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周练五语文试卷(含答案)

初三周练五语文试卷(含答案)
初三周练五语文试卷(含答案)

来苏中学2017秋初三语文周练(五)

(总分:100分时间:70分钟)

一.文言文重点实词。(20分)

1.苟.富贵

2.若.为佣耕

3.会.天大雨

4.度.已失期

5.今亡.亦死

6.等.死,死国可乎

7.狐鸣

..呼曰 8.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9.皆刑.其长吏 10.以头抢.地耳

11.虽然

..,受地于先王 12.虽.千里不敢易也

13.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14.天下缟素

..

15.徒.以有先生也 16.亮躬.耕陇亩

17.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18.非惟

..天时,亦抑.人谋也

二、古诗文填空。(17分,每空一分。)

1.宫中府中,,,。

2.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虑忠纯,。

3.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吹伤了那家,!

4.表明诸葛亮志趣的句子:,。

5.出师一表真名世,。(陆游《书愤》)

6.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蜀相》)

7.《隆中对》中诸葛亮题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

提出的战略方针是:,,,。三、文言文比较阅读(25分)

【甲】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节选自《隆中对》)

【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节选自《出师表》)

1.翻译句子。(8分)

(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出师表》一文是诸葛亮出师前写给后主刘禅的表文。文章表达了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在文中,他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分别从《隆中对》《出师表》中找出成语“三顾茅庐”的原句。(4分)

《隆中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师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请用简洁的语言概况甲段中“天下计”的内容?乙段中那句话最能体现“老臣心”?(4分)

5.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妇孺皆知,请分别写出其中的故事、歇后语、成语各一个。(3分)

故事________________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

歇后语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38分)

(一)培养自己的“静能量”(18分)

①云南省勐海县的贺开茶山上,有几个做茶的年轻人。茶山听起来很美好,待起来可不好受:远离了都市的繁华,朋友圈就那么几个人,洗个澡、看个电影、吃顿料理都不太方便。虽说是为了创业,

怎么能待得住?有个做茶的年轻人杨景润这样回答: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26岁的崔亚蕾说得更简单:静下来就好了。

②静,就是潜下心来,保持安静。有些年轻人缺乏安静的耐心,一味追求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一静下来就不习惯,觉得无聊。譬如酒和茶,他们更爱酒的热烈刺激,较少去品茶中滋味。遇事急躁,做事浮躁,还没想好要干什么、怎么干好,就急吼吼做方案拿计划,一旦遭遇挫折,又不知如何是好。又或者“这山看着那山高”,职业规划变了又变,跳槽成了家常便饭。有些年轻人想当然以为动比静好,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于是整日忙于交朋友,参加酒场聚会,钻研“成功学”,寻找成功的“终南捷径”,希望一蹴而就。

③静的好处很多。《大学》里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诸葛亮告诫过我们:“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显然,安静也是一种“能量”,甚至是一种很强大的“能量”。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曾国藩给自己定了“静坐”的“日课”:每天不管在家还是外出,总要独坐两小时。

④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自找苦吃”,带领林场职工绿化荒山,20余年造林5万多亩。来访的记者问他,那么艰苦怎么待得住?老书记笑答,山上鸟语花香、清风阵阵,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应该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忍受得住如此寂寥漫长的精神考验,并把它转化为郁郁葱葱的“精神绿洲”吧。

⑤培养“静能量”,要学会追求安静。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安静并非召之即来,要想静下来,须下一番修炼功夫。让自己“静下来”的法子挺多,古人说“唯读书可以变化气质”,读读书,钓钓鱼,下下棋,练练书法,只要有心,无论哪种,久久为功形成习惯,心沉下去,“静”的境界就升上来了!

⑥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当你烦躁不安、百无聊赖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当你遭遇挫折、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做错了什么,失败了又如何;当你小有成就、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来,想想初衷是什么,得到的算什么。

⑦培养“静能量”,当然不一定要去茶山等偏远的地方“修行”,只要心无旁骛,处处可以历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青年像初升的太阳,自然是朝气蓬勃的。不过,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6分)

3.请为第④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4分)

4.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5分)

(二)寒门贵子,贵在奋斗(20分)

①古人云:“自古寒门出贵子,从来纨绔少伟男。”在当今社会,这样的观点也许有些片面,但它

对于当今处于寒门的青年来说确实是起到了一定的鼓励作用。

②那么,谁才是今天社会中的“贵子”?

③“贵”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升官发财,也不意味着必须拥有多么高的社会地位,“贵”代表的是人生进步的可能性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富二代、官二代无疑符合传统意义上的“贵”,但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不能凭借自身本领干事创业,所谓“贵”也不过停留在人生的浅表。相反,白手起家的寒门青年,凭借自身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努力创造属于自己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贵子”的称谓自然当之无愧。作为哈佛大学优秀毕业生代表之一的中国寒门学子何江,曾讲到自己成功的经验:“每到一个更大的地方、更大的平台,你会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很多,而我相对来说,好奇心比较多,我就会有压力去把它学会,让自己不断补足短处。”

④寒门贵子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刻苦奋斗和拥有的社会信任以及社会支持力量相关。在价值多元化、传播渠道扁平化的今天,“贵子”的意涵有了更丰富的面向,同时,网络也为寒门青年走向成功提供了强大的社会支持力量。一位网名为“搬家小伟”的湖北青年石神伟,凭借一系列高难度健身视频,在短视频分享平台上吸引了超过百万粉丝。这位寒门青年从留守儿童、网瘾少年一路走来,用健身不断磨练和改变自己,传递着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正能量,感动了无数网友。今天,许多像“搬砖小伟”这样寒门出生的“网红”,借助网络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也为社会进步传递着正能量。有人感慨,小伟的坚韧、低调和朴素,是这个时代的奢侈品,他是真正属于今天的“寒门贵子”。

⑤当今社会,家庭出身、教育背景和工作平台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路径。但寒门贵子的诞生,在于自己的打拼。一篇名为《寒门贵子》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豪门的,我们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并不是鸡汤,而是说出了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寒门能否出贵子,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个关于“命运”的话题,而是关于一个“奋斗”的故事。⑥由此看来,努力奋斗,成就寒门贵子。

1.阅读全文,下列对文章的表述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湖北青年石神伟的成功,主要是借助了网络力量。

B.文章第③自然段加点字“传统意义”指的是“有一技之长,能凭借自身本领干事创业”。

C.文章所说的“寒门”,指的是生活贫穷、社会地位较低的家庭。

D.寒门贵子普遍具有“勤奋、坚韧、低调、朴素、积极进取、拼搏向上、创造社会价值、传递着正能量”等品质。

2.请归纳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3分)

3.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任选出其中两种并作分析。(8分)

4.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第⑤自然段画线句“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的理解。(5分)

参考答案

一、二大题略

三、1——2略

3.《隆中对》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4.天下计指“天下三分”。具体指:对曹操“不可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刘备则“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最能表现“老臣心”的句子:“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5.故事:(诸葛亮)空城计或挥泪斩马谡(曹操)杀杨修或杀吕伯奢

成语:三顾茅庐乐不思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答案只要与《三国演义》有关均可)

四、阅读。

(一)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1. 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2. 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引用《大学》的内容,诸葛亮的告诫,曾国藩的事例,论证了“静的好处很多”的观点,从而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评分标准:(2分)论证方法1分,作用1分。

3.示例一:闻一多潜心研究目不窥园,写出《唐诗杂论》。

示例二:司马迁遭受宫刑在狱中依然静下心来完成《史记》。

4.评分标准:开放性试题,能结合自身谈出感受,语言简洁即可。

(二)寒门贵子,贵在奋斗

1.C、D(C选项着眼于局部,1分;D选项着眼于全文,2分;A选项“主要是借助了网络力量”错误;B基,“传统意义”指的是“升官发财,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2.“寒门贵子,贵在奋斗”或“努力奋斗,成就寒门贵子”

3.示例:第③自然段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事例论证)。

对比论证:将富二代、官二代与白手起家的寒门青年的不同特点的“贵”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贵’代表的是人生进步的可能性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这一观点;

举例论证:列举中国寒门学子何江取得成功经验的事例,具体地论证了“‘贵’代表的是人生进步的可能性以及发现人生价值的机会”这一观点。

第④段运用了举例论证(事例论证)。列举湖北青年石钟神成为“网红”的事例,具体地论证了“寒门贵子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他们刻苦奋斗和拥有的社会信任以及社会支持力量相关”这一观点。

第⑤段运用了引用论证(道理论证)。引用《寒门贵子》当中的话,论证了“寒门贵子的诞生,在于自己的打拼”这一观点。

4.围绕“寒门贵子,贵在奋斗”这一中心论点,并联系生活实际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给满分。

示例: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我们出身寒门,社会地位、教育背景、物质生活条件远不及富二代或官二代,但是我们只要凭借自身的本领,靠着坚韧的品质,通过自身的努力,积极进取,创造出一定的社会价值,我们就会成为当之无愧的贵子!

部编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周周练试卷(含答案)

实验学校 梦溪校区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部编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周周练试卷(含答案) 一、积累与语言运用: 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8分) 酝酿..( )( )嘹.亮( ) 黄晕.( )应和.( )贮.( )蓄 hōng tuō( )( ) 撑.起伞( )lǎng rùn( )( )抖擞.( ) huā zhī zhāo zhǎn( )( )( )( )hóu lóng( )( ) 2.默写填空(26分) (1)“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2)红的像火, , 。 (3)树叶子却绿得发亮, 。 (4)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 。 (5) ,以观沧海。 ,山岛竦峙。 (6)秋风萧瑟, 。 (7)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8) ,谬以千里。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阅读书籍能使你的修养、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B 、当暴风雨袭来时,我感到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C 、老师总是使用幽默风趣的讲课方法,常常使我们茅塞顿开....。 D 、人生短如白驹过隙....,当及时把握,千万不可浪费光阴。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其中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9分) ①登上山梁远望,你不禁会被到处漫山遍野的绚丽景象所震撼。那1000多亩人工种植的山茶花竞相开放,犹如万丈红霞盖满了山坡,用妖娆的彩服妆点着紫溪山。②紫蝶、鹿城春、大理茶、狮子头……等各种茶花争奇斗艳。嫣红、粉红、嫩红……色彩斑斓尽显娇媚。③千枝万朵、花团锦簇,纷纷引得游人步入花丛留影。据植物学家考证,早在一千多年前,紫溪山中就有人工种植的茶花。这里的茶花树龄早、品种多。花色齐全,在滇中首屈一指。“云南茶花甲天下,紫溪茶花甲云南”之说流传百年,至今未变。 第 句,改法为: 第 句,改法为: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 ………………………………………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卷及答案

山东省招远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29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 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分.外(fèn) 蓑.衣(suō) 田圃. (pǔ) 禁锢.(gù) B.停滞.(zì) 谦逊.(xùn) 点数.(shǔ) 襁.褓(qiáng) C.妖娆.(ráo) 署.光(shǔ) 栖.息(qī) 喑.(yīn)哑 D.风骚.(sāo)喧嚷.(y?ng)斗笠.(1ì) 繁演.(yǎn) 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⑴他难以自己内心的喜悦,忽地站起来大呼:“成功了!” ⑵物候观测的数据气温、湿度等条件的综合和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⑶花美在精神,精神是要用心去的。 ⑷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世界和平与稳定,主张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国际争端。A.①抑制②反映③接受④维持 B.①克制②反应③感受④维持C.①抑制②反映③感受④维护 D.①克制②反应③接受④维护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 B.全国人民支援玉树灾区的事实充分表明:人间有情,大爱无疆。 C.在节能环保型社会里,人们的低碳意识正在进一步增强。 D.据刚刚最新收到的消息,我国男子乒乓球队再次获得世乒赛团体冠军。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B.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C.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 D.但愿父辈的每一句话如同一颗小小的种子,从中萌发出你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幼芽。5.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以冯唐自比,企盼有朝一日得到信任和重用,戍边杀敌,报效朝廷。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雪》)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福建省厦门市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一)语言积累(12分) 1、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无为在歧路,。 (2),病树前头万木春。 (3)春蚕到死丝方尽,。 (4)不畏浮云遮望眼,。 (5)浊酒一杯家万里,。 (6),千树万树梨花开。 (7)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8)苍颜白发,,太守醉也。 (9)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10)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生动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是,。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温馨是一种境界。温馨是粗茶淡饭中的欢笑,是生活清贫中的【甲】(坦然坦诚),是困苦中的从.容,是艰难中的【乙】(和睦和蔼),是面对一切不幸,却拥有理解和欢悦,是平平淡淡中的体贴和相守……是渗入静mì()树林中的阳光,分射出丝丝的光束,织出宜人的景致:妻子xián()熟地操持家务;老奶奶笑吟.吟地牵着孙子去玩;一次深情的注视,一句“天寒了,多加一件衣服”的关怀,一句“你是否依然爱我”的追问……透过这些惬意的温情,使我们分外陶醉。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4分) ①静mì()②xián()熟 ③从.(A.còng B.cōng)容④笑吟.吟(A.yíng B.yín) (2)从【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2分) (3)划线的句子是个病句,请写出正确的句子。(2分)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5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 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下面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词起句用一个“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奠定了全词纵情,豪迈 的感情基调。 B.上阕“新射虎,看孙郎”这一典故的用意是要像孙郎(孙权,这里是作者自喻)那样建功立业。下阕“何日遭冯唐”这一典故中,作者把自己比作魏尚。

高2019届第九周周练试题

高2019届第九周周练试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所以摩擦力只能做阻力,不能做动力 B ?两物体间有摩擦力时,一定还有弹力,而且这两个力相互垂直 C. 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2 .如图所示,在水平力 F 作用下,A 、B 保持静止。若 A 与B 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 F M 0。则关于A\B 的受力个数可能为( ) A. A 受4个,B 受3个 B . A 受4个,B 受4个 C . A 受3个,B 受4个 D . A 受3个,B 受5个 3 ?现在许多汽车都应用了自动挡无级变速装置,可连续变换速度, 图2为截锥式无级变速模型示意图。两个截锥之间有一个滚动轮, 主动轮、滚动轮、从动轮之间靠彼此之间的摩擦力带动且不打滑。 现在滚动轮处于主动轮直径 D i ,从动轮直径 D 2的位置,则主动轮转 速n i 与从动轮转速n 2的关系是:( ) A .吟伙 B .叫% C. 若主动轮转速恒定,当位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滚动轮从右到左 移动时,从动轮转速降低 D. 若主动轮转速恒定,当位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滚动轮从右到左 移动时,从动轮转速降低 4. 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 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 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 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 T ,每块砖的厚度为 d 。根据 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5. 如图是某中学科技小组制作的利用太阳能驱动小车的装置.当太 阳光照射到小车上方的光电板,光电板中产生的电流经电动机带 动小车前进.若射到小车上方的光电板,光电板中产生的电流经 电动机带动小车前进.若小车在平直的水泥路上从静止开始加速 行驶,经过时间t 前进距离S ,速度达到最大值V m ,设这一过程中 电动机的功率恒为P ,小车所受阻力恒为 F ,那么() A .这段时间内小车先匀加速运动,然后匀速运动 B .这段时间内阻力所做的功为 Pt 1 2 一 1 2 C .这段时间内合力做的功为 mv ; D .这段时间内电动机所做的功为 Fs mv m 2 2 二.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1.5分,共计24分) 6. 如图7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 0点,用铅笔靠着 线的左侧向右上方 45°方向匀速移 动,运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则橡皮说法正确的是: () /广莎戸 o 慝建 I 1 t 1 1 1 1 ? 1 一 1 2 1 ~~ rr ~1 L - - 1 3 1 1 1 匚 1 4厂 厂 1 1 H 1 1 5 一 5 1 匚 A .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 .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J C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T D ?小球在位置“ 3”的速度为2T 从动轮 图2

初三周练五语文试卷(含答案)

来苏中学2017秋初三语文周练(五) (总分:100分时间:70分钟) 一.文言文重点实词。(20分) 1.苟.富贵 2.若.为佣耕 3.会.天大雨 4.度.已失期 5.今亡.亦死 6.等.死,死国可乎 7.狐鸣 ..呼曰 8.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9.皆刑.其长吏 10.以头抢.地耳 11.虽然 ..,受地于先王 12.虽.千里不敢易也 13.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14.天下缟素 .. 15.徒.以有先生也 16.亮躬.耕陇亩 17.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18.非惟 ..天时,亦抑.人谋也 二、古诗文填空。(17分,每空一分。) 1.宫中府中,,,。 2.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虑忠纯,。 3.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吹伤了那家,! 4.表明诸葛亮志趣的句子:,。 5.出师一表真名世,。(陆游《书愤》) 6.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蜀相》) 7.《隆中对》中诸葛亮题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 提出的战略方针是:,,,。三、文言文比较阅读(25分) 【甲】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节选自《隆中对》) 【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2015年10月江西萍乡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制卷人黎老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2分 A.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作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B.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和开发。 C.我们全班同学,在深入开展”人生意义在于奉献”的讨论后,经过大家的努力,使班级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D.杨辉返校后,对抢救落水儿童的事只字来提,直到一封感谢信送到校长室,这件好人好事才为大多数人知晓 2.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A、嫣红(yān)虬枝(qióu)缄默(jiān)脑髓(suǐ) B、渲染(xuàn)诘责(jié)竣工(jùn)琐屑(xiè) C、狭隘(yì)玷污(diàn)揩油(kāi)歼灭(jiān) D、天堑(qiàn)惩罚(chéng)贿赂(luò)执拗(niù) 3.下列一段话正确的顺序是(c)2分 ①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②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④草长莺飞,布谷飞歌。 ⑤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⑥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A.①③⑤④⑥②B.④③⑤②①⑥C.④③①⑤②⑥D.④①② ⑤③⑥ 4.阅读下则消息,完成文后题目。(2分) 2006年3月中旬,英山县有关部门透露,首都北京将在中华世纪坛伫立40位中华文化名人塑像,英山县历史名人毕升位列其中。 毕升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家之一,他创造发明活字印刷术,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1990年,在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村发现了毕升的墓碑后,英山县召开了毕升文化研究会10多次,建造了毕升纪念馆,编辑出版了《毕升研究文集》,创作出版了8集电视连续剧《活字精神》,并且较好地传承打造出了毕升文化品牌。 (1)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答案:毕升塑像将伫立中华世纪坛(意同即可) 二、综合运用 7.用文字说明左面这幅漫画所要传达的意思。2分

初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2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评估试卷 卷首寄语:亲爱的同学们,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别忘了,对自己说一声:我能行!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微笑是一缕轻柔的春雨,可以平息肆n üè的狂风;微笑是一颗闪亮的星辰,可以慰藉夜间跋涉者的心灵;微笑也是一座坚实的精神桥墩,可以承载. 千万吨的重负。 ①n üè ②载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社会改革的大潮中,我们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B.“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C.省运会期间,淄博市的二百多辆巡逻车、一千多名干警,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D .报刊、杂志、电视和所有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使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4分) ①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安全、健康等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绿色装修”也就成了近期装修行业中点击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 绿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全面实施政府“阳光工程”,是政务公开工作的拓展和深化,是建设透明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效能政府的重大举措。 阳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也译为“世界读书日”、“世界书香日”),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发现读书的乐趣,并以此对那些推动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的人们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表示感谢和尊重。你所在的学校准备举办“读书节”活动,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去。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1分) (2)请为你们班拟一个活动方案。(4分) 活动主题: (1分) 活动目的: (1分) 活动方式(两项以上) : (2分) 5.古诗文默写。(7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 ②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江南》温庭筠) ③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④《破阵子·为陈同甫赋诗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激烈征战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 ⑤李清照的《武陵春》中与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与王维的《使至塞上》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神韵颇为相似。 ⑦适当运用典故可以增加诗词表现力,丰富诗词的内涵,增加韵味和情趣,也可 以使诗词委婉含蓄。请你写出一句包含典故的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 密 ………………………………封 …………………………… 线 …………………………………

九年级语文第五次周练试题(无答案)

江苏省扬州梅苑双语学校2014届九年级语文第五次周练试题(无答案) 成绩 一、选择题。(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恻隐(ca)昳(ya)丽豁免(hu?)玉帛(bá) B、尊翰(hàn)应分(yīng)闭门羹(gēng)偌大(ru?) C、秉(bǐng)烛期(qī)年侃侃(kǎn)凌乱(líng) D、赐(cì)教不由分(fēn)说驽钝(nú)怜悯(mǐ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2009年的春晚,小沈阳惟妙惟 ...肖.、技惊四座的表演,获得全国观众高声叫好,从而一炮走红,身价倍增。B.如今不少年轻人 深居简出 ....,不社交、少运动、迷上网,在网上购物、订餐甚至网上打工,成为继“月光族”后的又一新族群——“宅男宅女族”。C.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该企业积极应对,对产品的设计 和生产吹毛求疵 ....,从而使得产品不仅没有滞销,而是销路越来越好。D.本次月考成绩暂时不理 想的同学,不应该妄自菲薄 ....,甘居下游,而应奋起直追。3.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顶是()(3分) A、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地方,青少年吸毒已蔚然成风 ....,这引起了当局的严重关切。 B、工作成绩突出,领导十分器重,面对未来,他踌躇满志 ....。 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 D、走进书店,各种各样的中考辅导资料令考生和家长应接不暇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法国佳士得拍卖行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强拍圆明园兽首,这是为了一己私利,公然藐视国际公理、伤害中国人民情感和利益。B.随着在太空飞行494天的“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撞月,标志我国的探月一期工程已经圆满完成。C.技术创新的新浪潮正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存储、获得和处理有关我们星球的各种环境和文化现象的信息。D.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措施,极大地提振了全国人民的信心。 5. 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2014南京青奥会吉祥物“砳砳”的创意源于雨花石,形象生动活泼且极富内涵。 B.莫言作品大多通过一个个匪夷所思的黑色幽默故事,人们去反思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C.海上云台山风景区的开园,对提升我市旅游品牌具有重大意义。 D.海滨中学开展的“拒抽第一支烟”签名活动,是为了青少年引起对烟草危害健康的重视。 6.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春秋时期各种史料的汇编。 B.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纪传体史书。 C.夏洛克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作品《威尼斯商人》中的一个高利贷者,他贪婪、吝啬、 冷酷、残忍。这部喜剧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 贷者之间的矛盾,歌颂了仁爱、友谊和爱情,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 D.《〈陈毅市长〉选场》第十场通过陈毅市长夜访知识分子齐仰之的故事,表现了共产党人对 科学文化和知识分子的尊重。 7.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清得如同镜子一般,,实在奇绝。 ①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 ②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却有一层芦苇,密密遮住。 ③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

高一语文周练试卷(3)答案

高一语文周练试卷(3)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B 2.(3分)D(A项,句式杂糅,去掉“根据”;B项,中途易辙,把“自”调至句首;C项,搭配不当)3.(3分)B 4.(3分)D 5.(3分)B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6. 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常见实词的意思。其中B 选项的“赞”在此处是“资助”的意思,属于“赞”的生僻义。《易经》有言,“赞者,佐而助成。”同学们在平时要多加强文言文的积累。D 选项中的“课”属于词类活用现象,这也属于实词常考查的类型,同学们需要多加注意。 7.A【解析】A 选项中的两个“以”都是介词,翻译为“凭借……的身份”;B 选项中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需要重点关注,这里容易被误翻为“的”,而实际上是指示代词,表示“这一类的人”,类似的课内例句还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C 选项第一个“于”是动词“到”,第二个“于”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D 选项,第一个“其”译为“她的”,第二个“其”译为“大概”,表示揣测语气。 8. (1)【解析】本句的重点实词为“割”“奉”“力养”。翻译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本句大意如下:(如果)分割我父亲的土地来奉养公公,我们就不是竭尽全力在奉养。 (2)【解析】本句的重点实词为“花钿”“质库”“绩”。翻译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本句大意如下:(妻子的)首饰已经所剩无几,都抵押给当铺了,(妻子)昼夜不停地纺织来赎(它们)。 9. 【解析】文章第三至五段,分别讲了冯孺人典当首饰招待四方名士、倾心尽力侍奉公公并料理丧事、力持门户抚养孩子、慈爱乡里帮助贫苦之人的事,但是要注意这些都是事件,而非题目中问的“方面”,因此考生在作答时还需要再进一步进行概括,大致可分为招待客人、侍奉公公、抚养子女、对待乡里四个方面。 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0.(10分)前六句见课本(7)玩物丧志;(8)成如容易却艰辛。(9)不愤不启(10)鲜克有终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11.C 12.D 13.特点:①巨大的生命力②纯真清澈③一次次的新生④养育了两岸的生命。 象征意义:鄂温克民族的生命力、精神与品格 14.含义:①鄂温克人久远的历史②丰富的精神世界③未来的发展。 原因:“我”是外来游客,来去匆匆。 情感:对鄂温克民族的尊重 15.表现:①玛丽亚?索:与根河和森林相守一生②乌热尔图:辞官返乡,创作大量作品,担当起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③走出山林的人们:不忘根河,勇敢热情地接受了新生活 匠心:作者选择了不同时代、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完整地表现出了鄂温克人依恋“根河”、坚守根河精神的主旨。 16.A 五、《红楼梦》1——5回检测(32分) 17、“金玉良缘”指薛宝钗有金锁,贾宝玉有宝玉,两人应结成姻缘。 “木石前盟”指林黛玉前生为绛珠仙草,贾宝玉前生为女娲炼石补天余下的石头化成的神瑛侍者,两者有恩有义,今世应结成姻缘。 18、①介绍贾府的历史与人物,②点出贾府存在的危机,③介绍主要人物贾宝玉的特点。 19、贾迎春。嫁给忘恩负义的凶恶丈夫孙绍祖,最终被折磨致死的悲惨命运。 20、判词指袭人,优伶指蒋玉菡,公子指贾宝玉。 21、反映了她寄人篱下,心地孤傲,小心谨慎的心理。

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

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个2分,共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字形与注音有误的一项 A.糯(nuò)米熹(xī)微苋(xiàn)菜 B.淳(chún)朴譬(pì)喻荸(bí)荠 C.起兴.(xīng) 酬和(hé)藉(jí)贯 D.秫.(shú)秸弦.(xián)乐招徕.(lái)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 ..的一项 A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 处心积虑 ....。 B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 ....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忘却了曾经的理想,淡漠了身肩的责任,以致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C他是个计算机专家,又会两种外国语,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人要虚心向他求教,不耻下问 ....。 D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现在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师都能亲切问好,而见到烧锅炉的、打扫厕所 的和食堂打饭的工人师傅,却都不屑一顾 ....。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 B.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鸭蛋”。 C.挑好了,装在鸭蛋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 D.一头是一串小抽屉,里头放各种半制成的原料:皮儿、馅儿和作料,另一头是一口汤锅。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云南的歌会》作者沈从文,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原文标题是“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 B《端午的鸭蛋》作者汪曾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 C《吆喝》一文选自《北京城杂忆》,作者冯骥才,本文描写了旧北京城大街小巷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 D《绝唱》作者刘鹗,清末人,著有《老残游记》,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5.将下列语句排成一段连贯通顺的话,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 大家一定熟悉孟母三迁的故事吧。 。。。如果没有孟母的严格要求,中国思想史上将会缺少一颗耀眼的明星。 (1 )而且搬到学堂附近之后,她也毫不放松对儿子的要求,留下孟母断杼的佳话。 (2)由于孟母的远见卓识和严格要求,孟子最终成为流传千古的大西想家和教育家。 (3 )孟母为了使儿子成才,连居住环境都一丝不苟,选择再三。 A (1)(2)(3) B (3)(2)(1) C (3)(1)(2) D (2)(1)(3)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18分) 6.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8分) ⑴足蒸暑土气,。《观刈麦》 ⑵《月夜》表明“春天的脚步近了”句:,。 ⑶温庭筠《商山早行》中常用来形容游子早行的景象和心境的名句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九次周练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九次周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30分,每小题6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6分) ①毕业后他的大学同学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中。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④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2、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6分) 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6分) A.如果将平均主义推广到分配领域,否认人的差异而要求平均分享一切,只会扼杀人的积极性,不利于社会公平的真正实现,最终阻碍社会的发展。 B.南方没有集体供暖,只能实行个体式采暖,居民可采用电取暖或燃烧取暖的方式,他们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取暖的问题。 C.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 D.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6分) A.阅读毛泽东的优秀诗篇,常会得到丰富的审美享受。诗词中洋溢着的崇高美,往往令人产生一种钦敬、赞叹、振奋的感情。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周练试卷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周练试卷3.12命题:胡仕国班级:姓名:得分: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42分)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16分) 1.nièrú() 2.nì()味 3.斑máo() 4.蝉tuì( ) 5.收liǎn( ) 6.kuī( )甲 7.人声dǐng( )沸 8.蟋shuài() 9.chán()络 10.桑shèn()11.书shú() 12.tì tǎng() 13 油líng() 14脑suǐ() 二、句子默写。(16分) 1.她马上成为我,成为,成为我。 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丰富了我,。 2. ……的时候,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 “!”……现在,先生是死了!, ;,这是难于计算的。 3.曲径通幽处,。山光悦鸟性,。 ,但余钟磬音。常建《》4.,乾坤日夜浮。 ,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 三、运用。(10 分) 1.某宾馆客房的床上摆了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浴衣,浴衣上有张小纸条。 尊敬的客人: 这件衣服是供您洗浴后穿的。如果您想带一件回去留作纪念,请到二楼商场购买, 价格为180元,谢谢! 这张小纸条提供了哪些信息?它告诉客人的最主要的意思是什么?(3分) 2.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 A.我们的班长德高望重,被选为学生会主席。 B.我军坚守阵地一天一夜,牺牲惨重,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后继部队赶上来了。 C.老师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终生难忘。 D.他在课堂上说错了一句话,结果搞得声名狼藉。

3. 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的片断,仔细阅读后,用规定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对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有语病和错别字包括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加以修改。(5分)(1)换用号:(2)增补号:(3)删除号:(4)复原号:(5)调位号:(6)留空号:星期天早上,我们几个同学相约去登天平山。 出发不久,我们就来到了天平山麓的山脚下。同学们纷纷谈论起昨晚看的电视节目。 稍作准备后,我们开始登山。才到半山腰,马明同学就已累得奄奄一息,落下了一大段。 于是我们继续往上爬。几个同学主动上前搀扶他。同学们把一个个石阶当作一个个困难往 脚下踩。站在山顶向下俯看,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秀美的图画……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58分)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5题。(共15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正确的词语。(4分) 2.这段景物描写,写了哪些季节的景物?请举例说明:(4分) 3.“油蛉在这里低唱”中“这里”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分) 4.文段中“不必说”和“单是”两方面的内容,强调的重点是什么?这样表述有什么效果?(3分) 5.这段文字中哪句话可以概括百草园的特点?(2分) 五、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10题。(共15分) 尽管刚刚经受过肃杀的冰雪,百草园内却一片苍翠葱茏。十来枝竹子扶疏摇曳,在初生的阳光下,洒出一片淡淡的影子,两棵不太大的棕榈伸开巴掌,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十分________________这座桥。 (2)王栋真是________________,制作出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3)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作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书法艺术之美表现得________________。 A.推崇别有用心淋漓尽致B.崇拜别出心裁惟妙惟肖 C.崇拜别有用心惟妙惟肖D.推崇别出心裁淋漓尽致 2 . 下面四个句子原是一段,它的正确语序是(2分) ①首先设法安慰自己,树立信心,镇定情绪,消除心理障碍。 ②遇到无法下笔,思路阻塞,判断不清的难题时,不要着急。 ③心里平静后再冷静思考就不怕难题了。 ④这时候,你应该想:我难,别人也难,何必畏惧呢? A.③④②①B.②③①④C.②①④③D.④②①③ 3 . 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泻到笔下,这是源于写作者平时注重知识的积累为基础。(将“源于”改成“因为”) B.地震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心系灾区,不仅亲临现场指导救灾工作,还派人给灾区群众送来各种各样的救援物资和食物。(将“和食物”删掉) C.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癌症防治行动,推进科研攻关、早诊早治和预防筛查,着力缓解民生焦虑。(将“科研攻关、早诊早治和预防筛查”改为“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 D.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可以更好发挥市场机制,把规范举债的“前门”开得更大,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创造条件。(在“市场机制”后加“的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本课的说明极有条理性,其逻辑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物候现象的成因——对农业生产的意义——物候现象的特征——研究意义 B.物候现象的特征——决定的因素——对农业生产的意义——决定意义 C.物候现象的特征——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决定因素——研究意义 D.大自然的现象——物候现象的特征——物候现象的成因——研究意义 二、字词书写 2 .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激动人心的表演赛开始了,cái判发令枪响起,船模纷纷chí chěng而出,选手们xián熟的操作技术,使船模按照独特的滑行轨迹前进,现场观众也因船模的表演变得热血沸腾。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笨拙的土豆 王晓莉 ①十年前的秋天,我在火车上偶遇一位男子。他当时在翻的那本凡·高画册吸引了我我们渐渐攀谈了起来。我说我喜欢的是凡·高那一系列自画像。

②“那么,凡·高有张早期的画作有没有引起你的注意呢?”对面的他说。“不,你不会注意到它的。”他还没有说出是哪一张,就又十分肯定地说。临下车前,这个男子把这本边页已经翻得微卷的凡·高画册送给了我。这本画册里有他着重提到的那幅名画—《吃土豆的人》。 ③现在,这幅《吃土豆的人》,我闭上眼睛即可回忆起任何一个细节,它那么悲伤刻骨而又坚忍不拔。 ④画面正中是一盏悬挂的昏黄油灯,灯光下,一家五口正围桌而坐。木纹餐桌上摆放的正是还冒着热气的,仅有的一大盘土豆。热气袅袅上升到他们的头顶,有了温暖的氛围。一个老太太正把一个特大的土豆递给主妇模样的人,仿佛在说:瞧这一个,多大个啊!主妇则低眉倒着咖啡,她的粗眉有些皱起,仿佛有点不耐烦眼前这样的生活,却又依然惯性地深思着这样的生活该怎样才能过得更如意、更体面些。主妇的对面是一家之主,他是一个辛勤耕种的男人,手背粗糙而发黑。他凝望着老婆,仿佛要跟她商量什么,而另一个戴头巾的女人又凝望着他。一个穿裙子的姑娘背对着我们。他们的手都出奇的大,手指的骨节突着。这一幅画里,有笨拙的男女,有笨拙的土豆,有着一个家庭笨拙不堪的生活。 ⑤有人曾鼓动凡·高将这幅画拿去沙龙参加展览,但凡·高说:“我想清楚地说明那些人如何在灯光下吃土豆,用放进盘子中的手耕种土地,老老实实地挣得他们的食物。我要告诉人们一个与文明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并不期望任何人都喜欢它或赞美它。”然而我却喜欢它。渐渐的,我爱上吃土豆,煎、炒炖、煮。当饭吃,当莱吃,当零食吃,没有一样不尝试,没有一样不好吃,感觉土豆里有着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清香。 ⑥我开始探究土豆的成长。几乎所有的蔬果,都是裸露在空气与光线中,它们一生都与风和光线嬉戏打闹,最后用碧绿的、红彤彤的颜色告诉人们:我熟了,来吃我吧。只有土豆、红薯,那不多的几样,从春到夏,完全地埋伏在泥土之下。当它们从容不迫地拨开层层泥土时,就是它们完全成熟的日子。 ⑦我曾听闻许多有关土豆的故事。有一回,我看到介绍前苏联的一个电视片,在那个地就是它们完全成熟的日子广人稀、粮食永远不够的国家,产量极大土豆,曾经成为了人们唯一的救命粮。在20世纪60年代初,饭蔬最为匮乏的冬春之际,土豆挺身而出,拯救了我国整个北方…… ⑧每一次看到、听到这些,我总是热血沸腾地想亲自去种植一季土豆,去观察、了解、亲近它们那些披着大地色外衣的土豆,那些外表粗糙、内心扎实的土豆,那些在市场的菜堆上和人们的菜篮中笨拙滚动的土豆,那些养育生活的土豆。 ⑨偶尔,我会想起火车上遇到的那个人。他当时那么坚定地指出我会忽略凡·高那幅《吃土豆的人》,也许并不是他的武断,是他看出了当时的我,是个过度追求纤细生活的人不知晓索取之于付出的真谛。这样的人,无法泥沙俱下的生活里立住脚,无法看得更清晰。这样的人,需要吃更多粗糙的、笨拙的食物与更多粗糙的、笨拙的人往来,过更多有荆棘的、笨拙的生活。

周练试卷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听力 略 第二部分:语法和词汇知识(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 What __ public is concerned about is whether the scientists win be able to find _____ cram for the disease. A. the; a B. the; / C. /; a D. /; the 22. -- Jack _______ for work in the downtown. What was the matter? -- _______, but he had no luck. A. ought to have hunted; So he was B. ought to have hunted; So he did C. ought to hunt; So he has D. ought to hunt; So he did 23. By the middle of August, a national campaign was underway ________ drunken drivers. A. dealing with B. to do with C. to deal with D. doing with 24. Admiral (海军上将) Hu Y anlin said that security demands required China to have its own aircraft carrier, and _______ any country had the right to build one. A. which B. that C. what D. whether 25. October 1, 2009 is a special day, _____ I think, that will be remembered by all the Chinese forever. A. which B. what C. it D. one 26. -- Excuse me. ________? --That's $ 5 altogether, sir. A. Can 1 order, please B. Could I have the bill, please C. How much is the meal we've had D. Please count the money, will vim 27. Whenever I think of my childhood, I'll always feel that the period of free time seem to have passed ________ A. for ever B. by and by C. little by little D. in a flash 28. "In no case ________ you are a Chinese." Dad told me before 1 went to Japan, A. you should forget B. forget you C. should you forget D. shouldn’t you forget. 29. To our delight, up till now, the European Union, Japan, and Russia ________ their targets for CO2 emissions A. give B. have given C. give D. gave 30. Was it in the beautiful park ________ was located by the sea ________ we first met our new Chinese teacher? A. where, which B. which, which C. that, that D. which, where 31. -- Perhaps Tom's not in. -- ________. Look, the light's on. A. Yes, he can be at home B. No, he mustn't go out C. Y es, he must be at home D. No, he needn't go out 32. At first, his teacher couldn’t' realize that Lang Lang had a ________ for music though he said he wanted to learn the piano so much. A. knowledge B. present C. gift D. desire 33. A small plane crashed into a hillside five miles east of the city, ________ all four people on board. A. killed B. killing C. kills D. to kill 34. The government has taken some measures to solve the shortage of electricity, but it may be some time ________ we have enough power. A. since B. after C. unless D. before 35. President Obama held talks with Chinese President Hu Jintao in Beijing, _____ economic recovery, climate change and stopping the spread of nuclear weapons. A. which was discussed B. in which they-discussed C. when they discussed D. which discuss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