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碳原子与碳单质
课题6.1.1 碳的单质-学易试题君之同步课堂帮帮帮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一、物质的组成1.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氧气是由____________组成,氮气是由____________组成,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水是由_______________组成。
2.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的物质红磷是由___________组成,白磷是由___________组成;氧气是由___________组成,臭氧是由_________组成;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组成,过氧化氢是由_________________组成。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碳的单质不同种类的碳单质由于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导致它们在物理性质上存在很大差异。
1.金刚石(1)金刚石由________构成,是__________中最硬的物质,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_____________形状的固体。
(2)金刚石的用途用于装饰品——____________,用于裁玻璃、切割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用于钻探上,这些都是利用金刚石的__________性质。
2.石墨(1)石墨由________构成,硬度__________,有滑腻感,具有优良的_________性能;石墨是深灰色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的___________________状固体。
(2)石墨的用途用于制铅笔芯、电刷、电极,这些都利用了石墨的__________性质。
(3)无定形碳木炭、焦炭、活性炭和炭黑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结构与__________类似。
木炭具有____________的结构,具有吸附能力,能吸附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更强,能吸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化学碳和碳的化合物知识精讲 人教实验版

初三化学碳和碳的化合物知识精讲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二部分身边的化学物质(二)碳和碳的化合物、金属与金属矿物二. 复习要求:(一)碳和碳的化合物1. 了解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2. 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3. 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4. 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5. 了解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6. 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
7. 了解一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金属与金属矿物1. 金属的物理性质(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
(2)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2. 金属的锈蚀和防护(1)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
(2)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一些简单方法。
3. 铁的冶炼(1)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
(2)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4. 常见金属的特性:(1)了解铁、铝等金属的化学性质。
(2)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了解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上的应用。
(4)了解铁和钢在组成和性质上的区别。
(5)了解常见合金与纯金属在组成和性质上的区别及合金的用途。
三. 复习:(一)碳和碳的化合物1. 知识结构网络:碳单质金刚石石墨足球烯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化合物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性质物理:没有颜色,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体叫“干冰”化学:“三不”(不能燃烧、不助燃、不能供呼吸)与水反应:与石灰水反应:制法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原理:装置:与氢气相同收集:向上排空气法验满: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方法: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用途:灭火、工业原料、致冷剂、人工降雨、化肥⎧⎨⎪⎪⎩⎪⎪⎫⎬⎪⎪⎭⎪⎪⎧⎨⎪⎩⎪⎧⎨⎪⎪⎩⎪⎪⎧⎨⎪⎪⎪⎩⎪⎪⎪⎧⎨⎪⎪⎩⎪⎪⎧⎨⎪⎪⎪⎩⎪⎪⎪⎧⎨⎪⎪⎪⎩⎪⎪⎪⎧⎨⎪⎪⎪⎪⎩⎪⎪⎪⎪⎧⎨⎪⎪⎪⎪⎪⎪⎪⎪⎪⎪⎪⎩⎪⎪⎪⎪⎪⎪COCO2⎪⎪⎪⎪⎪⎧⎨⎪⎪⎪⎪⎪⎪⎪⎪⎪⎪⎪⎪⎪⎪⎪⎩⎪⎪⎪⎪⎪⎪⎪⎪⎪⎪⎪⎪⎪⎪⎪⎧⎨⎪⎪⎪⎪⎪⎪⎪⎪⎪⎪⎪⎪⎪⎪⎪⎪⎪⎪⎪⎩⎪⎪⎪⎪⎪⎪⎪⎪⎪⎪⎪⎪⎪⎪⎪⎪⎪⎪⎪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CO 3CO 2C H 2CO 3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⑧2. 碳单质:(1)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常见的炭)(识记)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的对比: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有导电性等。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高频考点知识梳理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高频考点知识梳理单选题1、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有可燃性B.都是无色固体C.硬度都很大D.都能导电答案:AA、金刚石和石墨是碳的单质,都具有可燃性,A项正确;B、石墨是黑色固体,B项错误;C、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但石墨很软,C项错误;D、金刚石不能导电,石墨能导电,D项错误。
故选A。
2、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4/5B.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霓虹灯C.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D.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答案:A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1%,说法错误;B、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所以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说法正确;C、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氮气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说法正确;D、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说法正确。
故选:A。
3、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B.CO 具有还原性,CO可用于冶炼金属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答案:D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正确;B、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正确;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正确; 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错误。
故选D。
4、2020年世界环境日中国宣传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A.垃圾分类投放B.野炊明火烧烤C.控制汽车鸣笛D.坚持绿色出行答案:BA、垃圾分类投放,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B、野炊明火烧烤,会增加污染物的排放,造成空气污染,符合题意;C、控制汽车鸣笛,可以减少噪音污染,不符合题意;D、坚持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优秀教案教学设计(6课时,含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1)第1课时碳的单质 (1)第2课时碳的化学性质 (4)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7)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0)第1课时二氧化碳 (10)第2课时一氧化碳 (15)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18)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碳的单质【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了解C60分子的结构特点。
3.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4.知道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使学生懂得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2.通过木炭、活性炭对红墨水的吸附实验,让学生学会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C60、碳纳米管的发现及研究的介绍,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帮学生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金刚石、石墨、木炭和活性炭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碳氏三兄弟”一天碳氏家族的三个兄弟在表功,老大说:“我是天然矿物质中最硬的,我能破石开山”;老二说:“我是天然矿物质中最软的,我很滑,能导电,但我过后留有痕迹”;老三说:“我在当前社会上广泛应用于高科技材料”。
你能总结出它们性质的特点吗?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碳的单质提出问题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为什么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讨论交流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1.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
2.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比较及用途:课堂讨论1.金刚石和石墨是同一种物质吗?由石墨制造金刚石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2.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吗?这些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为什么不同?知识拓展1.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前者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后者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蜡烛的燃烧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都含有水、氧气和二氧化碳,但吸入气体中氧气的比例更高,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的比例更高。
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各种常见仪器不同的药品需要不同的仪器来取用,如粉状药品需要用药匙或纸槽,块状药品需要用镊子。
液体药品需要用细口瓶存放,瓶塞应倒放,标签朝手心,口对口紧挨着慢倒,试管略倾斜。
量筒没有“刻度”,正确读数需要视线与凹液面下端平视。
酒精灯需要注意安全事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灯对灯”点燃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禁止用嘴吹。
火焰分三层,对物质加热使用外焰。
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对液体加热时,试管外壁要保持干燥,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1/3,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45°,先预热再加热,加热使用外焰,试管口不可对着人。
对固体加热时,试管外壁要保持干燥,试管口略下倾,先预热再加热,加热使用外焰。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气体和杂质组成,其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二氧化碳含量很少,只有0.03%。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之一是使用红磷。
实验步骤为: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向集气瓶中加少量水,接着点燃红磷并立即将其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实验关键是红磷必须过量,装置必须密封,并在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含答案)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金刚石、石墨、木炭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的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黑色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2.地表约有71%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总水量的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活性炭给水杀菌消毒B.为了健康可多饮蒸馏水C.软水一定是纯净物D.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3.能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方法是A.闻气味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集气瓶中C.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集气瓶中D.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4.在密闭容器中3克碳和7克氧气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的气体有()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和氧气5.对下列事实的解释合理的是A.活性炭净水——吸附水中的悬浮物等杂质B.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存在明显差异——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C.CO能燃烧,CO2不能燃烧——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种类不同D.6000L O2在加压的情况下能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主要是氧分子变小6.如图装置有较多用途,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如瓶内为空气,要收集氧气,气体应从a端进入B.如瓶内装满水,要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a端进入C.医院给病人输氧时,也有类似装置(瓶内装半瓶蒸馏水)。
病人吸氧的塑料管接在b端D.输氧时,可通过此装置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7.小明同学在化学学习后梳理了以下知识,其中正确的是()①自制简易净水器可将自来水变为蒸馏水;②原子核内不一定有中子;③工业上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制备氧气;④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但能使火焰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⑤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以做燃料;⑥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锦集6篇)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锦集6篇〕篇1:初三化学知识点上册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用CO复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一通、二点、三灭、四停、五处理”:“一通”先通氢气;“二点”后点燃酒精灯进展加热;“三灭”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四停”等到室温时再停顿通氢气;“五处理”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环境。
氧气的制取(1)工业制氧气―――别离液态空气法法,利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此变化属于物理变化.(2)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固固加热:(化学方程式)2KClO3MnO22KCl+3O2↑、2KMnO4△K2MnO4+MnO2+O2↑固液不加热:2H2O2MnO22H2O+O2↑(3)发生装置搜集装置:排水集气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4)操作步骤和注意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③排水法搜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时再搜集;④实验完毕时,先移开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5)氧气的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元素1.化学元素就是具有一样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符号书写原那么: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3.元素化合价口诀正一钾钠银氢氨,正二钙铜镁钡锌,铝三硅四磷正五,氯常负一氧负二,铁变二三碳二四,硝酸盐酸根负一,碳酸硫酸根负二,二四六硫均齐全。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燃烧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一、燃烧1、概念: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响。
2、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到达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否那么不能燃烧)如右图所示: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温度到达着火点;白磷的着火点低,应贮存在装有水的试剂瓶中。
3、燃烧与缓慢氧化的比拟一样点:都是氧化反响、都放热;不同点:前者发光、反响剧烈,后者不发光、反响缓慢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考点一)1、燃烧的条件决定着灭火的原理,只要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就可以到达灭火的目的2、灭火的原理:(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合肥市第一中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经典习题(培优提高)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金刚石、石墨、木炭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的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黑色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A B.B C.C D.D3.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重要的方法。
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正确的是()A.A B.B C.C D.D4.下列物质中性质与用建不相关联的是A.金刚石很硬—刻划玻璃B.石墨质软—作电极C.木炭可燃—作燃料D.氮气稳定—作食品填充气5.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间有空隙B.原子不显电性——原子中没有带电微粒C.物质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改变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6.对下列事实的解释合理的是A.活性炭净水——吸附水中的悬浮物等杂质B.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存在明显差异——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C.CO能燃烧,CO2不能燃烧——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种类不同D.6000L O2在加压的情况下能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主要是氧分子变小7.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和氧气___________燃着的木条B.木炭粉和二氧化锰___________观察颜色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___________闻气味D.蒸馏水和过氧化氢溶液___________二氧化锰8.归纳是化学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下列对有关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A.A B.B C.C D.D9.小明同学在化学学习后梳理了以下知识,其中正确的是()①自制简易净水器可将自来水变为蒸馏水;②原子核内不一定有中子;③工业上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制备氧气;④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但能使火焰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⑤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以做燃料;⑥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它由碳元素组成 D.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正确叙述是(
B. 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
D. —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10.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关系不正确 的是
()
A. 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B. 稀有气体性质不活泼,可用于焊割金属用保护气
C.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脱色、除异味
D. 由于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所以可作润滑剂
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
)
A.石墨 B.铁
进阶练习
(
一)
C.金刚石
D.石灰石
下列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C.金刚石质硬,石墨质较软
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是由于(
A.它们都是固体 B.它们的密度小
是黑色
)
B.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
D.金刚石打磨后可以制成钻石
)
B.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排列不同
D.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
C.疏松多孔、表面积大
不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炭黑、焦炭、木炭、活性炭的各种叙述中,
A. 它们都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因此都是混合物
B. 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因此都具有吸附性
C. 活性炭常用作冰箱除味剂或净水器的净水剂
D.炭黑可以制造黑墨水、黑色颜料或黑色鞋油
下列关于碳的几种单质的组成和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璀灿夺目的天然钻石是由碳元素构成的
B.炭黑可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
C.铅笔芯主要是用铅和少量碳粉制成的
D.长期未用而难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中加入少量铅笔芯来作润滑剂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曾用“石墨炸弹”使南联盟的高压输电线短路,这是因为石墨
A.质软 B.耐高温 C.具有导电性 D.具有润滑
性
继发现C60后,Go也已制得(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Go的说法正确的
A.它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它是碳原子构成
D.他们都
A.都是黑色固体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