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文学理论2》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20世纪世界文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20世纪世界文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填空1、20世纪初期法国最重要的象征派诗人是和。
2、普鲁斯特的代表作品是他的长篇巨著。
3、和是巴比塞的两部代表作品。
4、《秃头歌女》是法国戏剧家创作的的一个独幕剧。
5、超现实主义运动开始于1924年发表的。
6、《华伦夫人的职业》是写作的揭露资产阶金钱的肮脏的戏剧。
7、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象征派诗人是和。
8、艾略特的诗歌创作进入第二个创作时期的标志长诗。
9、这部小说具有明显的自传成分,它通常被视为弗吉尼亚·伍尔夫最出色的作品。
10、托马斯·曼是享誉欧洲的作家,并于1929年因小说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1、代表劳伦斯小说最高成就的作品是。
12、高尔斯华绥第一个三部曲《福尔赛世家》包括三部作品,它们是、和。
13、20世纪在俄国和苏联重要的象征派诗人是和。
14、晚年,法朗士创作了三部具有重要影响的长篇小说:、和。
15、罗曼·罗兰后期创作的代表作是多卷本长篇小说。
16、超现实主义作家阿拉贡的代表作品是。
17、《等待戈多》是法国荒诞派作家的著名戏剧18、以纪实性的手法描写战争的残酷和揭露战争的真相。
这部小说的作者是雷马克。
19、艾略特出版的第一部诗集在诗歌领域里开了一代诗风。
20、萧伯纳写作的延续了的主题,继续揭露资产阶金钱的肮脏。
21、20世纪在现代德语文学中最重要的象征派诗人是。
22、被视为现代小说经典之作的是乔伊斯的作品。
23、毛姆的成名作是作家最重要、流传最广的一部小说,主要揭示虚伪的宗教教义、世俗观念正是人生的枷锁。
24、卡夫卡最重要的代表作品是短篇小说,它向人们讲述了一个人变成虫的故事。
25、高尔基最优秀的作品是长篇小说。
它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巨著,是20世纪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作。
26、《毛猿》是美国著名表现主义戏剧家的作品。
27、是美国小说家德莱塞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品,也代表了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20世纪世界文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20世纪世界文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填空1、20世纪初期法国最重要的象征派诗人是和。
2、普鲁斯特的代表作品是他的长篇巨著。
3、和是巴比塞的两部代表作品。
4、《秃头歌女》是法国戏剧家创作的的一个独幕剧。
5、超现实主义运动开始于1924年发表的。
6、《华伦夫人的职业》是写作的揭露资产阶金钱的肮脏的戏剧。
7、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象征派诗人是和。
8、艾略特的诗歌创作进入第二个创作时期的标志长诗。
9、这部小说具有明显的自传成分,它通常被视为弗吉尼亚·伍尔夫最出色的作品。
10、托马斯·曼是享誉欧洲的作家,并于1929年因小说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1、代表劳伦斯小说最高成就的作品是。
12、高尔斯华绥第一个三部曲《福尔赛世家》包括三部作品,它们是、和。
13、20世纪在俄国和苏联重要的象征派诗人是和。
14、晚年,法朗士创作了三部具有重要影响的长篇小说:、和。
15、罗曼·罗兰后期创作的代表作是多卷本长篇小说。
16、超现实主义作家阿拉贡的代表作品是。
17、《等待戈多》是法国荒诞派作家的著名戏剧18、以纪实性的手法描写战争的残酷和揭露战争的真相。
这部小说的作者是雷马克。
19、艾略特出版的第一部诗集在诗歌领域里开了一代诗风。
20、萧伯纳写作的延续了的主题,继续揭露资产阶金钱的肮脏。
21、20世纪在现代德语文学中最重要的象征派诗人是。
22、被视为现代小说经典之作的是乔伊斯的作品。
23、毛姆的成名作是作家最重要、流传最广的一部小说,主要揭示虚伪的宗教教义、世俗观念正是人生的枷锁。
24、卡夫卡最重要的代表作品是短篇小说,它向人们讲述了一个人变成虫的故事。
25、高尔基最优秀的作品是长篇小说。
它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巨著,是20世纪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作。
26、《毛猿》是美国著名表现主义戏剧家的作品。
27、是美国小说家德莱塞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品,也代表了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华中师大《中国古代文论》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中国古代文论》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乐记》是代儒家文论的重要总结。
2、曹丕的《》是中国文论史上第一篇现存的文学理论专文。
3、《》是中国文论史上第一篇讨论文学创作全过程的专论4、《》是中国第一部诗论专著。
5、清代章学诚评价《》为“体大思精”、“笼罩群言”。
6“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语出的《》。
7、清代最富于创造性的小说评点家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提出了人物理论。
8、“立主脑”是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的《》篇中提出的。
9、我国古代第一篇词论专文是《》。
10、“诗有三境”是唐代提出的关于诗歌意境创造的看法。
11、《曲律》的作者是。
12、儒家有三不朽:、、。
13、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的思维方式,大体上分为、、。
14、先秦的思想文化主要指和。
15、《》最显著的特点是兼容了儒道两家的思想,成为实行儒道互补的最早的成功典范。
16、儒家将经籍《》《》《》《》《》尊为五经。
17、汉人的文学评论对象主要有三方面即《》《》和汉赋。
18、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较系统的音乐理论著作。
19、曹丕将文气大致上分为两类,清为之气,浊为之气。
20、作为创作时作家的心理特征,缘情又有三种情况即、、。
21、陆机论的主体心理包括:、、驾驭语言的心理能力。
22、钟嵘的文论思想分为:吟咏情性说、、、。
23、三教是指:、、三种文化思想。
24、儒道释三种文化对唐宋金元文论的影响表现在:、、三大理论中。
25、金圣叹评点《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合称“”。
26、墨子的学说与儒家并称“”。
墨子的文艺思想,集中体现在《》篇中。
27、萧统的《文选序》揭示“”了是选文的标准。
28、《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
29、司马迁认为: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理想和正确的政治主张,而遭到统治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的产物,并因而总结出了“”。
文学理论试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文学作品B. 文学创作C. 文学批评D. 文学理论本身答案:D2. 以下哪位学者提出了“文学是人学”的观点?A. 亚里士多德B. 康德C. 马克思D. 尼采答案:C3.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安娜·卡列尼娜》B. 《悲惨世界》C. 《百年孤独》D. 《荒原》答案:D4.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非线性叙述B. 内心独白C. 现实主义D. 反传统答案:C5.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核心特征是什么?A. 历史感的丧失B. 深度模式的消失C. 语言的自我指涉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文学理论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A. 指导文学创作B. 促进文学批评C. 影响文学教育D. 推动文学发展答案:ABCD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文学作品的解读?A. 作者的意图B. 读者的背景C. 文化环境D. 时代背景答案:ABCD3. 新批评主义的主要观点包括哪些?A. 文学作品是一个封闭的系统B. 重视文学作品的形式分析C. 强调作者意图的重要性D. 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是固定的答案:ABD4. 以下哪些是文学理论中常用的术语?A. 隐喻B. 象征C. 叙事D. 修辞答案:ABCD5. 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哪些?A. 文学作品是社会结构的反映B. 文学作品的意义是由语言结构决定的C. 文学作品的意义是开放的D. 文学作品是作者个人情感的表达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文学理论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答案:文学理论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创作提供理论指导,帮助作者更好地理解文学的本质和创作规律,从而在创作过程中能够更加自觉地运用文学技巧,提高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2. 描述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
答案: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包括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注重细节描写,强调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影响,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
文学理论的试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文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文学作品B. 文学创作C. 文学批评D. 文学理论自身答案:D2. 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不包括()。
A. 历史分析法B. 比较分析法C. 统计分析法D. 理论阐释法答案:C3. 文学理论的学科性质是()。
A. 应用学科B. 基础学科C. 交叉学科D. 实验学科答案:B4. 以下哪项不是文学理论的功能?()A. 指导文学创作B. 促进文学批评C. 丰富文学知识D. 创造文学作品答案:D5. 文学理论在文学研究中的作用是()。
A. 次要的B. 辅助的C. 基础性的D. 无关紧要的答案:C6. 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哪个时期的理论家强调了文学的意识形态功能?()A. 古典时期B. 浪漫主义时期C. 现代主义时期D. 后现代主义时期答案:D7. 文学理论中的“文本”指的是()。
A. 作者的思想B. 读者的解读C. 作品的实体D. 作品的符号系统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文学理论的研究范畴?()A. 文学的本质B. 文学的创作过程C. 文学的接受过程D. 文学的市场价格答案:D9. 文学理论的研究视角包括()。
A. 作者中心论B. 读者中心论C. 文本中心论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10. 文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是()。
A. 越来越封闭B. 越来越开放C. 越来越单一D. 越来越复杂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文学理论的研究内容可能包括()。
A. 文学作品的形式和结构B. 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C.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D. 文学作品的创作技巧答案:ABCD2. 文学理论的学科交叉包括()。
A. 哲学B. 心理学C. 社会学D. 语言学答案:ABCD3. 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可能涉及()。
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案例研究D. 理论构建答案:ABCD4. 文学理论的流派有()。
A. 形式主义B. 结构主义C. 后结构主义D. 女性主义答案:ABCD5. 文学理论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体现在()。
华中师大《文化学概论》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文化学概论》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填空1、文化系统中的四个主要子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美国科学家摩尔的观察,人类文化中遗留的动物本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3、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在《___________________》一书中描写的三种文化模式分别命名为日神型、 _________ 型和_________________型。
4、世界三大人种指: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古代希腊著名的两大史诗是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美国学者亨廷顿在《_____________》中将世界文明分为中华文明、__________、___________西方文明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等。
7、文化的四大特征是_________、 ____ 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8、人类起源神话有两大类型,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
9、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将日本文化归纳为 ________ 感文化,将基督教文化归纳为________ 感文化。
10、中国传统社会的血缘宗法制度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嫡长子继承制,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华中师大《文学文本解读》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文学文本解读》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一、文本缺省填空1、门隔花深旧梦游,(),()。
(),(),()。
2、(),()。
春风十里扬州路,()。
3、剪剪轻风未是轻,()。
(),()。
4、而今听雨僧庐下,()。
(),()。
()、(),()。
(),5、老大那堪说。
()。
()、()。
()?()、()。
(),()。
6、宣室求贤访逐臣,()。
(),()。
7、闻道汉家天子使,()。
(),()。
(),()。
8、韦曲花无赖,()。
(),()。
(),()。
(),()。
9、水精帘里颇黎枕,()。
(),()。
(),()。
(),()。
10、上邪!我欲与君相知,()。
(),(),(),(),(),()!11、《诗经•鹊巢》第三章:(),();(),()。
12、(),维鸠居之。
之子于归,()。
13、少年听雨歌楼上,()。
(),(),()。
14、枕前发尽千般愿:(),(),()。
(),()。
(),()。
15、(),自嫁黔娄百事乖。
(),()。
(),()。
(),()。
16、桃之夭夭,()。
(),()。
17、晨起动征铎,()。
(),()。
(),()。
(),()。
18、促织声尖尖似针,()。
(),()。
19、明月别枝惊鹊,()。
(),()。
(),()。
(),()。
20、新裂齐纨素,()。
(),()。
(),()。
(),()。
(),()。
2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了治学经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
此第二境也。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22、(),听取蛙声一片。
23、(),悠然见南山。
24、大漠孤烟直,()。
二、简答题1、什么叫起兴?诗歌中的起兴有什么重要的审美功能,试举例说明。
2、从审美特征上看,诗歌中的隐喻与作为一般修辞手段的隐喻有什么区别,试举例说明。
3、举例说明散文的抒情与诗的抒情的区别。
4、反讽的主要特征是什么?5、小说情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6、结合具体实例谈谈构成“语境”的因素。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理论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理论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华中师范大学1998年文学理论试题一、解释概念1.文本:“文本”也被译为“本文”,它的本义是指一部文学作品的实际存在方式,在现代批评理论语境中,文本泛指人们可以对其进行理解和解释的符号或符号链。
这种从语言或话语而不是从作家的角度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突出了文本的符号特性。
文学文本是文学存在的现实形态,文学文本以书面语言或口头话语的形式将作家的审美意识物态化为语言实体。
①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文学文本是作家创造的产物,是主体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②从文学接受角度看,文学文本又是接受者再创造的对象;③作为文学语言活动的产物,文学文本又具有可以脱离主体的相对独立性,是一个允许释意也需要释意的对象。
2.题材:是作者将素材集中提炼加工而写入作品中的材料的总称,是作品中具体表现的一定社会历史事件或生活现象。
题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题材指的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的某些方面。
狭义的题材指的是构成一部叙事性作品内容的一组完整的生活现象。
3.意境:由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自然景物交融而成的广阔和谐的自然生活图景,是由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所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思想和想象的艺术境界。
4.艺术构思:所谓艺术构思是作家对静观默察得来的、已经烂熟于心的材料聚精会神地进行想象、联想,以致虚拟、结构、组合。
直至按照一定的意图孕育出艺术形象的思维活动。
二、简答题1、典型形象具有怎样的基本特征?答: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对典型问题的论述,集中体现在对人物形象的创造上。
特征如下:第一、典型形象具有“整体个性”的特点。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
第二、典型人物的普遍性在于体现了深广的社会历史蕴涵。
典型人物以他们独特的个性和命运,显示了人生和人性与社会历史活动密切相关的某种底蕴,其普遍性在于体现了深广的社会历史蕴涵。
第三、典型人物在表现人生上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文学理论2》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文学思潮2、召唤结构3、内形式4、叙事角度5、自然主义6、风格7、共鸣8、典型化9、期待视野10、形象思维11、外形式12、文学类型13、戏剧冲突14、母题15、创作动机16、文学鉴赏17、边缘文学体裁18、现实主义19、创作客体20、喜剧21、创作个性22、文学批评二、理论辨析1、有人认为,文学创作需要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会对创作产生不良影响。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有人认为,创作个性就是作家个性的表现。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3、有人认为,政治思想的介入一定不利于文学,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试举例加以说明。
4、有人认为,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要受到其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制约,而作家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影响。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5、有人认为生活对象等同于创作客体,这个说法对吗?为什么?6、郑板桥说: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火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独画云呼哉。
7、有人认为,典型就是代表了某种性格类型的形象。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8、中国的“诗可以怨”、“发愤著书”、“不平则鸣”、“穷而后工”的说法,以及西方的“愤怒出诗人”、“艺术是表现苦难的语言”、“文学是苦闷的象征”等等,反映了文学创作的什么规律?9、为什么说“有一千个读者就一千个哈姆雷特”?其说明了文学欣赏的什么特点?三、问答题1、什么是文学流派?文学流派有什么特点?2、人们为什么要浪漫主义文学比喻为“灯”?其说明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什么特点?3、鉴赏为什么会发生共鸣?4、什么是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文学有什么特点?5、什么是文学批评?在文学活动中,文学批评具有什么作用?6、文学与道德有哪些相似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7、在文学创作活动中的形象思维有哪些特点?8、什么是艺术积累?艺术积累包括哪几个方面?9、举例简述经济基础对文学的制约。
10、简述戏剧文学的审美特征。
11、文学思潮具有哪些特点?12、文学创作中的灵感思维有哪些特点?13、简述通俗文学的审美特征。
14、文学创作中创作主体和创作客体的统一体现在哪些方面?15、为什么说在文学的诸多功能中,审美功能居于主要地位?16、什么是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文学有哪些特点?17、简述现代主义文学对传统的“颠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8、简述原型与母题的区别。
四、论述题1、举例论述什么是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在表现形态上有什么特点?2、什么是文学鉴赏的再创造?结合自己的鉴赏实践,举例说明再创造的特点。
3、举例论述在继承文学遗产时,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4、什么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举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平衡现象?5、什么是文学思潮,文学思潮对于文学的发展演变具有什么意义?6、举例说明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文学理论2》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为适应社会变革和艺术创新的需要,在文学领域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的文学思想潮流。
文学思潮往往会形成一定规模的文学文化运动。
2、“召唤结构”是伊瑟尔首先提出的。
伊瑟尔认为,文学文本是一种虚构,其中虽然也有来自现实世界的成分,但这些成分的组合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构成了一个人们似乎熟悉却又陌生的世界,这个世界不具有确定的对象性和现实性,而文学文本所使用的语言是表现性或描写性的,于是形成了不确定性与空白。
是文学文本所特有的结构特征,这就是“召唤结构”。
3、内形式,即构成内容整体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之间的联系,它体现了一件艺术品的内部结构,其本身就是具体内容的显现方式。
因此,内形式是不可能脱离具体内容的,它不具有自身的独立性,不具有纯形式因素。
4、叙事角度又称叙事观点、叙述角或聚焦型,是指叙事者叙述小说所采取的角度或视点。
5、以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遗传学的方法来观察和表现社会人生的一种文学思潮和表现类型。
形成于19世纪后期,主要代表作家有法国的左拉、龚古尔兄弟和莫泊桑,德国的霍普特曼等人。
6、风格是体现在一系列创作活动及作品中的、具有独创性的、相对稳定的创作个性。
风格的基本涵义是表现在文学活动中的独创性。
7、是指读者为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所打动,与艺术形象产生了一定的认同与感应,达到了主客体之间的契合一致与情感交流。
8、典型化是指这样一种艺术概括:通过收集、分析种种生活现象,抓住、提炼最能体现某种人物或生活现象特点的素材进行虚构,重新创造出一个新的形象来。
这个形象经过艺术虚构,他既是个别的,又体现了与其同类形象共有的特点。
这种通过个别显示一般的形象,就是具有典型性或典型意义的形象。
能否塑造出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叙事作品成败优劣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9、期待视野指读者在接受文学作品时,他已有的各种经验、知识、趣味、能力等在具体鉴赏活动之前已经形成的种种经验和知识,表现为一种期待定向,使读者的鉴赏有了一个相对确定的范围,此范围构成了接受可能实现的限度。
10、是指在创作过程中物理的对象和心理的对象始终以审美的具象化形式存在于创作主体的头脑中,作家在对其进行选择、加工、虚拟、假设、延伸、发展的同时,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渗透其中,构思出生动的艺术形象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
11、外形式指文学得以物态化的物质材料、技巧手段以及种类等形式因素,他们一般都有自己的、独立于具体内容的审美特性。
12、文学类型即文学的形态类型,是指因艺术精神和形象创造的不同所形成的文学形态。
13、戏剧冲突是戏剧情节的构成成分,是两种对抗力量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及结果,是体现戏剧性的最高、最尖锐和最集中的形式,是戏剧文学最基本的审美特征。
14、母题是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一种单一因素,是民间故事、小说和戏剧作品中反复具体运用的常规情景、事件、手法、旨趣、程式等。
15、创作动机是激发创作主体进行文学创作,并把创作主体的情感活动、想象活动、意象活动、言语活动等引向特定的艺术对象,进而把特定的艺术对象熔铸成艺术形象的心理原动力。
16、文学鉴赏是一种接受活动,具体地说就是读者为满足审美需求,以再创造的方式感知、想象、理解和评价作品,进而获得一种特殊的精神享受的接受活动。
17、边缘文学体裁指某些文学作品既有文学的因素,又有非文学的因素,既含有某种文学体裁的因素,又含有其它文学体裁的因素,它不处在某种文学体裁的中心,而处在某种文学体裁的边缘,既可以划为一种文学体裁,又可以划为另一种文学体裁。
18、是一种以写实性的形象和形态,通过典型化的艺术概括来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生经验的文学类型。
19、创作客体指进入创作主体的实践和创作活动领域,和创作主体发生对象性联系的客观对象。
20、喜剧一般是以讽刺、幽默、夸张的手法,通过丑陋、庸俗、落后的人物或行为的自我暴露来表现其荒谬或失败的戏剧作品。
‘21、创作个性创作个性指的是体现于创作实践和创作结果中的个性特征,其显示了一个作家在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和表现生活上的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
创作个性直接影响和规定着文学创作的个人化程度,是一个作家的文学创作有无创造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22、文学批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学批评涵盖非常宽泛,从新书的评介到系统的理论研究都包含其中;狭义的文学批评是一种在鉴赏的基础上,以文学理论为指导,对文学文本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科学阐释活动。
二、理论辨析1、不对。
文学创作主要是艺术思维,但这并不是说创作的整个思维过程都与抽象思维无关。
文学创作的思维活动往往是以艺术思维为主、以抽象思维为辅,两种思维活动在文学创作中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文学创作必须以艺术思维为主,但是要将大量的生活素材组织成一个艺术整体,并发掘和显现蕴含于其中的思想意义,仅仅靠艺术思维就不够了,还需要抽象思维的参与。
具体来说,抽象思维对艺术思维的辅助作用主要表现在,作家要借助抽象思维来帮助自己认识生活和概括生活,借助抽象思维的判断和推理来帮助形成对生活现象的深刻理解。
所以,在创作的思维活动中,抽象思维有可能介入作家对生活素材的分析、综合、提炼,有可能帮助作家确定作品的主题,甚至还会参与对人物、环境和情节的创造。
但是这种参与始终不会离开艺术思维,抽象思维与艺术思维在创作活动中是交织为一体的。
抽象思维以辅助的形式参与艺术思维,不仅不会破坏或削弱形象的力量,倒有可能强化艺术思维,给艺术思维以启发和深化。
2、不对。
创作个性与个性有关,但是二者有根本的区别。
个性是一个人特有的兴趣、气质、天赋、能力和性格等心理因素的总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区别仅仅在于这种心理个性的表现是鲜明、突出,还是隐蔽、含蓄。
个性是人人都有的,但是创作个性却并非人人具有。
原因在于,个性是以个人的生理素质为基础,但是创作个性的形成需要实创作实践,不通过创作实践,不能在创作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创作经验,并将这种创作经验保持下来,就不可能形成创作个性。
3、不对,这是一种过于简单的看法,并不完全符合文学史的事实。
作为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或一个阶级的利益、信念、追求的集中表现,政治意识在其形成之时,同样充满了热情与活力,是激励人们追求理想、价值和甘愿为之献身的巨大精神动力,也是解剖社会的锐器。
中外文学史上许多作家和作品之所以获得成功,原因之一就在于其表现了鲜明的政治倾向和政治热情。
4、不对。
创作主体有相应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体现为受动性和能动性。
受动性指的就是作家在文学创作活动中要受到其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制约,他的创作一般不能超越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
但是,在创作过程中,作家同样具有能动性,即创作主体既要受到时代、社会的限制,又有其个人的主动性,体现了创作主体能动性的一面。
这种能动性表现在,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作家还是可以根据其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趣味、生活经验,来选择他所要表现和能够表现的生活、主题、题材和体裁,还可以选择他所熟悉的艺术技巧和方法。
即使时代、社会、传统的影响,也要经过主体的消化和吸收。
所以,将作家说成一个纯粹的被动接受者是片面的。
5、不对。
在创作活动中,创作主体必须以一种体验的方式感受生活,将世界作为人的对象性的存在来把握,从而使外在于自己的生活对象,成为主体感觉经验中的对象。
此刻,生活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主体之外的认识对象,而且更因为主体的感同身受,因为主体以切身经验的体认,而成为主体化、情感化和个性化了的对象。
只有在这个时候,生活对象才会成为主体认识自己和表现自己的对象,才能够成为创作客体。
6、郑板桥这段话说明形象思维的一个特点,即形象思维不能离开对感性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