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基础试题1
统计学基础试题以及答案

统计学基础试题以及答案⼀、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个统计总体()A、只能有⼀个标志B、只能有⼀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2、调查某⼤学2000名学⽣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 、2000名学⽣ B、 2000名学⽣的学习成绩C、每⼀名学⽣D、每⼀名学⽣的学习成绩3、某地进⾏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C、该地每⼀国有商业企业D、该地每⼀商业企业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致的( )。
A、⼯业普查B、⼯业设备调查C、职⼯调查D、未安装设备调查5、某市进⾏⼯业企业⽣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1⽇⾄7⽉10⽇全部调查完毕,则这⼀时间规定是( )。
A、调查时间B、调查期限C、标准时间D、登记期限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组为40——50,第⼆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A、50在第⼀组,70在第四组B、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80在第四组,50在第⼆组7、已知某局所属12个⼯业企业的职⼯⼈数和⼯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的平均⼯资,应该采⽤( )C、加权调和平均法D、⼏何平均法8、⽤⽔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平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平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平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平9、某地区有10万⼈,共有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这个指标是()。
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发展⽔平指标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相对数时间序列B、时期数列C、间断时点数列D、平均数时间序列11、根据时间序列⽤最⼩平⽅法配合⼆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A、时间序列中各期的逐期增长量⼤体相等B、各期的⼆级增长量⼤体相等C、各期的环⽐发展速度⼤体相等D、各期同⽐增长量的⼤体相12、红星机械⼚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去年降低4%,实际执⾏的结果降低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
统计学基础习题集1

①位置居中②数值最大
③出现次数较多④出现次数最多
4.某工厂新工人月工资400元,工资总额为200000元,老工人月工资800元,工资总额80000元,则平均工资为()
①600元②533.33元③466.67元④500元
5.标志变异指标说明变量的()
①变动趋势②集中趋势③离中趋势④一般趋势
试根据上述数据分成以下几组:100以下,100–200,200–400,400–800,800–1600,1600以上,并绘制频数(率)分布图表。
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一、单项选择题
1.1990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393.10公斤,人均棉花产量3.97公斤,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558元,它们是()
二、多项选择题
1、①②④2、①③④⑤3、①②③④⑤4、①②③④⑤5、②⑤
三、计算题
1.
公司
名称
2001
2000年实际
产值
2001年
比2000年
增长(%)
计划
实际
计划完成(%)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A
B
C
941
589
370
49.5
31
19.5
912.8
653.8
402
46.4
33.2
20.4
97
(1)你认为这项调查采取哪种调查方式比较合适?
(2)设计出一份调查问卷。
第二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②2、①3、③4、③5、①6、①7、②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
一、简答题
1.数据的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2.定类数据和定序数据的整理和图示方法各有哪些?
统计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基础试题及答案统计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11、某公司根据随机抽取的100名员工年龄的调查数据,计算得出了公司全部员工的平均年龄,这种分析数据的方法属于()。
A、描述统计B、推断统计C、类比统计D、相关分析B2、根据产品质量将其分为1级品、2级品和3级品,此数据是()。
A、实验数据B、分类数据C、顺序数据D、定量数据C3、《中国统计年鉴》中我国历年的GDP数据是()。
A、次级数据B、原始数据C、分类数据D、顺序数据A4、某化妆品公司为了解消费者对最新产品的认可度,在商场门口拦截女性消费者进行调查。
这种抽样调查方式属于()。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非概率抽样D5、为了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情况,课题组选择浙江省义乌市的小微企业作为调查对象,于2023年12月底对义乌市10000家小微企业进行了调查。
从调查时间和调查范围看,本次调查属于()。
A、一次性全面调查B、一次性非全面调查C、经常性全面调查D、经常性非全面调查B6、描述GDP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合适图形是()。
A、散点图B、折线图C、条形图D、直方图A7、调查了某企业10名员工上半年的.出勤情况:其中有3人缺勤0天,2人缺勤2天,4人缺勤3天,1人缺勤4天。
则缺勤天数的()。
A、中位数为2B、中位数为2.5C、中位数为3D、众数为4B8、广义的统计法包含了所有规范统计活动的()。
A、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及统计调查制度B、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C、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及统计标准D、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及统计调查项目B9、为了保障统计工作的统一性,《统计法》规定,制定统计调查项目应当同时制定该项目的()。
A、统计调查标准B、统计调查制度C、统计调查表式D、统计调查方法B10、关于样本比例p正确的说法是()。
A、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p的方差愈来愈小B、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p的方差愈来愈大C、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p的方差不会发生改变D、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p的方差在某些区间会变大,在某些区间会变小A11、点估计是用样本统计量的()来近似相应的总体参数。
《统计学基础》(专)网上作业1

《统计学基础》(专)网上作业一一、单项选择题。
1.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2.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A.一包谷物的重量B.一个轴承的直径C.职工的月均工资D.一个地区接受失业补助的人数3.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 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这项研究的总体是()A.2000个家庭B. 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 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4.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A.全工业企业B.800家工业企业C.每一件产品D.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5.有2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
A.2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B.200家公司C.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D.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6.某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5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半情况,则这种调查属于()。
A.统计报表B. 重点调查C.全面调查D. 抽样调查7.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40~50,第二组50~60,第三组60~70,第四组70~80,第五组80以上,以习惯规定()。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 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8.对职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应当用()。
A.职工月工资总额B.职工人均收入额C.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收入额多少D.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9.分配数列有两个构成要素,它们是()。
A.一个是单位数,另一个是指标数B.一个是指标数,一个是分配次数C.一个是分组,另一个是次数D.一个是总体总量,另一个是标志总量10.为了解居民对小区物业服务的意见和看法,管理人员挑选了由代表性的5户居民,上门通过问卷进行调查。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1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1](https://img.taocdn.com/s3/m/dc0ad6d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4.png)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1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认识对象是。
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②社会经济现象的质量方面③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和质量方面④社会经济现象的所有方面 2、统计所研究的是。
①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②社会经济的个体现象③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或个体现象④非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 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其特有的方法是。
①统计推断法②统计分组法③大量观察法④综合指标法 4、对一批小麦种子进行发芽率试验,这时总体是。
①该批小麦种子②该批小麦的发芽率③该批小麦中发芽的种子④该批小麦的发芽率 5、无限总体是指。
①包含单位很多的总体②包含单位较多的单位③包含单位很多、难以计数的总体④单位不加限制的总体 6、社会经济统计中使用的总体概念,通常是指。
①有限总体②无限总体③变量总体④属性总体 7、一个事物被视为总体或总体单位,要依据来决定。
①事物的本质②事物的内在联系③事物的复杂程度④统计研究的目的8、以下岗职工为总体,观察下岗职工的性别构成,此时的标志是。
①男性职工人数②女性职工人数③下岗职工的性别④性别构成 9、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①学生年龄②学生性别③学生身高④学生成绩 10、标志是。
①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②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③都能用数值表示④不能用数值表示 11、统计学上变量是指。
①品质标志②数量标志③统计指标④②和③ 12、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①工厂数②职工人数③工资总额④产品数 13、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①粮食总产量②粮食平均亩产量③人均粮食生产量④人均粮食消费量 14、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①货物周转量②劳动生产率③年末人口数④工业增加值 15、质量指标。
①不能用数值来反映②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③必需用数值来反映④有时能够用数量指标来反映 16、表述正确的是。
①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只能计算一个数量指标②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只能计算一个质量指标③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只能用一个标志进行分组④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可以从方面计算多个统计指标 17、表述不正确的是。
统计学题集1

统计学题集1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B.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C.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D.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调查单位B.总体单位C.调查对象D.填报单位3.对一批食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4.对某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A.该市全部商业企业B.该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C.该市每一个商业企业D.该市商业企业每一名职工5.某地区进行牲畜调查,按2000年1月1日情况进行登记,呈报截止时间为2000年2月1日,则1月1日至2月1日这一时间称为( )A.调查时间B.调查时限C.标准时间D.客观时间6.某小区居民人均月收入最高为5500元,最低为2500元,据此分为6组,形成等距数列,其组距应为( )A.500B.600C.550D.6507.下面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8.次数分布数列是(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C.按统计指标分组形成的苏烈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9.下列变量中不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 )A.企业产值B.产品销售额C.生产工人数D.工资额10.下列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A.出勤率B.合格率C.人均产量D.工人人数11.用累计法检查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适用于( )A.规定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规定计划期内某一时期应达到的水平C.规定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D.规定五年累计应达到的水平12.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商品库存量B.商品销售量C.平均每人销售额D.商品销售额13.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是( )A.平均指标B.强度指标C.结构指标D.比例指标14.下列指标中不属于标志变异指标的是( )A. 全距B. 标准差C. 离散系数D. 众数15.算术平均数的分子和分母是( )A.两个有联系的而性质不同的总体总量B.分子是总体单位总量,分母是总体标志总量C.分子是总体标志总量,分母是另一总体单位总量D.是同一总体的标志总量和总体单位总量16.某地区连续五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7.8%、8.6%、9.4%和8.5%,则该地区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A.-1B.C.D.(9%+7.8%+8.6%+9.4%+8.5%)÷517.时期数列中的每个指标数值是( )A.每隔一定时间统计一次B.连续不断统计而取得C.间隔一月统计一次D.定期统计一次18.把某企业在十年间拥有的生产设备台数,按时间顺序排成数列,则这个数列是( )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变量数列D.分布数列19.当平均工资指数下降1.72%,各组工资水平指数提高9.62%时,工人结构指数为( )A.增长11.54%B.增长18.11%C.下降11.34%D.下降10.34%20.用下列哪种方法作动态比较才能分解出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 )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几何平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D.加权算术平均数21.抽样平均误差是( )A.抽样指标的标准差B.总体参数的标准差C.样本变量的函数D.总体变量的函数2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估计的概率保证程度,其估计的精确程度( )A.随之扩大B.随之缩小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23.把样本总体中全部单位数的集合称为( )A.样本B.小总体C.样本容量D.总体容量24.年劳动生产率z(干元)和工人工资y=10+70x,这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时,工人工资平均( )A.增加70元B.减少70元C.增加80元D.减少80元25.在回归直线y C=a+bx,b<0,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 )A. r=0B. r=lC.0<r<1D.-1<r<02、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它以马列主义的哲学和为理论基础。
统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统计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的总体是指:A. 研究对象的全体B. 研究对象的个体C. 研究对象的样本D. 研究对象的子集答案:A2. 以下哪一项不是统计数据的类型?A. 定性数据B. 定量数据C. 离散数据D. 连续数据答案:C3. 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通常使用以下哪个统计量?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中位数答案:C4. 在统计学中,标准差是用来衡量数据的:A. 集中程度B. 离散程度C. 相关程度D. 正态程度5.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的参数?A. 样本均值B. 样本方差C. 总体均值D. 总体方差答案:C6.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1B. 0到1C. -1到0D. 0到-1答案:A7. 以下哪个统计图适合展示分类数据的分布?A. 条形图B. 折线图C. 散点图D. 直方图答案:A8. 假设检验中的零假设通常表示:A. 研究假设B. 备择假设C. 研究假设为真D. 研究假设为假答案:C9. 回归分析中,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B. 随机的C. 线性的D. 非线性的答案:C10. 以下哪个统计量是用来衡量数据的偏态程度?A. 众数B. 中位数C. 偏度D. 峰度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模拟法答案:A、B、C2. 描述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可以使用以下哪些统计量?A. 方差B. 标准差C. 极差D. 平均数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随机变量?A. 离散型随机变量B. 连续型随机变量C. 确定型随机变量D. 混合型随机变量答案:A、B、D4.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整理方法?A. 排序B. 分组C. 编码D. 制表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描述方法?A. 描述性统计B. 推断性统计C. 探索性数据分析D. 预测性数据分析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统计学中的样本容量是指样本中包含的个体数量。
统计学试题库1

统计学试题库一、判断题(×)1.统计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不考虑个别事物的数量特征。
(×)2.一个人口总体的特征,可以用人口总数、年龄、性别、民族等概念来反映。
(√)3.凡是以绝对数形式出现的指标均为数量指标,凡是以相对数和平均数形式出现的指标均为质量指标。
(×)4.男性是品质标志。
(×)5.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6.标志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也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
(×)7.数量标志值是由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汇总而来的。
(×)8.品质标志和质量指标一般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9.变量与变量值的主要区别是变量不能相加平均,而变量值可以相加平均。
(×)10.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11.统计调查的任务是搜集总体的原始资料。
(√)12.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任务与目的,其核心是调查表。
(√)13.在统计调查方案中,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调查期限是指调查工作的期限。
(×)14.调查对象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15.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所以其调查结果不可能存在误差。
(×)16.我国第6次人口普查规定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是为了保证登记工作在同一时刻进行。
(×)17.抽样调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代表性误差,还有可能产生登记性误差,所以它的误差要比全面调查的误差大。
(√)18.重点调查所选择的重点单位是指这些单位的被研究的标志总量占总体单位总量的绝大比重。
(√)19.观察法可获得大量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但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20.一览表是指一份表格上只体现一个调查单位的情况表。
(√)21. 统计整理的关键步骤在于统计分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 《统计学》期复习资料、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B )。
2.标志是说明( A )。
A. 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名称 C.总体质的特征的名称4.调查某乡镇工业企业职工工资情况,A. 该乡镇全部工业企业C.该乡镇全部工业企业的职工的工资B. 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 D.总体量的特征的名称 则调查对象是(B )。
B. 该乡镇全部工业企业的职工 D.该乡镇工业企业每一名职工的工资5.对某地区三家不同部门进行某项改革的企业进行调查, 题,以便为今后的普遍推广积累经验,这种调查是(C )6•按连续型变量分组,第一组为 75以下,第二组为75〜85,第三组为85〜95 ,第四组为95 以上,则数据( A )7.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 1750 ,则末组组中值为( C )A. 2100B.2200C.2250第一步:一般情况下,组中值 =(上限 +下限) /2已知相邻组组中值为 975,相邻组的上限即为末组的下限 1000,即 975=(1000+下限) /2 由该公式得到下限 =950 所以,相邻组组距 =1000-950=50 第二步:计算开口组的组中值时,只有下限而无上限,则组中值 =下限+相邻组组距 /2=1000+50/2=10258•在全国医院总体中,医院数(a )、医院医生人数(b )和病床张数(c )三个指标( )A.都是总体单位总量 B.a 是总体安慰总量,b 、c 是总体标志总量 C.都是总体标志总量 D.b 是总体安慰总量,a 、c 是总体标志总量9•某商店计划规定本年费用水平比去年下降 4% ,实际下降了 6%,则该商店费用水平计划完成程度是( A)A.工龄B.健康状况C.工资级别D. 劳动生产率以了解某近阶段生产情况和存在问 A. 普查 B.重点调查C. 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A. 75 在第一组B. 85 在第二组C. 85 在第三组D. 95 在第四组2000 。
已知相邻组的组中值为D.250010.不能全面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标志变异指标是( )A.平均差B.标准差系数C.标准差 D .全距11.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工业企业的某一台设备 D.该市所有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12.下列情况属于离散变量的是( C )。
A .营业额B .工龄C .工厂数D .职工年收入13.调查问卷中,开放式问题一般应该排在问题的( C )。
A .开头B .中间C .最后D .都可以14.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 B )A.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B.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15.某人的技术职称为工程师, “讲师”属于哪一统计学范畴 ( )。
A.标志 B.品质标志 C.标志表现 D.质量指标20.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方向相反,一个上升而另一个下降,或者一个下降而另一个上升, 这是( C )A.完全相关B.正相关C.负相关D.不完全相关A.97.9%B.101.9%C.102.1%D.150% C.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D. 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16.调和平均数()A.是标志值的算术平均数B.是算术平均数的倒数C.不存在权数D. 其指标内容与算术平均数一致,也是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总量之比 16.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A. 抽样平均误差B.抽样误差系数C.抽样极限误差D. 概率度17.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抽样单位数增加3 倍,则抽样平均误差是原来的( A. 三分之一B. 二分之一C.三倍D.二倍18.连续性生产产品的企业,按每隔5 小时抽取 企业全部产品的质量情况,这种组织形式属于(10 分钟的产品,作全部检验,并据此推断该 )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类型抽样D. 整群抽样19. 当自变量的数值确定后, 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完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 ( A ) A.函数关系B.相关关系C.随即关系D. 回归关系21. 每一吨铸铁成本(元)依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yc 56 8x,这意味着( B )。
A.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 元B.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C.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D. 如果废品率每增加1%,则每吨成本增加为56元22. 已知2001 年某地区粮食产量的环比发展速度为1 05% , 2002年为103.5%,2004年为104%,又知2004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16.4%,则2003年环比发展速度为(D )A.105.2%B.109.2%C.102.4%D.103%23. 公式p0q1 p0q0 的经济意义是( D )BA.综合反映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反映价格变动而使消费者少付(多付)的金额C•反映价格变动的绝对额 D.反映销售量变化引起的销售额变化的绝对额24. 以下哪一个指数是总指数:(甲)某地区零售商业商品销售额2003 年与2002年对比为125%;(乙)某地区生产某种产品的产量2003年与2002 年对比为115%。
()A.甲是总指数B.乙是总指数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25.某市工业企业2009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10年1 月15 日前, 则调查时限为( B )。
A. 一日B.十五天C.一年D. 一年零十五天2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
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26.某单位的生产小组工人工资资料如下:90 元、100元、110元、120元、128元、148元、200 元,中位数为( C )A.100B.110C.120D.12827.人均收入、人口密度、平均寿命、人口净增数,这四个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 A )。
A.1 个B.2 个C.3 个D.4 个28.下列资料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有()。
A .我国历年石油产量B .我国历年出生人口数C.某企业历年流通费用率 D .我国历年人口数29. 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C )A. 发展速度=增长速度+ 1B. 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C. 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D.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 130. 若统计学成绩以百分制来计量, 对某班学生期你认为应该末经济学考试成绩进行分组,进行( )分组。
A.单项式B.组距式C •品质标志 D.复合分组31.某地有几万亩稻田, 根据上年资料得知其中平均亩产的标准差为 100 公斤,若以 95.45% 的概率保证平均亩产的误差不超过 10 公斤, 应抽选( )亩地作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
(已知F (2.02) 0.9566 , F (2) 0.9545 , F (1.96) 0.95)A.100B.250C.400D.100032.在进行职工收人水平问题的抽样调查中, 有意把收入水平低的职工不算在内, 这种作法 必然导致( )。
A •登记性误差B •系统性误差C •随机性误差D •工作误差33.若对无锡苏宁电器去年空调的销售状况按照季度形成时间数列, 销售量会有明显差异,你认为引起这个差异的因素是( B )。
34•—般来说,指标数值随研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的综合指标是 (D )。
A 、相对指标B 、质量指标C 、平均指标D 、总量指标35 •下列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是( B )A 、工人出勤率B 、一二三产业的产值的比例关系C 、每百元产值利税额D 、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36.某工厂新工人月工资400元,工资总额为 200000元,老工人月工资 800元,工资总额80000 元,则平均工资为( C )A 、 600 元B 、 533.33 元C 、 466.67 元D 、 500 元 37•当可靠度大于 0.6827时,抽样极限误差( A )39、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 A 、企业设备调查 B 、人口普查C 、农村耕地调查40.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
A 、作用不同B 、组织方式不同C 、灵活程度不同D 、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41. 某班每个学生的平均年龄为 22 岁,这里的 22 岁为 ( D )。
A.指标B.品质标志C.变量D.数量标志42. 一次性调查是 ( C )。
A. 只调查一次,以后不再进行调查B. 只进行过一次的调查C. 间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的调查D. 只隔一年就进行一次的调查 43. 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 ( C)。
会发现四个季度之间的 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 •循环变动D. 不规则变动 A 、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C 、等于抽样平均误差 38、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B 、小于平均误差D 、与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关系依B 、人的年龄是变量D 、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D 、工业企业现状调查90-100% 100-110% 95-105% 110% 以上105-115% 48. 我国 2008年人均钢产量为 150吨,该指标是 ( D )。
D. 强度相对指标 )。
B. 只受各组次数影响C.同时受A 和B 两种因素影响 D.无法确定49.由相对数 (或平均数 )计算平均数时,如果掌握的资料是相对数 (或平均数 )的子项,则计算方法是 ( B )。
A.加权算术平均法B.加权调和平均法 C •几何平均法D.简单算术平均法50. 甲乙两班统计学考试的平均分数和标准差分别为:甲班平均分数为 85分,6为10分;乙班平均分数为72分,6为9分,则(C )。
A. 平均成绩代表性甲班高于乙班 B •两班平均成绩代表性相同 C .平均成绩代表性乙班高于甲班 D. 无法确定51.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 重复抽样的抽样极限误差增加 1 倍,则样本单位数变为 ( D )。
A. 在我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单位B. 被国家列为发展重点的单位C. 单位数较少但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值绝大比重的单位D.单位数在总体中占绝大比重的单位44. 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普查时,每个工业企业是 ( B )。
A. 调查单位B. 填报单位C. 既是调查单位又是填报单位D. 既不是调查单位又不是填报单位 45.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 C )。
A. 确定组数和组距 B .抓住事物本质C.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级界限D. 统计表的形式设计46.统计整理阶段最关键的问题是( B )。
A.对调查资料的审核 B.统计分组 C.统计汇总 D. 编制统计表47.某管理局对所属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 (C)。
A.80-89%B. 80% 以下90-99% 80.1-90% 100-109% 90.1-100% 110%以上100.1-110% C. 90% 以下 D. 85% 以下85-95% A. 结构相对指标 B. 比较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6.加权算术平均数 ( A. 只受各组标志值影响A.原来的2倍B.原来的4倍C. 原来的1/2倍D.原来的1/4倍52. 计算不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可采用重复抽样公式的条件是(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