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复习专题一第3讲力学中的曲线运动课件
高中物理课件: 曲线运动

A.Oa
B.Ob
C.Oc
D.Od
解析:由题图可知,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小球在水平桌面上 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有外力作用时,并且力的方向向下,应该 指向圆弧的内侧,故小球的运动方向可能是Od.故选D.
课堂探究
三、建立曲线运动模型
如图所示,运动场上正在举行运动会.400 m跑道上的运动员 正快速通过弯道.
2.物体的运动与合外力的关系 (1)合外力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加 速直线运动或减速直线运动. (2)合外力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 曲线运动.
3.应用 (1)F合与v0夹角θ和曲线运动速率变化的关系 ①θ为锐角时,曲线运动速率变大; ②θ为直角时,曲线运动速率不变; ③θ为钝角时,曲线运动速率变小. (2)判断受力方向: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运动轨迹必定在速度方 向和所受合外力方向之间,且合外力方向(或加速度方向)一定指向 轨迹的凹侧.
第一章 抛体运动 第一节 曲线运动
观察下列各种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习目标
1.认识曲线运动,知道曲线运动瞬时速度的方向 2.知道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速度的方向时刻在改变 3.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学会对实例进行分析 4.知道曲线运动的性质与轨迹特点 5.理解曲线运动速度、合外力、运动轨迹之间的内在联系
解析:既然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的方向必定是改变的,所以速度方向一定变 化,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物体一定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A、B、C 错误;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外力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故D正确.
课堂探究
一、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游乐场是大家喜爱的地方,里面的过山车备受欢迎.各地的过山车设计千姿 百态,各不一样,有圆形的,有螺旋的,有翻转的.过山车是一项惊险刺激的游 戏项目.如果某次过山车沿水平圆形轨道匀速转动,行驶过程中速度的大小保持 不变,请思考下列问题.
浙江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三 曲线运动

专题三曲线运动【考纲要求】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Ⅱ2、抛体运动Ⅱ3、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Ⅰ4、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Ⅱ5、离心力Ⅰ【命题方向】曲线运动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重点考查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等概念及其应用。
本部分知识也经常与其他知识点如牛顿定律、能量、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等知识综合出现在计算题中。
天体运动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知识体系】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速度与所受合外力不在同一直线上。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一般以平行四边形法则为基础,采用“把实际运动正交分解”。
3、抛体运动:加速度恒为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当物体做平抛运动的一段时间内,末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交于水平位移的中点。
4、圆周运动、向心力【高考考点突破】考点一相对运动中速度的合成、分解类问题1,相互接触的物体系接触点速度的相关特征是:沿接触面法线的分速度必定相同,沿接触面切向的分速度在无相对滑动时相同。
2,线状相交物体系交叉点的速度是相交沿对方运动分速度的矢量和。
例题:如图所示,AB杆的A端以匀速v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在运动时杆恒与一半圆周相切,半圆周的半径为R,当杆与水平线的交角为θ时,求杆的角速度ω及杆上与半圆相切点C的速度考点二平抛运动问题1.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 2.平抛运动的分析方法画好示意图,搞清位移关系、速度关系,特别是在速度v x 、v y 、v 构成的速度三角形中以及x 、y 、s 构成的位移三角形中,明确已知量、未知量是解题的突破口. 3.平抛斜面模型的分析一般可以利用平抛运动的推论式,即充分利用斜面倾角与位移或速度的关系,再结合平抛运动的两个分立式即可求解.特别要注意斜面上平抛物体飞行的时间与初速度有关,但到达斜面时,速度的方向则与初速度的大小无关.4.类平抛运动处理方法也是分解运动,注意加速度方向不一定竖直向下、大小也不一定等于g.例3:在倾角为θ的斜面顶端A 处以速度0v 水平抛出一小球,落在斜面上的某一点B 处,设空气阻力不计,求(1)小球从A 运动到B 处所需的时间和位移。
曲线运动课件

【例 1】
曲线滑梯如右图所示,人从滑梯 A 点沿滑梯经 B、C、 D 点滑下,试在图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标出 B、C 两点相 对于 A 点的位移及两点的坐标.
【分析】 选 A 点为坐标原点 O,水平向右为 x 轴正 方向,竖直向下为 y 轴正方向,B,C 两点相对于 A 点的位 移坐标就能在图中表示出来.
【解析】 翻滚过山车经过 A、B、C 三点的速度方向 如右图所示.由图判断 B 正确,A、C 错误.用直尺和三角 板作 M 点速度方向的平行线且与圆相切于 N 点,则过山车 过 N 点时速度方向与 M 点相同.D 错误.
【答案】 B
方法总结
在确定某点的速度方向时,首先弄清两点:一是物体沿 轨迹的运动方向,二是沿该点的切线方向.然后两方面结合 确定某点的速度方向.
【答案】 B
方法总结
利用速度的合成与分解规律的解题方法:第一步先找物 体的实际运动速度,即合运动.第二步将实际运动沿绳子方 向与垂直于绳子方向正交分解.
知识点四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 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运动轨迹与速度和合力的夹角的关系
(3)以开始时蜡块的位置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如图所示.设蜡块匀速上升的速度为 vy,玻璃管水平向右 移动的速度为 vx.
①从蜡块开始运动的时刻计时,则 t 时刻蜡块的位置坐 标为 x=_v__xt_,y=_v_y_t_.
②蜡块的运动轨迹 y=__vv_xy_x_是直线.
③蜡块的速度大小 v=___v_2x_+__v_2y__,速度的方向满足 vy
【例 5】 一个物体在 F1、F2、F3 等几个力的共同作 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突然撤去力 F1 后,则物体( )
2020高考物理浙江专用版大二轮课件:专题一 力与运动 第3讲

第3讲 力与曲线运动第一部分 专题一 力与运动题型1 曲线运动的性质和特点内容索引NEIRONGSUOYIN 题型2 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题型3 圆周运动问题题型4 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曲线运动的性质和特点题型1相关知识链接1.条件F合与v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或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共线.2.性质(1)F合恒定:做匀变速曲线运动.(2)F合不恒定:做非匀变速曲线运动.3.速度方向:沿轨迹切线方向.4.合力方向与轨迹的关系:物体做曲线运动的轨迹一定夹在速度方向与合力方向之间,合力的方向指向曲线的“凹”侧.规律方法提炼1.合运动与分运动物体的实际运动是合运动,明确是在哪两个方向上的分运动的合成.2.合运动的性质根据合外力与合初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合运动的性质.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指速度、位移、加速度等的合成与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例1 (多选)在一光滑水平面内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一物体从t=0时刻起,由坐标原点O(0,0)开始由静止开始运动,其沿x轴和y轴方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甲、乙所示,关于物体在0~4 s这段时间内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前2 s内物体沿x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后2 s内物体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但加速度沿y轴方向C.4 s末物体坐标为(4 m,4 m)D.4 s末物体坐标为(6 m,2 m)√√解析 前2 s内物体在y轴方向没有速度,只有x轴方向有速度,由题图甲看出,物体在x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在2~4 s内,物体在x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y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的合成得知,物体做匀加速曲线运动,加速度沿y轴方向,故B错误;拓展训练1 (2019·江苏苏北三市第一次质检)如图所示,一块可升降白板沿墙壁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某同学用画笔在白板上画线,画笔相对于墙壁从静止开始水平向右先匀加速,后匀减速直到停止.取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轴正方向,则画笔在白板上画出的轨迹可能为√解析 由题可知,画笔相对白板竖直方向向下做匀速运动,水平方向先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根据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可知此时画笔做曲线运动,由于加速度方向向右,即合力方向向右,则曲线向右弯曲;然后水平方向向右做减速运动,同理可知轨迹仍为曲线运动,由于加速度方向向左,即合力方向向左,则曲线向左弯曲,故选项D正确,A、B、C错误.拓展训练2 (2019·福建厦门市第一次质量检查)在演示“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的实验中,有一个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的小钢球,第一次在其速度方向上放置条形磁铁,第二次在其速度方向上的一侧放置条形磁铁,如图所示,虚线表示小球的运动轨迹.观察实验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次实验中,小钢球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第二次实验中,小钢球的运动是类平抛运动,其轨迹是一条抛物线C.该实验说明做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D.该实验说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 一直线上√解析 第一次实验中,小钢球受到沿着速度方向的吸引力作用,做直线运动,并且随着距离的减小吸引力变大,加速度变大,则小球的运动是非匀变速直线运动,选项A错误;第二次实验中,小钢球所受的磁铁的吸引力方向总是指向磁铁,是变力,故小球的运动不是类平抛运动,其轨迹也不是一条抛物线,选项B错误;该实验说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但是不能说明做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故选项C错误,D正确.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题型2相关知识链接分析题目条件是位移(方向)关系,还是速度(方向)关系,选择合适的关系式解题.规律方法提炼1.基本思路处理平抛(或类平抛)运动时,一般将运动沿初速度方向和垂直于初速度方向进行分解,先按分运动规律列式,再用运动的合成求合运动.2.两个突破口(1)对于在斜面上平抛又落到斜面上的问题,其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之比等于斜面倾角的正切值.(2)若平抛运动的物体垂直打在斜面上,则物体打在斜面上瞬间,其水平速度与竖直速度之比等于斜面倾角的正切值.例2 (2019·温州市联考)在18届雅加达亚运会中,中国女排毫无悬念地赢得了冠军,图为中国队员比赛中高抛发球.若球离开手时正好在底线中点正上空3.49 m 处,速度方向水平且与底线垂直.已知每边球场的长和宽均为9 m ,球网高为2.24 m ,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不计空气阻力.为了使球能落到对方场地,下列发球速度大小可行的是A.15 m /sB.17 m/sC.20 m /sD.25 m/s 得最小速度v 1=18 m/s得最大速度v 2≈22 m/s故发球速度范围是18 m/s <v <22 m/s ,故选C.√拓展训练3 (2019·金华十校期末)如图所示,一名运动员在参加跳远比赛,他腾空过程中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为L,成绩为4L,假设跳远运动员落入沙坑瞬间速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则有解析 从最高点到落入沙坑是平抛运动由2L=v0t√v y=gt拓展训练4 (多选)(2019·全国卷Ⅱ·19)如图(a),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身体的姿态会影响其下落的速度和滑翔的距离.某运动员先后两次从同一跳台起跳,每次都从离开跳台开始计时,用v 表示他在竖直方向的速度,其v -t 图像如图(b)所示,t 1和t 2是他落在倾斜雪道上的时刻.则A.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小B.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大C.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平均加速度比第一次的大D.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v 1时,第二次滑翔在竖直方向上所受阻力比第一次的大√√可知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大,选项A错误;从起跳到落到雪道上,第一次速度变化大,时间短,由a=可知,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平均加速度比第一次的小,选项C错误;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大,又运动员每次滑翔过程中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的比值相同(等于倾斜雪道与水平面夹角的正切值),故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大,选项B正确;竖直方向上的速度大小为v1时,根据v-t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比第一次的小,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F f=ma,可知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所受阻力比第一次的大,选项D正确.圆周运动问题题型3相关知识链接1.物理量间的关系2.三种传动方式(1)皮带传动、摩擦传动:两轮边缘线速度大小相等(2)同轴转动:轮上各点角速度相等规律方法提炼1.基本思路(1)进行受力分析,明确向心力的来源,确定圆心、轨道平面以及半径.2.技巧方法(1)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速度通常利用动能定理来建立联系;(2)最高点和最低点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动力学分析.3.两种模型(2)杆球模型:小球能到达最高点的条件是v≥0.例3 (2019·安徽芜湖市上学期期末)如图所示,用长为L 的细线系着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可以看作质点),以细线端点O 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P 点和Q 点分别为圆轨迹的最低点和最高点,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经过P 点和Q 点所受细线拉力的差值为A.2mgB.4mgC.6mgD.8mg√拓展训练5 (2019·绍兴诸暨市期末)如图所示是磁盘的磁道,磁道是一些不同半径的同心圆.为了数据检索的方便,磁盘格式化要求所有磁道储存的字节与最内磁道的字节相同,最内磁道上每字节所占用磁道的弧长为L.已知磁盘的最外磁道半径为R,最内磁道的半径为r,相邻磁道之间的宽度为d,最外磁道不储存字节.电动机使磁盘以每秒n圈的转速匀速转动,磁头在读写数据时保持不动,磁盘每转一圈,磁头沿半径方向跳动一个磁道,不计磁头转移磁道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拓展训练6 (2019·绍兴市3月选考)为了提高一级方程式赛车的性能,在形状设计时要求赛车上下空气存在一个压力差(即气动压力),从而增大赛车对地面的正压力.如图所示,一辆总质量为600 kg的赛车以288 km/h的速率经过一个半径为180 m的水平弯道,转弯时赛车不发生侧滑,侧向附着系数(正压力与摩擦力的比值)η=1,则赛车转弯时A.向心加速度大小约为460 m/s2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约为3×105 NC.受到的支持力大小约为6 000 ND.受到的气动压力约为重力的2.6倍√解析 288 km/h=80 m/s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和应用题型4天体质量和密度(1)利用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和天体半径R.(2)通过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和轨道半径r.相关知识链接1.环绕天体模型规律方法提炼2.变轨问题(1)同一卫星在不同轨道上运行时机械能和周期不同,轨道半径越大,机械能越大,周期越长.(2)卫星经过不同轨道相切的同一点时加速度相等,在外轨道的速度大于在内轨道的速度.3.双星问题例4 (2018·全国卷Ⅱ·16)2018年2月,我国500 m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J0318+0253”,其自转周期T=5.19 ms.假设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6.67×10-11 N·m2/kg2.以周期T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A.5×109 kg/m3 B.5×1012 kg/m3√C.5×1015 kg/m3D.5×1018 kg/m3拓展训练7 (2019·全国卷Ⅲ·15)金星、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金、a地、a火,它们沿轨道运行的速率分别为v金、v地、v火.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R金<R地<R火,由此可以判定√A.a金>a地>a火B.a火>a地>a金C.v地>v火>v金D.v火>v地>v金拓展训练8 (2019·新高考研究联盟二次联考)如图,拉格朗日点L1位于地球和月球连线上,处在拉格朗日点L1上的空间站与月球一起以相同的周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空间站的绕行速度大于月球的绕行速度B.空间站的向心力仅由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C.空间站的向心加速度小于月球的向心加速度D.月球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行的线速度√空间站的向心力是由地球和月球的万有引力的合力提供,由B错误;例5 (多选)(2018·全国卷Ⅰ·20)2017年,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根据科学家们复原的过程,在两颗中子星合并前约100 s 时,它们相距约400 km ,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每秒转动12圈.将两颗中子星都看作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由这些数据、万有引力常量并利用牛顿力学知识,可以估算出这一时刻两颗中子星A.质量之积B.质量之和C.速率之和D.各自的自转角速度√√解析 两颗中子星运动到某位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每秒转动12圈,角速度已知,中子星运动时,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l=r1+r2③质量之和可以估算.由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ωr得v1=ωr1④v2=ωr2⑤由③④⑤式得v1+v2=ω(r1+r2)=ωl,速率之和可以估算.质量之积和各自自转的角速度无法求解.。
专题9.1 曲线运动(课件)-2020年高考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快速过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
等时性 独立性 等效性
各分运动经历的时间与合运动经历的时间相同 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各分运动独立进行,不受其 他分运动的影响 各分运动叠加起来与合运动有相同的效果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算法则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描述运动的各物理量即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合 成与分解。由于它们都是矢量,所以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度大小是相等的;如图所示得:v2.cos30 v1 cos 60 ; v2=5m/s代入得:v1= 5 3m / s;
题型三、关联速度问题的应用
方法总结:此类问题只需注意沿绳子方向的速度一定是分速度;
题型三、关联速度问题的应用
例6.如图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细绳,绕过光滑定滑轮C,与质量为m的 物体A连接,A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绳的另一端和套在固定竖直 杆上的物体B连接.现BC连线恰沿水平方向,从当前位置开始B以速度v0 匀速下滑.设绳子的张力为T,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做加速运动 B、物体A做匀速运动 C、T可能小于mgsinθ D、T等于mgsinθ 【答案】A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快速过
(3)根据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判断物体的速率变化情况:夹角为锐 角时,速率变大;夹角为钝角时,速率变小;合力与速度方向垂直时,速 率不变,这是匀速圆周运动的受力条件。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快速过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两种典型模型 1.小船渡河问题 1.船的实际运动:是水流的运动和船相对静水的运动的合运动。 2.三种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船、水的流速v水、船的实际速度v。 3.三种情况
题型一、考查曲线运动的条件及规律的相关题型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第3讲力学中的曲线运动课件

B.球位移大小 l=12 b2+(a+2c)2 C.人对网球做功 W=mg[b2+(16ah+2c)2]
D.网球初速度的大小 v0= 2gh[b2+(a+2c)2]
解析 网球运动的时间为 t= 2gh,故 A 错误;网球在水平方向的位移大小为 x=12 b2+(a+2c)2,所以网球的位移大小 l=12 4h2+b2+(a+2c)2,故 B 错 误;球的初速度的大小为 v0=xt =12 2gh[b2+(a+2c)2],人对网球做功 W=12mv20 =mg[b2+(16ah+2c)2],故 C 正确,D 错误。 答案 C
斜面上的平抛运动
【典例3】 (2019·浙江乐清上学期高三模拟) (多选)如图3所示,固定
斜面PO、QO与水平面MN的夹角均为45°,现由A点分别以v1、v2 先后沿水平方向抛出两个小球(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其中
以v1抛出的小球恰能垂直于QO落于C点,飞行时间为t,以v2抛出
图3
的小球落在PO斜面上的B点,且B、C在同一水平面上,重力加速
MP为a,宽MN为b,发球线到网的距离为c,一个球员在练习发球时,站在发 球线的中点发球,将球打到对方左下方死角(单打边线与底线的交点),若击球 点的高度为h,网球被发出后做平抛运动(球可看做质点,不计空气的阻力), 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网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t=
2 a2+h2 g
【典例4】 (2019·浙江桐乡高级中学高三模拟)甲、乙两个同学
对打乒乓球,设甲同学持拍的拍面与水平方向成α角,乙同学
持拍的拍面与水平方向成β角,如图4所示,设乒乓球击打拍
图4
面时速度与拍面垂直,且乒乓球每次击打球拍前与击打后速
度大小相等,不计空气阻力,则乒乓球击打甲的球拍的速度
2020版高考物理复习专题讲义浙江专用版

2020版高考物理复习专题讲义浙江专用版专题一力与运动第1讲力与物体的平衡第2讲力与直线运动第3讲力与曲线运动专题二能量与动量第4讲功和功率功能关系第5讲力学中的动量与能量问题专题三电场与磁场第6讲电场与磁场的理解第7讲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专题四电路与电磁感应第8讲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第9讲电磁感应的综合应用第10讲电学中的动量和能量问题专题五方法专题第11讲物理图象问题第12讲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处理物理问题专题六选修第13讲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电磁波第14讲光的折射全反射第15讲波粒二象性原子与原子核专题七实验题题型强化第16讲力学和光学实验第17讲电学实验力与物体的平衡专题定位 1.深刻理解各种性质力的特点,熟练掌握分析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各种方法;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运动图象问题;3.综合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问题;4.熟练掌握平抛、圆周运动的规律,熟悉解决天体运动问题的两条思路.第1讲力与物体的平衡[相关知识链接]1.受力分析的步骤明确研究对象→隔离物体分析→画受力示意图→验证受力合理性.2.分析受力的思路(1)先数研究对象有几个接触处,每个接触处最多有两个力(弹力和摩擦力).(2)同时注意对场力的分析.(3)假设法是判断弹力、摩擦力是否存在及其方向的基本方法.3.注意(1)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2)只分析性质力,不分析效果力.(3)善于变换研究对象,分析不能直接判断的力.[规律方法提炼]1.整体法与隔离法在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一般采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进行分析;采用整体法进行受力分析时,要注意各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相同.2.共点力平衡的常用处理方法(1)合成法: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效果分解法: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将某一个力按力的效果分解,则其分力和其他两个力满足平衡条件.(3)正交分解法: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将物体所受的力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两组,每组力都满足平衡条件.(4)力的三角形法:对受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将力的矢量图平移使三力组成一个首尾依次相接的矢量三角形,根据数学知识求解未知力.例1 (2019·浙南名校联盟期末)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4kg 的半球形物体A 放在倾角为θ=37°的斜面B 上静止不动.若用通过球心的水平推力F =10N 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仍静止在斜面上,斜面仍相对地面静止.已知sin37°=0.6,cos37°=0.8,取g =10m/s 2,则( )A .地面对斜面B 的弹力不变 B .地面对斜面B 的摩擦力增加8NC .物体A 受到斜面B 的摩擦力增加8ND .物体A 对斜面B 的作用力增加10N 答案 A解析 对A 、B 整体分析,力F 是水平的,竖直方向地面对B 的弹力不变,地面对B 的摩擦力增加10N,故A 项正确,B 项错误;对物体A 分析,加力F 前,斜面B 对物体A 的摩擦力F f =mg sin θ=24N,加力F 后,F f ′+F cos θ=mg sin θ,F f ′=16N,故减小8N,选项C 错误;加F 前A 对B 的作用力大小等于A 的重力,即40N,加F 后,A 对B 的作用力大小为F 2+G 2=102+402N =1017N,故D 项错误.拓展训练1 (2019·绍兴市3月选考)如图所示,攀岩者仅凭借鞋底和背部的摩擦停留在竖直的岩壁间,鞋子、背部与岩壁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80和0.60.为了节省体力,他尽可能减小身体与岩壁间的正压力,使自己刚好不下滑.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攀岩者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 .鞋子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C .岩壁对鞋子的支持力大于岩壁对背部的支持力D .攀岩者背部受到的静摩擦力支撑了体重的37答案 D解析 对攀岩者分析,受重力、鞋与岩壁间弹力和摩擦力、背部与岩壁间弹力和摩擦力共五个力作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鞋子和背部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故水平方向上两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F N1=F N2,又据平衡μ1F N1+μ2F N2=G ,可得F f2=μ2F N2=37G .拓展训练2 (多选)(2019·全国卷Ⅰ·19)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N ,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 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N ,直至悬挂N 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已知M 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A .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B .M 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C .M 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D .M 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 答案 BD解析 对N 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因为N 的重力与水平拉力F 的合力和细绳的拉力F T 是一对平衡力,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平拉力F 的大小逐渐增大,细绳的拉力F T 也一直增大,选项A 错误,B 正确;M 的质量与N 的质量的大小关系不确定,设斜面倾角为θ,由分析可知F Tmin =m N g ,故若m N g ≥m M g sin θ,则M 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会一直增大,若m N g <m M g sin θ,则M 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选项D 正确,C 错误.1.基本思路化“动”为“静”,“静”中求“动”. 2.两种方法(1)解析法:物体受到三个以上的力,且某一夹角发生变化时,将力进行正交分解,两个方向上列平衡方程,用三角函数表示各个作用力与变化角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各力的变化. (2)图解法:物体一般受三个共点力作用;其中有一个大小、方向都不变的力;还有一个方向不变的力.画受力分析图,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或矢量三角形,依据某一参数的变化,分析各边变化从而确定力的大小及方向的变化情况.例2 (2019·江苏省模拟)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放着一左侧截面是半圆的柱状物体B ,在B 与竖直墙之间放置一光滑小球A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力F 拉动B 缓慢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在此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小球A 对物体B 的压力逐渐增大 B .小球A 对物体B 的压力逐渐减小C .墙面对小球A 的支持力逐渐减小D .墙面对小球A 的支持力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A解析 解法1 以A 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受重力G 、墙面支持力F N 、B 的弹力F N B ,由平衡条件知F N 与F N B 的合力与G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将B 缓慢向右移动,F N 方向不变,F N B 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动,作出转动过程三个位置力的合成图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F N 逐渐增大,F N B 逐渐增大,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球A 对物体B 的压力逐渐增大,故A 正确,B 、C 、D 错误.解法2 对A 球受力分析如图乙,得:竖直方向:F N B cos θ=G水平方向:F N =F N B sin θ 解得:F N B =Gcos θF N =G tan θB 缓慢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A 缓慢下落,则θ增大,所以F N B 增大,F N 增大,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球A 对物体B 的压力逐渐增大,故A 正确,B 、C 、D 错误.拓展训练3 (2019·广东省“六校”第三次联考)为迎接新年,小明同学给家里墙壁粉刷涂料,涂料滚由滚筒与轻杆组成,示意图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缓缓向上推涂料滚(轻杆与墙壁夹角变小),不计轻杆的重力以及滚筒与墙壁的摩擦力.轻杆对涂料滚筒的推力为F 1,墙壁对涂料滚筒的支持力为F 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 1增大B .F 1先减小后增大C .F 2增大D .F 2减小答案 D解析 以涂料滚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F 1与F 2的合力与重力G 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小明缓缓向上推涂料滚,F 1与竖直方向夹角减小,由图可知F 1逐渐减小,F 2逐渐减小,故选D.拓展训练4 (2019·温州市联考)2018年9月2号的亚运会中,中国队包揽了跳水项目的全部10金.图示为跳水运动员在走板时,从跳板的a 端缓慢地走到b 端,跳板逐渐向下弯曲,在此过程中,该运动员对跳板的( )A .摩擦力不断增大B .作用力不断减小C .作用力不断增大D .压力不断增大答案 A解析 运动员对跳板的作用力等于重力,故大小不变;摩擦力等于重力沿跳板面方向的分力,不断增大,压力等于重力垂直于跳板方向的分力,不断减小,故A 正确.[相关知识链接] 电场力(1)大小:F =Eq ,F =kq 1q 2r 2. (2)方向:正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强度的方向相同;负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强度的方向相反.[规律方法提炼]1.方法:与纯力学问题的分析方法一样,学会把电学问题力学化. 2.步骤(1)选取研究对象(整体法或隔离法).(2)受力分析,多了个电场力.(3)列平衡方程. 例3 (2018·嘉、丽3月联考)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绝缘直角三角形框架ABC ,其中∠ACB =θ.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小圆环a 套在竖直边AB 上,AB 与圆环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小滑块b 位于斜边AC 上,a 、b 静止在同一高度上且相距L .圆环、滑块均视为质点,AC 光滑,则( )A .圆环a 带正电B .圆环a 受到的摩擦力为μk Qq L2 C .小球b 受到的库仑力为Mgtan θD .斜面对小球b 的支持力为Mgcos θ答案 D解析 a 、b 静止在同一高度上,故b 受到重力G b 、斜面的支持力F N b 及a 对b 的库仑引力F ,从而处于平衡状态,由于b 带正电,因此环a 带负电,故A 错误;环a 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是静摩擦力,那么其大小为F f =mg ,并不是滑动摩擦力,因此不可能为F f =μk Qq L2,故B 错误;对b 受力分析有:库仑引力F =k Qq L 2,或F =Mg tan θ,而斜面对b 的支持力为F N b =Mgcos θ,故C 错误,D正确.拓展训练5 (2019·全国卷Ⅰ·15)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两个带电小球P 和Q 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 )A .P 和Q 都带正电荷B .P 和Q 都带负电荷C .P 带正电荷,Q 带负电荷D.P带负电荷,Q带正电荷答案 D解析对P、Q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在水平方向上整体所受电场力为零,所以P、Q必带等量异种电荷,选项A、B错误;对P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匀强电场对它的电场力应水平向左,与Q对它的库仑力平衡,所以P带负电荷,Q带正电荷,选项D正确,C错误.拓展训练6(2019·浙江新高考研究联盟二次联考)如图所示,两个带电荷量分别为Q1与Q2的小球固定于相距为5d的光滑水平面上,另有一个带电小球A,悬浮于空中不动,此时A离Q1的距离为4d,离Q2的距离为3d.现将带电小球A置于水平面上某一位置,发现A刚好静止,则此时小球A到Q1、Q2的距离之比为( )A.3∶2B.2∶3C.3∶4D.4∶3答案 B解析小球A悬浮于空中时,Q1对其库仑力F1=k Q1q(4d)2,Q2对其库仑力F2=kQ2q(3d)2,由平衡条件F1=35mg,F2=45mg,得Q1Q2=43.将A置于水平面上Q1、Q2之间静止,则kQ1·qr12=kQ2·qr22,得r1r2=23,故选B.[相关知识链接]1.安培力(1)大小:F=BIL,此式只适用于B⊥I的情况,且L是导线的有效长度,当B∥I时F=0.(2)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垂直于B、I决定的平面.2.洛伦兹力(1)大小:F洛=qvB,此式只适用于B⊥v的情况.当B∥v时F洛=0.(2)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垂直于B、v决定的平面,洛伦兹力永不做功.[规律方法提炼]1.立体平面化该模型一般由倾斜导轨、导体棒、电源和电阻等组成.这类题目的难点是题图具有立体性,各力的方向不易确定.因此解题时一定要先把立体图转化成平面图,通过受力分析建立各力的平衡关系. 2.带电体的平衡如果带电粒子在重力场、电场和磁场三者组成的复合场中做直线运动,则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例4 (2019·台州3月一模)如图所示,在水平绝缘杆上用两条等长的平行绝缘丝线悬挂一质量为m 的通电导体棒.将导体棒放置在蹄形磁铁的磁场中,由于安培力的作用,当两条丝线与竖直方向均成30°角时,导体棒处于平衡状态,若重力加速度为g .则关于导体棒在平衡状态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导体棒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处处相等B .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一定是12mgC .每条丝线对导体棒的拉力大小一定是33mg D .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与拉力的合力大小一定是mg 答案 D解析 蹄形磁铁靠近两极处的两个磁铁之间才近似可以看作匀强磁场,其余部分不是匀强磁场,所以可知导体棒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不会处处相等,故A 错误;当安培力的方向与细线垂直时,安培力最小,F =mg sin30°=12mg ,所以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不一定是0.5mg ,故B 错误;安培力等于0.5mg 时,两条丝线的拉力的和等于32mg ,每条丝线对导体棒的拉力大小都是34mg ,故C 错误;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与拉力的合力大小一定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 正确.拓展训练7 均匀带正电的薄圆盘的右侧,用绝缘细线A 、B 悬挂一根水平通电直导线ab ,电流方向由a 到b ,导线平行于圆盘平面.现圆盘绕过圆心的水平轴沿如图所示方向匀速转动,细线仍然竖直,与圆盘静止时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细线所受弹力变小B .细线所受弹力不变C .细线所受弹力变大D .若改变圆盘转动方向,细线所受弹力变大 答案 C解析 圆盘静止时,通电直导线受到竖直向上的弹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两者等大反向,合力为零.当圆盘匀速转动时,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圆盘产生水平向右的磁场,根据左手定则,通电直导线受到方向向下的安培力,故细线所受的弹力变大,选项A 、B 错误,C 正确;若改变圆盘转动方向,通电直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向上,细线所受的弹力变小,选项D 错误. 拓展训练8 (多选)长方形区域内存在有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其方向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且带电荷量为q 的小球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下进入该区域.若小球恰好沿直线下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小球带正电B .电场强度E =mgqC .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D .磁感应强度B =mg qv 0答案 CD解析 小球在复合场内受到自身重力、电场力和洛伦兹力,其中电场力和重力都是恒力,若速度变化则洛伦兹力变化,合力变化,小球必不能沿直线下降,所以合力等于0,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C 正确.若小球带正电,则电场力斜向下,洛伦兹力水平向左,和重力的合力不可能等于0,所以小球不可能带正电,选项A 错误.小球带负电,受到斜向上的电场力和水平向右的洛伦兹力,根据力的合成可得qE =2mg ,电场强度E =2mgq,选项B 错误.洛伦兹力qv 0B =mg ,磁感应强度B =mgqv 0,选项D 正确.专题强化练基础题组1.(2019·福建厦门市上学期期末质检)如图所示,在水平晾衣杆上晾晒床单时,为了使床单尽快晾干,可在床单间支撑轻质小木棍.小木棍的位置不同,两侧床单间夹角θ将不同,设床单重力为G,晾衣杆对床单的作用力大小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θ越大,F越大B.θ越大,F越小C.无论θ取何值,都有F=GD.只有当θ=120°时,才有F=G答案 C解析以床单和小木棍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受到重力G和晾衣杆的支持力F,由平衡条件知F =G,与θ取何值无关,故A、B、D错误,C正确.2.(2019·广东珠海市质量监测)区伯伯在海边钓获一尾鱼,当鱼线拉着大头鱼在水中向左上方匀速运动时,鱼受到水的作用力方向可能是( )A.竖直向上B.竖直向下C.水平向左D.水平向右答案 D解析鱼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斜向左上的拉力、水的作用力,根据受力平衡的条件,结合力的合成可知,鱼受到的水的作用力的方向一定是与拉力和重力的合力的方向相反,故D正确,A、B、C错误.3.(2019·金华十校期末)体操运动员在进行自由体操比赛时,有如图所示的比赛动作:运动员两手臂对称支撑,竖直倒立保持静止状态.当运动员两手间距离缓慢增大时,每只手臂对人体的作用力T及它们的合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为( )A.T增大,F不变B.T增大,F减小C.T增大,F增大D.T减小,F不变答案 A4.(2019·超级全能生2月联考)打印机是现代办公不可或缺的设备,正常情况下,进纸系统能做到“每次只进一张纸”,进纸系统的结构如图所示.设图中刚好有10张相同的纸,每张纸的质量均为m,搓纸轮按图示方向转动时带动最上面的第1张纸向右运动,搓纸轮与纸张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纸张与纸张之间、纸张与底部摩擦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1张纸受到搓纸轮的摩擦力方向向左B.第2张与第3张纸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2μ2mgC.第10张纸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为0D.要做到“每次只进一张纸”,应要求μ1>μ2答案 D解析第1张纸上表面受到搓纸轮施加的静摩擦力F f0,方向向右,第1张纸下表面受到第2张纸施加的滑动摩擦力F f,方向向左,F f=μ2(mg+F),F为搓纸轮对第1张纸的压力,F f0=F f<μ1F,正常情况F≫mg,故μ1>μ2,A错误,D正确.第2张与第3张纸之间的摩擦力及第10张纸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都是静摩擦力,根据受力平衡知,大小均为F f,B、C错误.5.(2019·广东深圳市4月第二次调研)如图所示,用缆绳将沉在海底的球形钢件先从a处竖直吊起到b,再水平移到c,最后竖直下移到d.全过程钢件受到水的阻力大小不变,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所受浮力恒定.则上升、平移、下降过程中的匀速运动阶段,缆绳对钢件拉力F1、F2、F3的大小关系是( )A.F1>F2>F3B.F1>F3>F2C.F2>F1>F3D.F3>F2>F1答案 A解析钢件从a匀速运动到b,对钢件受力分析得到:F1=mg+F f;从b匀速运动到c,有:F2=F f 2+(mg)2;从c匀速运动到d,有:F3=mg-F f;由于F2=F f 2+(mg)2=(F f+mg)2-2mgF f,故F 1>F 2>F 3,故A 正确,B 、C 、D 错误.6.(2019·绍兴诸暨市期末)如图所示为复印机工作原理图:正电荷根据复印图案排列在鼓表面,带负电的墨粉颗粒由于电场作用被吸附到鼓表面,随后转移到纸面上“融化”产生复印图案.假设每个墨粉颗粒质量为8.0×10-16kg,带20个多余电子,已知墨粉颗粒受到的电场力必须超过它自身重力的2倍才能被吸附,则鼓表面电场强度至少为(g 取10m/s 2)( )A .2.5×103N/C B .5.0×103N/C C .5.0×104N/C D .1.0×105N/C答案 B解析 由题意知:qE =2mg ,E =2mg q =2×8×10-16×1020×1.6×10-19N/C =5.0×103 N/C,故选项B 正确.7.(2019·金华十校高三期末)如图所示,a 、b 、c 为真空中三个带电小球,b 球带正电且带电荷量为+Q ,用绝缘支架固定,a 、c 两个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处于平衡状态时三个小球球心等高,且a 、b 和b 、c 间距离相等,悬挂a 小球的细线向左倾斜,悬挂c 小球的细线竖直,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a 小球带负电且带电荷量为-4QB .c 小球带正电且带电荷量为+4QC .a 、b 、c 三个小球带同种电荷D .a 、c 两小球带异种电荷 答案 A解析 根据受力平衡条件可知,因b 球带正电,要使a 、c 两球平衡,所以a 、c 两球一定带负电,对c 小球进行分析,a 、c 间的距离是b 、c 间的两倍,由库仑定律,则有:k |QQ c |r 2=k |Q a Q c |(2r )2,因a 球带负电,可得:Q a =-4Q ,故A 正确.8.(2019·山东济南市模拟)如图甲所示,用电流天平测量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若挂在天平右臂下方的为单匝矩形线圈且通入如图乙所示的电流,此时天平处于平衡状态.现保持边长MN 和电流大小、方向不变,将该矩形线圈改为三角形线圈,挂在天平的右臂下方,如图丙所示.则( )A.天平将向左倾斜B.天平将向右倾斜C.天平仍处于平衡状态D.无法判断天平是否平衡答案 B解析由左手定则分析可知,线圈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向上,矩形线圈改成三角形线圈,安培力变小,故天平将向右倾斜.9.如图所示,两根光滑金属导轨平行放置,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整个装置处于沿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ab垂直导轨放置,当金属杆ab中通有从a到b的恒定电流I时,金属杆ab刚好静止.则( )A.磁场方向竖直向上B.磁场方向竖直向下C.金属杆ab受安培力的方向平行导轨向上D.金属杆ab受安培力的方向平行导轨向下答案 A解析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当磁场方向竖直向上时,由左手定则可知安培力水平向右,金属杆ab受力可以平衡,若磁场方向竖直向下,由左手定则可知安培力水平向左,则金属杆ab受力无法平衡,A正确,B、C、D错误.10.(2019·陕西汉中市3月联考)如图所示,固定的木板与竖直墙面的夹角为θ,重为G的物块静止在木板与墙面之间,不计一切摩擦,则( )A .物块对墙面的压力大小为G tan θB .物块对墙面的压力大小为G sin θcos θC .物块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G cos θD .物块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Gsin θ答案 D解析 对物块受力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物块对墙面的压力大小为F 1′=F 1=G tan θ;物块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F 2′=F 2=Gsin θ,故选项A 、B 、C 错误,D 正确. 能力题组11.(2019·河南普通高中高考物理模拟)如图所示,六根原长均为l 的轻质细弹簧两两相连,在同一平面内六个大小相等、互成60°的恒定拉力F 作用下,形成一个稳定的正六边形.已知正六边形外接圆的半径为R ,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均为k ,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则F 的大小为( )A.k2(R -l )B .k (R -l )C .k (R -2l )D .2k (R -l )答案 B解析 正六边形外接圆的半径为R ,则弹簧的长度为R ,弹簧的伸长量为:Δx =R -l 由胡克定律可知,每根弹簧的弹力为:F 弹=k Δx =k (R -l ),两相邻弹簧夹角为120°,两相邻弹簧弹力的合力为:F 合=F 弹=k (R -l ), 弹簧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F 的大小为:F =F 合=k (R -l ),故B 正确,A 、C 、D 错误.12.(2019·山东烟台市下学期高考诊断)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斜劈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小物块正在斜面上匀速下滑.现在m 上施加一个水平推力F ,则在m 的速度减小为零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力F 之后,m 与M 之间的摩擦力变小B .加力F 之后,m 与M 之间的作用力不变C .加力F 之后,M 与地面之间产生静摩擦力D .加力F 前后,M 与地面间都没有摩擦力 答案 D解析 加力F 前,m 匀速下滑,则垂直斜面方向:F N =mg cos θ, 滑动摩擦力为F f =μmg cos θ;在m 上加一水平向右的力F ,垂直斜面方向:F N ′=mg cos θ+F sin θ, 滑动摩擦力为F f ′=μF N ′=μ(mg cos θ+F sin θ);对物块,所受支持力增加了F sin θ,摩擦力增加了μF sin θ,即支持力与摩擦力成比例的增加,其合力方向还是竖直向上,大小增大,m 与M 之间的作用力即为其合力,也是增大的,如图所示:则斜面所受的摩擦力与压力的合力方向还是竖直向下,水平方向仍无运动趋势,则不受地面的摩擦力,故A 、B 、C 错误,D 正确.13.(2019·宁波市3月模拟)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xOy ,现在O 点固定一个带电荷量为Q 的正电荷,在x 轴正半轴上的点N (d,0)固定有带电荷量为8Q 的负电荷,y 轴正半轴位置固定有一根光滑绝缘细杆,细杆上套有带电荷量为+q 的轻质小球,当小球置于M 点时,恰好保持静止,则M 的纵坐标为( )A.12dB.33dC.32d D .d 答案 B解析 设OM 为y ,由平衡条件及数学知识可知kQq y 2=8kQq d 2+y 2·y d 2+y 2,得d 2+y 2=2y ,即y =33d ,故B 正确.14.(2019·广东肇庆市第二次统一检测)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 的物体A 、B 用细绳连接后跨过滑轮,A 静止在倾角为45°的斜面上,B 悬挂着.已知m A =2m B ,不计滑轮摩擦,现将斜面倾角由45°增大到50°,系统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绳子对A 的拉力将增大B .物体A 对斜面的压力将增大C .物体A 受到的静摩擦力增大D .物体A 受到的静摩擦力减小 答案 C解析 设m A =2m B =2m ,对物体B 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拉力,由二力平衡得到:F T ′=mg ;再对物体A 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拉力F T 和静摩擦力,F T =F T ′,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得到:F f +F T -2mg sin θ=0,F N -2mg cos θ=0,解得:F f =2mg sin θ-F T =2mg sin θ-mg ,F N =2mg cos θ,当θ由45°增大到50°时,F T 不变,F f 不断变大,F N 不断变小,故C 正确,A 、B 、D 错误.。
(浙江专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新选考考点全排查考点4曲线运动课件

5.几种典型运动模型 运动模型
飞机水平转弯
向心力的来源图示
火车转弯
圆锥摆
飞车走壁 汽车在水平路面转弯
水平转台(光滑)
四 斜抛运动
1.定义:将物体以初速度v0斜向上方或斜向下方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2.性质:斜抛运动是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3.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2)竖直方向:匀变速直线运动. 4.基本规律(以斜上抛运动为例,如图所示) (1)水平方向:v0x=v0cos θ,F合x=0; (2)竖直方向:v0y=v0sin θ,F合y=mg.
二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遵循的法则 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故它们的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 (1)等时性:合运动和分运动经历的时间相等,即同时开始、同时进行、同时停止. (2)独立性: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各分运动的规律叠加起来与合运动的规律有完全相同的效果.
4.小船渡河问题 (1)船的实际运动:是水流的运动和船相对静水的运动的合运动. (2)三种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船、水的流速v水、船的实际速度v,遵循平行四边 形定则.
三 平抛运动
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2.性质:平抛运动是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3.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2)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
公式、单位
(1)v=ΔΔst=2Tπr (2)单位:m/s
角速度
描述物体绕圆心转动快慢的物理量(ω) (1)ω=ΔΔθt =2Tπ (2)单位:rad/s
周期
物体沿圆周运动一圈的时间(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已知“摩天轮”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人和吊篮的大小及
重物的质量可忽略)。求:
(1)接住前重物下落的时间t;
(2)人和吊篮随“摩天轮”运动的线速度v的大小;
(解3)乙析同学(1)在由最运低动点学处公对式地有板2R的=压12力gt2FN。
解得 t=2 Rg。
(2)s=14πR,由 v=st得 v=18π gR。
MP为a,宽MN为b,发球线到网的距离为c,一个球员在练习发球时,站在发 球线的中点发球,将球打到对方左下方死角(单打边线与底线的交点),若击球 点的高度为h,网球被发出后做平抛运动(球可看做质点,不计空气的阻力), 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网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t=
2 a2+h2 g
(2)构造由题图中尖角所成的斜面,建立坐标系
水平向右为 x 轴:x=v2t
竖直向下为 y 轴:y=12gt2 又xy=tan θ=ab 联立解得 t=185 s h=12gt2≈1.42 m 分析知,玻璃弹子将落在第8级台阶上。 答案 (1)v1≤1.5 m/s (2)8
圆周运动问题
圆周运动的运动学及动力学问题
(3)设最低点处地板对乙同学的支持力大小为
FN′,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N′-mg=mRv2
则 FN′=1+6π42mg
力大小为
0.5
倍重力;②水平方向的速度立即减为零,竖直方向速度变为原来的
3 2
倍。原来小球不带电,已知 H=4h,R=3h,重力加速度为 g。
(1)从A点静止释放的小球,能落在第一台阶M1N1上,则l至少 应为多少个h;
(2)若小球由P点静止释放,经过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重力的
1.8倍,令∠BOP=α,求α大小(已知sin 37°=0.6,cos 37°=
B.小球的速度范围为 15 m/s<v<32 10 m/s 时,小球击中油桶的下底
C.小球的速度范围为23 15 m/s<v< 10 m/s 时,小球击中油桶外壁
D.若 P 点的高度变为 1.8 m,则小球无论初速度多大,均不能落在桶底(桶边缘除外)
解析 如图所示,小球落在 A 点时,v1=s 2gH=23 15 m/s,当小球落在 D 点时,
sin β A.sin α
cos α B.cos β
tan α C.tan β
tan β D.tan α
解析 乒乓球被甲的球拍击打后以速度 v1 做斜上抛运动到最高点,此运动可看成
平抛运动的逆过程,设平抛的初速度为 v0,则 v1=sivn0α,v2=sivn0β,得vv12=ssiinn αβ,
A 项正确。 答案 A
其中,BC在同一平面,下落高度相同,故飞行时间都为t, 有 tan 45°=12vg2tt2=2gvt2,v2=g2t,选项 A 正确,B 错误; 设 C 点距地面的高度为 h,由几何关系知 2h=v1t-v2t,得 h=14gt2 故 A 距水平面高度 H=h+12gt2=34gt2,选项 D 正确。 答案 ACD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及平抛运动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典例 1】 (2019·温州九校高三上学期模拟)如图 1 所示,半径为 R 的14光滑圆弧 AB 与水平线相切于 B 点,O 点为圆心,竖直线 OB 的右侧有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 场。电场中有两个台阶,第一阶台阶 M1N1,第二阶台阶 M2N2,已知 BM1 之间的 高度差为 H,台阶宽度为 l、台阶间的高度差为 h。台阶上铺有特殊材料,与之相 碰的小球:①带上正电,并在此后电荷量始终保持不变,其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
高处将一个小玻璃弹子垂直于棱角边推出,以观察弹子的落
点位置。台阶的尺寸如图7所示,高a=0.2 m,宽b=0.3 m,
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
图7
(1)要使弹子落在第一级台阶上,推出的速度v1应满足什么条件? (2)若弹子被水平推出的速度v2=4 m/s,它将落在第几级台阶上?
解析 (1)显然v1不能太大,考虑临界状况(落在尖角处) 根据12gt21=a,解得 t1=0.2 s 则 v1≤tb1=1.5 m/s。
边上,则适当调整发射方向后,只要是落在 CD 边界上的球一定是擦网而过的
解析 要让乒乓球能越过球网,则在乒乓球到达网前下落的高度:H-h=12gt2,水
平方向的位移 x=L22,最小发射速率一定为 vmin=xt =L22· 2(Hg-h),选项 A 错
误;从抛出点到球桌角 C、D 时水平位移最大,故最大水平位移大小为 s= L22+L412;
0.8);
(3)调整小球释放的位置,若使落在台阶M1N1中点弹起后,恰
图1
好又落到M2N2的中点,求从弹起到落回所经过的时间t及台阶
宽度l与高度差h之间的关系。
解析 (1)由动能定理有 mgR=12mv2 小球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可知
竖直方向:H=12gt2 水平方向:l=vt
由以上三式解得 l=4 3h。 (2)由动能定理有12mv2B=mgR(1-cos α ) 向心力公式 FN′-mg=mvR2B
B.球位移大小 l=12 b2+(a+2c)2 C.人对网球做功 W=mg[b2+(16ah+2c)2]
D.网球初速度的大小 v0= 2gh[b2+(a+2c)2]
解析 网球运动的时间为 t= 2gh,故 A 错误;网球在水平方向的位移大小为 x=12 b2+(a+2c)2,所以网球的位移大小 l=12 4h2+b2+(a+2c)2,故 B 错 误;球的初速度的大小为 v0=xt =12 2gh[b2+(a+2c)2],人对网球做功 W=12mv20 =mg[b2+(16ah+2c)2],故 C 正确,D 错误。 答案 C
时过 D 点和 B 点,则此时的初速度 v′=s 2(H0g-h)=(s+d) 2Hg 0,解得 H0 =1.8 m,v′=5 m/s,在此高度上初速度大于 5 m/s,小球落在油桶右侧内壁上,当 速度小于 5 m/s 时,小球至多落在油桶左侧外壁,选项 D 正确。
答案 ACD
3.(2019·绍兴市期末)某学生在台阶上玩玻璃弹子。他在平台最
斜面上的平抛运动
【典例3】 (2019·浙江乐清上学期高三模拟) (多选)如图3所示,固定
斜面PO、QO与水平面MN的夹角均为45°,现由A点分别以v1、v2 先后沿水平方向抛出两个小球(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其中
以v1抛出的小球恰能垂直于QO落于C点,飞行时间为t,以v2抛出
图3
的小球落在PO斜面上的B点,且B、C在同一水平面上,重力加速
【典例1】 (2019·浙江杭州上学期高三模拟)游乐园的小型“摩
天轮”上对称站着质量均为m的8位同学。如图8所示,“摩天
轮”在竖直平面内逆时针匀速转动,若某时刻转到顶点a上的
甲同学让一小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忽略重物刚掉落时水平运
动的影响),并立即通知下面的同学接住,结果重物掉落时正
图8
处在c处(如图)的乙同学恰好在第一次到达最低点b处时接到,
度大小为g,则( )
A.落于 B 点的小球飞行时间为 t
B.v2=gt
C.落于 C 点的小球的水平位移为 gt2
D.A 点距水平面 MN 的高度为34gt2
解析 落于C点的小球速度垂直QO,则分解速度,如图所示,
则v1=gt,水平位移x=v1t=gt2,选项C正确;落于B点的小球, 则分解位移如图所示。
v2=s
2(Hg-h)= 10 m/s,当小球落在 B 点时,v3=(s+d)
g 2H
= 15 m/s,当小球落在 C 点时,v4=(s+d) 2(Hg-h)=32 10 m/s。小球击中
油桶内壁时,v2<v<v4,即 10 m/s<v<32 10 m/s,选项 A 正确;小球击中油桶下 底时,v2<v<v3,即 10 m/s<v< 15 m/s,选项 B 错误;小球击中油桶外壁时, v1<v<v2,即23 15 m/s<v< 10 m/s,选项 C 正确;若 P 点的高度变为 H0,轨迹同
2.(2019·浙江余姚选考模拟) (多选)如图6所示,水平面内放置一
个直径d=1 m,高h=1 m的无盖薄油桶,沿油桶直径距左桶
壁s=2 m 处的正上方有一点P,P点的高度H=3 m,从P点沿
直径方向水平抛出一小球,不考虑小球的反弹,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取g=10 m/s2)( )
图6
A.小球的速度范围为 15 m/s<v<32 10 m/s 时,小球击中油桶的内壁
由牛顿第三定律 FN=FN′ 由以上各式解得 cos α=0.6
所以 α=53°。
(3)小球落在台阶M1N1时竖直速度为 vy= 2gH=2 2gh
反弹时竖直速度为 v= 6gh
在竖直方向上,选向下为正方向,设小球从M1N1上弹起后落到M2N2上所用的时
间为t
h=-vt+12gt2 解得 t=( 3+2)
【典例4】 (2019·浙江桐乡高级中学高三模拟)甲、乙两个同学
对打乒乓球,设甲同学持拍的拍面与水平方向成α角,乙同学
持拍的拍面与水平方向成β角,如图4所示,设乒乓球击打拍
图4
面时速度与拍面垂直,且乒乓球每次击打球拍前与击打后速
度大小相等,不计空气阻力,则乒乓球击打甲的球拍的速度
v1与乒乓球击打乙的球拍的速度v2之比为( )
大于 h,就一定能设置合适的发球速率,使球落在 JKCD 区域,选项 C 错误;结 合高度求出平抛运动的时间,可以发现调整 H 和 h 的高度,若球以垂直于 AB 边 的方向发射能够擦网而过后直接落到 JKCD 边上,则适当调整发射方向后,只要 是落在 CD 边界上的球一定是擦网而过的,选项 D 正确。 答案 D
1.(2019·杭州高三模拟)乒乓球发球机是一个很好的辅助练习者练球的工具。如图 5甲所示,是乒乓球发球机的实物图,图乙是简化示意图。设乒乓球桌面 ABCD的ABh;发 球机简化为EF,其中E点固定在AB边的中点,F点为乒乓球发射点,EF始终 保持竖直,高度为H(可调)。乒乓球看成质点,每次均从F点水平发射,发射 方向可以在水平面内任意调整,不计空气阻力和周围环境对乒乓球运动的影 响,若球擦网而过时不计球和网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考虑乒乓球的旋转,重 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