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学第二章作业

合集下载

燃烧学作业习题

燃烧学作业习题
氧气扩散到固体燃料表面扩散到固体表面的气体如氧气被固体表面吸附就是分子或多或少的紧密连接在相界面或反应面上它常作为化学反应的第一阶段吸附的气体和固体表面进行化学反应形成媳妇后的生成物吸附后的生成物从固体表面上解吸解吸后的气体生成物扩散离开固体表面
燃烧学作业习题
二零一三年五月二十日
燃烧学作业习题
一、问答题
燃烧过程是在化学反应动力区域内进行,在此时燃烧过程的进展(或燃烧速度)将强烈地受到化学动力学因素的控制。如可燃混合气的性质、温度、燃烧空间的压力和反应物质浓度等变化都将强烈地影响燃烧速度的大小;而如气流速度、气流流过的物体形状和尺寸等流体动力学的扩散方面因素却与燃烧速度无关。这种燃烧过程就是化学动力燃烧(或动力燃烧)。如:可燃混合气体的燃烧
热作用与电离作用同时加快氧化反应。
2、高速混合气流的火焰稳定方法有哪些?
钝体稳焰、旋转射流或逆喷射流稳焰、值班火焰稳焰、突扩通道或偏转射流稳焰。
3、解释皱褶表面理论?
皱褶表面理论认为,湍流脉动速度试火焰表面皱折变形,使燃烧反应面积显著增大,同时火焰中的热扩散系数要比混合气本身的可扩散系数大的多,由于这些原因,湍流火焰传播速度大大增加。当流体扰动产生的涡团尺寸大于燃烧区的厚度,在湍流脉动的作用下使火焰产生皱折与变形。但脉动速度不很大,流体涡团还不能冲破火焰表面。此时称为大尺度弱湍流火焰。此时燃烧表面积大大的增加了。
解:
(1)1m3煤气完全燃烧所需理论空气量,烟气组成,体积
(α=1)
烟气组成:
(2)1m3煤气的高低热值(未考虑原始水分)
(3)α=1.5完全燃烧所需的空气量,烟气的组成,体积
烟气组成:
(4)
2、某容器中含有甲烷5%,乙烷2%,氧气21%,氮气67%,二氧化碳5%(体积百分比)初始温度25℃,初始压力0.1Mpa,爆炸温度1200℃,计算爆炸压力。

杭州市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简答题专项基础练习(含答案)

杭州市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简答题专项基础练习(含答案)

一、解答题1.点燃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图中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解析:2H2S+3O2点燃2SO2+2H2O【解析】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是硫化氢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和水,化学方程式是:2H2S+3O2点燃2SO2+2H2O。

故答为:2H2S+3O2点燃2SO2+2H2O。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白磷燃烧的温度是40℃甲、乙两个集气瓶用导管连接,玻璃管A 的下端紧系一只气球。

将此装置放置在较强阳光下一段时间后,(1)可能观察到乙广口瓶中的现象是____。

(2)冷却到室温后可能观察到甲广口瓶中的现象是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解析:白磷过一会后立刻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气球膨胀乙瓶内的氧气被消耗,造成气压降低(1)、将此装置放置在较强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如果温度升到40℃,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就会引起自燃,生成白色粉末五氧化二磷,所以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白磷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

(2)、冷却到室温后,白磷自燃后,消耗了广口瓶中的氧气,使广口瓶中的气体变少,广口瓶中气压比周围环境中低,导致气球膨胀。

3.化学离不开实验,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请分析造成下列后果的原因。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炸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中,未见木条复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浸入水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冒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没有在试管口塞一团蓬松的棉花没有预先在集气瓶底留有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收集的氧气不纯装置漏气【解析】(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没有在试管口塞一团蓬松的棉花,会导致高锰酸钾颗粒随氧气进入水槽,溶于水,使水槽中的水变红;(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预先在集气瓶底留有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使生成的高温的固体溅落,导致集气瓶受热不均而炸裂;(3)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中,未见木条复燃,可能的原因是收集的氧气不纯,集气瓶内氧气的含量太低。

燃烧学作业

燃烧学作业

第二章1、说明煤的化学成分以及各组分对煤质的影响?煤的化学组成:碳C,氢H,硫S,氧O,氮N,水分,灰分。

①碳:含碳量多少决定了燃料发热值的高低。

碳是一种较难燃烧的元素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着火燃烧,所以碳化程度高的固体燃料(无烟煤)就不容易燃烧。

②氢:氢是燃料中最有利的可燃元素。

它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的能量(约相当于碳发热量的4.5倍)氢最容易燃烧,所以燃料中含氢愈多,燃料就越容易着火,且燃烧的亦愈好,并且含氢较高的燃料燃烧时,易生成炭黑。

含有大量氢的固体燃料在贮藏时容易风化,风化时会失去部分可燃元素。

其中首先是氢。

③硫:硫是燃料中最有害的可燃元素。

燃烧时可放出少量的热量。

燃烧后产生SO2与SO3气体,这些气体与烟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亚硫酸或硫酸等蒸气,对燃烧设备的金属表面引起严重的腐蚀。

④氧和氮:氧、氮是煤的内部杂质,两者都不能燃烧。

他们的存在,相对的减少了可燃元素碳氢的含量,因而是燃料发热量减少,杨在燃料中呈化合物状态存在的,它与一部分可燃元素(如碳和氢)结合成化合物,这样就约束了一部分可燃成分,使煤的发热量进一步减少。

氮既不能燃烧,也不能助燃。

因此,在燃烧时一般不参加反应而进入烟气中去。

但在温度高和含氮量高的情况下,将会产生氮氧化物(NOx)等物质,排入大气会造成换进污染。

⑤水分,灰分:他们的存在不仅减少了可燃元素的含量,降低了燃料的热量,同时还给煤的燃烧带来一定的困难,如不易着火,燃烧后结渣等。

灰分在燃烧后将以灰尘的形式随烟气带走,这会引起各类燃烧装置和通道阻塞、磨损,并影响传热。

如含有钒、钠等化合物(钠盐、钒盐)时还会产生高温腐蚀。

因为灰分的存在会相对地减少燃料中可燃物质的含量,降低发热量;同时还易造成燃料不完全燃烧和给设备的维护与操作带来困难,所以燃料中灰分含量是衡量煤质经济价值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2.何为煤的黏结性及灰熔点?何为煤的结焦性及结渣性?它对煤的燃烧有何影响?答:(1)黏结性:粉碎后的煤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煤的颗粒相互黏结形成焦块的性质(焦炭形成不同坚固程度的性质)(2)灰熔点:由于多组成分的原因,灰分没有明确的熔化温度,它的熔化是一个过程,其其熔化特性通常使用t1,t2,t3三个特征温度来描述。

燃烧学导论第二版第二章作业答案

燃烧学导论第二版第二章作业答案

根据定义:STOICHACTUALA /F |A /F |化学当量反应: 3822222C H a(O 3.76N )3CO 4H O 3.76aNairStoichfuelMW A /F | 4.76a()MW a x y /4 (x=3, y=8,所以a=5)6.15096.4485.28)5(76.4)(76.4|/===fuel air Stoich MW MW a F A当量比:87.00.186.15|/|/===ΦACTUAL STOICH F A F A化学当量反应:81822C H a(O 3.76N )productsa=x+y/4=8+18/4=12.5products N O H C →++22188475.12)1(1 kmol C8H18 与12.5kmolO2和47kmolN2混合 (a ) 81822818000f ,C H f ,O f ,N C H H(1)h 12.5h 47h (J /kmol )2of ,O h 0 2of ,Nh 00f ,C8H18h ?(511页,表B.2)02341f ,C8H18123456h 4184(a a /2a /3a /4a a )T K ()/1000可以算出(298K时):0f ,C8H18h 224,109kJ /kmol)/(109,224)0(47)0(5.12)109,224)(1(188H C kmol J H -=++-=(b )1kmol混合物中有多少mol异辛烷?多少mol氧气?多少mol氮气?0165.0)475.121/(1188=++=H C x 2066.0)475.121/(5.122=++=O x 7769.0)475.121/(472=++=N x每1kmol混合物的焓:0mixi f ,i ih x h ; ii tot x N /Nmix kmol kJ h mix --=++-=/3700)0(7769.0)0(2066.0)109,224(0165.0c) 1kmol混合物有多少千克?(=混合物的分子量乘以1kmol/1000,数值上等于分子量)mix mix mix h h /MW260.30)014.28(7769.0)999.31(2066.0)23.114(0165.0=++==∑i i mix MW x MWmix3700h 122.27kJ /kg 30.260低位热值的概念从哪里来?是一种燃烧焓。

西安交通大学燃烧学作业第二章资料

西安交通大学燃烧学作业第二章资料

兴业嘉园机械式停车设备设计与施工招标文件招标单位:上海兴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日期:2003年1月27日本招标文件是建设单位在招标过程中的规范性文件,是各投标单位编制投标书的依据,也是以后签订承包合同的重要依据。

第一条:工程概况1.1项目名称:兴业嘉园1.2建设单位:上海兴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1.3项目地点:浦电路400号1.3项目性质:住宅及酒店式公寓1.4准备条件:1.4.1结构施工已完成。

1.4.2建设用地已征用,现场施工的水、电、道路和通讯条件已经落实。

第二条:工程发包范围,发包方式及付款方式2.1工程发包范围:机械式停车设备及辅助设施的制造安装2.2工程发包方式:包工、包料、包安全、包质量、包工期、包验收通过。

2.3工程款支付方式:根据自身情况,自行提出工程款支付方式,以资竞争。

第三条:材料及设备供应原则3.1材料供应本工程材料由施工单位采购。

3.2材料的供应原则3.2.1施工单位采购的材料应在采购和进场前,提供质保书、品牌号、规格、价格,由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认可符合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上海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路政设施处有关规定要求,否则监理单位有权不予验收进场。

对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一律不得使用到本工程实体上,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采购方负责,并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损失。

第四条:工期要求及奖罚办法4.1本工程总工期由各投标单位根据各自的优势自行测算工期,以资竞争,一旦中标即为合同工期。

工期奖罚以合同为准,中标的施工承包单位每提前或延迟一天,奖罚在合同内另行规定。

正式开工日期以建设单位口头或书面通知为准。

第五条:工程质量、安全要求及验收标准5.1本工程中标单位必须遵守和执行国家规定的建筑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设计要求、质量评定标准和上海市有关工程质量管理文件,工程质量等级由各投标单位自报,以资竞争。

奖罚的具体数额由各投标单位在投标书中提出,具体条款在合同中明确。

5.2本工程质量如达不到合格,除按合同中定下的罚数数额之外,应予返修,直至达到合格为止,返修所需人力、物力、财力、工期延误均由中标单位负责。

徐通模燃烧学第2章

徐通模燃烧学第2章
11
二、基本守衡方程
湍流运动仍遵循连续介质的一般动力学定律,即质量守恒定 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1. 连续性方程:
(u) (v) (w) 0 t x y z
2. 动量方程: 3. 能量方程: 4. 化学组分方程:
(v)
t
x j
Yi
V vi,diff
m&i
i 1, 2,......, N
组分方程
cp
T t
cpVj
T x j

N k 1
hk&k

x j
(
T x j
)


T x j
(
能量方程 N
k 1
k cp,kVk , j )
第二节 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


vi'
v
' j
vi

'
v
' j
vj
' vi'


'
vi'
v
' j
ij
x j
Svi
14
(3)时均化学组分方程

t
ma ' ma'
x j
vi ma vi' ma' vi ' ma' ma ' vi' ' vi' ma'
H x j

a
Γa
~
H
ma x j


Sh
15
如果以φ表示任何标量参数,则上述诸方程均可写成下列通 用形式:

燃烧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燃烧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燃烧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燃烧过程中,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后,发生燃烧的条件是()。

A. 混合气体的温度达到着火点B. 混合气体的温度达到闪点C. 混合气体的温度达到自燃点D. 混合气体的温度达到爆炸极限答案:A2. 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中CO2和H2O的生成量取决于()。

A. 可燃物的种类B. 氧气的供应量C. 可燃物的浓度D. 燃烧的温度答案:A3. 在燃烧过程中,火焰的颜色与火焰的温度有关,通常火焰温度越高,火焰颜色越()。

A. 暗B. 亮C. 红D. 蓝答案:B4. 燃烧过程中,燃烧速率与可燃物的浓度、氧气的供应量、温度等因素有关,其中燃烧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A. 线性关系B. 对数关系C. 指数关系D. 无关答案:C5. 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中的CO和NOx的生成量与燃烧温度的关系是()。

A. 温度越高,生成量越少B. 温度越高,生成量越多C. 温度越低,生成量越少D. 温度越低,生成量越多答案:B6. 在燃烧过程中,可燃物的燃烧可以分为()。

A. 蒸发燃烧B. 分解燃烧C. 扩散燃烧D. 所有以上答案:D7. 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中的烟尘主要来源于()。

A. 可燃物的不完全燃烧B. 氧气的供应不足C. 可燃物的完全燃烧D. 燃烧温度过高答案:A8. 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中的SOx的生成量与燃烧过程中的()有关。

A. 可燃物的种类B. 氧气的供应量C. 可燃物的浓度D. 燃烧的温度答案:A9. 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中的HCl的生成量与燃烧过程中的()有关。

A. 可燃物的种类B. 氧气的供应量C. 可燃物的浓度D. 燃烧的温度答案:A10. 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中的重金属化合物的生成量与燃烧过程中的()有关。

A. 可燃物的种类B. 氧气的供应量C. 可燃物的浓度D. 燃烧的温度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燃烧过程中,影响燃烧速率的因素包括()。

燃烧学课后习题答案

燃烧学课后习题答案
nC n H m 10
2
2


( 3 . 8 2 . 3 24 . 5 2 3 . 7 ) 10
2
0 . 38 m
3
V 0,H
2O
(H
2
H 2O H 2 S
3

m 2
CnH
) 10 m
2
4 4 58 2 24 . 5 3 . 7 10 2 2
18162
KJ
Q l 2 Q l Q l1
1500 1400 19617 18162
t 2 t t1
t 1400
19002 . 28 18162
1458
(C )
5
《燃烧学》--作业
CO 2焦炉气: CO
2
3 . 8 %, H
2
58 %, CH
L
解:首先根据半无限大固体的导热公式: 2 t 及临界条件 0.1, L erf 求得 t =0.9。 2 L 假定板可以采用半无限大固体考虑,则3个小时后的 2 t 值可求出来。


L
L
1 erf
L
9
《燃烧学》--作业
L 2 t

2
L
0 .2 5 . 2 10
(3)α=1.5 完全燃烧所需的空气量,烟气的 组成,体积 3 V a , air V 0 , air 1 . 5 4 . 86 7 . 29 m α=1.5 CO 2 , H 2 O , N 2 , O 2 烟气的组成:
V CO 0 . 747 m
2
3
V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旋流燃烧器混合特性实验方案设计
班级:
学号:
姓名:
如图所示的旋流燃烧器,由同轴的两根同心管道组成,中心管通燃料气,外层管道通助燃空气(带有旋流),当空气和燃料气喷入炉膛之后发生混合,并通过旋转射流的回流区卷吸炉膛内的高温烟气,因此射流中的气体由三种成分混合而成:燃料气、空气、炉膛内烟气。

为掌握燃烧器的燃烧特性,需要了解炉膛空间中各处的气体成分比例(假定暂不考虑化学反应引起的成分变化)。

一:实验目的
为掌握燃烧器的燃烧特性, 需要了解炉膛空间中各处的气体成分比例(假定暂不考虑化学反应引起的成分变化) 。

二:实验原理
由于本实验只需要求得混合后气体的成分比例,不要求混合后气体的浓度。

因此,只需要根据热流密度守恒即可求得混合后气体成分的比例,而不需要以温度场模拟浓度场。

对于两股射流与高温烟气的混合问题,燃料气温度为T1,空气温度为T2,高温烟气温度为T3。

对于炉膛空间中的任一点,假设其温度为Txy ,该点物质中来自燃料气的成分的质量分数为m1,来自空气的成分的质量分数为m2,来自高温烟气的成分的质量分数为m3。

根据热流密度守恒,有:
⎩⎨⎧=++=++xy p p p p T c T m c T m c T m c m m m 3
33,222,111,3211 若假设三种气流p p p p c c c c ===3,2,1,,则上式可以简化为:
⎩⎨⎧=++=++xy T T m T m T m m m m 33221
13211 式中xy T T T T 、、、321为待测量,321m m m 、、为待求值。

由于未知数有3个而方程只有两个,故方程不封闭无法求解。

故,实验中须改变321T T T 、、,测出两次不同温度下的xy T ,与上述两个方程组成封闭方程组如下:
⎪⎪⎩
⎪⎪⎨⎧=++=++=++''33'22'113322113211xy xy T T m T m T m T T m T m T m m m m 式中:
1m ——混合气体中来自燃料气的成分的质量分数;
2m ——混合气体中来自空气的成分的质量分数;
3m ——混合气体中来自高温烟气的成分的质量分数;
1T ——第一次输入的燃料气的温度;
T——第一次输入的空气的温度;
2
T——第一次实验的高温烟气的温度;
3
T——第一次实验中炉膛中坐标为(x,y)点的温度;
xy
'
T——第二次输入的燃料气的温度;
1
'
T——第二次输入的空气的温度;
2
'
T——第二次实验的高温烟气的温度;
3
'
T——第二次实验中炉膛中坐标为(x,y)点的温度;xy
三:实验设备
热电偶温度计、冰点瓶、数字式电压表
四:实验系统连线图
四:实验步骤
1.按照实验系统连线图连线。

2.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开启进气系统,待温度稳定后依次记录1点、2点、3点的电势值。

依照实验具体情况在第一象限与第四象限取足够数量的离散点代替连续温度场进行研究,分别记录其电势值。

3.改变进气(燃料气和空气)温度,重复步骤二(注意:此时选取的点应与步骤二选取的点一致)。

4.关闭系统,拆除连线。

四:数据处理
对于每个点(x,y ),实验均测得了两组数据(1T ,2T ,3T ,xy T )、
('1T ,'2T ,'3T ,'
xy T )。

将这两组数据分别代入下面这个式子中计算即可得到该点处的气体成分比例。

⎪⎪⎩⎪⎪⎨⎧=++=++=++''33'22'113322113211xy xy T T m T m T m T T m T m T m m m m
将所有点所对应气体成分比例求出来,在坐标图中连接成分比例相同的点即可得到炉膛空间气体成分分布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