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合成

合集下载

pet合成方程式

pet合成方程式

PET的合成方程式为:$PET$合成方法一般有本体聚合、悬浮聚合法、乳液聚合法,以乙烯、氯甲烷和乙烯为原料,采用悬浮聚合方法制备聚乙烯乙二醇^[2]^。

制备乙二醇:用乙烯和氯反应生成卤代烃,再通过消去、水解得到产物。

也可以通过乙醛和氢氰酸酯反应生成产品。

还可以通过乙炔为原料加成铜盐、水合成产物,再经裂解、氧化精制^[3]^。

PET树脂的合成以乙二醇为原料经过投料、预酯化、缩合、分离、干燥等步骤合成PET树脂。

具体方法是将乙二醇与甲醛在催化剂(如氯化铵)存在下进行缩合,生成PET低聚物,再通过碱中和、过滤后的低聚物经熔融缩聚和脱水,最终得到PET树脂。

也可以通过投料量比例不同,来调整产物中单体残留量,以此来控制粘结剂的活性大小^[4]^。

pd催化乙二醇原理

pd催化乙二醇原理

pd催化乙二醇原理乙二醇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塑料等领域。

为了提高乙二醇的合成效率和选择性,催化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钯(Pd)催化乙二醇合成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PD催化乙二醇的原理及其催化机制。

PD催化乙二醇是一种通过加氢反应合成乙二醇的方法。

乙二醇的合成是将环氧乙烷和一氧化碳(CO)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转化为乙二醛,再通过进一步的催化还原反应得到乙二醇。

通常情况下,以氢气为还原剂,使用PD催化剂能够高效地催化该合成反应。

PD催化乙二醇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关键步骤:乙烯的氧化、得到乙醛、乙醛的加氢还原。

首先,乙烯在PD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环氧乙烷。

PD催化剂具有极高的表面活性,能够有效地促进乙烯分子的吸附和活化。

PD催化剂表面的氧化剂(如BPO等)提供所需的氧原子,与乙烯发生反应生成环氧乙烷。

其次,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环氧乙烷与一氧化碳(CO)发生环合反应,生成乙醛。

PD催化剂提供了合适的催化活性中心,可以高效催化环氧乙烷与CO的反应。

由于PD催化剂的高催化活性,该反应通常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最后,乙醛在氢气的存在下,通过PD催化剂的加氢作用被还原为乙二醇。

PD催化剂表面的氢原子被活化,并与乙醛中的羰基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二醇。

PD催化剂可以提供所需的高活性表面,提高加氢反应的速率和高选择性。

PD催化乙二醇合成的优势在于高效、高选择性和可控性。

相较于其他催化剂,PD催化乙二醇合成能够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高效完成反应,减少副产物的生成。

此外,PD催化剂能够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实现对乙二醇合成反应的选择性调控。

总的来说,PD催化乙二醇合成的原理是通过PD催化剂的作用,经过乙烯氧化、得到乙醛和乙醛加氢还原三个关键步骤,高效催化乙二醇的合成。

PD催化乙二醇合成具有高效、高选择性和可控性的优势,对乙二醇的工业化合成具有重要意义。

合成气制备乙二醇孟山都的工艺方法

合成气制备乙二醇孟山都的工艺方法

合成气制备乙二醇孟山都的工艺方法
合成气制备乙二醇孟山都的工艺方法是将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物)经过催化剂反应生成乙二醇孟山都。

以下是合成气制备乙二醇孟山都的传统工艺方法:
1. 生成气体混合物:将甲烷(天然气)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合成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
CH4 + H2O -> CO + 3H2
2. 加压反应:将合成气与催化剂经过一系列加压反应器进行反应。

反应过程中,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碳(CO2)与氢气(H2)发生选择性催化水合反应,生成乙二醇孟山都。

反应方程式如下:
CO + 2H2 -> CH3OCH2OH
3. 分离纯化:将反应产物中的乙二醇孟山都与副产物分离,并进行纯化处理,以获得高纯度的乙二醇孟山都。

值得注意的是,乙二醇孟山都的工业生产方法还包括其他用途更广泛的工艺方法,如从乙烯和氧化碳(气相法)、从天然气甲醇和一氧化碳(石化法)等方法。

这些工艺方法都可用于制备乙二醇孟山都,但其具体操作细节和催化剂选择等可能会有所不同。

乙二醇溶剂热法合成氧化铈的原理

乙二醇溶剂热法合成氧化铈的原理

乙二醇溶剂热法合成氧化铈的原理
乙二醇溶剂热法合成氧化铈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合成方法,其原
理主要涉及到乙二醇的溶剂热分解和氧化铈的形成过程。

首先,乙二醇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一些活性
的中间产物。

这些活性的中间产物可以与氧化铈前驱体发生化学反应,促进氧化铈的形成。

乙二醇作为溶剂,不仅可以作为反应物参
与到反应中,还可以作为热传导介质,使反应温度均匀分布,有利
于反应进行。

其次,氧化铈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

在乙二
醇的溶剂热条件下,氧化铈前驱体会经历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包括溶解、水合、脱水、热分解等过程。

这些过程会导致氧化铈的
晶体结构形成,最终形成稳定的氧化铈产物。

此外,乙二醇作为溶剂还可以调节反应系统的pH值,影响反应
的速率和产物的形貌。

通过控制乙二醇的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
间等条件,可以调节氧化铈颗粒的大小、形状和结晶度。

总的来说,乙二醇溶剂热法合成氧化铈的原理是通过乙二醇的
溶剂热分解和氧化铈前驱体的化学反应,促进氧化铈的形成。

同时,乙二醇作为溶剂还可以调节反应条件,影响产物的形貌和性质。


种合成方法在纳米材料和催化剂的制备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氢气生产乙二醇的化学方程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氢气生产乙二醇的化学方程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氢气生产乙二醇的化学方程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化学、医药、塑料、纺织品等工业领域。

传统乙二醇生产方法主要通过石化原料来合成,但随着对环境友好生产方式的需求不断增加,研究人员开始寻找新的合成途径。

氢气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可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

因此,将氢气与乙二醇合成的方法备受关注。

乙二醇的合成主要利用乙烯气相表面催化氧化过程,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实现。

具体来说,氢气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与乙烯反应,生成乙醇蒸气。

然后,通过水蒸汽的加入,乙醇蒸气进一步氧化生成乙醛。

最后,乙醛再次与水反应,形成乙二醇。

这个合成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C2H4 + H2 -> C2H6O (乙醇)C2H6O + O2 -> C2H4O + H2O (乙醛)C2H4O + H2O -> C2H6O2 (乙二醇)这个反应过程具有简单、高效和环保等优点。

相对于传统乙二醇生产方法,利用氢气合成乙二醇可以减少对石化原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并且不会产生有害物质。

因此,氢气生产乙二醇的化学方程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进一步阐述,我们将更加深入地了解氢气生产乙二醇的化学方程式的实际应用、优点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2. 正文:本部分将详细介绍氢气生产乙二醇的化学方程式及相关反应机制。

2.1 第一个要点:介绍乙二醇的化学性质、用途以及生产方法的重要意义。

重点讨论传统的乙二醇生产方法存在的问题,如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并引入氢气生产乙二醇的新方法。

2.2 第二个要点:详细介绍氢气生产乙二醇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机制。

首先,解释乙烯与水的反应生成乙醇,然后引入氢气在反应中的作用。

阐述氢气在反应中的催化作用以及反应的条件和可能的催化剂。

同时,说明乙二醇合成的选择性和反应的副产物问题,并探讨如何优化反应条件以提高产率和选择性。

乙二醇硬脂酸酯的合成

乙二醇硬脂酸酯的合成

乙二醇硬脂酸酯的合成
乙二醇硬脂酸酯是一种常用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洗涤剂、食品等领域。

其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酯化法
将硬脂酸和乙二醇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催化剂(如硫酸、氢氧化钠等),在一定温度下反应数小时,得到乙二醇硬脂酸酯。

反应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以及催化剂的用量,避免产生副反应。

二、交换法
将已有的硬脂酸酯(如甘油硬脂酸酯)与乙二醇进行交换反应,得到乙二醇硬脂酸酯。

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等优点,但需要选择合适的硬脂酸酯作为起始物质,以保证反应的顺利进行。

三、酸催化法
将硬脂酸和乙二醇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酸催化剂(如硫酸、磷酸等),在一定温度下反应数小时,得到乙二醇硬脂酸酯。

该方法反应速度较快,但需要注意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和时间的控制。

以上是乙二醇硬脂酸酯的合成方法的简要介绍,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生产需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环氧乙烷和水合成乙二醇反应热

环氧乙烷和水合成乙二醇反应热

环氧乙烷和水合成乙二醇反应热
环氧乙烷和水合成乙二醇反应热是一个重要的热力学参数,它可以影响工业生产中的反应速率、能源消耗和产品纯度。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环氧乙烷和水合成乙二醇反应热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环氧乙烷和水合成乙二醇是一种缩合反应,也称为环氧化-开环反应。

在此过程中,环氧乙烷和水先缩合形成一个中间体,然后该中间体发生开环反应生成乙二醇。

其次,我们需要知道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2H4O + H2O → HOCH2CH2OH
根据这个方程式,我们可以计算出该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1。

也就是说,在理论上每摩尔环氧乙烷可以与一摩尔水完全缩合并生成一摩尔乙二醇。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反应的反应热。

实验结果表明,在标准条件下(即25℃、1 atm),该反应的标准焓变为-23.8 kJ/mol。

这意味着在该条件下,每摩尔环氧乙烷与一摩尔水反应生成一摩尔乙二醇时会有-23.8 kJ的热量释放。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反应的反应热是负值,表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这意味着在该条件下,该反应会产生热量并释放到周围环境中。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反应的实际应用。

环氧乙烷和水合成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学过程,在生产聚酯、聚醚、涂料、塑料等化学品时都有广泛应用。

了解该反应的反应热可以帮助工程师优化工艺参数,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总之,环氧乙烷和水合成乙二醇反应热是一个重要的热力学参数,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了解该参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该过程,并优化工艺参数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乙二醇工艺设计(2篇)

乙二醇工艺设计(2篇)

第1篇一、引言乙二醇(Ethylene Glycol)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2H6O2。

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防冻剂、溶剂、合成树脂、塑料、合成纤维、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乙二醇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因此,乙二醇的工艺设计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乙二醇工艺设计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工艺流程、设备选型、操作条件、控制方法等方面。

二、乙二醇生产工艺概述乙二醇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合成法:以乙烯和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合成反应,生成乙二醇。

2. 聚合法:以环氧乙烷为原料,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聚合反应,生成乙二醇。

3. 热裂解法:以石油产品为原料,在高温下进行热裂解反应,生成乙二醇。

本文主要介绍合成法生产乙二醇的工艺设计。

三、乙二醇合成工艺流程1. 原料预处理(1)乙烯:将乙烯进行脱硫、脱氧、脱水等预处理,以保证反应原料的纯度。

(2)氧气:将氧气进行净化,去除杂质,确保氧气纯度。

2. 反应将预处理后的乙烯和氧气按照一定比例进入反应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合成反应,生成乙二醇。

3. 产物分离反应后的混合物进入分离塔,通过精馏的方式将乙二醇与其他组分分离。

4. 产品纯化将分离得到的乙二醇进行精制,去除杂质,提高产品纯度。

5. 产品包装将纯化后的乙二醇进行包装,以满足市场需求。

四、设备选型1. 反应器:选用耐腐蚀、传热性能好的反应器,如不锈钢反应器。

2. 催化剂:选用活性高、选择性好的催化剂,如钴基催化剂。

3. 分离塔:选用传质效率高、分离效果好的分离塔,如填料塔。

4. 精制设备:选用高效、低能耗的精制设备,如膜分离设备。

5. 包装设备:选用自动化程度高、包装质量好的包装设备。

五、操作条件1. 反应温度:控制在300-400℃范围内,以保证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

2. 反应压力:控制在1.0-2.0MPa范围内,以提高反应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致上,EG的合成路线可以分为两类:石油合成路线和非石油合成路线。

ﻫﻫ1石油合成路线ﻫ1。

1EO法Wurtz于1859年首次用氢氧化钾水解乙二醇二乙酸酯制得EG,次年又由环氧乙烷(EO)直接水合制得,至今,该法仍是世界上大规模生产EG的唯一方法。

1。

1。

1 EO非催化水合法EO直接水合法是目前国内外工业化生产EG的主要方法,该生产技术基本上由英荷壳牌(Shell)、美国Halcon—SD以及美国联碳(UCC)三家公司所垄断。

它们的工艺技术和工艺流程基本上相似,即采用乙烯、氧气为原料,在银催化剂、甲烷或氮气致稳剂、氯化物抑制剂存在下,乙烯直接氧化生成EO,EO进一步与水以一定物质的量比在管式反应器内进行水合反应生成EG,EG溶液经蒸发提浓、脱水、分馏得到EG及其他副产品.以UCC的生产工艺为例,水和E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反应入口温度155oC,出口温度193 oC,反应压力2.1 MPa,EO转化率100 %,水合收率91.3 %。

Shell和SD工艺的反应条件类似,不同的是它们使用的催化剂和添加剂不同.该工艺中用到大量的水,能耗很大;EO的转化率为100 %,但是产品中EG的选择性只有90 %左右,另外还会产生9%左右的二乙二醇(DEG)和1 %左右的三乙二醇(TEG)。

增加投料中水的比例会提高EG的选择性,但是同时会加大能耗,并增加分离困难.ﻫ虽然EO直接水合法制EG工艺成熟,是目前工业生产中广泛采用的方法,但是其自身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因此仍有必要对其生产工艺进行改进,或者寻求更加高效的替代方法。

ﻫ1。

1.2 EO催化水合法ﻫﻫ为了降低能耗,提高EG的选择性,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对EO水合法制EG的催化剂和添加剂等展开了广泛的研究。

ﻫShell公司[17-22]早期采用氟磺酸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后来又开发了一系列具有正电中心的固体催化剂以及固载的大环螯合化合物作为非均相催化剂。

树脂型催化剂催化的反应, EG的选择性超过94 %。

但是,树脂型催化剂具有一些缺点,例如寿命短、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不高等等,而固载的大环螯合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克服了这些缺点,并且具有较高的活性,在与树脂相同的条件下反应5小时,EO的转化率大于99 %,EG的选择性可以达到95 %。

最近,Shell公司成功地开发出了第一代水合催化剂S100,并完成了催化剂筛选和400 kt/a环氧乙烷水合装置的工艺设计。

此工艺已经完成中试,有望用于工业化生产。

ﻫUCC公司采用含Mo、W、V等多价态金属含氧酸盐作为EO水合催化剂,后来又开发了具有水滑石结构的混合金属框架催化剂。

但是这些催化剂都没有实现工业应用。

ﻫﻫ DOW公司开发了一种高选择性的EO水合催化剂DowexMSA—1.这种新催化剂是由阴离子交换树脂与二氧化碳、氢氧化钠相结合的体系。

在水和EO的摩尔比为9:1,反应温度99 oC,压力1.2MPa的条件下水合,EG的选择性可以达到96。

6%。

日本三菱化学公司(MCC)和住友化学公司开发了鏻基催化剂催化EO水合的工艺,使EG的选择性超过了99 %。

据称,使用该工艺建同等规模的生产厂,投资费用较传统方法低10%,操作费用低5 %[35, 36]。

此外,国外还有多家公司和研究机构对催化EO水合过程进行研究,例如美国标准油公司采用铜促进磷酸铝催化剂[37];德国汉高公司采用脂肪族羧酸盐催化剂;俄国“索维吉赫"科技生产企业使用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交联的带有季胺基的碳酸氢盐型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俄国门捷列夫化工大学采用一种改进过的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Johnson等采用部分氨中和的磺酸催化剂。

ﻫﻫ我国国内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也对EO的催化水合进行了研究。

例如,大连理工大学开发了一种铜催化的EO水合制备EG的方法,以微粒骨架铜、块状骨架铜或者负载型单质铜为催化剂,在水合比为5:1至20:1、常压至几个大气压、80 oC至150 oC的温度和条件下,高效催化EO水合制备EG,EO的转化率可达到100 %,EG的选择性达到85—99 %,主要副产物为二乙二醇,三乙二醇的生成量很少。

反应可在间歇式压力釜中进行,也可在固定床连续式反应器中进行。

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重复性好,寿命长,易再生,具有一定的工业生产潜力。

中国石化公司上海石化研究院开发了一种催化体系,使用载体上负载铌的氧化物、至少一种选白钒、钼、钨、锡、铅的元素或化合物以及至少一种选白镧、镨、钕的元素或化合物作为催化剂.该催化体系解决了以往EO非催化水合反应水比偏高,能耗大,生产成本高,或催化水合使用的液体酸催化剂腐蚀设备,污染环境,固体酸催化剂稳定性差或稳定性和活性不能同时兼顾的问题.ﻫﻫ尽管许多公司在EO催化水合生产EG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大大降低了水比,提高了EO的转化率和EG的选择性,但是催化剂制备、再生和寿命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催化剂稳定性不够,制备相当复杂,难以回收利用,有的还会在产品中残留一定量的金属阳离子,需要增加相应的设备来分离,因而采用该方法进行大规模工业1.2EC法化生产还有待时日。

ﻫﻫﻫ碳酸乙烯酯(EC)法生产EG主要有两种工艺路线:EC水解法和酯交换法(EG 1.2。

1 EC水解法ﻫﻫ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Halco与DMC联产法)。

ﻫﻫn-SD、UCC、英国ICI、日本触媒公司等相继开发了EC水解法制EG的方法.其反应为:ﻫ这两个反应的催化剂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因此该生产工艺又分为一步法和二步法.一步法是在CO2和水的存在下EO在一个反应器内经过EC中间体直接生成EG;二步法是将EC分离出来再水解生成EG。

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前者在同一个反应器内进行不同的反应,操作复杂,难以使两个反应都达到最佳条件;后者因需要分离并增加一个反应器,增加了设备投资。

ﻫ目前,DOW的一步法工艺和MCC二步法工艺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研究阶段。

ﻫ1.2.2 酯交换法(EG与DMC联产法)ﻫﻫ EC与甲醇发生酯交换反应,可以同时得到两种重要的工业产品:碳酸二甲酯(DMC)和乙二醇(EG),因此这是一条非常有吸引力的工艺路线。

该工艺的反应为:ﻫDOW公司首先获得了这一工艺方面的专利。

以碱金属及其化合物作为催化剂.由于酯交换反应是个平衡反应,EC的转化率和EG的收率不超过40%。

后来DOW公司在研究中发现,通过及时移走反应生成的DMC和甲醇共沸物,可以提高EC的转化率,生成的DMC和EG可以通过冷却结晶和萃取精馏的方法进行分离。

ﻫ随后有很多公司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工作的焦点集中在催化剂的开发上.DOW公司早期使用碱金属催化剂,后来又开发了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拜耳公司开发了碱金属催化剂、碱土金属催化剂以及其它一些催化剂[55, 56];Toxaco公司开发了季铵盐型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和沸石催化剂以及聚合物负载的季鏻盐催化剂[57,58];美国美孚石油公司(Mobil Oil Company)开发了氧化铝催化剂[59];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M obil Chemical)开发了沸石催化剂[60];日本的三菱公司开发了锌、锰催化剂[61]。

我国也在进行EC酯交换法联产EG和DMC的工艺研究。

采用新工艺与原工艺相比可节约蒸汽57 %,节约冷却水50 %,节约电35%,提高收率10 %。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已经完成了EO与CO2合成EC 并与甲醇酯交换合成EG,联产DMC的全流程工艺开发。

该项目已经进入中试开发阶段。

EG与DMC联产法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充分利用EO生产装置排放的CO2资源。

2)EC低毒、闪点高,使用和贮运安全,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化工原料。

3)反应转化率高,并避免了水作为原料带来的高能耗和杂质问题。

4)同时获得EG和DMC两种产品,附加值高。

5)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属于“零排放”的清洁生产工艺,符合当前绿色化学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因此EG和DMC联产法是今后EO生产EG的非常有吸引力的工艺路线.ﻫ1。

3其它方法ﻫﻫ除EO法和EC法,还有其它一些方法可以通过石油产品制EG。

例如氯乙醇水解法和二氯乙烷水解法。

二氯乙烷水解法的主要反应为:ﻫ这两种方法早期都曾被用于工业生产。

但是这两种工艺路线中都要用到次氯酸或者氯气,对设备的腐蚀严重,因此到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完全被淘汰[9, 10]。

此外,乙烯直接水合也可以得到EG[64—66],但该路线无论从选择性还是反应活性以及催化剂的稳定性等方面都不如EO法。

乙烷和乙醇氧化也可以得到EG,如能实现乙醇氧化制EG的工业生产也将是十分有吸引力的工艺路线。

不过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ﻫ2 非石油合成路线ﻫ当前,石油资源日益短缺,石油价格居高不下。

石油路线生产EG,其效益受石油价格的影响很大。

研究非石油路线合成EG,意义越来越重大。

2.1合成气合成EGﻫ合成气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是理想的合成原料。

用合成气法制EG原子经济性好,产品附加值高,因此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环境角度都是一种理想的合成路线。

2.1。

1合成气直接合成EGﻫﻫ合成气直接制EG的净反应式为:ﻫ这是一个原子经济的用廉价易得的原料合成高附加值产品的反应,如果能实现其工业应用,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ﻫﻫ早在1947年,美国的杜邦公司(Du Pont)就提出了合成气直接制EG的工艺路线,并于1953年获得了专利。

但是该路线需要高达150 MPa到500 MPa的高压。

此后60余年来,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这一工艺的开发和改进,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仅在20世纪70年代短短的10年时间里,美国专利局就公布了数十篇有关合成气直接EG的专利。

ﻫﻫ化学工作者们对这一工艺的催化剂、配体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使得反应条件更加温和、EG选择性更高、副产物更少。

1971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UCC)首先公布用铑催化剂从合成气制EG,其催化活性明显优于钴,但所需压力仍太高(340MPa)[10].Gulf Research andDevelopment公司使用钌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并加入吡啶碱作为配体,产物中EG的含量最高可达66 mol%.这一工艺需要的压力为102 MPa到273 MPa[69]。

该公司还同时开发了铱催化剂,其效果比钌催化剂略差[70].Texeco Development公司[71—77]在钌催化体系中加入季鏻盐和季铵盐、VB族元素的三烃基化物作为促进剂,或者在极性溶剂中加入Lewis碱,大大提高了反应活性,使反应压力降低到了低于100MPa.该公司还开发了钴催化剂,EG及其衍生物总产率可达77 %。

ﻫ此外,还有一些公司致力于合成气制备EG的催化剂和工艺过程研究,例如ICI公司开发了VIII族金属化合物催化的合成工艺[78];BASF公司开发了铑化合物催化的合成工艺[79-81];UCC开发了Lewis 碱催化的连续合成工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