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定稿共40页

合集下载

《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

《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

写作 背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写作背景:
“行路难”是古代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 《乐府题解》云:“《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 及离别悲伤之意。”李白此作的题旨也相类, 但全诗却悲而不伤,自有豪气英风在。这首诗 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诗 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 人内心的强烈苦闷、债郁和不平;同时,又表 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 力量。
今 安 在 ?
多 岐 路 ,
行 路 难 !
行 路 难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诗句突然由七言转为三言,有何效果? 一语重出,反复咏叹,节奏急切,适应诗 情的迅速激化,把思路推向一个豁然开朗 的视野。 赏析:但理想与现实是有距离的,理想不 能征服现实,现实也不肯认同理想。这样 的痛苦交织在诗人心中,他终于发出行路 难的感叹。反复咏叹,节奏短促,声调低 抑,唱出可无穷的忧虑和焦灼不安的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傍晚。
相伴。 辨识。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想要辨识却不知道怎样表达。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在东篱下采菊,无意间抬头看见了美 丽的南山. • 傍晚时分南山蒸腾着美丽的山气,飞 鸟相伴飞回家. • 其中有高远的意境,想要辨识却不知 怎样表达
饮酒
——陶渊明
陶渊明个人档案
陶渊明,365-427,字 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 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著 名诗人。
性格: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爱好: “好读书” “嗜酒” 喜爱的花卉: “晋陶渊明独爱菊” 理想生活: 世外桃源

古诗三首《饮酒》《行路难》用

古诗三首《饮酒》《行路难》用

古诗三首《饮酒》《行路难》《游村》教学案射阳新坍中学九语备课组九年级_____班 _______ 学号______成绩_______教学目标1了解诗的意境美,感悟渊明的洁身自好的品格。

2 体会诗中人、景、情融为一体的写法,体会本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体会诗中人、景、情融为一体的写法,体会本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了解诗的意境美,感悟渊明的洁身自好的品格。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二、作者简介渊明(约352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今省市)人。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闲情赋》等。

三、写作背景公元416年,裕调集全国的兵力,从东向西,分五路讨伐后。

首发攻克了,西晋故都得到光复。

第二年又攻克长安。

长安经过百年沧桑,终于被晋军收复。

消息传到江南,东晋朝野一片欢腾。

裕通过北伐,极大的扩大了他个人的权利。

朝廷为了讨好裕,下诏书封裕为相国,总管朝政,又封他为宋公,食邑十个郡,加九锡,位在各诸侯之上,裕故作推辞。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朝廷控在裕手里,他想要什么,朝廷就得下诏书给他什么。

他想当朝廷,当今的朝廷也得赶快让位给他,这是早晚的事。

那一年秋天,渊明总是闷闷不乐。

他早就看透,东晋的气数已尽,裕篡位只是迟早的事,他整天为这件事悲伤郁悒。

只要东晋存在,曾祖父侃的功绩就光辉灿烂,照耀家邦。

一旦东晋灭亡,就一笔勾销了。

他又想一切都在发展变化,兴衰荣辱也在不断地交替更换。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莫不如此。

为这些事烦恼也没有用,还是多喝点酒,好好睡一觉吧。

渊明只要弄到酒,没有一个晚上不喝他个一醉方休。

他认识到,人生在世像闪电一样,稍纵即逝,就应该坦荡从容,无忧无虑地度过。

也许靠着饮酒,我渊明就能青史留名。

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

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

你能看出此诗与《行路难》有何异同吗? 1、都抒发了怀才不遇的苦闷;
2、都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诗歌 风格:夸张、用典,内容跳跃。
《行路难》虽抒发诗人的苦闷彷徨, 但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 仍怀有希望。《宣》更侧重抒发怀 才不遇、放纵不羁的感情。
游山西村
陆 游
作者及创作背景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 州山阴人(今浙江绍兴)。南宋著名诗人。有 《渭南文集》、《剑南诗稿》传世。 他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 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 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居山阴镜湖之三 山村。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 落。这首诗作于次年春。
温县赵堡镇一中 陈永平


[晋] 陶渊明
你能够展示你找到的有关陶 渊明的生平及其《饮酒》方 面的资料吗?
陶渊明
(365—427),一名 潜,字元亮,死谥靖节, 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 市)人。他出身于没落士 族,少有大志,抱有大济 苍生的理想。进入仕途后, 做过一些小官。41岁任彭 泽令仅八十余天,因看透 腐败的官场,解绶辞官, 毅然归隐。他是东晋时期 著名的诗人。诗多描绘自 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 情景,有《陶渊明集》。
一斗值 十千钱 珍贵的 菜肴
两个典故
叉路
渡过
理 解
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 万钱的佳肴 。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 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 风雪堆满了山。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 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 今日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 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古诗三首《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ppt可用共41页文档

古诗三首《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ppt可用共41页文档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古诗三首《饮酒》《行路难》《游山西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古诗三首《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ppt可用

古诗三首《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ppt可用

结合诗作学习,评评陶渊明是一个 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 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陶渊明弃官归隐,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 田园生活,完善独立的人格,渴望自由,总 的特点是“淡泊”,“独善其身”。这在当 时来说,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因此有 其积极意义。但是,要改选社会,消除污秽, 不能单靠“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 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从这点来说,陶 渊明的退隐思想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行 路 难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久郁诗人胸中的不平,再也压抑不住了, 突如洪水出闸,一发而为“行路难”的连 声浩叹。诗人大声疾呼:“多歧路”—— 那四通八达的青天大道,而今在哪里啊? 写到紧要之处,诗句突然由七言转为三言, 一语重出,反复咏叹,节奏急切,适应诗 情的迅速激化,把思路推向一个豁然开朗 的视野。
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唐)李 白
作者简介: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后世被尊生逢大 唐帝国的鼎盛时期,夙有“济苍生”、“安 社稷”的远大抱负,渴望得到君王的赏识, 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天宝元年,他42岁, 经朋友举荐,受玄宗皇帝诏聘来到长安,准 备大显身手,建立一番功业。但是此时的玄 宗已丧失了早年励精图治的精神,朝政已被 奸佞把持;而李白那种不能摧眉折腰的嶙峋 傲骨,也根本无法见容于近宦权臣。因此, 李白逗留宫中将近两年,一直没有得到正式 官职,最后竟被玄宗找了个借口发落出来。
樽zūn 行há ng
箸zhù 塞sè
岐qí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 斗十千,玉盘珍羞 直万钱。 停杯投箸 不能食,拔剑四顾 心茫然。 欲渡黄河 冰塞川,将登太行 雪满山。 闲来垂钓 碧溪上,忽复乘舟 梦日边。

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定稿

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定稿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一直顺利的风。会:副词。“一 定、必然”的意思。直:径直,直截了 当,表示毫不犹豫。济:渡。
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挂着风帆 渡过茫茫大海,到达理想彼岸。
这首诗表现诗人远大抱负和坚定自 信的千古名句是哪两句?请赏析这两句。
明确: 千古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 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 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 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现在常用这两句诗表达 自己有宏大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的信念。
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用文中的原句回答为什么“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心远地自偏”。
2、“问君何能尔”的“尔”指代什么?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 喧”。
3、“悠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能否将“见”改为 ““望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 境。 将“见”改为“望”不好。“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
品读理解
金樽清酒斗诗十人千的“,哀欢”乐到的宴饮
玉盘珍羞直又万底是钱是什什么。么原?因让 停杯投箸不能他食这,样?
反差
拔剑四顾心茫然。 苦闷茫然
以乐景写哀情更显情之哀
是不是行路受 阻让诗人感到
欲渡黄河冰塞川,行路受苦阻闷茫然? 将登太行雪满山。
不是,这里用“冰 塞川”“雪满山” 作比喻,说明自己 的仕途受到阻塞, 济世安民的理想无 法实现。
4、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 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 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 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古诗三首(《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课件(共27张PPT)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古诗三首(《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课件(共27张PPT)


但是我放下杯子,放下筷子,不
意 能下咽,抽出宝剑,环顾四周,心中
思 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
准备登上太行山,大雪又堆满了山。
闲来垂钓向往有姜太公般的机遇,

又想象是伊尹梦见驾船经过太阳的旁 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又多,

如今的道路又在哪里?

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万里
浪,高挂着风帆渡过茫茫大海,到达
李白
《行路难》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 有“诗仙”之称。汉族,出生于今四川省江油 市青莲乡,另有说法称出生于西域碎叶。中国唐代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 内心的情感为主。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有 《李太白集》传世。
背景介绍:李白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 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 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便被玄宗赐 金还山,这首诗可能是离京时所作。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 成的一组五言古诗这里选的是第五首, 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为酒后即兴之作, 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 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 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 最为闲雅有致。写诗人如何从大自然 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 心境。
饮酒
陶渊明
古诗词中表雄心壮志的句子: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 不已。

古诗三首《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ppt可用41页PPT

古诗三首《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ppt可用41页PPT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1
古诗三首《饮酒》《行路难》《游山西 村》.ppt可用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