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高美和欢乐美教案
崇高美和欢乐美教案

高一音乐教案崇高美和欢乐美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音乐鉴赏》??2)年级:?高一年级?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湖南文艺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二单元《音乐的美》5)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祖国颂》、《祝酒歌》等歌曲,能主动参与体验音乐的积极性2)能够根据自己的感受,区别崇高美与欢乐美壮美两种范畴的作品教学重点、难点:能自主分辨崇高美和欢乐美。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优美和壮美,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音乐美中的崇高美和壮美。
二新课讲授(一)崇高美1、简要解释崇高:音乐的崇高美是和赞美、歌颂、崇拜、敬仰、爱慕等精神内涵密切相关,并且和祖国、英雄、正义、理想、信仰等不平凡的对象相联系。
师:音乐表现崇高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最常见的是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格调高昂的颂歌(简单解释颂歌)(播放《祖国颂》)2、师:崇高美的另一种表现是虔诚、轻柔、真诚的赞美、歌颂与倾诉。
(播放《我爱我的祖国》)(二)欢乐美师:同学们感受到了《祖国颂》的气势,体会了《我爱我的祖国》由衷的倾诉,对“音乐崇高美”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接下来我们体会一下音乐美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欢乐美。
欢乐美大体上可以分为喜悦和欢乐两个层次,喜悦比较接近于优美,具有抒情的格调;欢乐是在喜悦中见优美,旋律更富于跳动性,节奏也更为活跃。
(播放《祝酒歌》)1、简单介绍作者和歌曲背景:《祝酒歌》,施光南,作于1977年初,正值中国人民刚刚摆脱十年浩劫的年代。
歌词选取了1976年胜利的十月举杯欢庆的场面,曲调吸收了维吾尔族手鼓和汉族锣鼓点的节奏,热烈奔放,它有机地融合了新疆、西藏及江南民歌等风格各异的音调,生动地表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在十年动乱结束时的欢乐喜悦心情。
2、师:接下来我们来欣赏另一首属于欢乐美范畴的曲子《拨弦波尔卡》,看看它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播放视频《拨弦波尔卡》)(简单介绍波尔卡和约翰.施特劳斯)(三)传统器乐中的崇高美和欢乐美师:刚刚我们所接触到的《祖国颂》《我爱我的祖国》《祝酒歌》属于歌曲,《拨弦波尔卡》属于外国作品,我接下来看看我国传统器乐中带有崇高美和欢乐美范畴的作品。
河北省新乐市第一中学高中音乐第二单元二崇高美与欢乐美崇高美教案

第二单元、音乐的美二、崇高美与欢乐美——崇高美一、学习目标(一)聆听欣赏音乐,感受体验音乐的崇高美。
(二)运用比较的方法,丰富、加深对音乐美的理解。
二、重点、难点(一)聆听音乐,体验崇高美的意蕴。
(二)理解崇高美不同的音乐表现方式。
三、教学内容安排(一)欣赏《欢乐颂》(浏览性欣赏)、《祖国颂》(重点欣赏)(二)欣赏《战争安魂曲》第四乐章(三)欣赏《哈里路亚》四、教学资源建议(一)利用教师用书和教学光盘进行教学,并在此基础上丰富对音乐美作品的了解,开阔视野丰厚底蕴。
(二)网上查找资料和进行教师间的相互交流。
共同备课以达资源共享。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一)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欣赏法、(二)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演唱法(三)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比较法、讨论法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欢乐颂》,设问:音乐表现的内容、情绪?与本单元欣赏乐曲所表现的音乐美的形式有什么不同?二、进入正课(一)出示课题-----音乐的崇高美(二)初步感受崇高美1、感受以颂歌形式的崇高美-——赏析《祖国颂》(1)欣赏全曲,设问:音乐的体裁、音乐表现形式?感受?为何要运用这种样的表现形式?(2)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崇高美的概念。
通俗地说,事物形体上巨大有力与精神上伟大雄浑,令人震惊或崇神往的特征,谓之崇高。
崇高有物体的崇高与精神的崇高之分。
(3)演唱《祖国颂》第一部分。
师生共同通过音乐要素分析作品,感受体验作品的崇高美。
2、感受以虔敬、轻柔、歌颂为主的崇高美——赏析《哈里路亚》(1)学生谈谈他们熟悉的表现崇高美的音乐作品。
(2)欣赏《哈里路亚》,设问:《哈里路亚》与《祖国颂》所表现的音乐的崇高美有什么不同;(3)师生共同总结概括出崇高美的两种基本音乐表现方式的特点。
崇高美的两种基本音乐表现方式的特点音乐情绪特点及表现的体裁形式歌曲举例备注第一种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格调高昂的颂歌《祖国颂》《黄河大合唱》等第二种虔敬、轻柔、真诚、歌颂与倾诉《延安颂》、《哈里路亚》、《西藏跪拜》(三)进一步感受崇高美——欣赏《战争安魂曲》第四乐章1、欣赏全曲,设问音乐表现的情绪?2、与《祖国颂》做比较,探讨这首作品是第几种崇高美的音乐表现方式?3、通过创作背景、音乐要素等来理解作品的崇高美。
崇高美与欢乐美教案

崇高美与欢乐美教案教案名称:崇高美与欢乐美教案对象:初中生教学目标:1. 了解崇高美和欢乐美的概念;2. 理解崇高美和欢乐美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3. 培养学生对崇高美和欢乐美的欣赏能力;4. 培养学生对社会价值观的认知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自然风光和乐观向上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美好和快乐;2. 学习崇高美:通过阅读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崇高美的概念和特点,并举例说明;3. 学习欢乐美:通过阅读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欢乐美的概念和特点,并举例说明;4. 比较崇高美和欢乐美:通过对比崇高美和欢乐美的不同之处,让学生理解两者的价值与意义;5. 欣赏与创造:通过欣赏一些崇高美和欢乐美的作品,如音乐、绘画、文学作品等,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并激发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6.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公益活动,让他们体验到崇高美和欢乐美带给社会的力量,并思考如何将这种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一些美好的图片,如日落、海岛、绚丽的花朵等,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2. 学习崇高美: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崇高美的概念和特点,并举例说明;3. 学习欢乐美: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欢乐美的概念和特点,并举例说明;4. 比较崇高美和欢乐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崇高美和欢乐美的不同之处,并展示给全班;5. 欣赏与创造:让学生欣赏一些崇高美和欢乐美的作品,如音乐、绘画、文学作品等,并鼓励他们创造属于自己的作品;6.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公益活动,让他们实践崇高美和欢乐美的力量,并总结分享自己的体会。
教学方式:1.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让学生共同探讨和总结崇高美和欢乐美的概念;2. 演示教学:通过展示崇高美和欢乐美的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其魅力;3. 互动讨论:通过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对崇高美和欢乐美的理解和思考;4. 实践体验:通过参与公益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崇高美和欢乐美的力量。
崇高美与欢乐美教案

第二单元音乐的美第二节崇高美与欢乐美一、教学目标:1、在音乐欣赏中,能够辨别出哪些音乐作品属于崇高美的范畴,哪些作品具有欢乐美的意境。
2、能通过课本文字和音乐欣赏用比较的观点说明“崇高美为什么比优美更壮丽,比壮丽更深刻、更富于哲理”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学会区别判断哪些音乐作品属于崇高美,那些音乐作品属于欢乐美的范畴。
三、教学难点:音乐作品欣赏中学生感悟能力的形成。
四、教学策略:情境设置、问题引导、任务驱动五、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六、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师:一起重温一下优美(温柔、平和、纯净、细腻,诗意美是优美追求的最高境界)与壮美(刚劲、果敢、勇猛、粗犷,军歌、进行曲是壮美的典型表现),给大家听两首曲子(彩云追月、国际歌)。
本节课一同来品味崇高美和欢乐美。
生:区分优美(彩云追月)与壮美(国际歌)。
2、师:介绍什么是崇高美,比优美更壮丽,比壮美更深刻、更富于哲理。
崇高美的两种表现方式:最常见的是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格调高昂的颂歌,另一种表现方式是虔敬、轻柔、真诚的赞美、歌颂与倾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音乐的崇高美总是和赞美、歌颂、崇拜、爱慕等精神内涵密切相关,并且和祖国、英雄、正义、理想、信仰等不平凡的对象相联系。
今天我们欣赏的这两首曲子就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了音乐的崇高之美,请大家用心聆听。
(1)出示祖国颂歌词,有表现力地进行诗歌朗读。
用一两个词语来描述一下这首诗给你的感受。
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师:播放《祖国颂》生:欣赏歌曲,完成手中的表格(2)师:播放交响诗:《龙华祭》,让学生自主了解此曲创作背景并试着分析作品。
生:欣赏《龙华祭》,完成手中的表格3、讨论探究为什么崇高美比优美更壮丽,比壮美更深刻、更富于哲理?4、介绍什么是欢乐美,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大体分喜悦与欢乐两个层次,喜悦较接近于优美,具有抒情的格调,如冼星海《二月里来》;欢乐是在喜悦中见优美,它的旋律更富于跳动性,节奏也更为活跃,如施光南《祝酒歌》。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案大赛:崇高美与欢乐美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高中2、学科:音乐鉴赏3、课时:1课时4、教材:湖南文艺版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5、课前准备:展示上节课百度搜索的有关优美和壮美的资料,并预习崇高美与欢乐美内容。
二、教学课题与目标:崇高美:《祖国颂》、《龙华祭》等欢乐美:《祝酒歌》、《赛龙夺锦》等1、通过欣赏音乐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哪些音乐作品属于崇高美的范畴,哪些音乐作品具有欢乐美的意境。
2、通过听辨不同的演唱形式,了解不同的演唱形式在作品中具有怎样的效果,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三、教材分析:课标中说:“确定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所以在本课中要让学生如何去感受音乐的崇高美与欢乐美,这种崇高美与优美能使学生产生怎样的情感,能给学生带来多少对美的认识,这就要求在课堂上充分让学生去感受、鉴别、判断、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所表现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区别哪些音乐作品属于崇高美,那些音乐作品属于欢乐美的范畴。
难点:音乐作品欣赏中学生感悟能力的形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方法:视听、讲授、对比、讨论手段:利用百度搜索进行的对比性辅助教学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在这幅图片背景下请同学们朗诵一段诗:太阳跳出了东海,大地一片光彩。
河流停止了咆哮,山岳敞开了胸怀。
(这几句诗给你是怎样的感受?它通常是象征什么的?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歌曲《祖国颂》)(二)新课讲授:1.欣赏歌曲《祖国颂》播放:领唱、合唱《祖国颂》思考:(1)同学们听后有什么感受?(加上音乐后非常壮观、气势磅礴等)(2)它在声乐作品中属于那种演唱形式?(领唱、合唱)(3)哪些声部节奏密集、紧凑,旋律线平直,同音连续重复?(男低音、女低音、女高音声部)(男低音、女低音、男高音声部)(4)你能听辨出歌曲中的节拍、力度和速度的变化吗?(4/4、2/4、12/8、6/8)、(强、弱)、(快、慢)2.音乐知识:音乐崇高美的一般表现形式: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格调高昂的歌颂。
崇高美与欢乐美教案

教案《崇高美与欢乐美》教学过程:首先给大家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上节课讲的是优美和壮美的特点。
请大家用几个词来形容一下优美和壮美。
优美—温柔、细腻、平和、纯净壮美----刚劲、果敢、勇猛、粗犷。
(一)情景性导入【下面老师播放几张幻灯片】师:【请同学们欣赏这些图画,欣赏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些画呈现的是什么内容?)】生:(回答)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幅画给我们呈现了祖国一片大好河山的景象。
我们要热爱祖国,用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让我们的山河更壮丽!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部和这些图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音乐作品。
】(二)正文1、【现在请同学带问题欣赏这首崇高美的作品《祖国万岁》】(时间3分30秒)这首歌是今年春节晚会上的歌曲,由雷佳、韩磊演唱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印象。
①【《祖国万岁》给你一种怎样的整体感受?与优美壮美相比较,它更接近哪一种美?】(磅礴宏伟的气势、汹涌澎湃的激情、高昂激越的格调等;壮美。
)②【它的旋律、节奏、速度等各有何特点?(崇高美的审美特点)】旋律:起伏跌宕;节奏:宽广壮丽;速度:稍快;力度:较强;音色:明亮辉煌;2、刚才那首《祖国万岁》是典型的崇高美的作品,现在我们就来看崇高美有什么样的特点?(音乐是最适于表现崇高美的艺术形态之一。
音乐的崇高美总是和赞美、歌颂、崇拜、敬仰、爱慕等精神内涵密切相关,并且和祖国、英雄、正义、理解、信仰等不平凡的对象相联系。
崇高美的另一种表现是虔敬、轻柔、真诚的赞美、歌颂与倾诉。
最常见的是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格调高昂的颂歌。
3 、【为了加深大家对崇高美的印象请接下来欣赏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崇高美的作品《红旗飘飘》】播放作品二《红旗飘飘》(3分36秒)【听完这熟悉的旋律请问这首作品表达了怎样的感受?(对祖国的热爱,崇高的敬仰、激情澎湃)请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崇高美的作品?《我的中国心》、《龙的传人》、《歌唱祖国》、《爱我中华》、《绿叶对根的情意》《走进新时代》4、崇高美还有另外一种表现形式:虔诚、轻柔、真诚的赞美、歌颂与倾诉,下面请欣赏常思思演唱的《我爱我的祖国》。
崇高美与欢乐美

《崇高美与欢乐美》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的判断、区分音乐美的另外两个范畴——崇高美与欢乐美。
2、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体会崇高美与欢乐美的内涵和真谛。
3、通过听辨不同的演唱形式,了解它们在作品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具有怎样的效果。
教学重点:培养探索、观察、分析音乐作品艺术特征的水平。
教学难点:《祖国颂》二声部合唱教学准备:自制教学课件、电脑、多媒体、投影仪、黑板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在上节课中,我们了解了音乐美的分类并学习了解了音乐美的两个基本范畴——优美与壮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感受与优美、壮美相通的——崇高美与欢乐美。
(黑板板书——崇高美与欢乐美)二、新课教学(一)体验音乐的崇高美播放《祖国颂》,回答问题:1、《祖国颂》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属于音乐美的哪种范畴?并说明理由。
(提示:可从旋律、节奏、速度三个方面分析)2、《祖国颂》使用了怎样的演唱方式?学生讨论分析、发言。
教师总结:《祖国颂》是一首单乐章合唱曲,气势磅礴、优美清淳,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采用了合唱、领唱、朗诵乐队的综合表现形式,抒发了人们对新中国的热爱,此曲于1958年的元旦首播后,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刘炽:陕西西安人。
从小随民间艺人学习鼓乐,十五岁成为红军“人民剧社”小演员。
1939年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随冼星海学作曲。
解放后曾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作曲。
主要代表作品有歌剧《牧羊姑娘》、《阿诗玛》,大合唱《祖国颂》,歌曲《新疆好》、《胜利鼓舞》,电影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舞蹈音乐《荷花舞》等。
课堂互动:尝试分两个声部唱唱《祖国颂》这首合唱的一两个乐句,进一步感受崇高美的内涵和意境。
小结:崇高美是与赞美、崇拜、敬仰、爱慕等精神内涵紧密相连,并与祖国、英雄、正义、理想、信仰等不平凡对象相联系。
音乐表现崇高的方式多种多样,最为常见的就像《祖国颂》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格调高昂的颂歌,而另一种表现为虔诚、轻柔、真诚的赞美、歌颂与倾诉——《延安颂》(哼唱一小部分让学生感受)(二)体验音乐的欢乐美师:亲自体验感受了一首气势宏伟、激情澎湃的合唱曲《祖国颂》给我们带来了崇高美的享受,那么当我们事业、生活、学习上取得在审美自身的创作成果时,我们应用什么样的音乐材料了?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表现喜欢、欢乐的心情时,音乐往往通过欢快流畅的旋律,活泼跌宕的节奏,明亮的大调性、轻盈的和声及较快的速度等手法加以表现。
崇高美与欢乐美

崇高美与欢乐美第一篇:崇高美与欢乐美崇高美与欢乐美教学目的:1、能认真聆听合唱曲《祖国颂》和歌曲《祝酒歌》,感受作品的音乐意境,感受作品的崇高美和欢乐美。
2、能与同学一起有感情地演唱合唱曲《祖国颂》和歌曲《祝酒歌》的片断,体验和表现作品的崇高美和欢乐美。
3、能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说出哪些作品属于崇高美的范畴,哪些作品具有欢乐美的气质与意境。
4、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使学生能体会崇高美与欢乐美的内涵与真谛。
教学重点:对作品所描述的内容及作品表现这一内容所用的音乐语言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师:人们常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那么人们通常把自己的祖国比着母亲,由此可见,每个人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应该是世界之最爱。
师:我们先来看一下每天早晨在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过程。
(播放升国旗的过程)师: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听到庄严而嘹亮的国歌声,我们每个人心中对祖国的崇敬与热爱之情将油然而生。
如果让我们用其他的音乐语言来表现这一爱国题材,我们该选用什么样的音乐材料?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可写出大致思路。
学生活动。
(学生设计、创造有关音响,或组织语言)(二)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要鉴赏的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刘炽于1957年创作的混声合唱曲《祖国颂》,此曲于1958年元旦首播后便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曲作者采用了采用了合唱、领唱、朗诵、乐队综合表现的形式,抒发了人们对新中国的热爱,使作品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欣赏体验(一)1、分段聆听这首混声合唱曲是一部单乐章的合唱曲,采用复三部曲式结构。
第一部分是F大调,采用领唱,合唱形式。
男高音声部和女高音声部分别用纯净明亮的音色领唱,合唱队加以呼应和衬托。
请大家在聆听时注意领唱声部与合唱队在节奏上有什么不同,这一部分前后在节拍上有什么不同,同时根据歌词联想音乐所描绘的画面。
(播放音乐片段)第二部分是男高音和女高音领唱加合唱的形式。
请大家在聆听时注意音乐的旋律,同时与第一段比较在调式上有什么不同,也请大家结合歌词联想一下这一段表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音乐教案崇高美和欢乐美
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音乐鉴赏》
2)年级: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湖南文艺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单元《音乐的美》
5)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祖国颂》、《祝酒歌》等歌曲,能主动参与体验音乐的积极性
2)能够根据自己的感受,区别崇高美与欢乐美壮美两种范畴的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
能自主分辨崇高美和欢乐美。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优美和壮美,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音乐美中的崇高美和壮美。
二新课讲授
(一)崇高美
1、简要解释崇高:
音乐的崇高美是和赞美、歌颂、崇拜、敬仰、爱慕等精神内涵密切相关,并且和祖国、英雄、正义、理想、信仰等不平凡的对象相联系。
师:音乐表现崇高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最常见的是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格调高昂的颂歌(简单解释颂歌)(播放《祖国颂》)2、师:崇高美的另一种表现是虔诚、轻柔、真诚的赞美、歌颂与
倾诉。
(播放《我爱我的祖国》)
(二)欢乐美
师:同学们感受到了《祖国颂》的气势,体会了《我爱我的祖国》由衷的倾诉,对“音乐崇高美”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接下来我们体会一下音乐美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欢乐美。
欢乐美大体上可以分为喜悦和欢乐两个层次,喜悦比较接近于优美,具有抒情的格调;欢乐是在喜悦中见优美,旋律更富于跳动性,节奏也更为活跃。
(播放《祝酒歌》)
1、简单介绍作者和歌曲背景:
《祝酒歌》,施光南,作于1977年初,正值中国人民刚刚摆脱十年浩劫的年代。
歌词选取了1976年胜利的十月举杯欢庆的场面,曲调吸收了维吾尔族手鼓和汉族锣鼓点的节奏,热烈奔放,它有机地融合了新疆、西藏及江南民歌等风格各异的音调,生动地表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在十年动乱结束时的欢乐喜悦心情。
2、师:接下来我们来欣赏另一首属于欢乐美范畴的曲子《拨弦波
尔卡》,看看它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播放视频《拨弦波尔卡》)
(简单介绍波尔卡和约翰.施特劳斯)
(三)传统器乐中的崇高美和欢乐美
师:刚刚我们所接触到的《祖国颂》《我爱我的祖国》《祝酒歌》属于歌曲,《拨弦波尔卡》属于外国作品,我接下来看看我国传统器乐中带有崇高美和欢乐美范畴的作品。
1、播放《梅花三弄》
问:(1)这部作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箫和古琴)
(2)作曲家为何用崇高美来谱写《梅花三弄》?
(以其清新活泼、明快抒情的格调,歌颂梅花在凛冽寒风中挺拔屹立的高洁形象,隐喻志士仁人的高风亮节)
2、播放《百鸟朝凤》
师: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并不是表现百鸟朝拜凤凰的神话故事,而是以奔放热情的旋律和用唢呐模拟百鸟争鸣和唱的欢腾情景,表现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抒发人们美好欢乐的心情。
(作为一个作曲家,要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并且能够灵活的运用。
因此,希望同学们平时要多听音乐,这样才能分析音乐、理解音乐、去创作音乐)
(四)对比概括
复习巩固对崇高美、欢乐美以及优美、壮美的了解概括
三.课堂小结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我们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