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制冷工艺设计介绍

合集下载

小型冷库制冷工艺设计

小型冷库制冷工艺设计
却物冷藏间,应按不大于该间冷藏吨位的5%计算; 3)有从外地调入货物的冷藏库,其冻结物冷藏间每间每日进货量应按该间冷藏吨
位的5%计算; 4)无外地调入货物的冷藏库,其冻结物冷藏间每间每日进货量一般宜按该库每日
冻结量计算;如该进货量大于按该冷藏间吨位5%计算的进货量时,则应按冷间 冷藏吨位的5%计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9
1)冻结间、冷却间设有强力鼓风装置时

18
2)冷却物冷藏间设有强力鼓风装置时

12
3)冻结物冷藏间设有鼓风的冷却设备时

8
4)冷间无机械鼓风装置时
地面下为通风架空层
8

注:地面下为通风加热管道和直接铺设于土壤上的地面以及半地下室外墙埋入地下的部 位,外表面传热系数均可不计。
第9页/共46页
第二节 冷藏库耗冷量计算
计手册。
第8页/共46页
第二节 冷藏库耗冷量计算
表7-3 冷藏库围护结构外表面和内表面放热系数
围护结构部位及环境条件
αW/ [W/(m2·℃)
]
αn/ [W/(m2·℃)
]
无防风设施的屋面、外墙的外表面
23
顶棚上为阁楼或有房屋和外墙外部紧邻其它建筑物的外表面
12
外墙和顶棚的内表面、内墙和楼板的表面、地面的上表面:
第16页/共46页
第二节 冷藏库耗冷量计算
4、货物进入冷间时的温度,应按下列规定来计算 1)未经冷却的鲜肉温度应按35℃计算,已冷却的鲜肉温度按4℃计算。 2)从外地调入的冻肉温度按-8~-10℃计算。 3)无外地调入货物的冷库,进入冻结物冷藏间的货物温度按该冷库冻结间终止降温时
的货物温度计算。 4)鲜蛋、水果、蔬菜的进货温度按当地货物进入冷间生产旺月的月平均温度计算。 5、包装材料或运载工具进出库房的温度按下列规定取值 1)包装材料或运载工具进入库房温度的取值应按夏季空调日平均温度乘以生产旺月的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介绍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介绍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介绍冷库制冷工艺的定义及其设计的基本内容制冷工艺是制冷系统中的一个具体概念,是制冷循环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有机联合工艺技术。

所有的制冷装置无论大小均需要进行制冷工艺的设计。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时大型制冷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主要研究食品冷藏供液的制冷装置中制冷工艺的设计,也就是冷库制冷工艺设计。

“冷库”是对易腐败食品进行冷加工或冷藏的建筑物,它既要负荷生产的需要,又要负荷流通的需要。

冷库提供的冷冻、冷藏条件,使加工及贮存的易腐败食品保质保量,为农牧也生产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

而制冷工艺设计就是为各空间提供冷源,也就是为各冷间提供不因室外空气参数和室内条件而变化的较为稳定的“温湿度”,以达到延长易腐败食品的贮存期限、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质量的目的,这就是制冷工艺课程的主要任务。

冷库设计要确保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能优化、安全适用、质量保证。

完整的冷库设计包括制冷工艺设计、土建设计、电器设计、采暖于通风设计,以及给排水设计等五个方面。

其中制冷工艺是先行,是主导,其他设计要根据制冷工艺设计提出的条件、数据来进行设计。

各个专业的设计要密切配合,协同一致,共同完成冷库设计。

冷库制冷工冷库制冷工艺设计即根据制冷机工作的原理,根据易腐败食品冷加工或冷藏的技术要求、卫生要求,参照有关设计规范或标准,合理地选择和装设全部制冷机器与设备(包括管道、阀门、管件、仪表等)。

设计前,应进行可行性研究、调查,了解建库的确自然、社会情况以及各种物质、技术条件。

设计时,吸取同类冷库设计、生产建设经验;参考国内外科学技术新成就;在总结实践经验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使冷库系统投入使用时生产流程合理,节约能源,操作维修方便。

国内冷库建设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新建的食品冷库越来越多,而且新增的冷库都在不断应用新技术,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在设计、使用、维护和保养等方面都包含越来越多的技术含量,使冷库在使用中真正做到安全、节能、好用。

小型冷库制冷系统的设计

小型冷库制冷系统的设计

小型冷库制冷系统的设计冷库制冷系统是为了满足冷库内的低温要求而设计的。

冷库内温度通常在0°C至-25°C之间,主要用于存储和保鲜食品、药品、化工品等低温敏感物品。

本文将对小型冷库制冷系统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1.制冷负荷计算:首先,需要根据冷库的面积、温度要求、存储物品的热量等因素进行制冷负荷的计算。

制冷负荷是指冷库内需要排出的热量,它与冷库的尺寸、保温性能、负荷物等因素有关。

通过计算制冷负荷,可以确定制冷系统的制冷容量和设计参数。

2.制冷剂选择:制冷剂是冷却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制冷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常见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等。

在选择制冷剂时,需要考虑制冷剂的热物性能、环境友好性、安全性等因素,以及与制冷设备的匹配情况。

3.制冷设备选择与安装:制冷设备是实现冷库制冷的关键组成部分。

常见的制冷设备有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等。

在选择制冷设备时,需要考虑其制冷量、效率、安装便捷性、维护方便性等因素。

制冷设备的安装要按照设计规范和操作要求进行,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4.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是冷库制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监测和控制制冷设备的运行状态、温度、湿度等参数。

控制系统一般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通过实时采集和处理数据,控制制冷设备的工作状态,保持冷库内的温度在设定范围内。

5.电气系统设计:电气系统是冷库制冷系统的供电和控制部分,包括配电系统和控制系统。

配电系统负责为制冷设备提供电力,保证其正常运行;控制系统负责通过电气元件对制冷设备的启停、温度调节等进行控制。

在电气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供电负荷、电气设备选型、电路布置等因素,确保电气安全和系统稳定运行。

6.管道布局和绝热材料选择:管道布局是冷库制冷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涉及到制冷剂流动和传热的效果和效率。

合理的管道布局能够减小压力损失、提高传热效率、降低能耗。

同时,选用高效的绝热材料对管道进行保温也是重要的,可以减少冷凝水产生,提高制冷系统的效率。

冷库制冷工艺

冷库制冷工艺

式中:S24—24小时波动周期的蓄热系数(w/㎡·℃),可查“规范条文说明”中的表 11。
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是指对外界温度波动作用的抵抗能力。围护
结构的热惰性是材料的热阻R与蓄热系数S的乘积,用D来表示,
它是一个无因次量。
单层材料: D=RS (7-2-6 );
多层材料构成的围护结构:
D=R1S1+R2S2+R3S3+…=
⑹土建式冷库冷间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不大于4时,其隔热层外 侧宜设通风层。
⑺库房屋面及外墙外侧宜涂白色或浅色。 二、冷库围护结构的隔汽防潮 ⒈隔汽防潮的意义
隔汽防潮层设计与施工不良,将产生如下后果: ⑴降低隔热层的隔热性能; ⑵引起隔热材料的霉烂或破坏; ⑶引起建筑材料的锈蚀和腐烂; ⑷使冷间内和蒸发器表面结霜增多,增加蒸发器融霜次数,影响 库温稳定和贮藏商品的质量; ⑸使冷间温度上升,增加电耗和制冷成本。 ⒉隔汽防潮层的计算
①绝热层导热系数和吸湿性小, 完整连续; ②设置好隔汽防潮层。
⑵.防止热湿交换引起的各种破坏作用。 ①要隔绝或尽量减少冷藏库门处库内外空气的热湿交换; 冻融循环—进入冷库结构体的水分冻结、膨胀,遇开门的热气 后融化,关门降温,水再次冻结、膨胀,不断循环。 防止措施:用防水性好的建材;设风幕、空冷器、常温穿堂等。 ②要防止“冷桥”。 有导热系数大的物体贯穿冷藏库的围护结构,这种情况称之为 “冷桥”。 防止措施:按标准大样图设计、施工。 ⑶.防止地下土壤冻结引起的破坏作用。 防止措施:加热防冻。 ⑷.防止存在降温后难以补救的隐患。 防止关键:隔汽层和绝热层设计、施工, 必须严格遵守设计规范和施工操作规程。 二、冷藏库建筑的组成 由冷加工及冷藏部分、冷加工辅助部分、 交通运输部分、管理及生活部分和机房制冰间组成。

冷库制冷工艺

冷库制冷工艺
冷库制冷工艺
§1 冷藏库建筑的特点和组成
食品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用户等一系列环节中的冷冻、冷藏工艺和手 段组成了食品冷藏链。 一、冷藏库建筑的特点 1.特点: ①“冷”,一年四季库内温度都稳定在一个低的温度下; ②冷藏库“内冷外热”,库内外经常有严重的热湿交换; ③冷库地坪下的土壤要有足够的 热量补充。 2.冷藏库建筑设计的特殊问题 ⑴.保冷 绝热层设计要求:
(h) (3-4)
—货物冷加工时间,(h),参考教材表3-1。
t
⑵设有搁架式冻结设备的冻结间
式中:
mg
Nmg 1000
24 t
(t) (3-2)
mg
N
—搁架式冻结间每日冷加工能力 (t); —搁架式冻结设备设计摆放冻结食品容器的件数;
mg
t
—每件食品的净重量 (kg); —货物冷加工时间 (h)。
⒊成套设备的冷加工能力
通过w冷库围1 护2结构3的热流量m 为:n
Ft / R0 KF(w/mt 2)
(2-2)
上面两式中:
Qq—围护结构t 传热量 (w);
qF——围围护护结结R构构0 热传流热量面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w/m2); (m2);
tw—围护结构外侧的计算温度 (℃); tn —围护结构内侧的计算温度 (℃);
—围护结构外侧的放热系数 (w/㎡·℃);
R0—围护结构的总热阻 (㎡·℃/w);
K—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w/㎡·℃)
R0=Rw +R1+R2+R3+…+Rm+Rn
K=1/ R0
以上很多数据可《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01)(以下简称“规范”)中查取,
如: tw—按“规范”3.0.6条,采用夏季空气调节日平均温度;

制冷工艺设计

制冷工艺设计

制冷工艺设计制冷工艺设计一、概述制冷工艺是指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等参数,将热量从一个物体或空间中移除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空调、冰箱、冷库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制冷工艺的设计流程和关键要素。

二、制冷系统设计1. 制冷循环选择:常见的制冷循环包括蒸发-压缩循环、吸收循环和热泵循环等。

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制冷循环。

2. 制冷剂选择:常见的制冷剂包括氨、氟利昂、丙烷等。

根据安全性、环保性和经济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制冷剂。

3. 制冷设备选型:根据需要制冷的空间大小和温度要求选择合适的压缩机、蒸发器、凝结器等设备。

4. 管路设计:根据设备选型确定管路直径和布局,保证流量畅通并减小能耗。

三、空调系统设计1. 空调类型选择:常见的空调类型包括中央空调、分体式空调和窗式空调等。

根据使用场景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空调类型。

2. 空调制冷量计算:根据使用场景的面积、人数、设备功率等因素计算所需制冷量,选择合适的空调容量。

3. 空气处理系统设计:包括新风系统、过滤系统和加湿系统等。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处理设备和布局。

4. 控制系统设计:包括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和风量控制等。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控制器,并进行编程设置。

四、冰箱设计1. 制冷剂选择:常见的冰箱制冷剂包括R134a、R600a等。

根据环保性和经济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制冷剂。

2. 制冷循环设计:采用蒸发-压缩循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压缩机、蒸发器和凝结器等设备,并确定管路布局。

3. 保温材料选择:常见的保温材料包括聚氨酯泡沫板、挤塑板等。

根据保温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4. 控制系统设计:包括温度控制和除霜控制等。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控制器,并进行编程设置。

五、冷库设计1. 冷库类型选择:常见的冷库类型包括低温冷库、中温冷库和高温冷库等。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类型。

2. 制冷设备选型:根据需要制冷的空间大小和温度要求选择合适的压缩机、蒸发器、凝结器等设备。

3. 保温材料选择:常见的保温材料包括聚氨酯泡沫板、挤塑板等。

(工艺技术)冷库制冷工艺设计文件

(工艺技术)冷库制冷工艺设计文件

制冷工艺设计文件目录制冷工艺设计说明一、工程规模:1、快冷间:一间,400头/80min;设计冷风温度-26℃,共需机械负荷286kw2、排酸间:七间,210~280头/间、6~8h;设计冷间温度0~4℃,共需机械负荷483kw3、副产品冷却间:二间,设计冷间温度0~4℃,共需需机械负荷138kw4、分割产品暂存间:一间,设计冷间温度0~4℃,需机械负荷69kw5、急冻间:四间,15t/间、24h;设计冷间温度-23℃,需机械负荷288kw6、冷藏库:二间,120t+180t,共300t;设计冷间温度-18℃,需机械负荷21kw7、分割间:一间,设计车间温度10~12℃,需机械负荷60kw。

二、制冷系统说明(一)制冷剂:R717(氨);冷冻机油:N46(二)制冷系统划分1、-35℃蒸发温度系统:包括快冷间、急冻间和冷藏库。

2、-10℃蒸发温度系统;包括冷却排酸间、副产品冷却间、分割产品暂存间和分割间。

(三)设备选型及配置1、制冷压缩机:①-35℃蒸发温度系统:选用液氨冷却二次进气螺杆式压缩机LG16BMY2一台、LG20BMY2两台,在-35℃/+35℃工况下的总制冷量是701kw;②-10℃蒸发温度系统:选用液氨冷却螺杆式压缩机LG20BMY一台,在-10℃/+35℃工况下的总制冷量是770kw。

2、蒸发式冷凝器:选用ZNX-2800型一台,在冷凝温度+35℃,湿球温度26.9℃工况下的排热量是2800kw。

3、高压贮液器:选用ZA-5型一台。

4、低压循环桶:①-35℃系统,选用DX-8L型低压循环桶一台,配50P-40屏蔽式氨泵两台,一用一备;②-10℃系统,选用DX-6L型低压循环桶一台,配50P-40屏蔽式氨泵两台,一用一备。

5、经济器:选用JJA-28型一台,在-35℃蒸发温度系统运行时使供给蒸发器的液体过冷,提高系统在低温下运行的经济性。

(四)制冷系统的控制程度1、压缩机的安全保护:排气压力过高保护、吸气压力过低保护、压缩机电机过载保护;2、低压循环桶:液位自动控制,液位超高报警;3、蒸发式冷凝器:断水自动报警;4、氨泵:压差保护;5、自动放空气;6、冷间温度遥测、显示、打印,冷间冷库门外就地显示。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

4.操作热量
• Q4 Q4 a Q4 b Q4 c Q4 d (1)照明热量 Q4a q a F (2)电动机运转热量 • 电动机安装在库房内时
Q 4b N
• 电动机设置在库房外面的高温、低温 穿堂时 Q N
4b
4.操作热量
(3)库门开启热量
Q4c q m F
• • • • •
冷却间 冻结间 冷却物冷藏间 冻结物冷藏间 冰库 附:冷间的使用温度和相对湿度
冷加工间及冷藏间
冷藏库的布置
• • 冷藏库库房的平面布置 低温冷藏间和冻结间 冻结物冷藏间和冷却物冷藏间 冷藏库的垂直布置 单层冷藏库和多层冷藏库 小型冷藏库一般采用单层建筑,大、 中型冷藏库则采用多层建筑。多层冷 藏库的层数一般为46层 冷藏库的层高 单层冷藏库的净高一般为4.85m ; 多层冷藏库的冷藏间层高应4.8m。
冷藏库冷负荷计算
根据热量进入冷间的不同途径,可 将耗冷量分为四个部分:通过围护 结构散失的冷量;食品冷加工或冷 藏的耗冷量;库房内通风、换气耗 冷量;操作耗冷量,包括库内照明 用电、电动机、操作设备(叉式堆垛 机等),操作工人等所散发的热量以 及开门损失。
1.围护结构传热量(The Wall Gain Load)
冷藏间、冻藏间容积利用系数
容积/m3 5001000 10012000 200110000 1000115000 >15000 容积利用系数 0.40 0.50 0.55 0.60 0.62
储冰间容积利用系数
储冰间净高/m 4.2 4.215.00 5.016.00 >6.00 容积利用系数 0.40 0.50 0.60 0.65


冷藏库的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库制冷工艺的定义及其设计的基本内容
制冷工艺是制冷系统中的一个具体概念,是制冷循环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有机联合工艺技术。

所有的制冷装置无论大小均需要进行制冷工艺的设计。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时大型制冷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主要研究食品冷藏供液的制冷装置中制冷工艺的设计,也就是冷库制冷工艺设计。

“冷库”是对易腐败食品进行冷加工或冷藏的建筑物,它既要负荷生产的需要,又要负荷流通的需要。

冷库提供的冷冻、冷藏条件,使加工及贮存的易腐败食品保质保量,为农牧也生产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

而制冷工艺设计就是为各空间提供冷源,也就是为各冷间提供不因室外空气参数和室内条件而变化的较为稳定的“温湿度”,以达到延长易腐败食品的贮存期限、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质量的目的,这就是制冷工艺课程的主要任务。

冷库设计要确保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能优化、安全适用、质量保证。

完整的冷库设计包括制冷工艺设计、土建设计、电器设计、采暖于通风设计,以及给排水设计等五个方面。

其中制冷工艺是先行,是主导,其他设计要根据制冷工艺设计提出的条件、数据来进行设计。

各个专业的设计要密切配合,协同一致,共同完成冷库设计。

冷库制冷工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即根据制冷机工作的原理,根据易腐败食品冷加工或冷藏的技术要求、卫生要求,参照有关设计规范或标准,合理地选择和装设全部制冷机器与设备(包括管道、阀门、管件、仪表等)。

设计前,应进行可行性研究、调查,了解建库的确自然、社会情况以及各种物质、技术条件。

设计时,吸取同类冷库设计、生产建设经验;参考国内外科学技术新成就;在总结实践经验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使冷库系统投入使用时生产流程合理,节约能源,操作维修方便。

国内冷库建设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新建的食品冷库越来越多,而且新增的冷库都在不断应用新技术,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在设计、使用、维护和保养等方面都包含越来越多的技术含量,使冷库在使用中真正做到安全、节能、好用。

近二十几年来,人们研究得最为积极的是对CFCs类氟利昂制冷剂的替代研究,其中冷库或其他小型制冷装置用制冷剂的替代研究表明,氨是一种很好的替代物。

它不仅在大型冷控股中作为制冷剂,而且随着新研究成果的出现,例如,密封性好的装置和设备的研制成功、低粘度PAO润滑油与氨互溶性的发现等,使氨已可以用于小型的制冷装置及空调系统。

目前已研制出专门用氨做制冷剂的氨用小型压缩机。


大氨制冷机组的使用可以部分解决CFCs的替代问题。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的一般流程
冷库制冷工艺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制冷原理和需冷场的性质、冷加工工艺的要求,把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及其辅助设备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合理的制冷循环系统,创造生产过程中所需求的低温环境,用于易腐食品的冻结和冷藏。

冷加工工艺要求是制冷工艺设计的主要依据,制冷工艺设计时冷库设计内容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冷库设计中的土建设计、给排水设计、采暖通风设计和电气设计都应符合制冷工艺的要求,但制冷工艺设计也要受建筑、结构及水电方面各自特点的制约。

其中,制冷工艺设计是先行和主导,其他设计要依据制冷工艺设计提出的条件、数据来进行。

一、食品冷加工的机理及影响食品冷加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在进行制冷工艺设计时,一方面要根据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其次要根据易腐败食品冷加工或冷藏的技术要求、卫生要求,参照有关设计规范或标准,合理选择和装设全部制冷及其与设备(包括管道、阀门、管件、仪表等)因此,一个冷库制冷工艺设计的成功与否,是看最终能否满足冻结和冻藏等冷加工食品的质量要求。

为了能更好地设计制冷工艺,首先必须对食品冷加工的机理和影响食品冷加工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解。

1、食品冷加工的原理
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的作用和酶的催化作用,而作用的强弱均与温度紧密相关。

一般来讲,温度降低均使作用减弱,从而阻止或延缓食品腐烂变质的速度。

因此,食品可以低温下作长时间的贮藏而不变质,这就是人们利用低温保藏食品的机理。

食品的冷加工主要包括冷却、冻结、冷藏和升温解冻等内容。

各种食品应按其特点和贮藏要求,选用适宜的温度,即分别采用不同的冷加工工艺。

比如对于水果、蔬菜等职务性食品,由于采摘后仍是一个有生命力的物体,冷加工前先要经过预冷间出去田间热,然后进入冷加工流程。

除加工成冻结食品外,对新鲜水果、蔬菜不仅必须维持的它的“活体”状态,还要减弱它的呼吸
作用,所以一般都在“冷却”状态下,即在冷却物冷藏间进行保藏,而冷却物冷藏间要针对不同的品种设定不同的温度、相对湿度条件,而对于肉类动物性食品,经加工整理后,肉体细胞已经死亡,只有把它放在低温环境下,减弱酶的活性及一直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才能延长包藏起。

所以对于肉类食品是经整理后马上进行急冻间冻结,肉体中心温度达-15℃以下后,再放到-25~-18℃的低温冷藏间中低温冷藏。

一般来说,冻藏时的温度越低,食品的保藏期越长。

但值得注意的是,冷藏的温度条件和贮藏期的长短,还涉及投资和长期经营运转的经济成本,必须要加以综合考虑。

如果冷藏的温度越低,不仅投资增加,而且消耗能量增大,冷加工成本就高。

因此,合理选择冷藏库的温度,使其在保持食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初期投资,降低能耗,是制冷工艺设计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食品名称冷藏温度/℃相对湿度(%)最长贮存期
冻猪肉-24~-18 85~95 2~8个月
冻牛肉-23~-18 90~95 9~12个月
冻羊肉-18~-12 80~85 3~8个月
冻家禽-30~-10 80 3~12个月
冻家兔-24~-12 80~90 6个月
冻鱼-20~-12 90~95 8~10个月
冻蛋-18 85~95 12个月
鲜蛋-1~-0.5 80~85 8个月
苹果-1~+1 85~90 2-7个月
桔子0~1.2 85~90 8~10个星期
柚子0~10 85~90 3~12个月
梨+1.5~-0.5 85~90 1~6个月
2、影响食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食品冻结、冷藏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的原有品质。

因此,在进行制冷工艺设计时,首先应分析影响食品质量的各种因素,才能根据贮藏对象设计出最适宜的接方法和贮藏方法。

1)冻结速度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食品冻结时形成的冰晶大小,直接影响食品组织细胞的破坏程度和解冻汁液流失量的多少。

实践证明:快速冻结使食品内部形成小的冰晶,组织细胞被破坏程度轻微,解冻后液汁流失少;而慢速冻
结则刚好相反。

所谓快速冻结,从食品热中心的降温速率来说,是指食品热中心温度从-1℃降到-5℃所用时间小于30min,若大于30min就位慢速冻结;若从冰峰移动速率来说,以-5℃作为冰封面,当冰峰移动速度处于5~20cm/h时,就是快速冻结,而当冰峰移动速度处于0.1~1cm/h时,就是慢速冻结。

不同的冷库在进行制冷工艺设计时对食品冻结速度的快慢是要提前考虑到的
2)冻结方法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食品冻结方法有很多,包括空气吹风冻结、接触式冻结、液体喷淋式冻结、固定隧道式冻结以及连续式速冻装置等,不同的食品对冻结方法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

有的冻结方法可能造成食品的失重严重或变色、或风味改变等。

在制冷工艺设计中都要提前计划好。

3)贮藏条件对食品质量的影响低温冷藏可以延长食品的贮藏期限,高的空气相对湿度可以减少食品的干耗,但也为微生物的滋生创造了条件。

蒸发器表面温度和室内空气温度的温差小,需要较大的蒸发了面积,但大的温差又会增加食品的干耗。

外部热量的侵入会加剧库温的波动,从而引起食品冻藏质量的明显下降,造成食品的干耗、脂肪氧化、蛋白质变性、甚至食品的食用价值地下,品质变劣。

因此,合理设计冷库配置装置的各个部分,保证合适的冷藏条件是至观重要的。

以上由上海冰源制冷()编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