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E联合橡皮圈套扎及单独ESE处理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疗效比较
橡皮圈套扎技术在消化内镜的应用及护理

脱 落 时 出 现 。指 导 患 者 严 格 饮 食 、 按 医 嘱 服 药 、充 分 休 息 、
保 持 排 便 通 畅 ,我 院 8 例 患 者 均 未 发 生 严 重 出血 现 象 。( ) 5 2 穿 孔 :多 见 于 E MR 病 例 。 我 科 遵 行 术 中 稳 定 吸 引 负 压 、 L 掌握 套 扎 时机 、控 制 电 切 时 间 ,避 免 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肌 层 ,术 后 合 理 饮 食 ,规 范用 药 。本 组 无 一例 出 现 穿孔 。
( 型 )1 例 。除 外 3 岛 7 2例 静 脉 曲 张 ,其 余 病 灶 长 径 0 5 . ~
2 0c ( 检 钳 比对 ) . m 活 。
21 术前准备 : .
1 2 方 法 :单 纯 内镜 套 扎 术 ( B ) 5 . E L 4例 ,包 括 肝 硬 化 原
2 1 1 心 理 护 理 :不 同疾 病 ,不 同 年 龄 , 因 人 而 异 。 上 消 .. 化 道 病 变 者 ,术 前 需 予 外 套 管 经 口置 人 食 管 上 段 ,要 防 止 术 中误 吸 。 因其 较 粗 ,可 能 引 起 口咽 不 适 ,应 向 患 者 说 明 ,嘱 其 经 鼻 呼 吸 ,避 免 咽 喉 损 伤 。食 管 静 脉 曲 张 患 者 多 有 反 复 出 血 史 ,应 向其 介 绍 套 扎 止血 的 功 用 ,取得 配合 。食 管 平 滑 瘤
个 生命 支 持 通道 加 强 护 理 , 防止 褥 疮 、肺 炎 、血 栓 等 并 发 症
的发生 。
测 ,难 点在 于病 人 及 亲 属 急 于 要 求 手 术 治 疗 ,且 情 绪 焦 躁 、 难 以有 效 配 合早 期 的 治疗 ,因此 ,在健 康 宣 教 中 要 配 合 医生
荷包缝合法在胃间质瘤内镜下治疗时穿孔的疗效分析

荷包缝合法在胃间质瘤内镜下治疗时穿孔的疗效分析黄宗声;农兵;郭先文;曾义庆;周庆南;卓文金【摘要】目的探讨金属钛夹联合尼龙绳圈套器操作的荷包缝合法在胃间质瘤患者内镜下治疗时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7例行胃间质瘤内镜下治疗时发生穿孔的患者,采用金属钛夹联合尼龙绳圈套器的荷包缝合法对穿孔进行缝合,分析其疗效.结果 17例患者病变均完整切除或挖除,手术时间(116.7+19.1)min,术中出血量为(11.5 +7.8) mL,荷包缝合法闭合穿孔耗时(16.2±3.5)min,使用金属钛夹(5.3±1.8)枚,术后住院时间(6.1±2.2)d,术后均未出现迟发性出血、胃壁再穿孔、腹膜炎等并发症,随访4周,患者无特殊并发症,3个月后复查胃镜,创面愈合良好.结论金属钛夹联合尼龙绳圈套器的荷包缝合法能安全有效地闭合内镜下治疗时胃穿孔,耗时短,操作难度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期刊名称】《微创医学》【年(卷),期】2018(013)001【总页数】3页(P45-47)【关键词】内镜下治疗;穿孔;荷包缝合法【作者】黄宗声;农兵;郭先文;曾义庆;周庆南;卓文金【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南宁市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南宁市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南宁市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南宁市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南宁市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南宁市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治疗术,如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及其衍生技术[肿物挖除术(ESE)、全层切除术(EFTR)]治疗胃肠肿瘤性病变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具有疗效好、创伤小、费用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亦可能存在穿孔、出血等风险,其中EFTR多为主动穿孔。
内镜下橡皮圈套扎术与经典外科手术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钉合术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

内镜下橡皮圈套扎术与经典外科手术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钉合术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橡皮圈套扎术与经典外科手术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钉合术治疗痔疮患者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我院肛肠科实施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60例。
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采用黏膜环切钉合术,观察组采用内镜下橡皮圈套扎术治疗。
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行组间比较,收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并行组间比较。
结果观察组手术耗时、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后4h、12h、24h、48h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内镜下橡皮圈套扎术治疗痔疮安全、有效,可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内镜下橡皮圈套扎术;粘膜环切钉合术;痔疮引言痔疮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之一,其发生率超过50%,因个人、文化、社会及经济原因,许多患者并没有就诊,实际发病率远高于此。
随着经济的发展,痔疮手术治疗的现代理念转变为“微创、无痛、无血和精准化”。
橡皮圈套扎术(RBL)是治疗Ⅱ度和Ⅲ度内痔最常用的手术方法,其治疗内痔的优点是:有效、快速、简单和经济。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柔软、可控性强及成像清晰的电子内镜、纤维内镜为痔疮的微创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改良RBL术,即:内镜下橡皮圈套扎术(ERBL),将经典的结扎技术与内镜检查相结合,医生可以在电子内镜倒镜后直视下将痔静脉吸出并结扎在肛门齿状线以上,实现了精准可控的操作,既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又可以同时结扎多个痔静脉以达到最佳效果。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是治疗痔疮较为经典的外科手术方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肛肠科实施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60例。
其中: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1~65岁,平均(51.25±7.38)岁;程1~10年,平均(3.61±0.45)年;痔疮分级构成:Ⅲ级21例,Ⅳ级9例。
内镜下橡皮圈套扎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内镜 下 橡 皮 圈套 扎 术治疗 上消 化 道 黏 膜下 良性 肿 瘤 的 临床 疗 效观 察
耿 献 辉 王 智 峰 常 书 振 冯 海 龙
【摘 要 】 目 的 探 索 内 镜 下 橡 皮 圈 套 扎 术 治 疗 上 消 化 道 黏 膜 下 良 性 肿 瘤 的 临 床 疗 效 方 法 选 取 2017—04—22—2(118一()4一!!期 间某 院 上 消化 道黏 膜 下 良性 肿 瘤 1O(1例 患 者(实施 奇偶 数 分组 模 式1,对 照组 的5f) 例 患 者进行 单 纯 高频 电切 除 术 治 疗 ,观 察组 的j()例 惠者进 行 内镜 下橡 皮 圈套 扎 术治 疗 结 果 观 察 组 并 发症 发 生率 (4.00%)、穿孔 率 (2.00%)、息 肉残 留率 (2.《)(1%)、肿 瘤 摘 除成 功 率(96 I1{1%)、治 疗 费用 (3 954.15±25.86)元 、 病 变 摘 除 时 间 (18.46±5.62)rain、创 面 愈 合 时 间(4 39± 1.75)d、VAS评 分 (0 18±()35)分 均 优 于 对 照 组 并 发 症 发 生 率(30.00%)、穿孔 率 (16.00%)、息 肉残 留率 (18.()()%)、肿瘤 摘 除 成功 率 (74.()(】%)、治 疗 费 用(4 563.Ol±61.74)元 、 病 变 摘 除 时 间 (25.86±9 74)rain、创 面 愈 合 时 间 (11 54±2 68)d、VAS评 分 (1.74±0.19)分 (P<0.t)5)。结 论 对 上 消 化 道 黏 膜 下 良性 肿 瘤 患 者 实 施 内 镜 下 橡 皮 圈 套 扎 术 治 疗 效 果 明 显 ,可 改 善 预 后 【关键 词 】 内镜 下 橡皮 圈套扎 术 ;上 消化道 黏 膜 ;良性 肿 瘤 ;疗效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高频电凝套扎术治疗胃肠道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高频电凝套扎术治疗胃肠道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许峰【摘要】目的:比较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高频电凝套扎术治疗胃肠道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胃肠道息肉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单纯圈套组(49例,行高频电凝切除术)和EMR组(63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比较两种术式的完整切除率、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出血率、术后出血率、术后穿孔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山田Ⅰ~Ⅱ型息肉,单纯圈套组完整切除率(70.83%)低于EMR组(96.77%)(P<0.05);但治疗山田Ⅲ~Ⅳ型息肉,两组的完整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圈套组术中出血率(22.45%)高于EMR组(6.35%)(P<0.05).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出血率和术后穿孔率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山田Ⅰ~Ⅱ型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优于高频电凝套扎术.【期刊名称】《皖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7)005【总页数】3页(P440-442)【关键词】消化道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高频电凝套扎术【作者】许峰【作者单位】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安徽池州 24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6.6消化道息肉是临床常见病,可继发消化道出血并有癌变风险。
随着内镜技术的进步,内镜下治疗已成为息肉治疗的主要手段。
高频电凝套扎术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是临床常用的内镜下息肉切除手术,治疗消化道息肉效果较好,但息肉切除不完整、并发出血穿孔的病例也时有报道。
本研究将我院同期收治的胃肠道息肉共112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行高频电凝套扎术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比较两种术式的完整切除率、手术时间和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指标,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胃肠道息肉患者112例(息肉数172枚),行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圈套组和EMR组。
生长抑素联合内镜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研究

生长抑素联合内镜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内镜套扎术(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临床价值。
方法:将8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急性EVB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EVL治疗,治疗组46例,术前开始联用生长抑素。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EVL术前止血率分别为60.9%和37.5%,EVL术后止血率均为100%,早期再出血率分别为0和15%,迟发再出血率分别为13.0%和12.5%,死亡率均为0,术前止血率及早期再出血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VL术后止血率、迟发再出血率及死亡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生长抑素联合EVL治疗EVB,能提高EVL术前止血率,减少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率,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somatostatin combined endoscopic band ligation (EVL)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 (EVB) clinical value. Methods:86 patients with acute EVB portal hypertension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of 40 treated with EVL, the treatment group 46 cases, started before surgery combined with somatostatin. Results: VS control group: EVL preoperative bleeding rate of 60.9% vs 37.5% EVL 100% rate of postoperative bleeding, early rebleeding 0% vs 15%, late rebleeding 13.0% vs 12.5%, mortality are 0, before surgery to stop bleeding and early rebleeding rate of P<0.05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VL rate of postoperative bleeding, delayed rebleeding and mortality P>0.05,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Somatostatin combined EVL treatment EVB, EVL can improve the preoperative bleeding rate, reduce the rate of early rebleeding after EVL, is the best treatment.[Key words]Endoscopic band ligation; Somatostatin; Esophageal varices; Clinical study肝硬化在我国是常见病,食管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eal varicealbleeding, EVB)是该病严重并发症,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ndoscopic variceaI ligation, EVL)治疗EVB效果肯定。
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消痔灵与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内痔并出血的疗效对比

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消痔灵与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内痔并出血的疗效对比目的对比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消痔灵注射(RPH+消痔灵)及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内痔并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105例内痔并出血患者进行病例回顾性分析,根据采取的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B两组,A组55例,B组50例,A组采用RPH+消痔灵治疗方式,B组采用PPH手术方式,比较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指数、术后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
结果术后进行4~12个月的随访。
手术后两组患者原有症状均得到了有效控制。
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指数、并发症发生率A组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PH+消痔灵在治疗内痔并出血方面相比于PPH是更安全有效、微创、简便的治疗方法,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但长期疗效及治疗重度混合痔疗效尚需追踪随访。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curative effects of automatic ligation of hemorrhoids combined with Xiaozhiling injection (RPH+Xiaozhiling)and 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 in treatment of internal hemorrhoid hemorrhage. Methods Cases of 105 patients with internal hemorrhoid hemorrhage who were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ccording to surgical methods,they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with 55 cases and group B with 50 cases.Group A was treated by RPH+Xiaozhiling while group B was treated by PPH.Operative time,hospitalization stay,postoperative pain index,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rate and complication rate and other indexe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followed up for 4 to12 months.After surgery,original symptoms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all effectively controlled.Operative time,hospitalization stay,postoperative pain index and complication rate of group A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of group B (P<0.05).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rates of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PPH,RPH+Xiaozhiling is a safer,minimally invasive and simple treatment method to treat internal hemorrhoid hemorrhage and it is a good way of surgery.But the long-term curative effect and curative effect on severe mixed hemorrhoids still need follow-up.[Key words] Hemorrhoid;Automatic ligation of hemorrhoids;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Xiaozhiling injection隨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痔病已经成为了肛肠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比较高。
内镜下橡皮圈套扎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疗效观察——附46例报告

C E a—i , H N i C I i H N H i n C E Bn , U .1Dp r e tfIt n l d ie h o oP ol ’ o i l u h u x Y eat n o ne a Mei n ,T e l e e H s t ,H i o m r c B u p s pa z 5 6 0 ,C ia eat n at et ooy h e it f l t o i lfS N Y t e nvrt , u n — 1 10 hn ;2D p r tfG s one l ,T r f i e H s t U a— nU i sy G a g e m o r r g F sA a d p a o i s ei
新医学 2 1 0 0年 8月第 4 卷第 8期 1
51 O
论 著
内镜 下 橡 皮 圈 套 扎 术 治 疗 上 消 化 道 黏 膜 下 肿 瘤 疗 效 观 察
一 一
附4 6例 报 告
斌 崔 毅
中山大 学附属 第一 医院消化科 ( 100 王 学群 陈 海昕 陈 50 8 )
[ 摘 要]
t itsn l t ma tm r o e m o sb n oc p n n ocpcu rsn ga h E S , eee rl d r net a s o l u os rl o yma ye d so ya de d so i haoo rp y( U ) w r no e . o i r i 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SE联合橡皮圈套扎及单独ESE处理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疗效比较
发表时间:2014-03-21T11:20:16.890Z 来源:《中医学报》2013年8月第28卷供稿作者:宋鹏吴联晖何金财林国伟林明芳李剑英
[导读] 对于一些因为年老体弱或其他原因不能外科手术的病人,此项技术安全有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宋鹏吴联晖何金财林国伟林明芳李剑英
三明市第一医院消化内镜室福建三明365000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及ESE联合橡皮圈套扎术处理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疗效比较。
方法:将2010年11月份2013年6月入院的22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
A组ESE采用方法,B组采用ESE联合橡皮圈套扎术方法。
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耗时、并发症、术中出血、术后出血、穿孔、术后住院天数等B组均优于A组.结论:ESE联合橡皮圈套扎术能明显减少术后出血、穿孔的发生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关键词】ESE;橡皮圈套扎;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中图分类号】R246 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180-01
方法:2010年11月~2013年6月内镜发现的22例黏膜下病灶大小、位置、性质,进行ESE及ESE联合橡皮圈套扎处理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情况。
其中11例(即A组)进行ESE操作。
方法:2010年11月份2013年6月内镜发现的22例黏膜下病灶大小、位置、性质,进行ESE及ESE联合橡皮圈套扎处理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情况。
其中11例(即A组)进行ESE操作。
ESE 方法:①标记,用D650刀于隆起病变边缘进行电凝标记。
②黏膜下注射,将3~5ml亚甲蓝,1ml肾上腺素和100ml生理盐水配合成溶液,于标记点进行多点粘膜下注射。
③环形切开,用D650刀切开病变表面粘膜,先切开病灶远侧黏膜。
④挖除病变,用D650刀沿病变四周进行剥离、挖除病灶,挖除过程中必要时多次黏膜下注射。
⑤处理创面。
另11例(即B组)进行ESE联合橡皮圈套扎术操作。
具体方法:予套扎器对准瘤体充分吸收后予释放套扎环,见套扎环完全套住瘤体,其后操作方法同ESE。
结果:
ESE联合橡皮圈套扎及单独ESE处理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疗效比较
讨论:消化道粘膜下肿瘤常规的治疗方法是手术。
现在,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治疗方法成为消化道粘膜下肿瘤临床治疗技术研究的热点。
目前,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内镜下治疗方法有两种,即内镜下套扎技术和内镜下粘膜挖除术(ESE)。
ESE的穿孔发发生率为0~8%。
ESE治疗要减少穿孔的发生率,联合套扎术是一项好的选择。
套扎术适合于直径≤1 2cm的肿瘤。
其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
本研究将ESE与橡皮圈套扎术完美结合,主要的目的就是应用套扎降低穿孔和出血的发生率,还能通过粘膜下挖除(ESE)来消除瘤体的非自然脱落。
内镜下橡皮圈套扎术联合黏膜下剥离治疗胃隆起性病变能有效的预防术中穿孔、出血,发挥了橡皮圈套扎的优势,还可以完整切除肿瘤,从而很完整的获得整个瘤体的病理诊断。
对于一些因为年老体弱或其他原因不能外科手术的病人,此项技术安全有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大量数据证实,消化道粘膜下肿瘤通过ESE联合橡皮圈套扎可以使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使内镜治疗的安全性明显的提高,体现了内镜下微创治疗的优越性。
结论: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ndoscop ic submucosal excavation,ESE)及 ESE联合橡皮圈套扎术在手术耗时、整块切除率、复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ESE联合橡皮圈套扎术能明显减少术后出血、穿孔的发生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