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716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杭州师范大学2023年《346体育综合》考研专业课考试大纲

2023年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346体育综合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二)试卷内容结构第一部分运动训练学100分第二部分学校体育学 100分第三部分运动生理学10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1、名词解释2、单项选择题3、简述题4、论述题*以上题型结构三部分相同二、考查目标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等三门体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体育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一部分运动训练学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竞技体育概述;运动训练概述;运动训练学概述)第二章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构成;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第三章运动训练原则(运动训练基本原则概述;竞技需要原则;有效控制原则;周期安排原则;适宜负荷原则;区别对待原则;适时恢复训练原则)第四章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概述;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运动训练常用手段)第五章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运动员体能训练概述;力量素质及其训练;速度素质及其训练;耐力素质及其训练)第六章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运动技术与运动员技术能力概述;技术训练常用的方法;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第七章运动员的战术能力及其训练(竞技战术与运动员的战术能力;战术训练方法;战术方案的制定)第八章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运动员心理能力概述;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的常用方法;几种心理现象及其克服方法;运动智能概述)第九章运动训练计划(运动训练计划概述;多年训练计划;年度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课计划与组织)第十章运动队伍管理(运动队伍管理的主要任务与组织实施要求;教练员与运动员)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1.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2.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二部分学校体育学第一章学校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发展简况;学校体育与现代社会;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第二章体育课程(体育课程的含义;体育课程的编制;体育课程的实施;体育课程的评价;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改革趋势)第三章体育教学(体育教学的概念与特点;体育教学构成要素;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计划;体育教学实施)第四章课余体育(课余体育的地位和特点;课余体育的功能与价值;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和原则)第五章学校体育管理(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与原则;学校体育管理的内容;学校体育管理法律法规)第六章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地位与作用;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体育教师的条件与职责)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1.周登嵩主编.学校体育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2.潘绍伟于可红主编.学校体育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第三部分运动生理学绪论(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生命活性的基本特征;机体内环境和稳态;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第一章骨骼肌活动及其机能(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骨骼肌的微细结构及其收缩原理;骨骼肌的生理学特性;骨骼肌的收缩形式;骨骼肌不同收缩形式的比较;骨骼肌收缩的力学特征;运动单位及其动员;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及代谢特征;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延迟性肌肉酸痛)第二章血液(血液的组成与特性;血液的功能;血型;运动对血液成分的影响)第三章血液循环与运动(心脏生理;血管生理;运动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第四章呼吸(呼吸运动与肺通气;气体的交换;氧气的血液运输与氧解离曲线的意义;呼吸运动的调节;运动时的合理呼吸)第五章能量代谢(骨骼肌活动与能量代谢的相关概念;人体运动的能量供应)第六章肾脏机能(运动性蛋白尿;运动性血尿)第七章内分泌机能(激素及其生理作用;几种主要激素的生物学作用)第八章感觉与神经机能(视觉器官;听觉与位觉;本体感觉;肌肉运动的神经调控)第九章运动技能的形成(运动技能的概念、分类及其形成的生理学机制;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体育教学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第十章有氧、无氧工作能力(无氧、有氧相关的几个概念;有氧工作能力;无氧工作能力)第十一章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概述;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平衡、灵敏与柔韧素质)第十二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稳定工作状态;运动性疲劳;恢复过程)第十三章特殊环境与运动能力(高原环境与运动;热环境与运动)第十四章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安静状态下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定量负荷时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极量负荷时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运动结束后恢复效果的生理学评定)第十五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与体育运动(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与运动;儿童少年的身体素质发展)第十六章肥胖、体重控制和运动处方(身体成分概述;肥胖与体重控制;运动处方)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1.运动生理学,王瑞元、苏全生主编,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8年2月第一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716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体育概论、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300分
一、考试要求:
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科目包括:体育概论、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复试中进行学校体育学考试,体育教学论和体育社会学只限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考试方式为笔试,主要考查考生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相应能力。
二、考试内容:
体育概论(专业基础综合之一,满分100分)
1.体育概念:
(1)体育的概念与定义
(2)体育的分类
2.体育功能:
(1)体育功能概述
(2)体育的本质功能
(3)体育的延伸功能
3.体育目的:
(1)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
(2)体育目的与目标及其关系
(3)实现体育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要求
4.体育过程:
(1)体育过程概述
(2)体育过程控制
(3)体育过程的类型
5.体育手段:
(1)体育手段概述
(2)身体运动与体育运动技术
(3)体育运动项目
6.体育科学:
(1)体育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2)体育科学的三维视角
(3)体育科学体系。
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科目考试内容由《学校体育学》和《运动生理学》两部分组成。
两部分各占150分,卷面总分300分。
两部分考试大纲如下:第一部分:《学校体育学》部分考试大纲一、满分及考试时间1、满分150分2、考试时间:与《运动生理学》部分合计180分钟二、试题题型结构名词解释、简答题、综合题三、主要参考书周登嵩主编.学校体育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四、考查内容第一章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考核内容:一、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简况二、我国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三、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变迁考核要求:了解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简况,掌握我国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及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变迁。
第二章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考核内容:一、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二、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三、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考核要求:了解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以及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理解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
第三章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考核内容:学校体育的结构及功能和目标考核要求:理解学校体育的结构,掌握学校体育的功能和目标。
第四章体育课程考核内容:一、体育课程的含义二、体育课程的编制三、体育课程的实施及评价四、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改革趋势考核要求:了解体育课程的含义及体育课程的编制,理解体育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以及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改革趋势。
第五章体育教学考核内容:一、体育教学的概念与特点:1.体育教学的概念 2.体育教学的特点二、体育教学构成要素三、体育教学目标:1.体育教学目标的概念及特征 2.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3.体育教学的层次 4.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四、体育教学过程:1.体育教学过程的概念及要素 2.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3.体育教学过程的原则五、体育教学方法:1.体育教学方法概念及分类 2.中小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及基本要求3.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六、体育教学计划:1.体育教学设计的含义及意义 2.体育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 3.体育教学的单元教学设计 4.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七、体育教学实施考核要求:了解体育教学的概念与特点和构成要素,掌握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计划、体育教学实施。
杭州师范大学716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2019年考研真题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命题纸
杭州师范大学
2019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考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 716
考试科目名称: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说明: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
运动生理学部分(共1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10题,共40分)
1、超量恢复:
2、最大摄氧量:
3、心动周期:
4、肺换气:
5、运动性贫血:
6、牵张反射:
7、静息电位:
8、缩短收缩:
9、新陈代谢:
10、运动性疲劳: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10题,共30分)
1、剧烈运动时,肌肉中含量明显上升的物质是()。
A.CP
B.乳酸
C.水
D.CO2
2、与慢肌纤维相比,快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
A.肌纤维直径粗,毛细血管丰富
B.肌纤维直径粗,线粒体数目多
2019年考试科目代码 716 考试科目名称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本考试科目共 5页,第1 页)。
杭州师范大学847专业基础(一)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专业基础(一)》考试大纲
(注:尽可能详细!)参考书有关美术创作类书籍和相关专业画册
考试内容根据命题,完成创作构图并文字阐述。
试卷内容结构创作符合命题主题的图稿(黑白稿形式),并完成相关创作构图的阐述文字。
试卷难易结构难易适中
试卷题型结构1.创作构图:草图2幅,完整构图1幅
2.文字阐述:500—1000字的构思说明
试卷分值结构创作构图70%文字阐述30%
评分标准和要求1.创作构图(70%):主题表现30%艺术表现40%
2.文字阐述(30%):阐述主题与创作内容图稿一致,语言表述流畅,能体现一定的学术思考。
备注考试内容以黑白稿呈现,工具不限,铅笔终稿无效。
一级学科硕士点召集人签名:(学院盖章)学院分管院长签名:。
2020年体育学研究生自命题考试科目大纲及参考书目

2020年体育学研究生自命题考试科目大纲及参考书目Ⅰ考查目标体育学专业综合考试涵盖体育概论、运动训练学两门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体育概论:150分。
运动训练学:15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试卷题型有:判断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Ⅲ考查范围一、运动训练学考查目标:掌握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主要包括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主体构成、基本原则、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运动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等,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解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第一章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一、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一)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二)竞技体育的基础特点与社会价值(三)竞技体育中的运动训练二、运动训练学及其理论体系(一)运动训练学概述(二)《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第二章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主体构成一、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一)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二)竞技能力结构模型二、运动训练负荷(一)运动训练负荷释义(二)运动训练负荷的构成(三)运动训练负荷的控制三、运动训练方法(一)运动训练方法释义(二)运动训练方法的多维分类体系(三)常用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四、运动训练过程(一)运动训练过程及其构成(二)运动训练过程的组织实施第三章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一、运动训练原则及其理论体系(一)运动训练原则释义(二)运动训练原则理论体系的演变二、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一)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释义(二)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三)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的训练要点三、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训练原则(一)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原则释义(二)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三)贯彻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四、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一)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的释义(二)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三)贯彻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五、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一)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的释义(二)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三)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第四章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一、运动员体能训练概述(一)体能与体能训练释义(二)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三)运动员体能评价二、力量素质及其训练(一)力量素质释义(二)影响肌肉力量的生物学因素(三)力量训练应注意的问题(四)各种力量素质的训练及评定三、速度素质及其训练(一)速度素质释义(二)各种速度素质的训练及评定四、耐力素质及其训练(一)耐力素质释义(二)各种耐力素质的训练及评定(三)各种耐力素质训练的常用方法和手段(四)耐力训练的基本要求五、协调素质及其训练(一)协调素质释义(二)协调素质的训练(三)协调素质训练应注意的问题(四)协调素质的评定六、柔韧素质及其训练(一)柔韧素质释义(二)柔韧素质的训练(三)柔韧素质训练注意的问题(四)柔韧素质的评定七、灵敏素质及其训练(一)灵敏素质释义(二)灵敏素质的影响因素(三)灵敏素质的训练(四)灵敏素质的评定第五章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一、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一)运动技术的定义、构成及基本特征(二)运动技术原理(三)运动技术能力的决定因素及评价二、运动技术训练常用的方法(一)直观法与语言法(二)完整法与分解法(三)想象法与表象法(四)减难法与加难法三、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一)处理好基本技术与高难度技术的关系(二)处理好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关系(三)处理好规范化与个体差异的关系(四)处理好循序渐进与难点先行的关系(五)处理好合理的内部机制与正确的外部形态的关系(六)抓好技术风格的培养(七)处理好“学习”因素与“训练”因素的关系(八)改善动作基本结构,提高技术组合水平(九)重视运动技术创新与技术发展预见工作四、不同项群技术训练要点(一)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运动技术训练要点(二)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运动技术训练要点(三)技战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运动技术训练要点(四)体能主导类各项群运动技术训练要点第六章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一、竞技战术与运动员战术能力(一)竞技战术概述(二)运动员竞技战术能力概述二、战术方案的制定(一)战术方案的内容(二)战术方案制定的程序(三)战术方案示例三、战术训练的方法与要求(一)战术训练的方法(二)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四、运动员战术能力评价与战术特征分析(一)运动员战术能力评价(二)战术特征分析第七章运动员心理能力及其训练一、运动员心理能力概述(一)运动员心理能力释义(二)运动员心理能力与体能、技能及战术能力的关系(三)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内容与特点二、常用的心理训练方法与评价(一)目标设置技能训练与评价(二)想象技能训练与评价(三)放松技能训练与评价(四)注意技能训练与评价(五)意志品质训练与评价三、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相关问题(一)心理训练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同(二)运动员心理训练应注意的问题第八章运动员知识能力及其培养一、运动员知识能力概述(一)运动员知识能力释义(二)运动员知识能力的重要性二、运动知识的构成(一)隶属于各母学科的运动知识(二)解决不同维度问题的运动知识(三)程序性运动知识和陈述性运动知识(四)显性运动知识和隐性运动知识(五)不同体系运动知识之间的对应三、运动知识的获得与运用(一)运动知识的获得(二)运动知识的运用四、运动员知识能力的培养(一)提高运动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二)提高运动员运用知识的水平(三)知识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与评价第九章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一、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的结构(一)多年训练过程的层次设定与阶段划分(二)多年训练过程的区间链接模式二、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一)制订多年训练计划的必要性(二)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年龄特征(三)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内容安排(四)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负荷安排三、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一)基础训练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二)专项提高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三)最佳竞技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四、多年训练过程中三个链接区间的训练安排(一)链接一区的训练安排(二)链接二区的训练安排(三)链接三区的训练安排第十章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一、运动员年度参赛安排及年度训练计划的类型(一)运动员年度参赛安排(二)年度训练计划的结构类型及安排特点二、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基本构成(一)训练大周期时间的确定(二)大周期训练计划要点(三)常规大周期与微缩大周期三、赛前中短期集训的训练安排(一)中短期阶段集训计划的结构及负荷特点(二)赛前中短期集训中的区别对待四、年度训练计划的规划化用表(一)规范化用表的用途(二)年度训练计划的规划化用表示例第十一章周课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一、周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一)基本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二)赛前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三)比赛周训练的计划与组织(四)赛前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五)恢复周训练的计划与组织二、训练课的计划与组织(一)训练课的不同类型及要求(二)训练课的结构(三)训练课的负荷量参考书目1.田麦久,刘大庆. 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22. 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43. 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二、体育概论考查目标:了解体育的地位、功能、目的、过程;掌握体育手段、体育科学、体育文化与体育体制及体育的发展趋势;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体育概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杭州师范大学2023年《716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研专业课考试大纲

2023年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716 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科目代码、名称: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二)试卷内容结构第一部分:体育概论第二部分:运动生理学(三)试卷题型结构1.名词解释2.单项选择题3.简答题4.论述题*以上题型结构二部分相同二、考查目标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体育概论、运动生理学二门体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体育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运动生理学》的考试主要内容包括:1.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知识:人体各系统主要功能(含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与运动关系密切的系统器官的局部功能和整体功能、人体运动与能量代谢关系、人体运动与调节系统的关系、体育训练的人体生理学依据等;2.运动生理学的应用知识:与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健身锻炼的生理学原理有关的知识、人体生理学与运动生理学主要的研究方法(常用的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等。
《体育概论》的考试主要内容包括:体育概念、体育的本质;体育功能;体育目的;体育手段;体育科学、体育科学体系;体育文化、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奥林匹克文化;体育体制、中外体育体制的比较、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趋势;体育发展趋势等。
此外,还包括我国最新的体育方针政策等等。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运动生理学》邓树勋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3版)《体育概论》杨文轩、陈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年(第2版)。
2020年杭州师范大学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715教育技术学专业基础

备注 一级学科硕士点召集人签名:
(学院盖章)学院分管院长签名:
试卷分值结构
《教育技术学导论》180 分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120 分
一、简单题(2 题,40 分)
二、论述题 (2 题,每题 70 分,共 140 分)
一、简单题(2 题,40 分) 二.案例分析题 (1 题, 30 分)
三、综合应用题 (1 题, 50 分)
答案须紧扣要点;主观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允许有一定的弹 评分标准和要求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数据通信基础 接入技术 TCP/IP 与网络互连 局域网技术 Internet 应用查考生对教育技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
法以及教育技术发展趋势的了解和认识,考查运用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
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试卷内容主要考察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
原理以及利用计算机网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卷难易结构 难度中等(难题 20%,中等 60%,易 20%)
《教育技术学导论》试卷由论述题构成; 试卷题型结构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试卷主要由案例分析题、综合应用题构成;
202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 教育技术学专业基础 》考试大纲
参考书
(1)教育技术学导论,黄荣怀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 (2)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教程,张基温等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 年第 2 版
《教育技术学导论》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
考试内容 试卷内容结构
第1章 教育技术及其学科发展概述 第2章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第3章 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基础 第4章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 第 5 章 教育技术学的专业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参考书《运动生理学》邓树勋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3版)《体育学概论》杨文轩、陈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年(第2版)
考试内容《运动生理学》的考试主要内容包括:1.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知识:人体各
系统主要功能(含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与运动关系密切的系统器官的局
部功能和整体功能、人体运动与能量代谢关系、人体运动与调节系统的关系、体育训练的人体生理学依据等;2.运动生理学的应用知识:与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健身锻炼的生理学原理有关的知识、人体生理学与运动生理学
主要的研究方法(常用的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等。
《体育概论》的考试主要内容包括:体育概念、体育的本质;体育功能;
体育目的;体育手段;体育科学、体育科学体系;体育文化、中西方体育
文化的比较、奥林匹克文化;体育体制、中外体育体制的比较、我国体育
体制改革的趋势;体育发展趋势等。
此外,还包括我国最新的体育方针政
策等等。
试卷内容结构《运动生理学》试卷的内容构成为:50%左右为运动(人体)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包括最基础的人体生理功能常识,是体育专业本科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
50%为运动生理学的应用知识,包括生理学功能原理在运动训练、体育教育、健身锻炼等实践方面的应用理论、在运动实践中常用的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以考察学生掌握理论的深度和宽度,以及运用相应的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育概论》试卷的内容构成为:60%为体育专业本科学生应该熟练掌握的体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其中包括一些基本的体育常识;40%为我国体育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包括部分理论联系实际的论题,以考察学生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运用相应的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卷难易结构为有利于最终的人才选拔,拟遵循“及格不难、高分不易”的原则,试卷的难易结构要体现成绩的区分度。
为此,试卷难易比例控制在:60%为一般难度,20%为中等难度,20%为较大难度。
试卷题型结构试卷的基本题型为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含案例分析)
试卷分值结构试卷的分值大致为:分值为名词解释每题4分,选择题每题2分,简答题每题8分,论述题每题20分。
评分标准和要求评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是简答题要求点到问题的基本要点,略作展开。
论述题要求点到要点并且要加以展开论述,有一定的充盈度。
评分具体标准在试题的参考答案中明示,
备注《体育概论》和《运动生理学》各为150分,共300分。