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颈鹿和小鸟》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9.1《长颈鹿和小鸟 》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9.1《长颈鹿和小鸟》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长颈鹿和小鸟》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九章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长颈鹿和小鸟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形象的插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减法的意义,体验减法运算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运算,对数学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进行减法运算时,容易将减法理解为“拿走”,对减法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减法运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计算10以内的减法,并能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参与具体的活动,体验减法运算的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计算10以内的减法。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减法的意义,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游戏和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减法运算的过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故事情境、动画、图片和练习题的PPT。
2.教学素材:准备长颈鹿和小鸟的图片、减法运算卡片等。
3.学生活动材料:学生练习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长颈鹿和小鸟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数学问题。
例如,故事中提到长颈鹿高了3米,小鸟高了2米,请问小鸟还需要长高多少米才能和长颈鹿一样高?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长颈鹿和小鸟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减法运算的过程。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出问题,如“小鸟还需要长高多少米?”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长颈鹿与小鸟说课课件附板书含反思

3.用乘法口诀求商,根据乘法口诀想除数和几相乘得( ),商就是几。
4.求方框里填的最大的数,可以从已知的乘数口诀中,找出与得数相近的数,
然后确定这个数。
5.算一算。81÷9=
49÷7=
42÷7=
6×( )<29 9×(
八、说板书设计
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长颈鹿与小鸟》板书
房间 1 2 3 4 5 6 7 8 42÷6=7 48÷6=8 小鸟 6 12 18 24 30 36 42 48 六七四十二 六八四十八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二)、探究新知 首先,先让学生看场景,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接着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并组织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 书:一栋房子住6只小鸟,有42只小鸟。 其次,教师再一次抛出问题:你们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拿出自己的 练习本写一写。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说说。
学生可能会说出:一共有42只小鸟,每栋房子在住6只,也就是求42里面有几 个6,所以用42除以6。六七四十二,所以知道需要7间房。 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像这样把42只小鸟6只 6只地分在一间房,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列除法算式42÷6来解决,刚才同学 们应用了乘法口诀来计算除法的商,这个方法非常好。这节课我们着重学习用 除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 自己的教学水平。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9.1《长颈鹿和小鸟》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9.1《长颈鹿和小鸟》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长颈鹿和小鸟》这一节内容主要涉及到长度单位的认识和换算。
通过讲述长颈鹿和小鸟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使用长度单位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材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长度单位的概念,但换算能力还不够强。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操作、体验,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的意义,提高换算能力。
此外,学生对故事情节有较强的兴趣,利用故事情境进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使用长度单位进行简单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体验,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长度单位的概念及其换算。
2.难点:长度单位换算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利用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演示、图片观察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
3.操作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体验长度单位的换算过程。
4.游戏教学法:设计数学游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长度单位模型、图片、数学游戏道具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等。
3.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故事情境、数学游戏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长颈鹿和小鸟》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长度单位的概念。
如:长颈鹿的脖子有多长?小鸟飞行了多少米?2.呈现(10分钟)展示长度单位模型,引导学生认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
如:1米有多长?1厘米有多长?3.操练(10分钟)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练习。
如:1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4.巩固(10分钟)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换算。
二年级上册数学《长颈鹿和小鸟》教案设计三篇

【导语】《长颈⿅和⼩鸟》通过长颈⿅给⼩鸟准备房⼦的情境,让学⽣进⼀步学习⽤6-9乘法⼝诀求商,进⼀步让学⽣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0—81页练⼀练1—5题。
教学⽬标: 1、通过练习,体验乘法、除法运算与⽣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复习巩固乘法⼝诀。
能熟练的运⽤⼝诀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展⽰和交流,使学⽣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1—9的乘法⼝诀。
教学难点: 能熟练的运⽤⼝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 ⼩朋友们,⽼师知道你们都是⾮常聪明的孩⼦,今天我们来⽐⼀⽐,看看谁最棒! 7×()=56 ()×()=56 ()×()=12 ()×6=42 ()×()=49 ()×()=18 6×()=48 ()×()=64 ()×()=24 ⼆、算⼀算 1、同学们,每年过春节的时候,你们家有买花插的习惯吗?⽼师这⾥有五种花,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2、出⽰各种花的价格。
3、指导学⽣计算练⼀练第2题。
(1)买5枝玫瑰需要多少元? 5×5=25(元) (2)笑笑买了⼀种花,正好⽤完12元,说说她买了哪种花?买了⼏枝?剑兰:12÷2=6(枝) 菊花:12÷3=4(枝) 百合:12÷6=2(枝) 康乃馨:12÷4=3(枝) (3)淘⽓有20元,请你帮他配⼀束花。
三、数学游戏。
1、宣布游戏规则。
新课标第⼀ (1)每⼈准备1-9的数字卡⽚。
(2)两⼈同时出⽰卡⽚,谁先将两数的乘积正确答出,就为胜⽅,两张卡⽚归负⽅。
(3)先出完卡⽚的为胜⽅。
2、学⽣游戏,教师指导。
四、说⼀说。
1、出⽰地图。
2、说⼀说:哪个城市在沈阳的南边、兰州的东边、西安的北边? 3、介绍⾃⼰的位置。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九单元《长颈鹿和小鸟》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九单元《长颈鹿和小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长颈鹿和小鸟》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九单元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长度单位,掌握如何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材以生动的故事情节“长颈鹿和小鸟”的对话为线索,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学会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并在实际情境中感受长度单位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长度单位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关于长度的经验,如“长短”、“高矮”等。
但学生在长度单位的认识和运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长度单位大小的认识不清晰,测量方法不准确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提高他们的测量技能。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学会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合作、交流、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学会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
2.教学难点:长度单位大小的认识,测量方法的正确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通过故事情境、操作活动、讨论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生动的故事“长颈鹿和小鸟”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认识长度单位:引导学生观察故事中的长度单位,如“脖子长”、“树枝高”等,让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
3.学习测量方法:教师示范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掌握测量技巧。
4.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年级长颈鹿与小鸟作文

二年级长颈鹿与小鸟作文《长颈鹿与小鸟》在一片大大的森林里,住着一只高高的长颈鹿和一群可爱的小鸟。
有一天呀,我和小伙伴们在森林里玩耍,突然听到了小鸟们叽叽喳喳的叫声,好像特别着急。
我们好奇地跑过去一看,原来是小鸟们的家被大风吹倒啦!小鸟们在空中飞来飞去,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这可怎么办呀?”一只小鸟哭着说。
“我们没有家了,晚上该睡在哪里呢?”另一只小鸟也着急地叫着。
这时候,长颈鹿慢悠悠地走了过来。
长颈鹿可真高呀,它的头都快碰到天上的云朵啦!它低下头,看着着急的小鸟们,温柔地说:“别着急,小鸟们,我来帮你们想办法。
”小鸟们怀疑地看着长颈鹿,问道:“你能有什么办法呀?”长颈鹿笑了笑,说:“我可以让你们住在我的脖子上呀!”小鸟们瞪大了眼睛,惊讶地说:“住在你的脖子上?这能行吗?”长颈鹿自信地说:“怎么不行?我的脖子这么长,就像一棵大树,足够你们住啦!”小鸟们听了,半信半疑地飞到了长颈鹿的脖子上。
嘿!还真不错!长颈鹿的脖子又宽又大,小鸟们在上面搭起了新的小窝,开心极了。
每天早上,小鸟们都会站在长颈鹿的头上唱歌,那歌声可好听啦,就像清脆的铃铛声。
长颈鹿呢,一边听着小鸟唱歌,一边吃着树上的叶子,心里美滋滋的。
有一次,森林里来了一只大野狼,它张牙舞爪地想要欺负我们这些小动物。
小鸟们看到了,赶紧飞到长颈鹿的耳边说:“长颈鹿,大野狼来啦,我们快跑吧!”长颈鹿却摇摇头说:“别怕,小鸟们,我来保护你们!”大野狼看到长颈鹿这么高大,心里有点害怕,但它还是恶狠狠地扑了过来。
长颈鹿用力一甩脖子,就像一条长长的鞭子,一下子把大野狼打得远远的。
“哇!长颈鹿你太厉害啦!”我们都欢呼起来。
从那以后,长颈鹿和小鸟们成了最好的朋友。
它们一起在森林里快乐地生活着。
你说,这是不是一个很温暖的故事呢?我觉得呀,长颈鹿就像一个超级英雄,总是在小鸟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挺身而出。
而小鸟们呢,也给长颈鹿带来了快乐和陪伴。
它们之间的友谊,真的太让人羡慕啦!我也希望能有像它们这样美好的友谊呢!。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2课时 长颈鹿与小鸟

北师二上第九单元《除法》第2课时长颈鹿与小鸟课题长颈鹿与小鸟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长颈鹿和小鸟》这节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除法”的第一课,是在本册“分一分与除法”的基础上的后续教学,在这之前,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已有了初步的体会,会用2—9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除法。
本节课通过长颈鹿给小鸟准备房子的情境,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6-9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让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能够体会乘法与除法间的联系。
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不难,但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加强,所以本节课重在学生语言表达的训练。
同时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策略在教学时,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就是能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0-92页教学目标1. 结合提出并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并掌握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 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运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学案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今天大象伯伯带领小松鼠们来玩游戏,大家快来帮他们分一分组吧。
(出示91页主题图)大家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吗?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生:图上共有18只松鼠。
师:对了。
那么可以分成几组?每组有几只?我们先从分两组开始试一试。
一共有18只,分成两组的话,每组有几只?说一说你的想法生:可以想2的乘法口诀,二九十八,所以每组是8只。
师:很棒,以此类推,分3组,可以列除法算式18÷3=6只;分4组列式为18÷6=3只;分9组就是18÷9=2只。
《长颈鹿与小鸟》(教学设计及反思)-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长颈鹿与小鸟》(教学设计及反思)-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一、核心素养目标1. 数感:- 通过《长颈鹿与小鸟》的情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字的实际意义和大小关系,培养对数字的敏感度。
学生能够准确地认读、比较不同数量的小鸟和鸟巢,理解数字在具体情境中的含义。
2. 运算能力:- 巩固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技能。
在计算长颈鹿为小鸟准备鸟巢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乘法和除法进行准确的计算,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3. 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学生需要根据已知的信息,如小鸟的总数和每个鸟巢能住的小鸟数量,推断出需要的鸟巢数量,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分析。
4. 问题解决能力:- 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长颈鹿与小鸟的故事为背景,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确定鸟巢的数量、分配小鸟等。
5. 空间观念:- 虽然本课题主要涉及数字运算,但在情境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可以想象长颈鹿的高度、小鸟的飞行空间以及鸟巢的位置等,增强对空间的感知。
目教学内容二、教材分析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颈鹿与小鸟》一课在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
1. 知识体系定位:- 本单元内容围绕乘法和除法的应用展开,《长颈鹿与小鸟》作为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将乘法和除法的知识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故事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际应用的场景。
它既巩固了学生对乘法和除法的理解,又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问题奠定了基础。
- 与前后知识紧密相连。
在学习本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通过《长颈鹿与小鸟》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为学习混合运算等后续知识做好铺垫。
2. 教学内容特点:- 以童话故事为载体,富有吸引力和趣味性。
教材通过长颈鹿为小鸟准备鸟巢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种生动的情境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 ÷ 7
= 9 (只 )
总结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初步掌握除法及除法 的意义,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及利用乘法口 诀求商。
5 ×9 = 45 7 ×6 = 42 7 ×5 = 35 9 ×4 = 36
送小动物回家 45÷5 24÷8 54÷6 28÷4
7 9
8
3
27÷9 35÷5
42÷6
64÷8
72÷8
4× 9
四六二十四
36÷4
6× 4
四九三十六
35÷7 24÷6
36÷9
8× 3
五七三十五
9× 4 35÷5
24÷8
6 = 8 (间 ) 口诀:六( 八 )四十八
48 ÷
36÷4= 9 63÷7= 9
45÷9= 5
72÷8= 9
56÷7= 8
小 蜗 牛 找 家
9
64÷8
7
81÷9
8
49÷7
被除数
63
48
45
32
56
除数
商
9
6
5
8
7
7
8
9
4
8
7× 9× 3× 7×
8 = 56 7 = 63 7 = 21 4 = 28
学习目标
• 初步认识除法及其意义; • 巩固乘法口诀; • 会利用乘法口诀求商。
我们有42只
6只小鸟住 一间房子。
我要为它们 准备几间房 子?
42只
一间房子住6 只小鸟
42 ÷
口诀:六(
6 = 7 (间 ) 七 )四十二
我们有48只
我要为它们 准备几间房 子?
6只小鸟住 一间房子。
48只
住6只
三八二十四
49÷7 18÷6
3
42÷6 27÷9
7
72÷8 28÷4
45÷5
9
35÷5
24÷
32÷4 49÷7
63÷7
45÷5
16÷2
42÷6 35÷5 14÷2
72÷9
54÷6
56个梨,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 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几个梨?
56 ÷ 8
= 7 (个 )
有63只小鸟,平均分成7队, 每队有几只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