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课外阅读课教案

合集下载

阅读《西游记》教案3篇

阅读《西游记》教案3篇

阅读《西游记》教案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阅读《西游记》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阅读《西游记》教案篇1一、阅读方法指导:1、通读原著,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注意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

2、阅读原著的新版序言和注释,加深对原著的理解。

3、阅读课本附录,了解作者吴承恩的生平、《西游记》的故事来历和发展演化。

4、比较小说原著和电视剧的异同,尝试评说电视剧的成败得失。

二、给学生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读原著(尽量不要是简装本)这一作业在寒假期间就布置下去。

鼓励学生即读即批,还可做读书卡片。

也可把读原著和看改编的电视剧或影视结合起来。

新学期开始一个月内,没读完的在这期间务必全读完。

老师可采取简单办法抽查,如让叙述某一章或某一回的大致情节。

三、开学第二个月着手让学生自主做一次名著专题展示。

老师一定要给学生定展示的大方向,可以让学生主要抓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

如:孙悟空从何物诞生?孙悟空被招上天庭后初封为何官,后封为何官?孙悟空在何处炼就了火眼金睛?你能一口说出孙悟空五个以上的本领吗?唐僧俗名为什么?被唐太宗赐名为什么?唐僧师徒一行取回真经历了多少年?你能依次说出白骨精三次变化的形象吗?四、开展多层次对话,探讨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等主要人物形象。

可提供句式:“从书中页情节(语句)中可看出是个的形象。

” (可再安排5—7分钟时间交流一些神佛和妖魔的形象,如观音菩萨、如来、玉帝、黄袍怪、白骨精、牛魔王、红孩儿等。

)五、问卷调查:你最喜欢小说中哪个形象,为什么喜欢?你认为小说中哪个形象刻画最成功?为什么?阅读《西游记》教案篇2一、导入新课:1、由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说起,引入新课的学习。

2 组织学生简介作者吴承恩。

二、明确目标:1、了解名著《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理清小说结构、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

《西游记》教案

《西游记》教案

《西游记》教案一、教案目标通过学习《西游记》,使学生能够:1. 理解《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2. 分析《西游记》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4. 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1. 分析《西游记》的情节和人物形象;2. 解读《西游记》中的寓意和主题;3. 探讨《西游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西游记》的基本情节介绍1. 导入通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西游记》的了解和印象,引导进入课题。

2. 教学简要介绍《西游记》的情节,重点讲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经历,包括与妖精的战斗、解救百姓、解决疑难问题、遇到困难等。

请学生分角色讨论各自最喜欢的情节,并理由。

第二课时:《西游记》主要人物形象及其特点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主要角色形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

2. 教学分别介绍唐僧的智慧和贤德、孙悟空的机智和勇猛、猪八戒的贪食和懒惰、沙僧的默默付出和守纪律等人物特点。

3. 练习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他们最喜欢或最欣赏的角色,用一段话描述该角色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第三课时:《西游记》中的寓意和主题1. 导入通过阅读《西游记》中某一章节或片段,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寓意和主题。

2. 教学解读《西游记》中涉及的寓意和主题,如修行与成长、善恶报应、以心化物等。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他们认为重要的主题,并用自己的话简要解释。

第四课时:《西游记》与中国传统文化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西游记》的联系,引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 教学介绍《西游记》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封建礼教、道教文化、佛教思想等。

3. 练习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选择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解读其在《西游记》中的表达方式以及对情节和人物的影响。

四、教学方案执行根据课程计划,按时完成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练习和解答问题的表现,评价学生对《西游记》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幼儿园西游记课外读物教案 幼儿园课外阅读

幼儿园西游记课外读物教案 幼儿园课外阅读

幼儿园西游记课外读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帮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幼儿的文化素养。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介绍《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引发幼儿对其中经典情节的兴趣。

2. 教学难点:如何用简单明了的方式向幼儿介绍《西游记》的故事内容,激发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1. 教材:《西游记》的改编故事书。

2. 教具:图片、幻灯片或者PPT,用于展示书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增加幼儿的视觉印象。

3. 准备故事中的一些场景道具,让幼儿们有更直观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1. 介绍《西游记》的背景和故事情节a. 通过图片或者PPT向幼儿介绍《西游记》的故事背景,让他们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和地点。

b. 用简单生动的语言向幼儿讲述《西游记》的主要情节和主要人物。

c. 展示《西游记》中的一些经典场景,让幼儿们对故事情节有更直观的印象。

2. 艺术表演a. 带领幼儿们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在故事中扮演各种人物,增加幼儿的参与感和表现欲。

b. 组织幼儿进行小剧场表演,让他们将故事情节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现出来。

3. 互动讨论a. 进行讨论,引导幼儿对故事情节进行分析和思考,增加幼儿的思维深度。

b. 鼓励幼儿讲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制作手工a. 根据故事情节,引导幼儿们进行相关的手工制作,如制作各种场景道具或者人物形象,增加他们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

五、教学效果评价1. 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2. 教师对幼儿进行口头评价和肯定,鼓励他们继续深入学习。

六、延伸活动1. 鼓励幼儿进行相关的绘画活动,让他们通过绘画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

2. 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阅读《西游记》的改编故事书,增加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

七、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实践,可以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更加适合幼儿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西游记》,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1.2 课程内容本课程将引导学生阅读《西游记》全书,对书中的重要章节、人物、情节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1.3 课程安排本课程共15章,每周一节,共计15周。

第二章:作者及作品背景介绍2.1 作者介绍吴承恩,明代文学家,以《西游记》闻名于世。

2.2 作品背景《西游记》成书于明代,是一部神魔小说,以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为主线,融合了道教、佛教、儒家思想以及民间传说。

2.3 作品特点《西游记》想象奇特,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跌宕起伏,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3.1 唐僧唐僧是取经队伍的领袖,性格慈悲为怀,但有时过于天真。

3.2 孙悟空孙悟空是唐僧的大徒弟,具有丰富的智慧和强大的法力,但性格叛逆。

3.3 猪八戒猪八戒是唐僧的二徒弟,贪吃懒惰,但忠厚老实。

3.4 沙僧沙僧是唐僧的三徒弟,沉默寡言,但忠诚可靠。

第四章:故事情节解析4.1 石头孕育孙悟空介绍孙悟空的出生背景。

4.2 学艺归来讲述孙悟空学艺的过程。

4.3 大闹天宫描述孙悟空在天宫大闹的情节。

4.4 如来佛压孙悟空讲述孙悟空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的事情。

第五章:阅读指导5.1 如何阅读《西游记》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深入理解作品。

5.2 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记录重要章节、人物、情节,以便进行讨论和分析。

5.3 阅读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互相交流。

第六章:第一至二十回精读解析6.1 目的通过精读《西游记》第一至二十回,使学生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6.2 内容引导学生细致阅读第一至二十回,分析作品结构,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6.3 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针对阅读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6.4 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读书笔记,记录重要情节和人物。

名著《西游记》教案6篇

名著《西游记》教案6篇

名著《西游记》教案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名著《西游记》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名著《西游记》教案1一、方法指导——跳读1.引入《西游记》的时候,你是否被生僻字难倒过?你是否对大段的优美的景物描写视而不见?你是否记住了每个妖怪的名字、每个妖怪使用的兵器?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跳过我们不喜欢的内容!选择我们喜欢的内容来读。

这样的阅读方式就是跳读。

明确定义和作法(阅读教材P134的相关内容,思考:什么是跳读?如何进行跳读?跳读读什么?)跳读,是跳跃式地阅读。

跳读是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

跳读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某些不甚精彩的章节。

二.人物形象分析1.人物形象——唐僧唐僧,法号玄奘,又名唐三藏。

从东土大唐去西天取经,手执九环锡杖,身披锦斓袈裟。

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

功德圆满,加升大职正果,被赐封为旃檀(zhān tán)功德佛。

(形象特点:心地善良,信仰坚定,慈悲,软弱,常常不辨是非)2.人物形象--孙悟空孙悟空,诨(hùn)名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猪八戒、沙僧的大师兄。

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

有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的伪装。

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

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

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

后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形象特点: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3.人物形象——猪八戒猪八戒,法号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

原来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逐出天界,到人间投胎,却又错投猪胎,嘴脸与猪相似。

他会三十六变,能腾云驾雾。

《西游记》课外阅读课教案

《西游记》课外阅读课教案

《西游记》课外阅读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

激发学生对《西游记》的阅读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其创作背景。

概述《西游记》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1.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西游记》的封面、作者图片等资料。

教师简要介绍《西游记》的背景和主要情节,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章:人物分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西游记》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发展变化。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探讨各人物在故事中的作用和成长变化。

2.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关注各人物的表现和性格特点。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各人物的看法和理解。

第三章:情节解析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西游记》中的重要情节和象征意义。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2 教学内容解析《西游记》中的重要情节,如“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

探讨情节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3.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关注重要情节的发展和意义。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情节解析的看法和理解。

第四章:文化背景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西游记》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4.2 教学内容分析《西游记》中的佛教、道教、儒家等文化元素。

探讨这些文化元素在故事中的体现和影响。

4.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关注文化元素的体现。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第五章:阅读策略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阅读《西游记》的策略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思维能力。

5.2 教学内容介绍阅读古典小说的策略,如理解人物、情节、背景等。

探讨如何欣赏古典小说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

5.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示范阅读策略的运用。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策略。

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

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

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篇一:《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加强阅读名著的信心。

2、通过读原文练习说话,欣赏电视片段,体会原著的精妙,学生学会精读古典文言名著经典片段的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

3、初步感受作品中主要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现实意义和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增强阅读的信心。

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课件一套学生自带《西游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1、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导入。

2、关于作者、著作的介绍吴承恩(1501—1582)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汉族,明代小说家。

《西游记》,又名《西游释厄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

二、读书汇报。

(一)选择题:1、《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玄奘B、玄明C、唐三藏2、猪八戒原本是天上的——A、弼马温B、天蓬元帅C、卷帘将3、唐僧的坐骑小白马原本是——A、东海龙王的儿子B、西海龙王的儿子C、南海龙王的儿子4、《西游记》中唐僧的徒弟是指——A、孙悟空、猪八戒、小龙马B、孙悟空、哪吒、沙和尚C、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5、孙悟空一个筋斗能飞——A、十万八千里B、十万三千里C、十万里6、沙和尚的法号是——A、沙悟净B、沙悟能C、猪刚鬃7、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指——A、《西游记》《三国志》《水浒传》《红楼梦》B、《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C、《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二)趣人妙事我来说。

1、播放精彩片断视频。

2、小组交流。

3、学生代表发言。

三、指导名著整书阅读的方法。

1、结合《西游记》介绍整本通读的方法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②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③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西游记》教案(通用5篇)

《西游记》教案(通用5篇)

《西游记》教案(通用5篇)《西游记》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西游记》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西游记》教案1活动目标:1、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能综合运用搓长、团圆、连接和捏塑等技能表现《西游记》中的人物形态特征。

2、比较探索人物的不同特征,能对细节加以塑造、表现。

3、提高立体塑形能力,体验陶艺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活动前组织幼儿欣赏《西游记》片段,引导幼儿感受、观察、比较人物特征。

2、《西游记》人物范例或图片。

3、百宝箱:内装牙签、火柴棒、蜡光纸等。

4、陶泥、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1、直接导入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用泥巴来做《西游记》中的人物。

你想制作谁?怎么做?(幼儿讨论)2、结合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孙悟空等人物的特征。

(1)教师:孙悟空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怎么做?猪八戒呢?唐僧和沙和尚呢?(2)根据幼儿的讨论进行:孙悟空的脸凹凹的,中间像爱心,有两个黑黑的小眼珠,头上戴着紧箍咒;猪八戒胖胖的,大耳朵像扇子,鼻子和嘴巴大大的,翘翘的,肚子特别大;唐僧戴帽子,穿袈裟。

沙和尚挑着担子,脖子上带着一串大大的佛珠……3、教师重点示范孙悟空的脸和猪八戒的嘴的泥塑做法。

4、教师交代要求,幼儿捏塑。

(1)教师:请你自己试着做做看。

如果想把他们做得更神气,可以到老师的百宝箱里来找一些辅助材料进行装饰。

教师帮助不同水平的幼儿选择不同的创作对象,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创作出不同的动态特征,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善构思。

(2)鼓励幼儿多创作几个人物,并尽量创作出不同人物的形态特征。

5、作品:说说自己的《西游记》故事。

《西游记》教案2语文是什么?有一千个老师就有一千种语文。

计老师也有自己心中的语文。

但是,由于他的智慧、才情和对新课标的深切感悟,他所诠释和演绎着的语文具有典型的个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课外阅读课教案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西游记》课外阅读课教案
曾晶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更深入了解《西游记》的丰富内涵,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热爱祖国悠久灿烂历史文化的情感。

2、交流自己所读的《西游记》,提高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
1、同学们好,上课前,先请大家倾听一首歌曲,看几位同学的表演。

(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学生表演)
2、猜猜这首歌曲是什么电视剧的主题歌,同学表演的是什么人物形象
3、今天就让我们敲开《西游记》的大门,一起走进书中的神魔世界!(板书:西游记)
二、讲解名着,了解背景
1、谁能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这部小说主要写了什么(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


2、教师介绍《西游记》的由来
三、谈谈里面的人物
1、《西游记》这本书人物众多,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里面的孙悟空。

在座喜欢孙悟空的请举手!说说你喜欢他的原因。

2、孙悟空有很多经典的动作和语言,谁能学一学,到前面来演一演。

四、阅读《悟空三借芭蕉扇》
1、《西游记》这部书内容丰富,这节课我们只读一个故事---《三借芭蕉扇》
师板书《悟空三借芭蕉扇》,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能围绕课题提出哪些问题
谁借向谁借为什么借为什么要借3次结果如何每次都是怎么借的(你们真是一群会提问题的孩子。


3、现在,老师想出题考考大家,看谁阅读过这个故事之后掌握的信息最多请看题:
4、悟空三借芭蕉扇,故事中孙悟空会有哪些精彩的表现呢下面我们通过经典片段,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这个人物形象。

(1)A、一借芭蕉扇:
①教师小结:
请同学快速浏览这一片段,勾画出有关悟空表情和语言的句子,并细细体会,做好批注。

②悟空第一次是怎么借扇的(悟空脸上是“始终是一副笑脸”,悟空左一句“嫂嫂”又一句“嫂嫂”嘴巴多甜哪,还许诺用完了肯定还。

从这些地方说明“一借”时,他很有礼貌,是有礼貌的借。

因此“一借”是礼借。


③一借的结果是:不但不借,反而被铁扇公主扇走了。

孙悟空首次想借扇,铁扇公主为什么不但不借,反而把他扇走了
④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前有红孩儿和如意真仙阻碍,现有铁扇公主和牛魔王的阻碍。

牛魔王家族可以说是阻碍唐僧师徒西行取经阻力最大的家族了。

②A、二借芭蕉扇:悟空一借不成,怎么办又来二借,他这次又是怎么借的呢
再看经典片段:
①快速浏览,找出悟空说的话和铁扇公主说的话。

②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这一片段里写了一句悟空说的话,一句铁扇公主说的话,我们来读一读。


③铁扇公主疼得直打滚,我们看看当时的情景(放视频短片)
④用两字来概括二借是怎么借的呢(逼借)
⑤从这可以看出悟空是个什么样的人:
a为了拿到扇子,悟空变成虫子钻进铁扇公主腹中,让铁扇公主吃到苦头,她才答应借扇子。

说明孙悟空是个机智灵活。

B、孙悟空一顿拳打脚踢,铁扇公主痛得哭天喊地,满地打滚,连连求饶。

你会可怜
她吗你会同情她吗(嫉恶如仇)
⑥这一借,悟空成功借到扇了没
(2)A、三借芭蕉扇
铁扇公主在孙悟空的威逼之下给了他一把假扇,孙悟空发觉上当之后,又想出了第二条计策:孙悟空变成牛魔王,他是怎么骗到芭蕉扇的课文把这个过程写得特别有意思,请看三借中的经典片段:
①请两同桌合作并分角色朗读这一片段,一人读铁扇公主,一个读牛魔王,剩下的读白两人一起读。

②这一次借可以说是是怎么借的(骗借)
③我们再来细细读这片段,看看孙悟空是怎么骗到真扇的
这部分是文中写得最详细的一部分,说到孙悟空借扇一事,假牛魔王假装十分生气的样子大骂孙猴子(假牛魔王假装对孙悟空的痛恨,写出了孙悟空的机智。

) 骂完之后,假牛魔王然后说道:“那咱们的真扇子呢”(孙悟空故意试探铁扇公主的芭蕉扇。

)分析悟空人物形象:孙悟空办法巧妙、有勇有谋。

“牛魔王”假装忘了怎样让扇子变大。

铁扇公主把口诀说了一遍。

“牛魔王”听了,暗暗记在心里,随后把扇子含在嘴里,瞬间变回了原形。

(拿到扇子狂喜,但还没有忘记探听百扇的秘诀。

)
④学习小组合作:发挥想象把这一段演一演
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是一群会读书的孩子,通过抓关键词句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孙悟空。

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真是一波三折,可见借扇过程困难重重,可孙悟空不怕困难,面对那铁扇公主故意刁难,孙悟空敢于和她斗智斗争,最终靠他的足智多谋成功借回芭蕉扇。

孙悟空真是—个(你来夸夸他)
(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嫉恶如仇,不怕困难,敢于斗争)
他不愧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正义的使者。

所以,在取得真经后,孙悟空被封为“斗战圣佛”。

这样的孙悟空怎能不让人喜爱。

有人写了一首赞美孙悟空的歌。

想听吗那我们在这一首歌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