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试科目:620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634 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一、引言体育学专业是培养专业运动员、体育教练、体育管理人员以及相关研究人员的学科。
本文将对体育学专业的基础知识进行综合介绍,包括体育科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等方面的内容。
二、体育科学2.1 定义体育科学是研究人类在运动中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规律以及其在训练和竞技中的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2 分支领域•运动生理学:研究人类在运动中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变化。
•运动心理学:研究人类在运动中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运动训练:研究如何通过科学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运动营养学:研究饮食对运动表现和健康影响的关系。
•运动康复:研究如何通过锻炼和治疗促进受伤者康复。
2.3 应用领域体育科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以下领域:•体育训练: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和计划提高运动员的技术和竞技水平。
•运动康复:帮助受伤者恢复功能并预防再次受伤。
•体育教育:通过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
•运动管理:管理体育组织,组织比赛和赛事。
三、运动生理学3.1 定义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类在运动中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变化以及其对运动表现和健康的影响的学科。
3.2 主要内容•肌肉生理学:研究肌肉在运动中的结构和功能变化。
•心血管生理学:研究心血管系统在运动中的适应性变化。
•呼吸生理学:研究呼吸系统在运动中的生理调节机制。
•神经控制:研究神经系统对运动的调节作用。
3.3 应用领域•运动训练: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要求,设计合理的训练计划。
•运动康复:通过了解运动生理学,制定恢复性锻炼方案。
•运动医学:通过运动生理学知识,预防和治疗运动相关的疾病。
四、运动心理学4.1 定义运动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运动中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以及其对运动表现和健康的影响的学科。
4.2 主要内容•运动心理素质:研究个体在运动中所具备的心理特征。
•运动心理调控:研究如何通过心理调节手段提高运动表现。
•运动心理干预:通过心理辅导等手段帮助运动员克服困难。
4.3 应用领域•运动训练:通过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体育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体育学研究生考试科目根据学硕和专硕有所不同。
学硕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包括《体育概论》、《教育学》、《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康复功能评定学》、《体育管理学》等)。
专硕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体育综合(包括《运动生理学》、《学校体育学》和《运动训练学》)。
请注意,具体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可能会根据不同院校的要求有所差异,请以各院校的招生简章为准。
体育学研究生考试科目的设置是根据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来区分的。
对于学术型硕士,考试科目通常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等。
其中,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涵盖了多门学科,如《体育概论》、《教育学》、《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康复功能评定学》、《体育管理学》等。
而对于专业型硕士,考试科目通常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和体育综合等。
其中,体育综合包括《运动生理学》、《学校体育学》和《运动训练学》等学科。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院校对于具体的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可能会有所差异。
因此,考生在备考时应仔细查阅各院校的招生简章,以确保备考方向的准确性。
另外,在准备体育学研究生考试时,考生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了解考试形式和评分标准:在备考前,考生应了解考试的题型、分值分布和评分标准等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 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无论是学术型硕士还是专业型硕士,基础知识都是考试的重要内容。
考生应注重对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
3. 提高综合素质:体育学研究生的考试不仅考查专业知识,还注重综合素质的考察。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意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如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4. 关注时事热点:体育学是一门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学科,考生应关注时事热点和行业动态,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5. 做好考前模拟:考前进行模拟考试可以帮助考生熟悉考试形式、调整答题节奏和时间管理。
中国矿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初试科目参考书目

62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年版
-2-
考试科目
理
625 公共管理学 628 地史学 643 数学分析 644 普通物理
647 基础英语
参考书目名称
作者
出版信息
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2009 年版
Enclusre Fire Dynamics.
Karlsson, B. and CRC Press, 2000
Quintiere, J.G.
830 运筹学
《管理运筹学》
魏晓平、宋学锋、王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年第
新宇、王桂强编
三版
832 管理学 833 微观经济学
《管理学原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年 3 月第 陈传明、周小虎编著
孙桓、陈作模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年
《机械原理》(第 2 版)
王知行、邓宗全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机械原理教程》
申永胜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年
《土地经济学》
汪应宏等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土地经济学》(第七版)
毕宝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土质学与土力学》(第四版)
《材料科学基础》(第 3 版)
刘智恩
西北工大出版社
《材料科学基础》
胡赓祥
上海交大出版社
《材料科学基础》
潘金生
清华大学出版社
《基础工业工程》第 2 版
易树平、郭伏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6.1
牡丹江师范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学术型学位)招生专业目

②242俄语二外或243日语二外或244法语二外
③617英语基础
④806英语综合
①英语专业文献阅读理解
*
俄语考生: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41英语二外或243日语二外或244法语二外
③618俄语基础
④807俄语综合
①俄语专业文献阅读理解
日语考生: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41英语二外或242俄语二外或244法语二外
牡丹江师范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学术型学位)招生专业目录
一级学科名称
专业代码及名称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加试科目
备注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④8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③333教育综合
④903教育管理学
①学校管理学
①课程与教学论
②德育原理
045115小学教育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33教育综合
④904课程与教学论
①教学实践
①学校管理学
②德育原理
045116心理健康教育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33教育综合
②204英语二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33教育综合
④901高等数学
①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①数学分析
②高等代数
045106学科教学(化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研究生入学考试621体育学基础综合

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 621 科目名称:体育学基础综合提示:1、本科目适用专业: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2、请将所有答案写于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的不给分;3、请填写准考证号后6位: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学校体育学注明:报考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考生均须做此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
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主智主义学说是学者提出来的。
【】A巴甫洛夫B凯洛夫C 斯金纳D赫塞林顿2.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最关注的理念之一应是。
【】A体育知识的学习效果B课堂教学组织管理C“以学生为中心”D体能的发展3.健康教育内容应属于运动教育的范畴吗?【】A属于B不属于C既包含又有区别D都不对4.体育教学目标的特征之一是。
【】A经常变化不定B一旦确定,各个时期就具有稳定性C 都不对D具有一定的历史阶段性5.学科本位体育课程主要关注的是。
【】A掌握一项运动技能B掌握各种专项运动技能C以学生的兴趣为主D以学生的进步幅度来评价学习成绩6.体育教师在职培训模式是院校培训,岗前培训与。
【】A联合培训B校本培训C外出培训D就近培训7.遗传是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的。
【】A决定性因素B重要因素C主要因素D无关因素8.实施课程应遵循的原则是可靠有效、互动性、可行性、灵活性与。
【】A业余性B计划性C突出重点D统一性9.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有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与合作、。
【】A健康意识B疾病状况C健康态度D健康行为10.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是业余性、、与广泛性。
【】A深入性 B 提高性C 计划性D 基础性二、简答题(共4小题。
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学生的身体发展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内容?2.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满足学生体育需求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3.体育课程编制应考虑的基本因素有哪些?4.学生的体育学习特征有哪些?三、问答题(共2小题。
61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参考书目

61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参考书目摘要:一、前言二、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参考书目1.体育基本理论2.体育史3.运动生理学4.运动心理学5.运动生物力学6.体育管理学7.体育教育学8.运动训练学9.社会体育学10.民族传统体育学正文:【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满足广大体育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的需求,本文为您提供一份611 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参考书目。
本书目涵盖了体育学专业的各个方面,旨在帮助您全面了解和掌握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
【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参考书目】1.体育基本理论《体育基本理论教程》:本书系统阐述了体育基本理论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体育本质、功能、目的、价值、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2.体育史《中国体育史》:本书详细讲述了中国体育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体育的发展变迁。
3.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理学》:本书主要探讨了运动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涉及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4.运动心理学《运动心理学》:本书介绍了运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涉及运动员心理素质、心理训练、竞赛心理等方面的内容。
5.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力学》:本书从生物力学的角度研究运动技巧、运动损伤等问题,涉及人体运动力学、运动技术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6.体育管理学《体育管理学》:本书主要讲述了体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包括体育组织管理、赛事管理、体育产业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7.体育教育学《体育教育学》:本书探讨了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涉及课程、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8.运动训练学《运动训练学》:本书系统阐述了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运动员选材、训练原则、训练计划等方面的内容。
9.社会体育学《社会体育学》:本书主要研究社会体育的组织、管理、发展等问题,涉及全民健身、群众体育、社区体育等方面的内容。
10.民族传统体育学《民族传统体育学》:本书介绍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历程、特点和价值,涉及武术、气功、民族体育等方面的内容。
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考试参考书目

《运动生物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18.3元)
★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
考试科目:运动训练学或学校体育学(二选一)
参考书:《运动训练学》,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3元)
《学校体育学》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32元)
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教育学 33.33% 16.67% 33.33% 300分
体育运动概论 50% 33.33% 33.33%
运动生理学 16.67% 50% 33.33%
例如:
报考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考生甲“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的卷面成绩分别为:《教育学》85分、《体育运动概论》92分、《运动生理学》58分。
323运动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 马启伟 张立为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
324运动生物力学.《现代运动生物力学》郑秀媛等编著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2年版。
325组织学.《组织 学与胚胎学》(上篇组织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 六版。
326机械设计理论基础.《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版。
★050301新闻学★
考试科目:体育新闻深度报道
参考书:《中国体育报》(2006年1月-2006年12月)重大事件报道
★100216运动医学★
考试科目:运动医学
参考书:《运动医学》,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19元)
341武术理论.《武术理论基础》 全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7年版;《中国武术史》 中国武术研究院编 人民体育出版社;《中国武术教程》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年1月版。
▲政治理论.《自然辩证法概论》.张怡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陈锡喜 顾关林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636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36 科目名称: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运动训练学一、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1、竞技体育释义、竞技体育的形成动因、竞技体育的基本构成要素、竞技体育的特点与社会价值。
2、运动训练释义、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任务、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1、运动成绩释义、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2、竞技能力释义、竞技能力的构成、竞技能力与运动能力的异同、竞技能力与训练水平的异同。
3、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完整体系。
三、运动训练原则1、训练规律与训练原则的概念、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2、竞技需要原则的概念、竞技需要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3、有效控制原则的概念、有效控制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4、周期安排原则的概念、周期安排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5、适宜负荷原则的概念、适宜负荷原则的训练学要点、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关系。
6、区别对待原则的含义、区别对待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7、适时恢复训练原则释义、贯彻适时恢复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四、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1、运动训练方法概述、运动训练方法体系、运动训练手段概述、运动训练手段体系。
2、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持续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比赛训练法。
3、周期性单一练习手段、混合性多元练习手段、固定组合练习手段、变异组合练习手段。
五、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1、体能训练释义、运动员体能的构成、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2、力量素质释义、最大力量的训练、快速力量的训练、爆发力的训练、相对力量的训练、力量耐力的训练3、速度素质释义、反应速度的评定与训练、动作速度的评定与训练、位移速度的评定与训练。
4、耐力素质释义、有氧耐力的评定与训练、糖酵解无氧代谢供能的无氧耐力的评定与训练、耐力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六、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1、运动技术释义、动作要素与技术结构。
2、技术训练常用的直观法与语言法、完整法与分解法、想象法与表象法、减难法与加难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书目:《运动训练学》田麦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学校体育学: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课余体育;学校体育管理。
参考书目:《学校体育学》周登嵩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版
3、教育学:中外教育简史;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本质和教育目的;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课程基本理论;教学理论及其基本流派;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一、考试要求: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为初试科目,学校自命题,时间3小时,满分300分;考试科目包括:考试内容包括:运动训练学100分、学校体育学100分、教育学100分,共300分;考试方式为笔试
二、考试内容:
1、运动训练学: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项群训练理论;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运动员体能及训练;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运动训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