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制冷工艺设计资料

合集下载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冷库制冷工艺设计的理解和从实践中获取相关经验,提高学生的制冷方面的能力和专业技能,为未来的制冷工程设计和实施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计大纲1. 冷库的概述介绍冷库的各种类型、应用范围及其基本结构、特点,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制冷机组的选型与设计通过介绍不同的制冷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特点,讲解制冷机组的选型和设计,并详细阐述制冷机组 working cycle 及其特点。

3. 制冷系统的热力计算通过介绍制冷系统的物理原理和基本参数,讲解制冷系统的热力计算方法,包括热量平衡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

4. 制冷系统的安装及检查介绍制冷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检查的流程和方法,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5. 冷库空气条件控制详细讲解控制冷库内部温度、湿度、空气流通率等条件的方法及其实现原理,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6. 制冷系统的维护与保养介绍制冷系统日常维护及保养工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课程设计要求1.学生需要阅读相关资料才能进行课程设计;2.学生需要按照课程设计大纲进行课程实施,并完成实验报告;3.学生需要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4.学生需要根据实践操作,并对操作结果进行分析;5.最后,学生需要按照课程设计要求提交实验报告。

四、课程设计评分标准•学生按照课程设计大纲进行实验操作,能够顺利完成实验操作,并能够自主解决部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实验报告规范、内容齐全、结构清晰,能够反映实验结果,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有效的解释和分析;•学生能够在实验报告中体现出对相应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课程设计内容分析在课程设计中,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加深了对冷库制冷工艺设计的理解。

通过对制冷机组、制冷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特点进行讲解,让学生具备了选型和设计制冷机组的能力。

在课程设计中,学生还需要对制冷系统的热力计算与空气条件控制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冷库的制冷工艺设计

冷库的制冷工艺设计

冷库的制冷工艺设计冷库是用来存储与保鲜各类食品、药品等易腐坏物品的特殊设施,其中关键的部分就是保持冷库内温度低于环境温度的制冷系统。

冷库的制冷工艺设计主要包括制冷剂选择、制冷循环系统设计、冷库结构设计以及制冷控制系统设计等。

下面将对冷库的制冷工艺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一、制冷剂选择制冷剂在冷库的制冷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冷库的制冷效果和运行性能。

常见的制冷剂有氨(NH3)、氟利昂(Freon)、丁烷(C4H10)等。

制冷剂的选择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1.制冷剂的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要适宜,能够满足冷库的要求。

2.制冷剂的导热性能要好,能够快速传热。

3.制冷剂的毒性和燃烧性要低,以保证冷库的安全性。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常用的制冷剂选择是氟利昂。

二、制冷循环系统设计制冷循环系统是冷库制冷的核心部分,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等组件。

其设计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压缩机的选择要根据冷库的规模和制冷需求进行确定,能够满足制冷量的要求。

2.冷凝器的设计要优化换热面积和换热效果,使制冷剂能够顺利冷凝。

3.蒸发器的设计也要考虑换热面积和换热效果,使制冷剂能够充分蒸发。

4.节流阀的选择要根据制冷剂的性质确定,能够实现恰当的节流。

三、冷库结构设计冷库的结构设计也是冷库制冷工艺的重要方面,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冷库的保温性能要好,避免冷空气外泄和热空气进入,保持冷库内的低温状态。

2.冷库的密封性要好,以减少冷空气的流失和外界热空气的进入。

3.冷库的空间利用率要高,能够存储更多的物品,并且易于管理和操作。

4.冷库的结构要稳固,能够承受制冷系统和物品的重量,并且经久耐用。

四、制冷控制系统设计制冷控制系统是冷库制冷工艺的关键部分,要保证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稳定工作。

其设计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控制要精确,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自动调节制冷系统的运行状态。

2.压力控制要恰当,能够保证制冷系统在正常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工作。

冷库课程设计

冷库课程设计

冷库课程设计小型氨系统制冷工艺设计一个单层1000t生产性冷藏库,采用砖墙、钢筋混凝土梁、柱和板建成。

隔热层外墙和阁楼采用聚氨酯现场发泡,冻结间内墙贴软木,地坪采用炉渣并装设水泥通风管。

整个制冷系统设计计算如下:1.1.设计条件夏季室外计算温度+32℃,相对湿度80%,太阳辐射按北纬30°,地下水温为20℃,可以设置深井水,采用循环水。

2.生产能力冷藏容量为1000t,冻结能力为40t/日3.制冷系统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

冷藏间温度为-18℃,冻结间温度为-23℃。

4.冷藏库的平面布置冷藏库的平面布置如图1-1所示。

1.2设计计算整个制冷系统的设计计算是在冷库的平面立面和具体的建筑结构和围护结构确定之后进行的。

首先计算冷库的耗冷量,然后计算制冷机器和设计。

计算出程序如下:1.冷库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计算主要计算外墙、内墙、阁楼层和地坪的传热系数,计算公式如下:热阻的计算公式为:Riii,R1a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为1112112w对于墙面的对流换热系数,外墙表面取;内墙表面取;冻结间的内墙表面取。

各冷库维护结构及其传热系数的计算见表1-1。

2.冷库耗冷量的计算K(1)冷库围护结构传热引起耗冷量按计算围护结构传热面积原则计算各库房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然后计算耗冷量。

1)冷库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

冷库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计算见表1-2.表1-1冷库围护结构及其传热系数的计算结构层次mkcalmhC外墙2RmhCkcal1外墙外表面空气热阻1n250.80.0.700.800.0400.0250.52860.0252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0.023370mm厚水泥砂浆抹面0.374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56789冷底子油一道一毡二油油毡沥青100mm聚氨酯隔热层混合砂浆切砖墙20mm厚1:2.5水泥砂浆抹面外墙内表面空气热阻10总热阻R0传热系数K0.100.120.021n0.020.150.40.0310.700.807冻结间内墙0.01330.00753.22580.17140.02500.14284.20440.23781内墙外表面空气热阻1n250.800.700.800.0400.0250.17140.0252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0.023120mm混合砂浆切砖墙0.124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5冷底子油一道0.02678一毡二油油毡沥青软木隔热层0.0020.0030.150.0020.0030.021n0.150.40.060.150.40.807屋顶阁楼层0.01330.00752.5000.01330.00750.02500.14282.97090.3366一毡二油油毡沥青20m厚1:2.5水泥砂浆9抹面内墙内表面空气热阻10总热阻R0传热系数K1外表面空气热阻1n251.10.150.40.81.350.0311.35725冷藏间冻结间冷藏间冻结间地坪0.0400.03630.230.02660.0150.0250.02220.246.45160.18510.14280 .047.27217.31210.13750.1368240mm厚预制混凝土板34空气间层0.040.020.0040.0060.020.031.52.0二毡三油油毡沥青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5层30mm厚钢筋混凝土屋6盖7空气间层8200mm厚聚氨酯隔热层9250mm厚钢筋混凝土板0.25内表面空气热阻冷藏间冻结间总热阻R0传热系数K1n101260mm厚细石钢筋混凝土层15mm厚水泥砂浆抹面层一毡二油油毡0.060.0150.0020.0030.020.050.540.0150.0040.0060.020.0530.4001.35 0.80.150.40.80.350.280.800.140.40.80.70.50.3450.6725冷藏间冻结间冷藏间冻结间0.04440.01870.01330.00750.0250.14281.92850.01870.02660.01500.025 00.07570.8000.43470.16660.14280.043.88583.78300.25730.26433沥青4567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层50mm厚炉渣预制块540mm厚炉渣层15mm厚水泥砂浆保护层二毡三油油毡沥青20mm厚水泥砂浆保护层8910530mm厚单层红砖干铺1112400mm厚干砂垫层150mm厚3:7灰土垫层0.15100mm 厚碎石灌50号13水泥砂浆0.10内表面空气热阻冷藏间1n冻结间14总热阻R0传热系数K表1-2冷库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表计算部位no.1东墙南墙西墙北墙屋顶、阁楼、地坪no.2东墙西墙屋顶、阁楼、地坪no.3东墙西墙北墙屋顶、阁楼、地坪传热面积长/m高/m面积/㎡9.18522.3709.18520.00020.0007.49068.7957.490167.5517.49068.7957. 490149.8007.860157.200计算部位no.4东墙南墙西墙北墙屋顶、阁楼、地坪no.5东墙西墙北墙屋顶、阁楼、地坪no.6东墙南墙西墙屋顶、阁楼、地坪传热面积长/m高/m面积/㎡7.4208.0007.42010.3708.0006.2906.2906.2906.2906.06046.67250.3204 6.67265.22748.4808.0008.00020.0007.49059.9207.49059.9201.720154. 4006.0006.0008.0008.0006.2906.2906.2905.65037.74037.74050.32045. 2009.1859.18522.37020.0007.49068.7957.49068.7957.490167.5517.860 157.2006.95010.3706.9508.0006.2906.2906.2905.59043.71665.22743.7 1644.7202)冷库围护结构的耗冷量计算见表1-3.表1-3的计算表冷间序号墙体方向东墙南墙西墙阁楼层地坪东墙西墙阁楼层地坪东墙西墙北墙计算公式:Q=KATwTn此间合并此间合并Tw323232323032323230323232Tn-18-18-18-18-18-18-18-18-18-18-18-18Q1W572.691992.55818.13864.681553.465801.51498.81712.58849.281 525.793586.45572.69818.131992.55no.1no.2no.3。

小型冷库制冷工艺设计

小型冷库制冷工艺设计
却物冷藏间,应按不大于该间冷藏吨位的5%计算; 3)有从外地调入货物的冷藏库,其冻结物冷藏间每间每日进货量应按该间冷藏吨
位的5%计算; 4)无外地调入货物的冷藏库,其冻结物冷藏间每间每日进货量一般宜按该库每日
冻结量计算;如该进货量大于按该冷藏间吨位5%计算的进货量时,则应按冷间 冷藏吨位的5%计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9
1)冻结间、冷却间设有强力鼓风装置时

18
2)冷却物冷藏间设有强力鼓风装置时

12
3)冻结物冷藏间设有鼓风的冷却设备时

8
4)冷间无机械鼓风装置时
地面下为通风架空层
8

注:地面下为通风加热管道和直接铺设于土壤上的地面以及半地下室外墙埋入地下的部 位,外表面传热系数均可不计。
第9页/共46页
第二节 冷藏库耗冷量计算
计手册。
第8页/共46页
第二节 冷藏库耗冷量计算
表7-3 冷藏库围护结构外表面和内表面放热系数
围护结构部位及环境条件
αW/ [W/(m2·℃)
]
αn/ [W/(m2·℃)
]
无防风设施的屋面、外墙的外表面
23
顶棚上为阁楼或有房屋和外墙外部紧邻其它建筑物的外表面
12
外墙和顶棚的内表面、内墙和楼板的表面、地面的上表面:
第16页/共46页
第二节 冷藏库耗冷量计算
4、货物进入冷间时的温度,应按下列规定来计算 1)未经冷却的鲜肉温度应按35℃计算,已冷却的鲜肉温度按4℃计算。 2)从外地调入的冻肉温度按-8~-10℃计算。 3)无外地调入货物的冷库,进入冻结物冷藏间的货物温度按该冷库冻结间终止降温时
的货物温度计算。 4)鲜蛋、水果、蔬菜的进货温度按当地货物进入冷间生产旺月的月平均温度计算。 5、包装材料或运载工具进出库房的温度按下列规定取值 1)包装材料或运载工具进入库房温度的取值应按夏季空调日平均温度乘以生产旺月的

(工艺技术)冷库制冷工艺设计文件

(工艺技术)冷库制冷工艺设计文件

制冷工艺设计文件目录制冷工艺设计说明一、工程规模:1、快冷间:一间,400头/80min;设计冷风温度-26℃,共需机械负荷286kw2、排酸间:七间,210~280头/间、6~8h;设计冷间温度0~4℃,共需机械负荷483kw3、副产品冷却间:二间,设计冷间温度0~4℃,共需需机械负荷138kw4、分割产品暂存间:一间,设计冷间温度0~4℃,需机械负荷69kw5、急冻间:四间,15t/间、24h;设计冷间温度-23℃,需机械负荷288kw6、冷藏库:二间,120t+180t,共300t;设计冷间温度-18℃,需机械负荷21kw7、分割间:一间,设计车间温度10~12℃,需机械负荷60kw。

二、制冷系统说明(一)制冷剂:R717(氨);冷冻机油:N46(二)制冷系统划分1、-35℃蒸发温度系统:包括快冷间、急冻间和冷藏库。

2、-10℃蒸发温度系统;包括冷却排酸间、副产品冷却间、分割产品暂存间和分割间。

(三)设备选型及配置1、制冷压缩机:①-35℃蒸发温度系统:选用液氨冷却二次进气螺杆式压缩机LG16BMY2一台、LG20BMY2两台,在-35℃/+35℃工况下的总制冷量是701kw;②-10℃蒸发温度系统:选用液氨冷却螺杆式压缩机LG20BMY一台,在-10℃/+35℃工况下的总制冷量是770kw。

2、蒸发式冷凝器:选用ZNX-2800型一台,在冷凝温度+35℃,湿球温度26.9℃工况下的排热量是2800kw。

3、高压贮液器:选用ZA-5型一台。

4、低压循环桶:①-35℃系统,选用DX-8L型低压循环桶一台,配50P-40屏蔽式氨泵两台,一用一备;②-10℃系统,选用DX-6L型低压循环桶一台,配50P-40屏蔽式氨泵两台,一用一备。

5、经济器:选用JJA-28型一台,在-35℃蒸发温度系统运行时使供给蒸发器的液体过冷,提高系统在低温下运行的经济性。

(四)制冷系统的控制程度1、压缩机的安全保护:排气压力过高保护、吸气压力过低保护、压缩机电机过载保护;2、低压循环桶:液位自动控制,液位超高报警;3、蒸发式冷凝器:断水自动报警;4、氨泵:压差保护;5、自动放空气;6、冷间温度遥测、显示、打印,冷间冷库门外就地显示。

冷库制冷工艺

冷库制冷工艺

式中:S24—24小时波动周期的蓄热系数(w/㎡·℃),可查“规范条文说明”中的表 11。
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是指对外界温度波动作用的抵抗能力。围护
结构的热惰性是材料的热阻R与蓄热系数S的乘积,用D来表示,
它是一个无因次量。
单层材料: D=RS (7-2-6 );
多层材料构成的围护结构:
D=R1S1+R2S2+R3S3+…=
⑹土建式冷库冷间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不大于4时,其隔热层外 侧宜设通风层。
⑺库房屋面及外墙外侧宜涂白色或浅色。 二、冷库围护结构的隔汽防潮 ⒈隔汽防潮的意义
隔汽防潮层设计与施工不良,将产生如下后果: ⑴降低隔热层的隔热性能; ⑵引起隔热材料的霉烂或破坏; ⑶引起建筑材料的锈蚀和腐烂; ⑷使冷间内和蒸发器表面结霜增多,增加蒸发器融霜次数,影响 库温稳定和贮藏商品的质量; ⑸使冷间温度上升,增加电耗和制冷成本。 ⒉隔汽防潮层的计算
①绝热层导热系数和吸湿性小, 完整连续; ②设置好隔汽防潮层。
⑵.防止热湿交换引起的各种破坏作用。 ①要隔绝或尽量减少冷藏库门处库内外空气的热湿交换; 冻融循环—进入冷库结构体的水分冻结、膨胀,遇开门的热气 后融化,关门降温,水再次冻结、膨胀,不断循环。 防止措施:用防水性好的建材;设风幕、空冷器、常温穿堂等。 ②要防止“冷桥”。 有导热系数大的物体贯穿冷藏库的围护结构,这种情况称之为 “冷桥”。 防止措施:按标准大样图设计、施工。 ⑶.防止地下土壤冻结引起的破坏作用。 防止措施:加热防冻。 ⑷.防止存在降温后难以补救的隐患。 防止关键:隔汽层和绝热层设计、施工, 必须严格遵守设计规范和施工操作规程。 二、冷藏库建筑的组成 由冷加工及冷藏部分、冷加工辅助部分、 交通运输部分、管理及生活部分和机房制冰间组成。

制冷工艺设计

制冷工艺设计

制冷工艺设计制冷工艺设计一、概述制冷工艺是指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等参数,将热量从一个物体或空间中移除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空调、冰箱、冷库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制冷工艺的设计流程和关键要素。

二、制冷系统设计1. 制冷循环选择:常见的制冷循环包括蒸发-压缩循环、吸收循环和热泵循环等。

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制冷循环。

2. 制冷剂选择:常见的制冷剂包括氨、氟利昂、丙烷等。

根据安全性、环保性和经济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制冷剂。

3. 制冷设备选型:根据需要制冷的空间大小和温度要求选择合适的压缩机、蒸发器、凝结器等设备。

4. 管路设计:根据设备选型确定管路直径和布局,保证流量畅通并减小能耗。

三、空调系统设计1. 空调类型选择:常见的空调类型包括中央空调、分体式空调和窗式空调等。

根据使用场景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空调类型。

2. 空调制冷量计算:根据使用场景的面积、人数、设备功率等因素计算所需制冷量,选择合适的空调容量。

3. 空气处理系统设计:包括新风系统、过滤系统和加湿系统等。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处理设备和布局。

4. 控制系统设计:包括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和风量控制等。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控制器,并进行编程设置。

四、冰箱设计1. 制冷剂选择:常见的冰箱制冷剂包括R134a、R600a等。

根据环保性和经济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制冷剂。

2. 制冷循环设计:采用蒸发-压缩循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压缩机、蒸发器和凝结器等设备,并确定管路布局。

3. 保温材料选择:常见的保温材料包括聚氨酯泡沫板、挤塑板等。

根据保温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4. 控制系统设计:包括温度控制和除霜控制等。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控制器,并进行编程设置。

五、冷库设计1. 冷库类型选择:常见的冷库类型包括低温冷库、中温冷库和高温冷库等。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类型。

2. 制冷设备选型:根据需要制冷的空间大小和温度要求选择合适的压缩机、蒸发器、凝结器等设备。

3. 保温材料选择:常见的保温材料包括聚氨酯泡沫板、挤塑板等。

冷库工艺技术方案

冷库工艺技术方案

冷库工艺技术方案冷库工艺技术方案一、方案目标和需求分析:冷库是一种将房间或建筑结构保持在低温状态的设备。

冷库的主要目标是保持冷藏或冷冻物品的适宜温度和湿度,确保其质量和保鲜性能。

冷库工艺技术方案的目标是设计和实施一个高效、可靠、节能的冷库系统,以满足冷藏和冷冻物品的物理与化学要求。

二、方案设计:1. 冷库结构设计:冷库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到场地区域、建筑材料、绝热材料、通风和照明系统等因素。

建议选择钢筋混凝土或灌浆砌块作为冷库的建筑材料,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外墙和屋顶上使用绝热材料以减少热量传导,同时配置通风设备和照明系统以维持合适的环境。

2. 冷库设备选型:根据冷藏和冷冻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冷库设备,包括冷库门、制冷设备、保鲜设备和控制系统等。

冷库门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保证内外温度的隔离。

制冷设备应根据冷库的大小和负荷需求来选用,可以选择蒸发冷凝器和压缩机作为冷却设备。

保鲜设备可以包括湿度控制设备和空气净化设备,以保持物品的质量和新鲜度。

控制系统应具备温度、湿度和其它环境参数的监测和调节功能,以确保冷库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冷库工艺流程设计:根据冷藏和冷冻物品的特点,设计相应的工艺流程。

对于冷藏物品,设定合适的储存温度和湿度,并确保空气循环和通风以防止内外温度不均。

对于冷冻物品,设定合适的冻结速率和冷却时间,并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和方法,以保证物品的质量和口感。

三、方案实施:1. 冷库施工: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进行冷库的施工,包括基础建设、墙体和屋顶的搭建、绝热材料的安装、门窗设备的安装等。

施工过程中要确保质量,严格控制施工进度,避免出现墙体渗漏、结构不稳定等问题。

2. 冷库设备安装:根据设备选型和工艺流程,安装相应的冷库设备,包括冷库门、制冷设备、保鲜设备和控制系统等。

设备安装时要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和相关标准进行操作,避免操作错误导致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

3. 冷库试运行和调试:在冷库施工和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试运行和调试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藏库冷负荷计算
根据热量进入冷间的不同途径,可 将耗冷量分为四个部分:通过围护 结构散失的冷量;食品冷加工或冷 藏的耗冷量;库房内通风、换气耗 冷量;操作耗冷量,包括库内照明 用电、电动机、操作设备(叉式堆垛 机等),操作工人等所散发的热量以 及开门损失。
1.围护结构传热量(The Wall Gain Load)
食品冷藏链的结构
食 品 原 料 冷 冻 加 工 冷 冻 贮 藏 冷 冻 运 输 冷 冻 贮 藏 冷 冻 运 货 冷 冻 贮 藏 冷 冻 销 售 冷 冻 贮 藏 食

我国食品冷藏链概况
食品的冷冻加工 冷冻冷藏运输 销售环节
食品冷藏库
o o o o o o o o 概述 冷藏库的组成与布置 冷藏库的隔热与防潮 冷藏库容量的计算 冷藏库冷负荷的计算 冷负荷的估算方法 冷藏库库房的制冷工艺设计 装配式冷藏库
冷藏库生产能力 • 决定冷间容量的因素 • 冷却间、冻结间生产能力计算 (1)设有吊轨的冷却间和冻结间
G L gL n
(2)设有搁架的冷却间、冻结间 G Fg n
• 冷藏库的贮藏吨位
Vi V G 1000 1000
式中:G’——冷库贮藏吨位(t) V——冷藏间、贮冰间的公称容积(t) ρ——食品的计算密度(kg/m3) η ——冷藏间、贮冰间的容 q r n
第二章 冷库制冷系统方案设计
1. 制冷方案设计的意义和内容 方案设计是根据设计任务书上的要求提 出的初步设想。所以确定制冷方案阶段是 一个关键的环节,如果确定的方案欠佳, 不仅会给冷库建设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还会给冷库投产后的运行操作等留下难以 克服的后患。在确定方案时,要通过分析 对比,权衡利弊,选择出最佳设计方案。
4.操作热量
• Q4 Q4 a Q4 b Q4 c Q4 d (1)照明热量 Q4a q a F (2)电动机运转热量 • 电动机安装在库房内时
Q 4b N
• 电动机设置在库房外面的高温、低温 穿堂时 Q N
4b
4.操作热量
(3)库门开启热量
Q4c q m F


冷藏库的类型
按冷藏库容量分类 按冷藏库设计温度分类:
高温 >–2º C; (1)生产性冷藏库 (2)分配性冷藏库 (3)零售性冷藏库 低温< –15º C
按使用性质分类
冷藏库的组成与布置
冷藏库的组成 冷藏库是一建筑群,主要由主体建 筑和辅助建筑两大部分组成。按照 构成建筑物的用途不同,主要分为 冷加工间及冷藏间、生产辅助用房、 生活辅助用房和生产附属用房四大 部分。
• •
穿 堂
站 台 平面布置示意图
冷藏库的绝热和防潮
冷库隔热防潮的意义 为了减少外界热量侵入冷藏库,保证库 内温度均衡,减少冷量损失,冷藏库外围的 建筑结构必须敷设一定厚度的隔热材料。 隔热防潮的方法 1. 合理布置围护结构的各层材料。 2. 合理布置隔汽层(Vapor Barrier)。 3. 要保持隔汽层的完整性,处理好接头。 4. 做好相应的防水处理。
• • • • •
冷却间 冻结间 冷却物冷藏间 冻结物冷藏间 冰库 附:冷间的使用温度和相对湿度
冷加工间及冷藏间
冷藏库的布置
• • 冷藏库库房的平面布置 低温冷藏间和冻结间 冻结物冷藏间和冷却物冷藏间 冷藏库的垂直布置 单层冷藏库和多层冷藏库 小型冷藏库一般采用单层建筑,大、 中型冷藏库则采用多层建筑。多层冷 藏库的层数一般为46层 冷藏库的层高 单层冷藏库的净高一般为4.85m ; 多层冷藏库的冷藏间层高应4.8m。

G ( h 1 h 2 ) g(T1 T2 )C G (q 1 q 2 ) Q2 nz nz 2n
3.库房内通风换气的热量 (Air Change Load)
Q3 V a a (h w h n ) / m Vr n a (h w h n )
冷藏库制冷工艺设计
第一章 概述
食品冷藏链的组成
我国食品冷藏链概况 食品冷藏库
冷藏运输
冷藏柜和冰箱
食品冷藏链的组成
食品冷藏链(Cold Chain)是指易腐食品在 生产、贮藏、运输、销售、直至消费前的 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 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 统工程。 食品冷藏链的分类 1.按食品从加工到消费所经过的时间顺序 分类 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藏运输和冷冻 销售四个方面构成。 2.按冷藏链中各环节的装置分类 可分为固定的装置和流动的装置。 食品冷藏链的结构
冷藏间、冻藏间容积利用系数
容积 /m3 500 1000 1001 2000 2001 10000 10001 15000 >15000 容积利用系数 0.40 0.50 0.55 0.60 0.62
储冰间容积利用系数
储冰间净高 /m 4.2 4.21 5.00 5.01 6.00 >6.00 容积利用系数 0.40 0.50 0.60 0.65
• 制冷方案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制冷剂的 选择、压缩级数的确定、蒸发温度回路的 划分、系统的供液方式和冷却方式以及蒸 发器的冲霜方式等。
2.制冷工艺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1)要满足食品冷加工要求,降低食品的干耗, 保证食品的质量。 2)应尽量采用先进的制冷方法和制冷系统。 3)既要考虑冷库的建设造价,又要考虑冷库 运行管理费用,同时还要考虑技术经济发 展的趋势。 4)要充分利用制冷系统的各种能源,降低能 耗,减少制冷成本。


冷库一般维护结构的做法
常用的绝热材料与防潮材料
• 通常对低温绝热材料有以下要求:导 热系数小;吸湿性和含湿量少;比重 小,且含有均匀的微小气泡;不易腐 烂变质;耐火性、耐冻性好;无臭、 无毒;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 的热稳定性;价格低廉,资源丰富。 • 常见低温隔热材料的物性
冷藏库容量计算
• 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包括两部分: 通过墙壁、楼板、屋顶及地坪的热 量;太阳辐射引起的热量。因此
Q1 Qq Q y
(1)墙壁、楼板及屋顶的传热量
Qq A K (Tw Tn ) n
(2)太阳辐射引起的耗冷量
Q y k F Ty
2.货物热量(The Product Loa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