔进行弹性结扎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套扎器将内痔吸引后释放橡皮圈套扎内痔的基底部,利用橡皮圈持续的弹性束扎力阻断内痔的血液供给,造成痔核组织缺血坏死并脱落。
一般来说套扎后痔核会在术后7~10天内脱落。
镜下套扎治疗对III度内痔尤其是脱垂严重者治疗疗效较优于硬化。
与硬化剂注射疗法和红外线疗法相比,套扎治疗的病人再次治疗需求更低,但治疗后更容易出现疼痛。
相比手术疗法,套扎的成本更低,病人的生活质量更高。
在套扎治疗的病人中,大部分病人通过重复套扎治疗获得巩固的疗效,且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
(内镜下内痔术前表现)(内镜下内痔套扎术后表现)(术后3个月复查)内痔套扎方法套扎的部位:痔核套扎、痔上黏膜套扎、痔核及痔上联合套扎;套扎方式:倒镜套扎和顺镜套扎都可。
适应证和禁忌证(1)适应证:①I-III度内痔伴有内痔相关症状;②I-III度内痔经饮食及药物等保守治疗无效;③内痔手术后复发,肛门反复手术后不能再次手术;④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和严重的系统性疾病,不能耐受外科手术;⑤不愿接受外科手术。
经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患者的护理

经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患者的护理摘要】目的:研究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的护理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4月份到2011年3月份收治的77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该项手术相关的护理手段;结果:77例患者中61例患者接受1次套扎,16例患者接受2次套扎。
76例患者病情好转,1例因止血无效死亡。
有效率98.7%,死亡率1.3%;结论:在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提供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
【关键词】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护理患者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是将内镜头上的橡皮圈在患者曲张静脉处进行套扎,静脉本来呈现吸入状,套扎操作构造出息肉,在术后几天内自行脱落。
调查显示,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在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上的疗效十分显著[1]。
为了保证手术过程的安全稳定,并严格防控并发症,手术护理工作十分必要。
为探究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的护理情况,本文选取选取我院在2010年4月份到2011年3月份收治的77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该项手术相关的护理手段进行分析总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77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中男性患者64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范围是43-68岁,平均年龄48.3岁;77例患者病情分布为:20例原发性肝癌,50例肝硬化,7例消化性溃疡出血。
1.2 治疗方法对77例患者,借助电子胃镜进行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
套扎时先将套扎器安装好,进镜到达需套扎的部位,将胃镜头端内套扎对准并紧密接触曲张的静脉,使二者之间无缝隙,启动负压吸引器,将曲张静脉吸入结扎器挂钩处,从镜下可见被吸入之静脉呈红色征后,拉紧牵拉线,内套扎向上移动,外套柱的边缘将‘刀”型硅胶套圈推人被吸引的静脉瘤根部,结扎成功后注气解除负压。
术中,首先要对患者食管曲张静脉的分布、有无糜烂、有无红色征、有无溃疡及其性状进行检查,并且检查贲门、胃体、胃窦、胃底和十二指肠球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脱 落 时 出 现 。指 导 患 者 严 格 饮 食 、 按 医 嘱 服 药 、充 分 休 息 、
保 持 排 便 通 畅 ,我 院 8 例 患 者 均 未 发 生 严 重 出血 现 象 。( ) 5 2 穿 孔 :多 见 于 E MR 病 例 。 我 科 遵 行 术 中 稳 定 吸 引 负 压 、 L 掌握 套 扎 时机 、控 制 电 切 时 间 ,避 免 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肌 层 ,术 后 合 理 饮 食 ,规 范用 药 。本 组 无 一例 出 现 穿孔 。
( 型 )1 例 。除 外 3 岛 7 2例 静 脉 曲 张 ,其 余 病 灶 长 径 0 5 . ~
2 0c ( 检 钳 比对 ) . m 活 。
21 术前准备 : .
1 2 方 法 :单 纯 内镜 套 扎 术 ( B ) 5 . E L 4例 ,包 括 肝 硬 化 原
2 1 1 心 理 护 理 :不 同疾 病 ,不 同 年 龄 , 因 人 而 异 。 上 消 .. 化 道 病 变 者 ,术 前 需 予 外 套 管 经 口置 人 食 管 上 段 ,要 防 止 术 中误 吸 。 因其 较 粗 ,可 能 引 起 口咽 不 适 ,应 向 患 者 说 明 ,嘱 其 经 鼻 呼 吸 ,避 免 咽 喉 损 伤 。食 管 静 脉 曲 张 患 者 多 有 反 复 出 血 史 ,应 向其 介 绍 套 扎 止血 的 功 用 ,取得 配合 。食 管 平 滑 瘤
个 生命 支 持 通道 加 强 护 理 , 防止 褥 疮 、肺 炎 、血 栓 等 并 发 症
的发生 。
测 ,难 点在 于病 人 及 亲 属 急 于 要 求 手 术 治 疗 ,且 情 绪 焦 躁 、 难 以有 效 配 合早 期 的 治疗 ,因此 ,在健 康 宣 教 中 要 配 合 医生
认 真做 好 心 理 护 理 ,通 过 对 “ 伤 控 制 论 ” 深 入 浅 出 的解 释 损 让 病 人 及 亲 属 了解 早 期 治 疗 的必 要 性 。 同时 应 该 注意 上 臂 悬 吊 复合 体 损 伤 中任 何 一 处 损 伤 都 会 加 剧 另 一 处损 伤 的 移位 而
1 临床 资料
套入 橡皮 圈后 ,即 予 高 频 电 切 除 ,Olmp s 套 器 置 于 橡皮 y u圈
圈 根 部 ,收 紧 圈套 器 , 一并 切 除病 灶 橡 皮 圈 ( 气 刀 内镜 下 氩 电 切 ,功 率 1 0w ) 2 。 13 结 果 :E L组 中 2 . B 2例 食 管 平 滑 肌 瘤 套 扎 术 后 1周 复查 胃镜 ,病 灶 皮 圈均 已完 全脱 落 ,创 面仅 为 0 5e 浅 表 溃 疡 。 . m 3 2例 食 管 静 脉 曲 张 患 者 术 后 1个 月 未 再 复 发 出 血 。 E MRL 组切 除标 本 病 理检 查 显 示 病 灶 边 界距 切缘 2mm,基 底 阴 性 ,
发性肝癌食管静脉曲张 3 2例 ,食 管 平 滑 肌 瘤 2 2例 。采 用 单
环 套 扎 器 本 体 牢 固 结 于 内 镜 前 端 ,对 准 病 灶 持 续 负 压 吸 引 ( . 3 . 5MP ) O O ~O 0 a ,直 至 内镜 视 野 完 全 变 红 , 向 套 扎 器 导
气 管 快 速 推 注 2 3ml 体 ,释 放 橡 皮 圈 ,结 扎 于 病 灶 根 ~ 气
Bo eJ itS r , 1 9 n on u g Br 9 2, 7 ( ): 3 2 3 4 4 3 6 —6.
4 罗 珊 ,侯丽 娟 .抑 郁 症 患 者 的创 伤 性 事 件 与 刨 伤 后 应 激 症 状 的
初 步 分 析 [] 川 北 医 学 院 学报 ,2 0 ,2 6 :5 75 9 J. 0 8 3( ) 8—8 .
的重 点 是 观 察 患 者 呼 吸情 况 和上 肢 血运 、感 觉 ,尤 其 要 注 意 有 无 血 气 胸 或 者 肺 栓 塞 的发 生 ,鼓 励 早 期 活 动 。 真 复 习 手 认
术 记 录 ,根 据 医生 的要 求 个 体 化 指 导 功 能 锻 炼 , 防止 由于 暴
力 锻 炼 导 致 骨 折 移 位 或 者 内 固定 失 败 。 参 考 文 献
弹 性 橡 皮 圈 套 扎 装 置 、技 术 发 展 至 今 , 日趋 成 熟 完 善 ,
临 床 应 用 也 更 广 泛 ,远 不 止 限 于 单 一 内 痔 治 疗 。借 助 消 化 内
镜 ,皮 圈 套 扎 能 够 消 除 曲 张 静 脉 、 浅 表 早期 癌 癌前 病 变 、扁 平 平 滑 肌 瘤 、直 肠 类 癌 等 诸 多 病 变 。 我 室 2 0 0 7年 1 O月 至 20 09年 l 月 开 展 内 镜 套 扎 技 术 ,治 疗 8 2 5例 消 化 道 疾 病 患 者 。现 将 护 理 情 况 报 告 如 下 。
1 4 6
福 建 医药 杂 志 2 1 0 0年 6月第 3 2卷 第 3期
F j nM e ,J n 00,Vo 2 ui a dJ u e2 1 l ,No 3 3 .
程 ,给 予 及 时 正 确 的 帮 助 和 疏 导 ,使 之 树立 起 战 胜疾 病 的 信
现 血 管 、神 经再 损 伤 或 者 影 响 内 固 定 效 果 。功 能 锻炼 过 程 患
均达完全切除[。 2 ]
2 护 理
I 1 一般 资料 :本 组 8 . 5例 ,男 4 例 ,女 3 7 8例 ;年 龄 2 ~ 3 6 岁 , 中位 年 龄 3 5 7岁 。直 肠 类 癌 1 O例 ,肝 硬 化 原 发 性 肝
癌食管静脉 曲张 3 2例 ,食 管 平 滑 肌 瘤 2 6例 ,B ret 管 art 食
1 贾 健 ,裴 福 兴 , 郭 增 录 , 等 . 浮 肩 损 伤 [ ] 中 华 骨 科 杂 志 , J.
20 0 6, 2 ( ):2 4 2 9 6 5 9 —9 .
时 处理 。术 后 2周 可 予 伤 口拆 线 。
2 2 4 功 能锻 炼 护 理 :术 后 早 期 功 能 锻 炼 能 够 减 少 术 后 并 ..
者 对 身 体 发 生 的 每 一 个 变 化 都 相 当敏 感 ,因 此 ,对 患 者 宜 实
行个 体 化指 导 ,以增 加 病 人 信 心 ,避免 焦躁 情绪 ,尽 快 恢 复
各项功能 。 3 体 会
浮 肩 损 伤早 期 护 理 的 重 点 在 于 生 命 征 和 肢 体 血 运 的 监
橡 皮 圈套 扎 技 术 在 消化 内镜 的应 用及 护 理
福建省肿瘤医院 内镜 室 ( 州 30 1 ) 江 福 50 4 艳 谢玲娟
部 [ 。内 镜 套 扎 切 除 术 ( MR 1 ] E L) 3 1例 ,包 括 直 肠 类 癌 1 O 例 ,食 管 平 滑 肌 瘤 4例 ,B ret 管 ( 型 ) 1 art 食 岛 7例 。病 灶
( ): 5 5 6 2 3 9 -0 .
发 症 的发 生 ,尤 其 肩 关 节 结 构 复 杂 ,术 后 容 易 导 致 异 位 骨 化
发 生 ,直 接 影 响 手 术 效 果 ,因 此 在 术 后 麻 醉 清 醒 后 ,及 时 鼓 励 患 者 进 行 握 拳 、曲 肘 、曲 腕 等 动 作 的 锻 炼 ,术 后 1d在 护 理 人 员 帮 助 下 进 行 锻 炼 ,术 后 2d可 用 健 侧 手 协 助 ,在 护 理 人 员 帮 助 指 导 下 由被 动 向 主 动 渐 进 。在 进 行 功 能 锻 炼 指 导 过 程 中 ,应 该 认 真 复 习 手 术 记 录 ,避 免 想 当 然 地 运 动 ,防 止 出
3 He sovc J , Fin e rc ii D r e n sAG , Al o rM , e 1 Th la ig l we g ta. e f tn o
S o le:isaea c vcea dsa ua ek f cue J . J h udr p i trl l i n cp lrn c r trsE ] l a l a
察 意识 变化 、呼 吸情 况 及 肢 端 血 运 ,床 边 备 胸 穿 包 ,做 好 胸
腔 闭式 引 流 准备 ,注 意 保 暖 ,吸 氧 ,观 察 有 无 休 克 征 象 。
2 22 体 位 护 理 :患肢 位 置 略 高 于 心 脏 平 面 ,根 据 情 况 平 .. 卧 时在 患肢 下垫 棉 垫 或 软 枕 , 以患 者 舒 适 为 度 ,适 当 活 动 肘 腕 关节 ,鼓 励 患 者 抓 握 拳 头 。 22 3 术 后伤 口护 理 :伤 口 常 规 放 置 负 压 引 流 管 ,保 证 引 ..
导 致 不 稳 定 ,早 期 的功 能 锻 炼 是 完 全 没 有 必 要 的 。术 后 护 理
221 一般 护理 :患 者 术后 2  ̄4 .. 4 8h持 续 心 电监 护 ,每 3~ O 6 n测 量 生命 体 征 1 ,必 要 时 每 1 i 0mi 次 5m n测 量 1 , 观 次
位 ,建 立 静 脉 通 道 ,安 定 1 、6 42 1 0mg 5— 0mg肌 肉 注 射 以
减 少 腺 体 分 泌 ,使 患 者 镇 静 入 睡 。下 消 化 道 病 变 患 者 予 以 6 421 g肌 肉注 射 ,抑 制 肠 壁 蠕 动 。根 据 镜 下 病 变 改 变 5— 0m 体 位 ,调 整 病 变 处 于 4 7 钟 方 向 。 ~ 点
流 管不 打结 、不 受 挤 压 并 保 持 通 畅 。定 时 挤 捏 引 流 管 ,防 止 血凝 块 堵 塞 ,并 观 察 引 流 液 的 量 和 性 质 。一 般 情 况 下 ,引 流 量 不超 过 5 ,为 陈 旧 性 淡 血 性 液 体 ,即 可 拔 除 引 流 管 ; Oml 如 引流 液 超 过 1 0ml 为 新 鲜 血 液 ,须 立 即 通 知 医 生 ,及 0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