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陋室铭》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陋室铭》课件+素材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陋室铭》课件+素材 新人教版
6.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相呼
应,更有力地证明只要主人“德馨”,陋室就不显其陋 的道理。
7.文章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情操?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高洁傲岸的节操和不慕荣利、 安贫乐道的情怀。
u分析本文写法。
托物:—— 陋室(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
材料是针对学生中的哪些现象而言,与刘禹锡 对照,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学习?
陋室铭
刘禹锡



1

对 大






















一、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3),字梦得,洛阳 人。唐代文学家。贞元九年进士。他 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 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 被贬官降职多次。作品有《刘梦得文 集》。
二、题解
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 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 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 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写陋室主人的交往不俗。交往的人都是博学的人, 可知室中主人也一样德才兼备。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只劳形
写 陋室主人的情趣高雅。弹琴、阅读佛经可见主人高
雅脱俗的情致,这正是“德馨”的体现。
5.文章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两个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以古代圣贤自比,表明自己虽然身居 陋室,却同古代圣贤一样具有高洁傲岸的节操 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 陋室铭 (共35张PPT)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 陋室铭 (共35张PPT)

分析课文

7.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了什么?它们与 陋室有什么关系?作者这么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 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在更高境 界上颂扬了“惟吾德馨”,说明陋室不陋。 8. “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明确: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 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9. 作者居于陋室却不嫌其陋,居于陋室却不失其雅致的生活 并能充满感情地描绘陋室,可见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高洁傲岸、安贫乐道之人。
写作背景

据资料记载:刘禹锡因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安徽省和州通判。按 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 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他,给他小鞋穿。策知县先叫刘禹锡在 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的撰写了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 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他的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他又令衙门的书丞 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 于得胜河边,附近有一排排的杨柳。刘禹锡见了此景,又作了一联:“杨柳青青 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他仍在此处读书作文。策知县气得肺都要炸了,又 和书丞商量,为刘禹锡在城中寻了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仅半年,连 搬三次家。刘禹锡想此狗官欺人太甚了,便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于 石上,立在门前,气得策知县一筹莫展,哑口无言。由此可见《陋室铭》并非是 自命清高、孤芳自赏之作,而是愤世疾俗之作。所谓清高是“不问政治,与世无 争,安贫乐道,洁身自好”。刘禹锡写《陋室铭》本身就是与恶势力进行不屈的 抗争,为官而不计较居室的大小、陋与不陋,恰是他为政清廉的名、出名。在:在于。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则:就。 灵:灵异,神奇。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这。 是:判断动词。 惟:只,只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上:长到。 入:映入。 谈笑有鸿儒。 鸿:大。鸿儒:博学的人。 无丝竹之乱耳 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乱: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使……劳累。 孔子云:“何陋之有?” 云:说。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

八年级语文上册 22《陋室铭》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2《陋室铭》课件 新人教版

• 注音 • 陋 lòu 铭 mí ng 馨 xīn 牍 dú
自学课文
1、在视听的基础上用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建议大声朗读。 2、在通读的基础上用现代汉语疏通文章内容, 建议小组互助。 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 建议独自完成。
自学检测
( 一 )看谁读得好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读得顺畅,读出感情。
刘 禹 锡

• 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 • 梦得,有《刘宾客集》。
了解文体
铭,就是记载,在器物上刻字,
表示永记不忘,后来便逐渐发展 成为一种文体。常常在金属器物 或碑石上刻写文字,用来记叙生 平、事业、功德,表示纪念或者 记物寓意,表示勉励或警戒之意。
学习目标
在视听的基础上能通畅地朗读全文, 能用现代汉语疏通文意,能梳理出文 章的结构思路,能背诵出全文内容。
陋 室 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
出名、著名 只 灵异 这 香气
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
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
无知识的人 使—扰乱 弹 使—劳累 指噪音 使—变绿 大学问家
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
3.总结全文,强调陋室不陋。
山、 水

陋 室

(名、灵) 兴
(德馨) 比
诸葛庐 子云亭
何陋之有?
环境 交往 情趣 不 陋
文本 探究
畅所欲言
作者自我感觉陋室不陋, 那么你能说说原因吗?
自然环境清幽;往来人物不俗; 主人德馨高并且生活情趣高雅。 文章主要内容: 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

人教版语文初二上:22课《短文两篇之陋室铭》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版语文初二上:22课《短文两篇之陋室铭》课件(共27张PPT)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 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 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 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 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 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关于文体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 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 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 锵有力。 本文韵脚:名ing,灵ing,馨in, 青ing,

居室环境 ——清幽 交往的人 ——博学 生活情趣 ——高雅
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惟吾德馨 ——我的品德高尚
作者居陋室却不嫌其陋,居于陋 室却不失雅致地生活,并能充满 感情地描绘陋室,可见作者是个 怎样的人?

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本文开头与结尾好像跟陋室并无 关系,那么它们有什么作用?
发出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无丝竹之乱耳,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案牍之劳形。
正面——实写 反面——虚写
高 雅 脱 俗
不 慕 富 贵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第 三 层
运用类比,意在以古代圣贤自 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 趣和抱负。
孔子云:何陋之有?
反问句,倒装句
与前文“斯是陋室”呼应,是 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突出作者高 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本文的写法——托物言志
托物 —— 陋室
言志 —— ?
本文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有什 么特点?

居室环境 交往的人 生活情趣
苔 痕 上 上 阶 绿
清幽宁静
草 色 入 帘 青
谈 笑 有 鸿 儒 , 往 来 无 白 丁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陋室铭》课件(精品)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陋室铭》课件(精品)

比一比,看谁译得好!
请同学们先自己结合注释理解 文意,把重点字词和不理解的词 句做上不同的标记。然后小组再 讨论交流疑难词句,仍不能解决 的,请做上符号等一会儿提出来 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有仙则名 (出名) (名词作动词)
有龙则灵 (灵验,神奇)
惟吾德馨 (散布得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苔痕上阶绿(长到,蔓到) (方位名词作动词)
无丝竹之乱耳 (使· · · · · · 乱)(形容词用作使动词)
无案牍之劳形(使· · · · · · 劳累) (形容词用作使动词。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 就不感到简陋了)。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 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7、结尾为什么又引用孔子 的话? 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突出了主题, 与篇首的“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有力 地表现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高 尚情操。 以问句作结,警策有力,引 人深思
8、作者写陋室不陋,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 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安 徽 和 县 刘 禹 锡 “ 陋 室 ”
1、掌握一些文言词语的含义, 培养自读文 言文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
3、学会运用类比衬托表现主题的方法,领 会作者借物喻理、托物言志的写法。 4、通过反复的朗读,体悟作者的情感,学 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不断增强个人魅力。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 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
(4)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2《短文两篇》陋室铭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2《短文两篇》陋室铭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D、用类比赞美“陋室”的句子是:
E、作者谈在笑文中有结鸿尾儒把,自己往与来古(代w贤ǎn士gl相ái比)无,白表现丁出。
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第二十三页,共28页。
4、课文内容理解(lǐjiě)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唐代洛阳(现在属河南省) 名诗人。唐顺宗时,曾参加 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 被贬为朗州司马(Sīmǎ)。后 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
第四页,共28页。
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 罪了当朝(dānɡ cháo)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 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 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 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 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情景下, 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收录 在《全唐文》中。
名: 著,品 鸿儒:)。指知识德渊尚博。的学者。鸿,大。
白丁: 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 调弄,这里指弹(琴)。 案牍: 指官府的文书。 劳形: 使身体劳累。 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第八页,共28页。
朗读课文
1、本文是一篇韵文,句尾的字要 押韵。 2、朗读时要注意句子的平仄、节 奏。 3、朗读时语气要平缓,有些 (yǒuxiē)音节要适当拉长。
第十九页,共28页。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xī lù)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
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
有暗香来。
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最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22《陋室铭》精品课件

最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22《陋室铭》精品课件
2015/7/28
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
京。”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 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 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光,搬了三次家,这位 诗人想,这也实在太不像话了,想作弄我,你 要我愁,我偏乐,于是……
于是他怎么做呢?故事没有完,想不想知 道故事的结局?
2015/7/28
3、从哪些方面看得出来? 陋 室 不 陋 景——环境清幽宁静 人——交友高雅 事——生活高雅脱俗、怡然自得
4、“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 “有山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前两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 己。 这几句采用比喻和类比的方法,一方 面引出短文主旨,另一方面表明陋室不陋。
——《论语· 子罕》
总结全文,说明陋室不陋。引用孔子的 话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照应, 不但说明了“陋室”不“陋”,而且以 古代名贤自喻,达到“不陋”最完美的 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 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 趣。
2015/7/28
作者写陋室不陋,表 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叫什么写法?
何陋之有?
重点句子翻译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 帘里。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 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
没有粗鄙的人。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 (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5、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通过对居室的描绘, 极力形容陋室不陋, 表达了一种不慕名利 高尚的节操和安贫乐 道的生活情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陋室铭》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陋室铭》PPT

远文愿 萦的《 绕铿陋 在锵室 你音铭 耳韵》 际永一
给课文生字注拼音
xiān shēn lí ng sī 山不在高,有 仙 则名。水不在 深,有龙则灵。斯 lòu wéi dé xīn tái hén jiè rùlián 是陋 室,惟 吾 德 馨。苔 痕 上 阶 绿,草色入 帘青。 hóng rú tiáo sùqí n yuè 谈笑有 鸿 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 素 琴,阅 金 zhú àn dú zhū gé 经。无丝 竹 之乱耳,无案 牍 之劳形。南阳诸 葛 lú shŭ tí ng 庐,西 蜀 子云 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 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 立在门前。
重难点:
目录
1、了解作者 2、给课文生字注拼音 3、跟读课文 4、结合注释翻译课文(重点) 5、感悟文章(难点)
• 情景一:A同学和B同学在学习《陋室铭》 的过程中,相互交换了自己的看法,双方 各执己见。
• A同学:文章题目为《陋室铭》,从内容看,这 确实是一间陋室。 • B同学: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认为这不是一间 陋室。 • 要求: • 你们认为这到底是不是一间陋室?请说出你的理 由。
• 诸葛亮: 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
政治家和军事家。
• 扬雄:
西汉时辞赋家,语言学 家,曾官至上品。 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 和教育家,被后世尊为 “圣人”。
• 孔子:
有 名 的 先 贤
• 诸葛亮:闲居草庐,
淡 • 扬雄: 潜心修学, 对官职和金钱 泊 的淡泊,是后世的典范。 的 想要搬到九夷去居住, 情 • 孔子 有人说:“那里太简陋, 怀
“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 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这位诗人的住所由城南 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 柳依依,这位诗人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座右铭:写旁出边来的放格在言座。位
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
哲学家。唐顺宗时,曾参
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
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
朗州司马。后又连任连州、
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
年回洛阳任太子宾客,世
称刘宾客。作品有《刘宾
客集》。本文选自《全唐 文》。
刘禹锡
(772—842)
作品背景
作者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得 罪当朝权贵,被一贬再贬,半 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 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 在此背景下,他愤然提笔写了 《陋室铭》。
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
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 能降福显灵。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但 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痕碧绿,长到阶上; 草色青葱,映入帘内。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 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 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 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 比)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亭子。孔 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 面,)有什么简陋的呢?
陋 室 陋室不陋 铭
洁贫
环境清幽(景) 傲 乐
交往高雅(友) 生活恬适(趣)
岸道 节情 操趣
古贤自喻 反诘(反
问)点题
比喻起兴 反衬类比 托物言志
仿

检查铭
作 品 展
事不在大,有差则成;路不怕 远,有玩就行。背手扬脸,架子哄 哄。走路腆小肚,袋装一本子。遇
示 人斜眼看,逢问鼻子哼。闻香流口
: 水,举杯论英雄。八两白干下肚,
吹、许、封。汇报皆未入耳,看啥
全没记清。拎足土特产,摆手就回
城。众人云:“官僚典型”。
网页铭
网不在大,有你则名。名不 在响,有朋则灵。斯是陋室,实用 就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谈谈心,叙叙情。无烦恼之扰 心,无愁苦之抗争。名站有搜狐, 大站有雅虎。老子曰:“何陋之 有!”
为官铭
(讽刺某些“公仆”)
孔子/云:何陋/之有?
3、找出课文中押韵的字
名灵 馨 青 丁经 形 亭
译文
陋室铭
德馨:品德高尚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鸿儒:博学的人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 白丁:没有什么学
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
问的人
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 案牍:官府的公文
儒琴,,阅往金来经无。白无丁丝。竹可之以调乱素耳,劳:使使动……用劳法累, 无西之蜀有案子?牍云之亭劳。形孔。子南云阳:诸何葛陋庐,乱:使使动……用扰法乱,
位不在高,有官则名;学不在 深,有权则灵。这个衙门,唯我独 尊。前有吹鼓手,后有马屁精;谈 笑有心腹,往来有小兵。可以搞特 权,结帮亲。无批评之刺耳,有颂 扬之雷鸣。青云能直上,随风显精 神。群众曰:“臭哉此翁。”
教室铭
(讽刺某些学生)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 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我闲情。小 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打篮球, 寻思游戏厅,可以打瞌睡,观窗景。
居室环境,交往之人, 日常生活。
4.作者笔下的陋室环境如何?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
5. 陋室主人交往之人、日常 生活又怎么样?
交往之人: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风生,纵情畅怀。 日常生活: 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 怡然自得,高雅脱俗。
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自习 说闲话,讲课听不进。心里说,混张 文凭。
作业 ——写一篇仿作
1、为自己要仿写的内容选定标题,如 “电脑铭”,“考试铭”,“旅游铭”等 等; 2、仿写练笔的句式要基本相同,最好能 大致押韵; 3、主题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6.你觉得陋室的主人是一 个怎样的人?
是一个有高洁伟岸的节操 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的人。
7.文章最后为什么要提“南阳诸葛庐” 和“西蜀子云亭”呢?
答:“诸葛庐”、“子云亭”和“陋室”形成了类
比,他 们的主人都是受人敬仰的古代名人,作者提起他们, 是为了结自尾比引他用们孔。子的话,与开头的“惟吾德馨”相呼 应,表明作者要立志效仿古人,做一个品德高尚、 受人敬仰的君子,这就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六盘水市第二十一中学 刘晓梅
陋 室铭 唐 ·刘禹锡
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掌握文学常识 2、朗读、翻译、背诵全文。 3、体会作者的高尚品质,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题目解说
陋室铭
陋室 简陋的房子

一种文体
文体介绍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
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 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 用韵的。
答:是为了与陋室作类比;将三者用
“名”----“灵”----“德馨”;“仙”---“龙”----“吾”贯穿起来,点明文章主 旨。说明“陋室”并不陋,因为主人是 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示意图: 山--- --仙-- ---名 水--- --龙--- --灵 陋室---吾德馨---陋室不陋
3. 陋室真的很陋吗?作 者从哪几方面写“陋” 室?
读准下列字音: 德馨 xīn 苔痕 hén 鸿儒 rú 案牍 dú 西蜀 shǔ

课 文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
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 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B、 孔子云:何陋之有? 有什么简陋呢?
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哪句话统领全文大意?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作者是否从一开始就写陋室? 文章从何入笔?起何作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 不在深,有龙则灵。
2.作者是否从一开始就写陋室? 文章从何入笔?起何作用?
找出课文中对偶句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4、调素琴,
阅金经。 5、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6、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托物言志—— 写法
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


陋室
安贫乐道 高洁傲岸
山 水 喻 陋室
比喻起兴 仙 龙 喻 德馨 高 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