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崇高美与欢乐美》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河北省新乐市第一中学高中音乐第二单元二崇高美与欢乐美崇高美教案

河北省新乐市第一中学高中音乐第二单元二崇高美与欢乐美崇高美教案

第二单元、音乐的美二、崇高美与欢乐美——崇高美一、学习目标(一)聆听欣赏音乐,感受体验音乐的崇高美。

(二)运用比较的方法,丰富、加深对音乐美的理解。

二、重点、难点(一)聆听音乐,体验崇高美的意蕴。

(二)理解崇高美不同的音乐表现方式。

三、教学内容安排(一)欣赏《欢乐颂》(浏览性欣赏)、《祖国颂》(重点欣赏)(二)欣赏《战争安魂曲》第四乐章(三)欣赏《哈里路亚》四、教学资源建议(一)利用教师用书和教学光盘进行教学,并在此基础上丰富对音乐美作品的了解,开阔视野丰厚底蕴。

(二)网上查找资料和进行教师间的相互交流。

共同备课以达资源共享。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一)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欣赏法、(二)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演唱法(三)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比较法、讨论法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欢乐颂》,设问:音乐表现的内容、情绪?与本单元欣赏乐曲所表现的音乐美的形式有什么不同?二、进入正课(一)出示课题-----音乐的崇高美(二)初步感受崇高美1、感受以颂歌形式的崇高美-——赏析《祖国颂》(1)欣赏全曲,设问:音乐的体裁、音乐表现形式?感受?为何要运用这种样的表现形式?(2)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崇高美的概念。

通俗地说,事物形体上巨大有力与精神上伟大雄浑,令人震惊或崇神往的特征,谓之崇高。

崇高有物体的崇高与精神的崇高之分。

(3)演唱《祖国颂》第一部分。

师生共同通过音乐要素分析作品,感受体验作品的崇高美。

2、感受以虔敬、轻柔、歌颂为主的崇高美——赏析《哈里路亚》(1)学生谈谈他们熟悉的表现崇高美的音乐作品。

(2)欣赏《哈里路亚》,设问:《哈里路亚》与《祖国颂》所表现的音乐的崇高美有什么不同;(3)师生共同总结概括出崇高美的两种基本音乐表现方式的特点。

崇高美的两种基本音乐表现方式的特点音乐情绪特点及表现的体裁形式歌曲举例备注第一种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格调高昂的颂歌《祖国颂》《黄河大合唱》等第二种虔敬、轻柔、真诚、歌颂与倾诉《延安颂》、《哈里路亚》、《西藏跪拜》(三)进一步感受崇高美——欣赏《战争安魂曲》第四乐章1、欣赏全曲,设问音乐表现的情绪?2、与《祖国颂》做比较,探讨这首作品是第几种崇高美的音乐表现方式?3、通过创作背景、音乐要素等来理解作品的崇高美。

崇高美与欢乐美教案

崇高美与欢乐美教案

崇高美与欢乐美教案教案名称:崇高美与欢乐美教案对象:初中生教学目标:1. 了解崇高美和欢乐美的概念;2. 理解崇高美和欢乐美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3. 培养学生对崇高美和欢乐美的欣赏能力;4. 培养学生对社会价值观的认知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自然风光和乐观向上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美好和快乐;2. 学习崇高美:通过阅读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崇高美的概念和特点,并举例说明;3. 学习欢乐美:通过阅读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欢乐美的概念和特点,并举例说明;4. 比较崇高美和欢乐美:通过对比崇高美和欢乐美的不同之处,让学生理解两者的价值与意义;5. 欣赏与创造:通过欣赏一些崇高美和欢乐美的作品,如音乐、绘画、文学作品等,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并激发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6.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公益活动,让他们体验到崇高美和欢乐美带给社会的力量,并思考如何将这种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一些美好的图片,如日落、海岛、绚丽的花朵等,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2. 学习崇高美: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崇高美的概念和特点,并举例说明;3. 学习欢乐美: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欢乐美的概念和特点,并举例说明;4. 比较崇高美和欢乐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崇高美和欢乐美的不同之处,并展示给全班;5. 欣赏与创造:让学生欣赏一些崇高美和欢乐美的作品,如音乐、绘画、文学作品等,并鼓励他们创造属于自己的作品;6.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公益活动,让他们实践崇高美和欢乐美的力量,并总结分享自己的体会。

教学方式:1.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让学生共同探讨和总结崇高美和欢乐美的概念;2. 演示教学:通过展示崇高美和欢乐美的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其魅力;3. 互动讨论:通过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对崇高美和欢乐美的理解和思考;4. 实践体验:通过参与公益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崇高美和欢乐美的力量。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案大赛:崇高美与欢乐美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案大赛:崇高美与欢乐美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高中2、学科:音乐鉴赏3、课时:1课时4、教材:湖南文艺版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5、课前准备:展示上节课百度搜索的有关优美和壮美的资料,并预习崇高美与欢乐美内容。

二、教学课题与目标:崇高美:《祖国颂》、《龙华祭》等欢乐美:《祝酒歌》、《赛龙夺锦》等1、通过欣赏音乐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哪些音乐作品属于崇高美的范畴,哪些音乐作品具有欢乐美的意境。

2、通过听辨不同的演唱形式,了解不同的演唱形式在作品中具有怎样的效果,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三、教材分析:课标中说:“确定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所以在本课中要让学生如何去感受音乐的崇高美与欢乐美,这种崇高美与优美能使学生产生怎样的情感,能给学生带来多少对美的认识,这就要求在课堂上充分让学生去感受、鉴别、判断、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所表现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区别哪些音乐作品属于崇高美,那些音乐作品属于欢乐美的范畴。

难点:音乐作品欣赏中学生感悟能力的形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方法:视听、讲授、对比、讨论手段:利用百度搜索进行的对比性辅助教学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在这幅图片背景下请同学们朗诵一段诗:太阳跳出了东海,大地一片光彩。

河流停止了咆哮,山岳敞开了胸怀。

(这几句诗给你是怎样的感受?它通常是象征什么的?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歌曲《祖国颂》)(二)新课讲授:1.欣赏歌曲《祖国颂》播放:领唱、合唱《祖国颂》思考:(1)同学们听后有什么感受?(加上音乐后非常壮观、气势磅礴等)(2)它在声乐作品中属于那种演唱形式?(领唱、合唱)(3)哪些声部节奏密集、紧凑,旋律线平直,同音连续重复?(男低音、女低音、女高音声部)(男低音、女低音、男高音声部)(4)你能听辨出歌曲中的节拍、力度和速度的变化吗?(4/4、2/4、12/8、6/8)、(强、弱)、(快、慢)2.音乐知识:音乐崇高美的一般表现形式: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格调高昂的歌颂。

崇高美与欢乐美教案

崇高美与欢乐美教案

教案《崇高美与欢乐美》教学过程:首先给大家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上节课讲的是优美和壮美的特点。

请大家用几个词来形容一下优美和壮美。

优美—温柔、细腻、平和、纯净壮美----刚劲、果敢、勇猛、粗犷。

(一)情景性导入【下面老师播放几张幻灯片】师:【请同学们欣赏这些图画,欣赏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些画呈现的是什么内容?)】生:(回答)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幅画给我们呈现了祖国一片大好河山的景象。

我们要热爱祖国,用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让我们的山河更壮丽!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部和这些图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音乐作品。

】(二)正文1、【现在请同学带问题欣赏这首崇高美的作品《祖国万岁》】(时间3分30秒)这首歌是今年春节晚会上的歌曲,由雷佳、韩磊演唱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印象。

①【《祖国万岁》给你一种怎样的整体感受?与优美壮美相比较,它更接近哪一种美?】(磅礴宏伟的气势、汹涌澎湃的激情、高昂激越的格调等;壮美。

)②【它的旋律、节奏、速度等各有何特点?(崇高美的审美特点)】旋律:起伏跌宕;节奏:宽广壮丽;速度:稍快;力度:较强;音色:明亮辉煌;2、刚才那首《祖国万岁》是典型的崇高美的作品,现在我们就来看崇高美有什么样的特点?(音乐是最适于表现崇高美的艺术形态之一。

音乐的崇高美总是和赞美、歌颂、崇拜、敬仰、爱慕等精神内涵密切相关,并且和祖国、英雄、正义、理解、信仰等不平凡的对象相联系。

崇高美的另一种表现是虔敬、轻柔、真诚的赞美、歌颂与倾诉。

最常见的是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格调高昂的颂歌。

3 、【为了加深大家对崇高美的印象请接下来欣赏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崇高美的作品《红旗飘飘》】播放作品二《红旗飘飘》(3分36秒)【听完这熟悉的旋律请问这首作品表达了怎样的感受?(对祖国的热爱,崇高的敬仰、激情澎湃)请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崇高美的作品?《我的中国心》、《龙的传人》、《歌唱祖国》、《爱我中华》、《绿叶对根的情意》《走进新时代》4、崇高美还有另外一种表现形式:虔诚、轻柔、真诚的赞美、歌颂与倾诉,下面请欣赏常思思演唱的《我爱我的祖国》。

崇高美与欢乐美

崇高美与欢乐美

基于课程标准的深度研课音乐鉴赏学科高一年级执笔人:丁琴总第1-7课时【教学课题】:《崇高美与欢乐美》【课程标准】:通过鉴赏音乐作品中的崇高美和欢乐美以及相关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

本课的学习力图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化。

【教学目标】:行为条件+行为程度+行为动词+核心名词(概念)1、乐于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通过欣赏音乐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哪些音乐作品属于崇高美的范畴,哪些音乐作品具有欢乐美的意境。

2、通过听辨不同的演唱形式,了解不同的演唱形式在作品中具有怎样的效果,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通过欣赏体验,比较、讨论“崇高美为什么比优美更壮丽,比壮丽更深刻、更富于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区别哪些音乐作品属于崇高美,那些音乐作品属于欢乐美的范畴。

难点:音乐作品欣赏中学生感悟能力的形成。

【评价设计】一、听力选择题()1.听A、B、C、片段,辨别出哪个片段是三拍子的音乐?A.片段一 B.片段二 C.片段三()2.听A、B、C、三首合唱歌曲的片段,辨别出哪个片段是属于崇高美范畴?A.片段一 B.片段二 C.片段三()3.听A、B、C、音乐片段,辨别出哪个片段属欢乐美的范畴?A.片段一 B.片段二 C.片段三二、填空题1. 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格调高昂的歌颂,是音乐____________的一种表现方式。

2.歌曲《祖国颂》的演唱形式,是 _________________。

3.本课欣赏《祝酒歌》的视频,演唱者是歌唱家 _____________。

4.《龙华祭》是作曲家___________创作的,这部作品是具有_________品格的________合奏曲,乐曲开始的主奏乐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赛龙夺锦》创作于_______年,是一首具有浓郁__________韵味的器乐曲。

三、选择填空题() 1.《好日子》() 2.《牧歌》() 3.《国际歌》() 4.《龙华祭》A. 优美B. 崇高美C. 欢乐美D. 壮美【教学方法、手段】方法:视听、讲授、对比、讨论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相关资料】【相关资料Ⅰ】崇高与音乐的崇高美就审美对象而言,崇高具有强大的威力,表现在人格与道德行为中、自然界事物的状貌样态中、艺术作品的形态与格调中;就审美经验而言,它使主体受到震撼,带有庄严感或敬畏感,甚至伴有某种程度的恐惧或痛苦。

《崇高美与欢乐美》音乐课件设计方案简介

《崇高美与欢乐美》音乐课件设计方案简介

《崇高美与欢乐美》音乐课件设计方案简介〖学情分析〗高中音乐课以湖南文艺出版社的《音乐鉴赏》为主教材,学生在结束“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和“培养音乐的耳朵”的学习后,将系统学习音乐的美学知识,欣赏不同美学类型的音乐作品。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音乐美学范畴,深入体会崇高美与欢乐美的音乐美学特点,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作品鉴赏能力。

〖重点难点〗深刻体会崇高美与欢乐美的内涵和真谛。

教学方法:体验、比较、探究、演绎一、导入用学生熟悉的文学作品《沁园春雪》,插入剪接好的朗诵音频,唤起学生对崇高美的情感体验。

(音视频的编辑软件:光盘刻录大师、格式工厂、酷我音乐;简谱打谱软件:QuickMake)二、新授(一)崇高美1、作品赏析(学生为主体)(观赏音乐视频,学生探讨分析作品音乐美学范畴、音乐特点及作者创作意图)《祖国颂》、《圣母颂》两首作品对比赏析,体现崇高美的两种音乐表现形式。

通过两首作品的欣赏,学生思考:崇高美的音乐,歌词、情感与哪些精神内涵、对象相关联?2、知识拓展(教师为主体)讲解《祖国颂》创作背景、作曲家刘炽3、歌唱表演(师生互动)刘炽作品《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二)欢乐美1、作品赏析(学生为主体)(观赏音乐视频,学生探讨分析作品音乐美学范畴、音乐特点及作者创作意图)《二月里来》、《拨弦波尔卡》两首作品对比赏析,体现欢乐美的两种音乐表现形式。

2、知识拓展(教师为主体)讲解舞曲-波尔卡,介绍《拨弦波尔卡》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3、波尔卡舞曲节奏模范(师生互动)三、巩固、拓展1、知识巩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2、中国音乐传承,当下流行节目《超级歌单》的介绍,对中国经典音乐的传承与改编,有更多的现代流行元素,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

改编后的《二月里来》欣赏3、快乐互动,用传统的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结合秧歌舞步,让学生跳起来,感受音乐欢乐美的重要性。

四、信息技术的运用1、课件制作离不开信息技术,音乐鉴赏课更离不开信息技术,一节课45分钟,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鉴赏多个音乐作品,时间往往是不够的,这就需要老师有音视频编辑能力,只有通过直观的,有效的音乐欣赏,才能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崇高美与欢乐美(南山南)

崇高美与欢乐美(南山南)

第二单元音乐的美崇高美与欢乐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在音乐欣赏中,能够辨别出哪些音乐作品属于崇高美的范畴,哪些作品具有欢乐美的意境。

2、掌握崇高美欢乐美的特征能区别崇高美欢乐美的不同风格。

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赏析作品,最后形成对比概括。

4、通过对作品片段的演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审美情趣和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并培养了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学会区别判断哪些音乐作品属于崇高美,那些音乐作品属于欢乐美的范畴。

三、教学难点:音乐作品欣赏中学生感悟能力的形成。

四、教学策略:情境设置、问题引导、任务驱动五、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六、教学过程:1、导入:课前播放最近最流行的音乐作品《南山南》师:这是最近非常流行的音乐作品,同学们为什么喜欢它,为什么喜欢听音乐?生:讨论表达音乐在艺术学里面的解释就是:能给人美的体验,那么音乐的美有六种,刚才是《南山南》就是里面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里面的两种崇高美和欢乐美。

2、首先播放视频《祖国颂》要求学生探讨这首歌曲的特点(1)要求学生认真聆听,说出自己的感受,判断作品属于音乐美的范畴、并加以区别设计意图,坚持以聆听为主的教学原则,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配合画面区别两种美分组讨论,教师适当点拨。

(2)学生跟教师一起完成《祖国颂》的音乐片段,演唱并体验歌曲情感,要求学生描述一下这首诗给你的感受。

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生:演唱完歌曲,完成老师的问题。

师:介绍什么是崇高美,最后归纳总结崇高美: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格调高昂的颂歌。

认识崇高美的特点,先整体感知,再深入分析歌曲结构, 最后对比概括。

(3)提出崇高美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播放韩磊演唱视频《我爱你中国》提出学生总结两种表达方式的共同点崇高美的两种表现方式:最常见的是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格调高昂的颂歌,另一种表现方式是虔敬、轻柔、真诚的赞美、歌颂与倾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音乐的崇高美总是和赞美、歌颂、崇拜、爱慕等精神内涵密切相关,并且和祖国、英雄、正义、理想、信仰等不平凡的对象相联系。

崇高美与欢乐美

崇高美与欢乐美

《崇高美与欢乐美》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的判断、区分音乐美的另外两个范畴——崇高美与欢乐美。

2、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体会崇高美与欢乐美的内涵和真谛。

3、通过听辨不同的演唱形式,了解它们在作品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具有怎样的效果。

教学重点:培养探索、观察、分析音乐作品艺术特征的水平。

教学难点:《祖国颂》二声部合唱教学准备:自制教学课件、电脑、多媒体、投影仪、黑板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在上节课中,我们了解了音乐美的分类并学习了解了音乐美的两个基本范畴——优美与壮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感受与优美、壮美相通的——崇高美与欢乐美。

(黑板板书——崇高美与欢乐美)二、新课教学(一)体验音乐的崇高美播放《祖国颂》,回答问题:1、《祖国颂》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属于音乐美的哪种范畴?并说明理由。

(提示:可从旋律、节奏、速度三个方面分析)2、《祖国颂》使用了怎样的演唱方式?学生讨论分析、发言。

教师总结:《祖国颂》是一首单乐章合唱曲,气势磅礴、优美清淳,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采用了合唱、领唱、朗诵乐队的综合表现形式,抒发了人们对新中国的热爱,此曲于1958年的元旦首播后,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刘炽:陕西西安人。

从小随民间艺人学习鼓乐,十五岁成为红军“人民剧社”小演员。

1939年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随冼星海学作曲。

解放后曾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作曲。

主要代表作品有歌剧《牧羊姑娘》、《阿诗玛》,大合唱《祖国颂》,歌曲《新疆好》、《胜利鼓舞》,电影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舞蹈音乐《荷花舞》等。

课堂互动:尝试分两个声部唱唱《祖国颂》这首合唱的一两个乐句,进一步感受崇高美的内涵和意境。

小结:崇高美是与赞美、崇拜、敬仰、爱慕等精神内涵紧密相连,并与祖国、英雄、正义、理想、信仰等不平凡对象相联系。

音乐表现崇高的方式多种多样,最为常见的就像《祖国颂》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格调高昂的颂歌,而另一种表现为虔诚、轻柔、真诚的赞美、歌颂与倾诉——《延安颂》(哼唱一小部分让学生感受)(二)体验音乐的欢乐美师:亲自体验感受了一首气势宏伟、激情澎湃的合唱曲《祖国颂》给我们带来了崇高美的享受,那么当我们事业、生活、学习上取得在审美自身的创作成果时,我们应用什么样的音乐材料了?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表现喜欢、欢乐的心情时,音乐往往通过欢快流畅的旋律,活泼跌宕的节奏,明亮的大调性、轻盈的和声及较快的速度等手法加以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