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材料物理化学复习参考

合集下载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知识点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知识点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知识点无机材料物理化学是一门研究无机材料的结构、性能、制备和反应等方面的学科,它融合了物理学、化学和材料科学的知识,对于理解和开发新型无机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一、晶体结构晶体是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周期性排列而成的固体。

晶体结构的描述包括晶格参数(如晶胞边长和夹角)、原子坐标和晶体对称性等。

常见的晶体结构有立方晶系(如简单立方、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六方晶系和四方晶系等。

晶体中的原子结合方式主要有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范德华力等。

离子键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饱和性,通常形成离子晶体,如氯化钠。

共价键结合的晶体具有很高的硬度和熔点,如金刚石。

金属键使金属晶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晶体结构的缺陷对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点缺陷包括空位、间隙原子和杂质原子;线缺陷主要是位错;面缺陷则有晶界和相界等。

二、热力学在无机材料中的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能量守恒,即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但总量不变。

在无机材料的研究中,可以通过计算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可行性和方向。

热力学第二定律引入了熵的概念,用于描述系统的混乱程度。

对于一个自发的过程,系统的熵总是增加的。

通过计算反应的熵变和焓变,可以确定反应在给定条件下是否能够自发进行。

相图是热力学在材料研究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绘制相图,可以清晰地了解不同成分和温度下材料的相组成和相变规律,为材料的制备和性能优化提供指导。

三、动力学过程反应动力学研究反应速率和反应机制。

对于无机材料的制备过程,了解反应动力学有助于控制反应条件,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质量。

扩散是物质在固体中的迁移过程,它对材料的相变、烧结和性能均匀性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扩散系数与温度、晶体结构和缺陷等因素密切相关。

四、表面与界面材料的表面和界面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

表面能的大小决定了材料的表面活性和吸附性能。

界面的结构和性质对复合材料和多相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五、相变相变是指物质从一种相态转变为另一种相态的过程,如固相到液相、液相到气相等。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复习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复习

第一章 晶体结构1晶体定义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作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也就是说,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2晶体的基本性质固定的熔点 各向异性 自限性 稳定性 对称性 均匀性 晶面角守恒定律 3非晶体的概念内部质点排列不规则,不具有长程有序,不具格子构造,不能自发形成规则多面体外形的无定形体。

4结晶作用的基本方式气→固结晶作用 升华结晶液→固结晶作用 从溶液中结晶、从熔体中结晶固(1)→固(2)结晶作用 多晶转变、再结晶、固溶体的离析、固相反应结晶作用、重结晶、反玻璃化作用一般来说,晶格能越高,离子间结合越牢固,其硬度越大,熔点越高,热膨胀系数越小。

5结晶化学定律(哥希密特):晶体的结构取决于构成其质点的大小关系、数量关系和极化性能。

6 最紧密堆积原理:质点之间的作用力使它们之间距离最小,空间最小。

(1)等径球体的密堆由四个球组成 由六个球组成(2)不等径球体的密堆较大的球做紧密堆积,较小的球进入大球堆积所形成的空隙中。

在离子晶体中,通常负离子半径要比正离子大,所以负离子通常做近似的紧密堆积,而正离子来填隙。

7配位数(CN )和配位多面体 配位数(CN ):在晶体结构中,一个原子(离子)周围相邻结合的同种原子(异号离子)的个数。

%晶胞体积积一个晶胞内球占的总体空间利用率=100⨯⎩⎨⎧等如:质点所组成的化合物。

不等径球体密堆:不同等、、:点组成的单质晶体。

如等径球体密堆:同一质球体密堆NaCl Au Cu Ag %。

%,空隙率空间利用率立方密堆—排列六方密堆—排列等径球体密堆95.2505.74............⎭⎬⎫⎩⎨⎧ABCABC ABAB ⎩⎨⎧八面体空隙四面体空隙空隙⎪⎪⎪⎪⎩⎪⎪⎪⎪⎨⎧⎩⎨⎧⎩⎨⎧离子密堆,正离子填隙不等径球体的密堆:负个八面体空隙有个四面体空隙有个球(质点)密堆个八面体空隙一个球周围有个四面体空隙一个球周围有等径球体密堆n n n 268配位多面体:在晶体中,一个原子或离子与最邻近的配位原子或离子组成的多面体。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试题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试题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试题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晶体结构中的热缺陷有 和 二类。

2.三T 图中三个T 代表 、 和 。

3.玻璃具有下列通性: 、 、 和 。

4.固体中质点扩散的推动力是 ,液-固相变过程的推动力是 ,烧结过程的推动力是 。

5.试验测得NaCl 的扩散系数与温度关系如图所 示,直线(1)属 扩散,直线(2) 属 扩散;如果提高NaCl 的纯度, 两直线的转折点向 方向移动。

6. 组成Na 2O . 1/2Al 2O 3 . 2SiO 2的玻璃中氧多面体平均非桥氧数为----。

7.在硅酸盐熔体中,当以低聚物为主时,体系的粘度 、析晶能力 。

8. 写出缺陷反应式二.(10分)已知O 2溶解在FeO 晶体中形成贫铁氧化物Fe 1-X 的反应如下:试用扩散的微观理论推导Fe 2+的扩散系数D Fe2+与氧分压P O2的关系式。

三.(10分)写出杨德尔模型要点及动力学关系式,为什么在转化率高时出现偏差?金斯特林格主要在杨德尔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什么影响?四 (15分)说明影响扩散的因素?五 (15分)试述熔体粘度对玻璃形成的影响?在硅酸盐熔体中,分析加入—价碱金属氧化物、二价金属氧化物或B 2O 3后熔体粘度的变化?为什么? 六 (10分)简要说明:(1) 材料烧结时四种最基本的传质机理是什么?少量添加剂能促进烧结,其原因是什么?(2) 说明晶粒长大和二次再结晶这两种过程的主要区别,在工艺上如何防止晶FLnD 1/T(非化学计量扩logD1000/T(1)(2)−−→−−−→−322232O Y CeOZrO O La (负离子空位)。

(负离子间隙)。

∙+''++FeFe o 2Fe 2Fe V (g)=O O 212Fe粒异常长大? 七 (20分)分析下列相图1.划分副三角形;2.用箭头标出界线上温度下降的方向及界线的性质;3.判断化合物S 的性质;4.写出各无变量点的性质及反应式;5.分析点1、2熔体的析晶路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物理化学》考研复习大纲

《无机非金属材料物理化学》考研复习大纲

《无机非金属材料物理化学》考研复习大纲第一章结晶学基础晶体的基本概念与性质晶体的宏观对称性晶体的对称分类晶体定向和结晶符号晶体结构的基本特征晶体化学基本原理掌握:基本概念,晶体的对称要素,对称类型,晶体结构的基本特征,配位法则(鲍林规则)。

第二章晶体结构与晶体中的缺陷典型结构类型硅酸盐晶体结构晶体结构缺陷掌握:基本概念,典型晶体结构配位形式和特性,硅酸盐晶体结构类型机典型代表,缺陷化学方程等。

第三章熔体和玻璃体熔体的性质玻璃的通性玻璃的结构掌握:基本概念,熔体的粘度和表面张力,玻璃的结构学说。

第四章表面与界面固体的表面界面行为晶界粘土——水系统胶体化学掌握:基本概念,利用界面表面性能解释实际现象,黏土的离子吸附与交换。

第六章相平衡硅酸盐系统相平衡特点单元系统二元系统三元系统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则,理解并解释相图。

第七章扩散和固相反应晶体中扩散的基本特点与宏观动力学方程扩散过程的推动力固体材料的扩散及影响扩散的诸因素固相反应及其动力学特征影响固相反应的因素掌握:基本概念,扩散过程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第八章相变相变的分类液固相变过程热力学液固相变过程动力学液液相变过程掌握:基本概念,在不同体系中晶体析出的动力及热力学,影响析晶能力的因素等。

第九章烧结概念固态烧结液相参与的烧结晶体生长和二次再结晶影响烧结的因素掌握:基本概念,烧结过程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材料物理化学》复习大纲

《材料物理化学》复习大纲

《材料物理化学》考研复习重点
第一章热力学基础
1、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与理想气体的应用
单纯PVT变化以及相变化过程中的状态函数的改变量ΔU、ΔH、ΔS、ΔG的计算以及W、Q的计算
2、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熵的概念以及熵变的计算;
热力学函数之间的关系。

3、多组分体系热力学
第二章相平衡与相变
1、相律
2、三元体系相图的分析
第三章化学平衡
1、化学反应系统的吉布斯函数
2、化学平衡常数与平衡组成的计算
3、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的计算以及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第四章电化学
1、电解质溶液导电机理
2、可逆电池电动势及其应用
第五章界面现象
1、掌握界面张力的概念
2、熟悉固体吸附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3、了解浸润与粘附
第六章胶体
1、溶胶的基本性质
2、胶体的制备与凝胶过程
3、掌握溶胶-凝胶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第七章材料动力学
1、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计算以及反应速率方程
2、掌握固相反应的基本特征、反应动力学以及固相反应影响因素
参考书目:《物理化学》上下,傅献彩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5版。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2)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2)

《⽆机材料物理化学》(2)第六章相平衡 P167§6-1 硅酸盐系统相平衡特点⼀、热⼒学平衡态与⾮平衡态(⼀)平衡态的特征与条件1.平衡态的特征2.条件——要达到平衡,在研究中(⼆)硅酸盐系统的特点(三)相图的指导意义⼆、硅酸盐系统中的组分、相及相律1.相律2.⾃由度数(F)3.相(P)4.凝聚系统的相律§6-2 单元系统⼀、⽔型物质与硫型物质(⼀)单元相图回顾(⼆)⽔型物质与硫型物质相图特征⼆、具有多晶转变的单元相图1.相区——4个;2.界线——5条(BF—晶转线)3.点——2个;(B点—晶转点)三、SiO2系统(⼀)相图简介1.各点、线、⾯的含义2.晶型转变点(⼆)SiO2多晶转变特点(三)多晶转变对⽣产的影响1.各种转变产⽣的体积效应2.体积效应对⽣产的影响(四)SiO2相图应⽤意义四、ZrO2系统 P173(⼀)最简单⼆元相图1.相图特征2.各点线⾯的含义3.析晶路程分析4.杠杆规则及应⽤(⼆)⽣成化合物的⼆元相图1.⽣成⼀个⼀致熔化合物的⼆元相图2.⽣成⼀个不⼀致熔化合物的⼆元相图3.⽣成⼀个固态分解化合物的⼆元相图(三)具有多晶转变的⼆元相图(四)⽣成固溶体的⼆元相图1.形成连续固溶体的⼆元相图2.形成有限固溶体的⼆元相图(五)形成⼆液分层的相图1.相图特征: P182图6-17 2.析晶路程: P182⼆、实际⼆元相图举例(⼀)分析⼆元相图的⼀般⽅法(⼆)Al2O3-SiO2相图1.相图特征 P184图6-202.相图应⽤及意义(三)MgO-SiO2相图1.相图介绍 P186图6-212.相图应⽤及意义三、凝聚系统相图测定⽅法 P186§6-4 三元系统 P188⼀、三元相图概述(⼀)组成表⽰法1.浓度三⾓形2.读数⽅法(⼆)浓度三⾓形中组成变化的规则1.等含量规则2.定⽐例规则3.背向性规则(四)重⼼原理1.重⼼位规则2.交叉位规则3.共轭位规则(五)最简单三元系统⽴体图与投影图1.⽴体图 P192图6-302.平⾯投影图3.温度表⽰法4.析晶路程分析 P192图6-30(C)(1)在初晶区内的析晶(2)在界线上的析晶(3)在三元⽆变点上的析晶(4)各相量的计算⼆、三元相图的基本类型(⼀)⽣成⼀个⼀致熔⼆元化合物的三元相图1.相图特征 P194图6-322.相图分析(⼆)⽣成⼀个不⼀致熔⼆元化合物的三元相图1.相图特征2.分析三元相图的⼏个重要规则(1)连线规则(2)切线规则(3)重⼼原理(4)三⾓形规则(5)划分副三⾓形的原则与⽅法3.析晶路程分析4.熔融(加热)过程分析(1)加热过程分析的⽬的(2)分析⽅法(三)⽣成⼀个固态分解的⼆元化合物的三元相图 P200图6-35 1.相图特征2.过渡点(R)的特性(四)⽣成⼀个⼀致熔三元化合物三元相图 P200图6-361.相图特征(五)⽣成⼀个不⼀致熔三元化合物的三元相图1.具有双升点(单转熔点)的类型2.具有双降点(双转熔点)的类型(六)其他类型简介1.具有多晶转变的相图 P202图6-392.形成⼀个⼆元连续固溶体的相图(1)相图特点(2)析晶路程分析⽰例3.具有液相分层的相图 P202图6-41(七)分析三元相图⽅法与步骤归纳1.怎样判读三元相图2.⾛析晶路程的⽅法归纳3.分析熔融路程的⽅法三、三元实际相图举例(⼀)K2O-Al2O3-SiO2相图1.相图介绍2.相图应⽤举例(⼆)MgO- Al2O3-SiO2相图1.相图介绍2.相图应⽤[18]补充条件:结合 P208图6-45中配料点12进⾏分析。

材料物理化学复习资料

材料物理化学复习资料

材料物理与化学习题补充倒格子矢量321h h h G 为晶面)(321h h h 的法线方向;晶面方程n x b h b h b h π2)(332211=⋅++,各晶面到原点O 点的距离:()31321211/2b h b h b h n ++π 面间距:321/2h h h G dπ= 即3322112b h b h b h d ++=π 3-8画出BCC 、FCC 、HCP 的W-S 原胞。

3-9塞茨原胞(Wingner-Seitz)——由某一个格点为中心做出最近各点和次近各点连线的中垂面,这些包围的空间为维格纳—塞茨原胞。

SC 的维格纳 — 塞茨原胞:原点和6个近邻格点连线的垂直平分面围成的立方体。

FCC 的维格纳—塞茨原胞:原点和12个近邻格点连线的垂直平分面围成的正十二面体。

BCC 的维格纳—塞茨原胞:原点和8个近邻格点连线的垂直平分面围成的正八面体,和沿立方轴的6个次近邻格点连线的垂直平分面割去八面体的六个角,形成的14面体。

5-2爱因斯坦比热理论:假设晶体中的原子振动是相互独立的,所有振动模频率均相同,这个频率称为爱因斯坦频率E ω。

德拜比热理论,德拜提出了另一个简单近似模型:把格波看成是在晶体连续介质中传播的波速相等的弹性波,并且考虑到了格波频率的分布。

5-3一维无限原子链——每个原子质量m ,平衡时原子间距a第n 个原子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n μ 第n 个原子和第n-1个原子间的相对位移n n μμ-+1 第n 个原子和第n +1个原子间的距离n n a μμ-++1 只考虑相邻原子的作用,第n 个原子受到的作用力)2()()(1111n n n n n n n μμμβμμβμμβ-+=----+-+第n 个原子的运动方程)2(1122n n n n dtd m μμμβμ-+=-+ 其中)2(sin 422aq mβω= 格波方程)(naq t i n Ae -=ωμ一维无限原子链——其余所有原子质量m ,其中第n+1个原子质量为m '第n 个原子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n μ 第n 个原子和第n-1个原子间的相对位移n n μμ-+1 第n 个原子和第n +1个原子间的距离n n a μμ-++1只考虑相邻原子的作用,第n 个原子受到的作用力)()(11-+---'n n n n μμβμμβ第n 个原子的运动方程)()(1122-+---'=n n n n n dtd m μμβμμβμ )2(s i n 422aq m βω= 格波方程)(naq t i n Ae -'=ωμħ 5-5爱因斯坦模型中晶体中的原子振动是相互独立的,所有振动模频率均相同,这个频率称为爱因斯坦频率E ω三维中()N d m30=⎰ωωρω总能量: ()()ωωρωωωd eT E mB Tk ⎰-=0/i 1i 体积不变时晶体的比热容是能量对温度求一次导数,则为()()ωωρωωωωd e e T k T E C mB B T k T k B v v ⎰-⎪⎪⎭⎫ ⎝⎛=∂∂=02//2B )1(k /i i 爱因斯坦模型中⎪⎪⎭⎫ ⎝⎛=-⎪⎪⎭⎫ ⎝⎛=T f Nk e e T Nk C E E B T k Tk E B v B B B 2//2B k 3)1(k 3i i ωωωω ∑-=μμμωβω1)exp( uN U 5-6德拜波矢:Nal k D π2= 简约布里渊区波矢a K BZ /π=简约布里渊区波矢包含在德拜波矢之中,德拜波矢的取值没有限制。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知识点及考点分析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知识点及考点分析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知识点及考点分析课程知识结构1.晶体结构基础空间点阵、晶体的基本性质晶体的宏观对称要素晶体定向与晶面指数七大晶系晶体参数特征14种布拉维格子晶胞点群和空间群化学键FCC/HCP密堆积、BCC准密堆积不等径球体堆积晶格能离子晶体半径和配位数/配位多面体离子晶体的极化电负性同质多晶现象重建型和位移型转变鲍林5规则典型无机化合物晶体结构:NaCl型、闪锌矿型、(反)萤石型、钙钛矿型、纤锌矿型、金红石、刚玉、CsCl、金刚石、石墨、尖晶石等硅酸盐晶体结构:结构单元,分类-Si:O比、络阴离子团、典型实例特别是层状硅酸盐结构—二八面体和三八面体、单网层和复网层、层间结合力,高岭石、蒙脱石、滑石、白云母、伊利石等2 晶体结构缺陷点缺陷——类型-按位置及成分差异、按产生原因热缺陷——肖、弗缺陷点缺陷表示法Kroger-Vink符号缺陷反应方程热缺陷浓度计算固溶体概念、分类(连续/有限)(置换/间隙)置换固溶体形成连续SS条件固溶体固溶缺陷方程、固溶化学式固溶体研究方法密度对比法非化学计量缺陷色心和电导性缺陷浓度和气氛的关系阴离子空位型、阳离子空位型、阳离子间隙型-实例线缺陷——刃位错和螺位错、几何特征位错的运动、生成和增殖3. 非晶态固体玻璃的通性玻璃结构学说——无规网络学说和晶子学说玻璃中的氧化物——生成体、变性体、中间体玻璃的形成动力学条件玻璃转变温度,三T曲线推算过冷度玻璃形成的化学键条件——混合键型玻璃网络参数X、Y的计算4.固体的表面与界面固体表面剩余键力固体表面自由能较高——表面能固体表面结构——驰豫、重构、台阶离子晶体的表面双电层结构开尔文公式结论及应用固-液界面润湿:分类、Young方程,润湿性的改善吸附和表面改性——双亲表面活性剂晶界——晶界类型:小角度晶界和大角度晶界小角度晶界主要形式:对称倾侧晶界和扭转晶界共格、半共格、非共格晶界构型——固固固、固固气【热腐蚀角(槽角)】和固固液【二面角】晶界应力——本征应力(结构因素)和热应力(热膨胀系数)晶界应力公式及结论浆体的胶体化学原理黏土的荷电性原因(荷负电、两性电荷)黏土的离子和交换特性黏土中的水——吸附水和结合水,胶团结构吸附不同阳离子的黏土结合水量排序黏土胶体的电动性质——扩散双电层结构热力学电位和zeta电位,电动电位公式Zeta电位的影响因素阳离子的压缩双电层效应,离子价和半径规律泥浆的流动性和稳定性泥浆的胶溶-条件,絮凝泥浆的触变性——卡片结构泥团的可塑性瘠性料的悬浮(pH控制法和有机表面活性剂)和塑化(天然黏土和有机塑化剂)5. 相平衡三元系统相图——浓度三角形:截线规则、双线规则、等含量和定比例规则、杠杆规则、重心位/交叉位/共轭位规则、背向性规则、立体状态图和平面投影图三元系统相图基本类型:具有一个低共熔点、生成一个一致熔融二元(三元)化合物、生成一个不一致熔融二元(三元)化合物、一个固相分解的二元化合物判读三元系统相图重要规则:化合物性质规则、连线规则、切线规则、副三角形规则、初结晶和结晶过程规则、三元不变点,不变点的判别、结晶过程分析:固相点和液相点;复杂相图连线-界线一一对应,穿晶过程;6.扩散扩散相关概念、基本特点、推动力菲克第一、第二定律,第一定律的简单应用扩散的布朗运动理论——爱因斯坦方程扩散系数质点迁移的微观机制——空位和间隙空位扩散系数和间隙扩散系数,扩散系数的统一表示方式,本征扩散、杂质扩散、非化学计量扩散LnD-1/T曲线,扩散系数和气氛的关系扩散的影响因素7. 固相反应固相反应特点/阶段/历程固相反应动力学——一般动力学关系、化学反应动力学范围、转化率G 扩散动力学范围:平板模型、抛物线速率方程和杨德方程、局限性;金斯特林格方程,模型,优点固相反应的影响因素8 相变相变的分类(热力学——一级、二级相变;相变方式——连续、成核-长大;质点迁移——(无)扩散;成核特点——(非)均匀)马氏体相变——主要特征和实例;相变推动力(过冷度条件)成核-长大相变:晶核形成:均匀成核-体系能量变化、临界尺寸和临界自由焓变(位垒);非均匀成核-降低成核位垒(润湿);晶核形成速率I=PD,与过冷度关系;晶体生长:u与过冷度关系总结晶速率含义:阿弗拉米方程,克拉斯汀方程结晶过程的综合分析:亚稳区、I、u峰值、析晶区Spinodale分解:亚稳分相和不稳分相比较、热力学判据、分相的结晶化学原因——键力的竞争9. 烧结定义,相关概念、烧结推动力固相烧结和液相烧结传质机理(流动传质、扩散传质、蒸发-凝聚传质、溶解-沉淀传质(金格尔模型和LSW模型)晶粒生长与二次再结晶——推动力、晶粒长大规律、差异、后者危害与防止;晶界在烧结中的作用烧结的影响因素以上大部分知识点已经涵盖在网络考试客观题题库中,并将随机抽题进行测试;期末考试内容:名词解释和简答——源于教材中重要知识点⏹无重点可划,主要考察同学们对细节知识点的掌握综合题:(4小题,1道论述,3道计算)⏹文字题论述/分析:◆可能出题点:黏土的性能;扩散的影响因素;固相反应的影响因素;对熔体-析晶相变的详细描述;烧结的影响因素;二次再结晶现象等;⏹计算题1.晶体结构计算(结构-密度关系、晶格能计算)2.玻璃结构参数X、Y计算3.热缺陷浓度的计算(与杂质浓度比较)非化学计量缺陷计算平衡常数K4.固溶体研究方法密度对比法5.表面界面(固液润湿情况、二面角、槽角的计算)6.菲克第一定律;扩散系数的表达和计算;7. 转化率化学及扩散控制固相反应动力学8.临界晶核尺寸及自由能变化,临界粒子数nk/n,阿弗拉米方程,Christion方程9.晶粒长大计算式;烧结速率常数的运用;相图分析题(析晶过程分析<是否发生穿晶>、相图中各相含量的计算、各种规则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复习参考
名词解释
晶体非化学计量化合物非均匀成核阴、阳离子交换容量硼反常现象触变性烧结玻璃转化温度物理和化学吸附固相反应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张力胶体扩散粘土胶团结构二次再结晶
简答与论述
1.晶体中结合键的类型和特点,并举例说明它们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2.石墨、滑石和高岭石具有层状结构,说明他们结构的区别及由此引起性质上的变化。

3.影响置换型固溶体和间隙型固溶体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4.简述淬火玻璃与退火玻璃在结构与性能上有何差异?(消除和均衡由温度梯度产生的内
应力的玻璃为退火玻璃,淬火处理是将制品加热到接近其软化温度,使玻璃完全退火,然后迅速冷却,因此产生均匀的内应力,从而使玻璃表面产生预加压应力,增加了抗弯、抗冲击的抗扭曲变形的能力。


5.简述玻璃形成的热力学、动力学和结晶化学条件。

6.当用焊锡来焊接铜丝时,用锉刀除去表面层,可使焊接更加牢固,请解释这种现象?
7.玻璃与金属封接,为什么预先要在金属表面进行氧化处理?其作用如何?
8.泥浆稀释的实质是什么?稀释剂的选择需要考虑哪几方面的因素?
9.试解释粘土结构水和结合水(牢固结合水、松结合水)、自由水的区别,分析后两种水
在胶团中的作用范围及其对工艺性能的影响。

10.用Na2CO3和Na2SiO3分别稀释同一粘土泥浆,试比较电解质加入量相同时,两种泥浆的
流动性和触变性。

11.浓度差会引起扩散,扩散是否总是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扩散?
12.扩散的本质是什么?扩散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为什么可以认为浓度梯度大
小基本上不影响D值,但浓度梯度大则扩散得快又如何解释?
13.比较杨德方程、金斯特林格方程的优缺点及适应条件。

14.如果要合成镁铝尖晶石,可供选择的原料为MgCO3、Mg(OH)2应MgO、Al2O3·3H2O、γ
- Al2O3、α-Al2O3。

从提高反应速率的角度出发,选择什么原料好?请说明原因。

15.为什么在成核生长机理相变中,要有一点过冷或过热才能发生相变?什么情况下需要过
冷,什么情况下需要过热?
16.烧结的推动力是什么?它可凭哪些方式推动物质的迁移,各适用于何种烧结机理?
17.何谓烧结过程中的二次再结晶?其推动力是什么?为什么要抑制二次再结晶过程?工
艺上常采取什么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