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层钢结构住宅抗震性能分析
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优化探讨

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优化探讨[摘要]钢结构住宅作为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的建筑体系,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建筑”之一,它的推广、发展在现阶段的中国是一个新的方向。
本文分析了钢结构在住宅建筑中应用的优势、钢结构住宅的体系优选及钢结构住宅的优化设计[关键词]钢结构住宅优化设计设计思路应用钢结构住宅建筑是住宅建筑的一个分支,是住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钢结构建筑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延性好)、施工速度快、工业化程度高、质量易保证、建筑布局灵活合理等优点,使其作为一种最具备“环保、节能、工厂化”的新型结构体系,在 21世纪继续得到迅速发展。
一、钢结构在住宅应用的优势钢结构在住宅建筑中应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制造周期短,设计生产一体化现代结构设计借助于计算机和专业化结构分析软件,使得设计周期大大缩短,设计中的修改和调整非常方便。
同时,由于钢结构具有工厂预制、现场安装的特点,可以将前期设计和现场的生产手段相结合,通过网络计算机和数控机床结合,使设计人员在工作室中完成设计后,即由工厂的生产线完成产品制作,具有极高的效率和精确度,可以大大减少项目建设周期。
2有利合理布置功能区间在居住建筑中,建筑师和居民一直希望能够有大跨的无竖向结构的空间,这样,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隔断,使室内布置呈多样化。
传统住宅由于所用材料的性质,限制了空间布置的自由。
钢结构住宅可以利用钢材强度高的特点,采用大开间柱网布置,使建筑平面分隔灵活,可以利用非承重墙体灵活分隔室内空间,形成开放式住宅。
同时,利用钢结构连接简单的特点,在垂直平面内比传统结构能更好地应用错层、跃层结构。
由于钢结构住宅的构件截面尺寸小,可以增加使用面积,提高得房率。
下图以某花园二期为例,从图中可见柱截面很小:图2标准层平面图3承载强度高,抗震性能好相同的荷载,钢结构截面最小,相同的截面,钢结构承载力最大。
在抗震设防区,由于钢结构重量轻,六层轻钢住宅的重量仅相当于四层砖混结构的重量,因此,本身所受的地震作用小;而且,钢材具有高延性,有较好的耗能能力,因此,抗震性能好,结构安全度高。
谈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研究(2)

谈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研究作者:李谷满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1期摘要:本文阐述了常用钢结构住宅体系,探讨了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措施。
关键字: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中图分类号:TU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常用钢结构住宅体系钢结构体系形式有多种,但应用于住宅建筑的钢结构体系主要可分为轻钢龙骨体系、纯钢框架体系、钢支撑框架体系、钢框架一混凝土剪力墙体系、错列析架体系、钢框架一核心筒体系等。
不同的结构体系有不同的适用范围,虽然有些结构体系应用范围较广,但通常会受到经济等因素的限制。
轻钢龙骨结构体系较适用于1~3 层的低层住宅,不适用于强震区的高层住宅。
纯钢框架体系一般适用于6 层以下的多层住宅,不适用于强震区的高层住宅,并且用于高层住宅经济性相对较差。
钢支撑框架体系比纯钢框架体系侧向刚度大,常用于多层及小高层住宅,应用较广;而且当房屋层数较高时,该体系要比纯钢框架体系经济。
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体系常用于小高层及高层住宅;而且从受力特点看出,带缝剪力墙体抗震性能较好,较适用于地震区。
错列析架结构体系具有住宅布置灵活、楼板跨度小、结构自重轻和造价低的特点,是一种经济、实用、高效的新型结构体系,适用于多层及小高层住宅。
为了体现钢结构住宅的优越性,减轻结构自重,外墙体一般采用轻质复合板,与梁柱的连接方式,主要采用外挂式,也可采用内嵌式。
内墙材料一般可采用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等轻质填充材料,也可采用纸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板、纸面稻草板。
楼板体系作为房屋的水平构件,起着支撑竖向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作用。
因此楼板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整体稳定性,还要具有较好的隔音、防水和防火性能,同时宜尽量采用技术和构造措施减轻楼板自重,并提高施工速度。
国外钢结构住宅普遍采用木板为楼层板,我国由于木材资源短缺,现阶段主要采用压型钢板—现浇混凝土组合楼板、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密排托架—现浇混凝土组合楼板、轻骨料或加气混凝土楼板。
关于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审查的若干讨论

审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识别和解决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隐患,提高结 构的安全性能,降低地震灾害的风险。审查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物的结构类型、 设计方案、材料等进行全面评估,以确保建筑物具备有效的抗震措施和合理的抗 震性能。
三、抗震设防标准的确定
抗震设防标准是进行抗震设防审查的基础。在确定抗震设防标准时,应考虑 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场地条件、结构类型等因素。对于超限高层建筑, 往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设防标准进行适当调整。
(2)在动力特性方面,运用有限元方法和数值模拟技术进行模态分析,准 确把握了其自振频率和振型。根据地震动输入进行地震反应分析,采用了基于性 能的抗震设计理念,有效评估了结构的抗震性能。
(3)在延展性方面,采用了高强度钢材和高延性混凝土等高延性材料。同 时,合理设计结构薄弱部位,加强了结构的耗能能力。在地震作用下,该建筑表 现出良好的延展性和耗能能力,有效避免了脆性破坏的发生。
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存在不同的抗震设防标准。尽管如此, 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基于地震烈度和场地条件来确定设防标准的做法。在实际操 作中,还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功能等因素进行灵活调整,以满足实际 需求。
四、超限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
超限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是抗震设防审查的关键环节。结构设计应遵循“小 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原则,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能。
总之,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审查是保障建筑物地震安全性的关键措施。我 们应该这一问题,加强研究和应用,共同推动地震工程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内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地震多发 地区,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成为了一个亟待的问题。本次演示将阐述超 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及意义,并针对若干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钢结构住宅技术其发展

钢结构住宅技术及其发展探讨摘要:钢结构住宅是一种符合“绿色生态建筑”特征的结构形式。
其特点是自重轻、地基造价低、占地面积小、工业化程度高、外形美观、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投资回收快、环境污染相对轻等优势。
指出了该结构及其技术的应用,不仅具有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而且是今后住宅建筑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钢结构住宅;绿色生态建筑;特点及性能;发展趋势abstract: the steel structure housing is with a “green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ucture. its characteristic is light weight, foundation low cost, cover an area of an area small, high degree industrialization, appearance beautiful, construction period is short,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is good, the investment recycling fast, environment pollution relatively light and other advantages. points out the structure and the use of technology, not only has good overall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future housing construction.keywords: steel structure housing; green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features and performance; development trend中图分类号: 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t2012-03(03)8016 钢结构住宅是以工厂化生产的h型钢梁、钢柱(包括h型钢柱、钢管柱、箱形柱、钢骨混凝土柱或圆、方或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为承重骨架,同时配以新型轻质的保温、隔热、高强墙体材料作为围护结构,并与功能配套的水暖电卫设备优化集成的节能和环保型住宅。
钢结构特点以及应用范围

钢结构特点以及应用范围范本1:钢结构特点以及应用范围一、引言钢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和其他工程领域的重要结构材料。
它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结构的特点以及应用范围。
二、钢结构特点1. 高强度: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能够承受大量的荷载。
2. 轻质化:钢结构相对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而言更加轻盈,有利于降低建筑物自重。
3. 施工速度快:钢结构采用工厂预制,现场安装快捷,缩短了工期。
4. 高度可塑性:钢材易于加工成各种形状,可以满足不同的建筑设计需求。
5. 耐腐蚀性好:经过防腐处理的钢结构能够抵抗大气、水和化学物质的侵蚀。
6. 可循环再利用:钢结构可以拆卸重组,在维护和改建中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和可持续性。
三、钢结构应用范围1. 建筑领域:包括住宅楼、商业建筑、工业厂房等。
2. 桥梁工程:包括公路桥梁、铁路桥梁、高速公路桥梁等。
3. 高层建筑:钢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和空间利用效率,适用于建造高层建筑。
4. 基础设施:包括石油化工厂、电力工厂、化肥厂等。
5. 体育场馆:钢结构能够满足大跨度、大空间需求,适用于体育场馆建设。
四、附件本所涉及附件如下:1. 钢结构施工规范2. 钢结构设计手册3. 钢结构施工图纸4. 钢结构检测报告五、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钢结构设计规范:国家标准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规范》2. 钢结构施工安全规范:国家标准GB50205-2001《钢结构施工安全规范》3. 钢结构质量验收规范:国家标准GB50205-2001《钢结构质量验收规范》范本2:钢结构特点以及应用范围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钢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材料,逐渐在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它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可以满足不同建筑项目的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结构的特点以及应用范围。
二、钢结构特点1. 高强度: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能够承受大量的荷载。
高层建筑结构隔震减震设计及措施的应用探究

52建筑设计 Arc tect ra Des高层建筑结构隔震减震设计及措施的应用探究文/刘磊 福建超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摘要】本文以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作为研究主体,针对隔震支座性能与设计方法进行改进,并且对于多遇地震、中震两种地震工况的内力取值进行计算分析。
在此基础上,针对地基、基础结构悬挂等具体隔震措施进行分析,围绕新建建筑设施、已建成建筑物两类项目进行减震技术措施的应用,致力于从设计环节增强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更好地发挥抗震减灾作用。
【关键词】高层建筑;隔震支座;减震技术【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6.026据中国建筑业协会统计,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约为98875.73亿元,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8535亿元,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6.25%。
伴随建筑行业发展,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项目数量持续增多,对于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需基于隔震减震设计理念进行建筑结构的合理设计,防止在地震发生时产生建筑坍塌等事故,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1、隔震结构设计及其实际应用效果1.1工程实例分析1.1.1工程概况以某高端住宅小区项目为例,该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13万㎡,包含20栋单体建筑,建筑地上部分共11层、层高3m,地下部分一层、层高3.7m,采用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高宽比小于4。
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0.05g)场地类别为Ⅲ类,结构特征周期为0.65s,在多遇地震、设防地震、罕遇地震下的加速度时程最大值分别为18cm/s 2、50cm/s 2和125cm/s 2。
结合建筑结构特征,基本风压为0.4kN/㎡,风荷载标准值在X、Y 向产生的水平力为660.4kN 和1026.1kN,同比结构总重力低10%。
1.1.2隔震设计基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建筑结构分析,选取建筑首层与地下一层中间部位进行隔震层的设置,选用叠层橡胶支座沿剪力墙布设,保证隔震支座中心与墙体形心位于同一垂直线上。
钢框架支撑体系在钢结构住宅中的减震消能研究

第 2 卷第月 7 期 21年 52 00
J un l f nin ies yN trl c neE io ) ora 新疆大学学报( aua S c dt n o Xi agUnvr t( j2
M a ,2 1 y 00
中图分类号 : U 9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0023(000—28 5 T 31 A 10-892 1)2 4— 0 0
R e e r h o e s i s l to a d s a c n S im c I o a i n n Ene g i spa i n o t e r y D s i to fS e l Fr m e Suppo t n ys e n St e t i t lR e i nc a r i g S t m i e lS r a a sde e
0 概 述
国内外资料显示, 常用于小高层钢结构住宅的结构体系大致可分为: 钢框架结构体系 、 钢框架剪力墙体 系、 钢框架支撑体系 、 交错桁架体系 、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简体系等[. 1 ] 钢框架结构体系的 自 震周期长 , 建筑物 自 重较小 , 从而地震荷载也小 , 这是对抗震有利的一面 , 但另 方面国内外许多震害都表明 : 高层框架 由于侧 向刚度小 , 在强震下的顶端水平位移和底部的层间位移 都过大 , 致使非结构 ( 如填充墙 、 建筑装修 、 和设备管道等 ) 破坏性严重 , 在地震过程中这些非结构的破 坏常常危害生命财产的安全或 由于次生灾害 ( 由此引起的火灾) 而引起更大的破坏和损失 , 而且震后的修 复和投资往往也是巨大的. 钢框架剪力墙体系若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时 , 其剪力墙刚度较高 , 在地震时容易发生应力集中现 象, 导致 产生 大 的斜 向裂 纷而 引起脖 I 生破坏 . 钢框架核心筒体系由于核心筒与钢外框架的延性 、 刚度严重不匹配 , 在强震作用下 , 作为第一道防线 的核心筒很容易遭到破坏 , 而恰恰第二道防线的钢框架非常薄弱 , 这就是说此结构基本上没有进一步抵
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研究

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研究工程技术陈广彪(柳州市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柳州545006)睛要]钢结构住宅具有节约能源、施工逼琏、抗震性能好.符合环保及适应产业化生产等优势。
通过阐述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开发的现实意义以及结构体系.分析多高层钢结构住宅的特点和综合效益。
巨凄词】多高层住宅;钢结抽;结构体系钢结构住宅是以工厂化生产的H型钢梁、钢柱为承重骨架,同时配以新型轻质的保温、隔热、高强的墙体材料作为围护结构,并与功能配套的水暖电卫设备和部品优化集成的节能和环保型住宅。
它具有自重轻、地基费用及占用面积小、工业化程度高、外形美观、施工周期短、抗震性髭好、投资回收快、环境污染少等优势,具有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近门年来,建设部有关部门推出了钢结构住宅体系及关键技术的研究课题,出台了钢结构住宅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并且在全国很多地方建成一批钢结构住宅示范试点工程,使钢结构住宅稳步隆康地发展。
1钢结构住宅提出的现实意义1999年前后,我国住宅建筑飞速发展,强劲地t24T国民经济的增长。
但是,我国住宅建筑技术落后,处于粗放型生产阶段,劳动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建筑材料的水平和档次低,仍以传统的材料为主,新型墙体材料所占比例很低:住宅使用的多种设备、制品的模数坍雕系尚未形成,各种产品的标准化、通用化差:建筑成本高、质量差、生产周期长、住宅能耗大、生态环境质量恶化。
这种状况很难满足居民对住宅数量与质量的双重要求,也不能满足住宅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点的要求。
为加速住宅建设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办发【1999] 72号)。
为贯彻实施72号文件,建设部等四个部、委、局于1999年12月6日联合发出了(关于在住宅建设中淘汰落后产品的通矢睁,其中实心粘土砖被列为禁用的产品之一,人们开始寻求新的建筑替代材料。
因此,在我国开展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开发,能促进建筑用钢和钢铁行业的发展,拉动经济内需,具有推行住宅产业化、提高住宅质量的划时代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高层钢结构住宅抗震性能分析
摘要:基于工程模型的介绍,分别对模态和反应谱以及pushover
进行了分析,综合比较纯框架(kj)、框架一支撑(kj-zc)和框架一
剪力墙(kj-jlq)三种抗侧力结构在8度地震下的响应及特点。
关键词:抗震性能;纯框架(kj);框架一支撑(kj-zc);框架一
剪力墙(kj-jlq)
小高层钢结构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一般规定24米以上为高层
建筑,在钢结构住宅中主要指的是建筑高度大于24米,小于50米
(24米<高度<50米),且建筑层数大于7层,小于等于n层(7层<
层数毛n层)的住宅,这种住宅需要配备电梯井,适合使用筒体设
置抗侧移构件。该型的钢结构住宅能否进行标准化生产一直存在分
歧,我国抗震规范一直将12层作为重要的抗震节点设置,比如12
层以上的建筑需要设置地下室,支撑需用偏心支撑,阻尼比按0.02
取值。可以说12层的钢结构住宅是可以进行标准化生产的极限,
目前对于多层钢结构的研究比较密集,小高层钢结构住宅抗震的研
究是目前比较薄弱的一环,但是一旦各方面条件具备,从经济性的
角度考虑,该型住宅最具经济效益。本文中的住宅模型采用某住院
部作为模板,综合比较纯框架(kj)、框架一支撑(kj-zc)和框架一
剪力墙(kj-jlq)三种抗侧力结构在8度地震下的响应,找出各自的
特点并给出每种结构的使用建议。
1工程模型介绍
本工程为某康复中心的住院部,轴线长38.4m,宽16.2m,共11
层,主体结构高40.5m,总高41.6m,建筑高宽比2.49小于八度抗
震限制6.0,建筑总面积 6491m2。楼面恒载根据材料自重计算,活
载取2.0kn/m2,模拟隔墙自重为主梁加2.5kn/m恒载,恒载取值
3.5或者2.5、活载均取0.5kn/m。n类场地,8度抗震,按第三组
计算,主柱与基础刚接,主梁与主柱双向刚接,次梁、支撑均铰接。
结构分别采用纯框架(kj)、框架一支撑(kj-zc)和框架一剪力墙
(kj-jlq)三种布置形式,模型规模即所分析构件分别是 1977、
2451、2112。
在楼板的建模中,为保证楼面荷载顺利传力,采用面截面膜单
元建模,并设定其在z轴的束缚来假定绝对刚性。分别对结构施加
模态工况,x,y方向的反应谱工况,x,y方向的pushover工况。
2模态分析
模态分析提取的动力特性主要是固有频率、周期和振型,它们
是动载荷作用下结构动态响应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同时也可以作为
其它动力学分析问题的起点。n层钢结构住宅低阶振型起到控制作
用,对结构的位移和内力的贡献较大,这里忽略高阶振型的影响取
前三阶振型进行分析对于纯框架结构来说,周期偏大且周期下降比
较缓慢,振型刚度较小,但是振型的特征很明显,质量参与系数密
集度较高,容易判定振型属性。
分析得知对于纯框架结构来说,周期偏大且周期下降比较缓慢,
振型刚度较小,但是振型的特征很明显,质量参与系数密集度较高,
容易判定振型属性,且振型特征与理论十分吻合;框架一支撑结构
的周期较小,周期下降比较缓慢,刚度较大,振型的特征不是很明
显,都是两种以上变形的叠加,质量参与系数比较分散,需要仔细
比较质量参与系数从而确定振型的属性,但是其结果与理论基本吻
合;框架一剪力墙的刚度最大,周期下降比较快,振型的特征明显,
但是扭转出现较早,这与剪力墙集中布置在电梯井有关。总体来说,
从模态分析可以初步判断模型建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以及三种结
构的基本振型状况,需要注意的就是框架剪力墙结构扭转的过早发
生,说明剪力墙的布置形式不是很理想,这将在计算结果中得到体
现。
3反应谱分析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多遇地震下地震影响系数取
0.16,结构阻尼比取0.05,场地特征周期取0.45,对三种结构进
行x、y方向的地震反应谱分析,得到x、y方向各结构形式的计算
结果见表1、2;x、y方向各层质心位移见图1、2(以11层为例);x、
y方向各层层间位移见图3、4(以11层为例);x、y方向各层层间
位移角见图5、6(以11层为例)。
表1 x方向结构地震反应谱计算结果
表2 y方向结构地震反应谱计算结果
从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在8度地震作用下,柱底剪力明显减
小,支撑和剪力墙对于分担柱底剪力的效果非常明显,纯框架结构
在该烈度下抵抗侧移的能力稍显不足,在x和y方向均没能控制柱
层间位移角超限;由于支撑的分散布置,刚度增加对于周围柱子的
承载力没有带来太大的压力,剪重比数值都很小,说明在罕遇地震
非线性的分析中考虑重力二阶效应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很有可能成
为控制因素,由于该结构在x和y方向的跨数相差不大,所以两个
方向的位移、柱底剪力相差不是很明显,不存在需要着重控制的方
向,柱子采用箱型柱也免去了强弱轴差异带来的结构某个单一方向
的刚度不足,随着抗侧力刚度的增加,最大层间位移角有向上发展
的趋势。
图1x方向各层质心位移 图2y方向各层质心位移
由x,y方向各层质心位移比较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各种结构形式
对于侧向位移的控制能力,对于11层的小高层钢结构住宅,框架
结构和框架支撑结构位移任然能够按照剪切型的特征发生,而对于
框架剪力墙结构,其位移开始具有弯剪型的特征,主要原因是剪力
墙集中布置在电梯井中,使得结构的位移特点呈混凝土筒体的特
征。
图3 x方向各层层间位移图4 y方向各层层间位移 图5x方向
各层层间位移角图6 y方向各层层间位移角
从x、y方向三种结构层间位移和层间位移角的比较可以看出,
框架结构与框架支撑结构趋势基本相同,在第二层出现最大层间位
移和层间位移角,随着楼层的增加框架结构层间位移迅速减小,顶
层的层间位移往往成为三者中的最小,说明在小高层住宅中,框架
结构和框架支撑结构柱子的作用有很大程度的浪费,为了降低用钢
量,可采用变截面设计,随着楼层的增加对柱子截面进行折减。框
架剪力墙结构的层间位移图形比较平滑,楼层间的侧移变化不是很
大,且最大层间位移有向顶层发展的趋势,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但不
能采用变截面折减,相反需要考虑顶层位移的控制。
总体而言,纯框架结构在8度区的抗震表现虽然不是很理想,
在侧移方面不能达到规范的要求,但是由于调整的幅度不是很大,
可以尝试增大构件截面的方式来控制位移超限,需要指出的是,由
于在本结构中使用了箱型截面的框架柱,其在控制两个方向侧移、
和承载力方面的效果比较显著,在实际的设计中是一个重点可以考
虑的柱形方案。框架一支撑和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对于结构的抗侧力
作用都比较明显,是首先可以考虑的结构选型方案。
4 pushover分析
针对纯框架结构和框架一支撑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研究,特进
行pushover分析,对结构进行推覆,对结果进行比较。具体设置
除参数由于场地特征、和楼层高度不同而不同外,与上一章基本相
同。采用x方向和y方向单独推覆,采集代表性的剖面位置和推覆
步数观察出铰情况,比较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和响应利用
atc一40规则,确定结构在8度地区要求的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性能
点位移的结果可以得到表3。
表3 性能点位移比较表
框架结构性能点的位移大于框架一支撑结构,说明后者在罕遇
地震下的位移控制能力更加突出,在进入塑性区以后,框架结构和
框架支撑结构能力谱曲线没有太大的差别,是强柱弱梁起到了作
用。
注:文章内的图表及公式请以pdf格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