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区人文分析
金山阿勒泰

新疆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北部,是一个由哈、汉等多民族聚居的边境地区,“阿勒泰”为当地少数民族语,系“金山”之意。
西北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相连,东部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205公里。
全区辖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哈巴河县、吉木乃县、福海县、富蕴县、青河县六县一市,还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的十个团场和自治区驻阿勒泰有关单位,总面积11.78万平方公里,占全疆总面积的7%,总人口59.46万。
阿勒泰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哈萨克、汉、回、维吾尔、蒙古等36个民族。
少数民族33.56万人,占总人口的56.45%。
阿勒泰市四周与蒙古、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三国陆路相接,周边有红山嘴、塔克什肯、吉木乃和阿黑吐拜克四个口岸,是发展地边贸易的集散地、自治区“东联西出”的流通要塞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
结束语: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深入,阿勒泰市将以无比的热诚,欢迎四海宾朋,各方有识之士到阿勒泰市来,边陲明珠会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丰富的资源宝藏及良好的发展环境给每一位前来的朋友留下美好的感受和不菲的收获。
阿勒泰市是新疆的丰水区,额尔齐斯河、克兰河、苏木达依列河三大水系横贯市境,河流总长667公里,年径流量60亿立方米,有大小湖泊上百个阿勒泰市是新疆最重要的牧业基地之一,有天然草场1368万亩,2001年牲畜最高饲养量达到78.38万头(只)。
阿勒泰市是新疆的重要林区,有山区自然林103万亩,河谷次生林9.4万亩,人工林累积保存面积2.6万亩,木材蓄积量1656万立方米阿勒泰市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丰,已探明4个成矿带,有铜、金、铅、锌、铁等可开发矿种24种,大小矿点200余处;已探明黄金矿点19处,总储量18.6万两;白云母矿点6处,总储量4.4万吨。
喀纳斯湖喀纳斯是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神秘莫测”。
它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境内北部,距县城150公里,是一个坐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
环湖四周原始森林密布,阳坡被茂密的草丛覆盖。
喀纳斯分析报告

喀纳斯分析报告1. 引言喀纳斯是我国新疆自治区北部的一个高山湖泊,位于阿勒泰地区,素有“中国瑞士”之称。
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光,喀纳斯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本报告将对喀纳斯的景观、气候、生态环境以及旅游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2. 景观分析喀纳斯拥有丰富多样的景观,包括湖泊、森林、山脉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景点是喀纳斯湖,这是一个被誉为“神秘之湖”的高山湖泊。
湖水清澈见底,周围环绕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和雄伟的山脉,呈现出壮丽而又神秘的景象。
此外,喀纳斯还有许多瀑布和温泉等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3. 气候分析喀纳斯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短暂而凉爽,冬季漫长而严寒。
由于地处高山区域,年降水量较大,气候湿润。
夏季的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冬季平均气温则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
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为喀纳斯的生态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4. 生态环境分析喀纳斯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丰富和多样化。
作为一片高山湖泊地区,喀纳斯拥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和湿地,这些地区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在这里,可以看到各种珍稀的植物和动物,如红狐、金雕、红松等。
同时,喀纳斯湖的水质优良,许多稀有鱼类也在其中繁衍生息。
喀纳斯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支持。
5. 旅游业发展分析随着喀纳斯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旅游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前往喀纳斯观光和度假。
喀纳斯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旅游项目,如湖上游船、徒步旅行、森林穿越等。
此外,还有许多酒店、餐馆和购物场所,为游客提供便利和舒适的服务。
喀纳斯的旅游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6. 总结综上所述,喀纳斯作为一个具有独特自然风光和丰富生态环境的地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其壮丽的景观、湖泊、森林和山脉等各种自然景观,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喀纳斯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旅游体验。
同时,喀纳斯的旅游业发展也为当地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赴阿勒泰考察报告

赴阿勒泰考察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是根据我于2021年9月份赴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进行的考察所写。
阿勒泰地处中国西北部,是一个富饶的边疆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本次考察旨在了解阿勒泰的自然风光、民族文化和经济发展状况,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合作交流提供参考。
二、背景介绍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单位。
该地区被誉为“中国的瑞士”,因其壮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阿勒泰地区属于高山峡谷景观,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阿勒泰地区逐渐成为国内外游客追逐的目的地。
三、考察目的与过程本次考察的主要目的是了解阿勒泰的自然景观、民族文化和经济发展状况,并与当地政府、企业进行交流,探讨合作机会。
考察过程中,我参观了阿勒泰地区的著名景点,包括可可托海、哈巴河、喀纳斯湖等,还与当地居民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和传统文化。
四、考察结果与发现1. 自然景观阿勒泰地区的自然景观极其壮丽,给人一种宛如仙境的感觉。
可可托海是阿勒泰地区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湖水清澈见底,周围群山环抱,景色十分壮观。
哈巴河则是一个天然的峡谷景观,有着数十米高的峭壁和湍急的河水,给人一种惊险刺激的感觉。
喀纳斯湖则是阿勒泰地区最具特色的景点,湖水呈现出深蓝色,四周群山环抱,美不胜收。
2. 民族文化阿勒泰地区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当地主要民族有哈萨克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
我参观了当地的民俗村落,了解到哈萨克族和蒙古族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他们保留着自己的传统服饰、音乐和舞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 经济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阿勒泰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当地政府大力扶持旅游业,鼓励民众参与旅游经济。
阿勒泰地区的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
此外,该地区的农业和矿产资源也得到了充分开发利用,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结论与建议经过本次考察,我对阿勒泰地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阿勒泰的精灵——李娟散文中的真善美

对旷远寂寥的天地,在被大雪围拥的安静中,兀自在荒野 睡觉的悠闲中,漫步在河边洗衣服的时光中,逐渐显示出 一种静默,从容又坚韧的安静。她写世间自然的力量,写 广袤天地的波澜旷大以及渺小卑微的虫草鸟花,并将旷野 生活浸入身心,写着自己谦卑的生命与静谧的强大。
二、本真朴实的民风俗像呈现 李娟写事,写物,更重要的是写“人”,并在人与人 的相处中写“情”。 民风俗像是地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李娟笔下, 对于阿勒泰地区的哈萨克民族生产生活、人情往来、民俗 世相等有着真实而有趣的呈现。在《乡村舞会》中写哈萨 克民族婚礼的舞蹈、弹唱、衣裙、宴饮等,写民族风格的 摆设“铺着色稠浓艳的大块花毡……挂满了壁毯……古老 的马鞭蓝色木漆……”“上面整整齐齐,层层叠叠的摞着 二十多床鲜艳的缎面绸被……最上面盖着一层雪白的垂着 长长流苏的镂空大方巾”写麦西拉沉醉自我专注的弹唱等 都展示出了这片辽远隐蔽的大地上人们传统生活方式的惬 意与真实。而在《冬牧场》中则将哈萨克牧民艰辛迥异的 牧场生活淋漓尽致的呈现在眼前,从衣食住行到农牧产业 劳作的详细介绍不仅真实的再现了少数民族日常生活景 象,他们敬畏万物,总是严格遵循野生动物繁殖规律进行 着狩猎行为,他们古老的礼俗之一就是“不能使用野生动 物和鸟禽”这是一种人与自然万物相处的过程中所产生的 原始崇拜。李娟的文字不仅仅是民风俗像的呈现,更让我 们看到了在恶劣艰苦又孤寂琐碎的平凡生活当中牧民朴实 温和而安静的对抗生活,这是一种隐忍坚决的力量。 深处荒山中的儿童没有玩具也可以自娱自乐,早年 投入家庭劳作的年轻姑娘,常年孤寂一人早出晚归的牧羊 人,终年劳作的家庭妇女等等少数民族都这样扎实的生 活,除了活着,其余的都是闲事,“我所面对的是一种古 老的,历经千百年都没什么问题的生活方式,它与周遭的 生存环境平等共处,生生不息,也就成了一种与自然不可 分割的自然,生长其中的孩子们,让我感觉到他们的坚 强,纯洁,温柔,安静还有易于满足,易于幸福,这也是 自然的”对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来说,似乎外在的东西都 被这种横亘在天地间的神秘力量所打败,人们逐水草而 居,搬家自以为常,游牧民族自由自在的生活更让他们随 遇而安、热情好客、乐观善良、纵然环境的肃杀、物质生 活的贫困、精神生活的匮乏都只能是将人与自然,人与人 更紧密的融合在一起。
描写阿勒泰的文章

描写阿勒泰的文章新疆阿勒泰地区位于我国的最西部,这里拥有大自然赋予的山川河流,以及秀美的草原。
其中,最为独特的要数阿勒泰地区的旅游资源了,在这里可以见到很多名胜古迹,人文景观。
阿勒泰最美的季节是春天和夏天,因为它们会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来到阿勒泰的第一眼看到的便是草原。
那绿油油的草原如同一张无边的毯子一样,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迷人。
再往远处望去,是一座座高大挺拔的山峰,在云雾缭绕之中若隐若现。
在太阳的照射下山顶显出明亮而深红的颜色,与山脚的青绿色相比,十分引人注目。
我们继续向前走着,远处就出现了连绵起伏的山脉,当微风吹拂时,整个草原仿佛都在跳舞。
站在草原上,能够清晰地听到花儿开放的声音,一阵微风袭来,所有的鲜花好像都在朝你点头微笑。
进入七月,太阳就像一个巨大的火球,发出灼热的光芒。
太阳光一照到地面上,地面就变得通红,地上的小草也在阳光的照耀下把叶片露了出来,有些在贪婪地吮吸着水份,有些则害羞地把脑袋藏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太阳公公终于累了,便收回了他的光芒。
紧接着,火辣辣的太阳照射在绿油油的草地上,一切的景物又都恢复了原样。
九月,大地被秋姑娘洒下了金黄色的颜料,一股沁人心脾的味道扑鼻而来。
小草穿上了五彩缤纷的衣服,树木也换上了墨绿色的衣服,小鸟在枝头唱歌,欢迎着秋姑娘的到来。
秋姑娘轻轻地抚摸着大地,让一切都变得安静下来,一场大雪后,小朋友们在堆雪人,打雪仗,踩出一个个圆圆的脚印。
白茫茫的雪地上,闪烁着晶莹剔透的冰花。
一会儿,太阳露出了半个脑袋,草地、山坡和农田就全都笼罩在了夕阳的余晖之下。
阿勒泰地区不仅景色秀丽、物产丰富,还有一条长达两千公里的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的边境线,每年会有许多的中外游客慕名而来,来到这里体验民族风情。
在这里,可以参观“金桥”——边贸口岸、卡拉苏里山口、世界最高的山地牧场等景点。
人们称阿勒泰地区为“金山银水”,的确如此。
阿勒泰地区拥有大量的矿产资源,其中蕴藏着稀有金属、有色金属、建筑材料等,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商业开发潜力。
阿勒泰市_精品文档

阿勒泰市阿勒泰市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北部的一个地级市,位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境附近。
阿勒泰市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介绍阿勒泰市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旅游景点和文化特色等方面,带您领略这个神秘而迷人的地方。
首先,阿勒泰市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北接哈萨克斯坦,东邻乌鲁木齐市,西临哈密地区。
阿勒泰市地理坐标为46°53′北纬、88°08′东经,总面积约为12.88万平方公里。
阿勒泰市地处喀尔喀山脉与阿尔泰山脉的交界处,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景色壮丽。
其次,阿勒泰市属于高海拔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暂。
年平均气温在6°C左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冬季的阿勒泰市被白雪覆盖,映衬着蓝天白云,格外美丽。
而夏季的阿勒泰市则是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清新宜人。
阿勒泰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喀尔喀湖。
喀尔喀湖位于阿勒泰市的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高山湖泊之一。
湖水清澈见底,湖岸辽阔平缓,被誉为“天堂之湖”。
游客们可以在湖边漫步或者乘船游览湖中的小岛,欣赏湖光山色,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除了喀尔喀湖,阿勒泰市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
比如阿勒泰自然保护区,这是一个原始的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观赏到世界上最为稀有的野生动物,如雪豹、棕熊等。
此外,还有神秘的“可可托海”,这是一个蓝色的湖泊,被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湖泊之一。
阿勒泰市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阿勒泰市是哈萨克斯坦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游客们可以在当地的民俗村落中,近距离了解和体验哈萨克斯坦族的生活方式、音乐、舞蹈等。
此外,阿勒泰市还有独特的手工艺品,如哈萨克斯坦族的织锦、银器等,精美绝伦,具有收藏和纪念价值。
总的来说,阿勒泰市是一个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文化多样的城市。
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丰富的文化遗产,都让阿勒泰市成为旅游者们向往的目的地。
阿勒泰家乡民俗文化总结

阿勒泰家乡民俗文化总结新疆阿勒泰地区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区,素有“中国北极”之称。
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汇聚地,经过千百年来历史文化的沉淀和熏染,形成了阿勒泰独具魅力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风格,是中华大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瑰宝。
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工业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阿勒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保护、整合和创新,成为一支魅力独秀的“百合花”。
中华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正如中华民族一体多元一样。
由于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生长环境和发展条件不同,文化的产生或早或迟,发展或快或慢,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缺,各民族文化间虽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但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地区的文化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和生成空间,也就随之发展成为如今博采众长,与时俱进的阿勒泰文化。
自古以来,阿勒泰这个被称为金山银水的小城居住着哈萨克族、汉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塔塔尔族等民族。
多民族的完美融合使得阿勒泰的此时绚丽多彩,春光明媚,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空间。
阿勒泰地区过去由于交通经济落后,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这里几乎完整地保存了原始的游牧文化和生产方式。
哈萨克牧民逐水草而居,每年都要随着季节的变化进行多次迁徙。
转场季节,成群的骆驼,浩荡的牛羊,马背上的孩童和扬起的微尘,构成了难得的人文风景交融图。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阿勒泰的各少数民族不断汲取外来优秀文化,经过长时间阿吾勒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去故纳新,各方面均出现跨越式的快速发展。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阿勒泰人民吐故纳新的本事是相当的强大,走在大街上,迎面走来的俊男美女很难从外表和口音分辨出对方的族别,热情友好的谈吐和时尚大方的穿着着实令人感叹,这里与其他任何发达地方相比有何差别吗?当然,差别是有的,那就是每逢传统的春节和古尔邦节等大型节假日时整个阿勒泰都会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气氛当中,大家不分你我,学生们去同学家拜年,工作族们一大早的约好出来互相恭贺新春,街坊邻居们敞开大门热情款待彼此,这里从来没有任何的族别之差,有的只是互相的尊重互相的体谅互相的包容。
在阿勒泰市生活怎么样

在阿勒泰市生活怎么样
阿勒泰市坐落在新疆北部,是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城市。
这里的生活节奏缓慢,
人们友善而淳朴,让人感受到一种放松和舒适。
在阿勒泰市生活,你会发现这里有着独特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
首先,阿勒泰市的自然环境非常优美。
这里有着壮丽的雪山、蓝天和湛蓝的湖泊,还有广袤的草原和原始森林。
无论是在城市中还是郊外,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美丽。
每到春夏季节,城市里的花草树木都会绽放出迷人的色彩,让人心情愉悦。
其次,阿勒泰市的人文景观也非常丰富多彩。
这里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哈萨
克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风情和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和传承。
市区内的建筑风格也多样,既有现代化的建筑,也有古老的民居,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魅力。
最后,阿勒泰市的生活氛围非常宜人。
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社会
和谐稳定。
城市里的交通便利,生活设施完善,各种娱乐设施也很齐全,使得居民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
此外,美食也是阿勒泰市的一大特色,这里的美食多样丰富,无论是哈萨克族的奶茶、烤全羊,还是蒙古族的奶酪、烤肉,都能让人回味无穷。
总的来说,生活在阿勒泰市是一种享受。
这里的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景观丰富,生活氛围宜人,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舒适。
如果你想远离喧嚣,享受一段宁静的生活,阿勒泰市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勒泰地区人文情况分析阿勒泰市是阿勒泰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阿尔泰山南麓,额尔齐斯河北岸。
边境线长96公里,总面积1.1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9.42万人(2009年)。
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
因阿尔泰山而得名,曾称金微山和金山。
阿尔泰系蒙古语和突厥语,意为“金子”,因此山产金,故名。
阿勒泰市具有典型的山麓地貌性。
自北向南,呈明显的梯降式垂直分布,这种地貌景观与地质构造联系密切。
自上而下,可分为北部山区、南部丘陵区、山间冲积平原区3个自然地貌单元。
河流阿勒泰市位于额尔齐斯河中游区。
山区降水丰沛,冬季山区积雪在夏季融化后汇入河流,正值农作物生长期,对农牧业生产十分有利。
主要河流有:1、额尔齐斯河发源于阿尔泰山南麓富蕴县境内的加勒格孜嘎峰,在阿勒泰市是一条过境河流,自东向西横穿南部平原。
境内流程148公里,在南部平原区提供农田草场的灌溉用水外,还是提供水力发电的能源,河中盛产河鲈、东方真鳊、拟鲤、鲟鳇鱼。
2、克兰河是额尔齐斯河一条较大的支流。
发源于市东北部的乌尔莫盖提达坂,大、小克兰河在洛海图汇合后称克兰河。
河流出山口后,经红墩乡克孜尔加的大拐湾,折向西流,在克兰奎汉处汇入额尔齐斯河。
从源头到出山口长约80公里,是该河的交流区,出山口后为径流散失区。
克兰河三大支流:汗德尕特河、切木尔切克河、阿拉哈克河。
3、苏木达依列克河是阿勒泰市一条较大的河流。
发源于市区东北部的塔嘎拉卓特山,自东向西横穿北部山区,汇集数百条山间溪流,在阿勒泰市与布尔津县交界处汇入布尔津河,它的最大支流是苏木代尔格河和卡拉依里克河。
湖泊境内的湖泊分山区湖泊和平原丘陵区湖泊两种。
大小湖泊百余个,大多是无名小湖。
山区湖泊多为现有河流的发源地,属冰川型淡水湖泊。
多属于北部沿中蒙边界一带,湖水清澈,多有冷水性鱼类生存。
平原丘陵区湖泊多为淡水湖,有些是河道储水而成,有些是属于丘陵小盆地由地面径流积水或水渠尾水泄入而成。
较大的湖泊有塘巴湖、萨尔喀木斯湖、姜青湖、阿苇滩湖、吐斯根湖、锅底坑湖等,其中塘巴湖、阿苇滩湖等已建成人工水库,水面及蓄水能力已远远超出原来自然湖泊。
属咸水类型的湖泊有两处,分布在阿拉哈克乡附近,称东盐湖和西盐湖,以东盐湖最大。
阿勒泰市 - 政区人口行政区划阿勒泰市广场雕塑阿勒泰市辖:市区金山路、解放路、团结路3个办事处;北屯、阿苇滩、红墩3个镇;切木尔切克、阿拉哈克、喀拉希力克、萨尔胡松、巴里巴盖、切尔克齐、拉斯特、汗德尕特等8个乡(含汗德尕特蒙古族乡)。
境内还有兵团农十师及其一八一团场、云母一矿;阿勒泰地区行署驻解放路。
市人民政府驻金山路。
人口阿勒泰市是多民族聚居区。
总人口19.42万人(2009年),有汉、哈萨克、维吾尔、回、蒙古等26 个民族。
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53.14%;哈萨克族占总人口的38.68%;其他民族有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苗族、壮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土家族、傣族、黎族、东乡族、柯尔克孜族、土族、撒拉族、锡伯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等。
阿勒泰市是多民族聚居区,各民族宗教信仰各异,市内有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清真寺,各乡也有清真寺。
汗德尕特蒙古族有喇嘛庙。
是各族信教群众的活动场所。
行政区划截至2009年,阿勒泰地区辖1个县级市:阿勒泰市;6个县:布尔津县、哈巴河县、吉木乃县、福海县、富蕴县、青河县。
共有3个街道、13个镇、41个乡,68个社区、506个村委会。
境内还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的十个团场。
行政区面积人口下辖区域阿勒泰市10852.43平方千米23万人金山路街道、解放路街道、团结路街道、北屯镇、阿苇滩镇、红墩镇、切木尔切克乡、阿拉哈克乡、汗德尕特蒙古族乡、拉斯特乡、喀拉希力克乡、萨尔胡松乡、巴里巴盖乡、切尔克齐乡布尔津县10369.45平方千米7万人布尔津镇、冲乎尔镇、阔斯特克乡、杜来提乡、窝依莫克乡、也格孜托别乡、禾木哈纳斯蒙古族乡富蕴县32327平方千米9万人库额尔齐斯镇、可可托海镇、恰库尔图镇、吐尔洪乡、杜热乡、库尔特乡、喀拉通克乡、铁买克乡、喀拉布勒根乡福海县33319.38平方千米8万人福海镇、解特阿热勒乡、科克阿尕什乡、齐干吉迭乡、喀拉玛盖乡、阿尔达乡哈巴河县8185.55平方千米7万人阿克齐镇、萨尔塔木乡、加依勒玛乡、库勒拜乡、萨尔布拉克乡、铁热克提乡、齐巴尔乡青河县15790.36平方千米6万人青河镇、塔克什肯镇、阿热勒乡、阿热勒托别镇、萨尔托海乡、查干郭勒乡、阿尕什敖包乡吉木乃县7145.04平方千米4万人托普铁热克镇、吉木乃镇、托普铁热克乡、托斯特乡、恰勒什海乡、喀尔交乡、别斯铁热克乡阿勒泰地区名优特产阿勒泰地区拥有丰富、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和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是自治区的畜牧、矿产、旅游、水能的重要基地,并具有与多国交界的地缘优势,加之游牧民族的长期活动,为我区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形成了独特的草原文化资源,这些特色的资源不仅是我区发展旅游业的基础,也是研制开发旅游商品得天独厚的资源依托。
目前,由于我区旅游资源开发投资远不能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我区旅游购物环节薄弱,旅游商品发展滞后,对我区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旅游者无法买到称心如意的旅游商品。
为加快我区旅游业的发展,为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通过对全区旅游市场调查分析,旅游商品的开发主题是依托本地的资源性及区域文化性的开发,原材料成本不高,供给可保障,部分材料属变废为有利价值的物品,工艺制作大部分属密集型的手工业生产,附加值较高,其产品极具特色,深受游客的青睐,同时该项目的开发投资风险少,产生的经济效益可观,而且带动社会就业量大。
所以在我区建一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和开发研究机构势在必行。
目前我区在现有设备和资金的基础上,已研制开发的旅游特色产品种类已达10大类,50余个品种,极具地方民族特色,多次参加了国家、自治区及地区举办的旅游产品展销会,并分别荣获32项奖项,产品市场反应良好,市场开发潜力巨大,深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
不仅展示了我区特色旅游资源,而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了我区的知名度。
依托资源优势,可研制开发的旅游商品有以下十二大类:1、农、林、鱼、畜产品类(绿色旅游系列食品),采用鲜包装或风干脱水的精致的小包装。
阿苇磨菇、枸棘子、瓜子、黄豆、矿泉水、纯净水、桦树叶。
阿勒泰大尾羔羊、牛、马肉、马肠子、驼峰、驼掌、牛鞭、牛筋、酸、甜奶酪、酥油、迟早蚣鱼、风干咸鱼片、松籽等绿色食品。
2、药材类(系列保健药、补、食品)。
鹿茸片、鹿鞭、雪莲、灵芝、大芸、当归、冬虫夏草、蜂蜜等保健品。
3、飞禽走兽、昆虫、奇花异草类。
各类昆虫、蝴蝶制成的标本及挂画,干花草、毛腊、芦苇花等奇花异草,树皮画、柳条芨芨草编制工艺、白斑狗鱼骷髅头、各类飞禽走兽、家禽(雄、雌)标本及皮毛骷髅(黄羊、小鹿)制成的工艺品。
4、草原历史文化遗迹及文物制品类(石刻或树脂胶制品)。
草原石人、鹿石、岩画(拓墨品)、刀具、金飞马、青河独目人等文物仿制工艺品(须报请文物部分审批)。
挖掘成吉斯汗近代六渡金山的历史,塑一代天骄、横刀立马的工艺品雕塑像及成吉汗西征时使用的古战车轮、弓、箭、腰刀、酒葫芦、水袋等系列工艺品。
5、黄金、宝石、矿产品类。
| 黄金制品、宝石、水晶首饰、项链、耳环、吊坠、手镯、水晶眼镜、宝石画、原矿体晶族等矿产工艺品。
6、民俗风情类。
充分利用传统多姿多彩的民族舞蹈、体育竞技,如:姑娘追、叼羊、马上拉力、摔跤、天鹅舞、敬酒舞等采用铜铸、树脂胶材料制作工艺雕塑像(室内陈设品),充分体现当地民族独特神韵的艺术文化内涵。
7、民族刺绣、编织品类。
利用传统的民族服饰工艺图案、款式与现代服装的有机结合,设计出适应生活型的男女老少的衬衫、外套、衣裤、坎夹、花帽、腰带、皮靴、毡筒、毛皮手套、吐玛克、饰包、挂件、苫布、手怕、烟袋、画毡、挂毯、微缩毡房、编织画带等生活、生产性的工艺用品或收藏品。
8、木制品类。
利用传统的民族木制品生活用具,盆、盘、碗、勺、桶、木樁、摇床、曲麦克、雪爬犁、雪板、车轮、板画等木制工艺品。
9、皮革产品类。
充分利用我区皮革产品,结合传统的民族文化工艺,研制加工生产的工艺品。
如:乘马使用的马鞍套具、皮衣、毛革服、手套、钱袋、皮革挂画、原皮生产的酒袋、工艺马鞭、马鬃尾编制品仙禅等工艺品。
10、骨制品类。
充分利用角质明亮、纹理清晰的牛、羊角,加工生产牛角酒杯、牛、羊角刀、挂画、插花座、笔桶,制作生灵活现,栩栩如生的牛羊头、金山马蹄、大畜古文甲板等畜产工艺品。
11、奇石根艺品类。
充分利用散落在山河戈壁中的各类奇石、權木根,挖掘奇石根艺作品。
其作品具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光华,集万物之风采的造化物。
系自然天成,天地造化的独特魅力,凝重、高雅脱俗的艺术品格,深得游客的聚焦和喜爱。
12、各县(市)特别是主体旅游区要充分地利用旅游资源,制作景点介绍、画册、书刊、门劵、名信片、民族歌舞光盘影碟等作品,加大旅游商品的宣传促销力度。
风味饮食:阿勒泰大尾羊:大尾羊是全国闻名的优良羊种,其肉是上等的羊肉,就连尾巴油也肥而不腻,深受游客及当地人的喜爱。
当地人风趣地说,阿尔泰大尾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走的是黄金道”。
当地人用大尾羊肉做成的手抓肉、抓饭等种类繁多的佳肴,款待四方宾客,成为阿尔泰特有的饮食文化。
阿魏蘑菇:阿魏属伞形科多年生根药用植物,其根的乳汁是名贵的中药材,亦是阿魏;有消痞、开胃健脾、治疗关节炎及风湿病的功能。
阿魏蘑菇是一种寄生于阿魏根或倒伏茎上的褶状菌白色圆蘑菇,主要分布于乌伦古河与额尔齐斯河之间的戈壁上。
每年四五月间阿魏出芽后长到10—40厘米高时,是阿魏蘑菇的生成期。
阿魏蘑菇生成的条件要求十分苛刻,只有20多天生成期,年产量不多。
是阿勒泰地区名贵特产。
用阿魏蘑菇炖肉、炖鱼其味道鲜美无比。
阿勒泰鱼宴:阿勒泰地区众多水系中盛产鲤鱼、鲫鱼、赤鲈、白斑狗鱼、东方真鳊、雅罗鱼等十几种名贵的冷水鱼类。
去阿勒泰旅游品尝鱼宴是一个重要的饮食内容,鱼宴是各种鱼类荟翠,有各种做法、各种吃法,令人胃口大开,尤其是用阿魏蘑菇炖鱼,其美味只有在阿勒泰才能享受到。
奶茶、马奶酒、奶酪、马肠子:奶茶是哈萨克人用米星茶或伏茶、山泉水在牛粪火上长时间慢熬,用新鲜牛奶、羊奶特制而成。
前途劳累了,喝上几碗奶茶,会为你提神;吃过手抓肉后,喝上几碗奶茶,会帮你消化;马奶酒是用马奶子发酵而成的,夏天喝了马奶酒,凉爽可口,可解暑。
小心千万别贪杯,喝多了能醉人;奶酪(又称奶疙瘩),是用牛、羊奶制成的奶制品,在夏牧场可以吃到新鲜的奶酪,香甜可口;马肠子是哈萨克人的一种熏肉制品。
在马肠中灌入马肋骨肉,用爬地柏熏制而成,吃时切片醮左料,其风味浓郁、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