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离与除杂(赵素芹)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一、物质的分离1.1 学习目标:(1) 理解并掌握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2) 学会运用物理方法进行物质的分离。
1.2 教学内容:(1) 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
(2) 适用范围及操作原理:了解各种分离方法适用的范围和操作原理。
1.3 教学活动:(1) 讲解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2)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掌握物理方法进行物质的分离。
1.4 作业与评估:(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物质分离方法的理解程度。
二、除杂和提纯2.1 学习目标:(1) 理解并掌握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运用化学方法进行物质的除杂和提纯。
2.2 教学内容:(1) 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了解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如吸附、离子交换、结晶等。
(2) 适用范围及操作方法:了解各种除杂和提纯方法适用的范围和操作方法。
2.3 教学活动:(1) 讲解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及其适用范围。
(2)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掌握化学方法进行物质的除杂和提纯。
2.4 作业与评估:(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除杂和提纯方法的理解程度。
三、常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3.1 学习目标:(1) 学习并掌握常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2) 学会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内容:(1) 常用的分离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
(2) 常用的提纯方法:吸附、离子交换、结晶、电解等。
3.3 教学活动:(1) 讲解常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及其应用。
(2)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的操作技巧。
3.4 作业与评估:(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常用分离和提纯方法的理解程度。
四、实验操作技巧4.1 学习目标:(1) 学习并掌握实验操作技巧,提高实验准确性和安全性。
(2) 学会运用实验操作技巧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初中化学总复习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教案)

初中化学总复习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教案)九年级化学中考实验探究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知识疏理】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原理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所谓分离就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一一分开。
分离完成后各组分要保持(经过化学反应使混合物的组分经过转化而分离还要恢复为)原有的物质组成和状态。
除杂和提纯是将混合物中的某组分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去而得到纯物质。
在提纯物质的过程中除了选择合适的试剂外,还应选择适宜的杂质(或产物),以便于同被提纯物进行分离。
分离和提纯的依据是物质性质的差异。
要将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必须分析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决定选用何种试剂和操作方法。
同时需注意,物质的分离对于被分离出来的物质都有纯度要求,即分离出来的物质必须都是纯净物,而提纯(或称除杂)对分离出来的物质并无纯度要求。
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一)、常用的物理方法: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分离方法。
1. 过滤法:当可溶性物质混入不溶性物质或不溶性物质中混有可溶性物质时,用此法。
如:食盐中混有泥沙,可按如下步骤:①先将混合物溶于水。
②过滤。
③将滤液蒸发得NaCl。
2. 结晶法:当两种物质都可溶,但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异较大时,用此法。
如:KNO3中混入NaCl,可按如下步骤:①溶于水加热,把混合物制成高温下的饱和溶液。
②降温结晶。
③过滤。
3. 升华法:当易升华物质与其他物质相混合时,可用此法。
如:碘单质中混有砂子,其操作是:①加热使碘升华,收集碘蒸气。
②冷凝,得单质碘。
4. 特殊性质法:利用混合物中某些物质的特性进行物质分离。
如:Cu粉中混有Fe粉,可用磁铁吸出铁粉。
(二)、常用的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利用两种物质化学性质的差异,选用合适的试剂,进行化学反应,然后再用物理方法分离。
(关键是转变物质的状态)1. 沉淀法:即加入一种试剂和杂质反应生成沉淀经过滤而除去。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导学案

2.物质的除杂过程中遵循的原则是:
(1)除杂过程不能引入新杂质
(2)所选除杂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而不与被提纯物质反应
(3)杂质与除杂试剂反应生成的产物与被提纯物质要容易分离
理化生学科复习课导学案
备课组:化学教师:林喜东彭海娟曹向梅崔淑玲时间:2012-3-30
课题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
课型
复习课
复习目标解读
掌握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方法。
导
语
掌握混合物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必考内容,这节课我们就来系统复习一下有关这方面的内容。
教
学
主
环
节
及
预
设
1.明确目标(教师解读)
2.学生利用15分钟独立完成能力提升1-9题(师巡回指导)
3.师出示答案------学生组内交流(师深入小组指导)
(要求全员参与把选与不选该项的原因解释清楚)
4.对于有困难的问题请同学们展示(师做补充)
(展示要求语言表达清晰)
5.归纳总结知识点学生整理
6.反馈练习5分钟完成当堂检测----小组互批---评价
精
讲
内
容
1.常见的混合物类型及分离与提纯的方法
采用方法
教
学
主
环
节
及
预
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阶段
1、教师布置任务并且巡回指导(根据学习状态评价最高2分)
2、教师深入小组交流指导
3、教师公布答案并且评价(一个题0.5分总分3分)
二阶段
1、教师布置任务并且巡回指导
2、教师深入小组交流指导
3、教师直接批答案并且评价,展示过程中不足处给予补充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常见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如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
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分离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
2. 除杂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易复原。
3. 提纯方法:结晶、干燥、吸附等。
4. 实验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已学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实验。
2. 讲解:详细讲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实例进行解释。
3. 演示:进行实验演示,展示常见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实验过程。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练习,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操作。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分享实验心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常见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五、教学资源:1. 实验仪器和试剂:烧杯、漏斗、滤纸、蒸馏器、萃取剂等。
2. 教学课件和教案:提供详细的课件和教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掌握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物质分离方法的操作步骤及适用条件。
2. 理解除杂原则及应用。
3. 学会使用结晶、干燥、吸附等方法进行物质的提纯。
教学难点:1. 不同分离方法的选择与操作。
2. 除杂原则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3. 复杂物质体系中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七、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利用实验演示和分组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采用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物质的分离和除杂

开启
智慧
3、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只含有ZnCl2和CuCl2两种溶质, 为回收金属Cu并得到 ZnCI2固体,化学小组的同学们设计 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滤液I中的溶质是 (2)B中含有的物质是
ZnCl2 Zn和Cu
; ,(3)操作③名称是 蒸发 。
知识升华
2NaCl+2H2O==2NaOH+H2↑+Cl2↑ )
学完这节课应该知道:
方法 过滤法 物 理 方 法 结晶法 原理 可溶固体和不溶性固体混合物的分离 分离可溶性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或除去易挥发的杂质 或分离可溶性固体受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 利用物质的某些特性进行分离 采用加热或加入某种试剂,使杂质转化为气体的方法。(常用的试剂: 稀盐酸和稀硫酸) 在混合物中加入某种试剂,使其中一种以沉淀形式分离除去的方法。 (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用酸或碱把杂质转化成液体而除去 通过反应将杂质转化成被提纯的物质
1、如何除去Na2SO4中的Na2CO3?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溶液 2、欲除去NaCl中的Na2SO4,可采什么方法? 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 3、如何除去FeSO4中的CuSO4? 置换法 加入足量的铁粉 4、如何除去C粉中的CuO粉末?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 5、欲将CaO中的CaCO3除去,应该如何操作? 高温煅烧 6、如何除去CO2中少量的CO? 通过灼热的CuO 7、如何除去CO中少量的CO2? 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
思 考 分 析
归纳
总结
提纯物质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除去杂质的过程不能引进新的杂质。 (2)所选择的除杂试剂一般只能与杂质反应,而不 能与被提纯的物质反应,即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3)杂质与除杂试剂反应生成的产物要易与被提纯 物质分离,即实验操作简便易行。 (4)若操作过程中,除杂试剂已跟被提纯物质的主 物质反应,则应把生成的这种物质“复原”为被提纯 物质的主物质。 物质提纯的原则简单记为:不增(杂)、不减(主)、 易分、复原。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第一章:物质的分离1.1 教学目标:了解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学会使用过滤、沉淀、蒸馏等方法进行物质分离1.2 教学内容:物质分离的定义和意义过滤原理及应用沉淀法及其应用蒸馏法及其应用1.3 教学活动:演示过滤实验,让学生观察过滤过程学生分组进行过滤实验,练习操作技巧讲解沉淀法原理,并进行沉淀实验演示学生分组进行沉淀实验,练习操作技巧讲解蒸馏法原理,并进行蒸馏实验演示学生分组进行蒸馏实验,练习操作技巧第二章:物质的除杂2.1 教学目标:了解物质除杂的基本方法学会使用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等方法进行物质除杂2.2 教学内容:物质除杂的定义和意义吸附法及其应用离子交换法及其应用膜分离法及其应用2.3 教学活动:讲解吸附法原理,并进行吸附实验演示学生分组进行吸附实验,练习操作技巧讲解离子交换法原理,并进行离子交换实验演示学生分组进行离子交换实验,练习操作技巧讲解膜分离法原理,并进行膜分离实验演示学生分组进行膜分离实验,练习操作技巧第三章:物质的提纯3.1 教学目标:了解物质提纯的基本方法学会使用结晶、蒸馏、吸附等方法进行物质提纯3.2 教学内容:物质提纯的定义和意义结晶法及其应用蒸馏法及其应用吸附法及其应用3.3 教学活动:讲解结晶法原理,并进行结晶实验演示学生分组进行结晶实验,练习操作技巧讲解蒸馏法原理,并进行蒸馏实验演示学生分组进行蒸馏实验,练习操作技巧讲解吸附法原理,并进行吸附实验演示学生分组进行吸附实验,练习操作技巧第四章: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实验设计4.1 教学目标:学会设计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实验能够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分离与提纯方法4.2 教学内容: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选择合适的分离与提纯方法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4.3 教学活动:讲解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选择合适的分离与提纯方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练习操作技巧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价和指导第五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应用5.1 教学目标:了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在实际中的应用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2 教学内容: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在工业、医药、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实际案例分析5.3 教学活动:讲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在工业、医药、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在实际中的意义和价值第六章:混合物分离提纯案例分析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并解决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案例6.2 教学内容:分析不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案例6.3 教学活动:教师提供几个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案例,如工业废水处理、药品制备等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分离提纯方法及原理第七章: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7.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学会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处理实验数据7.2 教学内容:实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常用统计方法介绍,如平均值、标准差等7.3 教学活动:教师演示如何收集和整理实验数据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收集数据教师讲解如何使用常用统计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学生分组处理实验数据,练习分析与处理技巧8.1 教学目标:8.2 教学内容:实验报告的结构与内容8.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实验报告的结构与内容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和指导第九章:实验安全与环保9.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实验安全意识学会实验过程中的环保措施9.2 教学内容:实验安全知识介绍,如防护用品的使用、紧急处理等实验过程中的环保措施,如废弃物的处理等9.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实验安全知识,进行安全演示学生了解并掌握实验安全知识和环保措施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实践实验安全与环保措施第十章:综合实践与探究1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10.2 教学内容:综合实践项目设计科学探究方法介绍,如观察、实验、分析等10.3 教学活动:教师提供几个综合实践项目,如水质分析、空气质量监测等学生分组选择项目,进行实践与探究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物质的分离方法及操作技巧补充和说明:在讲解物质的分离方法时,重点关注过滤、沉淀、蒸馏等基本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除杂)说课稿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除杂说课稿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除杂)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除杂)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各位评委、各位同行: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除杂)》,下面我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思路。
一、说教材《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除杂)》属于初中化学实验与探究的内容,没有专门的版块,但贯穿整个初中教材,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有重要的地位。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除杂)》,这一知识点在我省中考考试中为必考考点,分值在2—4分以。
二、说教学目标依据课标要求、中考考试说明、中考试卷研究,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常见物质组的提纯(除杂)原理及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会审题获取有用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的重要性。
三、说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整节课内容,我将重难点确定为:常见物质组的分离与提出(除杂)。
四、说学情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关反应并且已经接触过相关内容与试题,对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有初步的了解,能对简单的物质组进行分离或提纯,但是没有系统的、专题性的讲解过,因而对难度高一点、更深层次的知识可能摸不到头脑。
五、说教学法基于这样的情况,本节课的.我当从简单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开始,采用循序渐法与讲解法相结合,引导学生由简到难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直到掌握常见物质组的分离与提纯(除杂)。
六、说教学设计首先由“喝水、丢粉笔头”引入本节课内容,学生自主学习并初步了解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概念后,给出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除杂)原则,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有简单的物理方法和稍难的化学方法,由例题带领学生归纳常见的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除杂)的8种方法。
之后学生之间、学生老师之间进行交流、互动答疑。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中考专题复习课件 (2)

语文
小魔方站作品 盗版必究
聚焦中考
谢谢您下载使用!
更多精彩内容,微信扫描二维码获取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资源
聚焦中考
附赠 中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聚焦中考
高考总分:
692分(含20分加分) 语文131分 数学145分 英语141分 文综255分
毕业学校:北京二中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 院
北京市文科状元 阳光女孩--何旋聚 焦 中 考
A.A
B.B
C.C
D.D
4.(2015,广州)下列除去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B ) A.Zn粉中含少量的ZnO:加入足量稀H2SO4充分反应后过滤 B.Cu(NO3)2溶液中含少量AgNO3:加入足量Cu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C.Na2SO4溶液中含少量H2SO4:加入足量Ba(OH)2充分反应后过滤 D.CaCO3固体中含少量Na2CO3:加入足量稀HCl充分反应后过滤
6.(2014,厦门)氯化钾固体样品中混有少量碳酸钾和硫酸钾两种杂质。 为了获得纯净的氯化钾,将样品溶解,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提纯。已知 试剂I为氯化钡溶液,B、C为固体难溶物,每步骤加稍过量的试剂。
(1)固体难溶物B中含有碳酸钡和__硫__酸__钡__(_或__B_a_S_O_4)_; (2)检验步骤①已除去杂质的方法(操作、现象、结论)是__取__少__量__A_溶__液__,_ _滴__加__氯__化__钡__溶__液__,__如__果__没__有__白__色__沉__淀__生__成__,__则__说__明__硫__酸__钾__和__碳__酸__钾__已__除___ _去__(_其__他__合__理__答__案__也__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剂Ⅱ中溶质的化学式:__K_2_C_O_3 _,试剂Ⅲ的名称是___稀__盐__酸___; (4)由E获得氯化钾晶体的操作名称是___蒸__发__结__晶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过滤) 滤渣 (洗涤) (干燥)MnO2固体
一、分离和除杂的区别
物质的分离:指利用物质的物理或化学性质 的差异,将混合物中各组成物质一、一分开 的实验操作过程(物质要恢复原状态)。
A和B
A B
除杂(提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把
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得到纯净物的实验
CO2 + 2NaOH = Na2CO3 + H2O
CO2(CO)
△
CO+CuO==Cu+CO2
CO
CuO
CO2
CO2
CO
NaOH
吸收法
转化法
常见气体杂质的除去方法
H2或CO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O2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水蒸气
将气体通过浓硫酸或氢氧化 钠、碱石灰
CO2
将气体先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再干燥
D. H2O、KOH溶液
分离两种可溶性物质的思路:先将一种转化成沉淀,
再将沉淀与酸反应。
分离KCl、CuCl2,可先将CuCl2转化成Cu(OH)2沉 淀(需加碱),再将Cu(OH)2加稀盐酸转换成CuCl2
K2CO3+Ba(OH)2=BaCO3↓+2KOH
K2CO3+CaCl2=CaCO3↓+2
二、分离、除杂常用的物理方法
1、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2、(1)海水晒盐;NaCl溶液中混
有少量KNO3,提纯氯化钠----(2)从热的饱和KNO3溶中得
到 KNO3晶体 ;KNO3溶液中混 有少量NaCl,提纯KNO3-------
3、(1)海水淡化;制蒸馏水;分离 液态空气制氧气------------------(2)石油分馏得到汽油------------
__除__去__溶__液__中__的__氢__氧__化__钾__和__碳_酸__钾_____。 (或除去OH-和CO32-)
(4)蒸发溶液得到氯化钾固体的过程中,要用玻 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
__防__止__因__局__部__温__度__过__高__,__造__成_液__滴__飞__溅______。
KCl
12.(2019·四川攀枝花)从盐湖中提取的某种矿物主要含有氯化钾,还有少量硫
KCl
M--酸-g镁S、-O--氯4 化C-钙-a-及C不l2溶性杂K--C质lSiO2,从该矿物中提取氯--化---钾的B流aS程O如4下和图M。g(OH)2
OH- Ba2+
CO32-
K+
滤液Ⅰ:Ba2+、 2 3 OH-、Ca2+、K+、
第 26 页
A
CO
B
Cu
C
CaO
D
KCl
所含杂 质 CO2
Fe
CaCO3
CuCl2
除杂质的方法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干燥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 涤,干燥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
涤,干稀燥盐酸与CaO反应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 过滤
想一想:能否实现CO和CO2的分离和开燥?
4.实验室可以用右图装置实现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分 离和干燥。
第 20 页
1、要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
C 剂和方法不可行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方法
A
O2
水蒸气
通过浓 H2SO4 洗气
B
MnO2
炭粉
在空气中灼烧
C
KCl 溶液
BaCl2
加入适量的 Na2KSO2S4 溶O液4 ,过滤
D
FeSO4 溶液 CuSO4 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CO32-: 加入H+形成水和气体CO2
加入Ca2+、Ba2+形成沉淀
NH4+
加入OH- 形成水和NH3
SO42- : 加入Ba2+形成沉淀
Cl-:
加入Ag+形成沉淀
常见离子的除杂方法
• Ca2+: 加入CO32-形成沉淀
• Mg2+、Cu2+、Fe3+:
• Ba2+
加入 OH-形成沉淀 加入SO42-、CO32-形成沉淀
第二轮专题复习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的分离与除杂的区别 2、知道物质除杂 的原理 3、掌握物质除杂 的方法 4、掌握物质分离 与除杂的解题技巧
1、如何除去KCl固体中的MnO2杂质?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2、如何除去MnO2固体中的KCl杂质?
(溶解)(过滤)(洗涤) (干燥)
3、如何分离KCl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
操作过程(主体物质要恢复原状态)。
A(B)
A
下列除杂的实验设计合理吗?括号内为杂质
A: NaOH溶液(Na2CO3)B:ZnSO4溶液(CuSO4) C:KOH溶液(k2CO3)
A:加适量稀盐酸,待气泡不再产生; B: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C:滴加适量氢氧化钡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
甲乙丙::不不合合合 理理理 ,,B,aHC(CuOlSH+O)N42a++OKFH2eC==O==3NC=au=C+2lFK+eOHSH2O+O4BaCO3↓
4、用活性炭、木炭净水;用活 性炭除色素-----------------------
5、分离碳粉和铁粉、铜粉和铁 粉------------------------------
过滤 蒸发结晶
降温结晶 蒸馏 分馏 吸附 磁铁吸引
三、分离、除杂常用的化学方法
1、气体混合物:
CO
CO ( CO2 )
CO2
(1)确定杂质离子; (2)选择除杂试剂的离子,使杂质离子转化为水、
气体或沉淀; (3)根据主体成分,确定除杂试剂的另一离子
例:NaNO3溶液
( Na2SO4)定离子
NO3 -
Ba(NO3)2
2+
Ba
选离子
成物质
常见离子的除杂方法
OH-: 加入H+,形成水
加入Fe3+、Mg2+、Cu2+形成沉淀
3、溶液中的除杂
Na2SO4溶液(CuSO4)
CuSO4+2NaOH=Cu(OH)2↓+ Na2SO4 Na2SO4溶液(Na2CO3)
沉淀法
Na2CO3+H2SO4= Na2SO4+H2O+CO2↑ 化气法
关键在于准确地选择用于除杂的试剂,同时注
意 的把握------加入
试剂
溶液中除杂试剂的选择
A.NaOH溶液 B.CaCl2溶液 C.NaCl溶液 D.AgNO3和HNO3混合溶液 (3)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2_H_C_l_+__B_a_C__O_3_=_=_=_B_a_C__l2_+__H_2_O__+_C__O_2_↑。
(4)要达到预期的目的,还需要改进的方法为
__加__入__过_量__试__剂__a_改__为__加__入__适__量__试__剂__a。
(1)步骤①中,分离 A、B 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_____________,试剂 a 是
__K__2__C__O___3_溶_。 液
第 25 页
KCl K2CO3
(2)沉淀B表面残留少量滤液,需用蒸馏水多次 洗涤,为了检验沉淀B是否洗涤干净,可向步骤 ②的最后一次洗涤液中加入的试剂是 ___B_D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1)试剂选择
广口瓶甲盛有过量的 NaOH,
广口瓶乙中盛有 浓硫酸 ,分
液漏斗丙中一般盛有稀硫酸 。
(2)操作程序
先分离出氢气:关闭 b ,
打开 a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CO2。---再分离出二氧化碳:关闭 a ,打开 b ,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H2SO4----
③→②→①
K+
OH- 不溶于水
3、将氯化钾、氯化铜和-氯---化----银---的固体混合物
逐一分离,应选用的一组试剂是( C )
A. H2O、AgNO3溶液、2KO稀H +硝Cu酸Cl =Cu(OH) ↓+
B. C.
HH22OO、、NKaOOHH溶溶液液、盐2KCCu酸l(OH)2↓+22HCl=2H22O+CuCl2
• Ag+ : 加入Cl-形成沉淀
1、只用一种试剂除去NaNO3溶液中混有的少
量CuSO4杂质,应加入适量的( B )
OH- Ba2+
A. NaOH溶液
B. Ba(OH)2 溶液
C. Ba(NO3)2溶液
D. HNO3溶液
2. 某溶液中含有Cu2+、Ag+、Ba2+,为使这三种 金属离子分别转化为沉淀并逐一分离出来,现 提供三种试剂:①Na2CO3溶液 ②NaOH 溶液 ③盐酸,请设计实验操作顺序。 (提示:在水中,Cu2+和CO32-不能共存,产生 沉淀;Ag+和OH-不能共存,产生沉淀)
2、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
正确的是 ( D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Cu
CuO Cu与氧在空气气中反灼烧应
B
CaO
Ca(OH)2 稀盐酸加与入足C量a的O稀盐反酸应
C
H2
CO 发生爆通炸入 O2,点燃
D
O2
H2O
通过浓硫酸洗气
c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CaCl2 (含CaCO3):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NaCl (含KNO3 ):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 Fe(含Cu):用磁铁将铁粉吸引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