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溶性微粒污染检测规程
产品微粒污染检测规程

医疗器材企业标准QB REV产品微粒污染检测规程公布实施产品微粒污染检测规程1.目标控制产品中微粒数量,确保产品质量。
2.范围生物部生产生物产品。
3.职责3.1生产部负责检测样品制备3.2质检部负责样品检测及汇报填写。
4.依据GB 8368-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重力输液式》。
《中国药典》通则0903《不溶性微粒检验法》。
5.程序5.1试验前准备6mol/L盐酸、6mol/L氢氧化钠、纯化水、无粉手套。
5.2环境万级环境下百级工作台上进行。
5.3设备GWJ-5S微粒检测仪。
5.4空白对照液制备5.4.1将接触检测液器具用纯化水清洁3遍,备用。
5.4.2量取37ml分析纯盐酸置量筒中,加纯化水至200ml,即得6mol/L盐酸。
5.4.3称取48g氢氧化钠置量筒中,加纯化水至200ml,即得6mol/L氢氧化钠。
5.4.4量取150ml6mol/L盐酸置磨口三角烧瓶中,加6mol/L氢氧化钠调整至PH7.0左右,再加纯化水至520ml,作为空白对照液,备用。
5.4.5将520ml空白对照液沿壁缓慢倒入检测杯中,避免产生气泡。
5.4.6将检测杯放在检测平台上,静止1-2min,目测溶液没有气泡为止,按《GWJ-5S微粒检测仪标准操作规程》检测。
5.4.7制取2份平行空白对照液,检测结果取平均值。
5.4.8空白对照液检测数值全部应不超出9,不然试验无效。
5.5供试液制备5.5.1取11块90mm×110mm生物产品,剪开包装,用镊子夹起生物产品放入500ml 磨口三角烧瓶中。
5.5.4 加入200ml纯化水,每隔20分钟充足振荡一次,浸提1小时,用镊子将生物产品取出后,量取37ml分析纯盐酸至三角烧瓶中。
5.5.3将磨口三角烧瓶置于105℃环境下,连续二十四小时。
5.5.4取出三角烧瓶,目测溶液应无异物,然后加入6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 值至7.0左右,加纯化水至500ml。
5.5.5取11瓶中任意1瓶,震荡均匀向其它10瓶加20ml供试液。
不溶性微粒检测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不溶性微粒检测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前言不溶性微粒检测仪是一件非常精密的设备,可以用来检测空气中的不溶性微粒,为环境卫生控制提供可靠数据。
为了确保不溶性微粒检测仪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需要按照规定进行安全操作和保养。
本文将从安全操作和保养两个方面介绍不溶性微粒检测仪的注意事项,以便广大用户正确操作和使用。
安全操作1. 位置不溶性微粒检测仪应该放在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的房间里,防止水汽、异味、油烟等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对检测仪造成影响。
检测仪不应该被放置在过于潮湿的房间中,避免设备系统短路。
2. 电源接通设备电源前,应该确认电压和频率是否符合要求,并仔细检查所有连接线、插头是否良好,确认不会出现漏电的安全隐患。
3. 操作在使用不溶性微粒检测仪时,操作人员应该按照说明书中的操作步骤进行。
如果无法确定某项操作,请勿瞎动手。
当出现设备故障时,应立即断电,并及时寻求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检测仪所处环境的静电很容易产生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偏差。
在操作检测仪时,操作人员应穿防静电服,并在操作过程中不要使用毛巾擦拭仪器表面,避免产生静电。
5. 接口不溶性微粒检测仪的接口应该定期清洁和检查,以保证连接可靠性。
6. 物品任何物品都不应该靠近或倚靠在检测仪上,以免影响数据的真实性。
保养1. 清洁检测仪在使用过程中,应该定期对表面进行清洁,避免灰尘、污垢等物质附着在设备表面,造成检测误差。
清洁过程中应小心谨慎,不可用较大的力度硬擦或使用带有腐蚀性的清洗剂。
2. 保存不溶性微粒检测仪的长期存储需要放置在器皿内,以防灰尘落入仪器内部或调制板面。
长期不用时,应该将所有连接线拆卸,并使用防尘罩覆盖仪器表面,避免长时间受到日晒雨淋而导致外壳发生变质及老化。
在使用不溶性微粒检测仪时,需要定期检查设备是否需要进行保养。
定期维护可以保证检测仪的正常使用时间并防止检测结果偏差,通常需要每半年进行一次。
结语以上就是不溶性微粒检测仪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TC4-0009 产品不溶性微粒检验指导书

产品不溶性微粒检验指导书职位/编制/日期:职位/审核/日期:职位/批准/日期:文件修订履历Document Revised Curriculum Vitae1.目的规范显微计数法测定产品不溶性微粒的检验方法,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不溶性微粒的检验。
3.职责权限3.1制造部和研发部负责提供检验样品;3.2品质部负责产品不溶性微粒的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4.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2010年版附录IX C 不溶性微粒检查法GB 8368-2005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重力输液式5.试验环境试验操作环境应不得引入外来微粒,测定前的操作应在层流净化台中进行。
玻璃仪器和其他所需的用品均应洁净、无微粒。
本法所用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使用前须经0.2μm的微孔滤膜滤过。
6.原理(光阻法)当液体中的微粒通过一窄小的检测区时,与液体流向垂直的入射光,由于被微粒阻挡而减弱,因此由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降低,这种信号变化与微粒的截面积大小相关。
7.仪器要求7.1使用仪器:GWJ-5S微粒检测仪光阻法原理柱塞泵取样器自动升降7.2测量范围:5µm-400µm;7.3设定通道:≥25µm,﹥50µm,>100µm7.4取样体积:1.25mL~500mL任意设定;8.样品液的制备8.1对于小型器械或可破坏类器械(如支架、心耳夹、牵引导丝、球囊导管输送系统、封堵器传送系统等)用微粒检查用水将容器内外壁冲洗干净,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小型器械直接投入,可破坏类器械剪碎后投入容器内,精密加入500ml微粒检查用水(或适宜溶剂),盖上容器盖,缓缓振摇使内容物充分浸提,静置2分钟或适当时间脱气。
8.2其他类器械根据产品要求取样并制备样品液。
9.试验步骤9.1 空白液(微粒检查用水)的测定9.1.1取3份520mL的空白液进行测量。
9.1.2每次用微粒检测仪检测500mL的空白液,对25µm ~50µm、51µm ~100µm、>100µm三个区间的微粒进行分类计数。
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测定(二)

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测定(二)(二)其次法(显微计数法) 显微计数法是将一定体积的供试液滤过,使所含不溶性微粒留在微孔滤膜上,在100倍显微镜下,用经标定的目镜测微尺分离测定其最长直径在10um及10um以上和25um及25um以上的微粒,按照过滤面积上的微粒总数,计算出供试液每1 ml或每个容器)中含不溶性微粒的数量。
1.试验环境及仪器 (1)试验环境:试验室操作所处环境应不得引入外来微粒,可以在具高效空气过滤器(孔径0.45um)的洁净工作台或符合要求的洁净试验室中举行。
玻璃仪器和其他所需的用品都应洁净。
本法所用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相宜溶剂),用法前须经不大于1.0um的微孔滤膜滤过。
(2)显微镜:双筒大视野显微镜,目镜内附标定的测微尺(每格5~10um)。
坐标轴前后、左右移动范围均应大于30mm,显微镜装置内附有光芒投射角度、光强度均可调整的照明装置。
检测时放大100倍。
(3)镜台测微尺:用于目镜测微尺的标定。
(4)微孔滤膜:白色,孔径0.45um、直径25mm或13mm,一面印有间隔3mm的格栅;膜上有10um及10u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5粒以下,并不得有25um及25um以上的微粒,须要时,可用微粒检查用水冲洗使符合规定。
2.操作办法 (1)供试品检查前的预备:在洁净工作台上将滤器用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相宜溶剂)冲洗至洁净,用平头无齿镊子夹取测定用滤膜,用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相宜溶剂)冲洗后,置滤器托架上;固定滤器,倒置,反复用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相宜溶剂)冲洗滤器内壁,控干后安装在抽滤瓶上,备用。
(2)标示装量为25 ml或25m1以上的静脉用注射液或注射用浓溶液: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起码4个,分离按下法测定,用水将容器外壁洗净,在洁净工作台上当心翻转20次,使溶液混合混匀,立刻当心开启容器,用相宜的办法抽取或量取供试液溶液25 ml ,沿滤器内壁徐徐注入经预处理的滤器(滤膜直径25mm)中。
不溶性微粒仪

不溶性微粒检查法—光阻法一、不溶性微粒检查法注意事项:不溶性微粒检查法系在可见异物检查符合规定后.用以检查溶液型静脉用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的大小及数量。
本法包括光阻法和显微计数法。
除另有规定外.测定方法一般先采用光阻法;当光阻法测定结果不符合规定或供试品不适于用光阻法测定时,应采用显微计数法进行测定-应符合规定,并以显微计数法的测定结果作为判定依据。
光阻法不适用于黏度过高和易析出结晶的制剂,也不适用于进入传感器时容易产生气泡的注射剂。
对于黏度过高,采用两种方法都无法测定的注射液.可用适宜的溶剂经适量稀释后测定。
二、试验环境及检测试验操作环境的要求:试验环境及检测试验操作环境应不得引入微粒,测定前的操作应在层流净化台中进行,玻璃仪器和其他所需的用品均应洁净、无微粒。
本法所用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使用前须经不大干1 0μm的微孔滤膜滤过。
取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50ml,按相应检查法项下规定的方法测定。
光阻法要求每10ml中含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10粒以下,含25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2粒以下。
显微计数法要求每50ml中含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20粒以下,含25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5粒以下。
否则表明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玻璃仪器或试验环境不适于进行微粒检查,应重新处理,检测符合规定后方可进行供试品检查。
三、光阻法原理及操作方法:3.1光阻法原理当液体中的微粒通过一窄小的检测区时,与液体流向垂直的入射光,由于被微粒阻挡而减弱.因此由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降低,这种信号变化与微粒的截面积成正比,光阻法检查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即依据此原理。
3.2 实验环境、仪器装置3.2.1 实验环境实验操作所处环境应不得导入明显的微粒,可以在超净室、层流净化台或者符合要求的洁净实验室中进行。
玻璃仪器和其他所需的用品都应洁净,无微粒。
所用的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使用前须经不大于1.0μm的微孔滤膜滤过。
不溶性微粒检查法-程春雷

5、测量粒径范围2~ 测量粒径范围 测量粒径范围2~50µm , 100µm ,浓度为 浓度为0 ~50000个/ml 浓度为0 50000个 10000个 0 ~1000µm或25 µm或 µm µm
修订内容
2010版 7、静置2分钟脱气 , 静置2分钟脱气
8、依法测定8、10µm和12µm三个通道的粒子数 依法测定8 10µm和12µm三
9、计算8µm与10µm两个通道的差值计数和10µm与12µm 计算8µm与10µm两个通道的差值计数和10µm与 8µm 两个通道的差值计数和10µm
修订内容
2010版 10、另取至少3个供试 另取至少3 2005版
型注射液、 型注射液、注射用无菌 粉末、注射用浓溶液) 粉末、注射用浓溶液) 及供静脉注射用无菌原 料
2、适当稀释 适当稀释 适当 3、 删除 适量稀释
除另有规定外, 除另有规定外,测定方法 一般先采用光阻法
修订内容
2010版 4、 应采用显微计数法 2005版
进行测定, 进行测定
应采用显微计数法进行 测定,应符合规定, 测定,应符合规定,
另取至少2 另取至少2个供试品 静脉注射用无菌粉末或注 射用浓溶液 ——
品,
11、25ml以上的静脉 25ml以上的静脉
用注射液或注射用 用注射液或注射用 浓溶液 12、供注射用无菌原料
实验注意事项
• • • • 确保仪器符合要求 在层流净化台内进行 严格实验操作 光阻法的使用范围
谢谢大家 敬请批评指正
不溶性微粒检查法
程春雷 山东省药品检验所
主要内容
• 定义 • 修改内容 • 注意事项
定义
• 本法系在可见异物检查符合规定以后, 用以检查静脉用注射剂(溶液型注射液、 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用浓溶液)及供 静脉注射用无菌原料中不溶性微粒的大 小及数量
不溶性微粒测试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不溶性微粒测试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不溶性微粒测试仪是一种用来分析环境和工业领域中可吸入颗粒物的仪器。
在使用过程中,为确保实验的准确性以及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必须遵守以下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安全操作1. 身着安全防护装备在操作过程中身着正确的安全防护装备非常重要,这些装备包括但不限于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口罩等。
2. 熟悉操作手册在使用前,务必详细阅读操作手册,尤其需要掌握仪器的正常操作方法、应急措施和注意事项。
3. 电气安全•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电气知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禁止在湿润的环境下操作仪器,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在操作之前,务必确保插头与插座之间牢固地连接。
4. 操作注意事项•禁止使用畸形或损坏的电缆、插头和插座。
•禁止强制拔掉电缆插头。
•禁止在机器运转时,拆开任何盖子或罩壳。
•禁止在仪器运行时,用手触摸机器工作区域。
•禁止改变仪器的任何设置,除非否定此规定。
5. 化学安全•不要使用不溶性微粒测试仪进行除尘、过滤或集尘器的操作。
•废弃材料应当由相应资质的机构或企业进行安全、合法的处理。
•在操作结束后,要将含有任何化学物质的容器妥善处理。
6. 防止物理伤害•在移动或安装仪器时,需要使用专业的工具和人力。
•禁止在仪器上方悬挂任何物品。
•禁止将物品放置在仪器和电源电缆之间。
7. 应急处理•在发生故障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立即切断电源并寻求专业人员的协助。
•在开展实验时暴露于危险药物或化学物质的情况下,需要立即洗净或就医。
保养规程正确的维护和保养可以跨度仪器的工作寿命,提高实验成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1. 保持环境清洁操作人员需要保持仪器周围环境的清洁,以免灰尘进入或对仪器造成伤害。
2. 维护机芯组件•保持机芯组件的清洁,运用适合的工具、清洁剂以及方法将灰尘和其他污染物清洁干净。
•保持机芯组件的清洁,调整机构而无需使用不恰当的强力敲打。
3. 电气保养•定期检查电气组件,以保证性能稳定及普通使用。
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考察

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考察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已引起重视,但目前的研究还很有限。
本文通过对近期国内外相关文献报导进行收集、整理,对静脉中不溶性微粒的来源、不溶性微粒的危害加以阐述,以引起临床医师、临床药师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
标签:静脉输液;不溶性微粒;来源;危害;预防措施输液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 ml以上)注射液,具有作用快、疗效高等特点。
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电解质混乱、失血、失水、休克药物治疗等均通过静脉输液的方法达到治疗的目的[1],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但在临床输液过程中有时发生输液不良反应,产生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观察进行材料分析,发现其中与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数量增多有关。
自1962年澳大利亚首次在输液剂中发现微粒,1966年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安全大输液研讨会”上公开提出输液的微粒问题,从此静脉用药中的不溶性微粒引起了医药界的重视[2]。
如何加强对静脉注射剂不溶性微粒的控制,逐步减少不溶性微粒对病人的危害已成为药品生产、使用及国家管理部门共同关注的课题。
1 不溶性微粒的定义、来源1.1 不溶性微粒的定义注射剂不溶性微粒是指除气泡外,随机存在于液体制剂包括灭菌粉针剂所制成的液体中的可流动的、不溶性外来物质,其粒径在50μm以下,肉眼看不见,具流动不溶性,在肌体内不能代谢[2]。
在应用于人体的输液中,最道德的微粒限度是“零”微粒,但这是不可能达到的。
1973 年英国颁布的《药典》规定,500 ml 以上的注射液中,直径大于2μm 的微粒每毫升不得超过1 000 个,直径大于5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100 个[2]。
2005年版中国药典光阻法要求100或100 ml以上静脉注射液,除另有规定外,每1 ml中含10μm以上微粒不得超过25粒,含25μm以上微粒不得过3粒。
以下静脉注射液、静脉注射用无菌粉末及注射用浓溶液,除另有规定外,每个供试品容器中含10 ml以上微粒不得过6000粒,含25μm以上微粒不得过600粒[3].1.2 不溶性微粒的来源注射剂中的不溶性微粒可来源于药品生产、临床配药操作及药物之间的理化变化及因使用的输液器不合理所引起的等多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标准
QB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不溶性微粒污染检测规程
编制审核批准
签字
日期
分发部门
2016年5月10日发布2016年6月10日实施
不溶性微粒污染检测规程
1.目的
控制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产品中的微粒数量,保证产品的质量。
2.范围
生产部生产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产品。
3.职责
3.1生产部负责检测样品的制备
3.2质检部负责样品检测及报告的填写。
4.依据
中国药典2015版0903不溶性微粒检查法
GB 8368-2005《一次性使用输液器重力输液式》。
5.程序
5.1试验前准备
6mol/L的盐酸、6mol/L氢氧化钠、纯化水、无粉手套。
本法所用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使用前须经不大于0.2μm的微孔滤膜滤过。
取微粒检査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符合下列要求:光阻法取50ml测定,要求每10ml含lOμm及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10粒以下,含25μm及25μm 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2粒以下。
显微计数法取50ml测定,要求含10μm及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20粒以下,含25μm及25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5粒以下。
5.2环境
万级环境下的百级工作台上进行。
5.3设备
PLD-601A不溶性微粒检查仪。
PS-3100超声波振荡器。
PSD-250清洁过滤装置。
5.4空白对照液制备
5.4.1将接触检测液的器具用纯化水清洁3遍,备用。
5.4.2量取37ml的分析纯盐酸置量筒中,加纯化水至200ml,即得6mol/L的盐酸。
5.4.3称取48g的氢氧化钠置量筒中,加纯化水至200ml,即得6mol/L的氢氧化钠。
5.4.4量取150ml的6mol/L的盐酸置磨口的三角烧瓶中,加6mol/L的氢氧化钠调节至PH7.0左右,再加纯化水至520ml,作为空白对照液,备用。
5.4.5将520ml空白对照液沿壁缓慢倒入检测杯中,避免产生气泡。
5.4.6将检测杯放在检测平台上,静止1-2min,目测溶液没有气泡为止,按《PLD - 601A不溶性微粒检查仪操作规程》检测。
5.4.7制取2份平行的空白对照液,检测结果取平均值。
5.4.8空白对照液检测数值都应不超过9,否则试验无效。
5.5供试液的制备
5.5.1取11块90mm×110mm的生物产品,剪开包装,用镊子夹起生物产品放入500ml的磨口三角烧瓶中。
5.5.4 加入200ml的纯化水,每隔20分钟充分振荡一次,浸提1小时,用镊子将生物产品取出后,量取37ml分析纯盐酸至三角烧瓶中。
5.5.3将磨口三角烧瓶置于105℃的环境下,持续24小时。
5.5.4取出三角烧瓶,目测溶液应无异物,然后加入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左右,加纯化水至500ml。
5.5.5取11瓶中的任意1瓶,震荡均匀向其他10瓶加20ml供试液。
5.5.6将520ml供试液沿壁缓慢倒入检测杯中,避免产生气泡。
5.5.7将检测杯放在检测平台上,静止1-2min,目测溶液没有气泡为止。
按《微粒检测仪标准操作规程》检测。
5.6微粒数污染评价
5.7污染指数计算
5.8制取11份平行的供试液,检测结果取平均值。
5.9污染指数每次检测数值都应控制在警戒线80以下,不得超过控制上限90,否则试验失败。
6.填写记录
《产品微粒污染检测记录》、《产品微粒污染检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