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工艺培训教材(1)
机械制造工艺学培训教材

引入
例1,利用卧式升降台铣床铣削一平面, 但铣出的平面与底部定位基准平面产生 平行度误差,这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例2,在车削工件时,出现圆柱度 和圆跳动超差;端面的平面度或螺 纹的螺距精度超差的现象,这是由 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在正常加工条件下,机床的本身 精度通常是影响加工工件精度最重 要的一个因素。
影响导轨导向精度的因素有制 造、安装、磨损以及使用过程中 的力、热等方面的原因。
4、提高导轨导向精度的措施
(1)机床制造时应从结构、材料、 润滑、防护装置等方面采取措施 以提高导向精度;
(2)机床安装时,应校正好水平和 保证地基质量;
(3)使用时,要注意调整导轨配合 间隙、同时保证良好的润滑和维 护。
(3)前后导轨平行度的影响
导轨扭曲示意图
例:车床导轨扭曲引起的加工误差
D R=DY
tg , sin Dy
B
H
很小, tg sin
Dy Dy H
BH
B
导轨扭曲引起的加工误差
(4)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的平行度的影响
当车床导 轨和主轴回转 轴线在水平面 内不平行时, 使工件产生锥 度。
当车床导 轨和主轴回转 轴线在垂直面 内不平行时, 对工件影响很 小。
(5)导轨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小结
由上分析可知,导轨导向误 差对不同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对象, 将会产生不同的加工误差。在分 析导轨导向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 响时,主要应考虑导轨导向误差 引起刀具与工件误差敏感方向的 相对位移。
3、影响导轨导向精度因素
二、主轴回转运动误差
机床主轴回转误差,是 主轴的实际回转轴线相对于 其理想回转轴线(平均回转 轴线)的漂移。
1、主轴回转误差的基本形式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讲解培训课件

❖ 例如,在车床上加工轴,先从一端加工 出部分表面,然后调头再加工另一端,这 时的工序内容就包括两个安装。
15
❖ (3)工位
❖ 采用转位(或移位)夹具、回转工作 台或在多轴机床上加工时,工件在机床 上一次装夹后,要经过若干个位置依次 进行加工,工件在机床上所占据的每一 个位置上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就称为 工位。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由金属切削机床、刀具、 夹具和工件四个要素组成,它们彼此关联、互 相影响。
该系统的整体目的是在特定的生产条件下, 在保证机械加工工序质量的前提下,采用合理 的工艺过程,降低该工序的加工成本。
8
❖(3)机械制造系统
在工艺系统基础上以整个机械加 工车间为整体的更高一级的系统。该 系统的整体目的就是使该车间能最有 效地全面完成全部零件的机械加工任 务。
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 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 工艺:就是制造产品的方法。 ❖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 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等,使其成为 零件的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2
❖ 生产过程
❖ 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指由原材料到成品之 间的各个相互联系的劳动过程的总和。
❖ 例如轴类零件如果要切去的金属层很厚,则 需分几次切削,这时每切削一次就称为一次走刀。 因此在切削速度和进给量不变的前提下刀具完成 一次进给运动称为一次走刀。
❖ 下图是一个带半封闭键槽阶梯轴两种生产类 型的工艺过程实例,从中可看出各自的工序、安 装、工位、工步、走刀之间的关系。
19
20
基本概念
17
❖ (4)工步
❖ 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速度 和进给量不变的条件下,连续完成的那 一部分工序内容称为工步。生产中也常 称为“进给”。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培训资料今天主要是针对检查工作特点,以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应用较多的机械加工基本知识进行培训。
一、产品零件图样的工艺性审查。
产品零件设计图样下发前,首要先要进行产品零件图样的工艺性审查。
所谓零件结构工艺性审查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能满足使用(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如果公司设备(含外协供应商)能力不能进行加工,或者加工不经济,应向设计者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当然前提条件是满足使用(质量)要求。
产品设计质量并不是精度越高越好,应该是“适用”就好,现在公司部分设计人员,由于工作经验不足,设计的产品工艺性考虑不足,总是将设计精度无限提高,如在哈车电机设计时,前曲路环与轴承内盖部分配合尺寸是0.8mm间隙配合,但产品零件图样的尺寸公差却为六级精度(0.03),大大增加了加工成本和检查成本。
检查员是按设计图样\工艺(检验)文件\标准进行检查,是“符合性”检查。
如不符合就必须提出。
当然在新产品试制期间,设计人员、工艺人员允许现场更改产品图样或工艺文件,但检查人员需要记录并督促技术人员正式更改技术文件。
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产品设计一旦确定,下一步要进行的工作是进行工艺规程设计。
1、工艺方案: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生产类型和企业的生产能力,提出工艺技术准备工作具体任务和措施的指导性文件。
2、工艺路线:产品和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由毛坯准备到成品包装入库,经过企业各有关部门或工序的先后顺序。
3、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
工艺规程主要作用:是组织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有了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就可以制订生产产品的进度计划和相应的调度计划,使生产均衡、顺利进行。
结合工艺方案、工艺路线、工艺规程特点,联诚集团项目管理部编制的工艺流程,是用于指导集团公司内部生产所编制的工艺文件,更接近于工艺路线方案设计,但经各分公司细化的工艺(检验)流程,又兼有工艺过程卡的特点。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培训课件(共42张PPT)

近净成形技术是指零件成形后,仅需少量加工或不再加工,就可用作机械构件的成形技术。是建立在新材料、新 能源、机电一体化、精密模具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数值分析和模拟技术等多学科技术成果根底上,改 造了传统的毛坯成形技术,使之由粗糙成形变为优质、高效、高精度、轻量化、低本钱的成形技术。成形后的机械 构件具有精确的外形、高的尺寸精度、几何精度和好的外表粗糙度。技术包括:近净形铸造成形、精确塑性成形、 精确连接、精密热处理改性、外表改性、高精度模具等专业领域,并且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以及各项新技术 成果的综合集成技术。
(3)机床的生产率应与被加工零件的生产类型相适应。
(4)机床的选择应适应工厂现有的设备条件。
,那么应提出设计任务书,说明与加 工工序内容有关的参数、生产率要求,保证零件质量的条件以及机床 总体布置形式等。
2022/11/27
培训专用
33
2. 工艺装备的选择
选择工艺装备,即确定各工序所用的刀具、夹具、量具和 辅助工具等。
工艺过程设计中,工序的组织遵循两种原 那么:
工序的集中:每个工序的内容和工步都尽可能 多 ,总工序数目减少,夹具的数目和工件的安 装次数都减少。
工序的分散:
2022/11/27
培训专用
15
工序分散的特点
〔1〕 所使用的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都比较简单,容易调整, 生产工人也便于掌握操作技术;
〔2〕有利于选用最合理的切削用量,减少机开工时;
但这些技术要求不一定就是零件图所规定的要 求。有时可能由于工艺上的原因而在某些方面 高于零件图上的要求:
如因基准不重合而提高对某基准外表的加工 要求;或由于被作为精基准而可能对其提出更 高的加工要求(工序基准〕。
2022/11/27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培训资料今天主要是针对检查工作特点,以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应用较多的机械加工基本知识进行培训。
一、产品零件图样的工艺性审查。
产品零件设计图样下发前,首要先要进行产品零件图样的工艺性审查。
所谓零件结构工艺性审查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能满足使用(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如果公司设备(含外协供应商)能力不能进行加工,或者加工不经济,应向设计者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当然前提条件是满足使用(质量)要求。
产品设计质量并不是精度越高越好,应该是“适用”就好,现在公司部分设计人员,由于工作经验不足,设计的产品工艺性考虑不足,总是将设计精度无限提高,如在哈车电机设计时,前曲路环与轴承内盖部分配合尺寸是0.8mm间隙配合,但产品零件图样的尺寸公差却为六级精度(0.03),大大增加了加工成本和检查成本。
检查员是按设计图样\工艺(检验)文件\标准进行检查,是“符合性”检查。
如不符合就必须提出。
当然在新产品试制期间,设计人员、工艺人员允许现场更改产品图样或工艺文件,但检查人员需要记录并督促技术人员正式更改技术文件。
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产品设计一旦确定,下一步要进行的工作是进行工艺规程设计。
1、工艺方案: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生产类型和企业的生产能力,提出工艺技术准备工作具体任务和措施的指导性文件。
2、工艺路线:产品和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由毛坯准备到成品包装入库,经过企业各有关部门或工序的先后顺序。
3、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
工艺规程主要作用:是组织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有了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就可以制订生产产品的进度计划和相应的调度计划,使生产均衡、顺利进行。
结合工艺方案、工艺路线、工艺规程特点,联诚集团项目管理部编制的工艺流程,是用于指导集团公司内部生产所编制的工艺文件,更接近于工艺路线方案设计,但经各分公司细化的工艺(检验)流程,又兼有工艺过程卡的特点。
机械加工培训计划及大纲.doc

机械加工操作工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理论知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等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通过培训,使在岗职工能较全面地熟练掌握车工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同时了解刨、铣、钳、焊等工种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达到国家职业资格初级以上技术理论水平。
2、要求尽快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加工符合要求的工件或产品,达到本等级机械加工国家职业资格水平。
3、根据机械行业的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本次培训主要以车工专业为主,以适应市场用工需求。
二、培训对象:在岗职工三、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一)理论知识1、安全文明生产与职业道德2、机械制图基础理论知识3、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及加工工艺4、工具、夹具、量具的使用方法与维护知识5、钳工、电工等相关知识6、普通机床的操作规程与维护保养知识7、普通机床的基本知识和结构分析(二)操作技能1、轴类零件的加工2、套类零件的加工3、内外径、长度、深度、高度检验4、螺纹的加工5、螺纹的检验6、锥面及成形面的加工7、锥度及成形面的检验(三)教学方法1、以车工工艺学为主及其相关知识。
2、操作技能应会技术3、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五、场地及设备情况:根据本课程特点,要以在岗职工为主,将部分理论课程安排在实训室进行,适当增加学员的动手操作时间,以便于学员更好掌握机械加工初级技能。
我学校包括钳工实训室、车床实训室、数控车床实训室,各类实训设备齐全,能保证每个在岗职工参与实际操作。
西安市技工学校赠送以下资料《3D打印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3D打印技术课程编码:1100001120学分及学时:1学分理论学时18学时(其中理论课10学时)适用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开课学期:第三学期开课部门:计算机与互联网学院先修课程:物联网技术概论、电子技术、无线传感网、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考核要求:考查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作者:高帆《3D打印技术》著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0月1.本课程属于设计类的课程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走近3D打印技术》课程是根据国家课程改革要求,结合我校学生发展的实际状况,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兴趣、特长及本校的课程资源等要素而开发的设计课程。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培训课件

工艺路线的拟定
经济精度:在正常加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及表面粗糙度
各种表面不同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表面粗糙度
加工 表面
加工 方法
外圆柱面 和端面
粗车 半精车 精车 粗磨 精磨 研磨 超精加工 金刚车
平面
粗刨(铣) 精刨(铣) 粗磨
经济精度 等级IT
11~13 9~10 7~8 8~9 6 5 5~6 6
Kr =νc60 /(νc60)j Kr越大,性能越好.
机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
1.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工艺过程: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
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工艺过程是生产过程的主要部分,其余为辅助过程。
2.工艺过程的组成
工序
安装1 安装2
精磨 刮研 研磨
经济精度 等级IT
11~12 11~12 8~9 7~8 7~8 6~7 6~7 5~6
6~7 6~7 5
表面粗 糙度
μm
12.5~25 6.3~12.5 1.6~3.2 0.8~1.6 0.2~0.8 0.1~0.2 0.025~0.1 0.025~0.1
0.16~1.25 0.16~1.25 0.006~0.1
11~13 8~10 8~9
表面粗 糙度
μm
12.5~50 3.2~6.3 0.8~1.6 0.4~0.8 0.1~0.4 0.012~0.1 0.012~0.1 0.025~0.4
12.5~50 1.6~6.3 1.25~5
加工 表面
圆柱 孔
平面
加工 方法
钻孔 粗镗 半精镗 精镗、铰 粗磨 精磨 珩磨 研磨
正常磨损阶段: 此阶段磨损速度减慢,磨损量随时间的增加均 匀增加,切削稳定,是刀具的有效工作阶段。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2(1)装配过程简单,生产率高。
(2)装配质量稳定可靠。
(3)对装配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易于扩大生产。
(4)便于组织流水作业用自动化装配,完全互换法尤其适用于装配节拍强的流水装配。
(5)备(配)件供应方便,容易实现零部件的专业化生产。
(6)当装配精度要求高,特别是组成环数目较多时,零件难以按经济精度加工。
因此,互换法装配常用于“高精度少环数或低精度多环尺寸链”的大批大量生产中。
2、选配法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当装配精度要求很高且组成环数目不多时,若采用互换法装配,将对零件精度要求很高,给机械加工带来因难,甚至超过加工工艺实现的可能性,例如:内燃机活塞与缸套的配合,滚动轴承内外环与滚动体的配合等。
此时,就不宜只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而应采用选配法来保证装配精度。
选配法是将配合中的各零件(组成环)按经济精度加工,装配时进行适当选择,以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
选配法有以下三种:1)直接选配法装配工人从待装零件中,凭经验选择合适的互配零件装配,以满足装配精度要求的方法。
如;发动机活塞和活塞环的装配常采用这种方法。
装配时,工人将活塞环装入活塞环槽内,凭手感判断其间隙是否合适,重新挑选活塞环,直至合适为止。
直接选配法的特点是装配简单,装配质量和生产率取决于工人的技术水平。
此方法适用于装配零件(组成环)数目较少的产品,不适用于节拍较严的装配组织形式。
2)分组装配法是指在成批或大量生产中,将产品中各配合副的零件按实测尺寸分组,装配时按组进行互换装配,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
例如;滚动轴承的装配,活塞与活塞销的装配均用此法。
图7-10a是活塞与活塞销的联接情况,用分组法装配。
图7-10装配要求:活塞销孔与活塞销在冷态装配时应有0.0025~0.0075㎜的过盈量。
据此要求,相应的配合公差公为0.005㎜。
若采用完全互换法装配,活塞销和销孔的公差(按“等公差配合“)只0.0050-0.0075㎜,-28φ0.0025㎜;销孔D=-280φ有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