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件外观检验规范
电镀件检验规范

文件制修订记录1、抽样方案按GB/T2828.1-2012 (AQL:主0.65 次1.0)抽样标准进行随机抽检(在容器中取不同部位取样)。
2、检验依据检验卡、电镀品检验规范。
3、检验流程仓库开立送检单至IQC,IQC接送检单后应对产品标识单品名,型号及判定状态进行初步核对,若出现品名,型号或不合格产品直接做退货处理(外购产品除外),并如实对检验状况进行记录,开立品质异常通知单至上级部门进行确认并交送各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4、环保检查若有需要,供方应提供具有权威性检测机构出示的有效期内的环保资料证书。
5、外观检验目视检查是否有如下不良现象:A、主要缺点:镀种错误、混料、裂纹、附着物、变形、脱层、掉针、黑斑、黄斑、白斑白雾、烧焦、起皮、麻点、起泡、表面蜂孔、底材外漏、局部无镀层、颜色不符、表面不光洁等不良现象(盲孔、通孔深处及工艺文件规定处除外)。
B、次要缺点:轻微水迹、稍不均匀的颜色及光泽。
6、尺寸检验参照检验卡抽取数量对来料厚度尺寸进行测量,检查是否符合技术要求,镀后产品厚度应与原本体材料厚度一致,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于IQC检验记录表(尺寸测量结果记录不得低于8PCS)。
7、接触电阻测试抽取试件使用低电阻测试仪对试件两端点进行接触电阻测试,本体接触电阻应小于5mΩ、将试件进行组装、组装后成品各相互接触电阻有小于30mΩ。
8、附著性试验将试件用钳子作90°弯曲3次,检查试件是否出现脱皮、脱落等不良现象(沾锡前后各测4PCS)9、可焊性测试将试件垂直置于锡液深度为2-4㎜中在温度为260℃±5℃、时间为5秒±1秒,快速取出检查表面焊锡面需达到浸入面积的90﹪以上,且表面平滑。
10、影象仪器检查以10倍率镜头对焊锡正反两面进行观察,视浸锡部位是否有峰孔状、块状、虚焊、浸锡不均匀、未上锡及试件是否出现严重变色等不良现象。
11、高温试验取试件数量为5PCS放置于烤箱测板中部,温度为280℃±5℃、时间为180秒,试验后目视检查试件是否有表面严重发黑、发紫,镀层脱落,麻点、等外观不良现象(高温箱和回流焊各测试5 只、按照操作规范条件进行测试)。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及方法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及方法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电镀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表面的光亮和耐腐蚀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电镀产品的品质,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品质检验规范和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镀产品品质检验的规范化要求和常用的检验方法。
一、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电镀产品品质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对电镀产品的表面进行细致观察和评估。
常用的外观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1. 目视检查:通过肉眼观察电镀产品的表面,检查是否有明显的气泡、脱落、划痕、凹凸不平等问题。
2. 触摸检验:用手触摸电镀产品的表面,感受其光滑度和均匀性。
3. 显微镜检验:使用显微镜对电镀产品进行放大观察,以便更清晰地发现细微的缺陷。
4. X射线检验:通过对电镀产品进行X射线照射,观察其表面的边缘和交界处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二、厚度检验电镀产品的厚度是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过薄或过厚的镀层都会对产品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常用的厚度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1. 金属膜厚度计:使用专门的金属膜厚度计对电镀产品的镀层厚度进行测量。
2. 电子显微衡器法:通过电镀产品在电子显微衡器中的重量变化来推算镀层的厚度。
3. 色差法:根据电镀产品表面的颜色变化来间接判断镀层的厚度。
三、附着力检验电镀产品表面的附着力是保证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果镀层与基材附着力不牢固,容易出现脱落现象,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常用的附着力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1. 刮削法:使用特定刮削工具对电镀产品表面进行刮削,观察刮削后的镀层情况,判断附着力情况。
2. 弯曲试验:对电镀产品进行弯曲试验,观察镀层是否有明显的龟裂或脱落现象,以评估附着力。
3. 热剥离法:将电镀产品加热至一定温度,观察镀层是否发生剥离,以判断附着力情况。
四、耐腐蚀性检验电镀产品的耐腐蚀性能直接关系到其使用寿命和品质。
常用的耐腐蚀性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1. 盐雾试验:将电镀产品置于盐雾试验箱中,模拟腐蚀环境,观察其表面是否发生腐蚀。
电镀件检验规范

其他辅料检验的外观、尺寸、特性具体以样品为准;
以上检验结果记录在〈电镀件进料检验报告〉中,对记录的控制参照记录控制程序;
对检验结果的利用参照进料检验作业规范;
注意事项:
所有来料必须满足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当客户有特殊要求时按客户要求为准;
相关文件
抽样检验规范
可靠性实验规范
5.1.1.2 抽样数:参照抽样检验规范;
5.1.2.3 检验工具:目视
5.1.2.4 检验方法:在日光灯光源照度下,用目视或放大镜仔细观察;
5.1.2尺寸检验
5.1.2.1 规格要求:实际检验与图纸一致尺寸上带为重要尺寸,带括号的为参考尺寸
5.1.2.2 抽样数:参照抽样检验规范;
5.1.2.3 检凡带螺纹产品电镀件用螺纹规检验需通规通,止规止;
检验工具:各型号标准螺纹通、止规;
抽样数:每批次抽检20PCS;
检验方法:螺纹通规与产品螺纹互配能顺利旋进至底部,螺纹止规与产品螺纹互配不能旋进;
防尘帽和密封圈检验
规格要求:颜色、尺寸、材质与图纸和样品一致;
检验工具:目视、卡尺;
抽样数:参照抽样检验规范;
5.1.4镀层附着力检验:
5.1.4.1 规格要求:电镀层无起泡,镀层脱落等现象;
5.1.4.2 检验工具:胶纸、刀片、老虎钳等;
5.1.4.3 抽检数:外导体镀金件如SMA外壳、螺套等每批抽检3PCS,镀三元合金、镍如7/型等每批抽检1PCS;
5.1.4.4 检验方法:
a:检验外导体和螺套时先在表面划方格横4条线以上,竖4条线以上,每同一方向的两条线间的距离必须小于1mm,且划痕要深入底材;
目的
正确指导品管进行电镀件检验的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来料品质;
电镀产品检验规范

电镀产品检验规范概述电镀是一种将金属物体表面覆盖一层金属薄膜的过程,以改善物体的外观、提高其耐腐蚀性和耐磨损性。
为确保电镀产品的质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验。
本文将介绍电镀产品检验的规范。
检验项目电镀产品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检验:检查电镀表面的平整度、光泽度和色泽是否符合要求。
外观检验还包括检查表面是否有斑点、气泡、氧化物或其他缺陷。
2. 厚度检验:使用合适的仪器测量电镀层的厚度。
厚度检验对于确保电镀层的保护性能至关重要。
3. 粘附力检验:通过针对电镀层施加拉力或剪切力的测试,评估电镀层与基材的粘附力。
粘附力测试可以使用剥离试验或划痕试验。
4. 耐腐蚀性检验:将电镀产品暴露在不同的腐蚀介质中,观察其在一定时间内的耐腐蚀性能。
耐腐蚀性测试通常使用盐雾试验或湿热试验。
5. 硬度检验:测量电镀产品的硬度,以评估其耐磨损性能。
硬度测试可以使用巴氏硬度计或洛氏硬度计。
6. 环保检验:电镀工艺中使用的化学品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在电镀产品检验中,也需要进行环保检验,确保电镀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检验标准为确保电镀产品的质量,需要参考一系列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电镀产品检验标准:1. GB/T 6465-2010《镀层和镀膜边界回流法测量镀层厚度》2. GB/T 10125-2012《环境试验防腐蚀试验盐雾试验》3. GB/T 13329-2014《镀膜硬度测定皮球法》4. GB/T 3189-2018《银电镀件质量》5. ASTM B456-19《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odeposited Coatings of Nickel plus Chromium on Iron and Steel》根据具体的电镀产品及其用途,还可以参考其他相关的标准。
检验流程电镀产品检验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取样:从生产批次中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检验。
电镀件检验标准

电镀件检验标准电镀件是一种表面处理工艺,通过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金属或非金属的薄层,以改善金属的性能和外观。
电镀件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产品等领域,因此其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产品的整体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电镀件的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检验标准,以便对电镀件进行全面、严格的检验。
本文将介绍电镀件的检验标准及其相关内容。
首先,电镀件的检验标准主要包括外观检验、厚度检验、粘附力检验、耐蚀性检验等内容。
外观检验主要是对电镀件表面的光泽、平整度、气泡、皱纹、斑点等进行检查,以确保其外观质量符合要求。
厚度检验是对电镀层的厚度进行测量,以确保其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粘附力检验是对电镀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力进行测试,以确保其粘附力符合标准。
耐蚀性检验是对电镀件在不同腐蚀介质中的耐蚀性进行测试,以确保其耐蚀性符合要求。
其次,电镀件的检验标准还包括检验方法、检验设备、检验规范等内容。
检验方法是指对电镀件进行检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包括外观检验的目视检查、厚度检验的仪器测量、粘附力检验的划格法、耐蚀性检验的盐雾试验等。
检验设备是指用于对电镀件进行检验的各种仪器设备,包括外观检验的显微镜、厚度检验的厚度计、粘附力检验的划格仪、耐蚀性检验的盐雾试验箱等。
检验规范是指对电镀件进行检验时应遵循的标准和规范,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
最后,电镀件的检验标准对于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严格按照检验标准对电镀件进行检验,可以有效地发现和排除产品质量问题,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一致性,降低产品的不合格率和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
因此,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电镀件检验标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企业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电镀件的检验标准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内容涵盖外观检验、厚度检验、粘附力检验、耐蚀性检验等方面,包括检验方法、检验设备、检验规范等内容。
严格执行检验标准,对于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一致性,降低产品的不合格率和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电镀件通用检验标准

电镀件通用检验标准
一、目的
本标准旨在规范电镀件的检验方法,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
二、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电镀件的检验。
三、检验项目及标准
1.外观检验
目视检查电镀件表面是否光滑、色泽均匀,无气泡、剥离、锈蚀等现象。
允许有轻微的电镀纹,但不影响整体美观。
2.尺寸检验
使用卡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测量电镀件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参数,确保其符合图纸或客户要求。
3.附着力检验
采用划格试验法检验电镀层与基材的附着力。
在电镀件表面划出纵横交错的网格,划痕间距为2mm,然后用胶带粘贴在划痕上,轻轻按压后迅速剥离,观察电镀层是否脱落。
若划格区域无脱落,则附着力合格。
4.盐雾试验
根据GB/T 6461-2002标准进行盐雾试验,检查电镀件耐腐蚀性能。
将电镀件置于盐雾试验箱中,连续喷雾24小时后,观察表面是否出现锈蚀、变色等现象。
若无明显变化,则盐雾试验合格。
5.镀层厚度检验
采用金相显微镜或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量电镀层厚度,确保其符合工艺要求。
四、检验流程
1.外观检验:目视检查,剔除不合格品。
2.尺寸检验: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记录数据并判定是否合格。
3.附着力检验:进行划格试验,合格品进入下一工序,不合格品进行返工或
报废。
4.盐雾试验:连续喷雾24小时后,观察表面变化并判定是否合格。
5.镀层厚度检验:采用金相显微镜或X射线荧光光谱仪进行测量,记录数据
并判定是否合格。
电镀质量检验规范

镀层质量检验规范
适用于立柱、活塞杆、导杆等需电镀的零件
1、镀膜厚度:按照图纸要求
1.1 镀膜厚度作为检验基本项,采用镀前测量及镀后测量的差值。
2、镀件尺寸检查:
2.1 确认尺寸是否符合图纸标注的重要尺寸,
3、镀层附着力:
3.1 在镀件非重要部位,用小刀将镀层切割1mm1mm方格,将胶纸黏贴在其表面,用橡皮擦反复来会摩擦,使胶纸与镀层完全密贴后,以45度方向速撕开。
镀层需无脱落现象。
A、不可有掉落金属粉末及被胶带粘起现象。
B、不可有金属剥落、起泡现象。
4、硬度检验:
4.1、用铅笔(H)以45°角度快速划进,擦拭后镀层不得有划痕。
5、外观检查
5.1 检验条件:在日光灯相当的照明强度下,观察镀层表面是否符合要求:光滑、平整、均匀光亮、同批产品无色差。
1)起泡:镀层与基体因局部剥落导致表面呈气泡现象。
2)脱皮:镀层与基体剥落现象,镀层呈片状脱离基体材料的现象。
3)烧焦:过高电流下形成颜色黑暗、粗糙、松散等不佳的沉淀物。
4)麻点:在电镀或腐蚀过程中,表面形成小坑或小口。
5)粗糙:电镀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镀层粗糙不光滑的现象。
6)不可粘有任何异物如毛屑、灰尘、油污、结晶体。
7)不可有压伤、刮伤、变形、镀件受损、裸露材料没镀全现象。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和方法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和方法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和方法转的,呵呵!电镀端子的检验是电镀完成后不可缺少的工作,只有检验合格的产品才能交给下一工序使用。
通常驻的检验项目为:膜厚(thickness ),附着力(adhesion ),可焊性(solderability ),外观(appearanee ), 包装( package ).盐雾实验( salt spray test ) ,对于图纸有特别要求的产品,有孔隙率测试( 30U”)金使用硝酸蒸气法,镀钯镍产品(使用凝胶电解法)或其它环境测试。
一膜厚:1.膜厚为电镀检测基本项目,使用基本工具为萤光膜厚仪( X-RAY ),其原理是使用 X 射线照射镀层,收集镀层返回的能量光谱,鉴别镀层厚度及成分。
2.使用 X-RAY 注意事项:1 ) 每次开机需做波谱校准2 ) 每月要做十字线校准3 ) 每星期应至少做一次金镍标定4) 测量时应根据产品所使用的钢材选用测试档案5 ) 对于新产品没有建测试档案,应建立测试档案3.测试档案的意义:例: Au-Ni-Cu(100-221 sn 4%@0.2 cfpAu-Ni-Cu ------ 测试在铜基材上镀镍打底再镀金的厚度。
( 100-221 sn 4% --- AMP 铜材编号含锡 4%的铜材)二.附着力:附着力检测为电镀基本检测项目,附着力不良为电镀最常见不良现象之一,检测方法有两种:1.折弯法:先用与所需检测端子相同厚度的铜片垫于需折弯处,用平口钳将样品弯曲至 180 度,用显微镜观察弯曲面是否有镀层起皮,剥落等现象。
2.胶带法:用 3M 胶带紧牢地粘贴在欲试验样品表面,垂直 90 度,迅速撕开胶带,观察胶带上有载剥落金属皮膜。
如目视无法观察清楚,可使用 10 倍显微镜观察。
3.结果判定:a) 不可有掉落金属粉末及补胶带粘起之现象。
b) 不可有金属镀层剥落之现象。
c) 在底材未被折断下,折弯后不可有严重龟裂及起皮之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镀件外观检验规范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电镀件检验规范
1. 目的:
明确了电镀部件的电镀验收准则,对来料及成品外观检验提供作业方法指导。
2. 引用标准:
GB/T 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6461-2002 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
3.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金属电镀零部件的检验,质检、生产时外观检验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4. 工作职责:
来料检验(IQC)负责按照本规范对相关来料外观进行检验,成品检验(FQC)参照本规范进行外观检验,品质部主管负责监督执行。
5. 外观缺陷检查条件
距离:目视距离一般30~40cm左右;
角度:15-90度范围旋转;
照明:40W日光灯下;
视力要求:视力以上,弱视和色肓者不宜进行外观检验。
6 .产品缺陷定义
致命缺陷(critical defect)
可能导致危及生命或造成非安全状态的缺陷,或可能损坏重要的最终产品的基本功能的缺陷(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严重缺陷(majoy defect)
不构成致命缺陷,但可能导致功能失误或降低原有使用功能的缺陷(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轻微缺陷(minor defect)
对产品的使用性能没有影响或只有轻微影响的缺陷(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7.其它规定
针对有弹性要求的镀层工件若电镀不良第一次可以进行重镀,第二次报废(清洗除外),以防止工件弹性失效以及折弯处断裂。
8. 表面分区
9. 缺陷分类表
10.抽样方案:
外观检验的抽样
a)外观检验按C=0 抽样计划表、AQL=执行;
b) 非外观检验:正常检验按表1执行,连续批的加严检验按表4执行。
尺寸与配合检验的抽样
有配合要求(如螺栓、螺母)的产品,应对其配合尺寸进行检测,抽样方案按表2执行。
注:可能时,尺寸与配合检验的样本应从上、中、下挂位等量抽取。
可靠性试验的抽样
除非另有规定,否则,所有可靠性试验(如膜厚、附着力、耐蚀性等)的抽样按表3执行。
注:可能时,可靠性试验的样本应从上、中、下挂位等量抽取。
替代的抽样方案
如果合同或订单或产品标准中规定了替代的抽样方案,可用其替代表1、表2和表3中的方案。
转移规则
所有产品的检验由正常检验开始,批的接收或拒收应符合表1、表2和表3相应的抽样方案。
发现某些批不符合接收准则而拒收时,应在剔除所有不合格品或修正缺陷后,作为连续批再取样和检验。
转移规则:
a)在连续系列批中,如果连续5批中有2批被拒收,则抽样方案由正常检验转入加严检验(原用表1的需转到表4)。
b)若在加严检验中,连续5批被接收,则可以重新恢复正常检验程序。
c)若连续10批停留在加严检验,未能达到符合恢复正常检验要求,则在改进产品质量以前,应停止
本规范所规定的抽样检验。
11.判定法则
单件判定
a)单件产品合格与否的判定参照色卡/色板、极限样品、产品检验指导书及其他相关标准进行,未满足要求即判为不合格;
b)不合格严重程度的确定参照“缺陷分类表”。
单项判定
样本中不存在致命缺陷,且严重不合格品和轻微不合格品之和(见注)不大于接收数,则判该项合格;否则,判该项不合格。
批的判定
单项判定中有一项不合格,即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注:合格批应包括包装不得有严重及以上的缺陷存在,如有则判为不合格。
表1 外观正常检验的抽样
表2 尺寸与配合检验的抽样
表3 可靠性试验(膜厚、结合力、耐蚀性等)的抽样
表4 连续批的外观加严检验的抽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