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定量检测试剂盒(ELISA)
vegf名词解释

vegf名词解释
VEGF,全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是一类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糖蛋白。
它是1989年由Ferrara等人在牛垂体
中纯化出来的一种蛋白质,并因其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而得名。
VEGF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促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具有促进血管通透性
增加、细胞外基质变性、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和血管形成等作用。
由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会诱导肿瘤组织的血管生长,增加肿瘤血供,进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因此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
临床中会使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如贝伐单抗等,用于肿瘤的治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关于VEGF的文献资料或咨询相关领域专家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4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45(最新版)目录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概念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检测方法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的意义五、结论正文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概念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简称VEGF)是一种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的蛋白质,它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从而促进血管的发生和生长。
在生理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于血管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主要有以下作用:1.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从而促进血管的发生和生长。
2.促进淋巴管的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以与淋巴细胞结合,通过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诱导淋巴管的形成。
3.参与肿瘤生长和转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肿瘤生长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可以促进肿瘤血管的发生和生长,从而为肿瘤提供营养和氧气,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检测方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免疫学检测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通过检测血液或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了解其含量。
2.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通过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mRNA 的表达水平,了解其基因表达情况。
3.蛋白质印迹法:通过检测蛋白质表达水平,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含量。
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的意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对于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1.诊断和监测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肿瘤发生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水平,可以了解肿瘤的发生和转移情况,为肿瘤的诊断和监测提供依据。
2.评估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通过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水平,可以评估治疗的有效性。
3.研究血管发生和生长的机制:通过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水平,可以了解血管发生和生长的机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依据。
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ELISA 试剂盒说明书

产品说明书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LISA试剂盒(Human VEGF ELISA KIT)产品货号:H6139S, H6139M, H6139L产品规格:24T, 48T, 96T产品内容:注:终止液和显色剂具有腐蚀性,一旦接触到液体,请尽快用大量清水冲洗。
储存条件4℃避光保存,有效期见外包装。
开封后,保存温度详见说明书。
产品介绍Human VEGF ELISA Kit (Huma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Kit) ,即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LISA试剂盒,可以定量检测人血清、血浆或细胞培养上清液等样本中的天然和重组VEGF浓度。
人VEGF是由两个相同亚基以二硫键交联组成的二聚体糖蛋白,基因定位于第6号染色体长臂,由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交替构成,约14 kb。
由于mRNA剪接方式不同,产生了单链分别含121,145,165,183,189和206个氨基酸的不同变异体。
VEGF 121分子量约为34-46 kDa,是可溶性分泌型蛋白质,以游离状态存在,不能与肝素结合;VEGF 165分子量为45 kDa,30-50%以可溶性形式分泌于细胞外基质,其余部分与细胞膜、基底膜或细胞外基质含有肝素的糖蛋白结合。
VEGF 145存在于胎盘细胞和女性生殖道肿瘤细胞。
VEGF 189及VEGF 206分泌后完全结合于细胞膜或基底膜含有肝素的糖蛋白上。
骨骼肌,心肌,肝细胞,成骨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角质形成细胞,血小板,褐色脂肪组织,CD34+细胞,星形细胞,神经元和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和组织均可产生VEGF。
血清和血浆样本均可检测到VEGF,由于血小板可释放VEGF,因此血清中VEGF含量较高。
VEGF是一种特异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可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血管形成、引起细胞外基质成分改变等。
vegf正常值范围

vegf正常值范围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它在血管生成和维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正常情况下,VEGF 的水平处于一定的范围内,这对于维持身体各个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VEGF的正常值范围进行详细讨论。
VEGF是由各种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它对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存活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促进新血管的形成,VEGF在胚胎发育、组织修复和肿瘤生长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当VEGF的水平超出正常范围时,就可能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
正常情况下,VEGF的浓度在血浆中较低,大约在15-100 pg/mL 之间。
这个范围是通过许多研究得出的,并且在不同实验室之间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
然而,一般来说,如果VEGF的浓度超过100 pg/mL,就可能意味着存在某种异常情况。
VEGF的正常值范围可以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在心脏病患者中,测量血液中VEGF的浓度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如果VEGF的水平过高,可能意味着存在心脏病的并发症或病情进展。
相反,如果VEGF的水平过低,可能表明治疗效果不佳或存在其他健康问题。
除了心脏病,VEGF的异常水平还与其他一些疾病和病理过程有关。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癌症患者的血浆中VEGF的水平通常较高。
这是因为肿瘤细胞可以分泌大量的VEGF,以促进新血管的形成,从而满足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所需的营养和氧气。
因此,测量VEGF 的水平可以作为评估肿瘤严重程度和预测预后的指标之一。
一些炎症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也与VEGF的异常水平有关。
例如,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滑液中VEGF的浓度通常较高。
这是因为炎症过程中,细胞会释放出大量的VEGF,以促进血管生成和炎症细胞的迁移。
因此,测量VEGF的水平可以帮助评估炎症的严重程度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VEGF的正常值范围在15-100 pg/mL之间,超出这个范围可能意味着存在某种疾病或病理过程。
血管内表皮生长因子检测原理

血管内表皮生长因子检测原理英文回答:The detection principle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involves measuring the levels of this important growth factor in the blood. VEGF is a proteintha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new blood vessels, a process known as angiogenesis.There are several methods for detecting VEGF in the blood, with the most common being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In ELISA, a specific antibody that binds to VEGF is coated onto a plate. Then, the blood sample is added, and if VEGF is present, it will bind to the antibody. A second antibody linked to an enzyme is then added, and a substrate for the enzyme is added, resultingin a color change that indicates the presence and amount of VEGF in the sample.Another method for detecting VEGF is through the use ofa protein microarray. This technique involves spotting tiny amounts of VEGF-specific antibodies onto a chip, which can then be exposed to the blood sample. If VEGF is present, it will bind to the antibodies on the chip, and this binding can be detected using fluorescent or chemiluminescent signals.In summary, the detection of VEGF in the blood involves using specific antibodies to capture and measure the levels of this important growth factor. These methods are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VEGF in various diseases and for monitoring the response to VEGF-targeted therapies.中文回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检测原理涉及测量血液中这一重要生长因子的水平。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检测临床意义和检测优势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检测临床意义和检测优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功能性糖蛋白。
它是特异性的、生理作用强大的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原,能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使其增殖、迁移、管腔形成,参与血管生成并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它可致肿瘤血管异常生长,阻碍抗肿瘤药物有效输送至肿瘤组织内,并可刺激新生血管生长因子增加。
肿瘤与血管的关系:肿瘤生长和转移原理一方面,如果没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和营养,肿瘤是长不大的,也就1-2mm3的样子。
肿瘤生长必须依赖血管的生成来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另一方面,肿瘤的转移也需要血管通透性的改变来实现。
由此可见,肿瘤的生长、转移与血管是密切相关的。
VEGF检测的临床意义1、肿瘤的早期筛查。
肿瘤的生长、转移十分迅速,当肿瘤细胞团向实体肿瘤转化过程中,肿瘤细胞会产生大量VEGF,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此时多为肿瘤Tis期和T1期,是肿瘤早期筛查的最佳时期,并可通过现有的临床手段予以确诊。
早期筛查可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
2、肿瘤的广谱性筛查。
有血管新生趋势变化,就伴随VEGF浓度变化。
VEGF可筛查几乎所有实体肿瘤,它的广谱性是其他检测指标不可代替。
3、VEGF可用于肿瘤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
临床上很多恶性肿瘤疾病缺乏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例如肾癌等。
而由于VEGF的广谱性、敏感性使得通过血液检测VEGF就可辅助诊断这类恶性肿瘤疾病。
同时,根据VEGF的水平变化可反映肿瘤的发展程度,对肿瘤的预后可作出判断。
一般而言,同一种恶性肿瘤,VEGF水平越高,肿瘤恶性程度也越高,预后相对较差。
VEGF检测优势1、早:在癌症发生的早期即可发现,对肿瘤早期发现具有重要意义;2、广:广谱性肿瘤标志物,适用于各种肿瘤的筛查和检测;3、准:联合其他肿瘤标志物检测提高诊断的准确性;4、高:灵敏度高,VEGF的最低检测限为pg级,分析灵敏度为目前肿瘤标志物中最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研究现状与胶质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研究现状与胶质瘤血管生成的关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细胞因子,它被认为是促进血管新生和血管再生的重要因素。
在生物学中,VEGF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胶质瘤血管生成的过程中。
该过程被认为是导致胶质瘤发展和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了解VEGF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对于控制胶质瘤生长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的研究表明,VEGF通过与其相关的受体结合来刺激内皮细胞生长和增殖,这导致了更多的血管形成。
VEGF有助于在正常生理和病理情况下刺激血管生成和再生。
在某些类型的肿瘤中,VEGF水平显着增加,这有助于增加其血供,从而使肿瘤细胞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胶质瘤是一种嗜恶性的颅内肿瘤,经常侵袭正常胶质组织,并在体内不断复发。
研究表明,VEGF也在胶质瘤的生物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胶质瘤血管生成过程是复杂的,并且涉及到多种细胞因子和信号途径。
VEGF与细胞凋亡、血管内皮细胞信号转导、炎症反应和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等因素紧密相连。
VEGF通过激活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其受体,从而导致了新的血管生成。
具体来说,VEGF作为生长因子,通过在内皮细胞表面上结合其受体,进而导致它们增殖和分化。
在胶质瘤中,VEGF是一种强力的自动分泌刺激因子。
这种刺激作用可以加速血管生成,因此在治疗中,VEGF与单克隆抗体联合使用已被证明能够显著降低胶质瘤的发生率和复发率。
此外,研究中发现,联合使用VEGF和单克隆抗体治疗胶质瘤的同时,也可能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
如:头痛、高血压、口干、口腔疼痛、呕吐,对于这些不良反应的处理也是治疗过程中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总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胶质瘤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了解其控制血管生成的机制和VEGF在胶质瘤病理生物学中的作用,对于防止和治疗胶质瘤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尽管联合使用VEGF和单克隆抗体治疗胶质瘤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它仍然是一种有希望的治疗方法。
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VEGF-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本试剂盒仅供体外研究使用、不用于临床诊断!预期应用ELISA法定量测定人血清、血浆、细胞培养上清或其它相关生物液体中VEGF-A含量。
实验原理用纯化的VEGF-A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载体,往微孔中依次加入标本或标准品、生物素化的VEGF-A抗体、HRP标记的亲和素,经过彻底洗涤后用底物(TMB)显色。
TMB 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VEGF-A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计算样品浓度。
试剂盒组成及试剂配制1、酶标板:一块(96孔)2、标准品(冻干品):2瓶,请临用前15分钟内配制。
每瓶以样品稀释液稀释至1ml,盖好后室温静置大约10分钟,同时反复颠倒/搓动以助溶解,其浓度为2,000pg/ml,然后做系列倍比稀释(注:不要直接在板中进行倍比稀释),分别配制成2,000pg/ml,1,000pg/ml,500 pg/ml,250pg/ml,125pg/ml,62.5pg/ml,31.2pg/ml,样品稀释液直接作为空白孔0pg/ml。
如配制1,000pg/ml标准品:取0.5ml(不要少于0.5ml)2,000pg/ml的上述标准品加入含有0.5ml样品稀释液的Eppendorf管中,混匀即可,其余浓度以此类推。
3、样品稀释液:1×20ml。
4、检测稀释液A:1×10ml。
5、检测稀释液B:1×10ml。
6、检测溶液A:1×120/瓶(1:100)。
临用前以检测稀释液A1:100稀释(如:10检测溶液A/990检测稀释液A),充分混匀,稀释前根据预先计算好的每次实验所需的总量配制(100/孔),实际配制时应多配制0.1-0.2ml。
7、检测溶液B:1×120/瓶(1:100)。
临用前以检测稀释液B1:100稀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试剂盒只能用于科学研究,不得用于医学诊断。
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定量检测试剂盒(ELISA)
使用说明书
【试剂盒名称】
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定量检测试剂盒(ELISA)
【试剂盒用途】
定量检测人子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
【检测原理】
本试剂盒采用双抗体两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将标准品、待测样本加入到预先包被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多克隆抗体透明酶标包被板中,温育足够时间后,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成分,再加入酶标工作液,温育足够时间后,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成分。
依次加入底物A、B,底物(TMB)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下转化为蓝色产物,在酸的作用下变成黄色,颜色的深浅与样品中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浓度呈正相关,450nm波长下测定OD值,根据标准品和样品的OD值,计算样本中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含量。
【试剂盒组成】
1 酶标包被板12孔×8条7 底物夜A6mL
2 标准品:1600pg/ml0.6mL 8 底物夜B6mL
3 20倍浓缩洗涤液20mL9 终止液6mL
4 标准品稀释液6mL10 说明书1份
5 样本稀释液6mL 11 封板膜1张
6 酶标试剂6mL12 密封袋1个
备注:标准品用标准品稀释液依次稀释为:1600、800、400、200、100、50pg/ml
【需要而未提供的试剂和器材】
1、37℃恒温箱
2、标准规格酶标仪
3、精密移液器及一次性吸头
4、蒸馏水
5、一次性试管
6、吸水纸
【操作步骤】
1、准备:从冰箱取出试剂盒,室温复温平衡30分钟。
2、配液:用蒸馏水将20倍浓缩洗涤液稀释成原倍的洗涤液。
3、加标准品和待测样本:取足够数量的酶标包被板,固定于框架上,分别设置标准品孔、
待测样本孔和空白对照孔,记录各孔位置,在标准品孔中加入标准品50μL;待测样本孔中先加入待测样本10μL,再加样本稀释液40μL(即样本稀释5倍);空白对照孔不加。
4、温育:37℃水浴锅或恒温箱温育30min。
5、洗板:弃去液体,吸水纸上拍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1min,甩去洗涤液,吸水纸上拍干,如此重复洗板4次(也可用洗板机按说明书操作洗板)。
6、加酶标工作液:每孔加入酶标工作液50μL,空白对照孔不加。
7、温育:重复4的操作。
8、洗板:重复5的操作。
9、显色:每孔先加入显色剂A 液50μL,再加入显色剂B液50μL,37℃避光显色15min。
10、终止:取出酶标板,每孔加终止液50μL,终止反应(颜色由蓝色立转黄色)。
11、测定:以空白孔调零,在终止后15分钟内,用450nm波长测量各孔的吸光值(OD值)。
12、计算:根据标准品的浓度及对应的OD值,计算出标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再根据样本的OD值,在回归方程上计算出对应的样品浓度,也可以使用各种应用软件来计算。
最终浓度为实际测定浓度乘以稀释倍数。
【样本要求】
1、样本不能含叠氮钠(NaN
3),因为叠氮钠(NaN
3
)是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抑制剂。
2、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
若不能立即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3、样本应充分离心,不得有溶血及颗粒。
【注意事项】
1、实验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操作进行,实验结果判定必须以酶标仪读数为准。
2、酶标包被板开封后如未用完,应立即装入密封袋中加干燥剂保存。
3、建议所有的标准品、样本和空白对照都做双份检测,取平均值,以减小实验误差。
4、牢记样本已经稀释5倍,计算结果乘以5才是样本实际浓度。
5、本试剂盒定量范围为25-1600pg/ml,超过此范围,为标准曲线延伸计算所得,不做为准确定量结果,请用特殊稀释液稀释后测定准确结果(25-1600pg/ml范围内),乘以总稀释倍数即为样本最终浓度。
6、若显色过浅,可适当延长底物温育时间。
7、为避免交叉污染,标准品、样本和空白对照每加一个就要更换一次吸头;酶标工作液、样本稀释液和底物等公共组分,要悬臂加样,不得碰到微孔;不得重复使用封板膜。
8、试剂盒保质期内使用,不同批号的试剂不得混用。
9、底物B对光敏感,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光下。
【操作程序总结】
准备试剂,样品和标准品
加入准备好的样品和标准品,37℃反应30分钟洗板4次,加入酶标试剂,37℃反应30分钟
洗板4次,加入显色液A、B,37℃显色15分钟加入终止液
15分钟之内读OD值
计算
【检测范围】
25-1600pg/ml
【规格】
96T/盒
【贮藏】
2-8℃,避光防潮保存。
【有效期】
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